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1617-第5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数万人都看到了这样的场景,穿着大红官袍的大明蓟辽督师,如一朵红云般,飘然落地。
“督师!”程本直撕心裂肺般的攀城叫喊起来,众多幕僚都跑过来,待确定袁崇焕跳落下去之后,人人都是泪流满面。
在这一刻,所有人都是有一种深刻的悲哀,大明最后一丝指望,破灭了。
第1761章 恩人
见此情形,诸将大为慌乱,一时措手无策,然而满桂与赵率教还在军中,城上诸将皆无人能阻,祖大寿率三百多亲兵控制城头,不令内外交通,自己却率几个亲随,骑马直赴威远堡后金兵营垒。
皇太极早就率所有步骑等候多时,他已经看到北翼城败相,心急如焚,而东罗城和西罗城被关城所挡,他看不清楚战况如何……
祖大寿率几个轻骑飞驰而至,皇太极喜出望外,亲自在营门前接见,两人抱见行礼。
祖大寿道:“汗若不入关,我亦不还。败局已定,我军无力支撑。和记精锐,唯有大金兵可与之敌。”
“我军步兵缓缓入关。”皇太极断然道:“将军率部为我先导,开门当为我大金立国第一功,日后富贵与共。”
祖大寿道:“我愿剃头降,不愿为高官显爵,只愿世镇宁远。”
“日后将军为宁远王。”皇太极折箭立誓,对诸贝勒,贝子,阿哥们道:“祖将军乃我女真诸申恩人,日后当以恩人相称。”
众人唯唯,皇太极命三万披甲俱骑马而行,成十几个纵队一并出关,祖大寿令部下打开关中门,南水门,北水门,亲眼看着大量的女真披甲从三道城门飞速入关。
女真人出关门后,在北翼城与西罗城之间的高处驻兵,掩护步卒入关的同时,就近观察关宁兵与商团军的战况。
明军与商团军都发觉了大量的女真骑兵入关,由于未得将领,关宁兵仍然尽力奋战。
满桂的将旗开始有移动迹象,但紧接着仍然驻于原处,应该是得了城上消息,处于进退两难的状态。
赵率教部在西罗城方向,已经被打的节节败退,不少士兵退入海水之中,在看到女真人入关之后,所有将士俱是心神大震。
明军与八旗已经对抗多年,不知道多少袍泽兄弟死在女真人手下,双方仇深似海,但在此时,女真显然是高层放入关中,一时间将士们也不知道如何是好,面临商团军的打击之余,不少明军将校发出悲愤的叫喊声。
在此时,商团军阵后吹响喇叭,各部开始有序后退。
“他们居然敢于阵前后退。”皇太极胖大的脸庞上也满是震惊之色,关宁兵在节节败退,而商团军一不惧关宁兵与后金兵合流,二不惧追击,居然在阵前开始斜向后退,将主要的攻击点旋转调整,显然是准备与后金兵交战了。
一些八旗步兵和大量的旗丁,汉军,开始向北翼城进军,开始试图解决在高处的两万余人的明军。
黑云龙部和杨国柱部都有不稳迹象,他们面对明军袍泽时士气如虹,面对八旗兵时,则胆气尽丧。
但眼前平原上尚有五万多人的商团军主力在,明军虽不稳,却并没有溃败。
旗丁们开始大量抛射,明军则举盾防守,火铳还击,双方开始厮杀,鲜血横流,惨叫声接连不断。
更多的旗丁和汉军涌入关内,步骑开始汇合。
皇太极将三万精锐骑兵分为三股,他自将一万人,阿济格领一万人,代善和岳托领一万人。
阿巴泰,豪格等人在中军,硕托,多尔衮等诸贝勒分别在两支骑军之中。
女真贵族齐出,精英齐出,三千多白甲于中军,银光闪烁,是最为显眼的强悍存在。
和记军阵正在斜转,这个时候浪费战机就是浪费生命,皇太极决定这一次不以步阵接战,而是以骑兵冲阵!
关键在于,商团军是从角山到渤海边展开,一旦冲破阵列,则商团军就要背海而战,局面会十分恶劣。
这是一片石这里特有的地形所决定的,从北面居高临下,以骑兵冲阵,这是最正确的战术打法!
多尔衮在进入一片石战场时是这么决定的,皇太极眼光智慧在睿亲王之上,当然也是会做这样的决断。
女真人最强的就是三万人左右的战兵,汉军,蒙古,可以在侧翼展开掩护,三万精锐战兵冲阵而战,这是最后的机会!
当看到商团军后撤时,皇太极举刀高呼:“诸兄,诸弟,凡我爱新罗觉子弟者,当知今日之战是我女真生死存亡一战,胜则恢复大金荣光,败则全族灭亡,愿今日之战,犹如当年萨尔浒之战,祖宗英灵在上,老汗英灵在上,必护佑我诸申战胜强敌……杀敌,杀,杀,杀!”
皇太极一马当先,如离弦之箭疾速冲出,他身披亮银重甲,持刀,挎弓箭,他的步弓和萨尔浒一战时一般强劲,他的甲胄更好,战马更高大有力,他在萨尔浒一役时亲率白甲兵冲入杜松阵中,为击溃明军主力立下最大的功劳。
在此时此刻,皇太极做了最后的动员,所有人在他的动员下怒吼起来,葛布什贤们跟上了,索尼,鳌拜,苏克萨哈,穆哈连,达海,塔拜,图赖,谭泰,所有历史上有名有姓的满洲将领,曾经熟知和记的女真人们,代善的两红旗,阿敏的镶白旗,莽古尔泰和德格类怒吼着,正蓝旗的骑兵随他们冲了出来。
多尔衮和阿济格三兄弟的两白旗,其实是老汗的黄旗,众多的精锐骑兵,白甲们,葛布什贤们,精锐的马甲们,身经百战的女真锐士策马狂奔,跟着他们的大汗一起冲向不远处的敌人。
这里就是一片石,女真人在历史上获得过无上荣光,抢获了一个亿万人口大国疆域的地方,所有的历史曾经在这里发生过转变,三百年的殖民地,剃发易服,闭关锁国,愚蠢自大,残民以逞,最黑暗最落后的一切,都是在这里的大战之后拉开大幕,几百年后,满清的余毒未消,文明的历程曾被打断,现在他们再一次冲了过来,三万女真精锐骑兵试图冲向商团军的左翼,切断他们后退的脚步,兜向中军,一举将眼前的五万商团军击溃,消灭,让历史再度重演。
中阵之中,张瀚罕见的第一次拔出了自己的佩剑。
所有人都是一样,孙敬亭,孔敏行,孙耀,夏希平,王长富,梁兴,李来宾,所有跟着张瀚奋斗至今的人,亦是做出了相同的动作。
张瀚没有言语,人们了解他,跟随他,知道他视女真为生死大敌,今日的局面也是张瀚渴求很久的场面。
正面击败女真,杀其将士,灭其胆魄,令其再不敢叛!
以文明击溃野蛮,以火器消灭弓箭,继续华夏的文明进程,继续华夏的辉煌!
“商团军,随我来。”
张瀚做了一个简单的挥剑动作,夹动马腹,往着敌军袭来的方向而去。
在皇太极和所有女真人的眼前,所有的商团军将士发出了欢呼声,他们看到了张瀚的帅旗,更看到了右侧迂回过来的六千重甲骑兵!
闪亮的胸甲,长如灌木林的铁枪长矛,面具,铁甲,马甲,浑如一体的铁人,一直在阵后没有突击的铁甲骑兵迂回过来,正面冲向了三万女真骑兵。
这是重骑兵突向弓骑兵,是胸甲骑兵杀向轻骑兵,是经过阵列训练的近代骑兵杀向封建骑兵,铁骑洪流滚滚向前,大地震颤起来。
皇太极冲入铁骑阵的最后时候,似乎看到了远处火光闪烁,接着他看到了一生中第一次见到的奇景。
三百多门火炮摆开了长蛇般的阵列,它们终于向着敌阵开火了,炮阵之中,无数的炮手奔走着,炮长挥手旗帜,火炮依次喷出火舌,发出轰鸣,它们向奔驰而来的骑阵发出炮弹,一条条火舌喷浅而出,炮弹飞翔向前,轰击向前,一路犁平无数野蛮,带着复仇的怒吼,将黑色的洪流,轰成粉碎!
火炮轰鸣之后,炮火逐渐延伸,大半炮弹落在骑兵的左翼,步骑夹杂之处,大量的汉军包衣军队,蒙古仆从军都在这里,他们一部份在攻击北翼城的明军,一部份用一个个小形纵队阵列集结大阵,持续不断的从战场往前方压迫,试图从右方迂回攻击。
明军赵率教部,满桂部,大约两万多人被压到关门到渤海边的地方,明军开始固阵自守,将领们不知所措,士兵们更是慌乱无比,还好关宁兵已经是较为精锐的明军,最少在此时他们还没有放下武器。
张瀚与中军向前奔驰并不远,他的进攻是一种姿态,一种决绝的决心。
在他的眼前,大量的如铁人般的枪骑兵从右侧奔驰而过,数百面旗帜如从林般从他眼前掠过,右侧则是红云般的猎骑兵,他们更加的轻捷彪悍。
无数的火铳,刺刀,长枪,高大的战马,铁衣骑兵,如潮水,如铁流,从张瀚眼前不断的奔行而过。
两军相距越来越近了,连张瀚都几乎可以看到对面女真骑兵们的脸庞了。
女真人选择骑战张瀚并不意外,这是必然之事,由于是最后一搏,女真人会把他们视若珍宝的少量铁骑兵都放出来……就是在皇太极所领中阵的地方,一千多葛布什贤和白甲组成的三千来人的部队,俱穿冷锻铁甲,战马也多是披着简陋的马甲,以女真的国力来说,能组起这样一支两三千人规模的“重骑兵”队伍,已经是相当的难得。
还有相当数量的白甲,拔什库,牛录章京,牛录额真,梅勒章京,固山额真,女真精锐全出,所有在后世留下名字的将领,宗室,俱在骑阵之中!
第1762章 终章
后金大量的披甲兵形成了一座座移动的银色山峦,手中的武器则如山上的灌木杂草,这座山如此庞大,不愧也是东亚在这个时代冷兵器军队的巅峰,相同数量的倭军,朝鲜军,东南亚的那些小国的军队,完全都不是对手。
从其后百年间的战事结果来看,布里亚特蒙古人,吉尔吉斯人,外喀尔喀蒙古人,卫拉特蒙古人,俱都不是其对手。
只有在组织更强,战术,战略,兵器都超过了清军一个时代的哥萨克人手里,清军始终未能讨得便宜。
张瀚心潮澎湃,大量的铁骑兵在冲阵过时发出叫喊声,这是向在大旗下的统帅致敬,枪骑兵们奋勇向前,在旗帜之下他们形成了一个个连纵队,一个纵队接一个纵队如潮水般的奋勇向前,他们阵列齐整,几乎如刀切出来一般的队列使骑士们紧密相连,他们矛矟高举,在迎敌的一瞬间会奋力刺向敌人。
控制好纵向和横向的距离,握好矛矟,看准一个敌人,在战马飞驰腾空的那一瞬间,把手中的矛矟刺过去。
接下来不必回顾,拔出马刀,与身边的伙伴继续向前!
每个枪骑兵连队都分为第一排第二排第三排,冲锋往复,队列整齐划一,装备精良。每人身上都是几十斤重的铁甲,这样的铁骑兵已经超过了时代很远,如果不是张瀚一直在压制自己一方,并不急于夺取天下,不想在天下人流光鲜血的情形下建立新的王朝,那么光是凭两个师的铁骑兵,早就能把大明九边给打穿了!
现在,山河动摇,前锋的铁骑兵已经冲入敌阵了。
离的老远,都可以听到噼里啪啦的炸响,大量的如密林般的矛矟被放平了,然后与敌人的兵器和战甲相交!
所有人都发出了骇人的怒吼,一边是纵横辽东多年,战场经验无比丰富,单打独斗实力定然在枪骑兵之上的女真勇士,一边则是配合无比默契,以骑战阵列之法破敌的欧式的枪骑兵,双方在接触之初,便是火花迸射!
张瀚作弊了,以二百年后的近代骑兵之法训练出来的铁骑兵,终于用在了它最该存在的战场之上。
几乎就是一瞬之间的相峙,大量的披甲兵,白甲,拔什库,牛录额真,在枪骑兵厚实的军阵冲击之下,瞬间被打穿了一个庞大的裂口,整个八旗骑阵第一瞬间就经受了重创,开始大量失血。
与此同时,商团军左翼的猎骑兵开始近驰轮射,连发的火枪威力并不会比清弓强多少,论射速,准头,劲力,清弓也并不差,这也是满洲人后来排斥和蔑视火枪的理由所在。
但过万猎骑兵在近程轮射,如暴风骤雨般的火器输出时,八旗兵却很难在飞驰的骑阵中进行有效的还击。
骑弓,马上驰射,火枪完全压制住了弓箭骑兵。
这也是欧洲有猎骑兵这个兵种出现的原因所在,高效,高输出,高机动性!
左右翼夹击时,一部分龙骑兵在右翼战场完成了迂回动作,在布阵前行的同时,一部份隔断了明军与商团军之间的攻击距离。
看的出来,明军已经没有战意了。
就算眼前海边这两万明军尚有一战之力,也有战斗的意志,他们在一万多商团军步兵面前也找不到任何机会,还有几千人的商团军在沿着渤海边前压了,明军要么投降,要么就得接受被屠杀的结果了。
已经开始有明军将士慢慢放下手中的武器,将领也没有人阻止,很多明军将领都看着远方的战场,那里旗帜飘扬,骑兵们在有限的战场上对冲,箭矢真的如雨般落下,长枪打放不停,步兵开始进逼,压迫骑兵的发挥空间,商团军的龙骑兵开始组建横阵和空心方阵,一个个方阵角如梅花一般盛开着,在北翼城,旗丁和汉军包衣和蒙古人还在攻击着两万多明军,只是看到商团军打的坚决,有力,八旗兵已经陷入不利局面时,降附明军的战斗力和士气又是一起回来了,北翼城再次打成了焦灼状态。
“这仗多半赢了。”孙敬亭策马在张瀚身边,一副心满意足的轻松表情。
他看看神色严肃的张瀚,说道:“女真兵确实凶悍,到现在来说还没有打崩,要比蒙古人厉害的多。不过我还是不太理解,文澜你为什么一直视他们为大敌。从现在来看,他们有八万多人,我们五万人,可是还是我们能轻松取胜啊?”
“你不明白……”张瀚微微一笑,摇了摇头。
在他的记忆之中,同样的战场,同样是一片石,同样是汉人的新兴王朝的百战之师,同样是在和关宁兵激战的战场上,顺军已经眼看就要击败关宁兵,在吴三桂投降后,十余万清军从关门入关,三万骑兵从侧翼居高临下,攻入在一片石的顺军战场之内,顺军惨败,此后不可收拾,华夏文明再次沦亡。
这一次是赢了,而且会是不折不扣的歼灭战,八旗军进来了就别想走,但张瀚不知道为什么没有太开心,这一次他是一个穿越客,用着几百年后的知识建立了一个超前的体系,但如果没有他呢?以华夏自己来说,真的没有救治自己的能力吗?
就算是几百年后,也一样是西风刮过来了,大量的仁人志士从西学里汲取了营养,这才推翻满清,并建立了强大的中国。
如果是秦时在明末呢?
唐呢?
宋?
两汉?
可能会有不一样的表现罢?
张瀚微微苦笑着,也是觉着自己太矫情了一些。
……
火炮在不停的延伸着向前,炮弹如雨般的落下来,大量的包衣在惨叫声中四处躲避着,可是他们无处可逃。
骑兵移速很快,且两军短兵相接,商团军的炮火早就对准了大量步骑夹杂的旗丁和包衣们。
皇太极挟着自己的大弓,但他没能直接冲到阵前,这一次毕竟和萨尔浒时不同,他已经不是一路统帅和一旗之主,而是整个八旗之主,女真人的大汗。
在两军短兵相接时,皇太极听到了矛矟相接时的炸响。
他看到了无数铁甲骑兵冲入自己一方军阵时的情形。
原本装甲厚实,兵强马壮的女真精锐,遇到的却是一柄厚实的铁锤。
在对方厚重的铁甲骑阵面前,八旗兵的前锋很快落败,相比对方厚实的骑阵,女真一方的骑阵就相当的稀薄,几乎是接触后不久,处于骑阵最右的阿济格的两白旗骑阵就被迅速打跨了,皇太极凭借丰富的战场经验立刻明白过来,敌骑打算冲跨右翼,冲到北翼城方向,从角山一面侧击返回,再冲回来时,女真骑兵不仅要小心这些铁甲骑兵的冲锋,还要面对正面正列阵过来的两万人左右的步兵方阵。
皇太极眼光焦虑,他看向远方时,发觉左侧翼有张瀚的大旗,正面是数千人的步阵,在阵后似乎是大量的车阵和一万多人的辅兵。
辅兵并没有直接上战场,但此时也结成了阵列,似乎是商团军身后的城防,炮兵阵地在车阵前,依托在步兵之后,在辎兵之前,他们距离右翼的女真骑兵较远,所以皇太极发觉炮阵延伸的炮火主要是针对旗丁,蒙古人,汉军组成的步骑夹杂的大股部队。
炮声不停,焰火不停,烟柱不断腾起,到处是人惊慌的叫喊和跑动声,普通的军官已经快弹压不住,这些步骑原本是要从右侧击往商团军的侧翼,威胁到张瀚的大旗所在,然后左右钳住商团军,迫使其后退,如果不退就推向渤海,将几万人推进海中,大加杀戮。
当然皇太极没有幻想过商团军在不利条件下会死战不退,商团军有更强的实力,更好的局面,没必要在这里死拼,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在三万多精锐骑兵冲过来时,商团军却能迅速调整好步骑阵列,似乎是一直在等待着这一刻,当两军相接之后,和记没有丝毫混乱,相反却是迅速做出了最正确的反应。
以骑制骑,发挥炮火的效力,打断女真人迅速进逼的步伐,逼退明军,步阵调整迎敌,在并不大的战场上,皇太极几乎发现和记每一步的调整和步伐,到现在为止,他相当绝望的发现,商团军没有丝毫错误和疏漏,以现在的地形,战场发展,兵力配给,火力输出,弓矢对火枪还有一搏之力,而这些凶猛的铁骑兵,侧翼游走扰乱女真步骑阵列的红袍轻骑,还有那些厚实如山的商团军步阵,他们正迈着整齐的步伐,犹如魔鬼一般的蜂拥而来。
商团军步阵的步伐太整齐了,导致一起走动时发出阵阵震动和响动,这是一种独特的韵律,在战场这种地方,这样的阳刚之美,整齐的步伐,整齐的军装,随着步伐跳动上下涌动的刺刀枪林,还有那些舞动的军旗,激昂而整齐的规点声,这一切都象是如重锤一般击打在皇太极的胸口。
回首看看,尚有一些步骑在几里外的欢喜岭高坡上,那里也落了一些炮弹,所以岭上岭下一片混乱。
北翼城一带还在混战中,皇太极当然不会知道,历史上他的兄弟睿亲王刚一入关,明军唐通等部就立刻投降了。
现在杨国柱和黑云龙等人还在浴血奋战,明军的精气神完全不同了。
事实上一片石之战时,唐通的一万人战斗力不弱,是蓟镇宣大的精华,吴三桂有八万多人,真正可堪三战的才三万人,比起袁崇焕时期的六万精锐还下降了一半。
而且这三万人也是老兵油子为主,据当时人的记录来看,吴军短兵相接,多半犹豫不决,意志并不坚定,总是希望用步弓和火铳将敌人阻退,吴军和顺军激战两天,逐渐不支,吴三桂由是阵前剃发,请清军入关。
清军自水门等多处入,一部份步骑沿欢喜岭到北翼城,三万骑兵摆成一个个阵列,类似鱼鳞,时大风刮起,飞沙走石,顺军未能及时发觉异变,待三万清兵顺势而下时,顺军完全不能抵敌。
历史的过往皇太极并不知道,但摆在他眼前的局面也是很明显的万分险恶。他又看了看远方的大旗,事前皇太极看过地图,知道那里是小岗阜,张瀚就在那里,在其身后是车营阵列,左侧前方是炮兵,似乎商团军炮兵也在调整距离,有不少火炮被推离炮位,往着更前方而来。驼马和炮手拉动和手推着火炮飞速向前,皇太极看到有炮手将小旗不停挥展,然后炮位也是不断的前移挪动着。
空气中弥漫着浓密的血腥味,想到火炮推近轰击的后果,皇太极这样久历战阵,心如铁石的蛮夷酋长,也是忍不住战栗起来。
后金一方也有少量缴获的火炮,皇太极往侧后看了一眼,二十多门火炮被分散放列着,半晌未打放一发,并且射程很近,汉军炮手担心射中自家阵列,所以迟迟不敢击发。
炮兵已经不做指望,就在皇太极观望的这一点时间里,更多的女真阵列被铁骑兵摧跨击毁,开始有不少马甲试图绕过商团军的铁骑阵列,但在山海关前的这狭小的战场上,他们几乎是找不到任何的机会,这种举动反而冲乱了自家阵列,人和马混杂在一起,象是一副被污染了的图画。
皇太极所处地方地势较高,他可以俯瞰整个战场,越是这样,他越是感觉到自己的无能为力和虚弱。
一骑骑塘马在各个阵列中飞驰着,不停的传来满语和蒙古语的叫喊声,皇太极将目光投向汉军阵列,汉军有两万余人,大半散布在欢喜岭到北翼城之间,很多汉军到现在阵列尚未展开,可能是看到了女真人在前方打的并不顺利,汉军摆开的动作相当迟缓,甚至就是在故意拖延。
只有少量汉军被旗丁裹挟着,和蒙古人一起在攻击北翼城方向的明军,现在北翼城上的白杆兵和少量蓟镇兵已经停止抵抗,而两股明军也没有继续攻打,他们只能在战场转身迎敌,如果不是商团军打的很顺,相信这两股明军已经投降了。
“老八!”风尘仆仆的代善策马飞驰而来,老远就吼叫道:“这样打下去不行,我诸申顶不住多久了。”
现在女真人已经遭遇了惨重的死伤,但在多年的胜利之后,这些女真人形成了对汉人作战时的固定的心理优势,这使得他们能多撑一会儿,另外就是后金残酷的军法,加上背水一战的惨烈,使后金兵能忍受头顶呼啸而过的炮弹和碾压式的重骑兵冲锋。
而不管是代善还是莽古尔泰等人,或是那些小贝勒和固山额真们,他们都是明白,这样打下去女真人已经毫无机会了。
这是有代差的战争游戏,双方相差百年以上距离,现在的这支商团军当然还打不过二百年后的欧洲列强,但此时的西班牙方阵,还有百年之间的俄罗斯人的军队,北欧强国瑞典,英军,荷军,都肯定不是商团军的对手了。
在交手之前,女真人和商团军一方都对对方的实力有误判,商团军是在张瀚的影响下高看了女真人一眼,而女真人则因为明军的孱弱表现,始终对汉人军队有心理优势。
在双方接触半小时不到的时间里,彼此的评价都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商团军一方看来,女真人强硬,彪悍,凶猛,骑射俱佳,骑阵冲击坚决,骑射精准凶狠,比蒙古人强的多。
但也就是如此了,也就是强化版本的蒙古人罢了。
这时在女真右翼的猎骑兵突破了前方多道圆阵防御,在跑动的间隙猎骑兵们熟练的装填好子弹,又是新一轮的洗涮,灵活机动,火力强劲,这时皇太极和代善眼光复杂的看向那些红色的魔鬼,这些猎骑兵用现实教育了这些顽固的只会骑射和冷兵器战术的蛮夷,在有训练和合格的火器之后,冷兵器被淘汰就是历史的必然,强悍如八旗兵,还有他们手中的清弓,也是完全没有办法,毫无反抗的能力。
张献忠在猎骑兵阵中,李贵在其身后的龙骑兵战阵之中,前者狂暴,后者稳重,不少后金兵的圆阵或方阵被猎骑兵打崩了四角,阵列中相当混乱。
张世雄在猎骑兵正中,大旗之下,如风卷残云般的追歼着敌军。
在他身后是王一魁率领的近卫第一师的官兵们。
任敬,李从业,分别率部列阵向前,在激昂的鼓点声中,步步逼近。
在风暴一般的猎骑兵们面前女真人赖以为傲的步阵并没有多少神奇之处,无非就是披甲劲兵在前排,游兵死兵扰敌阵脚,旗丁善射者于后掩射,有经验的军官在阵中督促和冲杀在前,两翼以骑兵游走抛射配合,战法上毫无什么突出的地方。在猎骑兵凶猛狂暴的突击下,多个步阵都有相当不稳的迹象,皇太极不得不抽调出一部份葛布什贤,配合马甲冲到左翼,试图驱走猎骑兵。
大股的骑兵在不大的战场上开始互相射击,游走,女真人投掷出骨朵,阔刀,投枪,不停的射箭,战场上似乎被乌云覆盖,人类的呐喊声,投掷兵器时的声响,射箭的崩崩声,箭矢的飞掠嗡嗡声,还有人的惨叫声,呻吟声,垂死声,马的叫声,强烈的血腥味道,还有似乎从天际远方传来的火炮的轰鸣声,整个战场极少,迂回和闪躲的空间并不大,在很短时间内,几乎就成了人间地狱。
“老八,老八!”代善怒吼着,指向自己一方的左翼,那里的大量的铁甲骑兵如墙而进,女真人已经开始闪躲规避,越是这样,说明将士信心已经严重不足,距离溃败已经不远了。
在铁骑兵身后是一般齐整的方阵,枪刺高耸,火铳的威力现在皇太极和代善等人已经意识到了,步兵铳的威力在弓箭之上,齐射威力远大于弓箭,正面对抗女真毫无胜算,特别是被铁甲骑兵来回冲涮之后,士气跌落到谷底不说,连列阵也变得十分困难了。
“现在只有最后的机会。”皇太极道:“精骑在左死顶敌骑,我手中还有五百葛布什贤,再调一千白甲,汉军有三千披甲,他们在左侧顶不住,但可以调过去突袭!再调一千到两千蒙古披甲,以六千精骑突向敌阵,破开敌步阵防御,直插张瀚大旗所在地方!”
代善眯着眼看了一会,眼中毫无生气的看向皇太极,说道:“张瀚本人若不在大旗下呢?”
“只要破阵砍旗,在不在都一样。哪怕敌阵不溃败,我军尚能进入关城休整,再找寻机会会战。”
皇太极这话已经是自欺欺人,今天商团军才五万余人,且在与明军交战时女真兵突然入关,尚不能胜,就算满桂和赵率教能认可祖大寿投降之事,与八旗兵合流,两股残破之兵能不能力敌这五万人的商团军尚在两可之间,何况张瀚还可以源源不断的调来生力部队。
“就这样办!”
代善已经无法,知道这是最后的机会,刚刚他看到硕托被枪骑兵碾压而死,他心痛如刀绞,尽管代善在辽南屠杀了无数汉民百姓,杀害了不知道多少老弱妇孺,但当他的亲人倒下之时,他还是有遏止不住的心疼。
“不知道我们能活下来几个人。”代善策马离开时,对着皇太极说道:“大汗要保重,如果事情尚有可为,千万要带族人逃离,不要全死于此。”
“我们会赢,二哥。”皇太极苍白着脸,点了点头。
代善不语,打马离去,苍白的小辫在后空飘舞着。
皇太极派出索尼和鳌拜等人传令,很快在后金阵后方集结了六千余人的精锐骑队。
更多的旗丁,包衣也在往右翼集结,那里的铁骑兵压力太大,皇太极派这些炮灰去堵住那些来回冲刺的铁衣骑士。
多尔衮,多铎,塔拜等人俱在骑队之中,皇太极思忖再三,决定派阿巴泰为这支骑队的首领,后金兵要胜,或是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