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为王(枪手)-第3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空间再度填满;纠纠老秦的战歌之声;响彻整个战场。

自己仍然是那个战无不胜的大秦第一将军;李信不无得意地想着。嘴角勾起一道弧线;笑意浮上了脸庞。

但马上;这笑意凝固在了嘴角眉梢;他听到了如雷一般响起的马蹄声;霍地转头;右侧地平线上;无数火把犹如天上的繁星;正风驰电挚而来。

不仅是李信呆了;所有的秦军将领几乎在同一时间;都将头转向了马蹄声传来的方向;他们都是积年老将;仅仅凭马蹄踏地的震动声;便很清楚来的骑兵有多少。

那不是小股的敌骑;而是多达数万人的骑兵。

就在敌骑迅速接近的时候;在李信的身后;又传来了震天的呐喊之声;山梁之上;枫林之中;无数的汉军从内里钻了出来;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连盔甲都没有穿;手中却仍然紧紧握着刀枪;光着的脊梁之上;背着一壶壶的羽箭;为首一人;手持陌刀;光着膀子;满脸横肉;在他身边;同样光着膀子的一个大汉手里却是高高举着大汉王国的黄龙旗。

“啊哈哈;我老唐还是跑到了骑兵前头!”唐一彪放声大笑。

“师长;咱们比他们要近上一半路程!”身边一名军官提醒道。

“去球;老子们只有两条腿;他们有四条腿!”唐一彪啐了一口;”弟兄们;杀下去;杀光这些秦国人。”

漫山遍野光着膀子的汉军从枫叶林中冲了下来;如同一只只大锤;重重地敲在秦军的外围阵地之上;轻而易举地将看似坚固的秦军外壳砸得粉碎。

与此同时;另一个方向之上;汉军骑兵犹如一柄锋利的长矛;长驱直入;将一个个秦军撞翻在马前;砍死在当场。

战场之上;顷刻之间便主客易势。

看着刚刚还一片大好的形式;转眼之间便如同风卷残云一般被汉军摧毁;李信喉头一甜;一口逆血卟的一声喷了出来;将胸甲染得一片赤红。

“大将军;快走吧;大势已去;挡不住啦!”浑身是血的嬴卓冲到了李信的面前;披头散发;盔甲之上尽是一道道裂开的口子;也不知道负了多少伤。

“走;往哪里走?”李信茫然地看着火光映照之下的战场;”如果能走;我还会到乌云旗来吗?千里草原;茫茫无边;走不了啦!”

嬴卓颓然垂下了头;刚刚的生龙活虎忽然被无尽的疲惫所取代;身上的伤口不断地涌出鲜血;脸色也一点点苍白下来;他看着李信;眼里露出无尽的悲哀之色;手上一软;大刀当的一声坠在地上;”大将军;我怕是要先走一步了!”说完这句话;他无力地扑在马上;拼尽全力地抱着马头才没有让自己坠下马去。

“这一生;我无悔跟着大将军南征北战;只惜;我们功亏一篑啊!”

李信的眼中涌出热泪;”去吧;去吧;我随后就来;我们此去黄泉地府;再召旧部;再杀出一片天地来。”

嬴卓的脸上浮现出一丝笑容;”那;那我在奈何桥等着大将军;您可不要喝了孟婆汤;到时候认不得属下了。”

砰的一声;嬴卓坠下马来。

李信没有再看坠下马去的赢卓;因为他知道;稍后不久;自己也会像他一样。举起了手中的战刀;李信声嘶力竭地吼道:”纠纠老秦;复我河山;血不流干;死不休战;儿郎们;杀啊!”

他纵马;冲向了战场。

当天空之中第缕阳光刺破雾蔼;将摧生万物生长的阳光洒向这片染满鲜血的土地的时候;乌云旗这块方圆十数里的土地之上;战事已经基本结束;四处伏尸累累;断肢残臂;遍地都是;几乎找不到一块没有染血的地方;泗阳河靠近这边的土地;尽成赤色。

李信的大旗还没有倒;但在他的身边;簇拥着他的士卒已经不过千人;被无数的汉军步骑里三层外三层地围得死死的。而在更远一些的地方;一队队的秦军俘虏在汉军的押送之下;正在向着积石城的方向前进;纵然秦军纪律严苛;但最后崩溃之时;他们与一般人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的;慨然赴死;也不是每一个都有这种心态。在最后阶段;终于有大队的秦兵在绝望之余;抛下了兵器;向汉军投降了。

李信还没有死;是因为高远不想杀他;李信是秦武烈王自小的玩伴儿;是他最为信任的大将军;如果能将他生擒活捉;相信对于秦国的震动;绝对比杀死他要大得多;更何况;如果人还活着;能做的文章可就太多了。

马蹄声得得;紧紧围困着秦军的汉军让出了一条通道;浑身浴血的高远策马缓缓走了出来;在他的身边;同样身上沾满了血迹的贺兰燕;贺兰雄相伴左右;颜海波;唐一彪等大将随行两侧。

“李大将军;你输了;何必再作无谓之争;放下武器;你便是我高远座上贵客!”高远扬声叫道。

李信坐在地上;手中的战刀之上缺口累累;他几乎已经累得脱力。听到高远的叫喊;他撑着战刀站了起来;看着不远之处的高远;大笑道:”王上是来劝降的么?”

高远摇摇头;”李大将军不是会投降的人;所以我也不费这个力气;但放下武器来作我的客人却未尝不可。等到时机成熟;高远再送李大将军归国如何?看看你周围的这些将士;他们已经尽到了作为一个战士的本份;难道李大将军就忍心看着他们这样一点也没有价值得死去么?”

李信嘿然一声:”李某倒是要多谢大王的好意了;不过李信是不会给大王这个机会拿我去要协我王的。至于这些战士;他们既然选择跟了我;那自然会与我同生死;共命运。”

高远摇摇头;”李大将军;就当真不考虑我的提议么?”

“此事勿需再提;不过大王;临行之前;我还有一事相询;不知大王能否坦然告之?”李信道。

“自然。”

“大王是否早已经料到李某要在这乌云旗设伏?”

“是的。”高远点头道。

“既然如此;大王为何还要来自投罗网?虽然你已早作安排;但这种冒险之举;是很容易翻船的;你的援兵晚来上一个时辰;我就能达成我战前的目标;杀死你;这样纵使我全军覆灭;相信汉国也必不能持久。”

“因为我相信我的将军们;也相信我的士兵能按时抵达乌云旗!”高远笑道。”至于为什么要冒险?李大将军;你也不仅仅是带兵打仗;在政治之上;想来也是老手;我是大汉的王;不能仅仅站在军队的角度看问题。如今蒙恬;路超两路大军;已经横扫魏国;打进了我国的渔阳郡;这两地百姓;正在遭受你们的荼毒;我早一些消灭了你的部队;便能早一些让那里的人民被解放出来;也让我大汉能早一步走上正轨。”

“只怕也存了些消除东胡人的力量;稳固你在辽东的统治吧?”李信笑道。

高远大笑起来;”李大将军果然非常人也;值此时机;也还不忘离间我君臣一把;只可惜;这你可打错了算鼻;东胡人也好;匈奴人也罢;抑或还有汉人;他们在我高远眼中;都一视同仁;是我的子民;今日东胡独立骑兵师在我跟前;他们自然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假如是贺兰雄的匈奴师;抑或是我的青年近卫军;无论谁处在现在这个地位;他们都应当为大汉千千万万的子民作出牺牲。怀恩;高车;木骨闾;你们说呢?”

三员东胡大将齐齐策马上前;大声吼道:”愿为大汉;赴汤蹈火;鞠躬尽瘁。”

“瞧;这便是我大汉子民。我大汉国境之内;有很多民族;但不管他们属于那一族;在族名之前;都得加上大汉两个字!”高远厉声说道。

“明白了!”李信慨然摇头;”这一役;你赢了;但我们大秦还没有输。”

“你不会等太久的!”高远笑道。

第一零四八章:东成西就(41)

李信死得极其震憾;那个场面;在很多年后;还让大汉帝国在场的将领和士兵们难以忘怀;当李信含笑横刀于颈;自刎当场的时候;最后跟随他的近千名亲卫;纷纷举刀自戗;一个接着一个地倒在李信的身边;以李信为圆心;他的亲卫们的尸体叠成了一个圈子;却仍然将他牢牢地围在正中心。

贺兰燕;乌拉;苏拉几个女将不忍见此场景;纷纷扭过头去;而以高远为首的汉军将领们;则是郑重地摘下头盔;向这位曾经的天下第一名将致以最崇高的礼仪。

数万汉军默然无语地看着他们的最后这一股敌人倒在他们的面前;随着高远的一声令下;军旗平举;武器触地;数万汉军为李信送别。

敌人是可恨的;但伟大的敌人却是值得敬佩的。

“将李信的遗体好好收敛;派人给秦王送回去!”高远策转马头;低声吩咐道。

“遵命!”贺兰雄点头道。虽然十年之前;正是在李信的指挥之下;让所有匈奴人从此再无家园;但这并不妨碍贺兰雄对此人的敬意。

秦军大将李信率十万大军出击;意图占领大汉王国的军事重镇积石城;直捣高远起家之本辽西;却连积石城的影子都还没有看到;便被尽数歼灭于大草原之上。其实这一战;从王逍没有及时拿下山南郡城;让贺兰雄的数万大军从代郡安然撤走;这场战事便几乎已经注定了结局;但秦人却将最后的希望寄于楚人的策应之上;抱着侥幸心理继续出击;终于自食苦果;李信一生用兵谨慎;唯一冒了一次险;却将自己和十万大军尽数葬送。

李信败亡;高远随即整合贺兰雄的东方野战集团军与阿固怀恩的东胡独立骑兵师;大军向着代郡和山南郡方向开进;誓要重夺这两个军事重地;确保大汉王国的后方不再受到秦人骚扰。

而高远则带着剩下的两万匈奴牧民返回积石城;直到此时;从蓟城出发的青年近卫军两个骑兵军才刚刚抵达辽西。

大汉王国再次大胜;积石城中欢声雷动;城内百姓家家户户挂出红绸;在门口摆上大案;大案之上放满食物;欢迎着自草原归来的勇士。

不过对于积石城的郡守吴凯来说;欣喜之余;却有着更多发愁的事情;近四万匈奴牧民自备武器出战;伤亡多达两万人;而这其中;积石城的居民便占了三分之二;其余的则来自辽西等地。这一万余人的伤亡;不仅让积石郡的劳动力锐减;更是让上万家庭失去了家中的顶梁柱;抚恤以及日后的安置;都足以让他头大三分。

这是大笔大笔的银子必须要从府库之中掏出去;而且不能拖欠;这关系到民心的安定;也关系着匈奴人对大汉王国的向心力。这一次他吴凯能一呼百应;并不是因为他吴凯有多大的能耐;而是因为大汉的政策让这些匈奴人看到了美好的未来;他们愿意为了这个国家去抛头颅;洒热血;那么;这个国家自然也不能让他们的家人失望。

可是积石郡却一直都不富裕;这些年来;积石郡基本上都是负债经营;也亏得吴凯对于商业谙熟;这才让积石郡虽然艰难却一直在向前挺进;今年刚刚有转亏为盈的希望;可这场大战一打;眼见着便又要负债累累了。

“王上;我破产了!”吴凯指着大案之上厚厚的帐本;这是刚刚统计上来的;需要府库拿出来的银子;看到那庞大的数目;吴凯左算右算;今年也是无法支付;哪怕他停下所有的在建项目;包括道路;水利等基础建设;也无法支付得起。

看着愁眉苦脸的吴凯;高远大笑起来;”放心吧我的吴郡守;户部不会坐视不管的;这场大战;不是为你积石郡打的;而是为我大汉打的;你这里竭尽所能;我让王武嫡到时候给你拨付一批银两下来。”

吴凯嘴巴一扁;”王上;王武嫡什么德性我还不知道;让他拿钱出来;比挖了他的祖坟还让他伤心;能从他哪里抠出几个银子来?我根本不做指望;今年我大汉四处开战;孟冲;白羽程;张鸿宇十万大军打进了楚国;这银子只怕是流水价般地流出去;渔阳被秦军攻破;四处肆虐;渔阳可是人丁密集之地;必然损失惨重;到时候逐出秦人;重建家园;恢复重建;也得需要海量的银子;还有魏国;这一次必然也是要归我大汉了;这些都是膏腴之地;在王武嫡那个家伙看来;投资这些地方;回报比投资我这里大得多;我这里地多;人少;而且匈奴人占了几乎一半的人口;那家伙肯定是抠了又抠。恨不得一文钱也不给我。”

“如果王武嫡真不给你钱;哪你打算怎么办?”高远笑问道。

吴凯凑了过来;腆着脸道:”王上;让王武嫡给我钱是不可能的;我也懒得与他去打这个擂台;与他较劲;还不如来求王上;只要王上松口给一点小小的政策;我这里就不愁银子了。”

“哦;你想要什么政策?”高远笑问道。

“我想将积石城的所有军工产品价格上涨百分之十。”吴凯伸出一根手指;”小小的一点涨价;比方说破甲钱;一根只不过上涨了不到十文钱;却可以解决了我积石郡的大问题。”

卟的一声;高远刚刚喝到嘴里的一口水全都喷了出来;”我说吴郡守;你这个法子我要是准了;王武嫡一定会冲到我的王宫之中去撞柱子;我大汉王国数十万大军;一年采购多少军备?上涨百分之十;亏你也说得出来;你刚刚说了羽箭;你怎么不说马上就要大规模投产的神机弩啊?一台神机弩;那就得上涨十两银子;一台车载弩;便涨了近五十两银子;你这胃口太大了。”

“王上;涨的这些钱又不是我积石郡独得;这不还得给国库分帐吗?”

“羊毛出在羊身上;你吴郡守精于算计;王武嫡就是吃干饭的吗?你的确是与他分帐;但你在积石郡还在收那些军工作坊的税;除开国营的之外;你不是正在推广军工作坊的外包吗?像盔甲;羽箭;不是已经开始了吗?我敢打赌;这上涨的部分;你铁定会全都搂到自己怀里。王武嫡想跟你分帐;那也只限于国营的吧;可现在除了极精密的和核心的技术之外;其它的你都外包了出去;国库怎么跟你分帐?这事儿;提也不要提!”

听到高远一口便道破了自己的打算;吴凯顿时拉下了脸;心中却将唐河骂了一个狗血喷头;自己这外包刚刚开始;王上却早已经知道得清清楚楚;必然是这个家伙吃里扒外;在积石郡拿着自己发的薪水;却将自己的家底却都漏给了王上;自己本来准备打个时间差;好捞一笔来补上这个大窟窿;现在看来却成了泡影了。该死的监察院分部;等今年的议员大会开始的时候;在预算之上;自己要授意那些议员狠狠地卡一下他们的经费。

“再想想别的办法吧。”高远看着耷拉着脑袋的吴凯道:”辽西这一次受创不大;琅琊今年日子也好过;你与郑均;范登科商量一下;让他们对口可以你一些支援;今年熬过去;明年你日子不好过了;不提你这积石郡数百万亩耕地;便是你这城里的军工作坊的分成;抽税;就足以让你偿清旧债;还有盈余。”

“郑均也就罢了;范登科那家伙;小门小户出身;小家子气惯了;一向只关注他的一亩三分地;找他;那还不将我骨髓敲出来;我还不如找河间的吴慈安呢!”吴凯没好气地道:”好歹也算是我的本家。”

“那就随你;你找谁搞对口支援;那是你们地方上的事情;不过户部那里;你就不再争取一下?蚊子再小;也是肉嘛;再说你的实际情况摆在这里;王武嫡也不是那么不近人情的。”高远笑道。

吴凯唉声叹气:”王上你是不知道;王武嫡上次要对我这里的军工作坊加税;被积石郡的议员们给驳回去了;那家伙正不爽呢;逮着这个机会;肯定要拿此与我作交换条件;加税加税;大头最后都归了中央;我积石郡却要承担百姓的不满;这事可划不来。真要这么做了;下一届的民选;我这郡守估摸就当不成了。”

高远大笑;看来这议会的威力已经开始显现出来了;”当不成这郡守;我调你回政事堂嘛;你是我大汉元老;政事堂里肯定有你的一席之地的。”

吴凯的脑袋却是摇得如拨浪鼓一般;”政事堂我才不去;那里扯皮的事儿更多;我还是在积石郡这一亩三分地上的好;好歹这里也是我一手一脚慢慢经营起来的。”

“哪也随你;啥时你被他们选下来了;啥时候我调你回蓟城!”高远笑道。

正说着;何卫远大步而入;”王上;何大友求见!”

“哦;我的天下第一村的村长来了;吴郡守;你可知道;我们的这位村长;可有一位了不得的老婆呢!”高远笑对吴凯道。

“这事儿;我听贺兰雄提了一嘴;王上;真没有问题吗;这个古丽的身份太敏感了!”吴凯有些担心。

“只要他是何大友的老婆古丽;而不是匈奴王庭唯一剩下的嫡女;便没有什么可担心的;而且我也作了一些安排!”高远摇头;对何卫远道:”让大友进来吧!”

第一零四九章:东成西就(42)

“大友;你家古丽这一次受了重伤;你是来找我算帐的么?”看着面前行礼的何大友;高远将他搀了起来;开玩笑地道。

“能为王上效力;是我何家的荣幸;焉敢有其它的想法!”何大友低声道。

“哪是因为古丽这一次破了相;你嫌弃她了?”

“古丽即便破了相;配我这个瘸子也是绰绰有余;大友那里敢生这等心肠?”

“嗯;既然都不是;你耷拉着一张脸干什么?”高远微笑着问道:”我问过柯远山了;古丽虽然伤重;但只要好好休养几个月;恢复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王上;贺兰司令官先前碰到我;跟我说;古丽的身份只怕大有问题;她;她有可能是……”何大友抬起了头;看着高远;脸色很是难看。

“有可能是匈奴王庭匈奴王的嫡女是也不是?”高远坐了下来;端起桌上的茶碗;两根手指捻起茶碗盖;轻轻地浮着茶上的浮沫。

“王上都知道了?”何大友的声音更小了三分;而站在高远身后;何大友的侄子何卫远脸色却是变得煞白。匈奴王的嫡女;这个身份关系可就大了。

“我问过她了!”高远叮当一声合上盖碗;道:”古丽说;她是何大友的老婆;是白杨村的古丽;过去的往事;都记不得了。”

“她;她真这么说?”何大友霍地抬起头来;”您;您也不究她的隐瞒之罪么?”

“看你的样子;倒不是你嫌弃她;而是怕她甩了你吧!”高远哈哈大笑起来;”往事已矣;如今匈奴人已在完全融入了我们的大汉国;这一次的大战你也看到了;匈奴人为了大汉;可谓是损失惨重啊;四万人出积石城;回来的只有一半人。他们已经有事实证明了他们对大汉的忠心;所以;古丽的身份;根本就无足轻重了。我追究什么?”

“多谢王上宽宏大量!”何大友当上议员之后;在政治之上倒是长进不少;心知如果在其它任何一个国家;碰上这样的事情;只怕都会来一个斩草除根;杀得干干净净最是清爽。

“古丽在军事上的才能不错;如果她以后有意从军去当一个女将军;你可舍得?”高远笑问道:”她如去当女将军;你可就是不折不扣的全职奶爸;要担负起照顾两个孩子的重任了。”

何大友双手抱拳;一揖到地;”我何家能为王上出力;那是我八辈子积来的福份;哪里会舍不得。”

“那就好;那就好!”高远笑道。

“大友啊;你是我积石郡内最为德高望重的议员了;以后我们积石郡将在蓟城设一个办事处沟通大议会与政事堂;我有意让你去蓟城担任此职;你看如何?”吴凯在一边微笑道。

何大友先是一楞;但马上心中便已是明白;”我愿意;愿意。”

“嗯;很好;大友啊;卫高现在是青年近卫军的一名骑兵团长了;这一次他们经过这里;想必你也看到了吧;卫远呢;现在在我身边担任侍卫统领;过一阵子;我也会放他出去任职;你们何氏一家;以后可就是我大汉的将门世家了。”高远大笑起来。

何大友喜滋滋地告辞离去;对于让他去蓟城定居的事情;他不但不认为这是一种不信任;反而认为本来就应该如此;自己的女人身份如此敏感;居然还能去当将军;自己一家也没有受到任何牵连;这样大度的君王那里去寻;而对自己而言;在白杨村也好;去蓟城也罢;总之是为了王上效力。特别是高远最后许诺;将把他的两个儿子接到宫中;由他亲自教导;更是让他欢喜和一佛升地;二佛入地;这代表着什么;代表着以后自己的儿子可就是大王的弟子;拿大王的话来说;那就是赢在了起跑线上。可惜不知道自己的祖坟在哪里;不然一定要去好好地上几柱香;不过何大友肯定;即便不知道自己家的祖坟了;但埋葬他们的地方;一定是一块风水宝地;这绝对是家里祖坟冒了青烟儿啊!

出了郡守府;何大友是一路狂笑着回到了自己的寓所;重伤的古丽被柯远山送回积石城之后;唐河便派人将何大友和他的两个儿子接到了积石城;名义之上是照顾古丽;其实也有着扣押的意思;就看高远最后如何处置此事罢了。

何大友在笑;而此时;在远离积石城的大雁城下;有人却是欲哭无泪;而这个人;正是从数年之前便开始走了背运的王逍。

李信攻积石城;王逍带着五万大军深入河套;攻击汉国的另一重镇大雁城;而大雁城则是大汉王国辽东都护府驻节所在;由武职转文职的孙晓;便是大汉东都护府的都护。

大雁城的驻军并不多;只有三千人;隶属于孙晓的都护府;积大战暴发之后;孙晓发急令将在东胡驻守的熊本的一万驻军调回了大雁城协助守卫。

不过事情却大大地出乎了两人的意料之外;秦军攻击大雁城的军事行动还没有开始;李信败亡的消息便已经传来。

对于守住大雁城;孙晓根本就没有丝毫的担心;现在大雁城内;虽然只有正规军队一万余人;对于大雁城这样的大城来说;人手的确有些不够;但孙晓却招募了足够的青壮;当年敢移居大雁郡的移民;大都是亡命之徒;将脑袋拴在裤腰带上晃荡的家伙;这些人在以前的国家一文不明;好不容易到了这里;有了田地;牛羊;房屋;娶上了媳妇;生了娃娃;正打算过安生日子呢;秦军却打来了;想要再过安稳日子;就必须得将秦人打跑;所以这些人的求战之心比正规军还要强烈;而且这些家伙大都是无知者无畏;根本不明白战争的凶险这可不是街头之上一群混混抡着板砖;举着砍刀的斗殴。

二来;大雁城是积石城的翻版;经历过积石城保卫战的孙晓;对这种城池在防守上的厉害那是亲眼目睹。

三来;现在大雁城中;可是人才济济;前燕国太尉周渊;前齐国国相田单;再加上大将熊本;这些人可一个个都是响当当的人物;抛开熊本不说;周渊;田单的名气可比王逍要强太多了;有这些人帮着孙晓出主意;孙晓哪里惧怕所谓的名将王逍?田单或许会出工不出力;但周渊一定会掏心掏肺的帮着自己;他的孙女可是大汉王国大王子定下的媳妇呢!

孙晓将守城的事;完全甩给了熊本;反正上头有两个老头出谋划策;下头有熊本这个积年老将指挥作战;自己;为他们作好后勤就好了。指挥大军作战;孙晓很清楚不是自己的长项;若非如此;当年王上也不会将自己调离军队系统了。

王逍住在大雁湖畔原来熊本住的那个庄园之中;这个庄园因为周氏一大族人尽数搬到此处;已经被扩大了足足数倍;数十幢房屋将周渊的居所围在正中心;犹如众星捧月一般;周渊现在倒是过得逍遥自在;闲遐这时钓钓鱼;种种菜;优哉游哉;比起掉了脑袋的宁则诚;他实在觉得自己的运气是极好的了;当年燕国的三驾马车;唯一能善终的或者也就只有他了。

不过现在的主人王逍却是形销骨立;刚刚接到李信败亡;十万大军尽数覆亡;被高远全歼的消息的时候;当真是五内俱焚;李信的败亡;代表着他的后路已经被断绝。

“或者是当年我在霍兰山口一举屠杀了数万匈奴俘虏的报应吧!”满头白发的王逍看着儿子王剪;哀叹道:”老天爷注定了要让我死在草原之上。”

“父亲;局势虽然万分险恶;但也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时候;我们还有五万大军;大雁城打不下;咱们就不打;咱们拔营向前;去先锋城;统万城;去东胡人的辽东半岛;我就不信汉国刚刚控制辽东半岛不久;哪里的东胡人就伏伏贴贴了;说不定还有不少的反抗力量;只要我们的大军抵达了哪里;这些人肯定会揭竿而起;只要辽东半岛乱起来;我们就有机会。”王剪道。

“你的想法是好的;可是我们去不了了!”王逍摇头道:”斥候回报;高远的青年近卫军两个骑兵军合计两万骑兵;已经在奔赴这里的途中;以他们的脚力;最多只要半个月;便能抵达大雁城;而我们呢;要去先锋城;统万城要多久;要抵达东胡要多久?军中的粮草能支撑这么长时间吗?这些天来;我们的军队一直在外扫荡;找回来的粮食杯水车薪;更不用说我们要去辽东;还得度过辽河;草原的雨季可就要来了。”

“不管如何;总得试一试。”王剪昂起头道:”或者便能成功;总比呆在这里等死要强多了。青年近卫军一到;我们可就插翅难逃了。”

王逍沉默半晌;抬起头来看着儿子;目光却在骤然之间变得炯炯有神:”走自然是要走的;不过不是去先锋城;也不是去统万城;更不是去辽东半岛;而是去另一个地方!”

第一零五零章:东成西就(43)

“另外一个地方?”王剪迷惑地看着父亲;”我们能去哪里?”

王逍的手指在地图之上缓缓滑动;滑过那满眼的绿色;慢慢地进到到一片土黄色;然后继续向前;在他的指头所指向的地方;却是一片空白;那里;都是中原人未曾到过的地方。

“父亲!”王剪猛地抬起头来;看着王逍;满眼都是震惊之色。

王逍站了起来;背着手在屋里转了几个圈子;转过身后;看着王剪;”儿子;我们现在已经走投无路了;这一场战争我们已经输了;不仅是现在输了;只怕也输掉了未来。别说不能回去;就算能回去;我也不能回去了啊!”

“为什么?”王剪惊问道。

“儿子;这一次战争失败了;是需要有人负责任的;李信死了;还有谁比我更合适的呢?”王逍长叹了一口气;”再说;对于这一次战争的失败;我的确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果我能按时攻下山南郡城;就不会让贺兰雄跑掉;不会出现最后的窘境;如果这一次打赢了;那自然是皆大欢喜;王上也会装作不记得这件事;但现在失败了;连李大将军都没了;你以为我们就算回到咸阳;王上会放过我吗?不;不仅仅是我;是我们一大家子。所以;即便能回去;我们也绝不能回去了。”

“那;那我们在咸阳的家人?”王逍额头上渗出大滴的汗水。

王逍脸上露出一丝痛惜的神色;”顾不得他们了;只要我还在;我们王家就还在。”

“父亲!”王剪一脸不敢相信的看着王逍。

“从明天起;扫荡的队伍仍旧会源源不断地派出去;但他们只会出去;而不会回来;他们都会在拉杜里集结;你随后也赶去那里;带着他们;越过大漠;一直向北;去另外打下一个安身立命的地方。”王逍道。

“爹;那你呢?”王剪看着父亲;敏锐地抓住了父亲话里的漏洞。

“我们父子两个;总得有一个留下来;吸引汉军的注意啊!”王逍笑了起来;”现在我们的对面;周渊;田单;熊本;那一个不是老狐狸;想要瞒过他们从容地在他们眼皮底下溜走;哪有那么容易啊?”

“那我留下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父亲你带着部队先走;我随手再赶上来找你!”王剪大声道。

王逍大笑起来;伸手拍拍儿子的肩膀;”儿子;你以为带着人越过大漠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吗?那也是九死一生啊;先不说我们对大漠一无所知;便是越过了大漠;面对的;可能也是极其可怕的敌人;你爹我年纪大了;精力不济;身子骨儿也大不如前;那里还耐得住如此艰苦的长途跋涉。”

“大漠那头的敌人?”

“对;我们这一次的行军;首先面对的就是大漠的艰苦环境;我们对其一无所知是我们最大的弱点;如果有幸能越过大漠的话;那么一定会有敌人出现;儿子;还记得十年前;我们打垮了匈奴人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