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1617-第1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火门附近的纸屑残片,然后装填手过来,用长杆推入药包,放入铁弹,在准备这些事的时候炮组做的飞快,几乎没有人有丝毫停顿。
第四发终于打响,光是四轮炮组的轰击,最少打死和重伤好几十个北虏,在前方的北虏已经完全谈不上什么阵形队列了,完全就是一群群混乱的骑兵组合。
这时孙耀侧耳倾听,右翼的炮组也传来一阵炮声响起,不过声音比起这边要微弱很多,声势也小的多,不过可以看到右翼的北虏也一样混乱起来。
这时鼓声终于响了起来,几乎所有的弓手长枪兵和战兵都是同时发出了怒吼。
军旗招展,长枪倾斜,枪阵如林,刀枪耀眼,在铁甲和锁甲之上是如林的刀枪,轰隆隆的鼓声之中,弓手大阵开始稳步向前!
北虏发出了绝望的哭喊,毕竟构成这些骑兵的主力都是那些平时养马放牧的牧民,他们可能精于骑射,但毕竟不是真正的战士,严格意义上来说也只是普通的平民,他们可以打顺风仗,利用骑射之术射杀敌军,但一旦战局不利,他们就会陷于完全绝望的混乱之中,毕竟比不得真正的精锐强军,虽败不乱,可以徐徐而退,再找机会。
就算是那些披甲的北虏甲兵,其实表现也是差强人意,在混乱的人群之中,不乏披甲骑士,另外便是层层级级的指挥者,表现也是毫无亮点可寻。
“怪不得北虏毫无用处了。”王长福一边指挥大阵前行,一边对身旁的梁兴说道:“你看看他们打的这鸟样。”
“牧民也罢了,甲兵也不比牧民强什么,最少弓箭都是绵软无力,箭雨过来跟玩笑一样,”梁兴也道:“北虏算是真的完蛋了。”
不远处的李从业也有相同的看法,他们一家从戚帅镇北边多年,见识过多次北虏,二十年前的北虏还有些剽悍凶残之气,现在的北虏简直就是一群拿着刀枪的绵羊,如果大明这边毫无准备,北虏可能也有可乘之机,现在的场面,简直就是一群羊拿着刀枪来在老虎口中夺食,这种一边倒的情形也就不足为怪了。
隆隆鼓声中,朱大勇率着自己的战兵部下奋勇向前,北虏相隔五六十步,他们穿着五十斤的全副铁甲,却是脚步轻捷,丝毫没有停顿。
“杀!”
几十步的距离,几乎是转瞬即至,朱大勇左手持盾,右手挥刀,几个北虏正在推挤混乱之中,眼见明军战兵杀至,不得不合力回转迎敌,这时又传来隆隆炮声,鸟铳手们也打响了第三第四轮,首轮齐发后,开始分三段合击,朱大勇等人眼前就看到北虏如落叶一般纷纷落下,在火炮和鸟铳的双重攻击下,这些北虏完全没有任何办法,只能等待噩运加身。
朱大勇在十一人组成的战兵小队中排中间前列,他喊杀一声,左手盾牌荡开一支铁矛,右手刀便是砍向北虏的胸口,那个北虏的目光被他右手侧后的长枪手吸引,在提防长枪,实在没有办法再抵挡朱大勇的戚刀,刀锋划过后,没有披甲的北虏胸前被利刃切开,胸口绽放血花,肋骨也被切断,鲜血狂涌,立刻从马上跌落。
第330章 逃走
朱大勇脸上被溅了几滴血,他毫不在意,他是夜不收出身,当年在边境不知道与北虏做过多少场,手下人命好几十条,这样悍勇之辈却得不到应有的俸禄,要么委身改姓成为将领的家丁,他这样的勇壮之士将领们当然抢着要,不过朱大勇不愿改姓,在将领眼中就显得桀骜不驯,所以无人要他,在李庄他获得了很多,此时只愿多杀几个北虏,手中长刀划过之后,腰身左拧,却是将刀挥向刚刚盾牌划过的北虏,他的刀转的极快,那个北虏见势不妙刚转身想逃,却是被一刀斫中脖颈,立刻身首两处。
朱大勇这时看到落马被杀的北虏是骑着一匹阉割过的两岁口的红沙马,那马十分神骏,腰身最高处及到朱大勇的肩膀,在蒙古马中是难得的上品。
“李轩,”朱大勇大叫着道:“把这马往里牵,叫人看好了!”
整条战线上,战兵和长枪手不停向前,不断的收割着北虏的性命,同时也有不少人开始牵引那些无主的战马,战马显得很惊慌,并不抗拒人类的两手,这些生灵也疲惫惊惶着,在被牵到后阵后,立刻有留在阵后的辎重兵搬来豆料和盐巴,还有清水,这些马开始有滋有味的吃喝起来。
这时炮组的炮弹开始往后延伸,四磅炮在三百步内可以打碎盾车,延伸到五百步左右杀伤力大减,但人体来说仍然有致命的威胁,炮弹一颗颗的落下之后,原本还有些队列的后阵也开始混乱起来。
布囊和素囊都知道事不可为了,两人的表情各不相同。
布囊是不敢置信,他的经验丰富,以往和明军有过多次交手,这一次的惨败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似乎又在情理之中。
明军的火器精良,打放时可以看出训练的也是极好,鸟铳施放齐整,后来轮射打放也是稳步向前,丝毫不乱,鸟铳声几乎一直不停,每次齐射就有无数人如落叶般被从马上打落下来,这样士气当然严重挫伤,布囊知道就算自己在前方领阵也是一样的结果。
他更奇怪明军的火炮,对面明军的右翼火炮还在布囊的认识之中,只在六十步左右打放,施放的是霰弹,打放的时间也很长,除了轰隆隆的炮声听着骇人外,其实杀伤力有限。
倒是眼前左翼的炮火,打的全是实心铁弹,一弹过来就是犁开一条血路,不论人或是马,只要擦着一点就是重伤,当面中弹更是尸骨无存,直接就打断了,一炮过来,真的就是糜烂一路,这火炮更奇怪的便是打放起来比另一边的火炮快上几倍,甚至也远远快过鸟铳打放,布囊默算过,鸟铳打响六轮时,这边的火炮已经打了九轮,三十六颗铁弹在骑兵阵中杀伤岂是等闲。
再加上鸟铳不停,明军的火力输出远远压住了这边绵软无力的骑弓,蒙古人的骑弓力道越来越小,能用重骑弓射长大扁头猎箭或是重头铁箭的已经寥寥无已,弓箭的力不足,箭不够重,就算射的准又如何?
排在明军前列的战兵挺进极快,也有不甘失败的蒙古骑兵不停的回射,箭矢如雨而落,可惜根本穿不透明军的铁甲,但闻叮叮当当的声响,箭矢能成功射伤甚至射死的弓手却是屈指可数。
明军的长枪阵列也是十分齐整,哪怕是快速向前推进,长枪仍然稳固如墙,有一些骑兵想趁隙突破,前往攻击在长枪阵两翼的鸟铳手,却是被稳固的长枪阵列死死挡住,射箭也是无用,每一个长枪手都是身披银色锁甲。
“为什么,这是为什么。”布囊仰天长叹,被他的亲信们裹挟着,俯身在马背上,向着北方疾驰而走。
素囊则是完全的害怕和惶恐,和布囊不同,他没有太多的战争经验,眼前弓手的表现在他眼里就是明国边军的正常表现,他心中只有害怕和后悔,这一次贪欲太大攻入明国边境,如果明军不依不饶,深入草原讨伐,还不知道后果如何。
另外便是心痛,眼前的披甲部下和部落牧民死伤惨重,战场上一片狼籍,多少兵器和战马都丢在地上,这一战过后,拥众近两万丁的素囊可谓被打断了脊梁骨,此役过后,素囊觉得自己再没有资格挑战汗位了。
唯一值得慰藉自己的就是留在新平堡的那些甲骑和牧民,为了迷惑堡中明军,有近万部民和甲兵留在北边,现在沿途收拢逃走的部下,回新平堡赶紧退回草原,只盼明军不来追击就好。
在炮火延伸之后,布囊和素囊这两个台吉先逃,还有一些小台吉也跟着跑了,旗帜全部丢弃,后阵乱的也跟一锅粥一样,前阵的骑兵当然也是想跑,可是他们自己乱的厉害,有不少地方已经被大阵咬住,急迫间脱身不得,到最后所有的骑兵终于全部崩溃了,完全没有一点组织的逃走,人和马自相撞在一起,甚至为了夺路而逃而自相残杀,泥泞的农田里也全是散乱奔逃的骑兵,有一些骑兵往水渠和河流里纵马而落,有人连同自己的战马一起被淹死了,更多人在顺流而下,只有少数幸运儿越过河渠,开始往北边的来路急速奔驰。
朱大勇已经换了三把刀,砍死的人有多少自己也记不大清楚了,在他身边的战兵多半都已经呼吸沉重,如果能解下头盔和铁甲,相信很多人都已经汗透重衣,铁甲里恐怕能倒出水来,不过在兴奋的情绪鼓动下,战兵们还是沿着战线迈步向前,不断的追斩那些还在混乱中的骑兵。
长枪手和鸟铳手们相应要轻松许多,他们的锁甲只有十余斤重,并不怎么影响到体能,所以战兵已经让开大段通路,由长枪手和鸟铳手继续稳步向前,如绞肉机一般,不断的绞杀着敌人。
已经有大股大股的虏骑投降,炮组这时候也停止了炮击,一则是虏骑越逃越远,三百到五百步内已经有弓手与虏骑混杂,双方成犬牙交错的状态,炮击容易伤到自己人。另外就是连续打放多轮,青铜所铸的炮声虽然较铁质炮身不容易炸膛,但也经不起这般高强度的打放,需得稍停片刻,等炮身冷却一些后方可再用。
不过这一次的战事肯定是用不着了,虏骑已经败逃了。
“孙黑……孙把总,你看,那边的几个庄子上的人都出来了。”
汤望宗的脸被熏的厉害,左脸侧似乎还燎出了一串小火炮,他的上半身也被汗濡湿透了,整个人都十分狼狈。
站在几门炮最近的地方,落得如此狼狈也是理所应当。
汤望宗一边和孙耀说话,一边也是把自己耳朵里的耳塞给拔了出来……炮兵指挥官和炮组成员都要戴耳塞,虽然现在的铜炮不及后世的诸多火炮威力巨大,但响动可也是不小,开始时炮组没有经验,试炮时离的太近又没有耳塞,当场有一人耳朵出血,后来一耳失聪,只得安排退役荣养,眼前这防护也算是从教训中得来的经验。
“叫百姓也表现一下也不坏。”孙耀并没有安排太多人手在四周,王长福和梁兴同样也没有,面临主力决战提前分兵,就算胜算极大也没有这样做的,只有少数的轻装步兵混编旗队被放了几个在四周,可以成为百姓中的主心骨。
汤望宗笑道:“自从有咱们,四周的尚武之风大盛,人人均是加入弓手为荣。这和当边兵或是卫所军被人看不起完全是两回事。”
孙耀正色道:“咱们的弓手俸禄优厚,待遇极佳,军容齐整,军纪森然,是以被人尊重。”
他知道汤望宗有些疲沓刁滑,所以一有机会孙耀就会点汤望宗两句。
“知道了,知道了。”汤望宗笑骂道:“听说军法也要成立一个司,不知道调谁当司官,这个当口明显是上头要更重军纪,我不会触这个霉头。再说,就算平时无事,也没有给自己找麻烦的道理。”
眼前的一切其实是很赏心悦目的,虽然孙耀和汤望宗名义上只是团练弓手,是乡兵,但经过这么久实在的军事训练,没有人会把自己不当军人,况且不论是训练还是具甲或是别的装备,边军也没有资格与弓手们比较,李庄这里,不论是军官还是普通的弓手,都有一种军人的自觉和荣誉。
“保家卫国,不过就是如此了。”孙耀喃喃而语,汤望宗十分赞同的点着头。
四周到处是北虏丢弃的旗帜和乱跑的无人战马,有一些北虏淹死在河流里,尸体顺流漂浮,有一些深陷农田,放弃所有物品和战马,赤足奔逃,更多的人两手抱头,战栗着跪伏在地上,乞求饶命,这样的场景,委实是叫人心头大快!
更多的百姓也涌了出来,在小队弓手的配合下追赶着那些狼狈在农田和水渠之间亡命的北虏,诸如叉子铁耙一类的物品招呼上去,饶是那些北虏矮壮身材,个个吃牛羊肉喝马奶弄的体格健壮,但在这些普通的大明百姓面前,却是毫无还手之力,不一会儿,那些蝼蚁般的逃亡北虏几乎被扫荡一空,只有极少数的幸运儿向北再逃,越过河流,终于跑的不见踪影了。
到了黄昏之前,战场也打扫完毕,所有的司级和百总级别的军官们也汇集到了一起,大家的脸上也满是笑意。
第331章 念头
整个战场,只有北虏和马匹的尸体还没有打扫,北虏的首级当然是要砍下来的,有一些还没有见血成功的商团弓手们被强迫着去做这样的苦力,用来锻炼心志,这当然已经是巡检司的传统,只要当弓手就免不了这一遭。
战场上呕吐的声响也是此起彼伏,军官们倒也没有太多责怪,毕竟砍脑袋已经够血腥,一般人的接受能力有高有低,不是每个人都能从容拿刀在同类的脖子上比划,然后在鲜血四溅中断颈骨,再把首级使用拗下来的。
况且战场上也实在太过血腥了!
军官们都在埋怨炮局的局总汤望宗,王长福也唏嘘道:“某当年当兵十余年,战事也打过几次事,比眼前这战场更血腥和恐怖的,也是真的没有见过第二个。”
面对各人指摘,汤望宗只有坦然微笑,倒是刚刚右翼的炮局指挥有些难堪,那边有的是佛郎机,虎蹲炮,盏口炮,二将军炮等等,加起来有数十门之多,不过打起来的威力却是远远不及这边的四门铜炮,两者相差太远了。
明军旧有的火器,只有大将军炮威力还过的去,不过那也不是野战炮,用的车架十分笨重难行,而且炮身固定,不便调校炮口,用来攻城是修筑炮台,用垫木之法调校炮口和稳固炮身,比眼前这四门铜炮来,相差的也不止一筹两筹。
战场上,特别是刚刚直面左翼炮组的地方,到处都是被打烂的尸首,比起刀剑砍的死尸,被火炮打中的死状就更加难看和可怖的多,胸口整个打烂的,整个人打的没形状了,或是整颗脑袋被打成烂西瓜的比比皆是,这样的场景,委实是叫新人难以承受。
商团的弓手们真是一边干呕,一边拿着手中的腰刀砍下首级。
北虏的首级还是值钱的,俺答汗闹的厉害时,一颗北虏首级最少十两,多则二十,三十两,现在北虏渐渐消停,首级最少也有五两到十两,这赏银是京师兵部直发下来,上头也不会克扣,这一笔收入也不算少了。
一颗颗血淋淋的首级渐渐汇总起来,军官们不停的吆喝着新手们继续,同时叫老兵开始收集有用的物品,清点战场缴获。
朱大勇脱了六瓣铁盔,从铁盔里哗啦啦流出很多汗水来,他的头发热气蒸腾的冒出白气,他人亲兵帮着脱下铁甲,也是哗啦啦的流水,棉布制成的贴里都湿透了。
战兵们都一样,每个人都脱了甲,蹲着或是坐着喘着粗气。
朱大勇脸上并没有太多欣喜的表情,今天的战兵有一多半是他的部下,是按骑兵在训练,各司的纯粹战兵用的不算太多,毕竟战兵队只是大阵的游兵和补充,用来与敌人的死兵搏斗,今天蒙古人根本没有派出步兵,当然也谈不上与锐兵和死兵搏斗,只是追击挥砍敌人而已。
战场上很混乱,战兵虽然在开始杀敌不少,后来大阵大步前行,长枪兵和鸟铳手打死的敌人远在战兵之上。
战兵毕竟穿甲太重,行动不便。
朱大勇感觉自己发挥的作用不是很大,他的心里有些郁闷。
朱大勇对自己的助手李轩道:“今日我等若是骑马而战,斩首最少要多出数百级。”
李轩拉着沙红马,爱不释手的抚摸着马的脖子,安抚战马的情绪,随口道:“战马并不多,骑兵体能和技战术练的还不错,但骑战之法还没有成型,这一次上头的安排并没有错。”
“是这个道理。”朱大勇吐一口浊气,说道:“道理是没有错,我这心里还是不得劲。”
“咱们骑兵已经受很多照顾了。”李轩笑道:“这一次商团也要转正规化了,除了少数人退职为地方的护卫商团,大多数有战场经验的转为正式弓手,俸禄提上去,他们也和我们一样,以厮杀为业。这一次的转职人员有好几千人,上头说了,还是尽着我们骑兵先挑,你倒先郁闷上了,何苦啊。”
“这倒是。”朱大勇脸上终于露出笑容来。
骑兵肯定是张瀚近期最注重的兵种,甚至还在炮兵之上。
“斩首多少?”王长福看着几个负责打扫战场的军政司人员,昂首发问。
天黑前,战场终于打扫完毕,所有的马匹归在一起,还有剥下来的北虏披甲,各种不管是完好还是损坏的兵器,各种杂物等等。
王长福和梁兴等司把总级别的武官坐成一排,等着听取汇报。
塘马已经在一旁站着,侍从司的书启官等着记档,然后交一份给塘马,塘马会用最快的速度以特急件的标准送往新平堡。
至于围困新平堡的北虏,不用想也会知道他们的动向,要么跑,要么被赶过来的边军狠杀一通。
“斩首七百五十七级。”军政司的人不卑不亢的道:“有一些首级彻底打烂,无法计算,朝廷也不会承认。”
“哼。”王长福冷哼一声,说道:“我们何时需要朝廷的承认了!”
梁兴在一旁笑道:“你和军政司的人耍什么脾气,这一次不是要拿首级换功劳给大人升官么。”
说起张瀚升官,梁兴的口气也很随意,在李庄这边,朝廷的官位已经算不得什么了。
这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变化,人人都差不多。
“我心里不是很痛快。”王长福道:“北虏他娘的太穷了,除了这些马,简直没有什么象样的缴获!”
王长福不痛快的地方原来在这里,这半年多来他一直领人在东路打土匪,剿一个寨子最少起出几万金银,眼前这战场就在眼前,可以清楚的看到北虏那边翻不出什么东西来,那些烂甲和兵器都不值钱,甲要修补后发给护卫队用,兵器也一样,弓手是不会用这些烂货的。
“马也是好东西,一匹战马最少六两银呢。”梁兴安慰王长福一句,接着说道:“北虏要不是穷的要死,哪里会有胆量寇边。”
梁兴又向军政司的人道:“战马俘虏多少,我方伤亡情况怎样?”
“俘虏有三百多人,具体还没有点清,不会超过四百,战马有六百多匹,死掉的战马很多,已经叫人收拾,这几天给大伙打牙祭,我军战死的将士有三十四人,重伤五十一人,轻伤不足百人,多是划伤和箭伤,清洗包扎后就没事了。”
李庄这里已经有几十个军医,多是从各地收罗来的骨科和外伤科的名医,虽然碍着这时代的医学成就,加上没有抗生素,死亡率肯定还是不低,不过相比其余的同时代军队,甚至比欧洲军队,重伤将士的存活率已经很高了。
“唉,”王长福道:“战马最多也不值一万两银,别的收获有限,我军紧急动员费就是三万两,还战死了三十四名兄弟袍泽,实在亏大了。”
“哼,商会的那些家伙,听说北虏要扰乱商道,一个个气的跟什么似的。”李从业打灵丘过来,他道:“一听说咱们打北虏,马化先,李大用,一个个打了鸡血一样,商团开拔费用从商会出,他们还会慰劳将士,抚恤战死的灵丘籍弓手,这些事他们商会都会做。”
李来宾也道:“天成卫那边也是一样,一听说北虏是来抢咱们财货,还要扰乱商道,连蒋大临和张彦宏这两货都急的跳脚……他们这样的商人很多,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这些人可是恨透了素囊和布囊,出钱出力,抚恤阵亡重伤将士,他们天成镇虏商会也是义不容辞。”
梁兴呵呵一笑,赞道:“咱们东主做买卖向来不赶尽杀绝,总叫人觉得有点不痛快。现在才感觉到妙处和好处,当初要挤的这些人无路可走,除了叫他们破家破产,咱们也没有更多好处,相反只多了无数恨咱们的仇家,而留他们一线,加入商会,则是众人合力,现在整个晋北,除了大同,宁武一带,已经尽在各个商会掌握之中,咱们东主的运筹之妙,可比那些什么总督,巡抚可强的多了。”
此话得到所有人的赞同,身为最高层级的军官,在场的把总级军官都已经明白战争并不一定只是纯粹武力之间的比拼,还有很多战场之外的东西,眼下的军心士气和军队做战的能力可不是平白无故来的,别的不说,战后的抚恤和诸多荣誉可是会大幅度的提振士气,一场过万人的大规模会战,弓手一共才三十多人的阵亡,死伤比例已经很低,这也使得不少心存犹豫的人会下定决心加入这个待遇优厚而且十分光荣的团体之中。和边军那些苦哈哈的乞丐军人相比,成为一个巡检司弓手实在太值得了。
“这一次也能解决韩畦了吧。”梁兴知道的要比普通的把总多些,毕竟他和杨秋的关系十分密切,不过杨秋透露的也不是很多,只有涉及外人和军情方面的情报多多少少会透露点,这一次大战不仅关系到草原商路,也关系到把韩畦扫地出门,无论如何,这半年多来大家在韩畦这个巡抚的阴影之下也是憋屈的够久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大人能真正成为一方之主。”感慨一句之后,梁兴脑海中又蹦出这个念头来,他吓了一跳,看到旁边的伙伴们都在开心说笑,梁兴心中涌起一种自豪与掌握无边力量的感觉,刚刚的念头不仅没有消失,反而更加清晰起来。
第332章 正兵
“麻总兵的正兵营来了。”
堡楼之上,眺望远方的一个营兵猛然大叫起来。
随着叫喊声,更多的人看向西南方向,那边是官道所在,果然所有人都看到烟尘大起,大约有六千到七千左右的骑兵,顺着官道和两侧的田野,漫山遍野而来。
军旗招展,铠甲明亮,麻承恩的正兵营还是有模有样的,张瀚闻讯也赶上城头,和李慎明等人一起观察着明军主力骑兵的风采。
麻承恩正兵营额兵是三千五百人,在总兵直属的正兵营里算是兵额较多,一般的总兵正兵营最少两千人,多则三千余人,很少有超过三千之数。
这也是大明的惯例,明军的将领虽然位至总兵,名义上统驭十几万兵马的九边将领大有人在,但实际上能统领的就是自己的正兵营和直属的游兵营,直领的人数很少。
其余的副将和参将,各有自己的直属营伍,总兵并不能干涉他们的营务,如果总兵蛮横无礼,强行管理这些部将的营务,就是犯了“大小相制”的大忌,有谋反之嫌,罪名可是很大。
至于自己的正兵营,那是想怎样便怎样了。
额兵三千五,实在当然不足三千,麻承恩吃的空额最少也有六七百人,这其中有养家丁的开销,贿赂上司的开销,给京官的仪金,都在空额中所出,一兵平均一两,马兵一两五,加上盐菜银子和粮食,空额年入在万两左右,多少将领的第一桶金就来自吃空额。
两千八百人的正兵营营兵,加上随行的六百家丁,还有一个奉命同行的奇兵营,两个游兵营,前来援助的明军边军主力有近七千人,其中家丁过千人。
“确实有几分剽悍之气。”张瀚笑着点评。
眼前这七千多人,其实应该多半是战兵,只有少量辅兵跟随,加上全部是骑兵……大同和宣府的边镇将领,当然也包括现在的蓟镇,都是不喜欢使用步骑车相杂的战术,他们多半大字不识几个,完全控制不了太复杂的局面,甚至有的将领连金鼓旗号也掌握不好了,用自己的家丁和骑兵精锐进行小规模的骑战,这些将领倒是都表现的很好,比如戚继光身后的历任蓟镇总兵就是这样,在戚继光调职后,蓟镇的几个总兵都立下不少战功,不过所有的战例都是毫无例外的是总兵率一两千骑兵深入敌境进行骑战,或是打反击战,至于步骑车炮配合的战法就再也见不到了。
孙敬亭和李东学等人交换了一个眼神,李慎明毕竟是从麻府里出来的,他们不好将话说的太直白显露,其实在李庄呆久了之后,眼前的军阵,已经很难叫他们觉得欣赏了。
明军的骑阵显得松散随意,多半是小股小股的骑兵随将领和亲丁向前,将领勉强能保持大阵的推进,但几乎也谈不上怎么严格的军阵推进和彼此间的配合,更多的就象是将领与自己亲丁间的互动,一团团的十分散乱。
至于兵器,打造的也十分普通,骑兵从堡墙下掠过,可以看的出来,只有少数人手中拿着的兵器还算精良,多半只是普通而已。
甲胄也很普通,披甲的骑兵倒是占到七成以上,但其中又是九成是普通的棉甲,也就是经过锻打过的棉衣里饰铁叶,外加铜钉,这种棉甲重量反而不轻,穿在身上对人的行动有不小的限制,可以防御轻箭和远距离的重箭,对近距离的步弓重箭射击防御力不佳,对劈砍和削刺防御力都很差。
只有极少数的将领家丁穿着铁鳞甲,不过也是制造较为粗糙的那种铁甲,只有把总或千总以上的武官和极少数的家丁穿着精良的铁甲,他们的甲衣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一看就知道不是凡品。
“北虏已经开始逃了。”张瀚说道。
说是逃,其实是完全的溃败,麻承恩的出手时机也是和张瀚沟通过的,就是在布囊和素囊他们往李庄去的当天,麻承恩率部开始赶往新平堡,在明军主力出现的时候,相信李庄那边素囊他们也是失败了,相隔很近,没准败逃的人群中就有拼命北逃的两个大台吉……张瀚对李庄那边的布置有着绝对的信心,南下的北虏就算把留在新平堡这些人手全带着南下,结果也肯定是一样,但那样麻承恩就可以提前赶过来,顺道把南下的北虏全包了饺子,就这一点而言,张瀚倒是巴不得他们有这种破釜沉舟的决心,可惜布囊或是素囊全都没有。
大队大队的北虏没有交战就开始逃走,牧民们连蒙古包也来不及收,牛羊群和马群都不要了,所有人都空着身子往北边跑。
满山遍野都是纵横的牧民和奔跑的马群,明军开始从东门兜到北门,拦截那些没有及时逃走的北虏。
小规模的战斗开始,多则一二百人,少则三五十人的骑兵不停的兜圈子,北虏开始回身射箭,阻碍明军的行动,明军则有一些弓手在马上回射,也有一些拿着三眼铳的明军骑兵打放还击,战场上硝烟四起,箭来箭往,打的甚是热闹。
不过落马的明军或是北虏都并不多,双方一打一逃,没有骑兵对冲的场面出现,明军中午出现前锋,北虏开始逃跑,一直追逃到了晚上,边墙附近还传来喊杀声响,这时麻承恩和他的亲兵家丁一行几十人出现在新平堡的北门方向。
赖同心着人打开堡门,他站在堡门处迎接。
见得总兵驰马靠近,赖同心半跪道:“敌情不明,事前不曾迎接总兵大人,适才也未曾出堡杀敌,末将死罪。”
麻承恩心情很好的样子,脸上略有疲惫之色,他从大同一路赶来,几乎很少休息,抵达新平堡后就与北虏交战,疲惫不可避免,明军主力的会战,总兵大将是很少在阵后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