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1617-第1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之后,也是一心想着向上通报消息,这份心田,又岂在你们这些勇敢杀敌的壮士之下呢?他身受重伤,我去探他,第一反应仍然是向我说起北虏的情报之事,这样的军人,配不配一块卓越级的忠诚勋章?”
“够!”卢大第一个直脖子叫起来。
陶春,张春牛等辎兵中人也是一起叫喊起来,所有的辎兵也是一起叫喊起来。这一次获得一等勋章的是他们中的一员,而且是个重伤初愈的后生,这叫所有的辎兵都感觉十分的兴奋。
“好了,你该得这勋章。”
张瀚笑眯眯的将勋章佩带到卢四胸前,卢四浑身哆嗦着打了个敬礼,哽着喉咙道:“大人,属下日后一定以性命报效。”
“要好好活着。”张瀚严肃的道:“给大伙儿做一个好的表率。”
“是,大人!”
卢四不管心里怎么想,当然不会在此时反驳张瀚,他勉力镇定下来,向在场所有人敬了个礼,然后昂然走了下去。
……
晚间张瀚在自己的签押房设宴,与会的就只有李慎明和孙敬亭加王长福和梁兴这两个军中的大佬,五人在一张圆桌上团团坐了,由护兵点了一个锅子,锅中的底汤用大骨熬成,雪白的汤里翻滚着口磨和羊肉,另外就是几盘拍黄瓜和炸花生米一类的佐酒小菜,虽不奢华,但胜在张瀚用来自大内的玉露春酒招待,加上喷香的锅子,正好去掉刚刚降临在身上的风寒,令各人都感觉十分满意。
“嗯,又下小雪了。”
李慎明掀着窗帘向外看,外边是一团漆黑,无星无月,只有各种灯笼散发着柔和的亮光,集宁堡中的人数增加了不少,各处几乎到处都有灯火,另外因为今天是阅兵授勋,庆贺对蒙古的初步阶段的胜利,全军上下十分欢喜,过午之后,张瀚就下令宰杀了几百头羊,每个小队发一坛酒,这对商团军也是十分难得的破例……向来是只有除夕那天军中会允许喝酒,平时再有什么大事,最多加餐多给肉菜,酒是绝对不给的,军人要想喝酒,只能是放假出营时才能喝,还不能醉酒闹事,一旦被军法官发现记上一笔,绝对会影响前程。
李慎明看到的就是一片灯火通明,四处也都是一片喧闹之声,除了值哨的军人之外,大约所有人,包括城外的驻军和商人民夫的住处,也是一般无二的情形。
李慎明脸上也露出笑容,这时张瀚和孙敬亭都挤过来看,但见灯火下雪花飘舞,不过落在地上只有薄薄一层。
“这雪下的虽是不大,就怕早晨上冻。”孙敬亭有些发愁的道:“最近要有大量民夫前来修堡和军台,还要给他们自己修筑过冬的房舍,要是冻土的话,可是有些麻烦。”
李慎明颇为不满的道:“文澜你听听,这人是不是一根雅骨也没有了。”
张瀚哈哈一笑,不参与意见,孙敬亭反击道:“你若明早替我变出几千间房舍来,我全身都是雅骨也行。”
李慎明哼了一声,说道:“今晚原是情绪极好,想和你还有文澜分韵作诗,看来还是罢了!”
张瀚坐回座位,笑着摆手道:“遵路兄你未免太看的起我,我当年才刚刚开笔学作八股,作诗哪行。”
“文澜,其实能开笔也就能作诗了。”屋中突然一阵风,外间竟是有人不经传禀,直接就进来了。
张瀚凝目一看,来人正解下身上的披风,披风上也积了一层薄薄的雪花,待那人转过头来,不是孔敏行又是谁?
“啊哈!”张瀚跳起来,大笑道:“这场雪下的好,下的妙,居然把至之兄给下出来了。”
孔敏行含笑揖手,孙敬亭和李慎明两人自然上前与孔敏行执手说话,王长福和梁兴也过来迎接,梁兴笑道:“看大人这高兴模样,咱们领军前来,也未有这般待遇哩。”
“你个军汉懂什么。”王长福抓住一切机会和梁兴抬杠,一脸鄙夷的道:“孔先生此来,怕抵得千军万马。”
梁兴道:“我怎么不懂?孔先生来,怕是要在草原上拓土屯田了。”
张瀚的打算还只是和孙敬亭还有李慎明谈过,谈的也不是怎么具体,梁兴这时倒是一口说出了他的打算,张瀚一征,接着便是大笑起来。
蒋义这时也伸进头来,对张瀚笑道:“大人,我见是孔先生过来,就没有拦。”
“嗯,你做的对。”张瀚笑笑,叫人加了个凳子,说道:“至之兄怕是一路赶过来的,应当没有用过晚饭,正好一起,赏雪饮酒吃锅子涮羊肉。”
“好的很。”孔敏行原本一幅文弱书生的样子,饮食也经常克化不动,在和裕升这边总是四处奔波,不复当年在书斋中日夜苦读,身体比起以前强健很多,加上和裕升体系里跑圈锻炼之风甚浓,时间久了,孔敏行也加入其中,身体想不好也难,身体好,胃口就开,加上一路顶风冒雪前来,确实也是饿了。
“不过,要稍等。”孔敏行没有落座,又笑着道:“我还带了个客人,不得允许,没有直接把他带过来。”
张瀚问道:“哪位?”
“是孙初阳。”孔敏行笑道:“他在部里请了三个月假,专门过来帮和裕升研制铸压银币的冲压机,我和王德榜还有李东学商量过,他们因为你不在,不好擅自作主,并没有接纳孙初阳,我这次过来商量事情,索性把他带过来,不然的话他闷在李庄无聊,不知道会不会惹出什么事情来。”
“甚好,极好。”张瀚闻言大喜,立刻站了起来。
张瀚现在要的是水力铸压机,南北渠开挖通水之后,尽可能的会保持水流流速的稳定,这个时代欧洲也采用了大量的水力机器,最大的麻烦就是水流的不稳定,中国人在干渠技术上还是不落后的,只要有充足的人力物力,就足以解决水流流速的问题,剩下的就是铸压机器的制造了。
这个机器是成立了专门的技术小组,王德榜杨鹤高李长年等人全部参加,各个局的顶尖工匠都加入其中,这是一个比当初制造火铳重要性也没差多少的重要项目,有孙元化这种高手参加进来当然是一个极大的利好消息。
再加上汤若望等耶苏会的人,李庄的技术力量得到了飞跃般的增长,饶是张瀚现在的身份地位和城府,脸上也是露出心花怒放的神色出来。
“文澜真是思贤若渴的人。”孔敏行见张瀚的脸色,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当下叹一口气,说道:“可惜孙初阳过年之后就会销假回京,嗯,他会把家人接到李庄来过年,请文澜你安排辆马车怎么样?”
“十辆也行。”张瀚叫蒋义拿纸和笔墨来,立刻写了一张纸条,笑道:“现在就给李庄那边的军政司下令,孙初阳孙先生月俸百两,其家人供给由李庄负责,宅邸打扫,家俱,俱都要李庄那边准备好,另外派一队护卫,几辆大车,包管孙府家人舒舒服服的到李庄来。”
“下走愿到李庄帮忙,也是因为知道张大人的为人,果然豪爽大方。”孙元化大步进来,瘦削的脸上也满是高兴之色,不管怎样,能被人重视和尊重,还有几百两银子可拿,这都是叫他十分满意的好事。
孙元化一个兵部司务,当然是不可能拿到什么俸禄,也没有贪污的机会,他又是名门高弟,有名的兵学家,也不可能和普通司务一样吃拿卡要,他的家世是上海川沙人,在当地也不是高门大族,能在年前有几百两银子的补贴,对他也十分要紧。
如果不是有李庄和张瀚的存在,孙元化也只能捱穷,实在不行就借京债,待将来外放再还,有了张瀚和李庄的存在,倒也不必如此了。
“初阳兄,唤我一声文澜就可。”
有这等好机会,张瀚当然要拉近与孙元化的距离。
孙元化哼了一声,拱了拱手,坦然落座,并没有理会张瀚。
这时人们都看出来,这人是一个不擅交际和言词的人,虽然行止无礼,不过胜在坦然和直率,各人笑了一笑,也就罢了。
“今晚真是热闹。”张瀚看看窗外,外头雪花飘舞,室内温暖如香,酒香肉香扑鼻,令人心情愉快,他举起杯来,笑道:“请大家满饮此杯吧。”
各人都是举杯,有人一口饮了,也有人浅浅抿上一口,孙元化压根没举杯子,直接就是往锅中动筷子,大快朵颐起来。
第563章 织机
酒过数巡,说了几句闲话后,孔敏行笑道:“文澜写信急召我过来,想必是预备开始准备屯田之事了?”
“对,要开始了。”张瀚看了看孙元化,笑道:“这事也和初阳兄有关。”
“哦?”孙元化不大感兴趣的样子,说道:“我在恩师门下只学几何兵学铸造火炮一类事情,对泰西的机器铸造也很有兴趣,所以听说李庄要制铸压机就赶紧过来,看看能有什么帮手的,你的屯田一事,我委实兴趣不大,而且,我的农学水平也很一般,比至之差的很远。再有,你的这些地方,虽是从北虏处打下来的,也很叫人尊重,然则你们必定不会上奏朝廷此事,必定会多方隐瞒,我虽不会奏报这里的事,枉做小人,却也不能在这里帮你们弄屯田的事……说句难听的话,将来若是被朝廷查出来,上下必定会有不少人吃挂落,连至之我也劝他不要来,不过现在说这话也晚了。”
孙元化说话十分叫人刺耳,王长福和梁兴两人脸色都变了,就算是李慎明和孙敬亭的脸色也有些难看。
他们在这里做的事,当然是当之无愧的英雄事业,在孙元化嘴里却是鬼鬼祟祟见不得人,另外朝廷一旦知晓,还会追究查办,这话听的就更加刺耳了。
张瀚神色不变,他早就知道孙元化是什么样的人,当下只道:“这里屯田的事当然和初阳兄无关,而是这里种出来的东西,需要大量的机器来制作……”
“张大人不必打哑迷了。”孙元化鼓着眼道:“还请明示。”
“今年到明年开春,开垦田亩十万亩以上,到明年的年底,打算开出五十万亩,后年的年底,打算最少过一百万亩。”张瀚看着众人,沉声道:“这些田亩,除了一部份近水的地方为粮田外,剩下的,一开始以豆料杂粮来肥田,两季之后,土地肥力足够了,就开始种植棉花。”
“棉花?”孔敏行震惊道:“我还以为你要全部种植成粮田,或是种些苜蓿一类的马料,怎么想起要大量种植棉花?”
“布匹也是最好卖的商品啊。”张瀚脸上表情似笑非笑的道:“现在我大明的布匹,九成是南布,特别是松江布行销天下,苏州一带的织布厂,工人数量多的有好几千人之多,江南各地到处都是织布的作坊或是工场,最少有数十万人和织布业有关,松江布,最便宜的二钱到五钱到一两银子一匹,不过运到咱们这里,最少也得五钱,一两,一两五钱了,要加相当的运费上去,贵些的布,有二两到五六两的,也有十几两一匹的,至于丝,绢一类,那就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之内。江南布业的情形,初阳兄是川沙人,想必知道吧?”
“这怎么能不知道?”孙元化道:“我们那里,妇人每天当户而织,男子则忙于田亩之事,闲时泡茶馆喝茶,妇人一个月所织出来的布,或是自家的丝出卖了,也就足够一个月的用度开销了。”
“男子就潇洒的多了。”李慎明卖弄学问,笑道:“看过一些江南那边的笔记,男子从清早起来就泡茶馆,喝茶吃零食看戏听评书,妇人一天好歹能赚几钱银子,不仅饭食足够,还能沽酒买肉,所谓江南繁盛,富甲天下,可不是说说的。”
“就是不爱储蓄。”孔敏行皱眉点评道:“而且现在江南的好田上田几乎都是用来种棉养蚕,粮田反而少了很多,江南最高产的阶段,还是成化年间王恕巡抚江南时的事了,近年来,粮田越发减少,江南人都是从两湖买米吃,民间也不爱存粮,一旦遇到粮荒,那就是非同小可的事情。”
“这等事也少。”孙元化自己是江南人,就算是孔敏行批评自己地方他也不大乐意,当下道:“江南水网密布,物产丰富,不说别的,光是鱼虾野菜,也很够地方上顶几个月粮荒的。所谓春荒,咱们那里只是很短时间,况且各府都有自己的特产,只要愿意做事,就绝不会有饿死的人。”
众人谈兴上来,开始边饮酒边说江南一些独特的奇事,张瀚在一旁凝神细听。
中国的城市发展和市民文化,包括所谓资产阶级的发展,从宋时到一个高峰,宋人的市井文化和城市经济规模已经远超前代,可以说是当时整个地球的文明之光,可惜文明不敌野蛮,华夏的文明进程第一次被终止于崖山。朱明驱走蒙元,但在恢复文明上也走了很长的路,很多被宋人废止的糟粕,比如活人殉葬就曾经恢复过,廷杖大臣更是汉人王朝没听说过的奇闻,一直到明末,大明的城市又重新发展到了可以有高水准的市民文明和城市经济的水平,现在最发达的城市,毫无疑问就在江南。
苏州府,常州府,规模不在京师之下的南京,隔江相望的扬州,还有松江府,浙东的湖州府,杭州府等等,江南十府经济十分发达,城市规模大,人口稠密,拥有独特的地方经济的发达区域。
比如湖州就特产湖丝,湖笔,他处不及,杭州的纸和印涮业独步江南,南京文教倡盛,经济集江南大成,特别是海贸发达,常州松江各府产布,行销全国,获取极大的利润。
苏州一府,人口近百万,是京师外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因为经济发达,地方繁盛,北方的战乱和凋敝几乎对江南毫无影响,越是明末接近亡国的时期,江南地方越显得文教倡盛,涌现了大量后世闻名的文人雅士。
张瀚对这些有过了解,不过总不如孙元化这一类江南出身的士子谈的通畅透彻。
“江西的瓷器,浙江的丝,茶叶,我江南的布匹,这几样也是出海贸易的大宗。”孙元化一脸傲然的道:“所以江南人不止是赚大明的钱,更多的是赚海外各国的银子。若是张大人有意在北方与江南争雄,其实对江南影响是有,不过并不算致命。”
张瀚微微一笑,转头向孔敏行道:“北方种植棉花和产布的区域,成规模的,是不是只有东昌府一处?”
“是的。”孔敏行点头道:“山东只有东昌府出棉最多,商人行于四方贩卖的多是东昌府所出棉花,得益于运河水道,北方的棉花除了江南的之外,就属东昌府的最多。”
中国的棉花种植,唐时几乎可忽略不计,宋时开始发展,至明时格局初定,真正值得一提的就是江南和山东东昌两处地方,山东的棉花产量当然远不及江南,不过胜在距离北方很近,又有大运河这个运输便利,所以大半出产都行销北方,最少在大同这里的棉花,十之五六是江南那边过来,剩下的就是山东棉。
李慎明曾是商人,对这些事很是清楚,当下插话道:“其实产棉地除了卖棉花外,更多的还是纺织成布,东昌府的纺织场子也多,只是规模远不及苏州和松江两府之大。”
“对的。”孔敏行点头道:“苏州最大的纺织场子,一场有五六千人之多,规模远非山东可比。”
张瀚轻轻点头,笑了一笑,又转头向孙元化,笑道:“我打算在这里屯田种棉花,不过这和初阳兄无关,要借助大才的,是要制造水力纺织机。”
“哦,果然是这个。”孙元化虽不大会做官,却也不是笨蛋,不仅不笨,还是万里挑一的聪明人,当下立刻就道:“张大人开挖南北渠那样的激流干渠,总不会只为了铸压机,再谈起棉花,纺织等事,下走心里就有数了。不过,苏州一带都是用人力织机,水力织机,并无人制成过,此事颇有难度。”
“其实并不难的。”张瀚含笑道:“无非以人力带动摇把和水力带动摇把之分,只要设计好引流,使流水不停,机器我感觉并不难。”
孙元化瞪眼道:“不难,大人制一个给我看看?”
众人闻言愕然,张瀚现时的身份地位,已经很难听到这样当面挖苦的话了。
“哈哈,是我失言了。”张瀚却不和这种理工呆子计较,当下打了个哈哈,自己给自己斟酒,举杯笑道:“我自罚一杯。”
孙元化这时也有些不好意思,赶紧和众人一起举杯同饮了。
在织布机这事上,张瀚并没有借助欧洲经验的打算,这个时候欧洲还是织羊毛为主,著名的羊吃人圈地运动正当其时,在本土和殖民地大量种植棉花,先用水力织机再用蒸汽织机,然后珍妮机等机器改良,纱锭数量成为国家工业水平标识物最少还得一百多年以后,现在这个时代,有人力织机加上水力织机,再稍加改良,也就差不多够用了。
张瀚倒是想搞出更好的织机,不过没有蒸汽机配套也没有用,以现在的条件制造蒸汽机,虽然原理上初中生也懂得,不过想制出来却是千难万难,短期内张瀚并无此打算。
张瀚和孙元化碰杯后,又道:“初阳兄在试制时,最好想着能一次多织几根棉线的织机。”
孙元化嘀咕道:“张大人还凭的多要求……这事儿只能尽力,不能打包票,更怕耽搁铸压机的事。”
张瀚含笑道:“初阳兄应该知道,我和裕升制成新机器的奖励,最少都是千两白银。”
孙元化很想驳斥张瀚这种拿白银引诱人的做法有失身份,也是对自己的侮辱,不过想想白银千两这个数字,孙元化突然觉得自己内心是很想接受这种侮辱……
第564章 巡视
第二天清晨,张瀚早早起身,在集宁堡外与军人们一起跑圈。
最近集宁堡的驻军很多,好在地方是足够大,驻军少量驻在堡中,多半驻扎在军堡之外,划分区域设立军营,营地当然是以帐篷为主,不过外围斜插长枪,竖栅栏,立箭楼,放鹿角,这些事都是做的一丝不苟,营中道路分明,营地宽敞,除了做好防御外,防火,引水,挖坑建厕所这些事也是按足规矩来做,这也是张瀚给军中立下的铁规矩,哪怕就驻防一晚,也得照足规矩把营地建好。
如果驻扎时间超过数日,还会划定地方,用碾子等物建成简单的校场和靶场,用来给步兵和骑兵们训练所用。
张瀚出来时,也是引发了小小的轰动,很多士兵和军官集成了小型的方阵,在自己的主帅身后跟着一起跑起来。
十几圈跑过,每人头上都汗气蒸腾,张瀚向一个个方阵中的军人笑着挥手,从斜道上离开,身后是一片欢呼声。
待张瀚洗浴换衣后出来,李慎明孙敬亭和孔敏行孙元化等人都赶了来,昨晚的雪虽小,早晨草原上的地块都冻住了,残雪虽然是浅浅一层,但冻成冰花模样,地面很滑,大家都没有办法骑马,只能走路赶到张瀚这里,几个文人都冻的脸色铁青,只有孙敬亭还好些,各人的脸色和张瀚头上的汗气和红润的脸庞形成了鲜明的反比,众人面面相觑,不觉都是大笑起来。
孙敬亭道:“早晨文澜跑圈,在下也舞了半个时辰的剑,你们这几个,真真是四体不勤啊。”
孔敏行有些惭愧的道:“我在李庄附近时,也曾早起锻炼,结果这两天天气太冷就断了早起,看来还是要坚持。”
张瀚笑笑,说道:“其实早起锻炼,除了打熬自己的身体,增强体魄之外,也能振奋精神,增强毅力,有百益而无一害。”
李慎明是打死也不肯早起锻炼的,当下不耐烦地叫道:“冷死了,咱们还上车不上?”
各人都哈哈一笑,马车早就准备好了,是一辆大型的载人大车,各人从车门处鱼贯而入,到了车中就感觉一阵暖和,孙元化还是第一次坐这种车,车里的一切都颠覆了他的认知,椅子包着皮,很宽大舒服,各人一个座位对面而座,座位边上有扶手,也垫着软软的皮子,胳膊放在上很舒服,车里还有箱子,暗格一类的东西,也不知道放着什么在里头,有一个铜制香炉,在两排座位的正中,正袅袅飘着檀香,车厢里有香气氤氲,令人感觉十分舒服,座位底下,则是燃烧着一个个云铜所制的火炉,内里燃烧着上等的胭脂炭,车子外观很普通,甚至有些怪异,前轮小后轮大,车厢过大,谁知道进来之后,居然是这般情形。
“怪不得人家说和裕升的车不是一般人能坐上的,”孙元化感慨道:“想来这车是特制,贵地那种帮着在各处载人的大车,可没有这般陈设。”
“这是自然。”张瀚笑道:“总是稍有差别。比如遵路兄的马车,比我的这辆陈设可是要豪华的多,车厢壁上,可是镶嵌了不少名贵的东珠,一颗珠子,就抵得过千两银子呢。”
上等东珠,一颗卖上三五千两,不在话下,一般的东珠也得值几百两,车厢壁上拿东珠当装饰品,李慎明的豪富可想而知。
孙元化用十分羡慕的眼光看了一下锦袍在身的李慎明,脸上的表情也是十分复杂。
车身动了一下,几乎叫人不大感觉得到,张瀚已经下令把车厢两边的窗帘拉开,初升不久的阳光光线一下子晒满车内。
车厢两侧,用的不是琉璃车窗,而是正经的玻璃,透亮程度当然不是琉璃能比的。
“这东西是从澳门买来的。”张瀚道:“其实制造并不复杂,但工艺流程由泰西人把持着,给再多的钱也不卖,这玩意,咱们可是造不出来。”
孙元化冷哼一声,说道:“我问过汤若望,他只含糊说了一些原理,这几个月,除了帮着制机器,我也试试弄这东西,看看能不能试制出来。”
“千两黄金。”
“什么?”
张瀚微笑道:“制出来了,给初阳兄千两黄金。”
孙元化十分软弱的哼了一声,说道:“真是满身铜臭,怎么什么都提钱……”
众人都闷声笑着,张瀚没有笑,脸色十分严肃,现在和裕升的载人大车已经开辟了不少大同镇和太原镇还有延绥镇,当然也包括宣府镇和到京师,保定一带的路线,这些路线都是和裕升势力发展比较稳固的地方,至于更往西或是往南,暂时还没有开通路线的打算。
若是发展顺利,张瀚可能会往南发展,不过最多也就到河南的几个大府与山东为止,至于往西,张瀚并没有在陕西立太多分店的打算,陕北穷困不说,几年后还有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到时定然玉石俱焚,没必要投入太多。
未来几年,不仅在内地需要大量的载人客用马车,往草原经营也需要大量的人手,会开辟好几条直线距离超过二百公里的路线,沿途设车行补给站点,马车别的都好,就是车窗这一块和欧洲不是一个量级的,用琉璃可以将就,不过也就是将就。
车身并没有太大的震动,只有时候人们感觉车身在倾斜,这一片草原一望无际,肉眼完全看不到尽头,集宁堡修在海子的东南方向,这里在汉唐时属定襄郡,在唐时属云州,宋时属云中府,大明时曾经设兴和路,后来战略收缩,废弃此地,遂又成为蒙古人的牧场。
以集宁堡为中心,从东南到西北,西南,东北,方圆近五百里地方已经尽在掌握之中,蒙古主力撤走之后,原本少量游牧的牧民也是全数撤走,集宁堡这边的地势较为平缓,以十分平坦的草地为主,往西边走几十里,就开始出现大片的山地,先是成片的丘陵地区,接着山势开始陡峭,看不到边的山地开始出现。
大车就是往西走,开始十分好走,后来车身颠簸开始严重起来,孙元化趴在车窗边往外看,车身颠的虽是厉害他也并不在意,众人先是不太理解,后来才想起来,这人是刚坐着老式的两轮大车从京师一路到大同这边,眼前的这一点颠簸对他来说还真不算什么!
近午时时,大车终于停下,随行的蒋义等过百骑兵散开护卫,张瀚知道在前方最少二十里处肯定还有大量的哨骑,一旦出现大规模的北虏骑兵就会立刻有哨骑发出警告,这么远的距离足够张瀚等人回到安全地带了。
各人下车之后,感觉到与在集宁堡那边完全不同的景像。
这边多以山地为主,当然因为蒙古这边地广人稀,山地上几乎完全没有开发过的痕迹,更不可能有山村村落和山民居住活动,山峦绵延不绝,高矮不一,惟有树木,灌木,杂草,长的一从从的,十分茂盛,在张瀚等人下马车后,似乎眼前不远处就有兽群活动的踪迹,有一个护卫象征性的向那边灌木从里发射了一铳,立刻惊起无数的鸟群和兽群奔逃。
“这里也会修一个堡。”张瀚带头爬上一个土坡,四周的灌木和杂草都长的一两丈高,需要侍从用马刀把杂草和灌木砍开,人们才容易爬上山去。
在山上极目远眺,西边还是以山地为主,但视力尽头似乎又是以草地为主,地势渐渐平缓下去。
张瀚道:“我们过来那边是喀喇沁的牧场,也是方圆过千里,这边是土默特部的牧场,现在已经看不到一个毡包了。这里是山地为主,原本是他们打猎的地方,现在当然也不可能有猎人前来。此前,没有在这里筑堡是因为缺乏水源地,而且距离直线的点太远,现在我们已经控制了点,可以再往下控制面,这里筑一堡,北方再筑一堡,辅以军台烟墩,东南方向的海子和草原,我们就算真正占下来了。”
孔敏行站在山坡上,看着斜坡一路向下,到处是青黄色的杂草和灌木,这小山的山势倒也算得上平缓,在陕北一些缺乏良田的地方,这种地力还不错的山丘肯定也被开垦出来,成为良田了。
特别是山涧小溪缓缓流淌而过,勉强可以作为引水的水源,这一片山地,勉强开垦的话,其实也可以开出数万亩的良田出来。
不过,孔敏行自失一笑,东边有百万亩以上规模的草原可以开垦,自己干吗要打这些山地的主意?
“至之兄,”张瀚这时站在孔敏行身边,问他道:“一路从东往西,走了好几十里,到这里才是以山丘为主的山地,不过也并不很多,还是夹杂平原,继续往西再过一二百里就是套部,往西南,就是河套地方了。”
“河套啊。”孔敏行道:“黄河九曲,唯富一套,可惜我还没有缘分走一趟这‘几’字形的一套。”
“河套很长,现在一半多在北虏手里。”张瀚道:“不过迟早会是我们的,将来必定有机会叫你过去瞧。”
“好了,说正事。”旁人在一边看着风景闲聊,孔敏行正色道:“文澜叫我走这一趟,想必是想说,背后至此建一堡,东南中心有集宁堡,安全无虞,然后这几十里地下来,皆平原,除了鸳鸯泊等处外,还有小河数条,这些地块都可耕作,是否?”
第565章 布匹
张瀚答道:“正是。”
孔敏行心中有些感动,知道今日之行是张瀚有意安排,为了叫自己足够安心,当然也是要直观的感觉一下,能屯垦的田亩有多少,占领的地盘有多大!
而且现在和裕升占据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