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1617-第3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房,构筑防线,伐木造桥,修筑道路,可以说十二团刚到宽甸时就是一穷二白,几千人守着深山密林,只有山丘和平地上有一些废弃的村落房舍,似乎还在讲述着几十年前的过往……
而营房片片,到处是交错的兵营房舍,在过来的时候见到的哨岗也很多,明里暗处皆有。论起营区的规模和岗哨的严密,沿途看到的东江地盘真是相差的太远了。
“你脸皮还真厚啊。”待客人走后,秃头对温忠发道:“张嘴闭嘴都是钱,各行军司也都是和记的一部份,你倒是象对外人一样。”
“你懂个鸟。”温忠发笑骂道:“这道理我还能不懂?现在台湾那边最有钱,而且有自己控制的额度,不趁机弄几个,咱们十二团的薪饷是军司发,每年的公费是固定的,军费额度也是有限的,钱多的话就能在机会来时好好打几仗……打仗打的是什么,打的还不就是钱粮!”
“都说过两三年大打出手,到底是哪年?别弄个三年又三年,那就惨了。”
“去你娘的乌鸦嘴。”温忠发笑骂一句,不过自己脸上也露出担忧之色,目前来看,宽甸到辽南都是属于游击区,东江镇现在三万左右的战兵,但这个战兵质量实在不敢恭维,以温忠发的眼光来看,东江镇的战兵少数可称精锐,比如张盘收复旅顺和金州的部属,毛文龙的家丁也可称精兵,毛承禄,毛有俊,毛永诗等将领的家丁和亲兵加起来也能和建虏一战,这些将领兵丁数字不会超过五千,除此之外,那些所谓的战兵连商团兵的辎兵也未必比的过,从训练到装备和人员本身的素质相差都是很大……未来就算要大打,东江镇当主力的可能性很小,温忠发感觉还是得靠自己,就这一点来说,他也要把十二团的盘子做大,实力做强,将来一声号令,自宽甸杀向牛毛寨,直扑赫图阿拉,完成当年刘梃将军未尽之事业,横刀立马于赫图阿拉时,丈夫一生,无憾矣!
……
碧涛海波之上,须眉皆白的老将军俞咨皋一脸疲倦之色,两眼有些发黑,眼袋都是十分明显了。
连续数月的围困,困守在凤尾柜屿的荷兰人固然是筋疲力尽,围困他们的明军将士也真的是好过不到哪里去。
前两个月正好是澎湖台风密集的时候,连续多股强风过境,海浪大时都是好十几丈高,澎湖岛上的房舍尽管是尽量修的牢固坚实,还是被强风吹跨了好多幢,将士多有死伤,连俞咨高本人住的房屋都有些危险,真是一夕数惊,食睡不安。
在海上的船只就象是纸船一样,好多艘明军战舰被风浪所毁,将士死伤过百人,损失可谓惨重。
后来俞咨皋只能下令水师战船全部进港避风浪,反正这样的风浪荷兰人的船也是不敢出港的,他们的船是大一些,可是遇到那样的风浪也是白给。
风浪小一些之后,明军也没有再试图攻港,从陆上是只有羊肠小道可通,从海上荷兰人有坚固的沿岸炮台守备,还有战舰配合,根本毫无机会可言。
明军有大量战舰和一万多人,荷兰人主力加上少年兵有千人左在,实力是十比一,明军的战斗力和意志比普通的杂鱼部队也要强的多,主要是海上海战时也没办法一溃而散,只要接战上了就只能硬挺到底,明军的战斗力相对还算不错,最少在与荷兰人交战时并没有落下风,几次海战和陆战都击败了荷兰人,这也是荷兰人低下高贵的头颅,主动要求和明军谈判的原因所在。
这些早期的殖民者可是与他们后世天真的子孙们不同,无比的残暴,也无比的狡猾,只要是利益所在,哪怕是冒生命危险也在所不惜。这个时代的欧洲人不仅拥有技术革命带来的成果,在个人层面的武勇和国家层面的武力值上都是蒸蒸日上,这种势头一直持续到一战,在他们自己厮杀成尸山血海,打掉了几百年积累的财富之后,整个欧洲上升的势头终于结束了。
“还他娘的要立约,他们也配!”俞咨皋看着苦战而不得下的荷军城堡,忍不住发声抱怨起来。
“立约便立吧。”海防道孙国桢道:“军门大人的意思也是及早结束澎湖战事。”
孙国桢看看在座的参将,游击,守备,还有把总们,轻声对俞咨皋道:“老将军,此番围困红夷之战,不仅耗费钱粮众多,各方也多有怨言,抱怨此战折损很大,我福建各卫的水师精锐折损很厉害。八闽子弟,不能浪掷在这样无谓的战事里头啊。”
俞咨皋面无表情,心情却很震动。他知道岸上有不少官绅和卫所将领对他相当的不满,这一战打到现在明军已经有过千损伤,这对福建水师来说是相当惨重的损失了。毕竟整个福建水师各卫所能凑起来到海上交战的士兵也就是这么多,一战损失过大,这都是各卫的精华,乃至是将领们自己养育的家丁,他们又岂能没有怨气?
这一战要是就此停止,虽然已经有相当的不满,但在巡抚和海防道等高官的支持下,俞咨皋估计自己还是能坐稳福建总兵的位子,这个位子他们父子相承,俞家在福建将门中的地位还是无人可以撼动。
如果再打下去,再毁掉几十艘船,死上千把人,怕是怨气之大,连巡抚军门也未必护的住他,到时候打赢了仗也得灰头土脸下台回家,要是再打输了,那可就不是丢官罢职那么简单了。
俞咨皋有时会很自信,自信到不听人劝的地步,而在实力相差确实相当明显,事不可为的时候,他还是能认清楚现实的。
历史上他不听众人所劝,率福建水师的各卫精华讨伐郑芝龙,只是以为这海盗绝不会是大明水师的对手,结果却是大败亏输,一败涂地,最终自己也不能免罪,被逮拿斩首。俞家父子都是赤心为国,立功不小,结果都是命数不好,可谓不得善终,也是让人唏嘘不已。
而对荷兰人时,俞咨皋还是从善如流,知道这仗打不下去了。
“好罢。”俞咨皋眉毛动了动,满是老茧的大手抚一抚雪白的胡须,淡淡的道:“大伙儿都抱怨打不下去喽,老头子又何必坚持,凭白弄的大家都不高兴!”
孙国桢喜道:“这便好,荷将高文律,其新任总督宋克,都是点明了叫俞老将军签字方能成约的。”
俞咨皋大笑道:“没想到老头子的一笔字还这么值钱,也罢,叫他们把正式文约拟来,老夫签字便是。”
第997章 对饮
“明国人签约了。”
高文律耸了耸肩,对宋克道:“战争结束了。”
宋克冷冷的道:“我们保证不再侵犯澎湖,也不再去明国海面滋事,明国允许我们到东番岛上避风休整,不加干涉。”
高文律是四十年纪左右的中年人,宋克年纪稍大一些。
两人都是身材十分高大的典型的日耳曼人种的荷兰人,金发蓝眼,身形健壮而高大,眼眸深处一片冰冷,透露出典型的这个时代的欧洲殖民者的心态……骄傲,自负,残忍,冷漠,充满自信和进取心,缺乏同情心和对一切事务的敬畏,只有奴隶,黄金和白银最能打动他们。
高文律一脸不悦,说道:“我们这一次将彻底失去澎湖了!”
宋克神色要好看的多,他微微一笑,说道:“至少我们在法律层面确定了明国不会染指福摩萨岛……不是吗?澎湖原本就只是试探性的占领,至少我们也明白了明国人的决心……”
高文律耸耸肩膀,说道:“我们有近百人的死伤,这个试探代价有些太大了。”
宋克道:“公司方面当然想优先得到澎湖,但如果退让一步获得明国对我们占据大员港口的承认和默许,仍然是值得的。”
高文律承认道:“明国水师仍然拥有相当的实力……虽然他们的戎克船小而陈旧,但他们人手充足,澎湖战争他们调动了一万多人,这只是明国南方一个省的力量,相对来说,我们公司的力量毕竟不能和一个庞大的帝国相比。就算是西班牙人,他们曾经想用三万人征服明帝国,现在看来还是太狂妄了。”
宋克也是赞同高文律的判断,他们虽然试图多了解大明帝国内部的情形,但碍于身份很难得到真正的一手情报,大明对荷兰和西班牙人还是分的很清楚的,对葡萄牙人大明要信任的多,孙元化在登莱练兵造炮时,葡萄牙人有三百多人在登州镇军内,除了铸炮的技术人员外,就是训练明军火铳手的教官,还包括一部份雇佣军。
满清入关之后,葡萄牙人十分愿意被大明帝国雇佣来打仗,当时南明也有大臣提议雇佣这些泰西人来做战,只是后来颇多波折,执行力太差,而且南明弘光朝迅速灭亡,其后其实丧失了大一统的帝国中枢,鲁王桂王等小朝廷各行其是,彼此内争,就算真有雇佣葡萄牙人的打算也只能放弃了。
而此时在亚洲真正有实力的其实也就是西班牙人和荷兰人两家,就算是英国的实力也相当有限,英国此时还在海上与荷兰人交战,在太平洋上抢掠西班牙人的大帆船,靠着种种不要脸的方法积累财富,百年之后才进入英帝国海上称霸期,而距离他们真正搞定印度还有一段时间,更不要说试图染指中国了。
“和约签字之后,”宋克打开酒瓶,倒了两杯甜酒,笑道:“我们可以放心经营福摩萨了。仔细想想,这也是件好事,值得干杯。”
“不会产生什么变化了吧?”高文律有些担心的道:“明国人狡诈的很,合约他们未必会遵守的。”
“根据许心素的情报,明国也打疲惫了。”宋克一饮而尽,用手擦去大胡子上的酒渍,笑道:“他们花了十几万银元就已经各处都怨声载道了,士绅们都不想打不愿出钱,官府也没有钱,向他们的朝廷要,北方的京师远在几千里外,所以他们也不愿打下去了。”
“听说明国也被蛮夷攻击,深陷战场。”高文律颇感庆幸的道:“明国一年的收入是千万银元,比起我国和欧洲诸国都相差很远啊。”
宋克微笑道:“从帐面上来看,这个大帝国一年的银币收入简直可悲。当然他们叫‘两’,其实一两和一银币重量相差不多,他们并没有使用金币,这一点和欧洲也大有不同。我感觉是他们的黄金储量不足,不过他们的朝廷又坐视大量的黄金流通出来,只对白银感兴趣,这就叫很是诧异了。银本位,并不足以支撑庞大帝国的财务体系啊。近年来,总督大人派人精心研究,才发觉明帝国不仅是有银币税收入,还有大量的实物税收。他们有千万两白银的年收入,另外就是一年有两千六百万石粮食的收入,还可以征调棉花,布匹,木炭,丝绸,纸张,这相当可观。他们可以免费征发大量的人力,同时还可以划定区域,比如对南直隶某地征收棉布,对某地征收煤炭,据听说,北京的皇宫一个冬天就要免费收入几百万斤的煤炭……所以不能仅从银币收入来判断明国的国力,眼下我们被围困的事实,正好也说明了这一点。”
此时是大明的秋天,哪怕是南方的福建也变得天气凉爽,海风徐徐,波涛不兴,两个荷属东印度公司的高层坐在城堡高层低仄的办公室里侃侃而谈,居然是感觉心旷神怡。
“敬我们天才的总督。”
“敬总督!”
对此时的荷属东印度公司的总督,两个荷兰人是衷心的敬服,两人高高举杯,遥祝他们的总督大人健康。
此时的荷属东印度公司真的有一位天才的总督,有关于对大明的研究,东进占领澎湖,退而求台湾的部署,包括对中国和日本在内的亚洲各国的贸易都是由这个名叫简,皮特斯佐恩,科恩的总督的部署。
在科恩的规划之内,荷属东印度公司得到了相当迅猛的发展。
在科恩为总督之前,荷属殖民地很小,其控制的区域也很小,东印度公司的实力也很弱。自从十几年前科恩上任之后做了几件重要的决断,使得荷兰势力在亚洲突飞猛进。
第一件事便是下决心在东印度群岛赶走了葡萄牙人,将东印度群岛纳入荷属殖民地或势力范围。
同时科恩开始骚扰英国人,使英国人不能进入印度尼西亚群岛,将英国人赶回了其在印度的据点,不使其染指东南亚和东亚。
第三件事是加大了在亚洲各国的贸易量,使亚洲各国间的贸易利润超过了绕过好望角返回欧洲的利润,光是这一点就使科恩无负天才之名。
第四件事便是决定在澎湖和台湾建立一个基地,更容易控制现有的地盘,同时垄断生丝到日本的贸易路线。
从宋克等人和大明签约之上也是证明这个决断是完全正确的,事实上荷兰人在大员岛建立了两个赫赫有名的城堡,从此在对中日贸易中大赚特赚,这个趋势一直到几十年后,郑芝龙的虎子郑成功在岸上存身不住,决心在大海对面的海岛上立下一个不会被清军骚扰的基业,郑家水师击败了荷兰人,但也没有毁灭科恩留下的势力版图,荷兰人在亚洲的存在一直持续到二战时期,哪怕是他们早早就在海洋上败给了英国人,海上马车夫的海上势力早就雪崩瓦解了。
同时科恩还不仅是笼断了香料等赚钱的生意,还有北极圈的捕鲸生意,对欧洲的沥青,焦油,亚麻生意也是大赚特赚。
荷属东印度公司在亚洲超过了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压了英国人百多年,科恩打下的底子也是十分重要。
“今年总督给我们的战争预算是三十万金币,”宋克道:“现在英国人蠢蠢欲动,在欧洲他们不仅针对西班牙人,也已经和我们大打出手。总督说,不管怎样,我们要保住在亚洲的地盘和利益,必要时可以输送回荷兰。今年必须要把大员的城堡筑好,所缺的物资石料,哪怕是从澎湖这里拆除,我们也要不惜成本的雇佣人来做。”
岛上确实严重缺少精铁和石料,很多建筑材料荷兰人是在中国沿海购买,或是日本,甚至是从巴达维亚送过来的。
所谓的热兰遮堡,也就是台湾城,地址就选定在大员岛,就是在海滩边一座海港区域修筑,可以有效控制海面,为了建这座城堡,荷兰人也真是投入重金,光是一座城堡开销就有好几十万两白银,如果把澎湖战事和种种成本开销都算上,怕是成本要更大。
这座城堡相当之大,也有早期棱堡设计的影子在里头,炮台众多,底层范围最大,有好几个大型锐角,其上还有二层,三层,最高层将会高高飘扬起荷兰国旗,以宣示荷兰对这座美丽岛屿的占领权。
提起英国人,两个荷兰人脸上都有些阴霾。
英国已经是奋起直追,赶上了荷兰人的脚步。荷兰人是反抗王权起家的,是欧洲自由的象征,是一群银行家和冒险家组成了欧洲最早的共和国。正因为近海,又是银行家和反抗者组织起来的国度,贸易和航海必然就成为其立国之基。
到目前为止,荷兰人已经有过万艘商船,当之无愧的海上霸主。而英国在击败西班牙人的无敌舰队后,陆陆续续的和西班牙人又打了很久,现在伊利莎白一世女王,这个英国崛起的真正领路人推出了私掠船制度,英国人为了削弱西班牙人的海上实力,女王亲自授给海盗们私掠证,凭私掠证抢劫受英国国家的认可和支持,抢到的财富只要交给女王一部份就能成功洗白。在这种政策的鼓励下,大量的英国人成为官方海盗,大洋上到处是海盗的身影,大量的西班牙人从南美回欧洲的运金船被劫,几百年后的海底仍然有大量的被英国人击船的运金船存在着,西班牙人因此大量失血,已经不复当年的光辉,而现在英国人实力上来,对荷兰人的敌意也开始上升,不过现在还仅限于摩擦,英国人的实力还是不够,不过以英国人的贸易和私掠收入,加上上下一心要打造强大海军的决心,追上荷兰人并且爆发战争,应该是迟早的事情,这一点,两国的上层也都是心知肚明,大家都是摩拳擦掌,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打响第一枪了。
第998章 税额
“英国人今年的收入是三百万英磅。”宋克沉吟着道:“迄今为止,他们的动产税加税三十七次,世俗补助金加税二十次,教士补助金加税二十二次,加上关税收入,合计收入三百一十五万磅,王室的直接收入也增加超过了二十万磅,他们在建造一艘艘千吨以上的大型战舰,野心真是不小啊。我们要小心,福摩萨的城堡,一定要加快修筑!”
英国人的税种和税率是和大明这边截然不同,还是带有强烈的中世纪遗风,动产税是根据人的财产来征收,而教士和世俗补助金这些税种就是宗教税收,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加税后,英国人的人均税收负担从享利二世时的零点一磅左右达到了零点一五,增加额度相当之大。这还只是直接税,还有大量的贸易公司的税收增加了。
比如去年羊毛进出口公司的税额是超过了十万磅,比起二百年前增加了十倍,商人冒险家公司的红酒,呢绒和其它商品税额过四十万磅,汉萨商人同盟的税额也超过了十万磅。
另外英国女王的举债率也大幅度增加了,当年乔治和爱德华等国王借上几万磅就吓的要死,现在伊丽莎白女王的负债已经超过了四十六万磅,直接往五十万磅迈进。
宋克并没有和高文律这个败将说的太多,打仗除了军人的荣誉和勇气,重要的还是战舰和火炮,这些东西都是要真金白银来购买,相比较而言,正在兴起的英国是一个纯粹的帝国,而荷兰人毕竟是银行家和航海家的联盟,这个联盟太分散,导致民间的贸易繁荣和富裕,还有商船的数量并不能转化为战争实力,相形之下,英国此时的体制还有王政和宗教的残余,在几十年后还有国王被送上断头台的战乱,但越是这样的体制,其战争实力反而比荷兰人要强悍许多。
身为即将上任的台湾总督,宋克心中考虑的事情当然要比高文律这样纯粹的将领要复杂许多,也要深远的多。
“总之控制了福摩萨岛,对各处的贸易要顺畅很多,生丝贸易,鹿皮贸易,蔗糖,瓷器……”高文律又喝了一杯,大笑道:“前景光明,我已经在预想我回到欧洲后的退休生活了。”
宋克笑道:“何必回欧洲呢,在巴达维亚甚至福摩萨退休也很好啊。我就想留在福摩萨,风景好,气候好,在海边看着蔚蓝的大海,悠然垂钓,这是多大的乐趣。”
“总督阁下说的很是,我会考虑的。”
宋克心念一动,突然道:“最近在笨港十寨的明国人怎么样了,听说他们和李旦的儿子李国助相处的很好。我们期待的明国海盗内乱似乎并没有发生。”
“是的。”高文律道:“这真是叫人失望。”
宋克沉吟道:“听说他们的首领也换了人,从南方人换成了一群来自北方的商人。他们拥有强悍的武力,以火枪手为主?”
“是的,”高文律道:“我们在笨港也有仓库和停泊船只,那些北方的明国人是一家和记商行派过来的,他们也有自己的船只,打跨了颜氏的势力后接收了十寨的船只,现在他们也拥有二十多艘商船和战船,实力相当不错……当然,比起我们来还差的很远。他们的主要贸易点就是往日本和吕宋的航道,不过他们和西班牙人的关系很恶劣,多半是转口贸易,因为我们的限制,西班牙人的商船也没有办法过来,我想他们的利益增长点不会太高。”
宋克道:“他们是不是有和我们抢夺海上地盘的打算?”
高文律失笑道:“他们的海军实力连我们的零头都比不上……所有战舰加起来也打不过巴达维亚号吧。”
“不过……”高文律沉吟道:“根据情报,和记的战船在海上征税,还有和我们的商船起过摩擦,在福摩萨岛,也就是明国朝廷所谓的东蕃岛,和记他们所说的台湾岛上,和记也是往内陆不停的推进。他们的办法很巧妙,用小型堡垒配合骑兵和大量的火枪兵推进,打的那些土人毫无办法。不过,他们对土人比较手软,一直不肯用屠杀的手段,我看他们很难真正控制打下来的地盘。”
“明国人到底是文明人的国度,在接近他们本国国土的地方不会做的肆无忌惮的。”
宋克的解释接近殖民者的心态,高文律点头表示赞同。
“我们不能坐由他们发展了。”宋克道:“在陆地上,我们的力量暂时不足。和记的人听说好几千,有大量的火枪兵,我感觉比明国水师还要难打。至于海上,他们的力量还差的远。既然他们在海上征税,我们就到处破坏他们的征税举动,不停的削弱他们的海上贸易,打击他们的现银收入,这样会使他们难以维持的。不过这种举措先要缓慢进行,我们毕竟立足未稳,以先做好自己为主。”
高文律道:“若是这样,我们需要多调战舰过来。”
宋克道:“先等我们从澎湖脱身,然后运送材料修筑热兰遮堡,等堡垒筑成,我们再选址建第二个堡垒,甚至第三个,以垒堡为中心,清剿土人,稳固力量,和明国商人做生意,抢和记的商业地盘,同时我会从巴达维亚调大型战舰过来,鄣显力量,那时候我们在海上可以与和记的战舰摩擦,乃至真的给他们一场战争,打服了这些明国商人,我们的东亚和东南亚战略布局才能真正顺畅完成。”
宋克一脸严肃的道:“在此之前要谨慎小心,不要给和记口实,不要暴露我们的战略目标。要给他们一种错觉,就象是我们在笨港做的那样,叫他们以为我们只是需要一个贸易转口的港口基地就行了,而我们一旦要出手,就要雷霆一击,务必使和记感受到我们的实力和决心!”
“是!”高文律站起身来,立正答应着。
……
“军门大人,这是本季的分红。”
李平之身前是十余个银箱,每个箱中装着二百多斤两千余两,这一季给郑国昌的分红就是两万多两。
名义上来说,郑国昌在和记北方的草原布局里有干股,这是和麻承恩早就一样的待遇。和记崛起的过程中,郑国昌和麻承恩两人出力最大,获利当然也最为丰厚。麻承恩调任锦州,到现在为止并没有吃亏,而且表现的相当亮眼,比起孙承宗力撑的辽镇总兵马世龙强出太多……马世龙也是西军世家,不过家丁力量太弱,不要说和麻家不能比,就是现在辽西的将门,祖家不提了,底下的其余将门的实力,马世龙也是远远比不上,孙承宗也是考虑要平衡辽西将门的实力,故意推马世龙等人上位,辽西将门这时候还远不及十年后威风,对孙阁老的决断就是不满也只能捏着鼻子忍下来。不过这也导致辽西上下离心,将领们出工不出力,恶果很快就要呈现出来了。
除了在北方的布局郑国昌出了不小力之外,在福建这边,半年来和记能迅速打开局面,当然也是和郑国昌息息相关。
荷兰人的被俘战船便宜卖给了和记,并且顺当的移交,对许心素等豪商的施压,使和记能够买到便宜又量足的生丝,对福建水师建立交情,俞咨皋等水师将领也是看在郑国昌的面子上才开始与和记往来……要知道在正经的水师将领眼里,哪有什么真正良善的海商?说是海商,就是海盗!
历史上俞咨高就是力排众议,不肯招安郑芝龙等海盗,一定要率水师清剿,结果惨败,诸卫精华损失殆尽,俞咨皋本人被捕拿问斩,从这一点来看,水师上下对所谓的海商海盗是什么态度就很清楚了。
和记也是一直给水师上下奉公守法的印象,在台湾的开垦也是件好事,吸纳了不少沿海的贫苦百姓,这事郑国昌当然还是支持的,不然按过去的做法是定然不许百姓随意离乡,因为海外不服王化,属于化外之地,中原天子当然不会随意允许自己治下的百姓离开。所谓弃父母之邦,死不足惜,这种话也不是没有市场的。
郑国昌帮忙不小,这一次李平之拿来的银子就是台湾行军司作主送过来的,北方的分红当然还有一份。
“老夫就腆颜收下了。”郑国昌不带烟火气的挥挥袖,自然有家仆过来将银箱搬抬进去。这么多银子,所有人都喜笑颜开。
“军门大人容禀。”李平之又笑道:“俞总爷,海防道孙大人都各有一份,已经送到诸位大人的府上了。”
“哦,很好。”郑国昌确实有些担心,和记那边对自己是绝对不敢怠慢的,但会不会因为和自己的关系太过密切而容易忽视福建这边其余的官员,特别是俞咨皋这样的高级将领,那是断然不能怠慢的。
听到李平之的话,郑国昌脸上露出满意之色,他想了想,又道:“我听说和记在北边还是有些缺钱的。你替我和文澜说一声罢,这几个月的分红就不要送过来了,隔着几千里地,他银本又不足,何必还费这个事。”
第999章 小心
“这个事在下可不敢打包票。”李平之笑道:“我知道我们大人对军门大人是十分尊重的。对了,听说军司打算修复故元中都,那里地方广阔,故都气势恢宏,地方极大,尽可展布起来。上回有信过来,在那里可能会修筑大量的宅邸区域,都是照苏州园林的样子来修,我们大人已经定了会给军门大人留一套,将来大人退居优游林下时,也可以到塞北住一住,领略草原风光的同时,照样是住在江南园林之中,尽享退居之福,岂不美哉?”
这事也是郑国昌向张瀚正式提起过的,麻承恩代表麻家的利益,郑国昌的家族不大,只代表自己就行了。
他们和张瀚牵扯过深,一旦有所反复,最好的结果也是会被免官,一旦失势,免官就可能只是第一步,底下就会是群狼一冲而上来撕咬,失势又财富超过了权势所能护持的幅度,财富就是一种累赘和负担,而就算此时放弃,又有几人能相信他郑国昌是两袖清风回乡的?
唯一的办法就是只能和张瀚继续绑在一起……这也是此前郑国昌和麻承恩两人偷偷到草原和张瀚见面的原因所在,他们必须要得到张瀚一个明确的承诺,这样才能放心继续合作下去,否则两人就算深陷进来,也得想办法慢慢抽身。
这一次的消息果然更令郑国昌高兴,他笑着道:“这果然是好消息,老夫心怀大慰。”
李平之趁热打铁道:“军门大人不妨先送家人到青城暂居,那里也有相当多的很象样子的官邸,一应使费,日常照应当然都是我们大人的,断然不会受半点委屈。”
这一次郑国昌还是有些犹豫,他想了想,说道:“那边还乱着,文澜自己也要顾虑很多事情,青城听说也并不大,老夫的家眷就不必去凑这个热闹了……还是等旧中都修复了再说吧。文澜给老夫的信中也提起过旧中都的规模相当恢宏大气,老夫也是相当心动的,哈哈。”
李平之微笑着应了,接着便开始用谈正事的口吻道:“军门大人,我们的移民数量还是相当不足。未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