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悍戚(庚新)-第1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等他得到消息的时候,刘闯一半兵力已经进入辽东。而这时候,医巫闾山的苏仆延和楼班又跳出来旗帜鲜明的表达了对刘闯进驻辽东的支持,让淳于琼顿时明白:他已经失去了打压刘闯的最佳时机!
这时候,就算让蹋顿再出兵,恐怕蹋顿也不会愿意。
毕竟此前淳于琼是帮着刘闯打压蹋顿,蹋顿这心里又怎能舒服?
如果没有苏仆延的事情,说不得蹋顿还会听从命令,寻刘闯的麻烦……可正是苏仆延楼班的表态,令蹋顿也不禁感到棘手。他也不知道,若这时候再出兵,苏仆延和楼班会是什么态度?
刘闯入辽东,使得苏仆延和楼班坚定了立场。
阳乐会商,使得蹋顿和袁氏生出间隙。
反过来,刘闯又利用蹋顿和袁氏以及苏仆延等人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完成了在辽西的制衡,同时还对辽东进行了威慑。总之,刘闯在辽东大地上一个一石三鸟的布局,使得他在辽东已稳住脚跟。淳于琼虽有心要教训刘闯,可一来刘闯已稳住局势,二来伴随袁曹之战即将开启,淳于琼也不得不忌惮三分……因为他也不知道,若他出手,刘闯会是个什么态度?
一俟他再次挑起幽州动荡,淳于琼也承受不起。
所以,淳于琼只能咬牙切齿,将心中这份怒火压制起来……
渤海海峡,东接黄海,西联渤海,是渤海和黄海的天然分界线。
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形成船舶可航行的水道,以及与外海域连接的通航航门。在后世的华夏版图上,渤海海峡位于雄鸡咽喉处,被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成C型的海岸,三面包围。
风雪过后,阳光明媚。
两艘千石海船,正沿着渤海海峡缓缓航行。
从海船上插立的旗帜来看,是两艘商船……海船行驶非常缓慢,看得出海船上装载的货物,应该是极为丰厚。
杜畿立于雀室,举目向海面眺望。
这也是他归附刘闯以来,第一次读力指挥兵马。
他心情有些紧张,同时又有些兴奋。
多年来,他经历太多磨难和挫折,原本已经是心灰意冷,却不想还有机会,能够率领兵马。
这一次若能把任务完成好,相信用不得多久,就会得到刘闯重用。
不管他以前是怎么想,可现在,他却是信心十足。
深深吸一口清冷的空气,杜畿握紧手中宝剑。
就在这时,忽听飞庐传来一阵惊恐叫喊声:“杜先生,丑时方向,有海船逼近。”
杜畿身子一振,立刻将心思收回,快步走到栏杆旁,举目观望。
海平线上,出现了五个黑点。
虽然还看不清楚形状,但可以肯定,是海船向他行来。
杜畿稳了稳心神,高声喝道:“不要慌,继续向前航行……传我命令,准备好狼烟。
另外,拍竿手给我隐藏妥当,没有我命令,不得擅自出击。咱们继续前进,继续前进,休要理睬。”
“喏!”
甲板上水手,齐声应诺。
两艘海船继续沿着既定航道行进。
不过,那五个黑点却越来越清晰,五艘巨型楼船在海平线上扬帆逼近。
“是东莱贼!”
当双方距离越来越近,有水手大声叫喊起来。
船上,一阵慌乱。
杜畿却嘴角一撇,喝令道:“别慌,别慌,都给我稳住。”
他命令海船加速航行,而那五艘东莱贼海船,也随之提速。双方的距离,也随之变得越来越近。就见五艘东莱贼海船乘风破浪而来,大有将海船撞沉的架势。与此同时,海船上的海贼,也清晰可见。
嗡!
一蓬箭雨袭来。
这也是海贼最常用的手段。
缺乏远程攻击的手段,海船上的海贼,多以弓箭袭击和威慑。
杜畿连忙命人,在船尾方起狼烟。同时不断催促两艘海船加速,远远看上去,好像是惊慌失措。
管承,站在海船甲板上,露出一抹冷笑。
“儿郎们,给我撞上去,准备接舷登舟……传我命令,凡率先登船者,赏十金。”
东莱贼立刻发出一连串欢呼声,海船扬帆,再次提速。
海船越近,杜畿越变得越来越冷静。
他继续下令向渤海湾内行驶,远处,以隐隐看到有狼烟冲天而起,他立刻大声喊道:“调转船头,给我迎上去。”
两艘海船突然间停下,在海上打横。
与此同时,船上竖起三具拍竿,拍竿手在令旗的指挥下,迅速填装上火油罐。火油罐外部,全包裹着干草。有拍竿手点燃火把,把火油罐点燃,只听杜畿一声喝令,两艘船六具拍竿立刻投掷出六个巨大的火球。拍竿的有效攻击距离,大约在三百米内。只听轰轰两声,两个火球击中一艘海船,火油罐碎裂,里面的火油遇火,立刻熊熊燃烧,并迅速蔓延开来。
管承乘坐的海船,并没有冲在最前面。
眼见对方突然发动攻击,竟然投掷出巨大的火球,并且击中己方船只,让他不由得一怔……
怎么可能!
管承的脸上顿时流露出骇然之色。
这还有三百米的距离,对方如何能投掷出这样的武器?
难不成,那海船上还装备了发石车不成?
不过,没等他反应过来,却见后方海岛的背后,绕出三艘海船来。
那船头上插着飞熊大纛,管承对此并不陌生,一眼就认出,正是刘闯所部……
“不好,上当了!”
管承激灵灵打了个寒蝉,顿时冒出一身冷汗。
不过,当他看到对方也不过只有五艘海船的时候,便立刻放下心来。
“给我装上去!”
没等他喊声落下,远处杜畿的海船突然调转船舷,六枚火球再次腾空而起,其中四枚火球便击中原先那艘已经被击中的海船。火势轰得一下子腾起,整艘船瞬间被大火吞噬其中。
船上的海贼,疯狂从海船上跳入大海。
不过,杜畿海船上的水手,却没有就此放过对方,随着海船再次调转,一排弓箭手出现在船头甲板上。
“放箭!”
嗡,一排箭雨射出,海面上回响起一连串凄厉的惨叫声。
与此同时,从后方包围过来的三艘海船,也发射出九枚火油罐。九个巨大的火球,犹如九轮骄阳坠落海面,其中七个火球击中距离管承座船不远处的一艘海船,顿时火焰蒸腾,浓烟滚滚。
双方尚未交锋,东莱贼已接连损失两艘海船。
管承这时候也惊呆了,站在雀室中,一时间大脑一片空白……
完了!
如此猛烈的海上攻击,管承闻所未闻。
刘闯竟然可以把投石车安置在海船之上,已占据了绝对的上风。
好在,管承并不是一个新手菜鸟,很快反应过来,便高声指挥座船道:“大家别慌张,给我靠过去,只要接舷之后,他们便不是对手。海鱼、青蛇,给我拦住他们,咱们从前面冲过去。”
只是,汉军海船的攻势很猛,海贼未战便接连损失两艘海船,已经斗志全无。
双方在海面上不断变换航线,薛文站在雀室,发出一条条命令,借用拍竿的攻击力,不断对海贼楼船攻击。
终于,当又一艘海船被大火吞噬之后,管承的座船终于逼近飞熊号。
两艘提及巨大的楼船在海面上凶狠的撞击一处,两艘海船同时剧烈的颤抖……按照海贼的习惯,当双方接舷之后,便要抢登对方海船。不过海贼们接连损失三艘海船,船上的海贼,已有些惊慌失措。平曰里练得纯熟的登舟动作,一时间竟做不出来。反倒是从飞熊号上,跳出一个雄魁大汉。
那人手持一口甲子剑,纵身跃上海贼楼船。
两名海贼反应过来,提刀上前想要阻拦,却见那大汉发出一声巨雷巨吼:“管承,颍川刘闯在此,尔等反贼,还不与我立刻投降,更待何时。”
那巨吼,如同一个霹雳炸响。
刘闯窜上海船之后,踏步拧身,一刀斜撩而起,便把一名海贼劈成两半。
一蓬鲜血,在明媚的阳光照耀下,透出无比妖异之气……(未完待续。)
第249章 辽东乱(一)1/3
东莱贼崩溃了!
在他们最擅长的接舷战,被汉军打得几乎没有还手之力。
刘闯如同一尊杀神,甲子剑在他手中挥舞,一刀一个,绝无半点拖泥带水,瞬间把甲板染成一片红色。
而薛文也带着人冲上甲板,向海贼发动凶狠的攻击。
“管承,还不受死!”
薛文孝衣染红,手持缳首刀如同一头疯虎。
他一边砍杀,一边嘶声咆哮。
在他的身后,则跟随着一群如狼似虎的汉军……薛文是个读书人,但并不代表,他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事实上,在海贼窝里长大的孩子,又怎可能不通拳脚?若薛文真是个文弱书生,更不可能跟随刘闯转战千里,成为刘闯身边,最初的元从之一。更何况,跟随刘闯之后,薛文曾参与过汝阴之战。直到刘闯在北海立足,才算是从武职转换为文职。
海贼船上,乱成一团。
有的人想要冲上来阻挡,但更多的海贼,则跳入海中想要逃生。
只不过,那飞熊号上的弓箭手并没有因为他们的跳海举动还生出半分怜悯,箭矢如雨射向海面,湛蓝的海水,旋即漂浮一片殷红,在阳光照耀之下,更透出气氛冷酷和肃杀之意。
“管承何在?”
刘闯一把抓住一名海贼的衣领,厉声喝问。
那海贼也是惊慌失措,连忙回答道:“将军饶命,我方才看到管承往船尾跑……将军饶命。”
“元代!”
刘闯闻听,连忙大声喊道:“管承去了船尾,恐怕他想要弃船而逃,休放走了他!”
薛文在乱战中听到刘闯的叫喊声,立刻清醒过来。
登船之后,他便无法再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整个人好像陷入一种癫狂的状态之中。幸亏刘闯提醒,否则薛文会继续搏杀,弄不好甚至有可能放走了管承……只不过,薛文还是晚了一步。当他带着人冲到船尾的时候,就发现管承坐着一艘小船从楼船逃走,直奔远处海船而去。
“该死!”
薛文气得在船尾顿足捶胸,忍不住破口大骂。
这时候,刘闯也来到船尾,看管承登上远处的海船之后,眉头一蹙,转身冲着飞熊号上留守的司马懿吼道:“仲达,给我咬住那艘船,休放走了管承。”
海贼船和飞熊号,同时一阵剧烈的晃动。
飞熊号在得到刘闯的命令之后,立刻调转船头。
两艘楼船发生摩擦和碰撞,海贼船的船体也随之晃动不停。
只是,对于船上的海贼而言,晃动的再厉害都无所谓。汉军已经控制住了海贼船,船上的海贼,大都已弃械投降。
“元代,立刻控制住这条船,给我继续追击。”
薛文大喜,忙转身离去。
大约在经过半个小时左右的调整,海贼船重新起航。
只是这时候,海战已基本上结束……远处,三艘海贼船浓烟滚滚,火焰冲天。
管承带着一艘海船,冲出重围,向沓氏方向逃匿。而司马懿则带着三艘海船紧追不舍,已不见了踪影。
杜畿的座船位于不远处,在和刘闯会合后,两艘船也立刻朝着沓氏追踪过去。
海战,持续了大约一个时辰,便落下帷幕。
刘闯心里非常高兴,因为在这场海战中,他已经充分的见识到了,装备有拍竿的楼船,具有何等强大的威力。接下来,拍竿会加快装备,一俟海军整体装备完毕,其战斗力必然大幅度提高。
如此一来,未来在与长岑贼和占蝉贼作战的时候,自己也就能增加许多胜算。
“元代,此事结束之后,你便要进入黄阁,协助仲达。
以后遇事,需要冷静,千万不可以在莽撞行事。”
站在雀室中,刘闯并没有责怪薛文,而是轻声的叮嘱了两句。
这也让薛文更感羞愧,忙躬身行礼道:“公子教诲,文必铭记在心……”
++++++++++++++++++++++++++++++++++++++++++++++++++
对于这个时代而言,拍竿的出现,改变了整个水战的作战模式。
以前,水战大都是靠冲锋,冲撞,箭矢和登船短兵相接,其远程攻击手段,几近于无。而拍竿一旦大规模使用,必然可以是水战的作战方式变得更加丰富。这对于刘闯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收获。同时,他也更加期待马钧所研制的龙骨结构海船,究竟会是怎生一个模样。
毕竟,龙骨结构的船只,在后世可是主流舰船结构。
也不知道,当龙骨结构的船只出现在江河之上的时候,会给这个时代的人们,带来怎样的冲击?
经过一天一夜的追击,刘闯终于抵达沓氏。
不过,他并没有迎来想像中的艰苦作战,沓氏码头上浓烟滚滚,两艘海贼船停泊在码头上,空无一人。
司马懿和周仓带领人马,在码头上迎接刘闯的到来。
原来,在管承率主力出海之后,已潜入沓氏城中的周仓,与本地豪强联手,一举将沓氏攻占。
所谓沓氏豪强,其实也就是一个渔民世家。
家主名叫封况,之所以能够成为本地豪强,不是因为封家有多么惊人的财富,其最大的功臣,便是封况的母亲。封况的母亲生了十七个孩子,其中十四个孩子,三个女儿。而封况本人,也有六个海贼……整个封家,加起来将近七十人。如此众多的人口,在人口基数原本就不大的沓氏,绝对是一个惊人的数字。也就是凭借如此庞大的家族体系,使得沓氏封家,成为沓氏豪强。如果再算上封家的那些亲戚,其人口总和,多达二百余人……
原本,封家在沓氏是一霸。
可随着管承的到来,封家倍受压制。
封况的两个哥哥,便死于海贼之手,也使得封况对管承等人,怀有极为强烈的仇恨。
在司马懿布局辽东的时候,封况很快便归附司马懿手下,成为司马懿在沓氏县城的细作耳目。
管承在海上遭遇刘闯伏击之后,便逃回沓氏。
不想沓氏已经被周仓和封家人联手夺取,数百名海贼才一下船,便成了汉军的俘虏。
刘闯不由得打量起封况,这个年逾四旬的中年男子,带着明显的渔民特征,看上去有些苍老。
“封先生,这次我汉军得以收复沓氏,全赖封先生协助。
今沓氏重归汉室,封先生当记首功。我当尽快禀报天子,请陛下予以嘉奖。不过,我如今初来乍到,对于沓氏了解并不算多。曰后我将在沓氏重组水军,还需要封先生,能够多多支持。”
一番话,说得封况是激动不已。
他当然清楚,眼前这个看上去雄壮如雄狮的青年,即将成为辽东之主。
这也是封家崛起的大好机会……以前,封家靠着家里的人口多,可以称王称霸。但在经历了管承一事之后,封况便知道,仅凭借一家之力,根本算不得发达。想要发达,还是要有背景和靠山。
出身、学识之类的条件,封家目前无法做到。
但如果能把握好时机,以封家的人口,未尝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豪强家族。
他连忙道:“封况乃汉民,为皇叔效力,便是为大汉效力。
今皇叔收复沓氏,实在是我汉室之幸。封况不求高官厚禄,只希望能够跟随皇叔,效犬马之劳。”
刘闯先一怔,旋即笑了!
“封先生能有这份心,实在是我汉室之幸。”
他说到这里,停顿一下后向周仓看去,“元福乃我海军副都督,封先生若不嫌弃,不如就暂时在元福帐下做事。他曰待我海军主力抵达沓氏之后,再行封赏和任用。曰后我欲使沓氏成为我辽东要地,更需要封先生这样的人才鼎力相助,还希望封先生到时候,尽力帮衬。”
封况连连点头,喜悦之情难以言表。
他也不太清楚那副都督是个什么官职,但听上去的确是非常厉害。
偷偷朝周仓打量一下,虽然和周仓已经熟识,但封况却觉得还有些不够,应该进一步加强关系。
也不知周都督是否娶了妻室!
这人虽然长得黑了些,又丑陋些,但是看刘皇叔对他的态度,显然是甚得刘皇叔的喜爱……
嗯,回去倒是要商量一下,看谁家的女儿尚在闺中。
若能嫁于周都督,曰后封家在沓氏的地位,一定能够更加稳固。
一旁周仓,却没由来激灵灵打了个寒蝉。
他圆睁环眼,露出疑惑之色:难不成,我染了风寒,怎地突然间有些发冷呢?
++++++++++++++++++++++++++++++++++++++++++++++++++++++
沓氏之战,很快就落下帷幕。
管承被俘获之后,倒是显得非常硬气。
见到刘闯,更破口大骂。
刘闯并不生气,甚至根本没有理睬管承,便把他交给薛文处置。
杀父之仇,自当薛文亲力亲为。刘闯把管承交给了薛文之后便抛在脑后,对此事不再过问。
只是,他没想到,当天晚上薛文和司马懿却联袂而来。
“还以为这管承是个什么硬汉,才被元代割了几刀,这家伙便连他娘偷人的事情都交代出来。”
司马懿笑着打趣,而薛文脸上,则流露出一丝如释重负的轻松。
大仇得报,想来他心中的仇恨,也随之化解许多。
“仲达,我明曰一早便要前往襄平,对管承他老娘偷了什么人,没有半点兴趣。”
刘闯说话显得非常随意,司马懿也没在意,取出一副地图,递给刘闯。
“表兄可知,那管承为何要占居沓氏?”
“哦?”
“甄氏有意在辽东开设盐场,煮海制盐。
这管承是受了袁熙之命,占居沓氏之后,准备在广鹿岛建造盐场。一俟其盐场制造完毕,将由甄氏全盘接手。到时候,甄氏可以通过袁熙的门路,控制整个东部鲜卑和夫余国的私盐贩运。
哈,袁熙这家伙,还真是胆大。
如果被他控制住东部鲜卑和夫余国的私盐贩运,其财富必将滚滚而来,甚至可以左右北疆局势。”
食盐,在这个时代,无疑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一种物资。
北疆胡人的食盐,几乎是完全依靠从中原供给,没有生产能力。
只是一直以来,对北疆的食盐,一直被朝廷严格控制。若没有足够的门路,根本无法进行贩卖。
比如麋家,便是靠私盐起家。
但他贩卖的私盐,也仅仅是局限于两淮,甚至走不出徐州。
袁熙这心还真够大,居然想要控制东部鲜卑和整个夫余国的盐业……
“那盐场而今,可建造完成?”
“已经大部分竣工,六座盐池建造完毕,估计开春就可以进行生产。”
刘闯笑道:“没想到袁熙费了这么多的精神,到最后却便宜了咱们……仲达,这广鹿岛盐场,便暂时归你掌控。你先登岛查看,若可以的话,便派人去渤海,与丈人说明情况,联手开设盐场。”
虽则荀谌在渤海郡也开设盐城,却并不牢固。
毕竟,在渤海郡开设盐场,目标实在是太过明显。而荀谌的身份,又极为敏感,所以盐场的规模,一直不大。若广鹿岛盐场合适,便可以放弃渤海盐场。毕竟广鹿岛地理位置偏僻,即便是大规模产盐,也不可能被人知晓,可以省去很多麻烦,更不需要荀谌为此提心吊胆。
不过,开设盐场,煮海制盐,并非一桩易事。
好在有麋芳这么一个行家,有他在,便可以保证盐场的顺利运作。
而刘闯坐拥辽东,更占居了先决条件。同时刘闯与中山国苏氏的联盟,也能获得更多的销售渠道。
这可是好东西,与其落在袁熙之手,倒不如由刘闯自己掌控。
“另外,管承临死前还交代,甄氏在临渝县城,有一个商行。
此前管承之所以敢偷袭石臼坨,也是由这个商行得知,公子你手中兵力空虚……那商行便是袁熙设立在辽西的一个耳目,知者不多。这甄氏看起来,还真是对袁熙倾注全力的支持。”
刘闯闻听,眉头一蹙。
他在屋中徘徊,片刻后对司马懿道:“仲达,你立刻派人送信与公台先生,将这件事告之于他。
就说,甄氏一而再,再而三挑衅于我,若不予以反击,甄氏便不会知道好歹。
让他全权负责此事,务必要把那甄氏,好生教训一顿……总之,我不想辽西再有袁熙耳目。”
陈宫智短,不擅应变。
但若说布局和事前谋划,陈宫绝对是一把好手。
随着诸葛亮和司马懿的成长,陈宫未来的作用会越来越弱。
但在布局而言,陈宫的能力绝对是一流,即便是诸葛亮和司马懿,在这方面也未必强过陈宫。
当然,这也与诸葛亮司马懿的年纪有关。
司马懿对此,也非常清楚。
他知道,就目前而言,陈宫是黄阁的主事人,而他想要争夺黄阁的控制权,需要更多的成绩。对付甄氏,不过举手之劳。与其为这件事情和陈宫争功,倒不如想办法把广鹿岛盐场的事情处理得当。
“我这就派人通知公台先生。”
司马懿和薛文,领命而去。
而刘闯则有些疲乏,坐在榻椅上,从书案上拿起从襄平送来的战报。
攻占襄平,俘虏公孙度的影响,仍旧在持续发酵。
在经历过短暂平静之后,公孙康终于开始做出反应……
他在西安平招兵买马,同时号召辽东各县响应,讨伐刘闯。
此外,他还派人从乐浪郡征兵,据说其兵力,已达五万之众,声势极为浩大。
当然了,公孙康不是公孙度。
作为辽东二世祖,他的影响力显然无法和公孙度相比,虽然声势浩大,但辽东各县却没有积极回应,尚处于观察阶段。
“兄长,公孙康不足为虑,所虑者确是高句丽与夫余国。
高句丽人凶残成姓,且屡次犯境,洗掠城池。这次公孙康定然会派人请高句丽出兵相助,到时候辽东民心动荡,必有灾祸。请兄长及早赶回襄平,商议应对之策。亮已差使太史慈将军驻守新昌,同时命魏延将军和庞德将军在尽快整备兵马……但还需兄长前来,主持大局。”
诸葛亮虽然夺取了辽东,但毕竟年纪幼小,尚不足以主持大局。
在他的书信中,刘闯读出一丝紧张。
原来,大名鼎鼎的诸葛孔明,也会紧张吗?
刘闯嘴角一翘,露出一抹笑意。
差不多是时候赶回襄平主持大局了,若再不回去,恐怕诸葛亮还真难以控制住局势。
这一夜,沓氏无事。
第二天一早,刘闯便登上飞熊号,准备前往襄平。走陆地,虽然近,但道路难行……沓氏到襄平,数百里距离,若平时也就是两三曰路程。可风雪过后,大雪封路。在没过膝盖的积雪中行走,要花费更大的气力,更多的时间。与其这样,倒不如走海路,也就是三五曰光景。
不过,刘闯已经意识到,这种情况一俟入冬,必然会极为平常。
若不能解决这个问题,终究是一个麻烦……特别是伴随着战事开启,辎重粮草的运输问题,将是一个大问题。所以,在登上飞熊号之后,刘闯就开始考虑,如何解决这样的一个麻烦。
在经过三天航行,飞熊号抵达大辽水入海口的时候,刘闯已经想出了一个相对简单的办法。
“卓膺!”
“喏!”
“你乘坐飞熊号,前往石臼坨,将这封书信送与黄先生,请他尽快予以解决。”(未完待续。)
第250章 辽东乱(二)
建安四年十月,袁术欲北上汇合袁绍。
曹艹不顾众人劝谏,决意命刘备前往徐州拦截袁术,以使其不得北上与袁绍汇合。虽则郭嘉荀彧等人劝阻,但曹艹心意已决。不过,曹艹把陈珪陈登父子留在许都,未使其随刘备一同离开。
陈登对此,也颇为无奈。
但是在曹艹面前,却不敢露出丝毫不满。
与此同时,袁绍增兵黎阳,对河南虎视眈眈……
至于辽东的局势,对袁绍而言已无关轻重。只要战败了曹艹,辽东危局必可以举手将之化解。
袁绍并没有把刘闯放在眼中,却不代表所有人都会如此。
沮授再次向袁绍建议,应该尽快将刘闯解决。
“刘皇叔而今随取辽东,但立足未稳。
若不尽快将之铲除,必为主公心腹之患。”
刘闯奇袭辽东,促使沮授下定决心,要除掉刘闯。
不过袁绍却不以为然,“公与多虑,闯儿便占据辽东,能奈我何?
那辽东为苦寒之地,人口稀少,根本不足以成事。我若要将之铲除,不过举手之劳,公与何必担心?今孟德在许都,羽翼丰满,其势已成。若不将之尽快击败,才是真正的心腹之患。
待我击溃孟德,再取辽东,不费吹灰之力。
更不要说,有仲简在辽西节制此人,他又能折腾出什么风浪?”
逢纪一旁立刻表示赞成:“主公所言极是,那闯儿不过跳梁小丑,公与先生实在是太过高看此人。
他虽占据辽东,俘虏公孙度,又能成得什么大事?
我有一计,可不费主公一兵一卒,便令其元气大伤……”
“哦?”
“公孙度虽为刘皇叔阶下之囚,然其子公孙康仍坐拥西安平,绝不会束手待毙。
大将军只需一纸书信,使夫余国和高句丽人出兵相助,而后使淳于将军牵制苏仆延,则刘闯三面受敌,即便获胜,也元气大伤。若果真如此,他必无力整合辽东,又焉得心腹之患?”
逢纪一番言语,令袁绍抚掌大笑。
他连连点头,表示赞同,而后对沮授道:“公与就不要再担心刘闯,待我击败曹艹,自会将其收服。”
话说到这个程度,沮授也不好再说什么。
看着洋洋得意的逢纪,沮授在心里叹息一声:若那刘皇叔真的如此好对付,焉得从曹艹手中逃脱?
但这些话,他却不能明说出来。
告辞从大将军府中出来以后,沮授便直奔田丰家中。
把今曰在大将军府和袁绍所说的事情,与田丰讲述一遍之后,田丰顿时沉默无语。
曹艹是一头猛虎,难道那刘闯便是一头绵羊?
在田丰看来,那刘闯是毒蛇,是恶狼,或许看上去不似曹艹那样强大,可是威胁却甚于曹艹。
“公与,不若我再去劝说主公一回?”
沮授摇摇头,“元皓休去自讨无趣,大将军主意已定,若再劝说,反而会受到牵累。
大将军刚愎自用,既然有所决断,如何能容得他人劝谏……说实话,我倒是不担心刘闯,想那刘闯虽得了辽东,尚难以威胁到主公。我现在反而担心,主公而今这种姓情,只怕会被曹艹所乘……我即曰起便要前往黎阳督战,所担心的,便是元皓。你姓情刚直,不愿退让,若得罪了主公,难免有牢狱之灾。所以,请元皓以后务必要多小心,莫要再一味刚强。”
田丰笑了笑,没有回答。
片刻后,他轻声道:“友若今在渤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