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为王(枪手)-第4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

郢都守军吸取了这些教训。在城墙之上,开始布置一些隐藏士兵的藏兵洞,在炮击的时候,这些士兵可以躲藏其中,炮击一停止,他们立即以最快的速度冲上墙垛,以阻止敌人的登城。不过这个时候,他们可供利用的,便只有手里的武器和最简单的弓弩以及手雷了。

屈重不知道郢都能守多久。他现在唯一的指望便是屈完能取得突破,以及秦军能以最快的速度打进汉国本土而迫使汉军回师自救。

“太尉!”毕轩走到屈重的身边,脸上同样十分凝重。毕轩是在彭城一战之后升上来的,是一员经验极其丰富的老将。在这场防御战之中,屈重也同样发挥出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汉军在修筑炮台,末将仔细观察过了,那是他们的重型火炮,射程几乎可以达到城市的中心。我很担心汉人不顾一切地轰击城内造成百姓的恐慌。”

“放心吧,高远自诩仁义。他绝不会是这么做的。”屈重摇摇头,“而且,他如此做,除了激起楚人更强烈的仇恨和更坚决的保卫郢都的决心之外,什么也得不到。毕将军,能想出什么办法对付这些重型火炮吗。他们对城墙的威胁太大了。”

“要是郢都的改造工作提前几年就好了,如果用上钢筋水泥结构来包裹外墙,对于火炮的攻击,防御力便会大大增强,哪怕是在城上多造一些藏兵洞也是好的啊!”毕轩有些痛苦地道:“可是我们什么也没有做。现在当敌人来了,我们才发现,郢都的城墙太老个了,有些地方破破烂烂,这些抢修出来的地方,才是最大的隐患啊!”

“谁能想到高远的战略居然是先楚后秦!”屈重脸上露出一丝苦笑:“这是我们最大的失误,如果屈完的二十万大军不出去,结局不会是这个样子的,好在现在秦人也明白了,他们如果再不出手,大家就会一齐完蛋,现在,我们只能期望屈完与秦人能够将汉人的本土打得稀乱,迫使高远回师自救,我们再趁势反攻,让高远顾头不顾尾。只要能够做到这一点,让汉国彻彻底底的失败一次,我们至少能赢得数年甚至十年以上的休养生息时间,有了这个时间,秦楚联手,必然能与汉人抗衡。”

毕轩沉默片刻,“太尉,我有一个很不好的猜想,可是又不敢随便对人言,生怕乱了军心,可是憋在心里又很难过。”

屈重掉转头看着毕轩:“都什么时候了,还有什么不能讲的,难道局势还能比现在更坏?”

毕轩犹豫了片刻,终于道:“太尉,自从汉军开始进攻我们大楚,历时一月有余,便击溃了我们大楚的各地军队,侵占了我们大部分的土地,进攻之神速,效率之高,让人犹如身在恶梦之中,但自从太尉开始调集各地兵力如郢都,有意放弃地方之后,汉军的进攻速度反而放缓了下来,好像是在任由我们抽调各地兵力到荆州来组织最后的防线一般,这不符合常理,我仔细想过,如果汉军想要阻止太尉的话,他们的骑兵完全可以阻截部分地方兵力进入荆州的。可是他们并没有这样做。”

屈重脸色微变:“你想说什么?”

“开始我想,难道高远是在想着毕其功于一役,任由我们将各地兵力调入荆州战区之后,他一鼓作气,尽数将我大楚最后的精华毁灭,使我们从此一蹶不振,再也没有反抗的力量,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免得战后各地会出现反抗力量而让他们感到麻烦。”毕轩道。

“或者他正是有这种想法,可是他可能想不到,我们会联合秦人的力量,攻其之必救。”屈重道。

“太尉,如果高远想到过这一点呢?难道高远会天真地认为那一纸和约当真便能让路超老老实实地在咸阳当缩头乌龟吗?”毕轩反问道。

屈重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汉军自成军之日起,便战无不胜,在彭城那一败,是他们屈指可数的几场败仗,常胜之师狂傲之心必有,再者,秦国之内乱刚平,或者高远料想不到,路超意然会在如此短的时间之内平息国内的骚乱。”

“是的,这是一种可能,可是我担心另一种可能。”毕轩沉重地道。

“另一种可能?”

“是的,高远与路超从小一起长大,后来又多次交手,如果说这世界上有谁最互相了解的,只怕莫过于他们两人了。我担心的是,高远所想的一劳永逸不仅仅是对我们楚人,还有秦人。”

“你这是什么意思?”屈重变色道。

毕轩的脸色如同正在飘飞的积雪一般雪白:“太尉,这几天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如果事情真如我所想的那一般,高远将什么都考虑到了,我们在等着秦人出兵,他或者也正在等着秦人出兵。如果秦人龟缩在国内,汉军便要一城一池的逐地去攻打,耗时日长,损失必大,但如果秦人出来了呢?如果高远已经给秦人设下了圈套,让秦人钻进去呢?那一仗,只要高远获胜,便是真正的一劳永逸,灭了我们楚国,消灭了秦国最后的力量,真到了那个时候,汉军再驱师入秦,只怕秦国再无一兵一卒可以拿来抵挡了。”

屈重的脸色也变得惨白起来,手不由自主地握进,指甲深深地嵌进掌心,“你,你怎么会有这个想法的?”

“汉军的进攻速度。”毕轩叹了一口气:“从进入荆州战区之后,汉军的进攻一直不慌不忙,看似每日都在向前,其实他们的进攻,是换着部队,今日儿这支,明白那支,在轮番进攻,这也是我这两天闲下来之后,想起这个可能,才去翻阅以前的军报发现的。他们根本没有尽全力,但自从秦人出师,屈完进入颖州郡之后,汉人的进攻突然加速,太尉,他们势如破竹啊,水师一战,让我们看到也汉人强大的进攻能力,我们的水师根本不是对手,既然是这样,那先前高远为什么不从哪里打开缺口?难道高远这样的百战将军想不到吗?就算高远想不到,他手下那么多的将军,就没有一个人想不到?”

“进攻速度的突然加快,显然是高远想要结速这场战事了,因为他想要的已经得到了,现在秦人必然已经大规模出动,进入汉境,开始交锋了,既然蛇已出洞,高远自然便要以最快的速度拿下我们,然后回头去收拾秦人。”

屈重的头高高昂起:“或者你说得都是对的,但我们郢都还有二十万大军,我们难道是泥捏的么,他想拿就能拿下?让他进攻吧,我们楚人会让他看看,什么叫作血肉长城!”

毕轩默默点头,他能说些什么呢?如果一切真如他所言,秦军如果遭到毁灭性的失败,楚国便也完了,他情愿这一切都是自己的妄想。

屈重与毕轩两个人站在城楼之上的时候,远处的汉军阵地之中,高高搭起的塔楼之上,高远也正在缓缓地收回眼前的望远镜:“徐亚华出函谷关,王长勇出山南郡,屈完,蒙勇进攻颖水,该出来的敌人,差不多都出来了,郢都的任务完成了。明日凌晨,总攻开始!”

“遵命!”塔楼之上,数十位将领齐齐躬身。

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汉旗天下(144)联军

王剪带着他的新秦五万精锐出现在了第三军区的控制区内,在他们抵达的目的地上,第三军区已经为他们准备好了一切,搭建好的帐蓬,堆集如山的粮草以及火炮弹药,王剪的军队为了追求速度,出发之时,并没有带上这些沉重的家伙,所有的重型武器,抵达第三军区之后,将由汉人负责为他补齐,当然作为报酬,这些东西在战后,也都将归新秦所有,同时,整整一个数百人的负责火炮生产的工人以及生产火炮所需要的工具,也在这里集结完毕,作为交换条件之一,他们将进入新秦境内,负责替新秦培养一批合格的工人。

汉军准备之周详,让王剪极为吃惊,一进入大营,便能看到数十口大锅正在熬制着姜汤,这是为了预防军队在风雪之中行军伤风感冒的,而进入大帐之内,烧得正旺的炭火使得整个大帐都暖洋洋的,这些石炭都被粉碎之后做成一个个带孔的媒球,汉军将其称呼为蜂窝媒,用一种简单的铁制工具制作,即便是一个妇人,一天也能做上数百到一千个。这种媒燃烧起来更简便,火势也更大。

反正一进入汉境之内,王剪总是觉得,随便都能看到一些新鲜的东西,这些东西或者无关军国大事,但无一例外,都会让民众的生活过得更简便。

每一个帐医内居住十五名士兵,配备着一个有着红十字标志的医药箱,一个同样手臂上戴着这种标志的汉军士兵正在向大帐里的新秦士兵讲解里面的东西,正在巡察军营的王剪看到了这一幕,也好奇地停了下来听着这位汉军士兵的讲解。

“各位新秦的战友,我是卫士兵,在我们汉军之中,每一个排配备一名卫生兵,不过我可不是大夫。只能简单地做一些战场急救之类的活儿,可是在战场之上,有时候我是根本忙不过来的,这个时候,就靠这个医药箱了。”卫生兵微笑着举起了手里的箱子,“大家请看,这是绷带,这是止血药粉,这是缝合伤口的针线,这是高度酒精。用来消毒的。还有,这是冻疮膏,平常时节,医药箱里是不配备这玩意儿的,不过现在是隆冬季节,自然就要因季节而变动了,如果是酷暑,这个箱子里会冻上防中暑的药物。现在我给大家讲解一下这些东西最基本的用途。”

听到这里,王剪沉默着退出了大帐。内里,汉军士兵带着浓重的地方口音的讲解之声依然在响起,而大帐之内,士兵们鸦雀无声。

“跟汉军联合作战。倒是省心不少,他们倒是想得周全,啥针头线脑地东西都想到了。”黄明笑道。

王剪背着手,沉默着往前走着。

“王上。怎么啦?是有什么不妥么?”黄明不解地问道。

“不是不妥,而是想到了很多,黄明。这看起来都是一些小东西,但能从这些小东西之中,窥见大汉的实力啊。这一路之上我们看到的,你觉得怎么样?”

“太周到了,汉人的确很客气。”

“他们不是客气,他们只不过是按照惯例这么做罢了,因为汉军一向就是这样的,作战士兵什么都不用管,只管打仗,因为其它的事情,都有人替他们做了。”王剪摇头叹道:“不说别的吧,就说刚刚那个汉军士兵手里的医药箱,你觉得我们要给我们的士兵每一哨配备一个的话,每一年部队要多开销多少军费?”

黄明顿时一愕,想了想,“只怕不少。”

“我粗粗估算一下,以我们军队的规模,一年下来,便要多出数万两银子,而汉军的规模比我们大得多,这一年便多出数十万两银子。”

“大王,数万两银子我们还是花得起的。回去之后,我们也给军队配备上,我可看出来了,这东西虽小,但对凝聚士气方面还是不错的。关键时刻,也能起到救命的作用。”黄明道。

王剪笑了笑,“不错,数万两银子我们还是花得起的,但我们总不能事事模仿汉军吧,我们模仿不起啊,下来之后,你要注意,不要让我们的士兵与汉军士兵有过多的接触,汉军士兵的待遇,我们可是出不起的。”

“是,王上放心。回头我便将大营里的这些汉军全都请走。”黄明笑道。

“客客气气的,就说我们自己能做好这些事情,对了,今天晚上贺兰雄司令官与赵希烈副司令官宴请我方将领,你陪我同去。这一次宴会之上,只怕便会涉及到双方的联合作战的一些合作方面的事宜了。”

“王上,我们要不要争一争指挥权?”黄明问道。

王剪顿了一顿,摇了摇头:“算了,贺兰雄资历不比我低,在汉国地位崇高,作战经验也异常丰富,即便是赵希烈,也不是泛泛之辈,这一次又是在他们的地盘之上作战,我们不必争指挥权,我们要实惠的东西,像火炮之类的军事物资,那是多多益善。”

黄明会意地点点头,“末将明白。”

“与秦国交锋,嘿嘿,以前我还真是从来也没有想过。来得是王长勇。”王剪苦笑了一下,“以前也算有过数面之缘,倒是真想不到有一日会与他战场交锋,这人生啊,真是难以说清楚啊!”

黄明沉默了片刻:“王上也不必为这个烦恼了,如今的秦国,哪里还是以前的大秦,大秦的种子现在在我们新秦,赢氏对您,对王老将军也太过于刻薄了,当年对王老将军诸多不公,让王老将军背了那么些年的黑锅,在当年兵败之后,他们要回了李大将军的遗体,却对王老将军不闻不问,如果不是汉人仁义,替老将军收敛安葬,老将军岂不是要暴尸荒野?如今汉国一统天下已经不可逆,我们无法逆势而行,自然要为以后打算。”

王剪点点头,“如今也只能如此,但愿我们今天所受的苦,能为后世换来一个郎郎乾坤。能让大秦的种子生根发芽,重现旧时大秦辉煌。”

“一定会的。”黄明用力地点点头,“自古以来,就没有长盛不衰的国家,汉国今天势大,但他们也不可能永远像现在这样强大吧,只要我们励精图治,永远保持一颗不屈的向前的心,终有一日,我们也会挺直脊梁的。”

王剪大笑起来,“有这样一个强邻在侧,我们除了时时刻刻保持警惕,不停地奋发图强之外,还能有什么法子,因为你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被这个强大的邻居连皮带骨吞下去呢!”

华灯初上之时,王剪与黄明两人出现在第三军区司令部的大门之外,数盏探照灯将第三军区司令部大楼照得宛如白昼,身着笔挺军服的贺兰雄与赵希烈两人站在大门之前,两排军官从大门处一直延伸到前方的广场之上,见到王剪一行人,随着一声敬礼的吼声,啪的一声响,两排军官整齐划一的侧转半个身子,向王剪等人行礼致敬。

对于汉人的这种新式军服和军礼,黄明一直觉得怪怪的,不过又觉得挺好看,那些土黄色的昵制军服之上,一排整齐的黄铜扣子在灯光之下闪闪发亮,肩膀之上的肩章清楚地表明着每一个军人的级别。

这种军服是汉军的礼服,汉人军服分成了好几类,礼服,常服,作训服,作战服分得极是清楚。其中作训服和作战服更是五花八门,雪地之中作战的军服是纯白色的,而山地作战的军服则是五彩斑澜,在黄明看来,这都是白白地将钱洒出去啊!非财大气粗,还真整不出这些花样来。

没办法,有钱人,就是任性。黄明只能在心里感叹。

“见过王上!”贺兰雄,赵希烈二人大步走到王剪跟前,先是行了一个汉军的标准军礼,而后才是笑容满面地抱拳拱手。

“怎敢有劳二位亲自出迎?”王剪将姿态放得很低:“这一次我新秦军远道而来,贵军的接待当真是无微不致,王某还没有道谢呢?”

“王上这是说哪里话来,这一次新秦军队可是为了我大汉流血拼命来着,我们做这些,那是应该的,如果有那些地方做得不好的,还请大王尽管指出来,我们马上改正!”赵希烈微笑着道。

“不能这么说,如今我新秦与大汉可是亲盟兄弟,用贵国王上的话来说,现在我们就是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听到这话贺兰雄大笑起来,伸手一让:“王上,请。王上这话说到我贺兰雄心坎里去了,对了,上一次听曹天赐说,这一回在木鹿城,贵国可是打了一个大胜仗啊!”

“还得感谢贵国的支援啊,那些大食人的确凶悍,不过再凶悍,那也是血肉凡胎。这一仗将他们打疼了,只怕短时间内,是不敢再来招惹我们了。”

“他们不招惹我们,便该我们去招惹他们了。”贺兰雄大笑:“地盘总是嫌不够的,人丁总是嫌不多的,王上您说我说得对不对?”

“对极了,贺兰司令官这话,可也说到我心坎里去了。”王剪亦是大笑:“汉王说过,这个世界很大啊!”

“对,很大很大,大到足以我们容纳我们两个国家。”赵希烈微笑着,意有所指。

(大过年的,真不好意思说断更啊,今天大年初二,先一章吧,反正大家也别等着,有时间我就写了传上来了。枪手也有个三朋四友嘛,喝喝酒,聊聊天,打打牌,那也是必须的啊!所以过年期间呢,断更是极有可能的。见谅见谅啊!最后祝大家新春快乐!)

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汉旗天下(145)作战纪要

第三军区大楼之内,与外面相比,完全就是两个天地,身裹着厚厚的毛裘的王剪与黄明立时便感到燥热起来,脱下这笨重的外套,步伐也显得轻快起来。走进那个参谋部,在巨大的作战指挥室内看到那个几乎占了室内大半空间的地形沙盘,王剪的眼前顿时感到一亮,作为一名将领,没有什么能比这样的一个详尽的沙盘让他感到兴奋了。这个沙盘作得很详细,连一条条小溪沟都清晰可见。

“好东西。”轻拍着沙盘的森制边缘,王剪由衷地赞叹道。

“这个沙盘,历时两年才算大功告成,为了做到这个地步,这两年来,我们的斥候可是居功甚伟。”赵希烈很是有些自傲,这可是他的功劳。在这个沙盘之上,从他们现在所在的第三军区一直到秦人控制的山南郡。

贺兰雄轻咳了一声,使得众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他的身上,“王上,黄将军,眼下中原时局,二位初来,还不是很清楚,现在我大致地向二位做一下介绍。”

贺兰雄转过身来,哗拉一声,两位参谋拉开了墙上的帘子,一副占据了整个墙面的地图出现在了众的眼前。

“我大汉主力军队现在正在围攻楚人的核心区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荆州战区,至今已经是历时两月有余,为什么持续了这么长时间呢?”贺兰雄笑了笑:“因为我大汉朝廷制定了一个引蛇出洞的计划。我们不希望在灭楚之后,在去一城一池的与秦人交锋,这样耗时日久不说,而且损失也会很大,所以,我们故意延缓了对楚的战事。让秦,楚都误判为他们能在荆州战区长时间的与我对峙下去。”

“基于这种判断,秦人果然按捺不住了,路超想趁人之危,打我们一个措手不及,在我主力大军被拖在荆州战区的时候。秦人主力齐出,攻伐我大汉本土,目的就是让我大汉元气大伤,从而延缓我大汉一统天下的步伐。”

“不过他们肯定想不到,我们正在盼望着他们这么做。如今秦楚分成了三路攻击我大汉,颖川方向,屈完的十五万楚军与蒙勇所率领的秦国南部边军以及三万玄衣卫正在狂攻颖水,如今我军仍在颖水坚守。第二路是徐亚华率领的函谷关边军,如今在晋阳正与我军熬战。另一路,就是王长勇率领的五万秦军出山南郡,进攻我大雁郡,积石郡了。”

贺兰雄环顾了一下众人,笑道:“三路之中,对我们而言,最危险的是在颖水这一路,因为我们的确兵力不足。在颖水阻截屈完的只有不到两万军队,不过大家也不用太担心。因为当荆州战区我大汉军队全力发动之时,武关我部,便将会飞速驰援颖水,另外,数个骑兵师,也将奔赴战场。晋阳这一路。徐亚华将在晋阳与我军陷入苦战,我们在哪里也布有重兵,三个主力军与第一军区司令本部在哪里,足以扼制住徐亚华的进军。恐怕路超对徐亚华这一路也没有作太大的指望,而是将希望放在王长勇和屈完这两路兵马之上。谁都知道。我们第三军区就是一个花架子嘛,要兵没兵,要将没将!”

作战室内响起一片大笑之声。

“可是如今得到新秦的大力支援,那局势可就大不一样了,在这里,我们大汉所有的军人,应当向新秦表示感谢。”作战室内,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

“蛇已出洞,总攻自然就会开始了,据我估计,十天之内,我们大汉可以结束在荆州的战事,抛开善后的军队不言,我大汉军队将会有二十万主力军队可以撤离荆州战区,布署到对付秦人的战场之上来,近水楼台先得月,最先受到照顾的自然便是屈完这一路了。”

“打垮屈完这一路,我大汉军队将会挥师直入秦国南部,此时的秦国南部,将再也不会有军队来抵挡我们的进攻了。而徐亚华见势不妙,一定便会撤回到函谷关坚守。”

“而我们,则是在消灭王长勇所部之后,自山南郡长驱直入,与我军主力一左一右,进攻秦国本土,直逼秦国咸阳。”贺兰雄一口气说完整个的战略规划,“大体之上便是这样,其它两路我们不用管,我们只消作好自己的事情就好了。王长勇所部一共五万人,亦是秦人之中骁勇善战之辈,王长勇也是一员悍将,不过此时的他,还根本不知道,等在他前面的,并不是他所预料的一些地方保安部队和少数的第三军区精锐,而是一支真正的虎狼之师。”

贺兰雄走到沙盘跟前,“王上,此次打王长勇,我想请王上与我大雁郡,积石郡两地民兵预备役部队在龙首,北裕,瑶曲等地设下阻截阵地,正面殂击王长勇所部,而我,将率第三军区三万人,绕行五源,正宁,抵达王长勇所部背后,给予他致命一击。”

王剪点点头,“我们需要在这些地方阻截多久?”

“十天!”贺兰雄竖起了一根手指。

王剪眉头皱了起来,低头看着沙盘:“贺司令官,这不太可能吧,即便你所部全部是骑兵,在这种天气之下,也不可能在十天之内绕行数百里抵达王长勇所部后方的。更何况你现在的部属以步兵为主?”

“明日我军主力将出发,到时候便请王上与黄将军去见一见我军的行动速度。”贺兰雄笑了起来,“正是因为这大雪漫天,我才更有把握啊,对一般人而言,这样的天气是军队前进的大敌,与我们而言,却是最好的助力呢!”

室内汉人都是笑了起来,搞得王剪与黄明二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或者是汉人又有了什么了不起的发明吧,正好明天可以见识一下,如果好,自然是要弄一部分回去的。

贺兰雄挥挥手,立刻便有参谋走上前来,给每位将领手中分发了一份厚厚的作战纪要。“各位,此次我们与新秦大军联合作战,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沟通失误,我们有必要组建联合作战指挥部,我想请王上担任这个作战总指挥,统筹指挥所有的正面阻截部队。”

听到贺兰雄的话,王剪吃了一惊,“贺兰司令官,我觉得这个总指挥还是有你来担任必较合适,毕竟对于敌情,你比我要熟悉很多。”

“这一次我要亲自统军出击,不会呆在濛池,一个不在指挥部的总指挥,如何指挥大军作战?”贺兰雄笑道。

看到王剪的目光看向自己,赵希烈已是双手乱摆,“王上,人贵有自知之明,在作战方面,希烈是拍马也赶不上王上您的,这个总指挥自然是由您来担当最为合适,这些年来,希烈一直致力于民政方面,所以这一次我还是担当后勤统筹适宜。”

王剪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虽然有些出人意料之外,但如果除去贺兰雄与赵希烈之外,还真没有人能与自己相抗衡。

“既然如此,王某便愧领了。”王剪拱了拱手。

作战纪要极其详细,只是看了几页,王剪便惊讶的抬头看了一眼在场的所有汉军将领。贺兰雄,赵希烈微笑地看着他,而另外一些年轻军官的目光之中却是充满着热切,希翼的目光。王剪心中一动,莫非这份作战纪要,竟然是这几个年轻军官所制定的么?

果然,贺兰雄的声音传来:“这份作战计划,是我们第三军区参谋部的参谋们联合制定的,难得有王上这样的大行家,正好好好的指点他们一番。”

“贺兰将军审定过的作战计划,自然是极好的。”王剪微笑着,心中却是有些沉甸甸的,这份作战计划,事无巨细,几乎每一件细小的事情都考虑到了,可以说几乎是包罗万象了。初看这份作战计划,王剪几乎便以为是像贺兰雄这样的老手亲自制定的,可想想便也否决了,与自己一样,贺兰雄制作的作战计划,绝不会详尽到这样一个地步。汉军的年轻军官便有这种造诣了么?

半晌,他抬起头来,“计划制定得极好,有几个小小的问题,我想请教一下。”

一个时辰这后,作战室的大门大开,众人满面春风的从内里走了出来,作战计划制作的几乎毫无瑕疵,这让双方沟通起来便简单多了,很快,王剪便对这份作战计划了然于胸,现在他终于知道汉军为什么有如此强大的战斗力了,因为汉军的将领根本只需要考虑如何打败敌人的问题,什么后勤,武器弹药,伤兵救治等等一切,都另外有人专门处理,他们根本不必为此分心。有着如此完善后勤补充的一战,让王剪也自感轻松了不少。

大厅之内,酒席早已经布置好了,当王剪踏进大厅的时候,一眼便看到了老熟人曹文定,还有几个锦袍商人模样的人,与曹文定正说得极其热烈,能与曹文定如此熟络的人,自然也不是小人物。看到众人进来,曹文定一行立时便站了起来。

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汉旗天下(146)宜徐图之

“大王,我来为您介绍这几位来自积石城的老板。”曹文定谦恭地向着王剪弯下腰去,低声道,仿佛他就是王剪身边的一个仆从一般,对于这位曹文定,王剪一向的感觉很好,不向面对着曹天成那样的人物总是有些底气不足的感觉在里头。现在顺风车马行完全把持着新秦境内的交通和运输行业,而曹文定是顺风车马行在新秦的总代理人,真如果要论起地位和新秦朝政的影响力,只怕他还要比一般的大臣更重要,他的意见也总会得到王剪的重视。

但曹文定一向将自己的地位摆得很底,好像他真是一个在王剪手底下讨饭吃的人,这一行为,的确让王剪很舒服。

“能与曹先生把酒言欢,诸位先生肯定也是手眼通天之人啊,正想认识认识!”王剪微笑着道。

“大王,这几位都是来自积石城的大老板,这位是积石城最早的兵器工厂的王藏王老板,如今在积石城经营的神锋兵器工坊是大汉最大的弓弩制造商,我们大汉军队的神机弩,车载弩,臂张弩十有六七都出身神锋。”曹文定指着一位精瘦的商人道。

“王藏有幸,能见大王风姿。”王藏深深的弯下腰去。

“快快免礼!”王剪大喜,“王老板亦姓王,说不定我们五百年前还是一家呢,哈哈哈。”

“能与大王五百年前是一家,那是王某的福分啊!”王藏眉开眼笑地道。

曹文定一笑,手指向第二位:“大王,这位是积石城最大的冶练工厂的老板郑一凡,所练精钢,质量那是我大汉最上乘的。”

“哎呀呀,原来是郑老板,久闻大名,久闻大名啊!”王剪热情地伸出双手去握住郑一凡的手。不停地摇晃着,不怪王剪这么热情,实在是炼钢产业,一直是大汉最大的秘密,现在太多大汉的先进技术,仰仗的都是他们领先太多的钢铁冶炼技术,像火炮,王剪也曾试图自己仿制,但钢铁技术不过关,制造出来的大炮。大都在试验阶段就炸了膛。炮没练成,倒是伤了不少人手。

接下来曹文定一个个的介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