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为王(枪手)-第3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齐国与魏国不同;魏国已经被秦国打得奄奄一息了;而且在他们归化我汉国之后;必将直面于秦人;或者赵人;这里的稳定以及人心;将是我们抗秦甚至抗赵的一个重要砝码;而齐国则不一样;齐国以前政治稳定;田家把控大权;百姓也较为富裕;如果不乱到一定程度;我们很难顺利将他们收回;而且齐国现在还远离大陆主战场;我们有充足的时间来收拾那个乱摊子。”步兵向周长寿解释道。

周长寿终于明白了汉国的全盘打算;心里不由唏嘘不已;比起汉国的深谋远虑;步步为营;走一步看三步的策略;现在大赵走一步看一步;瞻前顾后;前头不顾腚的政策;让他更加失望;先前叛赵投汉的那丝愧疚也已经不翼而飞;照这样下去;赵国不是亡于秦人;就是会被汉国吞并;现在的赵王与首辅赵杞;无论是在谋略还是在英武之上;都远逊于汉国上下;自己只不过早走一步而已。

“今日听了步将军一席话;犹如拨云见月;长寿受益非浅;步将军;周某既然决意归汉;有一事便想问一下;我如今麾下;是不是也该渐次改为汉军的军制?”周长寿诚恳地问道;这不是试探;而是实实在在的请教;他已经意识到;如果想要在以后的汉国之中有一个大的发展;那么;尽早地融入这个团体才是最佳的选择。

“不!”步兵连连摆手;”现在还不是时候;贵属下还是保持原状为最佳;更何况;周将军;你还需要时间来一点一点清理你部队之中的内患;等到所有的一切都已顺理成章的时候;才能踏出这一步;现在;我们扮演的还是一对水火不容的冤家呢!”

步兵大笑起来。

两人告别各自返回;回到自己军营的大帐;踏进帐门;内里早有一人等着其中。

“牛腾将军;久候了。”步兵拱了拱手;以示歉意。

等在帐内的正是汉国监察院的大员牛腾;他抵达步兵军中已有数日。看到步兵回来;他站起身;替步兵倒了一杯水;”步军长;计划进行的怎么样?”

“我们抛出了这么大一个诱饵;魏人岂有不乖乖入局的道理?”步兵一口饮尽了杯中水;大笑道:”已尽入吾觳中矣;牛腾将军;接下来就看你的了。”

牛腾嘿嘿一笑;”步军长尽管放心;这一次我至少要将魏国朝堂上有实权的人物;捏一半在手中。”

“循序渐进;万万不可冒进;我们有时间!”步兵提醒道;”吴起不是一般人;急燥了;容易让他看出破绽。”

“这个我省得;第一步;是从中层官员入手;慢慢地撬动上层的基石;干这个;我拿手。”牛腾微笑道。

龙门失守;魏国鸡飞狗跳了一阵;随着汉军在二龙山重新稳固了防线;而秦军似乎了满足于眼下的战果;双方偃旗息鼓;汉军没有夺回龙门的打算;而秦军也没有再深入进攻二龙山突破大梁防线的意思;战事便再度陷入僵局。

这一战唯一的影响便是秦军彻底切断了赵魏两国的联系通道;这一事件的影响;对于当时的魏秦赵三方;都没有足够的认识;唯有汉国;自有一种阴谋得逞的感觉;赵魏联盟多年;赵强魏弱;赵国对魏国的影响不是一般的深入;随着龙门失守;便代表着赵国对魏人的影响;将会持续走抵;直至全部消失;而强势插入魏国政局的汉国;则在一系列的军事;民政的行动之中;稳步提升着自己对整个魏国的影响;特别是在底层的民间。

租借区内的土地整改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原先大量无地农民;分得了土地;自然对汉军感恩戴德;几个月的时间过去;这股影响逐渐扩充到了现在仍在秦人控制下的魏国区域以及仍在魏人统治下的区域;一传十;十传百;只要到了租界区内;便能分得土地并获得地契的消息如风一般地传开;大量百姓开始向租界区内转移;逃亡。短短的时间之内;租界区域内的人口暴增了十万有余;即便以汉国政府的高效;也有些吃不消如此大量的人口涌入。

所幸的是;汉国别的没有;土地却多的是;从这些人当中;选择一部分移民至汉国本土;有效减轻租界区域内的压力;便成了汉国近段时间的工作重点。

高远不怕人多;就怕没人。辽东半岛和河套地区;孙晓一直在要求迁移更多的中原人丁进入;刚刚从秦国掳掠来的数万人口投入到辽东半岛;水花都没冒一个;便全部消化了下去。

想起孙晓的报告;高远的心中不免美滋滋的;这些秦人一路被押送到辽东半岛;一路之上;如丧考妣;逃亡的不在少数;背井离乡的恐惧深深地笼罩着这些人;但当他们抵达目的地;看到为他们建造的房屋;备制的农具;耕牛;还有分给他们的大量的土地以及土地文书;一个个却是惊愕之余后又转为狂喜;这些文书只需要他们签名之后;那些土地便永远属于他们。

土地是不需要钱的;他们要付出的只是房屋;牲畜;农具的费用;而且可以借贷;负责在当地借贷的不仅仅有官府;还有四海商贸刚刚在那里开设的钱庄;利率极低。

随着当地政府关于赋税政策的一步步宣讲;这些秦人唯一的一个感觉便是一跤跌到了蜜罐里;在秦国;他们中只有极少数人有自己的土地;而且沉重的赋税将每一个人压得抬不起头来;与那里比起来;这里不谛是天堂。

如果说唯一的不足;就是这里的外族人太多了;听说双方之间不时会发生冲突;不过先到的人告诉这些后来者;这里的军队;会保护移民的安全。

几万移民没有费多大功夫;便在这里开始安居乐业;春耕已经如火如荼的开始;没有那一个农民会荒废这一段宝贵的时间。每每这个时候;这些定居下来的原秦人;就不由得替那些在途中因为逃亡而被斩杀的同乡感到极大的不值。可是当时虽然汉军极力宣扬这些政策;谁敢信啊?

世事如此离奇;有时候;天上当真掉馅饼啊!

这便是这些新移民的最真实的感受。(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九百五十二章:煌煌汉威(76)

进入新年的汉国;所有的一切都欣欣向荣;历经战火荼毒的天河;辽西;琅琊等地正在迅速地恢复;琅琊;天河等地本就是膏腴之地;再加上汉国土地政策的全面推行;使得这些郡治一时之间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而汉国土地政策能在琅琊;天河等地顺利的推行;也得益于齐国的入侵;将当地的豪族大地主一扫而空;大量的无主田地被汉国收入囊中;这也使得在推行的过程之中;几乎没有遇到多大的阻力。

而辽东;在数万秦人注入;再加上以前被俘的齐军被打散安置之后;少数民族与中原人氏的比例终于上升到了一个可以维持稳定的比例;辽东的生产生活开始进入一个平稳过渡的阶段;小规模的骚乱与暴动越来越少;这也使得熊本与罗尉然两人终于可以抽调部分兵力返回本土休整;同时为将来的中原一统之战作好准备。

战争;从来都是打毁旧的桎梏;产生新的秩序的就有效的利器。

而作为汉国的最高掌控者;高远却在今天将所有的一切都抛到了九宵云外;便装微服;带着一队亲卫纵马也了蓟城;今天是贺兰燕带着他的小儿子高明志从积石城抵达蓟城的日子;高远决定出城迎接;顺便也让自己散散心。

进了蓟城;入了王宫;远不似当年在积石城那样自由自在;只要想的时候;就能提马出城;纵情驰骋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之上;在这里出了王宫;便只能看见鳞比迭次的房屋和一条条纵横交错的街道;一时之间;倒是让高远非常的不适宜。

已是阳春四月;正是阳光明媚;万物生长的季节;走在驰道之上;看着左右两边;一块块阡陌当中;刚刚长出尺许来长的庄稼;绿油油地将原本的泥土覆盖;天空当中;雀儿自由自在的飞翔;时而振翅直冲云宵;时而俯冲贴近地面又一掠而起。农人扛着锄头;牵着老牛;自由徜佯在田间小道;牛背之上童儿吹着横笛;悠扬动听;远处农舍;鸡鸣狗吠之声清晰可闻。驰道两边;四季常青的大树枝叶在风中微微积极动;树下青草从中;朵朵红的;黄的;蓝的小花星星点点;有蜜蜂;蝴蝶在花间缭绕。

马蹄踏着驰道之上由碎石铺着的道路;发出清脆的声响;高远看着这一切;心情大好;所谓世外桃源;也不外如是吧。被无穷无尽的文牍缠绕得他;一时之间只觉得神清气爽;仿佛又回到了昔日纵马天下的快活时光。

胯下的这匹紫电是东胡部族阿固怀恩费尽心思找来敬献给高远的一匹神驹;但自从到了蓟城之后;鲜有它风驰电挚的日子;虽然每日都有侍卫带它在王宫内溜溜湾;但这匹通灵的马儿却一直郁郁不乐;这一次得到了尽情奔驰的机会;高远只是轻轻一带马缰;它已是兴奋的长嘶一声;撒开欢儿的就向前奔去。其加速之快;便是骑马技术一流的高远也险些被他摔下马去;不由笑骂了一声。

加速虽快;但奔驰得久了;便体会到紫电的好处;倒也不愧是阿固怀恩搜罗来的好马;速度虽然极快;但除开最开始的那一丝颠簸之外;随后就极其平稳了。高远也是久没有像这样一样尽情地驱策战马;不由得也是兴奋得纵身长啸。

这一下可就苦了跟着高远出来的侍卫们;他们的战马;虽然也是百里挑一的好马;但比起紫电;却还是差了几个档次;虽然拼命鞭打战马;仍然是追赶不及。直急得侍卫统领何卫远满头大汗;不住口地大叫着王上慢些儿。

宽阔的驰道之上;浩浩荡荡数十两马车在几百名全副武装的士兵的护卫之下缓缓行来;招展的旗帜显示着这些人都是来自青年近卫军;而骑着高头大马;走在最前面的竟然是几个女子;最前头一人;身着一身迥异于中原服饰的女子;怀里抱着一个尚在襁褓之中的幼儿;她的左右两侧;则是两个身着软甲;腰挎弯刀的英姿飒爽的女子。

看着这一路浩浩荡荡的由青年近卫军护卫着的马车;驰道之上来来往往的人;都明白这些大头兵所保护的人;非富即贵;但却仍是忍不住多打量了最前头的几个女子一眼;蓟城女子很少有像这样骑着战马在路上行走的女子;更不要说身披战甲;身上佩刀的女子了。

有消息灵通的人;则大致猜到了这打头女子的身份;汉王高远三位夫人;大夫人是昔日燕国首辅叶天南的女儿叶菁儿;与汉王在当年曾留下了待我长发及腰时;君来娶我可好的传诵至今的妙言佳句;二夫人也不是泛泛之辈;乃是当年与叶相齐名的燕国三架马车之一的御史大夫宁则诚的女儿宁馨;只有这位三夫人;对于蓟城人来说;十分神秘;大都只知道她是匈奴人;在汉王征战天下的时候;为汉王训练出了天下无敌的骑兵;本人更是一位十分悍勇的战将。

在很多人想来;这样一位出名的女将;定然是腰大膀圆;五大三粗的母大虫之类;与前面两位夫人比起来;肯定是微星与皓月一般;汉王娶其为夫人;只不过是酬谢其在汉王征战天下中所立的功劳;竟而笼络匈奴人;将匈奴人绑在大汉的战车之上之举。

但今日一见;众人却是大感意外;马上的女子容颜秀丽;即便谈不是天姿国色;却也是美貌端庄;与想象之中穷凶极恶的母大虫完全不搭边;漂亮的容颜再配上那一身满满都是异域风情的装束;加上身侧两位女卫士;格外有着一番风情。

“夫人;请到马车之中歇息吧!”身后一文士打扮的人骑马赶了上来;低眉垂眼地小声道。

“我说裘大人;你也太罗嗦了;这一路之上;每一天你都要来聒噪几遍;这几个月来我可是闷都要闷死了;还不都是因为你在高大哥和菁儿姐姐两人面前多话;才使得他们还专门派人守着我;不让我出门;好不容易能出门骑马了;你又每每来扫兴。”贺兰燕满脸不高兴地横了裘得宝一眼;”我这都养了好几个月了;自觉得浑身是劲都使不完;人都胖了十几斤;你还不许我骑马;是想让我变成一个大胖子吗?”

身后的乌拉和苏拉两人捂着嘴咯吱咯吱的笑着;显然这样的戏码在这一路之上每天都要上演几回;两人也是见怪不怪了。

“夫人;你骑马是无碍了;不过小王子还小啊;生产时又不足月;身子骨弱;实在是禁不得风的。”裘得宝愁眉苦脸地道。

“我贺兰燕的儿子哪有你说得这么弱?”贺兰燕将怀里的儿子两手平端着送到裘得宝的面前;”你瞧瞧;长得白白胖胖;这么健壮;你还说他身子骨弱;简直是睁眼说瞎话嘛!”

她这一伸;裘得宝却是吓了一跳;赶紧伸出双手平摊在贺兰燕的双手下方;生怕这位大大咧咧的主儿一不小心便将小王子给失手掉下马去;他也不想想;贺兰燕勇冠三军;别说这样一个十几斤重的小儿;便是几十上百斤提在她手里也是稳稳的不会掉下去。

所谓关心则乱;这位小王子身份贵重着呢。

看着裘得宝慌乱的样子;贺兰燕哧的一笑;一缩手又将儿子抱了回去;”没事儿的;裘大人;这小子的爹娘都是英雄;他又会差到哪里去;我听我哥说;早年我爹娘生下我没几天便打仗;我爹就用了一块布将我兜在怀里;在乱军从中几进几出;也没见我少了一块肉去。这点风算什么?更何况;这也没啥风啊;阳光明媚;蓝天白云;正好让我儿子透透气儿;整日憋在马车里;才真会憋出病来呢!”

裘得宝苦着脸;每每与这位夫人争辩起来;她总是一套一套的;言辞锋利;自己哪里说得过她?可谁说长得白白胖胖身子骨就一定健壮啦?在他这位老大夫看来;小王子在胎里时就受了罪;后来又不足月生产;这先天之上便吃了亏去;后天如果不好好将养;长大之后;定然会先天不足。但这话;他却也不敢对贺兰燕讲;这位主儿要是恼将起来;说不得便是一鞭子抽将下来。

正想还劝几句;贺兰燕身后的苏拉和乌拉却突然叱喝一声;一带马冲到了贺兰燕的身前;与此同时;身后青年近卫军从中也响起了尖厉的警哨之声;忽拉一声;几十匹马轻巧地越过前方的人群;拦在了贺兰燕的身前;随着一声令下;十余匹战马向前;马上长矛探出;而后方;十几柄臂张弩已是抬了起来;士兵们将弩架在屈着的手臂之上;屏息瞄准着前方。

贺兰燕一惊之下抬起头来;在远处;一匹马如风一般地向着这里狂奔而来;马上骑士显然马技了得;但马速太快;驰道之上的行人即便是走在两边;也有人吓得连滚带爬的冲出了驰道跑到了外面的农田之中。

这队青年近卫军的头头何卫高脸色肃然;呛的一声;腰刀出鞘;大声喝道:”臂张弩;准备!”在他的身后;可是汉王的三夫人和小王子;出不得一丁点差错;要是对面的战马不减速;说不得先一阵乱箭射翻再说。

贺兰燕这一霎那脸上却是露出了笑容;”住手;那是高大哥!”

高大哥?何卫高一时之间没有反应过来;但转念之间却猛然明白过来;夫人嘴里的高大哥可不就是汉王么;顿时大惊;手忙脚乱地喝道:”放下来;将弩放下来!”

弩是放下来了;但前面的十余骑挺着长矛的青年近卫军此时却已经迎了上去。一边向前还在一边大喝道:”来者止步;下马。”

看着十余名士兵与来者迅速接近;何卫高脸上的汗瞬间就如同瀑布一般地掉了下来。(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九百五十三章:煌煌汉威(77)

紫电来势奇怪;眼见着就要撞到骑兵的矛尖之上的时候;一声轻嘶;人立而起;以后退为轴;在原地转了一个圈子;两只前蹄重重落地;踏起一地烟尘;明晃晃的矛尖此时就在高远的胸前;看着紫电身上含笑而立的高远;十几名青年近卫军慌不迭地扔了手中的长矛;一齐翻身下马;跪伏在地上。

高远哈哈大笑着:”起来;都起来。”马鞭随手一卷;将地上的一根长矛卷了起来;马鞭一抖;将长矛伸向最前头的一个士兵;道:”一名士兵;任何时候都不要丢掉手中的武器。”

何卫高此时在冲了过来;汗透衣裳的他向高远大礼参拜:”王上;末将不知道是您。”

“你的应对不错嘛!”高远微笑道;伸手拍了拍紫电的脖子:”这位小伙伴在宫里憋曲久了;一出来便撒着欢的跑。对了;你叔父还好吗?他身子不好;这一次蓟城演武;这一来一去可是几千里路呢!”

“多谢王上关心;叔父身子很好;兴奋得很;这一次回去在积石城足足住了十几天;每天都是去茶馆酒楼吹嘘呢!”何卫高道。

高远大笑起来;这才抬起头来;看着青年近卫军身后抱着孩子;笑意盈盈地骑在马上的贺兰燕。

“燕子;好久不见;你还好吗?”高远扬声问道。

贺兰燕笑着两腿轻挟战马;驱策着战马缓缓前行;向着高远举了举手中的儿子;”险些被这小子折腾死。高大哥;你可是胖了哦!”

“当然得胖;天天吃好睡好不锻炼;怎么能不胖?不但胖了;还白了呢!”高远笑嘻嘻地道。

贺兰燕走到何卫高身边;突然道:”何卫高;别听你们王上在哪儿瞎说呢;什么马儿憋坏了撒着欢的跑;他这匹战马神骏着啊;最是了解主人心意;如果不是你们的王上想让他快跑;它会撒欢?一匹好的战马如果不能听凭主人驱策;他们敢将这马送给你们的王上?那在战场上可是会要人命的。”

何卫高抹抹汉;他自己也是骑兵;如何能不明白这里头的关窍;但关键是;有些话贺兰燕能说;他却说不得啊!听到贺兰燕的话;他只能垂下头;装作听不到。

高远干笑两声;策马迎了上去;”燕子;快把明志抱来给我看一看;我还没有见过他呢?”

“就知道你儿子!”贺兰燕嗔怪地翻了一个白眼;却还是双手将小娃娃递给了高远。

已经四个月的小娃娃已经开始认人了;被一个陌生人抱在怀里;眼珠子一转;小嘴一咧;哇的一声大哭起来。

“好家伙;声音响亮;瞧这扎手扎脚的劲;是我高远的种!”高远大笑着;双手将小明志高高举起在头上晃动着;小家伙很不给面子;一泡尿就浇了下来;将正在大笑的高远浇了一个满头满脸。

笑声戛然而止;高远尴尬地将小家伙举在空中看着众人。

哈的一声;贺兰燕在马上笑得前仰后合;”高大哥;他这是在怪你几个月都没有见过他呢?快来我给你擦擦。”从怀里摸出一方丝巾;凑到了高远的面前。

“好家伙;裹档布也没有么?”将小家伙举到面前;高远端详着穿着开档裤的小家伙;那小**赫然在目。

“我们可没这个习惯!”贺兰燕咯咯一笑。”苏拉。”

苏拉忍着笑跑了过来;从高远手中接过了小明志;转身走到一边;贺兰燕则细心地替高远擦试着脸上的尿迹;”没事;童子尿最干净了;我们还在草原之上流浪的时候;童子尿可还能做药引子呢!”

“打住;打住!”高远连连道。”被儿子浇一头;也不算什么糗事;这小家伙将来劲肯定大。”

“那是当然;也不看看是谁的儿子!”贺兰燕骄傲地一甩满头秀发。

“还能是谁的儿子;当然是我高远的儿子!”高远昂起头;气宇轩昂。

贺兰燕一怔;看着得意洋洋的高远;一时之间竟是找不到什么反驳的话来;只能没好气地拿着丝巾在高远的脸上用力地擦了几下。瞬间便将脸擦得通红。

这一段小插曲过去;道路的前方才响起急骤的马蹄之声;何卫远带着一群侍卫气急败坏地赶了过来;与众人汇合在一起;看着高远;何卫远一脸的委屈;却又没地儿发作去;还是何卫高窜过去向兄长问好;这才稍稍缓和了气氛。

高远与贺兰燕并辔而行;小明志则被苏拉抱在怀里;小家伙跟苏拉就是极熟的了;在苏拉的怀里笑嘻嘻的;不停地伸手想去抓住苏拉满头的小辫子。

“二位姐姐都还好吧?”贺兰燕问道。

“都好;很好!就是想念你和明志了。”高远道。

“骗鬼呢!”贺兰燕咯的一笑;”不过我生产那天;当真是多亏了菁儿姐姐;不然我还真说不定过不了那一道鬼门关!”说着说着又哈的一声笑了出来;”不过你是没见着馨儿当时的模样了;别说安慰鼓励我了;我看她那模样;比我痛苦多了;都快要晕过去了。”

“菁儿是过来人嘛。”高远点点头;”不过燕子;经历过这一次的事情;你以后万万不得耍小性子了;像怀孕好几个月了还逞强上战场;大腹便便还要去搬东西;要不是你这般折腾;那会有后面的这些磨难。”

“我知道了!”罕见的这一次贺兰燕显得极是乖巧;居然没有顶嘴;倒是让高远多看了她几眼;心道终究是当妈的人了;果然懂事了不少。

“二位姐姐现在在干什么呢?”贺兰燕问道。

“也没什么事。”高远笑道:”菁儿主要管着家里的一大摊子事;馨儿么;现在已经卸了监察院的职司;每日更多的接待那些原来的贵族豪绅的夫人们呢!”

贺兰燕一吐舌头;”那还不怕她闷死。”

“这也是工作之一呢;交好这些人;也是维持国内维定的一个要素呢;所谓的夫人外交;不是么?”高远道。

“高大哥!”贺兰燕突然叫了一声。

“嗯?”高远侧过头;看着她;一下子明白她想要做什么:”想也别想;现在明志还小;你老老实实地呆在宫里。”

贺兰燕一脸的委屈;”我这性子;要是一直呆在宫里;岂不真要闷坏了;明志也不是时时都要我陪着;我还是想做些事情的才好过嘛。”

高远挠挠头;”这个;暂时还真没有什么事你可做的。”

听到高远松口;贺兰燕顿时大喜;”在来的路上我便想好了;我在蓟城再训练一批骑兵好不好?我仍然去当教头;这样时间上也宽松;想去就去;想回就回;不耽误事儿。”

“现在的骑兵教头可不缺罗;兵部从匈奴人和东胡人中征召了一批精于马技;骑射的教官;都已经上任了;第一批的训练营已经开张了。”高远笑道。

“他们能跟我比吗?”贺兰燕一下子急了起来;”高大哥;我可是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的;要是他们不服;一个个跟我来较量;我不把他们打趴下才怪呢!”

高远大笑;”你是我的夫人;那个敢跟你正儿八经的较量;当然是你将他们打趴下。”

“反正我不能闲着。”贺兰燕嘟起了嘴;”我都嫌了大半年了;你瞧瞧这都胖成什么样了?再这样下去;连马都驮不动我了。”

高远一本正经地端详着贺兰燕;”嗯;脸上是胖了少许;至于其它地方嘛;等晚上我再来检查。”

卟的一声;跟在两人身后的苏拉一口气没有换过来;剧烈地咳漱起来;贺兰燕满脸通红;低声道:”要死啊;这么多人?”

高远哈哈一笑;”此事再议吧;你要是说服了菁儿呢;我这里是没有问题的。”

“那好!”贺兰燕喜滋滋地道:”那我便天天去缠她;她那性子;多磨磨必然就受不了答应了。”

蓟城;王宫之中;叶菁儿和宁馨已经摆好了一桌丰盛的酒宴为贺兰燕的到来接风洗尘;不过贺兰燕一看到桌上的酒和宁馨;脸色都变了。

“我已经戒酒了!”她看着宁馨;道:”裘大夫说;我现在要奶孩子;不能喝酒。”

宁馨抿嘴笑了起来;”不要紧的;菁儿姐姐已经替你找好了两个奶妈;以后你不用亲自奶孩子了。”她俯身到贺兰燕的耳边;低语了几句;贺兰燕脸红红的;却仍是坚持道:”可是我已经戒酒了。”

叶菁儿笑着道:”燕子;你得了吧;今天是家宴;难不成宁馨还会灌你酒不成;真要喝酒;我们这几个加起来;也不是宁馨的对手啊!”

被叶菁儿一语道破心思;贺兰燕不好意思地笑道:”二姐就是一个酒桶;谁跟她喝酒;那是自找倒霉;反正我是知道;北方集团军的高级将领喝酒;只要看到二姐到场;必然会借口一个个溜掉;他们可是吃了大亏了。”

“这可不是什么好名声!”宁馨苦着脸道;”说起这事儿;还不是燕子你闹得。”

“来来来!都坐下;吃饭;喝酒;难得一家人能聚在一起!”看着三位夫人和两个儿子;高远笑呵呵地道:”丫头们都下去吧;今天这屋里就只留我们一家人了。”

一家六口子;这一顿饭倒是吃得其乐融融;贺兰燕每喝一杯酒;总会有筷子蘸一点酒喂怀里的高明志;看得众人莫名其妙。

“燕子;明志还小;你怎么就喂他酒喝;可别将他弄醉了。”高远一把将小明志抢了过来。

“喝酒要从小培养;我现在是喝不过二姐啦;但我要让明志长大后酒量超大;让将来二姐生的儿子退避三舍!哈哈哈!”

屋里几人听着贺兰燕的理论;一个个面面相觑;这个贺兰燕;还当真是永不服输啊!(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九百五十四章:煌煌汉威(78)

蓬莱岛;方圆约六十公里;距离海岸线有三十里海路;因为良好的地理水文条件;这里一直以来为海盗所盘踞;成为齐国海岸线上最大的祸患;但自去年开始;这股海盗似乎换了性子;换了红巾军的旗帜;喊出了替天行道的口号;起初饶安的齐国官府以及驻军并没有将他们放在眼里;但当这股红巾军踏上饶安的土地;双方甫一接触之后;齐**队才发现他们映象中的这股碰到正规军就会跑的海盗强大到出乎他们的意料之外;饶安的一千余齐国驻军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被打得落花流水;饶安陷落;红巾军踏上了陆地;有了一个陆上的基地。

海盗的上岸曾让当地居民惶惶不可终日;但他们实在没有什么地方可去了;整个齐国都陷入到了战火当中;田氏两位公子大打出手;战火遍齐整个齐国;而在莒都;楚军在拿下临沂之后;调整了几个月;在新年过后;终于再一次出击;向着莒都稳步前进;大公子田远程控制下的齐国朝堂同时应付两个方向上的战斗;左右支绌;步步倒退;莒都大片土地沦陷。

而这支换了旗帜的海盗似乎也改了性子;上岸之后;不再如同以往那样烧杀抢掠;而是建立了政府;发布安民告示;随着红巾军在饶安公布的一项一项的政策;饶安的普通百姓发现;这支红巾军不仅不会危害到他们;反而会成为他们的福音。豪绅地主被逮捕;驱逐;红巾军在得到这些人大量浮财的同时;也将他们留下的土地毫不吝啬地分给了本地民众;并公布了他们收取赋税的标准。

饶安百姓惊喜的发现;在红巾军的统治之下;他们的负担竟然大大减轻了;本来惧怕的心量;立时便不翼而飞;甚至暗暗期待在这个兵荒马乱的时代;红巾军能够稳稳地守住饶安;让他们不再向朝廷缴纳名目繁多;各种各样的无穷无尽的赋税。

而在蓬莱岛上;如果还有旧时这外岛上的人话;那他一定不会再认识这个地方;昔日海岛盘踞的小岛如今已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一个简易的港口被建造了起来;远远延伸到海中的木制码头能够让大海船停靠在其上;在这个码头之上;每天总是保持着三到四艘大海船的吞吐量;将源源不断的军械;物资运送到岛上。

而整个岛屿已经被改造得全面全非;从码头到岛屿的中心;修建起了宽阔的道路;一辆辆马车将从船上卸下来的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到岛中成排的仓库之中;而绕着这些仓库的;则是一排排木制的房屋;在海滩之上;被开辟出了大片的训练场地;大量的新招收的士兵在这里接受训练。

如果有一个深悉汉军风格的人看到这里的营盘布局;一定会一眼发现这里是那么的熟悉;如果将这里的红巾旗帜换成汉军旗帜;将红巾军的服装换成汉军的藏青色制服;这支海盗军队;立马便会摇身一变;成为一支不折不扣的汉**队。

虎头手里拿着一根长约尺许的杆子;板着脸走在海滩之上一队队的士兵当中;这些都是刚刚募来的流民;齐国国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