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为王(枪手)-第3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上。”名台回答得很爽快。
檀锋点点头,抬头看了一眼仍在房门前的田继,皱眉道:“田继,名指挥使都来了多少时间了,茶都没有上一杯来,快去上茶,再吩咐厨房弄几样精致的菜来,我与名指挥使要小酌几杯。”
“是!”田继连连点头答应,转身走出了房间。
“这是刚刚担任我亲卫统领不久的田继,与檀康不能比。”檀锋有些伤感地道。
“檀康将军为国损躯,可敬可佩。”名台亦是感慨地道,“可惜英年早逝啊。”
檀锋仰起头,看着屋顶,片刻,才低下头不,对名台道:“王上垂询,那么檀锋这里便有两策,第一策,锐意改革,壮士断腕,虽然会有阵痛,但将病源截去,未尝没有浴火重生的机会。”
名台的眉头深深的皱起,“那第二策呢?”
看着名台的样子,檀锋心中涌起深深的失望,“第二策,就是破釜沉舟,趁着现在汉国羽翼未丰,国内也有不少的问题,联合楚国,不惜一切代价,来了汉国。”
名台连连摇头,“这两条都不可取,第一条如果王上准备做,先不说李先生不会同意,再说这关系到国之根本啊,只怕王上根本做不下去。而第二条,檀将军,你觉得楚国会答应与我们联军,在这个时候进攻汉国吗?”
檀锋沉默片刻,“只怕难度很大,但总是要争取一下的。”
“根本就不可能,楚人虽然与我们联盟,但两家之间的隔阂可不是短时间能消除的,更何况,楚国并没有我们现在的切肤之痛,他们国土辽阔,人丁众多,多年没有战乱,国内也很富裕,国库充足,现在的黄歇,屈重正整军备战,他们信心满满,相信只要有足够的时间,楚国兵便足以抵挡汉军的入侵,所以,他们是绝不会在这个时候进兵的。”
“所以我们便只剩第一条路了,王上英明,不会看不到这个问题的。”檀锋叹道:“范首辅的动作虽然激进,但其实不失为一个办法,李儒一系把持朝政,但只要李儒一死,群龙无首之下,倒也不难各个击破。”
“檀将军,别忘了路超将军现在统带着整个大秦几乎三分之二的部队。而且王上对于路将军也异常信任,所以这一条。你想也别想。”
“那王上派名指挥使到我这里来,是为了什么?”檀锋有些灰心丧气地问道。
“王上看了你上奏的折子,每一份,王上都很仔细地看了,王上有一个想法,是想试一试,找一条另外的路子,也就是你说的路子。”名台道。
“王上是什么意思?”檀锋有些糊涂了。
“颖川是前线,是战区,这里的一切。都围绕着军队为主,大将军在这里是军事民政一把抓对吧?”明台看着檀锋,笑道:“既然檀将军觉得必然要改革,那么,便将颖川作为试点可好?在颖川,檀将军完全可以照着自己的意思来做,如果有朝臣指摘,那么王上也可以以颖川为战区,可以便宜行事为由来推托。当然,檀大将军如果当真要做这事,也必须得朝廷有所表示。”
“王上需要我怎么做?是要我将家眷送回咸阳吗?”檀锋的眉毛竖了起来。
“檀大将军会错意了,您也太小瞧王上的胸怀了。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王上既然决定由檀锋将军在颖川来试点改革,自然是极相信你的。王上的意思是。希望檀锋将军上一份折子,向朝廷保证,一到两年内。您所统率的军队,将不会再向朝廷要一分一毫的军饷,物资。完全可以自给自足。”名台笑道:“檀锋将军,你可敢立下这样的军令状?”
“两年?”
“最多两年!”名台肯定地道。
“好,我立下这军令状,如果两年之内,做不好这一切,我檀锋自回咸阳领罪!”檀锋霍地站了起来,“我们已经站到了悬崖边上,就算这一步踏出去便是万丈深渊,我也要搏一搏,高远十年之内便建立了一个偌大的汉国,将大秦逼得如此狼狈,我就不相信我在两年之内,连颖川也经营不好。”
“好,有檀大将军的军令状,我想王上会安心不少,檀将军,颖川还会多一个郡守来帮您!”明台笑道。
“王上还是不信任我吗?”檀锋反问道。
“不,恰恰是非常信任您才会这样,檀大将军,以您的聪明,难道还猜不出来这里的郡守会是谁吗?”名台笑吟吟地看着檀锋。
檀锋楞了一下,这才反映过来:“范睢范首辅!”
“不错!”明台点头道:“范首辅这件事情虽然犯了忌,但王上深知范首辅是一心为了大秦的,并不想杀了他,但如果不惩治范首辅,又如何安李先生与路超大将军之心,又如何让朝廷百官安心做事?所以王上的意思,是准备将范首辅充军,充军的地点就是你这里,檀将军应当明白,如果让范首辅长期呆在狱中或者发配到别的地方去,只怕性命不会长久啊!也只有你这里,不但能保证范首辅的安全,还能让范首辅一展所长,当然了,我先前所说的范首辅来当郡守只是一句笑话,范首辅到了你这里,做的是郡守的活儿,但身份却只能是一名充军的罪犯。”
“如此甚好!”听到这样的安排,檀锋却是击掌而庆,“我平素主要精力放在军务之上,范首辅长于内治,实务,如果有他来帮我,我对于两年之内完成颖川的改革更是充满了信心。只是名指挥使,要想在颖川完成改革,只怕我的刀子上会沾血了。”
‘这里是战区,一切便宜行事,当然,我相信檀将军会有完美的证据来表明你所杀的人都是罪有应得。’
“有时候,恐怕还得黑冰台替我背书。”檀锋逼视着名台。
名台僵了片刻,终于点头道:“好,都是为王上分忧,到时候有些难办的,黑冰台会拿出确切的证据来证明,你檀大将军杀得对,杀得好。”
“如此,我先在这里谢过了。”檀锋大笑道,“对了,名指挥使,你知道高远现在又搞了一些什么名堂么,整编军队,整治机构,裁撤地方卫军,动作可是很大呢!”
“知道了一些,但具体的还不太清楚,我们在汉国的情报网络被破坏得太厉害了。”名台摇头道。
“何必费偌大的力气!”檀锋伸手从身后的大案之上扯过那三张报纸:“瞧,上面写得一清二楚。”
名台仔细地看着报纸之上登载的一条条对他而言都是宝贵情报的消息,抬起头来瞪大眼睛看着檀锋,“这是真的?”
“当然是真的,高远就是这样堂而皇之的蔑视着我们,而我们,却只能干看着。这东西,叫报纸,是汉国国内公开发行的,会将他们施行的政策都登在上面,你看到背面的那些评论了吗?这一条条政策为什么要施行,施行之后有什么好处,都分析得清清楚楚。让人看了倒是茅塞顿开。名指挥使,以后这样的大汉新闻,我建议你每一期都应当收集,汉国既然公开发售,收集这东西便轻而易举,那些往来汉秦的商人便能替你办到此事。”檀锋道。
“你是利用这些商人收集情报?他们可信?”
“为什么不可信?”檀锋笑道:“商人逐利,只要给他们足够的甜头,他们就能为你带来很多你想不到的东西。”
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继往开来(64)童趣
呼号的北风将空中的雪花卷得翻翻滚滚,毫无规律的在空中飘浮,地上已经积上了厚厚的一层,放眼望去,视野当中,几乎全是一片银白,唯有远处的山尖之上还露着些许葱绿。
檀锋背着双手站在城门口,他所站的位置正在风口之上,从远处吹过来的风将他的斗蓬高高扬起,在风中猎猎作响,身后成两列站着的是他的亲卫,如同他一样,一个个钉子一样的扎在当地,与之相比的是,城墙之上,城门洞子里的士兵虽然竭力也想让自己站得笔挺一些,但身体仍是有些忍不住瑟瑟发抖。
头盔之上已经积了一层厚厚的雪,檀锋在这里已经站了近半个时辰了。蓦地眉毛一挑,远处,出现了一些黑点,愈来愈近,终于可以看清,那是一个马队,在马队的正中间,围着一辆马车,马车之上放着一个囚笼。
马蹄奔驰在积雪之上,带起一条白色的雾带,向着城池方向奔来,檀锋举起了手,城墙之上已经站了快一个上午的士卒们陡地精神一振,十名号角手鼓足了腮帮子,将近两米长的号角呜呜吹响,更多的战鼓声响了起来,一声一声,如同擂击在人的心脏之上。
战马减速,嘶鸣声中,整整齐齐地停在了距离檀锋十数米远的地方,显示出了他们非同一般的马术技巧,马车之上的囚笼之中,范睢裹着一条毯子,缩在一角,号声,鼓声将有些昏昏沉沉的他惊醒,抬起头来,便看到了颖川城那高大的城墙,以及城墙之前那个身影。
“末将陈子羽,奉命将人犯范睢送到。”马上一名骑士翻身下马。从怀中掏出一份文件,双手呈过头顶,大步走向檀锋。
檀锋低低的哼了一声,没有理会向自己走来的陈子羽,迈开大步,与他擦肩而过,径直走向那囚笼,囚笼之中,范睢已是站了起来。
陈子羽抬头,愕然地看着檀锋的背影。田继迎了上去。“陈将军,东西交给我就好了,城里已经备好了热水热菜热酒,陈将军一路远来辛苦,进去解解乏,至于人犯,交给我们就好了。”
陈子羽还想说些什么,但回头看了一眼檀锋的背影,终是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多谢,还请带路。”
田继挥了挥手,当即便有一名亲卫越众而出,带着陈子羽一行人向城内走去。
檀锋走到囚笼跟前。呛的一声拔刀,雪亮的刀锋掠过,囚笼一分为二,看着披头散发。神情憔悴的范睢,檀锋微笑道:“范首辅,欢迎来到颖川。”
看着意气风发的檀锋。范睢苦笑一声:“檀将军,你如此作派,如此迎接我,会让很多人不高兴的,这对你并不利。还是要小心一些更好。”
檀锋放声大笑:“范首辅,王上将你送到我这里来,我想便已经是表明了他的态度,至于其它人,我们需要考虑吗?王上说了,这疑川,便由得你我二人来折腾一翻,范首辅,大秦能不能起死回生,便看我们两人在这颖川折腾着如何吧?”他指着茫茫的雪原,“在远处的那边,便是汉国的颖水,如果我们两人失败了,用不了多久,汉军的滚滚铁骑便会从哪边打过来,那时的我们,便也只能将这颖川作为埋骨所在了。”
“好,好,既然檀将军有如此豪报,我范睢拼着这老迈之身,也要好好的来捣腾一番,大秦这艘大船已经千疮百孔,我们便来尽力修补吧。”
蓟城,大汉王宫,逍遥阁内,温暖如春,地龙烧得正旺,而在屋角,竟然还放了一个火盆,高远正坐在火盆前,一手拿着一本书,一手拿着一根签子,不时往火盆里戳几下,而在他的两侧,高致远,高明志两个小家伙一人一个小板凳,整整齐齐的坐在高远的两侧,眼巴巴地盯着火盆。
慢慢地,有香气自火盆之中漂了出来,高远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好香啊!”他陶醉地道,而身边的两个小家伙,早已是忍不住流下了涎水,喉头一上一下的。
“好了!”高远将手里的书扔到一边,从脚边拿起了火钳,从火里三两下刨出来一个黑乎乎的东西,放在嘴边不停地吹着,阵阵香气从那个黑乎乎的家伙上漂荡在整个逍遥阁中。致远还能稳稳当当地坐在板凳上,明志却已是站了起来,小手扒着高远的膝头,两只眼睛可怜巴巴地看着高远,舌头不时地舔着嘴唇。
“别急别急,心急可吃不了热豆腐。”高远用手指叩了叩那黑乎乎的外壳,低头对小家伙道。
“这不是豆腐。”小家伙当即反驳。
“是啊是啊不是豆腐,老爹我这不是打个比方吗?致远,把碟子拿来。”
高致远嗖地一下窜了起来,从桌子上拿来一个碟子,另一只手却还拿着两个汤匙,又嗖地一声窜了回来。
“好家伙,够快的啊。”高远摇头惊叹道,“美食的诱惑还真是大啊,来,儿子们,咱们开动了。”将黑乎乎的东西放在碟子里,两根手指拈起一点,轻轻一撕,一股热气从内里飘浮出来,一片金黄色跃然在父子三人眼前。
“老二先来。”高远笑道:“哥哥要让着弟弟,是不是?”
高致远点点头,小明志则美滋滋地将汤匙顺着撕破的地方小心翼翼地探进去,轻轻地挖了一勺出来,也不怕烫,就这样塞到嘴里,嗞溜一声,顿时不停地往外哈着气。
“慢着点慢着点。”高远赶紧道。“好了,到老大了。”
致远伸进汤匙,大大地挖了一勺,却没有寒到自己嘴里,而是伸直了胳膊,递到了高远的嘴边,“父王先吃。”
高远先是一楞,接着便大笑起来,“要得,这儿子倒还真是养得,懂得孝敬老爹了。”一口将嘴边的美食吞了进去,卷着舌头在嘴里来回打了几个滚。这才慢慢地咽了下去,“好家伙,不过就是一个烤红薯而已,也让我想了这么多年啊,才真正能吃到嘴里。”
这是寇曙光这一次远航回来之后带来的新作物,寇曙光远航,高远交给他的其中一个任务,便是寻找一些产量高,不需要肥沃的土地,随便栽都能成活而且收成不错的农作物。高远这特地开了一个名单给寇曙光,要求对方着力寻找这些东西。
寇曙光是从来不会怀疑高远是怎么知道这些东西的,反正王上说有,他就一定有,这一次远航,他终于发现了被王上称为红苕的这个玩意儿,皮儿是红的,但烤熟之后,内里却是金黄色的。挺香,寇曙光一共带了两百斤回来,送到了王宫之中,高远是如获至宝。
不过一共只有两百斤。高远是打算用它来作种子的,当下强忍着没有烤来尝一尝,今天没事,却是再也忍不住那曾经的回忆和梦中香气的诱惑。偷偷地弄了几个出来,带着两个小家伙躲在逍遥阁里烤着尝鲜。
两个小家伙是第一次吃这烤红莙,当真是如获至宝。你一勺我一勺,不大会儿功夫便将一个大大的红莙吃得干干净净,小明志还意犹未尽,两手捧起黑乎乎的外壳用嘴啃着,直啃得满脸都是黑灰,乐得高远哈哈大笑。
逍遥阁的大门轻轻被推开,身着厚厚的裘衣的叶菁儿脸带嗔色的出现在门口,看着爷儿三个,摇头道:“高大哥,你可真是为老不尊,竟然带着两个小家伙偷嘴,当时你可是说了这东西谁也不准动,要好好的留到明年春上,找最好的老农来种下呢。”
高远干咳两声,尴尬地道:“就是尝一尝,只烤了两个,你来得正好,这里还有一个,你也来尝尝。”
叶菁儿横了爷儿三一眼,缓缓地走到火盆边,致远已是乖巧地站了起来,将小凳子拖到了母亲的身边。
高远快手快脚地从火盆里刨出另一个红苕,也不顾烫手,三两下剥了外皮,将金灿灿地内核放到小碟中,递到了叶菁儿的面前,“尝尝。”
碟中的香气实在诱人,叶菁儿终于还是忍不住尝了一点点,稍微品尝了一下,眼睛顿时亮了,“这东西还能这么吃么?先前你可没有说过。”
“当然不能说了,要是说了,燕子那个馋嘴猫一定会将他偷着去烤了吃个干干净净,她功夫高,趁我不在的时候去偷,你和馨儿断然是发现不了的,明志,可不能告诉你娘我们吃了这个,不然以后爹爹可就不带你吃了哦。”
趴在高远的膝头之上,明志懞懞懂地点点头,奶声奶气地道,”记得了,不告诉娘。”
“晚了!”叶菁儿笑道:“你带着两个小家伙在这里烤,自以为很隐秘吧,燕子早就跑到库房去弄了几个跑了,还说是你让她去拿的,就在逍遥阁里呢,我是听着奇怪这才过来看一看,没想到你们还真是在这里。”
高远顿时怪叫一声,“不好,回头我一定要将剩下的再寻个地方藏起来,这东西可来之不易。”
“有什么来之不易的,现在你富有四海,这么点东西算什么,下一次寇曙光出海的时候,让他多带一些回来不就得了。”叶菁儿笑道。
“菁儿,我哪里富有四海了,我一直穷得叮当响呢。”一听到这个话题,高远顿时苦了脸,“王武嫡昨天又来跟我哭穷了,说给全国的官员都涨了薪饷,大家伙都喊着王上圣明,可不知财政部里又添了大大的一笔帐务。”
“我说得是咱家。”叶菁儿笑道:“今年你在几个公司和工坊里的分红,人家可是都送来了,合起来超过五十万两银子呢!”
“这么多!”高远顿时张大了嘴,“这么说,我还真成小富翁了,哈哈哈,有钱的感觉真好,明天,再去做一身新衣裳穿。”
听着高远恢谐的语言,叶菁儿顿时笑得前仰后合:’还真说得煞有介事的。’
“不好!”高远突然叫了起来。
“又有什么不好了?”叶菁儿奇怪地看着他,“拿了这么多分红还不好么?”
“我说那王武嫡没事跑到我面前哭穷干什么,敢情是打我这笔钱的主意。”高远的眉头拧成了一个川字。
“咱们拿这分红,王武嫡怎么可能知道,送来的人都说了,这些给股东的分红可都是保密的。”
“税,税!”高远没好气地道:“王武嫡定然是通过这些公司,工坊的税收推断出了他们的收入,进而大致推算出了我的收入。这个混帐东西,到现在还没有将国库和我的私房钱分开,有事没事儿就打我的主意,回头得再教育他。”
看着高远气急败坏的模样,叶菁儿再也忍不住,大笑起来。
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继往开来(65)画虎
不得不说,王武嫡是一个合格的财政部长,从征东军时代开始,便开始执掌钱袋子,一直到现在,他的地位在大汉朝廷之上仍是无可取代的,但高远却对这个家伙一直是深恶痛绝,因为王武嫡到现在仍然没有将国与家分开来对待,在他的心中,大汉国是高远的,那么大汉的钱也是高远的,反过来,高远的私房钱自然也是大汉国库的。所以每年本应当有国库拨付给王宫的款项,这位财政部长总是拖拖拉拉,其目的,就是将他拖没了,如果仅仅是如此,高远倒也没啥可说的,反正他也不指望自己和老婆孩子侍卫丫头们的那点薪饷,但王武嫡却每每将主意打到高远的私人夹袋里,每到年底,这位财政部长就会找出各种各样的借口来向高远哭穷,希望高远能够从内库里掏一些钱出来补贴国库。
“我要好好教育教育他。”高远气啉啉地道。
叶菁儿笑而不语,一年之中,不知要听多少次高远说要收拾王武嫡,但王武嫡在他的财政部长的位子之上仍然稳如泰山,仍然每年会打高远的主意,而高远在一番怨声载道之后,也都会掏出一些钱来捐助这位决是一脸苦瓜相的财政部长。
高远的王宫内库之中,也是没有余粮的。今年收了不少的分红,但叶菁儿估摸着,等到了过年的时候,这些钱便又会没了影子,所以趁着现在手里还富裕,她要将过年的一应所需先置办下来,该准备的赏钱,红包,也要提前备好,不然到时候让王武嫡又一下子掏摸走了。
其实对于王武嫡的想法,叶菁儿也觉得没啥错的,这大汉国不就是高远的么?所以每每王武嫡来要钱的时候。叶菁儿倒也不觉得反感,如果将大汉国当作一个家的话,那她就是这个大家的女主人,王武嫡就是帐房,是管家,缺钱了,自然会来找高远与他。
“好了,你也别抱怨了,你也就是嘴上说说而已,你偷偷摸摸地跑到这里来。明光阁那边可是已经堆了不少人了,何卫远又死活不话你去了哪里,大家都在等着你呢。”
高远拍拍手站了起来,“也罢,是该干活了,你将两个小子带回去吧,记着,那两袋种子你给我藏好了,燕子食髓知味。以后一定会再去偷摸的,可不能再少了。”
“知道了!”叶菁儿格格笑起来,“只不过是物以稀为贵罢了,要是让你天天吃这玩意儿。哪里还有这么香的?”
当然是物以稀为贵,可问题是,现在这片大陆之上,还没有这玩意儿啊。想要推广开来,没有好几年的功夫,根本是不可能的。所以在一定的时间之内。这玩意儿还是稀罕的。除开这些东西,在高远开给寇曙光的那张清单之上,还有很多的调味品,香料,比方说辣椒,想想就让人口水直流啊,可惜到现在寇曙光还没有给自己找来。
吃干抹净,高远又昂首挺胸来到了明光阁,自从入冬之后,高远便搬到这里来处理政务,原因无他,明光阁地方小,可以节约不少的取暖柴炭,以前处理政务的大殿太大了,空旷不说,每天烧的柴炭都不是一个小数字。
曹天赐第一个走进了明光阁。
“王上,我们在秦国实施的反间计划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范睢下台了,现在他被秦王发配到了颖川檀锋的军中。”曹天赐喜滋滋儿地道:“小小的一个反间计,就让秦国人上了套,没有了范睢这位裱糊匠,秦国的经济必然会崩散得更快。”
“发配到了颖川?”高远有些诧异。
“是的,我们在颖川的眼线发来了情报,范睢被押到了颖川,不过檀锋可是给予了范睢很高的礼遇,带了全副的仪仗队到城外迎接,并与范睢把臂入城,可不是一个对待充军的犯人的身份。”曹天赐道:“檀锋此举,只怕会引起秦国李儒一系对他的打压,当然,这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高远笑了笑,“看起来嬴英倒也不糊涂,这一招倒也挺高明的。”
“这高明从何说起?如果真高明,就不会将范睢废黜了。”曹天赐不以为然地道。
“檀锋与范睢都是秦国之内的改革派,而李儒一系只是改良派,两派之间一直便有矛盾,但李儒在秦国几十年,在秦武烈王的支持之下,根系早已深入到秦国的方方面面,关系盘根错节,范睢自然不是对手,所以这才有了范睢秘密见你,想借刀杀人的想法,蛇无头不行嘛。不过范睢也想得天真了一些,按说事败,范睢难逃一死,但秦王仅仅是将他废黜,下狱,发配,却并没有要他的命,而且是将他发配到了檀锋军中,这其中的意味就很明显了。也就是说,嬴英对现在秦国的状态是不满的,而这不满中的绝大部分责任自然应该由李儒一系来承担,他不杀范睢,就是要做给李儒看一看,让李儒明白他的想法,如果李儒想不出改变秦国现状的法子,那么他就有另辟他路了。”
“想动李儒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李儒说起来没有在秦国担任任何官职,可其实他的话语权比起首辅还要有力,不说那些遍布秦国朝堂方方面面的官员,便是统领着秦国近三分之二庞大兵力的路超,就足够让赢英不敢轻举妄动了。”
“嬴英自然不是傻瓜,所以这才有了将范睢发配到檀锋军中的举动,嬴英在给李儒,路超树立一个对手,而这几年来,嬴英最为重用的秦国将领是谁?”高远问道。
“白起。”曹天赐脱口而出。
“不错,白起,从函谷关的一员普通将领,白起这两年便的升迁速度让人侧目,现在他可是统领着咸阳守备队部玄衣卫的将军,这是一支两万人的战半力极为强大的部队,类似于我的青年近卫军团吧。黑冰台钟离下台,名台上位,白起火简般的窜升。这一切已经说明嬴英已经开始稳稳地掌握朝政了,这一次的行动,是给李儒的一个警醒。嬴英需要秦国的改变。”
“那李儒会做出那些改变呢?”曹天赐问道。
“李儒能做的有限,如果他完全按照我们大汉的这一套来,先不说秦国会因此而陷入内乱,而且也代表着他的学说在国家层面之上的竟争完败于蒋先生,这恐怕是他不能接受的,有时候,学术之争比起政治斗争可更残酷,延续的时间更长。所以李儒不管想出什么办法,都是治标不治本,只是一些改良的,延缓病症发作时间的暂时办法,不可能改变秦国的现状,反倒会因为我们大汉的强势压力而愈来愈陷入困境。”
“也就是说,李儒的倒台只是时间的问题。”
“是的,不过在这之前,嬴英显然要先获得路超的支持。”高远笑道:“与李儒相比。我倒更重视檀锋与范睢在颖川会折腾出什么?嬴英此举,可真是意味深长啊,檀锋可是一个不要脸的家伙,最擅长的就是拿来主意。但凡他觉得能让他实力增长的政策,他都会毫不犹豫地来试一试,先前他受困于秦国的国策,不敢妄动。这一次他得到了秦王的暗示,又有了范睢这个内政好手,他一定会在颖川折腾一翻的。你多注意一下颖川方向。”
“我们的政策岂是那么好学的,就怕他画虎不成反类犬!”曹天赐冷笑道。
“现在的秦国就是一只病猫,就算他檀锋现成了一只犬,那也是一个不小的成就是不是?”高远大笑起来。“对了,警察部初立,在施行的过程之中有什么困难?”
“因难主要还是在下面,愈往下难度越大,最基层的警察局是最困难的,因为地方卫军,先前的衙役,巡捕,以及县衙雇请的一些帮闲,这些人都要裁劣留优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毕竟还是砸了不少人的饭碗,虽然我们提供了不少其它的出路,但比起现在,肯定对不少人还是有影响的。”
“这件事情要坚定不移的推行下去,那怕会因此而有阵痛,不排除有人会借着这些事情来作乱,扰乱地方,但凡遇到这些事情,一定要以雷霆万均之力压下去。”
“是,王上放心。”曹天赐点头道,“不过下面还是很有些议论,认为成立警察局,培加了公务人员的数量,加重了地方财赋的负担。”
“屁!”高远冷笑道:“我是从最底层做起来的,下头那些猫腻能瞒得了我,就说以前县衙的巡捕,说起来就那么一些人拿着国家的薪饷,但你把那些帮闲算上,那得多少银两,而且这些人为县衙做事,薪饷却又不够养家,他们能做什么,当然是去压榨百姓,这些现象必须得到解决,成立警察局,看似增加了人手,实则将这些部门的人员完全置于了监管之下,到最后,反而会降低成本。以前县官什么都管,最后有可能什么都管不好,以后的县官只要给我搞好地方经济,就是一大贡献了,县官又不是什么神药,难不成还能包治百病,事事精通么?这查案,审案,判案的事情,还是交给专业的人去做才好。”
“是,再就是军事调查局从我这里分离出去,他们可是将我以前最优秀的人才都抽调走了大半,现在国家安全局人手捉襟见肘。”
高远笑了起来,“你留不住人,这个可不能怪我。”
“王上,监察院以前的人都是出自军中,这些家伙一个个都留变军队呢,我告诉他们国家安全局也会保留军职,但他们一个个都不信呢,都说照这个样子下去,国家安全局迟早脱离军队序列,归入警察序列,这警察的服装虽然也好看,但还是没有军装威武啊!”
“嗯,他们猜得很有道理,我的确有这个想法。”高远点点头。
曹天赐一下子哑然。
“好了,这些事情是你份内的事情,就不要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