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为王(枪手)-第4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汉旗天下(31)分化与融入
呼延平被交了出来,这桩将第五十九师整个区域都搅乱的突发事件在一般人看来是结束了,原五十九师士兵们心满意足,司令官仍然是他们尊敬的那位公正无私的司令官,并没有因为犯事的是他的同袍族人而徇私。但在贺兰雄的眼中,这件事只不过是刚刚开始而已,交呼延平交给军法司来审判,他和他的同伙肯定是难逃一私,呼延部与汉兵之间的矛盾则会因为这件事情加深,会不会再引发更重大的冲突事件并不能确定。
“首先要避免再有类似报复的恶**件出现,司令官,我建议由贺兰捷带一部骑兵前往昌吉左近驻扎,有他们在,双方必然会收敛很多。”赵希烈揪着胡子在屋里走来走好几圈之后,站定了之后对贺兰雄道。
“这样会不会引起呼延族的疑虑和反弹?”贺兰雄有些担心,“第五十九师自然是没有问题的,但呼延族就说不准了。”
“可以以该部在昌吉进行演习为由驻扎,将驻扎理由通报给呼延族,就算他们有疑虑,也说不出什么。”赵希烈道。
“可这只是治标之策啊,不能治本,我们总不能将呼延族彻底隔绝开来,你说是不是?”贺兰雄道。
“当然,第二步,就是要分化呼延族了。”赵希烈此时已经想通了全盘,胸有成竹地道:“司令官,呼延一族刚刚抵达我大汉,对我大汉的一切事情都不大明白很熟悉,所以族人们也只能紧紧地团结在族长周围,事实上,以前他们也一直是这样做的,族民只不过是族长的附庸而已。我们只要让这些族民明白,他们完全可以独立地活得很好,必依附在他们族长身边还要更好的话,呼延一部就再也不可能用多么大的破坏力了。”
“具体怎么做呢?”
“第一,贺兰捷不是在那里演习么?首先可以向呼延一族募兵,呼延一族虽然只剩下千余骑兵了。但这些士兵这些年来一直在与王剪打仗,王剪占据着绝对优势却还不能将他们彻底剿灭,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这些士兵是很强悍的。以我大汉士卒优厚的待遇,想来从呼延族撬走一些人是不成问题的。”赵希烈笑了起来,“这些士兵加入之后,我们汉兵优厚的待遇必然对呼延族其它士兵形成强大的冲击,他们会在极短的时间内改变他们家庭的境遇,我想,这便会带动其它一些犹豫不绝的呼延族士兵了。”
“如此一来。岂不是让呼延灼在军中也有了力量?”贺兰雄皱眉道。
赵希烈大笑起来,“司令官,咱们大西北何其大也,等有足够多的呼延族的士兵加入之后,司令官一纸命令,将有这些呼延族士卒的小队调往其它地区不就结了,就算呼延族上千士兵一齐加入,大西北广大的地区也能让他们互相之间根本再不可能有任何联系!呼延一族没有了集结在一起的这些士兵。他们还能做什么?”
“这的确是一个不错的办法。”贺兰雄点了点头,“军队是一个大融炉。这些士兵加入进来,能从军中更快地融入大汉之中,也能更快地了解我大汉的一系列政策。”
“不错。”赵希烈点头道:“第二步,就是分化呼延族的普通族民了,办法就是尽快地解决他们生活上的困境,让他们富裕起来。我们只需要让他们明白,他们不需要依附族长,就能过得很好这个问题,以后呼延灼想再一呼百应,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贺兰雄笑了起来。“这可比分化他们士兵难多了。”
“也不算太难,军区有特别资金,我们拨出一点来,再安排专门的官员来负责这件事,只要用了启动资金,现在在大汉要发财致富可不是一件难事,再说了,这些呼延族人可是吃苦耐劳的人啊,要不然,他们也坚持不到现在。”
“的确不错,如此一来,呼延灼就是一个空头族长了。”贺兰雄点头道,同时心中也时一阵恍然,这似乎本来就是大汉针对整个匈奴一族的政策,现在在大汉境内,匈奴族人在十数年的时间内,人口已经增加到了上百万人,但这上百万人却分布在大汉广袤疆域的天南西北,他们有的加入军队,有的经商,办起了公司,工厂,有的和汉民一样,成了地地道道的农垦家庭,也有的虽然还在放牧,但却成了很多商人,工厂的供货人,他们的生活已经与整个大汉国紧密地融合到了一起,他们读着汉书,说着汉话,写着汉字,除了容貌之上的不同之外,已经根本看不出与汉民有什么其它的差别了。
他重重地吐出了一口气,或者这也不是什么坏事,至少所有的匈奴族人都过得很好,与十年前相比,现在匈奴人已经生活在了天堂之中。
“就这么办吧,这件事还是由你来主理完成。”贺兰雄道。
“是,司令官。”赵希烈微笑道:“这一次您没有赶上见一见王剪,会觉得遗憾么?你没有看到王剪在到了濛池之后的那种震惊,他的表现怎么说呢,如果不讲礼貌的话,我可以说他就像一个乡巴佬进城一般,处处都是他不理解的事物。哈哈哈!”
“也没有什么好见的。”贺兰雄冷笑了一声,“我对这个人没有什么好感,说句老实话,本来我还想在第三军区练出一支精兵,希望有朝一日能打过去呢,可是现在看来这个希望要落空了,那个黑衣大食有这么厉害么?看起来大王对他们很是戒惧。想得是扶持这个王剪能成为我们大汉的屏障。”
“对于这个黑衣大食的军力来说,大王倒并不在意,大王在意的是这个国家所奉行的政教合一的政体,或者说,大王担心的是这个宗教,大王说,这个宗教是疯狂的,如果我们剿灭了王剪,就得直面这个国家,有些事情做起来就很不方便了,让王剪去做更好一些。”
贺兰雄嘿了一声,摇摇头,“大汉的律法越来越多,越来越细,可我怎么觉得,越来越有些自缚手脚啊!”
“看起来的确是自缚手脚,但从长远来看,却是利国利民的大善之策。”赵希烈笑道:“有些法令初听起来的确是不大容易让人理解,但细细思量起来,却是意味无穷啊,大王的智慧,当真是我们无法窥测的。”
“孙晓也要离开大雁郡了,撤销东都护府已成定局,孙晓将会接任建设部部长一职,孙晓这一去,只怕我们这边要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孙晓的东都护府对我们的支持可是不遗余力的,以后东都护府分解成了数个郡,那些郡守为了自己的政绩,只怕不会再向以前那样支持我们了,特别是大雁郡,你知道现在呼声最高的是谁吗?”
“田远程!”赵希烈笑了起来,“大雁郡是第一批实行由大议员投票选会郡守的郡治,孙晓一去,这第二任郡守,只怕便是此人无疑了。”
“你不担心吗?此人在当大议员之时,便经常抨击东都护附对我们的支援太过而损害了大雁郡百姓的利益,要时此人上台,只怕我们要勒紧裤带了。”贺兰雄不满地道。
“司令官有什么可担心的。现在大西北已经不同前几年了,明年,咱们就可以做到自济自足了,到了明年,咱们的目标可不仅仅是吃饱肚子,我们要考虑的也是如何富裕起来的问题,我们需要大雁郡的一些东西,大雁郡又何尝不需要我们这里的东西呢?以后就是互利互惠的关系了。”赵希烈大笑道。“再者,等大王与王剪达成了协议,我们这里,便成了联结王剪政权的最前沿,按照牛奔,贺兰捷他们所说的,王剪控制的那个区域,可是我们倾销商品的一个大好地方,到时候,恐怕是这个田富程来求我们让他分一杯羹了,所以说,用不了多久,不是我们去求他,是他来求我们了,司令官,我们这里可是军区,是军法治理,与地方政权还是大不一样的。”
贺兰雄一拍脑袋,“你这么一说,这个我讨厌的王剪居然还会成为我们手中的一大利器了,到时候可以好好利用一番,他大雁郡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平稳发展的阶段,孙晓把该做的都做了,大雁郡想要再更上一层楼,非得另寻一条发财的路子不可,不然田远程这个位子可不好做,他是那些大议员选上去的,到时候如果不能达到那些议员和百姓们的期望,只怕就得灰溜溜的下台。”
“就是这个道理。”赵希烈大笑起来。
贺兰雄与赵希烈两人正商量着要利用王剪的时候,王剪的队伍已经到了大雁城之外,东都护府都护,大雁郡守孙晓率官员迎出城外,将王剪迎进了大雁郡城,看着大雁城巍峨的城墙,王剪心中感慨万千,数年之前,他与父亲率数万大军,就是想打进这座大汉边境之上最大的城市,可惜连边儿都还没有摸到,秦军就败了,这一次再来,自己却是以客人的身份,被人锣鼓喧天的迎进去,人生之际遇,当真是难说得很。
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汉旗天下(32)会面
王逍的坟莹之前,王剪大哭着拜倒在地,眼前闪过数年之前的一幕幕场景,秦军已经被锁死退路,数万秦人挤在一个狭小的区域之间,内无粮草,外无援兵,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父亲命令自己率最后的精锐踏入大漠逃命,而他,则为了掩护自己而向汉军发动决死进攻,最终勋命沙场。而坟墓,都是当年的敌人为他立的。
数年过去,自己再一次回到昔日的战场,当年的敌人却已经要变成朋友了,自己需要大汉这个后援。
墓碑刻得很简单,只是简单地写上了秦国大将军王逍之墓,高远谨立几个字,但可以看得出来,这都是数年之前的事情了,坟台很干净,显然一直有人照应,三拜九叩之后,王剪长身而起,转过身来,向着高远双手抱拳,一揖到地。
“多谢汉王高义,替末将收敛亡父遗体,使之不会暴尸暴野,为野兽齿龉,尸骨得全,王剪感激万分。”
“大将军不必多礼。”扶起王剪,高远道:“两军交战,各为其主,战场之上那是谁也不会容情的,但战事既毕,这些事情本来就是我们该做的,我汉军虽与王逍将军作战,为敌,但对于王大将军还是很钦佩的。能在那样的绝地之中,替将军您找出一条生路来,实不愧为名将。将军今日之成就,首要便是王大将军当年的这一决策啊。”
王剪哽咽着点点头。
“将军当真要将王大将军的遗体运走安葬吗?”周渊走了过来,看着王剪:“大将军虽然已经决意立国,但那毕竟不是故土,我们这些老家伙将来死了之后,也会葬在这里,王大将军泉下也不会寂寞。与我们这些一辈子又是敌人又是朋友的老家伙们聚在一起,必然有说不完的话,打不完的架呢,岂不是比将它迁移到你哪里要好得多?”
“周兄糊涂了。”田单摇着头道:“王将军已经决定要立国,自然是重立宗庙,将来王将军在异域开枝散叶。香火不绝,故王大将军亦可享受到儿孙们的祭祠,香火,当然要去那里才好。”
“也是,我也是有些难舍罢了,以后想要替王兄再上一柱香,敬一杯酒可就难罗了,大漠茫茫,我们这些老家伙。是不可能去的罗!”周渊有些难过。
“多谢各位老大人了!”王剪抱拳,对着周围的人团团一揖,此时他周围的人,无一不曾经是这片大陆之上叱咤风云的人物。“剪随时欢迎各位老大人去作客。”
祭奠完毕,高远带着王剪回到蒋家权的居所之中,一张矮几,两人相对而坐,而蒋家权却是与周渊田单等人。提了钓杆,带了渔篓。悠悠哉去湖畔钓鱼了。
“多谢大王允我立国。”王剪微微欠身,对着高远道,这一路行来,汉国的实力之强,已经远超他的认知,比起数年之前。汉国早已又上了好几个台阶,从濛池到大雁郡,从大雁郡再到大雁湖畔,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无不让王剪感到骇然。特别是汉国轻而易举地便在大漠之上每隔百里便建起了一个个的补给营,更是让王剪清楚,如果大汉想要去对付他,实在不是一件太难的事情,自己曾经以为的大漠天险,再对方眼里,实在也算不了什么。
“王将军孤师远征,在异域打下大片领土,彰我大中华之威,高远也是很佩服的。”高远笑吟吟地道:“这天下很大,容得你我并存。不知王将军立国,国号是什么呢?”
高远笑着替王剪倒上一杯香茶。
“国号为秦!”王剪脱口而出。
高远笑容微微一滞,“为何是秦?”
“大王明鉴,王剪必竟出身为秦,而中原的秦国,只怕不久之后,便将是大汉的囊中之物,必将不复存在了。王剪也只是存了一个念想而已。望大王明察,并不是王剪还想着一些别的什么!”
高远呵呵的笑了起来,“无妨,秦也好,汉也好,终究只是一个名号而已,不过那一片地域,可也并不太平呢!”
王剪点点头,“初时还以为那里是一片乐土,但那黑衣大食的军队突然而来,才让王剪真正意识到天下之大,想以前在秦国时,只以为中原就够大了,当真是不走出去,永远也不知道自己是井底之蛙啊!”
高远笑着从后方的书案之上拿下一个自己制作的地球仪,放在两人之间,一手按在球顶,滴溜溜地转了几圈,“王将军请看。”
“这是一个什么东西?”王剪看着眼前的这个玩意儿,有些不大明白。
手指着地球仪上的一个地方,高远道:“这里,便是我们大汉了,就是这一块黄色的地方。而王将军所处的地方,应当就在这里。”
“这是地图,为什么要做成一个圆球状?”王剪凑上前去,有些不解地问道。
高远当然不会向王剪普及地球本来就是这宇宙之中的一个星体这样的知识,只是笑道:“这样看起来方便一些,不占地方。”
“倒也是,如此一来,转着圈儿的看,倒也清楚得很。”王剪点头道。“只是大汉如此之大,为什么在这个球上,只有这么小一块地方呢?”
高远的手指在地球上圈了一圈:“我们大汉并不大,你瞧,这一大块地方,我将他叫做亚州,我们大汉便是其中的一块,当然,我们已经是最大的一块了,其它的地方,比我们小多了,而这一块呢,我将他叫做欧州,那里也有很多的国家,也有很强大的政权,不过他们那里的都是白种人,高鼻深目,与我们的外表大不一样。而这一块,我将它叫做非州,这里的人却都是黑人,就是皮肤都是黑色的。还有这一块,我把他叫做美州,这里,也应当有着灿烂的文化,而这一片区域嘛,我称呼他为大洋州。”
王剪目瞪口呆,“大王怎么知道这些地方的?”
“很简单啊!”高远笑着道:“我派出了大汉的水师,满天下乱转,自然就找到了这些地方。这些蓝色的全都是大海,你瞧瞧,不管这些地方在哪里,他们都是与大海相连,所以我的水师自然可以找到他们。”
信口胡诌的高远,将这些地方的被发现,全都一股脑地栽赃给了他的水师,其实这个时候,他的水师根本都没有去过这些地方,大汉水师最远也不过抵达波斯控制区域。至于欧州美州非州,都还是地图上的一个标识,而且是高远自己凭借着记忆胡乱画下来的。
“天下,竟有如此之大!”王剪声音有些颤抖,看着代表着大汉的那块黄色区域,再看看其它那大片大片颜色各异的土地,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是的,天下很大。”高远指着其中的一块地方,“王将军,这一块地方便是现在由大食控制的区域,我虽然没有见过大食人,但对他们也知道一点点,现在的大食应当分成了白衣大食和黑衣大食两个国家,他们彼此之间征战不休,互相打个不停,但他们中的任何一个,所拥有的实力,也不是你能抗衡的,你所遇到的,是黑衣大食。”
王剪脸色微变,“仅仅一个黑衣大食,已经不是我所能抵挡得了,如果他们完成了统一,岂不是可以轻易地将我毁灭?”
“理论上是如此,不过他们之间,只怕不那么容易分出胜负来,所以王将军也不必过于担忧,再说了,以前王将军在大漠的另一头,孤立无援,自然是难以抵挡,不过现在王将军既然已经决意与我大汉为盟,我们又怎么会眼睁睁地看着他们欺负你呢?大食虽强,可我大汉也还没有将他们放在眼里呢。”
“大汉愿意援助我们?”
“当然。”高远笑道:“不过王将军,眼下我们大汉正处在一统中原的关键时间,我是不可能派兵前去帮助你的,但我们会大力向你提供武器,你想要的任何武器,使你无后顾之忧。”
听到高远说不可能派兵过去,王剪反而长舒了一口气。
“当然,这也援助也不可能白白给你们,我们只能是交易,你们拿钱来买,我们在价钱上会给予优惠。”高远笑道。
“我们那里穷乡僻壤,有什么值得大王您能看上眼的?”
“不不不,什么地方都有他独有的特产。”高远的头摇得像货郎鼓一般:“比方说你们那里便出产宝石,玉石,而且品质上佳,这我们这里可比不得,还有,你们那里的葡萄,可是酿酒的上佳原料,吴氏酒业可是垂涎三尺,一听说我要与你们结盟,便眼巴巴地想要派人去哪里收购,或者买地自己种植呢!”
王剪虽然是领兵将领,但这几年统领一方下来,以民生自然也不是一无所知。听着高远话里的意思,不由沉吟道:“大王的意思是说,是要双方开放通商?”
“自然,双方商业往来,互通有无,让老百姓发财的同时,我们也可以收税,这是两利的事情。”高远笑吟吟的不动声色的伸出了魔爪,王剪麾下,兵工业极其落后,大汉畅开供应领先他们不知多少的兵工,必然会最大程度地扼制王剪发展自己的兵工产业,时间一长,便等于让王剪的命脉被抓在了大汉的手中,大汉商业的大举侵入,也会慢慢地控制住那个区域的经济,如此一来,王剪的这个大秦,只会在未来成为大汉的专业打手罢了。
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汉旗天下(33)利器(上)
高远在大雁湖畔给王剪安排了一间独立的院子,内里警卫由王剪自己带来的卫士负责,而外围,则由青年近卫军梅华所部负责,如果说现在的大汉哪里最为干净,那无疑便是大雁湖畔了,由于开放的国家政策,大汉其它的城市,哪怕是蓟城,也是探子云集的地方,倒是大雁湖这里,由于居住着众多的重要人物,反而护卫最为周密,隔着大雁湖不远的地方,便驻扎着一个营的汉军警戒,另外在这周边的村庄之中,也不知曹天赐究竟安了多少密探,秦楚的探子想在这里落脚打探到什么情况,还真是没有可能。
小厅之内,王剪神态沉静,倒是黄明的些焦燥,与高远初步会唔之后,他将会唔的结果,全盘告诉了黄明。黄明是王剪麾下少有的文武双全的人物,不但精通军事,在文治之上也颇有一套。
“大将军,这通商一事,我觉得万不可行,您难道忘了大秦的经济是怎样垮得么?大汉商业发达,无论哪种商品的价格都低得令人发指,如果任同他们将低价商品倾销到我们的领地之内,只怕对我们领地之内的经济也造成毁灭性的打击,时日一长,我们根本无法保持经济之上的独立性,将再也无法离开大汉。”黄明郑重地道。
“如果不允许大汉的商人进入我们境内的话,那汉国为什么要给我们支援?我们的军工太差了,现在连士兵个全体披甲都做不到,我们自己做出来的床弩,连以前大秦的水平也达不到,我们哪片地方,没有铁矿。铜矿,兵器靠着铁匠一锤一锤地敲出来,如此低下的效率,我们如何来维持我们军队的强大,如何来抵御敌人的进攻?”王剪看着黄明,“有失必有得。我们既然想得到大汉的军事支援,自然便需要付出代价。”
“可这个代价,很可能最后会导致我们的覆亡。”黄明道:“在军事之上,我们已经要依附大汉了,如果在经济之上也不能保持自给自足,那我们何以立足?何以保持自己的完整性?”
王剪沉默了片刻,“黄明,你觉得我们能保持完整性吗?”
黄明看着王剪半晌,终于颓然坐了下来。
“那个什么黑衣大食所展现出来的力量。哪怕我们现在只看到了冰山一角,你觉得是现在的我们能够抵挡得吗?”
黄明摇了摇头。
“大汉的力量你很清楚,更不是我们所能阻挡的。”王剪苦笑,“我们夹在两个巨人之间,如果非要选一个依存的话,你会选那一个?”
“这还用选吗?”黄明苦笑,“如果非得要选一个的话,我自然会选大汉。必竟我们是同文同种,那些黑衣大食太野蛮了。他们根本就没有任何要与我们同存的意思,那一支窜入我境内的黑衣大食军队,只不过是一支败军,但他们来了之后,唯一的目的竟然是将我们杀光,好让他们占扰这片土地。”
“你说得不错。我们的力量太过于弱小,所以,我们必须要依靠一方。”王剪站了起来,“而大汉,无疑就是我们的选择。所以。我决定了,不但允许大汉的商人自由往来于我们的国土之上,我还将允许他们在我境内建立工厂,投资我国土之上的任何一个产业。”
“我虽然会独立建国,但我会向大汉呈上国书,甘为大汉属国,年年进贡,岁岁来朝。”
“现在我的孩子还很小,等他稍大一些,我便会将他送到大汉来学习,来生活,不但是我,你们这些大将也要如此,以此,来向大汉表明,我们是甘心屈服于他们之下的。”
“大将军!”黄明有些痛苦地道。
“黄明,我们首先要做得是生存下去,大汉于我们而言,实在是过于强大了,他们不是没有能力收拾我们,而是现在他们根本顾不上收拾我们,高远说得很坦承,他们现在的重心在于一统中原,而统一中原之后,消化这个庞大的领土,也将耗去他们更多的精力,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大汉对我们实际是上没有威胁的。但是等到大汉稳定下来,那就说不定了,所以,我们的态度将决定我们以后的命运,或者是我们下一代的命运。”王剪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至少在一到两代人,我们是没有办法摆脱对大汉的依赖的。但大汉不会永远都强大,我们也不见得永远也会弱小,而在我们还很弱小的时候,我们要做的,就是拼命的去学习,去吸收大汉先进的东西,他们的工厂,他们的制度,我们吸引我们所需要的,去除那些对我们有害的,我们会慢慢的强大起来。”
王剪转身,从身后的大案之上,拿来了那个地球仪,放在了黄明的身前,“这是高远送给我的,这里,便是我们的国土所在,你来看看,我们的外边,还有更加广阔的天地,我们可以背靠着强大的汉国,在他们的支持下,拼命向外扩张,我看高远的意思,他也很乐意看到我们这么做。我们的领土会愈来愈大,我们的子民会越来越多,我们的实力也会越来越强,终有一天,或者是我们的儿子,或者是我们的孙子,我们终究能与他们并肩站到一起。”
“这是一个长远的计划,这是我的梦想,黄明,我们这一代人要做的是活下来,并用更长的时间让我们壮大起来,而我的这个梦想,便指望着我们的下一代,下下代去做到,前人栽树,后人乘凉,黄明,你愿意做这个栽树的人吗?”
黄明神色激动,一揖到地:“大将军,黄明愿意。”
“太好了,你我,还有哪些没来的兄弟,只要我们齐心协力,我们绝对能做一番大事业。”王剪伸手握住黄明的手,“为了将来,我们现在必须屈膝。”
“属下明白了。”
“你去按照我的意思,起草一份国书吧。”王剪欣慰地道,“这几天,高远将带我去见识一下他们大汉最先进的武器,我希望我们回去的时候,会多上成百上千辆的马车,马车上载着的是我们需要的东西。”
“还有,高远送给了我一整套他们大汉的各类律法汇总,你没事的时候可以看一看,研究一下,高远说,大汉之所以像现在这样强大,根源便在于这些律例之上。”拍了拍身边那厚厚的,几乎有半个人高的书册,王剪道。
“是,末将一定会仔细研读。只有尽可能地认识他们,了解他们,我们才会做得比他们更好。”黄明认真地道。
距离大雁湖二十里处,来自大雁郡的士兵已经将这里完全戒严,任何人等不得踏入其中,而在内围,还有青年近卫军的第二道警戒线,今天在这里,高远将为王剪展示的是大汉强大的军事力量。
“王上,第一项展示的是积石城胡氏所生产的最新一代的臂张弩,该弩自重五斤,比我军现用臂张弩降低一斤,射程达到二百米,有效杀伤一百名,有效破甲为八十米。”来自建设部军工局的局长郜权大声道。
高远点了点头,转头跟坐在身侧的王剪低声解释道:“我大汉已经将许多军工产品开放给民间生产,这家胡氏兵工坊购买了臂张弩的生产技术,这两年他们一直在致力于改进这个产品,看起来效果不错。更重要的是,他比以前我们自己生产,成本要下降了近二成。”
“将军工产品开放给民间生产,而且还是弩这种利器,也只有大汉才敢这么做啊!”王剪叹息道。
高远哈哈笑了起来,“你不将百姓当做敌人便好了,可是历来我们中原的王朝,似乎防民更甚至防备外部的敌人,其实我不过做了一些正常的事情,但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反而显得不正常了,大将军,我们来看看他的威力还如何吧!”
一百米处摆上了十数个靶子,十名士兵端着臂张弩,一名军官站在一侧,随着军官手中的小红旗猛地下压,十名士兵的身体微微向后一顿,那是臂张弩的后座力。十枚弩箭带着啸声飞向目标。
片刻之后,十个披甲的草人被送到了两人的面前,弩箭深深地扎进了甲胄之内。
“刚刚不是说八十米内能破甲么,这一百米外,便已经破甲了。”王剪察看着弩箭的伤害,有些惊讶地问道。
“这是他们做出来的精品,专门供我们检验的,自然比一般的要强一些,但如果大批量生产的话,肯定是无法做到百米破甲的。”军工局军长郜权解释道,“所以我们将其定为八十米破甲,吴氏军工坊也并无异义。”
“的确是利器。”王剪拿着这柄臂张弩,爱不释手。
“其实这弩箭最大的改进还不是射程和力量上,而是在上弦的速度之上。”郜权接过一柄臂张弩,熟练地一扳一拧,然后将弩箭放到箭槽之中,手一合,卡卡两声,弩箭已经上好,郜权双手将弩箭呈上。
如果说先前的射程只是让王剪讶异,但如此快的上弦速度就让王剪震惊了,如果有如此的上弦速度,那么步兵在应对骑兵冲锋的时候,简直就是死神的镰刀了。
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汉旗天下(34)利器(下)
几个蒙着黑布的铁笼子被拖了进来,几个骑兵策马立于附近,而在远处,十数台神机弩的弩手正在最后检视弩机,这种弩机安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