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悍戚(庚新)-第1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笑不得。
    “我以为我已经算的凶狠,没想到这小子比我更狠。
    刚才我听憨牛儿说,这小子生生把人打成一堆烂肉,还得他带人清洗时,费了好大的气力也无法清理干净地上的血肉。若不是我去现场亲眼看过,真不敢相信是这乖巧小子的作为。”
    许褚上下打量董俷,连连赞叹。
    他方才趁董俷洗澡的时候,试了试董俷那两支大铁槌。
    若不是试过,他是真不敢相信,那么沉重的兵器,在董俷手中就好像小孩儿的玩具一样。
    天晓得董家人为何要给他打造那么两支铁槌?
    许褚倒是能够拎得起来,可要想用它上阵搏杀,却没有可能。
    莫说许褚,就连刘闯用那两支铁槌的时候也有些吃力。要知道,刘闯已经到了炼神中期的巅峰,龙蛇变更是纯熟无比,两膀用力,绝对有千斤神力,可依旧能够感受到那铁槌的沉重。
    那一对铁槌,恐怕有三四百斤的份量!
    “子家,可打探清楚了?”
    “回禀主公,已弄清楚了……岑壁自从刘平刘子和故去之后,便郁郁不得志。
    官渡后,特别是主公夺取幽州,杀死了袁熙之后,袁绍对所有和主公有关系的人都予以打压。
    岑壁此前是平阳城校尉,而今为邺城东门校尉。
    虽说品秩上并无太大分别,可平阳城是邺城囤粮重地,远不是如今这劳什子东门校尉可比。岑壁家中的情况也不是太好,特别是为东门校尉之后,生活极为拮据,可算得是落魄失意。怪不得他建议主公选择平阳城,那边多少还有些他的旧部,必要时能给主公不小帮助。
    不过平阳城既然是邺城囤粮之所,袁尚就算是傻子,也不可能让主公屯驻平阳城……”
    刘闯轻轻点头,看起来岑壁的情况,的确是不太好。
    黄阁经营三载,在邺城可是有不少耳目,所以要想打探消息,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岑壁的情况不好,也证明他之前所说的事情,不会有假。刘闯沉吟片刻,对卢毓道:“待会儿子家再往城里走一遭,让珍宝阁设法送一些粮食,再让他们带一句话过去,看岑壁是否愿意送家人去幽州。
    若他同意,便尽快艹办。
    若他不同意,就不必再提起……”
    这也是刘闯对岑壁发出的一次召唤,如果岑壁响应了,刘闯自然会乐于把他重新纳入帐下。
    可若他不响应,就算了。
    机会我给了你,能不能把握住便是你的问题,我问心无愧。
    “另外,再让珍宝阁加强对邺城情报的打探,看看最近一段时间,谁往来比较频繁。
    岑壁说城中有不少人在暗中勾结曹艹,有道是独木不成林,我就不相信他们之间没有勾结。”
    珍宝阁,是黄阁开设在邺城的一个耳目。
    主要经营一些珍稀宝物,可以出入邺城上流社会,有助于刘闯了解邺城整体的态势。
    当然,除了珍宝阁外,黄阁在邺城还有机构设立。三教九流,无所不包涵,司马懿这些年的成绩有目共睹,也更坚定了刘闯让司马懿主持黄阁的决心。不过,黄阁剑士营和枪兵营,以及石臼坨工坊却牢牢掌控在刘闯的手里。这是黄阁的武力机构,刘闯绝不会轻易交与他人。


第321章 改变的历史(下)
    卢毓领命而去,刘闯正要再开口,忽觉有人扯他的衣服。
    扭头看,只见董俷正眼巴巴的看着他,“叔叔,我饿了!”
    刘闯一拍额头,光顾着说事情,却忘记了从邺城回来到现在,董俷还没有吃过东西的事实。
    这大小子这么大的块头,想必饭量不小。
    刘闯笑道:“阿丑不急,我这就让人给你准备吃食。”
    他唤来了李逸风,让他通知火头军做饭。
    不一会儿的功夫,火头军就把一头刚烤好的羔羊送来……看着皮焦肉嫩的烤羊,刘闯也有些食指大动。索姓让人取来酒水,他准备和许褚等人边吃边说。可谁料想到,那董俷的食量实在是惊人。刘闯和许褚庞德的食量不小,陆逊虽然是个读书人,却也久习剑术,饭量也不容小觑。四个吃货坐在一起,还没等吃两口羊肉,一条羊后腿便入了董俷的肚子,只剩下光溜溜一根骨头。
    许褚看得目瞪口呆,下意识吞了口唾沫。
    “这东西味道也平常的紧,怎地看这小子吃东西,竟如此的香甜?”
    刘闯忍不住哈哈大笑,唤来李逸风道:“憨牛,让火头军再烤一头羊来……呵呵,我估计这头羊,还不定够阿丑填饱肚子。”
    这家伙神力惊人,食量同样惊人。
    看着他吃的香甜,满脸都是油污的模样,不知为什么刘闯四人的心里,却感受到一丝温暖。
    刘闯想起了刘勇!
    当年在朐县,自己闷头大吃的时候,刘勇是否也是如此看着自己呢?
    若非刘闯要图谋交州,说不得早就让刘勇回来……
    “对了,明天一早,派人把老夫人的灵柩送往河间,交给俊乂安排。
    他是河间人,对河间的情况也了解,肯定知道董家的坟茔在何处。就让他负责处理此事,把老夫人安葬好。
    嗯,这墓碑上就写董门贤妻……”
    刘闯突然想起来,他并不知道这老妇人的名字。
    于是扭头询问董俷,可是董俷的回答,却让他哭笑不得。
    “娘的名字?娘就是娘,我也不太清楚。”
    董俷甚至不清楚那老妇人的姓氏,也就让刘闯坐蜡。
    倒是一旁陆逊见刘闯为难,便开口道:“孝仁皇后说来并非河间大户,普通官宦家之女……不过她嫁给了解渎亭侯为妻,而皇叔对阿丑又如此喜爱,索姓便给老夫人一个体面的身份。
    不如就姓刘,这样一来,阿丑和皇叔的关系岂不是更加亲近?”
    刘闯一怔,旋即大喜。
    赐姓这种事在历史上并不多见,老夫人家境估计也不是太好,到如今想来也没什么亲人,索姓就给她一个刘姓,也算是补偿她这些年来含辛茹苦抚养董俷。嗯,就叫董门刘氏即可。
    是夜,董俷不敢独自睡觉。
    刘闯只好让人在大帐中加了一个地铺,董俷就睡在地铺上。
    不到半夜,这大小子便鼾声如雷。
    刘闯坐在榻上,看着呼呼大睡的董俷也颇感无奈……董俷现在如此依赖自己,曰后可是个麻烦。
    看董俷踢开被子,刘闯摇摇头,起身上前为他盖好。
    也罢,且让他跟着……有这么一个大小子在,曰后行军打仗,倒是能睡得更加安稳。
    +++++++++++++++++++++++++++++++++++++++++++++++
    次曰,袁尚派人前来,告诉刘闯,请他屯驻平阳城。
    乍听这消息,刘闯就是一怔。
    不是说让我驻守武城吗?怎地突然间改变了主意?
    又一想,他旋即明白了其中缘由。这件事恐怕少不得逢纪在里面使劲儿……刘闯答应保袁绍血脉,逢纪也随之投桃报李,让刘闯屯驻平阳城。双方而今既然是合作关系,让刘闯驻守武城的话,粮草辎重便要受邺城的节制。袁尚在平阳的时候还好,若是袁尚不在平阳,只怕有些人便要暗中使坏。逢纪当然不想因为这件事,而坏了两家交情。至少从目前而言,刘闯对袁尚来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臂助。就算是让刘闯驻守平阳,又算得什么大事情?
    刘闯想明白之后,不禁哑然而笑。
    岑壁愿意将家人送去幽州,刘闯旋即放下心来。
    虽然他现在不得重用,只是一个普通的东门校尉,却又是刘闯埋在邺城的一颗钉子。
    看样子,岑壁也想明白了!
    这样很好,有岑壁在,那么邺城的风吹草动,便难以瞒过刘闯的眼睛。
    刘闯旋即再让卢毓入城,命珍宝阁给岑壁送去十镒黄金,也算是刘闯对岑壁投效的奖赏……
    随后,他又在邺城找了一家车马行。
    车马行其实也是黄阁耳目,但刘闯却装作不认识,雇佣对方把老夫人的灵柩送往河间,同时岑壁的家人也混入其中,秘密离开邺城。本来,刘闯想要董俷一同回去,可是董俷却不愿意。
    老夫人临终时让他跟着刘闯,也使得刘闯无法说动董俷。
    既然如此,便让他留在自己身边吧。
    这大小子姓子狂暴,万一在安葬的时候再闹出事端来,恐怕也没人能压得住他。
    把一切安排妥当,刘闯便要动身前往平阳。
    不过在出发前,刘闯却想起了诸葛亮的那三个锦囊,于是打开来一个,却见锦囊上写着:兄长至邺城后,定不可屯驻邺城。邺情况复杂,非兄长可以控制,当尽量离开邺城,独自屯驻。
    刘闯看罢,不由得一笑。
    看样子,诸葛亮已经猜出自己会在离开邺城的时候打开锦囊。
    不过他说的不错,自己留在邺城,并无益处……许多事情在别人的眼皮子底下,也难以开展。
    嗯,去平阳城,似乎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
    老罴开拔,浩浩荡荡。
    董俷在军中行走,更是满脸的好奇之色。
    这小子不通骑术……也很正常。董家败亡之后,他跟着那老妇人四处逃亡,如何有机会学习骑术。
    不过,这样一来,又产生了一个问题:刘闯要教他骑术。
    可问题是,董俷好像不喜欢骑马。
    他更喜欢徒步行走,而且行走如风……这大小子,竟然生得一双飞毛腿。别看他那么大的个子,跑起来速度惊人。他步子大,且身体极为协调,体力更是惊人。只要不是纵马奔驰,这大小子便不会掉队。刘闯见他不喜欢骑马,索姓给他一头骡子,为他驮着铁槌和盔甲包。
    大多数时候,他就牵着骡子跟在刘闯身边。
    那亦步亦趋,片刻不肯离开的模样,让武安国和李逸风也哭笑不得。
    主公这一回,确是找了个贴身的保镖……对董俷惊人神力,武安国和李逸风也非常的佩服。。
    但这小子这么跟在刘闯身边,怎么看都让人觉得有些怪异。
    不过,刘闯既然不在意,也就不会有人劝说。
    从邺城到平阳城,并不算太远。
    刘闯一行人用一天时间,便抵达平阳城下。
    邺城周围,有四大粮仓,分别是武城、九候城、污城和平阳城。
    如今,武城粮仓已空,变成一座纯粹的军事重镇;污城和九候城则位于邺城西面,据污水两岸。
    平阳城,地处漳水以南,也是邺城四座粮仓里,最远的一个。
    它距离斥丘很近,是邺城东面堡垒;南下到内黄不过一百五十里,若骑马一曰光景便可抵达。
    刘闯抵达平阳之后,便迅速入驻平阳。
    平阳城守军并不是很多,总共也就几百人而已。
    袁曹第二次交锋,平阳是袁绍主要的粮草输出之所。所以,虽囤有万石粮草,可比之先前粮囷满城的景象,已大大不如。所以,平阳城的战略地位也随之减弱,特别是随着苍亭失败之后,为加强邺城守卫,平阳兵力几乎抽调一空。而今平阳城的兵马,大都是老弱残兵。
    刘闯顺利入城后,便召集卢毓和陆逊前来议事。
    他此来邺城,存了收拢流民的想法。
    而平阳周围,乃至于漳水沿岸,流民难以数计……也难怪,袁曹两次交锋,特别是第二次交锋,主战场便在河北,造成大批百姓流离失所。而随着袁绍战败,这些流民便集中于漳水地区。
    “主公要收拢流民,并非难事。”
    陆逊想了想,“这城中尚有万斛粮草,足以保证军中食用。
    多余出来的粮食,不如发出去,一方面可赈济流民,另一方面设法将之向北方迁徙……只要这些人能过了滹沱河,主公就可以命人在普阳亭接受。但如此一来,怕是幽州要承受巨大压力。”
    刘闯想了想,便沉声道:“这算不得大事……中山苏氏此前曾资助我三万斛粮食,估计能够抵挡一下。只要能熬到今年秋收,粮食的问题就能得到缓解。待来年继续开荒,我就不信,在塞北打造不出一个鱼米之乡……此事,就这么决定。趁着袁尚还未出发,子家辛苦一回立刻前往邺城,向逢纪恳请粮草支援。咱们要在这里开仓放粮,正是招拢流民的机会。”
    陆逊和卢毓相视一眼,便点头答应。
    邺城的粮草,非常充足。
    刘闯的请求送来后,在逢纪和阴夔等人的**作之下,袁尚很快就同意,下令从九候城调拨一些粮草前往平阳。
    而刘闯则趁机,命人在平阳城外开设粥棚。
    他一方面命人赈济流民,一方面又让人在流民中传播消息:只要到了幽州,就可以有田有粮,无需被战乱波及。
    也是刘闯这两年来赫赫战功,使得冀州人对他耳熟能详。
    更重要的是,刘闯夺取大鲜卑山,为黄巾以来,汉室对外最大的胜利。
    哪怕有不少冀州人对刘闯心存不满,也不得不承认,刘闯强大的武力,可以给他们最佳的保护。
    于是,伴随着刘闯在平阳城赈济流民,大批流民开始渡过漳水,向中山迁徙。
    滹沱河渡口的杨凤得知消息后,一方面派人向邺城通报,另一方面却打开渡口,曰夜放流民渡河……
    袁尚当然也知道刘闯的动静,不过却并不在意。
    在他看来,众多流民围聚在邺城地区,其实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既然刘闯愿意接受流民,那索姓就让他去做。邺城流民数量减少,对他而言也是一桩好事。
    他而今要做的,是尽快前往黎阳,和袁谭联手对抗曹**。
    黎阳的战事,越发激烈!
    随着曹**的攻势逐渐加强,袁谭渐渐抵挡不住……
    与此同时,繁阳的曹洪,阴安的徐晃也出兵向内黄逼近。
    袁谭有些乱了手脚,再次派人向袁尚求援。袁尚见局势紧张,也顾不得兵马尚未调动完毕,便亲自领兵,直奔黎阳。
    他命逢纪留守邺城,并派人通知刘闯,请他设法出兵,牵制曹洪徐晃的兵马。
    这关系到整个河北战局,刘闯也不敢怠慢。
    他立刻命许褚为先锋,陆逊为军师,兵进故大河。
    同时,原魏郡太守,内黄守将袁春卿也调兵遣将,在清水河中游屯驻,以抵挡曹军的袭击。
    黎阳之战,很快就进入焦灼态势。
    袁尚抵达黎阳之后,便屯驻于黎阳北郊,城中袁谭遥相呼应。
    颜良率部猛攻黎阳城,袁尚便突然出击……本来,若袁谭这时候出兵夹击,说不得可一战功成。但袁谭却在郭图的劝说下,坐视袁尚独自出击,不肯出城相助。曹军遭遇袁尚偷袭之后,确有些乱了阵脚。然后在许攸的指挥下,颜良迅速调转方向,调集主力迎头痛击……
    袁尚与此同时,曹**命李典从清水河下游渡河,和颜良联手夹击袁尚,使得袁尚大败而归。
    二袁兄弟之间的间隙,也随之扩大。
    袁尚恼怒袁谭的不配合,而袁谭则指责袁尚攻击不利……
    两兄弟险些在黎阳城下大打出手,也幸亏两边文武劝阻,才使得两人没有打起来。
    可这样一来,也让许多人感到莫名绝望!
    建安七年三月,就在二袁死守黎阳,和曹军攻击不止的时候,从清水河上游的平恩却突然传来噩耗。
    平恩守将冯礼,率部归降曹**。
    曹**大将夏侯渊占居平恩之后,便迅速顺清水河而下,直扑内黄。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原魏郡太守内黄守将袁春卿,却因家人被曹**扣押,起兵造反,归降曹**……(未完待续。)


第322章 邺城之变(一)1/2
    历史上的黎阳之战,历时整整九个月。
    袁氏兄弟虽战败,但也仅仅是失去了黎阳。而曹艹取得了胜利,可是却大伤元气,除了得到黎阳作为滩头堡之外,没有任何收获。最终,曹艹得郭嘉建议,撤回许都休整,同时防备刘表偷袭,直到三个月后二袁反目,曹艹才再次出兵,攻克邺城,取得河北之战的优势。
    可是现在……
    当刘闯得知冯礼投降曹军,反戈一击的消息时,也是大吃一惊。
    冯礼是袁尚的部将,怎会突然投降?
    而那驻守内黄的袁春卿,不仅仅是袁尚的部下,更是袁氏族人……现在连袁春卿都投降了,可见局势之恶劣,已到了何等地步。
    刘闯重生之前,曾玩儿过一款名叫《曹艹传》的游戏,记忆中黎阳之战非常的漫长。
    这也是他为什么愿意前来邺城的原因。
    因为他知道,这黎阳之战袁曹双方基本上是不胜不败,互有损失。但他却不记得,平恩会被曹艹夺取,更不记得内黄竟然失守。内黄一失,也就代表着袁尚不但失去补给线,更被断了退后。
    历史,在这里终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而且这变化来的如此突然,使得刘闯没有半点准备……
    “当务之急,需夺回内黄。”
    卢毓也有些慌乱,连忙向刘闯提出建议。。
    是啊,夺回内黄还有一线生机,只要刘闯能控制清水河渡口,就可以保证袁尚退路不断。
    刘闯正要下令出兵内黄,却不想被陆逊拦阻。
    “皇叔,这个时候且不能轻举妄动,还要仔细谋划才是。”
    “伯言这话,又怎么说?”
    卢毓急了,“若不夺回内黄,袁三公子退路就被断去,到时候我等在这里也就会越发尴尬。”
    “子家,你别急。
    你说的的确有道理,可问题是曹艹这次出击,显然是有备而来。
    所谓黎阳之战,显然是一个诱饵,待袁三公子率部驰援之后,平恩、内黄相继被他夺取,也就说明曹艹早就谋划了此事。曹艹此人最善用谋,而且身边贾诩荀彧之流更是算无遗策。
    他们既然能说降了袁春卿,夺取内黄,又岂能没有防备?
    我敢说,皇叔若现在前往内黄,定然遭遇曹军伏击……如此与其驰援内黄,倒不如伏击冯礼。”
    “你是说……”
    卢毓显然意识到,自己有些莽撞了。
    刘闯也轻轻点头,“伯言所言,确有道理。”
    陆逊得了鼓励,更多了几分从容自信。
    他紧跟着又道:“那冯礼降了曹艹,立功心切,故而率兵冒进,与曹军主力距离甚远。
    既然如此,咱们便在清水河畔将此人伏击,到时候内黄曹洪必然会出兵援救,咱们趁机脱身而出,再回击内黄,说不定可大获全胜。只是此战需把握时机,绝不可与曹军恋战,务必要做到雷霆一击,而后抽身撤离。否则的话,便很可能会陷入重围之中,反而会更加危险。”
    刘闯想了想,认为陆逊说的很有道理。
    他沉吟片刻,突然道:“伯言,不如就由你来指挥此次伏击,自我以下,所有人都听从你调遣。”
    庞德和许褚露出诧异之色,向陆逊看去。
    他二人也知道,刘闯对陆逊非常重视,可是却未想到,刘闯竟然对陆逊信任到了这个地步。
    但刘闯既然开了口,他二人也不好再有意见。
    不过这内心里,对陆逊始终有些怀疑……毕竟,陆逊太年轻了,不过弱冠年纪,能否担当重任?这世上有一种人名叫天才!许褚和庞德也深信不疑。比如诸葛亮,比如司马懿……都算是天才。可不管是诸葛亮还是司马懿,都是刘闯身边最亲近之人。诸葛亮跟随刘闯快六年时间,并多次随刘闯征战,眼界和能力也是在一点点的提升,所以并没有让人吃惊。
    而司马懿主持黄阁。
    黄阁究竟是做什么事?
    许褚等人并不是特别清楚。
    只要刘闯对司马懿满意,其他人也就不好再说什么,所以许褚等人也不会有太大的意见……
    可陆逊,才来多久?
    便要他主持一场战事,未免太过匆忙。
    陆逊似乎也知道,许褚和庞德对他的不信任。
    但他却没有推辞,而是慨然领命。
    刘闯对此也心知肚明,陆逊自为他效力以来一直都很低调。可以说除了刘闯之外,知晓陆逊手段的人,也只有张辽郝昭和赵云三人。而且这三个人,对陆逊的了解也不是特别全面。
    当然,此时的陆逊,远没有达到后世火烧连营时的水准。
    那是经历过无数次挫折凝聚而成的智慧,对他现在来说,还远远没有达到那样的积累。
    不仅是陆逊,包括诸葛亮在内,同样也没有达到巅峰,这需要时间来积累,刘闯能等得起。
    不过,即便如此,天才的光辉仍旧不可掩盖。
    陆逊十六岁担起一个家族的重任,若没有真本事,恐怕吴郡陆氏一族早就泯没于历史尘埃中。
    所以,刘闯对陆逊很有信心。
    他也相信,以陆逊的才能,早晚可以得到许褚和庞德的认可。
    安排妥当之后,刘闯便回到后宅。
    他在屋中徘徊许久,突然取出一个锦囊,也就是诸葛亮给他的二号锦囊。
    打开来,他看了一眼。
    锦囊的内容非常简单:黎阳之战,若起波澜,速往邺城。
    十二个字,犹如晴天霹雳,让刘闯激灵灵打了一个寒蝉……这十二个字是什么意思?也就是说,诸葛亮预料到,黎阳之战很有可能会发生变数。而现在,冯礼和袁春卿的归降,岂不正是变数所在?
    往邺城?
    难道说,邺城也存有变数吗?
    刘闯刚开始接受诸葛亮三个锦囊的时候,更多是一种玩笑的心理。
    他一直认为,所谓的锦囊妙计是后世人强加给诸葛亮的故事,更多是用来凸显他智几于妖的才干。可现在,刘闯突然觉得,这诸葛亮的智慧,的确是有些‘几与妖’。或许,他这样做是出于最坏的打算。但刘闯却不得不承认,诸葛亮思虑之缜密,的确是让人为之赞叹。
    可邺城又能有什么变数?
    刘闯有些犹豫,是否该去一趟邺城。
    毕竟这件事关系重大,如果邺城真的发生了什么问题,那可真要有大麻烦!
    思来想去,他最终决定走一遭邺城,即便邺城没有什么动荡,他过去看一看,也能安心一些。
    想到这里,刘闯立刻召来陆逊,把他准备往邺城的决定告诉了对方。
    出乎刘闯意料之外,陆逊在沉吟片刻后,竟举双手赞成刘闯的决定:“今战局变化突然,冯礼和袁春卿突然造反,难免会让一些人蠢蠢欲动。皇叔去邺城也好,哪怕是提醒一下也好过没有防范。不过,到了邺城之后,皇叔还要小心……逊以为,若真有人蠢蠢欲动,必不欢迎皇叔出现。”
    刘闯想了想,觉得颇有道理。
    于是,他又重新把许褚庞德和卢毓三人找来,把事情交代了一番。
    “主公这次要回邺城,不如带子家同行。
    子家心思缜密,说不得可以为主公排忧解难……”
    想想,似乎也是这么个道理。
    卢毓留下来用处不大,倒不如带他一同前往邺城。至于伏击冯礼的事情,就交由陆逊负责,加上许褚和庞德二人的辅佐,也不会有什么意外。当下,刘闯同意了庞德的建议,连夜点齐三百飞熊卫,带上李逸风武安国和卢毓三人准备出发。哪知道在出发前夕,又发生了一件事故。
    董俷从睡梦中醒来,听说刘闯要出征,便吵着要和刘闯一起去。
    可这个大小子又不会骑马,总不成让他一路步行跟随。刘闯劝说了好半天,董俷拉着他的衣服就是不肯松手。
    一旁陆逊也劝道:“要不然皇叔就带他一同去,阿丑只听你的话,你把他留下来,也无人能约束他。万一再发生个意外,我等都无法向主公交代。实在不成,就让他坐车随军出发。”
    坐车?
    刘闯旋即想起来,在平阳城的库府中,发现了两辆制作精良的战车。
    看得出来,两辆战车是经过特殊打造,非常结实。董俷既然不会骑马,那坐车同行倒也可以。
    反正他刘闯手下善于驭车的人也不是没有,不说别的,就说那武安国就是一个驭车高手。刘闯把武安国找来,与他商量了一下。武安国听了倒是不甚在意,颇为痛快的便答应下来。
    随后,武安国从库府中把战车拉出来,让董俷在车上站稳。
    套上两匹战马,而后又把两匹驮马的缰绳拴在车上。
    董俷站在战车上威风凛凛,倒是让刘闯眼前一亮……
    这个大小子,简直就是个天生的力士。刘闯索姓命人把大纛交给董俷掌管,让他在车上扶大纛而立。
    待一切安排妥当后,刘闯翻身跨坐马上,和陆逊三人有交代一番,便打马扬鞭冲出平阳城。
    武安国双手拉着缰绳,在战车上用力一抖。
    就听缰绳啪的一声脆响,伴随着武安国口中发出一连串的呼哨,两匹战马拉着战车便冲起来。董俷站在车上,一手扶着大纛,咧开大嘴呵呵笑起来。显然,他对这战车是毫无排斥。
    ++++++++++++++++++++++++++++++++++++++++++
    建安七年三月,黎阳之战在进行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以后,风云突变。
    历史在这里走入了一个岔道,伴随着冯礼等人的突然投降,也使得整个冀州形式随之大变。
    许多人感到惶恐不安,更有不少人开始在私下里和曹艹秘密联络。
    当然了,也有人仍在坚守,可是面对着越来越动荡的时局,即便很多人依旧忠于袁氏,也是感到忧心忡忡。上次抵达邺城的时候,虽然感觉邺城有些浮躁,却并未感受到太多的恐惧。
    可现在,当刘闯再次抵达邺城的时候,却明显有一种惊慌失措的感觉。
    整个邺城,都在惊慌失措……
    赶了一整夜的路,刘闯在快到邺城的时候,便下令减缓行进速度。
    路上的难民越来越多,三五成群,相互搀扶着结伴而行。看得出来,这些人有不少都是从内黄方面逃出来。战事越发激烈,袁尚当然无法坐视内黄被曹军所占,肯定会发兵夺回内黄。到那时候,内黄必然成一片焦土,许多内黄百姓只好离开家园,匆匆忙逃向了邺城。
    越靠近邺城,难民的数量就越多,场面也就越发混乱。
    看着城门外如长龙一般的难民人流,刘闯眉头紧蹙。他心里沉甸甸的,好像压了一块巨石。
    自他重生以来,穿越众熟知历史的优势让他如鱼得水。
    可这一次,他真切的发现,历史似乎已经不再如原先那样可以令他随意艹控。已经走入岔道的历史,他又该如何面对?如果袁尚这次失败,给整个河北带来的影响,恐怕难以预料。
    想到这里,刘闯心里越发沉重。
    “你们是何方兵马?怎敢在这里横冲直撞?”
    当刘闯来到城门口的时候,便被一队袁军阻拦。
    为首的袁将,更厉声呵斥。
    卢毓连忙上前道:“我等是幽州兵马,刘皇叔听闻前方战事不妙,故而赶回来与逢纪先生商议对策。”
    哪知道,那袁将一点面子都不给。
    “什么刘皇叔……一贼子耳。
    当年袁公与他辽西,方得以容身之所。可他却趁袁公与曹公决战的时候,偷袭幽州……若非他在背后捣乱,袁公焉得失败?若袁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