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为王(枪手)-第4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上,我认为应当设立一个专门的机构来对所有涉及到金融的行业进行监管,制定政策,规范监督才行。”梅一坡正色道:“现在还只是蓟城一地,但蓟城一向都是各地的标杆,如果各地纷起仿效,到时候出了事,就是涉及到全国的大事,那时候可就真有可能失控的。”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有一个想法,你看能不能行得通?”高远看了一眼梅一坡:“中央银行将涉及到现金的业务都分拆出去,成立专门的银行,而中央银行只管国家货币的发行以及金融安全的监管,你看如何?”

梅一坡猛地一拍大腿,“大王,你果然是不世出的奇才啊,这事儿,我考虑了很久,才有了这个想法,您居然一听这件事,便立即想出了对策,不错,我就是这么想的。”

看着梅一坡崇拜的目光,高远却是有些惭愧,真要论起智慧,眼前这位老人,只怕便要甩自己几条街出去。

“梅老既然已经考虑过这个问题,那就说说你的想法吧,怎么个分拆法?”高远问道。

梅一坡兴奋地站了起来,从大案之上翻出一份计划书,摊在高远的面前:“现在整个中央银行在大汉是垄断性经营,规模实在太大,虽然积石城的商人们看到了其中巨大的商机,成立了积石城商业银行,但比起中央银行这个庞然大物来说,简直不值一提,我的计划是,将中央银行的现金业务一分为二,成立两个有针对性的独立银行,一个是针对农业的,农业是立国之本,这个银行的主要任务就是扶持农业的发展,姑且叫他大汉农业银行,另一个,则针对大汉境内各项大规模的基建建设,便称呼他们大汉建设银行,当然,我说的都是他们的主营业务,其实在分开之后,肯定是会有很多交叉重合的业务范围的,我们不妨让他们去独立经营,自负盈亏。当然,为了资金的安全,国家还是要有一定的托底功能的。”

高远怔怔地看着梅一坡滔滔不绝地讲着,突然有一种要大笑一场的冲动,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多么熟悉的名字啊!照这么搞下去,以后会不会出现交通银行,工商银行啊!

“大王,大王!”梅一坡的叫声将高远将他从已经飞得很远的思绪之中拉了回来:“大王,这只是我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仅供您参考。”

“不,已经很好了,就按你所说的来做,明天,我们汇齐政事堂以及财政部的王武嫡来会议商讨这个事情。”

“这个事情,还不知道大议会能不能通过?”梅一坡有些担心地道。“肯定会有一些争议的,这会涉及到不少大议员们本身的利益的。”

高远冷哼了一声,“这一次,我却要独断专行一回了,先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将事情做起来,然后再来谋求大议会的通过,这件事情,我来背书。”

这个新年,对于大汉来说,注定是不平静的,先是大汉灭楚,将大汉心目之中最强大的敌人一击而倒,没等众人从战场之上的胜利狂欢之中清醒过来,政事堂突然发布命令,巨无霸大汉中央银行现金业务分拆出来,成立大汉农业银行与大汉建设银行,原中央银行将成为一个独立的部门,专司管理大汉境内所有的金融业务,这一命令立即将原来独立于外的积石城商业银行也圈了进来。

而成为一个单纯管理机构的大汉中央银行在变身之后的第一个政策法规的发布,便在蓟城引起极大的震荡,股票交易法在极短的时间内出炉公布于众,股票交易被以法令的形式正式允许,不过不再是以前民间自发的交易,而是在规定的场所内和时间内进行交易。而能够发行股票的门槛大大提高,有没有资格,必须由有意发行股票的工坊或者公司先向中央银行提起申请,经过审核同意之后方能进入交易所能内进行交易。法令之中明确规定了申请必须所具备的一系列要求和细则。

法令一出,蓟城之内,立时陷入到了有人欢喜有人哭的两个极端,有的股票狂涨,而有些则在极短的时间内变得一文不值。

而最紧张的莫过于梅一坡和曹天赐了,两人一个是央行行长,一个是警察部长,一旦出现大规模的骚乱,两人都是要负责任的。

好在对此早已有所准备,而且行近年关,蓟城的大量流动人口都已基本返乡,而这些流动的商人,正是购卖股票进行投机的主体,他们的离去,使得蓟城的安保压力大减,虽有几起小规模的骚动,但马上就被镇压下去。而春节喜庆的气氛也将这些不祥和几乎冲淡到无人注意的地步。

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汉旗天下(174)当老大的好处

高远有些担心的那些损失了钱财的家伙们闹事的事情,终究是雷声大,雨点小,除了有一个跑到议会大楼之前搞了了出要自杀的闹剧之外引起不少人围观之外,再也没有其它任何出格的事情。这一次股票交易法的出台,将不少资质不够的工坊、公司拒之门外,而那些以炒卖股票来投机发财的家伙,如果掉进了这个坑里,自然是爬不出来了,着实损失了一大笔,但对于那些真正购买股票准备等着企业做大好分红的人来说,倒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损失。相反在很多有见识的人看来,朝廷此举,倒是将这个一直在私下里进行的红红火火的东西规范起来是一件好事情,至少,可以将投资人的风险规避到最低程度。

历来暴利的行业之中,总是蕴藏着更大的风险,这是一个亘古不移的真理,这些年海上贸易被称作暴利行业,可他们没有看到的是事前巨大的投资以及随时都有可能血本无归的事实,而这一次汾州航海集团一支船队险些全军覆没的结果,也更是证明了这一点,并不是每一个企业都有汾州航海那样雄厚的资本,在吃了大亏之后,悍然再一次组织更强大的远航船队再次踏上征程的。

一张小小的票面凭证,转手就是几倍甚至十几倍的利润,在很多人看来,这本身就是一件不正常的事情。

朝廷一声令下,股票一条街立时便冷清了下来,所有的这种地下交易都被勒令停止,在交易所正式开业之前,不得再进行类似的任何交易。一经发现,立即会被予以逮捕。

梅一坡辖下的中央银行这一个新年是绝对没得过了。分拆现金业务,成立股票交易所,任何一桩事情,都足以让他们忙个底朝天,连财政部都受到了牵连,大部分的有经验的人员全部被暂时借调过去帮忙做这种事情。连王武嫡本人梅一坡也没有放过。

当然,所有人也都乐意过去帮忙,中央银行分拆现金业务,成立两家专业银行,这便是两个行长的空缺啊,听说新成立的股票交易所的最高负责人,级别也跟两家专业银行的行长一模一样,都是副部级,连带着下面的一系列职位。这一下子,便多出了多少位子啊,试问自觉有资格的人谁不眼红?便是财政部的两位副部长,眼睛都盯上了两个行长的位子,虽然在级别上都是平级,但两个专业银行行长的位子,可比他们的这个副部长强多了,特别是在王武嫡麾下任职。那自是有苦自己知的。

这一次暂时过去帮忙,自然是要好好的表现一下。在梅一坡面前,在王上面前,好好地展示一下自己的专业素质,这可是难得的露脸的好机会,说不定运气好的话,等拆分完成。自己就在哪里直接上任了。

这其中最郁闷的莫过于王武嫡了,看着自己的得力手下一个个打着鸡血一般的扑在这几件事上,便很有骂人的冲动,不过现在财政部已经封帐准备过新年了,麾下的人着实没有什么事儿做。想找个借口拒绝都做不到。

不过话又说回来,王武嫡同志的思想素质还是杠杠的,虽然心中郁闷,但被高远捉去给梅一坡帮忙,他还是尽力尽力的,他是老资格的财务了,对于这方面的经验的确旁人难以与之相比较。只不过在碰到自己的麾下那一脸兴奋的表情的时候,顶多吹吹胡子瞪瞪眼,下一个要是你走不成,明年老子累死你的诅咒而已。

多了几个部门,多了无数的官位,对于大汉的官僚集团来说,自然是一件大好事,不过这些职位专业素质要求极高,能有资格问鼎的人不多而已,但就算是如此,蓟城的夜晚也忙碌了很多,除了展示必要的素质之外,人际关系那自然也是要跑跑的。大家能力差不多的时候,拼的就是人际关系了。

对于这种技术官员的激增,高远并不在乎,他一直着力控制的是行政官员的数量,技术官员嘛,多一些是无妨的,现在的大汉,技术官员不是多了,而是少得可怜,哪怕这些年蓟城大年每年都毕业数百名顶尖的诸科人才,但相对于庞大的大汉来说,实在是杯水车薪。

鼓励地方兴办大学培养人才,中央财政给予大力补助,但这是远水难救近火,想要在这两年便缓解人才的危机,是很不现实的。至于民间力量兴办大学,现在还是比较难办的。第一便是有实力的商人觉得搞这个不赚钱,没有投资的热情,二来便是师资难寻,放眼天下,有名望的老夫子倒是一抓一大把,但能符合像蓟城大学那种综合性大学之内诸科教师的,那可就凤毛麟角了,像琅琊,辽西,积石城这些率先办起大学的地方,在发现这样的窘境之后,立即便将魔抓伸向了蓟城综合大学,先前还搞出了不少闹剧,这些地方居然派了人守在蓟城综合大学之外,打听好目标之后,竟然称着目标外出之际,把人拖上车就拉走,搞得蓟城大学还以为自己的学生被绑架了,直接报警,最后证实是一出抢夺人才的闹剧,弄得曹天赐是哭笑不得。

而对于蓟城综合大学现在的老师,这些地方上可是舍得下大本钱的,房子,票子,要什么给什么,高远甚至怀疑他们私下还给了别的什么,最后弄得蓟城综合大学直接上书政事堂,斥责这些地方上的强盗行径,而政事堂也下文禁止此种行为,才算告一段落,但不要小瞧地方上的能力,最终走了的人,蓟城综合大学终是没有要回来。

现在的大汉,对于各行各业专门的人才的渴求度,达到了一个让人无想想象的地步。有专门的人才,才能做好事情,做好了事情,才有钱赚。有了钱,在大汉就能过上好日子。这已经是所有大汉人的共识。

其实对于这种对人才的重视,正是高远所喜闻乐见的。大汉立国数年,已经最大程度地将识字普及了下去,当然,还是最基本程度的,这要得益于高远当年在军中推行的识字教育,这些士兵退役之后回到乡里,便是现成的老师,虽然教不了别的什么,但教人识字这样最简单的事情还是能做的。

识字的人一多,很多以前做不了的事情,便越来越容易了,像大汉周报变成大汉日报,发行遍及大汉,便得益于此,就算是新近冒出来的蓟城晚报,现在也已经覆盖到了整个天河郡,听说周玉等投资人正计划着向外扩张,这都得益于识字人的大量增加,不然,仅靠以前的那些所谓的士子,这些报纸便等着破产吧。

高远很得意于自己的成就,对于这些,他更甚于自己在战场之上的胜利,因为他看着自己将一个蒙蔽的,半野蛮的国度,国民,一步一步带上文明的旅程,这种成就感,实在是难以用语言来表达。当然,他也清楚,这一切之所以能达成,亦是因为自己在战场之上的节节胜利,没有一个强大的国家,什么都等于零。而现在,大汉已经形成了良性的循环,强大的国力保证着文明的进步,而文明的进步,会让这个国家更加强大。

文明的薪堆,只需要有人洒下第一粒火种,让这个小火苗燃烧起来,而后,他便会越烧越旺,最终将由星星之火变成燎原之势,高远相信,再过一些年,哪怕自己翘了辫子,去找阎王老儿喝酒打屁吹牛的时候,大汉的文明之旅也绝不会因为自己的离去而断绝。

没有人能逆断这股大势,更何况,现在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就是这个正在变得文明的国度添砖库瓦敲钉脚呢。

把基础打得更牢固一些才好。

作为大汉的最高领袖,高远在烧了一把火之后,便安然地在他的王宫里享受着生活,美酒丽人,佳儿佳女,醉卧美人膝,醒来之后,便与儿女们玩乐,这才是他一直想追求的生活啊,至于下头的事情怎么做,他才懒得去管,他只负责开头,然后看结果,才不管中间的那一大段下头人怎么做,做好了,是他们的本份,做不好,哼哼,自己那是要追责的。

这便是当老大的好处了。所以当梅一坡每天顶着个黑眼圈,王武嫡胡子快翘上天却还不得不撅着屁股拼命干活的时候,我们的大汉之王,却每天典型的醉生梦死。离开家快半年了,自然有太多的东西要补偿一下家人。

王宫一大半都被他划了出去作为了政府的办公之用,但高远还是嫌太大了,太大了,就不像是一个家。

不过这样的日子,高远并没有过几天,便被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给打断了。大议员何大友在年终的大议会闭门会议这上,抛出了一个重磅议题,不但震惊了所有与会的大议员,也将得到消息的高远给弄懵了。

第1485章:汉旗天下(175)皇帝

议会大楼之内,数十盏灯将整个大厅的照得一片通亮,这是大议会今年的最后一次会议,总结大议会本年度的工作,当然,议长的讲话是以表扬为主的,然后各州郡将由一名代表作发言阵词,马上就要过年了,谁也不想让谁不痛快,虽然平时破口大骂,挽袖子干架的事情时常发生,但这个时间,大家却都是一团和气,花花轿子大家抬,又不是涉及到各地利益的事情,没有必要闹个脸红脖子粗,也把自己气个够戗。所以这场闭门大会的前半部分完全是一个团结的大会,一个成功的大会,直到何大友同志光荣上台。

何大友是一个颇带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的前半生基本上黯淡无光,作为一名军人,只做到哨长便因为负伤而光荣退役,成了当年积石郡为扩充地盘而在外围建立村庄的一个村子的村长,而他的传奇性涯,恰恰是从此开始。

在他的带领之下,白扬村一飞冲天,被高远誉为天下第一村,而他这个村长更是由此而名闻天下,他的两个侄子何卫高,何卫远,当然了这名字据说都是何大友亲自改的,不过这个传言何大友是坚决否认的,据他所说,自己这两个侄子本来就叫这两个名字,这是老天爷预示着,他们将成为汉王的部下,并为汉王的事来而奋斗终身,而事实上,现在这两个人也的确都身据高位,何卫高在青年近卫军团第二军当师长,而何卫远更是不得了,现在是汉王高远的贴身护卫统领,这个位置现在看起来位置不高,但一出来,就是了不得的大人物,青年近卫军团的现任军团长上官宏,便是从这个职位之上走出来的。

而真正让何大友蒙上神秘色彩的。则是他捡来的一个匈奴妻子古丽,当然,现在他妻子的身份,已经慢慢地为更多的人所知晓,不过何大友对此也是坚决不承认的,不过就算古丽不算以前的身份,以现在她匈奴独立骑兵师的师长位置,直接接受大王的调遣的特权,大汉唯一一位女将军,便足以让世人仰目了。

何大友以白扬村村长的身份当选为积石郡的大议员。并派驻到蓟城,但近年来,古丽长期征战在外,何大友更多的是当起了奶爸,所以在蓟城大议员的圈子里,他亦被戏称为奶爸议员,何大友几度想辞去这个大议员的职位,但却都被拒绝,试想积石郡如何肯放弃这样一位背景雄厚。又深得大王信任的人离职呢?以至于在今年的大议员重新选举之中,这位根本没回去参选,竟然还是高票当选,这里头。当然是积石郡的地方政府作了大量的工作。

这样的一个人,你想不引人注意都不行,更何况,今天何大友同志可是高调出场。他不是站在演讲的台阶之上,而是费力地爬上了讲台之上的木桌之上。

众人瞠目结舌,因为何大友一直都是循规蹈矩的。很少有出格的举动。今天这位奶爸议员,是准备闹哪一出呢?所有人都看着高高在上,俯视着所有人的何大友。

“诸位同僚,都认得我是谁吧?”何大友清了清嗓子,大声吼道。

整个议会大厅里,传来了哄堂大笑之声,瘸了一条腿的奶爸大议员,在蓟城可是名人,谁不认识他?

“何大友,你闹什幺蛾子?”议长不满意了,“你是堂堂大议员,大有身份的人物,不要失了体统。”

“不错,我是大议员,但我何大友以前是个什么玩意儿,可能就没有什么人知道了。”何大友大声道:“我何大友以前是一个佃户,靠给别人耕种为生,辛苦一年,啥也落不下,别说娶媳妇儿成家立业了,连饭也吃不饱,衣也穿不暖,但我今天却站在了这里,成为了有体统的人物,是为什么?”

听着何大友的话,众人都是一凛,这里的几百人,可没有一个人是简单的家伙,政治嗅觉那可都是相当的敏锐的,何大友突然跳出来忆苦思甜,这里头如果没有什么说道,那是不太可能的。

“是我跟对了人,是我们有了汉王。”何大友跳着脚道,他一条腿当年打仗受伤瘸了,现在站在讲台之上又蹦又跳,使得所有人都担心这家伙随时会跌下来。

“千千万万像我这样的人,现在住上了好房子,穿上了好衣服,兜儿里有了钱,想吃肉喝酒随时都可以去买,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一分钱要瓣成两半花,娃娃们有学堂读书,还不要钱,老人不用担心老无所依,因为朝廷会给他们补贴银两,你说说,这是为什么?”何大友大吼道。

“因为有了汉王!”人群之中传来响亮的应和之声,众人侧头,看着那一群人,那都是来自积石郡的大议员,显然,他们在事前,是一起商议好的。

“如今我们大汉道路四通八道,从蓟城到我们积石郡,过去要走上几个月,但现在呢,只要十几天就能够抵达,我们的工厂四处林立,无数的货物被生产出来,我们的船只在大海上行走,所过之处,无不臣服,这是为什么!”

“因为有汉王!”这一次,应和的不仅仅是积石郡的议员了,不少其它州郡的议员也加到了其中。

“我,何大友,一个区区的农民,而你们,其中有很多人是商人,是匠人,是大夫,甚至还有唱大戏的,咱们以前都是些什么玩意儿,是被人瞧不起的下九流,但现在,我们身上穿着绫罗绸缎,坐在高楼大厦之中,置身于华灯之下,嘴里讨论的是国家的方针大计,一项项律法从我们这里被制定出来公布于众并得到实施,官员们常常被我们质询得汗流浃背,无地自容,这是为什么?”

“因为有汉王!”应和的声音骤然之间强了无数倍,正如何大友所说,大议员之中,很多都是以前并无地位的下九流人物,他们或许很有钱,但并不在当年那些高高在上的人物的眼中,被敲诈,****,勒索,盘剥是习经为常的事情,别说是像现在这样听政议政了,有时候就算是抱怨几句,搞不好就会有牢狱之灾。

“是的,是因为汉王,因为有了他,我们才有今天,我们才能建立起我们的大汉,我们才能畅所欲言而不怕天降横祸,我们才敢把我赚到的钱大大方方地亮出来而不怕有人巧取豪夺,我们才能堂堂正正的行走于阳光之下,而不必瑟瑟缩缩地躲在阴影之中。”何大友振臂大呼道:“但千古以来,有多少王朝,多少大王,他们能跟我们的汉王比吗?”

“不能比,不能比!”呼喊声此起彼伏,几乎所有的人都加入了进来。什么是感同身受,那些从旧时代跨越到新时代的人,对身边一切的变化,对自己身份地位的变化,是感触最为深刻的。何大友的呐喊唤起了他们对过去的回忆,那些似乎离他们很遥远的东西,在这一刻,似乎又回到了眼前。

是的,正是因为有了汉王,才有了今天的一切。

“他们是王,我们汉王也是王,但他们有什么资格与我们的大王并列!”何大友用力跺脚,咚咚作声。

“大友,可这又有什么办法,我们总不能在这里通过一条法令,废除了那些已死了无数年的大王的尊号吧,死者已矣。”下边,有人反问道。

“是的,我们不能废了那些死去的王的尊号,但是,我们能让我们的汉王更上一层楼。”何大友用尽全身的力气咆哮道:“我们的汉王,亘古未有,德兼三皇,功压五帝,所以,我在这里提议,我们自三皇五帝之中各提取一个字,为我们的汉王上尊号为皇帝!”

议会厅里瞬间陷入到了一片安静之中,片刻的沉默之后,所有人都跳了起来,是的,汉王是与众不同的,他带着众人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德兼三皇,功压五帝,是为皇帝。

“皇帝,大汉皇帝。”议会厅里,一片呐喊之声。

王宫之内,正在与宁馨下着围棋的高远听到了何卫远的禀告之后,竟是失手将整个围棋盘都掀在了地下。

“我去!****!”情不自禁地爆出两个脏词,高远目瞪口呆地看着面前的何卫远,“德兼三皇,功压五帝,是为皇帝,这个屁词是谁想出来的,可别告诉我是何大友,他那个脑袋,整不出这个事儿来,也想不出这个词来。”

何卫远一滞,低着头不作声。

高远站了起来,在屋里踱来踱去,“何大友怎么突然整这一出,他这脑袋想得出这样的事儿,不对,不对,这里头肯定有事,他背后有人在指点他。”

“大王,没有人指点。”何卫远声音极低地道。

“没有人指点,你怎么知道,就因为他是你的叔叔,你就在这里帮他说话?”高远哼了一声。

何卫远苦着脸抬起头来,“大王,皇帝这个词,不是您说的吗?”

“我?”高远指着自己的鼻子,莫名其妙地看着何卫远。

“您前段时间跟我讲一些故事,故事之中经常出现皇帝这个词。”何卫远小声地道:“所以我年前去叔叔家的时候,就把这事儿讲给叔叔听了,后来叔叔又讲给积石郡的那些议员们听了。”

高远怔怔地看着何卫远,一边的宁馨已是忍不住大笑起来,搞了半天,始作俑者,居然正是高远自己。

高远将自己知道的一些皇帝的骄人功绩当成故事讲给身边的近侍听,何卫远又讲给了何大友听,何大友又讲给另外一些人听,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啊!

第1786章:汉旗天下(176)浪潮

一石激起千层浪。

何大友在大议会的闭门会议之上的演讲,在第二天便通过大汉日报传向天南地北。这一期的大汉日报没有任何别的内容,所有的版面全都是一个内容。

德兼三皇,功压五帝!硕大的标题占据了整整的头版。而在副版之上,连篇累牍全都是在历数高远这些年来的功绩。

本来要在这一次闭门会议之后就各回各家的议员们都立即撤消了回家的打算,有大事要发生了,有绝大的事情要发生了。以积石郡,大雁郡,琅琅郡,辽西郡等为首的大议员们在极短的时间内炮制出了提请汉王加冕就皇帝位的劝进书,与其相适应的,还有一条条与皇帝相关的权力。

大部分的议员们在看到这份劝进书之后,都有些惶恐了,而政事堂的议政们在看到这份劝进书之后,则都是沉默了。

高远看到这份劝进书之后,则是怒了。

这些年来,他一直努力在做的,就是将手里的权力慢慢地分散下去,到汉国正式成立,他已经将政事完全丢给了政事堂,竭力扶助议会,使他们成为权力的最高机构,终自己一世,很可能作为一国之王的自己,永远也无法摆脱对国事的影响力,但他要为继任者套上重重枷锁,但这份劝进书中,其中最主要的,竟然是要由皇帝掌控所有的权力,政事堂,大议会将只会成为摆设,成为执行工具。

哗啦几声,高远将劝进书撕得粉碎,扬手抛在空中。

“胡闹,这是在开历史的倒车!”他愤怒地叫道。“何大友这个狗才,是谁在后头摆弄他,曹天赐,给我去查。查个一清二楚。这个何大友,被人当枪使了还不知道?”

“王上,那些提头的大议员们还在外头跪着,怎么办?”曹天赐低声问道。

“他们爱跪着就跪着吧!”高远愤怒地吼道:“随他们的意去。”

“大哥,这些人都是你忠心的臣子,这冰天雪地的,老让他们跪在哪里也不是一个事儿,要是弄出个三长两短来,也有伤您的名声啊!”叶菁儿走上前来,轻轻地抚着高远的后背。道。

“忠心的臣子,哼哼,是忠心得很,我这些年来,********地便想将他们的膝盖抚直了,扶硬了,别动不动就屈膝,但他们就是改不了这奴才德性,由得他们跪去。不用理他们。”

看得出来。高远是真气着了,叶菁儿使了一个眼色,与宁馨,贺兰燕等人都默默地退了出去。这个时候,让高远自己静一静,比起她们在旁边劝说要好得多。

果然,没过上一柱香的时间。书房里便传来高远的吼声,“何卫远,去告放那些杀才。就说我要想一想,想一想,让他们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别在外头烦我。”

政事堂中,一众议政们都是面面相觑,在他们的面前,摆着劝进书的副本,他们自然能一眼看出这份劝进书中蕴含的内容,那是要劝说王上在加冕的同时,收回所有的权力。这是与大汉现行的政策背道而驰的。

这份劝进书中最核心的内容,就是高度的集权,所有的权力都将集中到最高统治者一人手中,这几年来,议政堂掌握着全国的政事,大王高远根本不闻不问,他们也都习惯了这种模式,虽然有大议会的制约,但总体上来说,议政堂能够按照自己的思路来推进政事。

“这会是王上自己的意思吗?”吴起深深的吸了一口气,问道。

“难说。”周长寿道:“何大友的身份可不一般,如果这真是王上自己的意思,那只消透过何卫远便可以了。”

“王上如果想要收回权力,只消与我们说一声便罢了,何必如此大费周折?”寇曙光叹道。

“糊涂!”严圣序斥道:“如果真是大王的意思,大王怎么可能亲口说出来,自然是由下而上来得好。”

“我们现在怎么办?”

“首先要搞清楚究竟是不是大王自己的意思。”严圣浩沉吟了一下,“我跟着大王这么多年了,大王一直致力在做的事情,就是分散权力,大议会也好,**院也好,都是在向这个方向上努力,怎么会突然就转了性子。”

“可是我们如果这样直接去问,万一是大王自己的意思,只怕我们就不妙了。”周长寿有些担心。

严圣序一笑,“我们也来劝进吧,上表劝进,请大王加冕皇帝位,不过这里头的许多内容我们就不要提了。”

“我们也去跪在王宫外?现在他们都还跪着呢!?”吴凯哼哼道:“我这把老骨头,可跪不了多长时间。对了,我们好像从来没有跪过大王吧?”

“那是大王不允。”寇曙光站了起来:“首辅,我明白你的意思了,这东西,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