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为王(枪手)-第3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天赐一直都是极厉害的人;只不过在大哥你的面前;一副乖宝宝模样;要知道在外头;大家可都是叫他曹阎王的。”一边的宁馨低声道。

“曹阎王?”一边的贺兰燕诧异地半晌;突然点点头;”你说得也是;反正杨大傻这个傻大胆都有些怕天赐。”

高远点点头;曹天赐作为大汉王国最大的情报机构的首脑;让人害怕是正常的。

“对了;前几天我去监察院;天赐跟我念叼说想建立一支隶属于监察院的武装力量;让我跟你说说;回来后高宁一闹;我竟是把这事儿给忘了!”一边的宁馨突然道。

“天赐想建立一支隶属于监察院的武装力量?”高远诧异地问道;”他怎么突然有了这个想法;监察院不是有自己的行动队吗?”

“天赐说;现在的行动队虽然精锐;但规模太小;很多事情都办不了。”宁馨道。

“那你对这事儿怎么看?”高远问道。

“哦;这事儿;我都没想呢;这天天高宁闹腾的;裘大夫说她有些积食了。”宁馨摇摇头。

“嗯;现在就想;凭你的直觉来谈谈。”高远笑着;自从有了高宁;宁馨好像突然转了性儿;虽然还在监察院挂着职位;但几乎已经不管事了;除非是监察院有什么重大的事情请他过去;她才会去瞧上一眼。

宁馨眨巴了一下眼睛;略一思索:”我觉得不太妥。监察院的权力已经够大了;不但掌控着庞大的内外情报机构;军法处也隶属于他们;还有自己独立的行动队;虽然规模不大;但不可否认;这些行动队的人;可都是军中精英。再经过特训之后;更加强大;大哥;依我所见;天赐的要求不但不能答应;还应当将军法处分割出来。”

高远微微一笑;”宁馨啊;我发现你自从有了高宁之后;变得有些笨了呢?”

宁馨瞪大眼睛;愕然地看着高远。一边的贺兰燕嘻嘻地笑着:”我听明志的奶妈说过什么一孕傻三年;现在宁儿还不满岁呢;所以馨儿现在还是一个傻子呢!”

贺兰燕这话一出口;叶菁儿和宁馨顿时怒目瞪视于她;看着两人杀人般的目光;贺兰燕身子一缩到了高远的身后;讪讪地指了指帘子外头;”我听荆守审案子。”

外头荆守所审的案子;其实并没有太大的意思;所有的证据一环套着一环;人证;物证;赵勇的供词;在陶然一一的展示之下;可以说已经将赵勇套得死死的了;根本就没有翻身的余地。

而帘子内;宁馨与叶菁儿的注意力却已经被高远所说的吸引了过来。宁馨看着高远;等待着他的下一步解释。宁馨当然不觉得自己变笨了。

“你自从有了高宁;便不太关心政事了。”高远笑了笑;道。”天赐不直接找我;而是找你来说这事;可以说是一次试探了;不像直接到了我这里;便没有了转寰的余地了。小家伙终于也长大了。”

“天赐想干什么?”叶菁儿脸色微变;在她心目之中;曹天赐一直便是当年扶风的那个倔强的小家伙;陡然听到高远这么说;她心里有些难以接受。

“当然了;不仅仅是天赐了;而是一批人;菁儿;馨儿;你们能想到这一批人是谁么?”高远端起桌上的茶;轻轻地抿了一口。

宁馨沉吟了片刻;”大哥;是扶风出来的人?”

高远点点头;”不错;也就是外头所说的扶风系。”他轻轻地笑了起来;”现在我大汉朝堂;军中;分成了若干个派系;虽然大家嘴上不说;但心里还是很清楚的;扶风系;有菁儿你叶氏的派系;有熊本等前燕国旧人组成的前燕系;还有孟冲这样的外来系;大家互相较着劲呢!”

“大哥;我叶家可没有什么系?”叶菁儿连连摇头。

高远哈哈大笑;”这没有什么可避讳的;即便你不认帐;可是在朝野之间;这却是大家公认的;好了菁儿;这也没什么;朝中有派系不是什么坏事;如果当真是铁板一块;那才是奇怪了。”

“那天赐这一次是什么意思?”叶菁儿问道。

“扶风系是我高远起家的老部队;曹天成;吴凯;孙晓阳;颜海波;步兵;还有死了的那霸;孙晓;天赐!”高远一个个的念头名字;”他们都自认为是我高远最为亲近的人;是我高远的嫡系;但自大汉建国以来;他们的封赏却是最少的。后来者像叶重;叶真;孟冲等人现在都已是一方大员;叶重掌兵部;叶真;孟冲等人更是一个独立集团军的司令官;相比起来;扶风系的确是声势小了一些。”

“而且;上一次的大封君臣;除了孙晓一人被封候之外;其它人都没有得到封赏;扶风系心中有不平也是正常的。”

叶菁儿默然半晌:”大哥;扶风系的确是最早跟随您的那一批人;的确不能薄待了他们。”

“扶风诸将中;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没有接受过传统的军事教育;像海波;步兵他们;任将犹可;但独掌一军的话;可就力不能及了。在我心中;他们仍然是最好的兄弟;但我却不能因为这个;而肆意地毫无节制地提拔他们。”高远摇摇头。

“那天赐这一次的事情;我怎么回答他?”宁馨问道。

高远一笑;摇头道:”不用回答他;回头我会下达命令;将军法处从监察院拆分出来。”

“这;这是不是太明显了;会让扶风系的人心冷的。”叶菁儿瞠目道。

“军法处拆分之后;我会知会议事堂;晋升吴凯;曹天成二人为候;天成虽然不在朝堂;但他所掌控的四海商贸控制着我大汉的商业;这候爷一职他也是当得起的。”

“打一大棒;给一个甜枣?”宁馨笑道。

高远哼了一声;”这一次的事情;天赐让我很不满意;却看看这事儿过后;他怎么说吧!”

丢下这句话后;高远也懒得理会几个人的表情;伸出手去;将帘子轻轻地撩开一条缝;将注意力转移到下面的厅审当中;此时;已经进入到了辩护方替赵勇辩护的过程当中。

听了一会儿;高远转过头来;对几人道:”这位辩护人也很不错啊;抓重点抓得很好;知道赵勇的罪行无可辩驳;居然从赵勇的家世入手;不谈赵勇;只谈子兰对于代郡的贡献;对于代郡投奔我大汉的无可取代的功劳;哈哈;说起来;这里面的很多材料还是我亲手炮制的呢;这位辩护人信手拈来;看来还是下了很大功夫的;卫远!”

“王上!”站在包厢外的何卫远走了进来。

“这个人下去打听一下是干什么的;回头告诉荆守;这样的人才;应当召进**院吗;我看他对于我们的律例;只怕比很多官员还要熟悉。”高远道。

“王上;这人只是一个讼棍而已。”何卫远惊诧地道:”这样的人让他进**院?”

“讼棍?”高远微笑道:”这样的人你不觉得是人才吗?”

“这些人专门找律法的漏洞;从来都不是好人!”何卫远愤愤地道。

“哈;能找到漏洞;那就是人才啊;至少我现在找不出多少漏洞;能让他找出来;那就是我们还做得不够好;就是要让他多找;找得越多;我们才越能完善我们的律法;直到他们找不出漏洞为止;这个人我瞧上了。回头去办!”

“是!”何卫远点点头。

“大哥;你的想法总是与众不同!”叶菁儿摇头叹道:”讼棍可不是什么受人尊敬的职业;要是让这人进了**院;当了法官;岂不是为天下讼棍张目?”

“嗯;以后也许讼棍会成为一个很光辉的职业!”高远笑嘻嘻地道。

第一零九二章:东成西就(85)

打官司;对于这个时代的百姓来讲;是一件避之唯恐不及的事情;不到万不得已;绝不会去敲响县衙门口的大鼓;很多案子要么是私了;要么便是由乡里宗族长老便处理了;这让高远很是不取;除开这样的处理方式会带来很多后遗症之外;也会让宗族长老的权力;威望过重;这并不有利于汉国的统治。

让律法深入人心;让汉国百姓视打官司作为一种文明处理矛盾的方法;便将其视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便是高远想要做到的。

而成立**院;也是高远实现自己的大汉王朝权力分治的一大步;大议会已经轰轰烈烈的开展起来;经过两年的推广;现在已经让大汉王朝的所有人开始认识这个新鲜事物;并且已经开始意识到自己也能以另一种方法参与于整个大汉王朝的管理中来。每一个议员都需要百姓一票一票的选出来;你干得不符我的心意;下一届我自然就不选你了。

而那些议员呢;现在也开始明白;自己的地位;权力;并不是来自于上官;不是来自于大汉王朝的各级衙门;而是来自于所有的普通百姓;他们服务的对象便会自然而然的转变;由讨好上官转为讨好百姓;在高远看来;这便是他改变这个世界的跨出的最大一步。

而**院的设立;便是他跨出的第二步。总体来说;到目前为止;推行的尚很顺利;在蓟城;天河;琅琅;河间;辽西等这一次没有受到战争波及的郡州之中;法院体系已经开始建立;他们脱离了以前的官员体系;从上到下;自成体系。

立法权交给大议会;司法则交给**院;政事归于政事堂;三权分立;各工其事;互相监督。

推行这样一套复杂的国家体系;自然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的时间恐怕将要以百年计;但高远并不会因为任重而道远便罢手;事情总要有人开头做起来;只要做到了一定的规横;滚滚的历史车轮便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是会随着惯性径直向前。万事开头难;而自己就是推动这件事情的最佳人选。

作为大汉的开国国王;自己在大汉王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和影响力;但凡自己推行的事情;虽然也有异议;但总是会得到绝大部分人的拥护;哪怕艰难;也会一步一步地走下去;假如自己不在了;只怕自己的继任者;并没有这份能力和魄力了。

而且高远也有自己的私心;在他的上一世经验之中;整个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历经了多少王朝;每一个王朝覆灭的时候;都伴随着淋漓的鲜血和仇恨;无数生命被无情地践踏在泥土之中;新一代王朝的崛起;必然会踏在上一代王朝的尸体之上。想要维系一个千年不倒的王朝;那就必须要进行改革;而他以前的那个世界里;不是没有王朝历经数千年而仍然坐在王位之上;虽然随着时代的进步;他们失去了权力;只是一个国家的最高象征;但这;难道还不够吗?高远最希望的就是千年之后;自己的子孙仍然坐在王位之上;哪怕只是一个象征。

一人一家的独裁政权注定是不会长长久久的。这一点;高远有着清醒的认识。绝对的权力带来绝对的**;任何一个英明的君主都不可能改变这样的宿命;而这样的宿命最终便只会有一个结果;阶级矛盾对立;社会体系崩溃;最终带来革命;以鲜血和生命来终结这一切;然后开始又一轮的循环。

高远希望在自己的手中;结束这一切。

外头传来法槌清脆的敲击之声;随后传来荆守低沉的声音:”监察院诉前代郡郡守赵勇叛国一案现在宣判;全体起立!”

哗啦啦一阵板凳的响动之声;偌大的大厅之内;数百人齐唰唰地站了起来。

“剐了他;剐了他!”二楼的包厢之中突然响起一个嘶哑的声音;所有的旁听者齐唰唰地转头;看向那里;杨国培双手死死地抠着栏杆;上身前探;要不是有两名同僚在他身后死死地抓住他;只怕他会跳下去咬赵勇一块肉下来。

被杨国培这么一喊;下头本来肃静的大厅之内顿时也闹顿起来;”剐了他”的喊叫之声此起彼伏。

荆守大怒;手舞着法槌;咚咚连敲;他本身便是军人出身;力气甚大;这一下连槌带拳头砸下去;做得极其结实的大案被砸得山响:”肃静;肃静;谁再咆哮法厅;本**官便会将他逐出去。”

荆守在所有人眼中;那可是说到做到的人物;他这么一吆喝;大厅之内顿时安静下来;便连杨国培也被人拖了回去;也不知是不是捂住了嘴;反正是再也没有发出声音。

“赵勇叛国;证据确凿;确本人供认不讳;依据大汉律……”对于荆守所念的那些某条某款什么的条文;众人一概不感兴趣;竖起耳朵的唯一想法;便是那最后的结局。

“绞立决!”当荆守的嘴里最终吐出这三个字的时候;三百旁听席之上有人面色一松;有人却是跌足叹息;有人愤愤不平;高远听到一边的包厢之中又传来咚咚的声音和咿咿呀呀的声音;心知必然是杨国培又要发作;不过这一次他身边的同伴显然早有防备;将他按住没有让他再去咆哮公堂;不然堂堂的大汉王朝积石城军事大学的现任校长被荆守派出法警拖出去丢在广场之上;不免也太失体统。

“绞立决!可真是便宜这个家伙了!”一边的贺兰燕喃喃地道。”相比起那些牺牲在代郡的我大汉官员;他的下场可要好多了。”

“不能因为别人野蛮;我们也就野蛮的回击。记住;我们是一个文明国家!”高远道:”什么腰斩;凌迟;这等酷刑本来就不应该存在;以后我们大汉要逐步取消那些惨无人道的酷刑;一步一步来吧;左右一步也吃不成一个胖子;想要改变大家的很多观念并不是短时间内便能做到的事情。”

下面传来赵勇嘶哑的哭喊乞命之声;声音渐远;显然是被法警给拖下去了;外面也终于传来了喧嚣之声;所有的旁听者开始退席;一边向外走;一边讨论着今天**院的审理程序;显然;今天的审理过程;必然会成为即将在各地铺开的法院审理案子的标准程序。

公诉人;辩护人;犯罪嫌疑人;一连串的新词汇;新概念在极短的时间内灌述到这些人的脑海之中;他们也需要时间去消化;不过这些议员;本身就是接受新事物极快的人物;否则也不能在大议会之中干得热火朝天。

高远并没有走;叶菁儿;贺兰燕;宁馨则在护卫的簇拥之下;匆匆离去;片刻之后;以蒋家权为首的议政以及各部大臣;鱼贯而入进入到了高远的包厢;包厢并不大;职位稍低者;竟是只能站在门外。

“王上!”荆守是今天的主角;他率先向前;向高远鞠躬。

“你做得很好!”高远点点头;”今天的审理过程;整理成文案;下发到各地法院;每一位法官都要认真学习;而下头各法院每一次的审理案例也都要整理成册;上报到**院汇编成册。”

“属下明白。”

高远的眼光扫过屋内的众多大臣:”**院在审理任何案件的时候;独立自主;任何人;任何部门不得干涉;干挠法院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如果发现有人明知故犯;有一起;算一起;严惩不贷。”

“遵命!”屋里所有人都躬身道。

高远站了起来;伸手打开帘子;看着现在已经空空如也的大厅:”你们;包括我;都要在以后学会习惯一件事情;那就是在我们的头上;还有一柄法律的利剑悬挂在头上;稍有不慎;触犯律法;这柄利剑便会落下;法律无情;希望这里的每一位臣工都牢记这一点。”

“属下谨记。”

“我大汉的律法刚刚开始建立;还很不完善;蒋先生;大议会要抓紧时间做好立法工作;而荆守;你的职责可不仅仅是只管审案子;你还要在审理的过程之中;尽量地发现律法之中的漏洞;然后使议会能够弥补。”

“是;刚刚在外头;何统领已经跟我讲了这个谭建的事情;这些人虽然有些可恶;但在这方面的确是人才;所以属下会组织一个专门的由这些人组成的部门来研究大议会出台的律法。”

“嗯;你能明白这件事;我很开心。”高远笑着拍了拍他的肩;”不要怕漏洞多;咱们现在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花上几十年的时间;终有让我们的律法完善的那一天。秦雷来了么?”

站在门口的秦雷神色灰败;蔫头搭脑地走了进来;”王上!”

高远看着他半晌;”你忠心为主;这是一件好事;但你也要明白;赵勇这一次的确是犯了大不讳;如果仅仅是迫不得已役降了秦人;哪也没什么;但他万万不该将我们在代郡的官员名单交给秦人;不然这些人中;总会有人逃出来的;而不是全军覆灭。”

“少公子他的确该死;可他终归是相公唯一的血脉。”秦雷失声痛哭着跪倒在地。

“这个时候;赵勇应当已经被押赴刑场了吧?”高远转首问着荆守。

“是的!”

“蒋先生;拿来吧!”

蒋家权走上一步;从袖筒里掏出一份黄色的卷宗;双手呈给高远。

“拿去吧!”高远看也没看;随手扔给秦雷。”抓紧时间吧;要是你去得晚了;可也怨不得我。”

秦雷双手颤抖地打开卷轴;特赦令三个大字映入他的眼帘;他不可思议地看了一眼高远;猛地仆倒在地上;重重地叩了三个响头;爬起来便向外边跑去。

第一零九三章:东成西就(86)

这两天对于蓟城的百姓来说;犹如在看一场传奇大戏一般;先是新任的兵部侍郎秦雷在王宫之前长跪不起;为前代郡郡守赵勇乞命;接着便是新成立的衙门**院开庭审理赵勇叛国一案;**官荆守当庭判处赵勇绞立决;立即押赴刑场执行。而当绞索套上赵勇的脖子;一切都已准备就绪的时候;秦雷居然又带着王上的特赦令在千钧一发之际赶到了刑场;从阎罗王手里将赵勇的这一条命又夺了回来。正当大家以为这一切都已经尘埃落定的时候;积石城军事大学的现任校长杨国培又穿着簇新的官服;跪倒了王宫的外面。

“一个接着一个的;还有完没完?”听到侍卫的禀报;高远哭笑不得;先是秦雷;接着是杨国培;大家伙都跪上瘾了么?

“杨国培心里憋着气呢;其实不仅是他;蓟城的很多官员都对于王上的特赦令不满。”一边的蒋家权笑道。

“这我知道!”高远指了指一边大案之上堆得高高奏章:”看到了吗?都是表示不满的;话虽然说得很委婉;但内里的意思却一清二楚;只怕这些家伙躲在家里无人的地方;定然是将我骂得狗血喷头。”

“那他们倒没有这个胆子”蒋家权大笑;”不过从昨天开始;兵部那头还有秦雷的家里;倒是被不少人堵住了大骂。”

“哦;还有人敢堵兵部的门?”高远大感兴趣。

“一般老百姓自然是不敢;但议会里的议员们敢啊;这两天;主要是积石城和辽西的议员们去堵兵部的大门;这里头带头的就是何大友;弄得叶重只能和了秦雷的假;但秦雷回到家里也不得安生;不少老百姓将他的家门也围得水泄不通;听说那可是骂得不堪入耳!”蒋家权道。

“瞧这事儿弄得!”高远扁扁嘴;”卫远;去把杨国培给我叫进来。”

“杨国培只是一时没有想通而已;王上还是不必太过于责罚他。”蒋家权含笑劝着。

“别人想不通倒也罢了;但他是谁;他可是积石城综合大学的校长;那可是我们大汉军官的摇蓝;以后只怕我们大汉军队中的绝大部分高级军官都会出自积石城军事大学;他如果连这也想不通;那我还真有些不放心让他来教我的军官了!”

“杨国培长于业务;以后的确也要为他配备一个熟悉政治手腕的官员去当副手。”蒋家权捻须道。

“王上!”门外传来何卫远的声音;高远抬头一看;”杨国培呢?”

“杨大人不起来。说如果赵勇不死;他就跪死在外头。”何卫远有些尴尬地道。”我劝了他几句;被他骂得狗血喷头。”

“我靠!”高远难得地爆了一句粗口:”当了几天校长;居然还长脾气了;何卫远;带几个侍卫去;给我将他拖进来。”

“是!”何卫远转身便向外跑去;他看得出来;王上是真得有些生气了。

杨国培不是被拖进来的;而是被抬进来的。作为一名曾经的军人;现在的军人老师;他不但有着军人一脉而承的倔强;更有一把子力气;看到被四个侍卫放到地上的杨国培;高远顿时哭笑不得;这家伙身上簇新的官服已经被磨开了几个破洞;很显然是侍卫在弄他进来的时候;这家伙有过剧烈的挣扎;不过他在厉害;那也是以前的事情了;高远身边的侍卫个个都有一身好功夫;四个对付他一个;他也就挣扎挣扎而已。

“哟嗬;看不出来;你还老当益壮嘛!”高远嘲讽地看着杨国培;”居然还能动手?来来来;正好我手也痒了;我们来单挑一把。”

杨国培坐在地上;昂着头;”属下不敢;属下也不是王上的对手。”

高远哈的一声笑;转头看着蒋家权:”蒋先生;你瞧瞧;你瞧瞧;敢情他如果是我对手的话;还真会跳起来与我打一架。”

“属下不敢;属下说错话了!”杨国培大声道:”但我就是不服气;王上为什么要特赦赵勇?那个王八蛋;死一百次也难以赎其罪。王上动用三年才有一次的特赦权;赦免的居然是这样一个东西;这让我大汉千千万万的子民会怎么想?”

高远瞪视着杨国培半晌;猛地转身;走到了大案之后一屁股坐下;气啉啉地对蒋家权道:”先生;你讲与他听;我懒得与这个家伙说话。”

蒋家权一笑走到杨国培身边:”杨大人;想听我说的话呢;那就站起来;规规纪纪地坐好;王上面前;如此失仪;成何体统?难道今天你在外头闹得笑话还不够大吗?明天铁定会成为茶馆酒肆里的话本;你可要大名远扬了。”

杨国培闷了半晌;爬起来;”我就站着听。”

“你喜欢站着就站着吧!”蒋家权笑道:”你刚刚所说大汉的子民会如何想?那你想想;代郡百万百姓是不是我大汉的子民?”

杨国培抬起头来;”微臣也看了贺兰雄发回来的邸报;代郡如今心中只怕只有我大汉王上。”

“话是这么说;但子兰在代郡数十年经营;他有素有贤名;在百姓心中的地位又岂会如此轻易被抹去;这是其一。其二;像秦雷这样的代郡官员;议员;虽然对赵勇亦是痛恨不已;秦雷在赵勇前去招降的时候;还曾能赵勇破口大骂;但真要赵勇的命时;秦雷他又奋不顾身地跳出来;那些来自代郡的议员这些天上蹿下跳;到处游走;所为的也不过是赵勇一条命而已;你能说;子兰在代郡人心中就当真没有一点份量了吗?”

“相比起代郡百姓子民的完全归心;赵勇一条烂命又算得了什么?”蒋家权冷笑道。”更何况;这一次赵勇被剥夺了所有的身份;贬到辽东成为一介平民;他是圆是扁;是长是方;还不是任由人揉搓。”

杨国培的眼睛慢慢的亮了起来。”您是说……”

“现在大家都知道王上动用三年才能使一次的特赦权赦免了赵勇;一定会感念王上的仁德;而随着我们在代郡统治的深入;最多三五年时间;一个被贬到东胡去的家伙;还会有人记得吗?那时候他是死是活;又还会有谁再关心呢?辽东三郡那地方;在中原百姓的心目之中;那就是一穷山恶水之地;说不定一个小小的头痛脑热便取了他的性命去了。”蒋家权冷笑着道。

杨国培慢慢地瞪大眼睛;整个人都显得兴奋了起来;用力甩了自己一巴掌;”我真是一头猪;猪油蒙了心;竟是连这样的关节也想不透;在辽东三郡;我们积石城军事大学可有大把的人手在哪里为官;想要收拾这家伙简直易如反掌;王上;我错了。”

看着仍然横眉怒目的高远;杨国培深深的弯腰。

“你记清楚了蒋先生所说的每一句话;三五年内;赵勇要是没了命;你这个积石城大学校长就不用干了。不说别的;秦雷就要找你去拼命。不要以为别人都是瞎子。”高远怒道。

“哪能呢;哪能呢?”杨国培连连点头:”我现在也想明白了;一下子绞死这家伙实在是太便宜他了;三五年的功夫;够我收拾他的了。而且王上放心;到时候这东西一定是正常死亡;秦雷那老小子保管找不出半点漏洞。”

“滚滚;别在我这里碍眼;早点滚回你的积石城军事大学去。”高远嫌弃地挥挥手。

杨国培却是笑嘻嘻的弯腰行礼:”王上;我恐怕还要在这里碍您几天眼了;这马上就要召开大议会了;自从蓟城综合大学开学之后;中央给我们积石城军事大学的拨款就在减少;您说这蓟城综合大学居然也开办军事专业;这不是成心跟我别苗头吗?我得留在这里;与议员们说道说道;蓟城大学开办军事专业;这完全是误人子弟嘛!”

高远嘿嘿地干笑了几声;”好叫你杨校长知道;本王也是蓟城综合大学的军事教授之一。”

卟的一声;杨国培一下子呛了一下;慌慌张张地向高远鞠了一躬;”臣下告退;臣下告退。”

看着杨国培离去的背影;蒋家权摇头笑道:”不脱赤子本色;倒也难得。”

“先生所说为他再配一个人的事;我看得早一点提上议事日程了。没想到两所大学的竞争现在就开始了;蓟城综合大学近水落台先得月;定然说动了不少议员将本来给积石城综合大学的费用划拨给了他们;杨国培自然不干。”

“不过这事儿也还真得想法解决!”

“不;有竞争才有进步;让他们两边争去;先生;其实还可以将这种竞争走到明面上;举办两所大学的对抗比赛嘛!”

“如果是单纯军事上的对抗的话;蓟城综合大学还真不是对手!”

“败上几次难道不是好事吗?”高远哈哈大笑。

两人都开心的笑着的时候;何卫远却又一脸窘相的跑了进来;”王上;王上;曹院长又在宫外跪下了。”

高远脸上的笑容顿时敛去;蒋家权微微一笑:”王上;那臣下便先告辞了。”

高远点点头;”卫远;替我送先生出去;顺便告诉曹天赐;他要跪;便给我跪到宫中去跪下;别在外头给我丢人现眼。”

第一零九四章:东成西就(87)

作为大汉王国最高情报机构的负责人;曹天赐与高远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最为亲密的;两人不但是君臣;更是师徒;可以说曹天赐是高远最为信任的人;从扶风军开始建立的时候;曹天赐就负责着高远最为隐秘的那一部分工作。

曹天赐突然来下跪请罪;蒋家权也略有耳闻;作为政事堂的最高负责人;对于政治驾轻就熟的蒋家权当然对大汉王国内部的各大派系是相当清楚的;不过与高远一样;他也并不并不变这是一件坏的事情。

不过他并不打算掺全曹天赐的事情;他知道;汉王有能力处理这一次的突发事件。

何卫远将曹天赐带来了后花园之中;便无声的退开;曹天赐仰头看向稍远一些的凌宵阁;隔着阁上的纱窗;能依稀看到汉王高远的影子;他无声的轻叹;双腿一屈;跪在了烈日之下;后花园中有许多大树;荫凉的地方也很多;但他仍然选择了跪在烈日之下。

时间一点点推移;汗水滴哒滴哒地从头上掉落在身前的地上;顷刻之间便消失得无影无踪;纵然是以曹天赐的体格;此时也不免感到有些昏眩;但凌宵阁上仍然毫无动静;高远仍然稳稳地坐在哪里;看着手里的一本卷宗。

叶菁儿端着一碗汤饮子走进了凌宵阁;隔着沙窗向外一看;不由有些担心地道:”大哥;你到底要让天赐跪到什么时候;都快一个时辰了;这天气;怎么受得了?”

“让他多跪一会儿!”高远冷哼了一声;”他的脑子里就是水太多了;才会被人利用;让他多流点汗;将脑子里的水都流干净了才好。”

“可别跪出一个好歹来;你不心疼;我还心疼呢!”叶菁儿将汤饮子放在桌上;转头对在屋里一角正在描红的儿子致远道:”致远;去把你天赐哥哥拉进来。”

四岁的高致远已经描了一个时辰的字;手腕早就酸软不堪;不过高远没有发话;他只能咬着牙关在哪里坚持;听到母亲的话;不由喜笑颜开;将笔搁好;欢叫一声:”我知道啦!”一溜烟儿地便跑了出去。

“你倒是一箭双雕;致远巴不得你来这一句呢!”高远放下手中的书;笑道。

“你也是的;致远才多大一点儿;适可而止就好。”

“自古慈母多败儿!”高远取笑道:”你不觉得致远的性子有些跳脱么?都是平素你们惯的;他将来可是要承接大汉王国的;自然从小便要磨练他的性子。”

叶菁儿摇头不语;磨练致远她自然是同意的;但作为孩子的母亲;她怎么可能不心疼呢?

高致远小跑着下了凌宵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