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为王(枪手)-第2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韩国发起的灭魏之战,已经一路打到了桂陵。赵将周长寿屡次向赵国国内求援,亦只得到了五千人的援军。
以周长寿指挥的魏赵联军,在桂陵集结了一万赵军,五万魏军合计六万人马驻守桂陵,与路超对峙,桂陵已经是大梁之前的最后一个重要城市,如果桂陵再失,则大梁将**裸地暴露在路超的攻击大军面前。
周长寿倍感吃力,正自举步维艰的时候,整片大陆局势的突然变化,让路超暂时停下了进攻的脚步。
齐人入侵燕国,将与高远的征东军一决雌雄,楚国国内,喊战之声不绝于耳,楚**力大调动,直扑楚齐边界临沂,燕郡姬陵穷困潦倒,流亡魏国,托庇于魏王治下曲沃,麾下尚拥有的数万兵力,也成了秦军前进路上的一道障碍。
秦人不得不重新评估局势,不管是齐人获胜,还是高远获胜,甚至是楚国获胜,对于这片大陆的整个局势来说,都是翻天覆地的变化,秦人需要从这片乱局之中摸清脉络,才能决定下一步的行动。
一时之间,动乱的大陆绝大部分地方的战火都停了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辽西,投向了齐人与征东军之间的这一场对决。
"大将军,您希望谁能获胜?"跳动的烛火之下。公孙婴看着路超,眼前的这个人,虽然是他的女婿,但更是手握数万重兵,操着韩地所有人生死大权的秦国大将军,而且,他有些惧怕这位不苟言笑,做事一板一眼的女婿,公孙家豪富,但这位女婿的日子过得却极是清苦。一日三餐,不过简单的三菜一汤,所居的书房,更是连普通人家都不如,公孙婴曾想要为自己这位位高权重的女婿妆点一番,却遭到了不假辞色的严拒。
路超从堆集如山的文牍之中抬起头来,脸上没有什么表情,"谁获胜都不重要。"
公孙婴脸上露出一丝惊讶之色,连秦国朝堂都在关注着这一场大战。身为前线大将的路超居然是如此想法。
看到公孙婴脸上的惊讶表情,路超冷冷一笑,"谁获胜都不重要,因为最后。他们都将倒在大作的铁蹄之下,眼下他们狗咬狗,一嘴毛,打得愈狠。对我们就愈有利。征东府也好,齐人也罢,最终都是我们的敌人。"
公孙婴默默点头。心道路超这样想也是对的。
"不过在内心里,我还是希望高远能够获胜!"路超站了起来,走下了大案,在屋子里头转了几圈,脸上渐渐地露出狰狞之色,"因为我希望,高远是由我来亲自击败的,而不是败于他人之手。"
公孙婴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路超与高远之间的恩怨,他亦是知道的,当年的那些事情,他从亲家母哪里几乎都打听得清清楚楚,路超不好打交道,哪怕是至亲亦是对他畏惧多过敬爱,但这位亲家母却是那种小家碧玉出身,待人和蔼,并没有因为儿子身居高位便有多少改变,公孙婴发现路超对他的母亲极其敬重,便从亲家母身上下手,刻意拉近双方的距离,这些事情,便在公孙婴夫人与路夫人之间一次次的交流之中,一点一滴地汇聚到了公孙婴的脑海之中并最终构画出了一副完整的事情脉络。
嬴英大步跨进房门,看到公孙婴,不由笑道:"原来公孙大人也在这里?"
公孙婴站了起来,向这位秦国的世子深深地鞠了一躬,谦卑地道:"下臣正在向大将军汇报后勤辎重的筹集情况。"
"你继续吧!"嬴英笑道。
"下臣已经禀报完了,王子与大将军有事,臣下便不打扰了,告辞,告辞!"
看着公孙婴躬着身子退出房间,嬴英笑着道:"大将军,你这位岳父却是有些意思。"
"有不有意思不要紧,重要的是,对我大秦的一统大业有帮助就好了,嬴将军,你这个时候来找我,是有什么事情吗?"路超问道。
看着路超的表情,嬴英先是楞了一下,心道这可真是没意思,这位路大将军也太古板了一些,但路超端起了大将军的架子,他也只能收敛起了随意的笑容,道:"大将军,姬陵等人盘踞曲沃,数万兵马屯集在哪里,对我大军的侧翼造成了威胁,末将的意思,应当派出一股军队,将其剿灭,以免来日生出祸患。此时他们新败于齐人之手,人心仓皇,龟缩于曲沃这贫困之地,不论是粮草还是军辎,必然极其缺乏,正是进攻他们的好时机。"
路超微微一笑,站了起来,看着这位与自己年龄差相仿佛的王子,未来最有可能继承大秦王位的家伙。嬴英曾在李信军中服役多年,更在李信的支持之下,独率二万铁骑千里追杀匈奴王庭,将匈奴之王斩杀于草原之上,现在又被派到了自己军中,秦武烈王属意于这位王子的心思,已经是路人皆知了,现在秦军一共有四位大将军,李信自不必说,是支持嬴英的,秦楚边界的蒙恬态度不明,王逍因为败于荆如风之手已被解职,而自己便是这最后一位大将军,嬴英只消赢得两位大将军的支持,将来做上秦王王位将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嬴将军,打曲沃,我们不会得到任何好处,反而会惹来一身的麻烦,打,不如不打啊!"他道。
"这是为什么?姬陵盘踞曲沃,明显是与魏王达成了协议,以帮助抵抗我军来换得这一块栖息之地,那他就是我们的敌人啊!"
"可能的敌人!"路超截断了嬴英的话,"正如嬴将军所说,姬陵要的是一块栖息之地而已,他会为了魏人而不惜代价与我们硬拼么?不,他绝不会,他肯定不会主动对我们发起进攻的,既然如此,我们干嘛要去惹他?"
"一群残兵败将,有何不敢惹?"嬴英不满地道:"正好杀鸡给猴看。"
路超大笑起来,"的确是一群残兵败将,但也是一群哀兵啊。可是嬴将军,你想过没有,魏人能给姬陵一块地,在某个时候,我们也可以给啊!"
"原来大将军是想将姬陵他们招揽过来!"嬴英讶然道。
路超摇摇头,"现在还远远不是时候,姬陵托庇于魏国,却还在做着回到燕国去重新当他君王的梦想,此时恐怕他正盼望着高远被齐人击败,然后利用中原局势来帮助他重返蓟城呢!而我们秦人一统天下之心,早已为世人所知,所以,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之下,他们是绝不会投靠我们的,因为我们可以给他富贵,就不能给他一个王位,将来这天下,只会有一个王,那就是我们秦人的王。"
听着路超有力的声音,嬴英的心也一下子火热起来,这位大将军虽然古板了一些,但对于秦国的一片赤诚之心,倒真是天日可鉴。
"什么时候才是万不得已的时候?"
路超看着嬴英,问道:"嬴将军,你觉得齐人与征东军这一战,谁将获胜?"
嬴英思索了片刻,"这一次我随着李师去了积石城,在哪里,虽然只是走马观花,但那里给我的映象极深,高远是一个极其了不起的家伙;如果这是一场赌局的话;我愿意冒些风险;将赌注押在高远这一边。”
路超听着嬴英对高远的高度评价;并没有什么生气的表示;而是重重地点点头;”万不得已的时候;便是高远击败齐人;进入蓟城的时候。就如世人对我们想要一统中原早有认知一样;世人对于高远必将取燕王而代之的心思也是一目了然;高远击败齐人;入主蓟城;便彻底断了姬陵回去的心思;那个时候;姬陵要想的便不是如何回去;而是要抱一条大腿了;我们;想来是那条最为粗壮的大腿。”
“姬陵对高远的恨;恐怕远胜对齐人的恨;他想要报仇雪恨;难道还能去指望泥菩萨过江的魏国吗?更何况;他身边还有周玉檀锋这些人;想必也会帮他做出决定。”
“原来如此。”嬴英惊叹道:”留下姬陵不打;到时候说不定能助我们在灭魏之战之中的大忙!”
“当然!”路超微笑道:”就在燕人抵达曲沃之时;钟离钟候爷便已经派出人手去与檀锋联络了。双方相见甚欢;檀锋是一个极其有远见之人;自然会推算出无数种后果;并能找到最正确的一条路。所以;曲沃我们不打;而是要留着。桂陵的周长寿曾在赵牧麾下为将多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良将;我们对上他;一时之间;是奈何不得他的;但只要时局到了那一步;即便他有通天之能;又如何逆得这天下大势?”
“可如果齐人得胜呢?”嬴英突然问道。
“正如王子愿意赌高远获胜一样;我也确定高远在这场大战之中一定会获胜;不过我不是赌;我是肯定。”(小说《我为王》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d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
第八百五十二章:日出东方(77)
几乎是在全大陆的各股势力的注视之下,田单展开了对崤山关的攻击,崤山关,扼守着琅琊进入辽西的通道,也是高远统治的根本之地,拿下辽西,几乎就摧毁了高远的征东府统治的一半。无论是征东府现在的政治经济中心积石郡还是他们刚刚拿下不久的河套,在现在的征东府体系之中,都还无法与辽西的重要性相比。
崤山关被郑晓阳拆成了一片白地,让田单曾经放声大笑,这几乎等于是辽西向他敞开了大门,现在,挡在他面前,重新竖起一道血肉长城的不过是征东军的新编第一军一万人。
新编第一军,在田单的眼中,不过是临时拼凑起来的一些青壮,如何能是他齐军精锐的对手?现在韦和的两万骑兵已经突入辽西,他们的存在,可以让整个辽西变成一锅乱粥,即便他们能再次集结起更多的兵马,也无法赶到崤山关了,因为韦和随时可能对辽西正在集结的任何一支部队发起突然性的打击。
崤山关的这支守军已经变成了一支孤军。将在他的打击之下,不复存在。
崔呈秀提着刀,站在一座堡垒的顶端,凝视着远处,作为被高远亲自点名的学员,他在骄傲的同时也感到山大的压力,因为所有的同学都视击败他为一种荣耀。他为一直站在所有同袍的顶端而努力奋斗,他毕业了,他仍然是第一。凭借着优秀的成绩,他成为了上千人的一个营的指挥将领,这一期同学之中,能作为他对手的,也只有另一个同学之中的佼佼者,高成栋了。
作为一个在少年时期连饭都吃不饱,随着父母千辛万苦,一路逃亡到征东军控制区域内的难民。崔呈秀特别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他永远也忘不掉在逃亡的路上,年幼的弟弟妹妹没有熬过艰难的逃亡之旅,在一个夜晚,睡过去之后再也没有醒来,每当想起将弟弟妹妹瘦弱的几乎皮包骨头的身躯埋进那浅浅的土窝子的时候,崔呈秀都会禁不住热泪盈眶。
好不容易到了辽西,已经濒临死亡的他,在父亲将一碗热气腾腾的粥灌进他的嘴里,温暖他的肠胃之后。他顽强地活了过来。从辽西到积石郡,一路之上,虽然还是不能吃饱,但每天都有一碗热乎乎的粥吃进嘴里,比起先前的逃亡,已经是天堂了。满怀着感激之情,一路到了积石郡,他们一家子分到了三百亩地,一幢虽然不大。但足以遮风挡雨的茅草屋,一头壮实的耕牛,粮食,种子等物时。他忘不了父亲母亲抱头痛哭的场景。他们是第一批抵达积石郡的逃难移民,所以这些东西,都是免费发放给他们的。
他们抵达的时候,正是冬天。田地还不能耕种,但积石城正在建设当中,父母亲进城揽工。虽然辛苦,但每天的收获却足以让他们一家三口生存下来,他忘不了每天父亲回家之后,都会去分给他们家的土地之上转上一圈,那洋溢着幸福的满足的笑容,看着那土地的眼光,便如同在看着他宝贵的孩子。
他忘不了第二年的春天,当耕牛拉着铁犁,犁出第一垄春土,洒下第一把种子之时,那回荡在天空之中,一家人的笑容,啊,不只是自己一家,在自己家土地的旁边,还有和他们一样逃难而来的难民,大家都来自五湖四海,有秦国人,有赵国人,有魏国人,有燕国人,但在那一刻,大家的心中,都只有一个人,那就是征东府的都督,高远。
也就在这一年的春天,父亲将自己送进了学堂,当时在积石城,第一家学堂正式开学,自己也成为了这家学堂为数不多的学生,母亲曾经为家里失去了一个劳动力而埋怨父亲,但却被父亲痛骂了一顿,说母亲是头发长,见识短,不读书,如何能出人头地?在家乡时,读书人可是最受人敬重的。现在的家里,有了土地,农忙之时父母便在田地里忙活,农闲之时,两人便进城去揽活儿,城里,总是有数不清的赚钱的机会。
正是父亲的这一英明决定,让自己在三年之后,进入到了积石城军事大学,也在有了现在的自己。进入到了积石城军事大学之后,自己便成了一名军人,每月都有薪水可拿,自己将第一个月的薪饷拿回家时,母亲那欣喜的笑容夹杂着一些担心,因为她知道自己的儿子是一个兵了,而当了兵,肯定就是要上战场的。
是的,自己要上战场,自己要保卫高都督,保卫征东府打下来的这一片世外桃源,自己不想让父母以及和父母一样的积石郡人流离失所,再也不想如同弟弟妹妹一样的小孩们冻饿而倒毙路边。
当他成了积石城军事大学的时候,他曾借着一次实习的机会,跟着一批斥候探子进入到琅琊郡,找到了自己埋葬弟弟妹妹的地方,但什么也没有了,他连一根骨头都没有找到,那时的他和父母都已经饿得没了力气,根本无力挖出多深的坑,弟弟妹妹的遗体只不过是用土浅浅的掩了一层,现在想起来,一定是被那些野兽闻到了气息而成了它们的腹中餐了。
崔呈秀大哭了一场,回到了军事大学,从此更加沉默寡言,更加努力向学。书读得越多,他便越深深地知道,大陆之上那些人,是绝不会容忍征东府的存在的,终有一天,大战会到来,而自己的使命,就是要拼尽自己的全力,保卫自己的家园,是的,这是自己的家园。
感到眼睛有些酸涩,崔呈秀用力地握了握腰间的短刀,那是都督亲手发给他们的,只有最为优秀者才会得到。他回头看向自己的左侧,那边,便是高成栋的防区。两人一左一右,组成了新编第一军的防守尖兵。而高成栋,也有一把同样的短刀。
凌晨的空气之中飘浮着一层雾蔼,视野只能停留在百米左右,便模模糊糊再也看不清楚,抬头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凌晨那微带着甜味的空气之中,飘扬着一些异样的气息,他冷冷地笑了起来,偷袭么?田单数万大军,这也太小气一些吧,征东军布置的防守阵地,岂是能轻易偷袭的。
雾蔼之中,响起了叮当的铃铛声音,长长的防线之上,悦耳的清脆的铃当之声此起彼伏地响起。但伴随着这些好听的铃铛声音的,可不是与之相和的歌声,而是震天的喊杀呐喊之声。
齐军的确想偷袭。奉命攻击崤山关防线的齐军将领左岸,深受到田单认为对方是刚刚新拉起的青壮的这一想法的影响,既然是青壮,军事素养必然有限,凌晨这个时段,是一个最为困乏的时候,也是人最松懈的时候。凌晨的这一场雾蔼更是被他看成了难得的好机会,组织了一千人的敢死队,由他亲自率领,悄悄地摸向崤山关的防守阵地。在他的身后,数千齐军沉默跟随,一旦他突破成功,身后大队人马便能一涌而上。
在左岸看来。一群青壮而已,又没有坚固的城墙可供他们依托,仅凭着他们匆匆忙忙建立起来的那些堡垒。能济得什么事?白天随着田相观阵之时,看到有些堡垒甚至建得歪歪斜斜,他与其它将领一起,都还大声嘲笑过征东军。
当雾蔼之中响起第一声清脆的铃铛之声时,左岸的心便狂跳了一下,不等他作出第二反应,无数的铃铛之声连二接三地响起,心微微一沉,偷袭失败了,对方早有防备,他蹲下身子,在地上一摸,果然,贴着地面,有不少的细细的坚韧的铁丝,约摸有一寸来高,如果是白天,倒也一眼便能看到,但在这个天气之下,又那里能发现?
"突击!"他站起身来,大声怒吼道,既然已经发现了,那就是一场刀刀见血的搏命战了,身经百战的齐军精锐,又岂惧一些临时拼凑起来的壮丁?
一千余敢死队不再掩藏形迹,呐喊着快步向前冲进,随即,前面便传来卟嗵卟嗵摔倒的声音,雾蔼之中,崔呈秀连夜在阵地前方,拉上了一条条高低纵横的铁丝,本来就是防备夜袭,但夜晚敌人没有来,这个时倒倒是来了。感谢这一场雾霾,没有让自己的布置白费。
铁丝之间,是纵横交错的陷阱,这些阱陷之上,都盖上了一层枯草树枝,再洒上一层薄土,有的上面还特意堆上了一堆一堆的乱石,从外表看,他们与一边的地面并没有任何的区别,但当人踏上去的时候,便只能是一场悲剧了。
陷阱之中,倒插着的锋利矛刃,无声无息地收割着对手的性命。
左岸狂吼着,挥舞着手里的大刀,向前飞跑,身前身后,是他最为贴身的卫士,亦是最为强壮勇敢的战士,大刀不时斩断紧绷的铁丝,发出崩崩的声音,左岸的运气好的出气,在雾蔼之中,他一路狂奔,居然没有掉到阱阱之中,而是一路顺风顺水地冲出了雾蔼,前进到了视野可及的范围之内。
他看到了百步开外,征东军那一个个堡垒组成的阵地,看到了堡垒之上那个提刀而立的青年将领,看到了连接一个个堡垒的胸墙之后,那一根根竖起的长矛,还有闪动的弩箭的寒光。
回身四顾,他骇然变色,随着他冲出来的士卒,只不过百余人而已,此时正簇拥在他左右,同样神色紧张地看着他。
崔呈秀冷冷地看着冲到自己视野之中的敌人,那个冲在最前面的,看身上的盔甲,应该是敌人的一个大将,不过此时他在崔呈秀的眼中,与他身边其它的齐军没有什么区别,都是死人。
长刀呛然出鞘,举起,落下。
"放箭!"他喝道。
第八百五十三章:日出东方(78)
天空中第一缕阳光撕破天幕,将弥漫在空中的雾霾一扫而空,刚刚还在战场之上回荡的震天呐喊之声却在此时消去无踪,只空余下受伤未死者痛苦的呻吟声,跟随在千余名敢死队之后的数千齐军,瞪大眼睛看着他们的前方,在对方的阵地之前,上千敢死队员,没有一个还能站着,包括他们的将领左岸在内。
前进的脚步戛然而止。
左岸双眼一片血红,摇摇晃晃地从地上站了起来,刚刚那一轮暴风骤雨般的弩箭,将随着着突出来的士兵完全笼罩,关键时刻,身边的护卫抢上一步拦在了他的身前,饶是如此,他也身披数箭,对方箭弩的强劲完全超出他的预料之外,精良有甲胄完全挡不住那锋利的箭头,深深地嵌进了肉内。每一动弹,便剧痛钻心。
身边,没有一个战士,身后,数千跟进部队距他尚有数百步的距离,他突然咆哮一声,高高地举起大刀,拖着受伤的一条腿,一步一步向着对方的阵地前进。
身后,传来了齐军的惊呼之声。
崔呈秀冷笑,伸手,从身边战士手中接过臂张弩,左臂屈起,将臂张弩架在屈起的左臂肘上,抬起,瞄准。
"你想死还不容易?"从嘴里迸出这几个字,崔呈秀毫不犹豫地勾动扳机。
嗖的一声,弩箭电射而出,不偏不倚,正中狂呼的左岸咽喉,左岸仰面倒下,死不瞑目,刚一接战,他便毫无价值地死在了他看不起的对手手中。
这正是一支临时编组起来的青壮吗?最后的意识当中,左岸在想着这个问题。
左岸的死法,激起了身后齐军的愤怒,战鼓声声。齐军呐喊着冲向了征东军的防线,看到怒潮一般涌来的齐军,崔呈秀笑了起来,他们这支部队坚负的任务便是要阻挡住田单的大部队进入辽西,从一开始,征东府便在准备着这个计划,这支部队之中,别的不说,远程攻击武器的配备比例达到了一个恐怖的数字,与弓箭不同。臂张弩的射击不需要进行长期的培训,一个新手,只要稍加训练,便能端起臂张弩射击,虽然射击精度不高,但弩箭向来便是用来作覆盖射击的。齐军这种一波接着一波的密集队形攻击,看向崔呈秀只想放声大笑。
齐军从来没有与征东军大部队交手的经验,他们先前碰到的对手,无论是新会的向深康。还是琅琊郡的郑晓阳,所在部队之中,那有配备如此密集的远程武器。
臂张弩,床弩的啸叫之声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掩盖住了所有的声音。特别是臂张弩,一轮接着一轮,似乎无穷无尽,在割韭菜一般地将齐军射倒之后。齐军的愤怒终于被恐怖的伤亡数字所压倒,如同来时一样,他们又潮水一般地退了下去。只余下了一地的尸体。
首战便遭重挫,大将左岸当场阵亡,意想不到的失败,让齐军上上下下一时噤言,看向崤山关旧址那遍布的堡垒阵地,眼中的不屑渐渐地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郑重的表情。这支敌军看来不是想象中的那般好对付。
田单心中自然也是恼怒无比,左岸的战死,并没有让他心痛,反而心中甚是恼火这员大将,自家本钱雄厚,与敌对战,当可堂堂正正的碾压过去,根本就不须玩什么阴谋诡计,搞什么凌晨突袭,如果在是光天化日之下,摆明车马进攻,何来会中敌人的陷阱?
但现在因为左岸的死,却使得士气有些低落,田单必须马上扭转这个局面,使所有的将领们能重新恢复起必胜的信心。
他仰天大笑起来,面对着一帐惊愕莫名的将领,田单笑道:"果然是一群青壮组成的新兵,看来征东府也知道这些士兵根本不堪战,所以只能给他们配备如此密集的远程武器来弥补战力的不足,但武器是死的,人是活的,他征东军弩箭再利再多,可也不是天下无敌,无法可破。"
他顿了顿,看着帐下一员大将:"霍思安。"
"末将在!"霍思安大步出列,抱拳听令。他与霍思危是亲兄弟两个,不过霍思危虽是弟弟,位阶却比他要高,如今已可以独领一军,独挡一面了。
"你率本部兵马出击,以重盾开路,同时命随军匠户打制蒙冲车,掩护步卒前进,推进到对方阵地之前,与敌展开肉搏。给我开出一条路来。"
"末将领命!"霍思安大声道。
"给你一天的准备时间,明天,我要看到你的进攻。"
"相爷放心,末将这便回去,明天太阳升起的时候,末将准时发动攻击。"
一天的等待,或者此时的田单并不觉得什么,但却实实在在的发生了很多的事情,比方说在楚国,楚怀王发布了动员令,屈重开始将一封封调兵命令发往各地,楚国沉睡了多年的军队开始动了起来,虽然不知道他们还有多少战斗力,但这样一个庞大的国家,一旦动员起来,其实力仍然是惊人的。
如果是楚国动起来,还让田单哧之以鼻,不以为然的话,那么此时在辽西翠屏山中,一支骑兵的抵达,则注定将会成为田单噩梦的开始。
这支骑兵只有六千人,率领他们的是高远麾下大将,被称为铁脚将军的步兵。而在他身后,紧追着他们步伐的是公孙义,洛雷率领的一万五千北方野战军独立骑兵师。
翠屏山,已经是辽西的地盘了。此山在赤马境内,距离扶风,对于骑兵来说,也不过只有两三日的路程,而此时,对此一无所知的韦和,正在向着扶风急奔。
也就在这一天,征东军的主力军团抵达了辽宁卫,在这里稍加休整,补充之后,开始越过辽宁卫,走进了盘山,踏上了回家的路途,熊本率领两万步卒留守和林,理清战后混乱的东胡局面,孙晓没有回来,他以辽东都护的身份,总管着河套,以及原东胡境内的所有事宜。
崔呈秀不知道这一天,完全可以算得上是整个战役的一个重要的分节点,此时的他,正专心致志地对付着面前的敌人。换了一个将领,换了一个打法,不过很明显,这个对手要难对付多了。
一层层的重盾为前锋,在他们的身后,是一辆辆的蒙冲车,崤山关周围,树木茂盛,对手就地砍伐树木,做成了一个个的蒙冲车,步兵藏于车下,推动蒙冲车向前,他们最大的倚仗臂张弩便失去了作用。而床弩虽然能射散这些临时打造的并不甚结实的车子,但射速实在太慢,无法缓解对手的攻势。
"要肉搏了!"崔呈秀舔了舔嘴唇,杀气腾腾地道。不过他的刀此时并没有抽出来,而是瞪大眼睛,看着对手一步步地向前的推进,一直到了某个点上。
"吹号!"他厉声叫了起来。
凄厉的军号陡然之间响了起来,声音高亢尖厉,直冲云宵,齐军不懂这个军号代表着什么意思,但征东军的攻击却在这一瞬间开始了。
攻击不是来自他们眼中远处的敌人堡垒,而是来自他们的脚下。
几乎就在一层层重盾的跟前,一层层草皮被掀翻,一个个征东军士卒突然从地下跃了出来,凶神恶煞地破开了重盾大阵,直接冲入到了重盾身后的齐军士卒当中。这些士卒手中无一例为地都提着一个陶瓶,内里装着油脂,手扬处,这些陶瓶击打在蒙冲车上,瓶碎油出,随即一枚枚的火箭射出,顷刻之间,一辆辆的蒙冲车便被成了一辆辆烈火战车,不过这烈火战车当中的齐军士卒可就不好受了,当他们浑身是火地从车中逃将出来,惨叫着在地上打滚的时候,崔呈秀已经带着数百士兵从堡垒之中杀了出来。
进攻的阵容此时已经被从地底里突然杀出来的征东军士兵搅了一个稀乱,崔呈秀的突然逆袭时间把握的极好,刚好在对手最混乱的时候再度杀入,齐军前阵,顿时溃不成军。
崔呈秀砍瓜切菜一般地斩杀着身前的敌军,百忙之中,还抬头去瞅了一眼自己左侧的高成栋的防区,二人不愧是积石城军事大学这一期的并列双英,所想出来的法子惊人的一致,就在崔呈秀大杀特杀的时候,高成栋也正率军展开了反击,所采取的战法,与崔呈秀一模一样。
感谢积石城军事大学搜罗了这个世上几乎所有的军事著作,在那里,教官们仔细地跟学员们分析了各个国家军队作战时的特点,爱用的战阵,队列,攻坚的方法等等,并且让他们各自去想出一一对应的破解方法,今天,他们不约而同地用上了在学堂里曾经在演练之中对付过教官的法子,果然无往而不利。
崔呈秀与高成栋两人率领出击的官兵,前后两拨总计也各只有五六百人,但他们出其不意的打法却取得了惊人的效果,霍思安的第一次攻击,便在一片混乱之中收场,乱糟糟地逃了回去。
第八百五十四章:日出东方(79)
如果说左岸的失败是投机取巧,而征东军则展现了他们的狡滑尤为胜之,而霍思安的强攻失败,则让征东军又表演了他们的近身肉搏的不凡功力,连接两战,皆以齐军的失败而告终,特别是第二战,征东军左右两翼各自出动了千人不到,便生生地杀退了霍思安数千人的进攻,便由不得田单不重视了。
事实好像与他的猜测并不符合,这支所谓的新编第一军所展现出来的战斗力,让田单大为震惊,当霍思安发动第二次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