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为王(枪手)-第2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关键。”

“司令官的意思是说,熊本将会投靠我们?”

“是的,熊本麾下的将官之中,包括他的侄子熊驰轩在内。已经有三名大将,与我们达成了一致,而熊本。也有专门的人去说服他,在战事开始之前,我们将会得到最后的确认消息,不过就我个人看来,这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许原微笑着道:“所以,这一次的作战任务,击静远是虚,打宁远是实,我军首先出动的将是独立骑兵师。”

他的目光转向原本公孙义与洛雷所在的方向,碰到的却是贺兰燕略带兴奋的眼光。

“独立骑兵师将向静远发起进攻,而第二军将随后向静远方向移动,作出大举进攻的姿态以迷惑对手,而第一军和司令部的直属部队,将与熊本的这两万燕军配合,设伏歼灭宁远往援静远的部队。乌苏索坦被歼,阿伦岱便也难逃失败的命运,除了逃往榆林,他没有第二条路可走。”许原看着众人,笑道:“都督眼下正在渔阳收拾那里的手尾,渔阳之事了结之后,都督便会重新驾临河套,都督抵达的时候,就是我们大举进攻东胡的开始。而在这之前,我希望我们北方集团军,能够将宁远,静远,毫无悬念的拿下,并将成打造成我们进攻东胡的桥头堡。”

“喏!”屋内,众多将领一齐大声应诺。

“我军进攻静远的关键之役在于骑兵部队的第一击,阿伦岱驻扎在静远的全部是骑兵,以我们对阿伦岱的了解,此人绝不会固守城内,而是会率军出击,希望将我军在野战之中击溃,所以独立骑兵师的任务是很沉重的。独立骑兵师有一万五千骑兵,比对方要多,但是论起个人的战斗力,对方骑兵的战斗力其实是比我们要强的。”

“司令官何必长他人志气,灭自家威风?”贺兰燕不满地道:“这一仗,我独立骑兵师,会打出威风来让司令官看看,战争又不是街头卖艺的把式,也不是好勇斗狠的江湖客,一对一咱们不是对手,十对十咱们还是会输,百对百的话,八成咱们还是输,但一旦上千骑兵对垒,我就有信心击败对手,现在我有一万五千骑兵,别说阿伦岱只有一万人,他便是比我多出一倍,我也能将他打得找不着北!”

看着贺兰燕傲然昂起的头,一边的公孙义和洛雷不由自主地大叫了一声好,但马上看到许原横过来的眼光,两人立马又低下了头去。

“如果贺兰将军出马,那我自然是放心的,这不是贺兰将军身子不方便吗,所以这一仗,便只能由公孙义来指挥,我有些小小的不放心也是自然的嘛!”许原冲着公孙义猛使眼色。

贺兰燕的一双丹凤眼看向公孙义,“是你指挥吗?”

公孙义此时却是顾不得许原的眼色了,干净利落地将许原出卖了:“是许司令官指定的,末将只能领命啊!”

贺兰燕愤怒地看着许原,“许司令官,我是独立骑兵师的师长,我是由征东府直接任命的将官,你凭什么剥夺我的指挥权?你这是置征东府的法令于不顾,如果你不能拿出征东府的命令,我认为你这是在乱命。”

许原一时语塞,贺兰燕说得不错,征东军中师级以上将官,都是由征东府下文任命,自己虽然是司令官,但对于这些高级将官,是没有任免权的。贺兰燕抓住这一条,让他一下子无话可说,只能将求援的目光看向一边一直未发一言的孙晓。

孙晓微笑着站了起来,“燕子,许司令官这也是为你好,你可是怀着都督的孩子,再我们这边,怀了孩子的女人,别说骑兵作战了,便是骑着马溜哒,那都是极危险的,一定要好好地养胎,不然,要是出了一点意外,在座的哪一个担得起?公孙义,你担得起吗?”

公孙义拿手乱摆,“贺兰将军,要不这一战,就还是让我指挥吧?”

贺兰燕轻蔑了看了在座众人一眼,“那是你们,我们匈奴人,可没有这些讲究,当年我母亲,身怀六甲的时候,还在战马之上与我父亲一起浴血奋战呢,我就是在马鞍之上出生的。一样长得好好的,再说了,我也问过裘得宝了,他说三个月以前很危险,过了这个时间,便不会有什么事情了。”

“他哪里晓得贺兰将军你居然还想着去打仗啊?”许原大叫起来。“他只是就着平常人所说的那般。”

贺兰燕哼了一声,“许司令官,这一仗,你休养撇下我,除非你能拿出征东府解除我独立骑兵师师长的命令。”

丢下这句话,贺兰燕竟然是扬长而去。

许原头上冷汗淋漓,这可不是玩儿的,要是真出了啥子事儿,别说都督不会饶了自己,只怕贺兰雄那头猛兽,定然也要跟自己过不去。

“这事儿,交给我来办吧!”孙晓在一边笑道:“散会之后,我带我的都护府卫队去围了燕子的住宅,别说是人了,就是蚊子,我也让他飞不出一支来,等你们那头打响,燕子这里也就没辙了。”

“如此,当真多谢都护你了,在这河套,也只有你才有这个胆子这么做,这个姑奶奶,我算是怕他了,等都督来了,就算是额头叩出血来,我也将请都督将这位姑奶奶请回积石城去休养,别在这儿添乱了。”许原抹了一把脸上的冷汗,“公孙义,这一仗,仍然由你指挥。”

“末将晓得了。”公孙义也是抹着脸上的汗水,心道这一仗打完之后,那位姑奶奶一定会对自己不客气的。

会议完毕之后,公孙义与洛雷回到大营,二话没说,当即便提兵拔营,立即开拔,先将那位姑奶奶撇开再说,两人虽说都怕贺兰燕,但比起让贺兰燕肚子里的孩子出了问题这件事,二人还是觉得前者会让他们受的罪更少一点。

大军行出十数里,后头还是没有动静,两人都是长出了一口气,看来孙晓还真是将贺兰燕困住了,不然骑兵开拔这么大的动静,怎么能瞒得过贺兰燕这样的大行家?

两人正相视而笑,队伍之中却突然一阵骚乱,两人不由大怒,贺兰燕统带之下的骑兵师治军极严,因为贺兰燕自知在骑兵的素质之上很难与东胡骑兵相抗衡,在试验黑衣卫成功之后,便大力在整个骑兵师之中推广,这使得骑兵师之中比起其它的部队,更注重纪律和规则。

但两人看到从骚乱的队伍之中突然出现的两个人之后,两人的眼睛都是瞪得溜圆,这两个人,居然一个是贺兰燕,一个是她的贴身护卫苏拉。

“你,你们……”公孙义指着两们,都变成结巴了。

“你什么?你们那点小算盘还能瞒过我?嘿嘿,孙晓带着他的人,困住的是我另一个护卫乌拉,我早就来到部队之中藏下来了。想跟我斗,你们还嫩点。”贺兰燕得意地道。

第七百七十四章:鼓角连声锋芒现(46)

河套在平静了大半年之后,战火骤然再起,只不过这一次,是由征东军率先挑起战火,由贺兰燕率领的独立骑兵师为先锋,一万五千余骑兵悍然向静远发起进攻,而在他的后方,第二军罗尉然部近两万步卒紧紧跟上,近四万大军一路气势汹汹直扑静远。

征东府在河套已经配备了完善的军政和民政系统,以许原为最高军事主官,以孙晓为最高民事主官,两人配合默契,在极短的时间之内便动员起了所有的军队,准备好了大举进攻东胡的所有准备工作,而已在河套定居的大量屯垦百姓,对于这一场战事,更是欢欣鼓舞,这些人,敢于在战火纷飞的年份来到河套定居,要么就是胆子极大之人,要么就是在原藉根本活不下去的人,这些人来到河套的时候,骤然之间,便看了美好生活的希望火花,一个个正干劲百倍,战争,对于他们而言,更是一条在极短的时间内积累财富的捷径。你可以报名成为辅兵,帮助运送后勤,站岗放哨,护理伤兵,也可以紧跟在军队之后,却抢掠大军过后剩下的物资,而做这一切,都护府竟然还能给你算功劳,大战过后,根据你所得的功劳,可以折算银钱,也可以折换田地,总之,只要你参与,便会有收获。

现在尚是七月中,距离秋收还有二三个月的时间,一时之间,河套是郡情涌动,大量的百姓加入到这场轰轰烈烈的东征之中来,往静远的道路之上,到处都是身着各色服装的老百姓,赶着马车,骡车,推着独轮车,甚至挑着担子浩浩荡荡向前的队伍。

百姓的热情。极大地缓解了孙晓在运送后勤之上的压力,也解放了不少的军队出来投入战斗。而与征东府在河套强大的动员能力,东胡在这一方面就差得太远了,东胡政府远远没有想到时局的变化竟然如此之快,似乎在一夜睡醒之后,局势便恶化得无以复加,刚刚签定盟约的盟友,转眼之间就被打趴下,而似乎被惹怒了的征东军,以雷霆之势迅猛扑来。

自上一次大败之后。索普便一直在向静远宁远增兵,到七月的时候,已经有阿伦岱的一万骑兵进驻静远,乌苏索坦的一万五千骑兵进驻宁远,另外,还得加上熊本的二万余燕军。但这些兵力,在征东军河套的驻军倾巢而出的时候,显然有些不够。索普亲率一万宫卫军抵达榆林,这也是他压棺材的老本了。但仓促出动的结果,就是后勤压力大增,为了供应这数万骑兵,国内已是叫苦不迭。

河套战争阴云密布。而高远的注意力,却似乎还没有放到这个地方上来,马不停蹄地率领着青年近卫军两个骑兵师,进入了渔阳。

周长寿知道自己完了。这一次豪赌,他彻彻底底的输了个一干二净,现在他与孔德尚在僵持。孔德所部虽然屡次被他击败,但仍然没有与他纠缠在一起,当那霸率领的数千征东军出现在战场一侧的时候,他就已经知道,全城等地完了,狗日的征东军,果然背叛了先前的盟约,反咬了自己一口。

正当他开始联系孔德,准备向孔德妥协,换取孔德与他联手,一击扑灭叶真所属之时,高远率领的一万骑兵进入渔阳,彻底浇灭了他最后的幻想。

而随着高远的抵达,叶真也大军俱出,现在的周长寿所统率的赵军,已经陷在了孔德,叶真,高远的三面包围之下,除了孔德态度暖昧之外,其它两个方面,都是明显的不怀好意。

而此时,孔德的心情也是复杂不已,当周长寿派人来联络自己,愿意让开道路放孔德离去,条件便是双方罢兵,如果有可能的话,双方联手,一齐来对付征东军,就眼下来说,征东军已经成了双方共同的敌人,他不是没有心动,但征东军已经抢占了全城等五城,如果要去打征东军,不免要硬攻城池,这是得不偿失的,倒是对方放开道路,让自己离开的提议可以考虑,但这事,也不是那么简单的,如果对方不死心,自己也不是那么好通过的,现在的周长寿,虽然面临绝境,但仍然有击溃自己的可能,如果让他拿下渔阳,则全盘皆活了,这其中的风险,孔德不能不考虑。

正当他踌躇不决的时候,高远骑兵入渔阳和蓟城特使的抵达,彻底浇灭了他的这个心思,就算周长寿与他联手又如何,在叶真与高远两面夹击之下,他们也是没有胜算的。如果自己的部队打光了,自己也就失去了所有的价值,自己的前途,也会变得黯淡无光。现在,奉蓟城之命,保存实力撤回天河郡,既不失大义的名份,又保存了自己的实力,大燕眼看着便大履将倾,征东军咄咄逼人,乱世已至,在这个乱世之中,有什么比手里还握着几万兵力,更让自己有安全感。

心意一决,孔德立马便与高远,叶真达成协议,三方合力,凌逼周长寿,迫使对方投降,然后高远放孔德回到天河,虽然丢了渔阳,但保存了自己的实力,顺手还将大燕的宿敌赵军坑了一把,何乐而不为之?至于将来如何,那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只要自己手还有兵,便有进退的余地。不管是蓟城得势还是高远以后掌权,对于拥有重兵的自己,终究都是要给几份颜面的。

“本将绝不会投降,哪怕战至最后一兵一卒,也绝不会向你们投降。”面对着高远派来的使者,周长寿咆哮着怒吼道。

“高都督本着仁者之心,不忍双方将士在有死伤,周将军,眼下情景,你也清楚,贵部虽然还有可战之兵,但已深陷包围,外无粮草,内无援兵,能撑到几何?周将军难道就眼看着这些跟随你的儿郎最后客死异乡?这本是我家都督一番好意,只要贵部肯投降,我部绝无留难之意,必然会保护上至将军,下至每一个士兵的生命安全,但周将军既然不肯领受,我也只能就此回去覆命了,只希望周将军不要后悔。”使者冷笑着丢下这番话,扬长而去。

周长寿的理智已经濒临崩溃,他本来是一个谨小慎微,有兵极是小意的将领,但随着赵牧不明不白的死去,罩在他头上的那株大树轰然倒塌之后,对于前途的忧虑,终于让他铤而走险,他这一辈子,唯一就是这一次冒险,然而也就是这一次,便让他万劫不复。

他绝不会投降,这不仅会让大赵颜面无存,也会让死去的赵太尉死不瞑目,更何况,一旦投降,即便保着了性命,回到赵国之后呢,只怕等待自己的是比战死更可怕的命运,如果自己战死沙场,说不定赵王为了安抚国内将士,还会善待自己的家人。

死战!这便是周长寿最后的心愿。

周长寿想要拼命,高远却不太愿意。困兽犹斗,面对已经身陷绝境的对手,高远更愿意兵不血刃地拿下,更何况,周长寿这只筹码,他还要好好地利用一下呢!

代郡,南漳,赵杞见到了征东军派来的特使。

在代郡,赵杞已经是骑虎难下,虽然在征东军重心移走,他集结重兵之后,再一次攻克了鹤锋,监利,拿下了代郡重镇南漳,似乎在军事之上取得了极大的胜利,但他自己也明白,想要拿下西陵城,已经是痴心妄想了。

鹤峰,监利,代郡人现在视赵人为仇眦,小规模的暴乱此起彼伏,征东军由步兵率领的骑兵游走不定,根本抓不住对手的主力所在,一不小心便会被他们扑上来咬一口,而在代郡郡城西陵城,已经开始集结,训练越来越多的士兵,代郡整个儿已被打烂,但因为有着征东府的支持,代郡在后勤物资之上,完全可以支撑与他进行长时间的大规模战争。

问题是,自己还能支撑下去吗?

河东,李信率领的秦军动作愈来愈大,荆如风必须要全力应对,完全无法对他这里形成支援,而河东郡的赵晋,已经多次要求他马上结束对代郡的战争,转而全力应付秦人,而在魏国方向,秦人大将路超,率数万大军,攻入魏国,势若破竹,数月之内,已经战据了魏国半壁江山,魏国几乎是每日一使者往邯郸,苦苦哀求赵国出兵救援。

唇亡齿寒,魏国如还存在,尚可以牵制住大量的秦军,一旦魏国彻底灭亡,则赵国亦危矣。

不论从哪一个方面来讲,对代郡的这一场战事,必须要结事了,赵杞现在需要的是体面的结束这场战事,让他能向赵王有个交待。

如何体面的结束,便成了赵杞现在考虑最多的问题。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来自西陵城的特使到了他的面前。来人叫贺天举,是征东府派往西陵城,协助赵勇处理政务的一名文官。

随着战事的深入,代郡对于征东府的依赖愈来愈深,这也让征东府对于代郡的渗透愈来愈深,到现在为止,代郡的文武大政,几乎都把持在征东府手中,再加上驻扎山南郡的冯发勇,已经明确向高远表示,将唯高远马首是瞻,将代郡纳入囊中,已经是时间上的问题了。

第七百七十五章:鼓角连声锋芒现(47)

对于征东军,赵杞是痛恨交加,这不仅仅是因为征东军介入到了代郡,意图吞并代郡是昭然若揭,更因为自己还有把柄握在对方手中,赵牧之死,是赵杞决不愿意让世人知道的真相之一。正如赵杞自己大力宣扬赵牧是死于代郡和征东军之手一样,征东军也在大力宣扬赵杞害了子兰,双方各取所需。

在这场交易之中,赵杞认为自己是吃了亏的,虽然自己现在拿掉了赵牧,搬掉了压在头顶上的一座大山,但代郡现在成了这般模样,失土丧师的罪名,自己是怎么也逃不掉的。赵杞现在倒不怕征东军会揭穿赵牧之死一事,因为子兰的死,他们也脱不了干系,揭穿了这层羞布,对双方来说,都是没有好处的。

交易,只要有了第一次,便不愁没有第二次,问题的关键在于,是不是对于双方都有利。所以当贺天举出现在赵杞面前的时候,他更多的是欣喜,因为他敏锐地察觉到,从代郡这个泥潭之中体面脱身的机会终于来了。

“是时候结束代郡的战事了。”贺天举面对着赵杞,开门见山地道。

“你们现在终于认识到自己已经到了穷途末路了么?”赵杞端着架子,冷然道:“想要议和?那就得拿出诚意来吧!”

看着赵杞的模样,贺天举哧的一声笑了出来,“赵大人,你我双方,彼此都心知肚明,何必如此惺惺作态。现在不是我们要议和,而是我们愿意给赵大人你一个体面结束战争的机会,过了这个村,可就没有这个店了,你可得仔细地惦量惦量。”

被贺天举如此耻笑,赵杞也是忍不住恼羞成怒,“我看不出高远有什么好心肠。”

“我家都督对赵大人。可谓是仁至义尽。”贺天举慢悠悠地道:“代郡之战,已经打了一年多了,赵大人您得到了什么?是代郡人的仇恨,还是这几乎成了一片焦土的南漳?西陵城稳若泰山,赵大人您可有半分余力前去攻打?现在赵大人在国内已经是焦头乱额了吧,赵王不满,同僚嫉恨,秦军压境,国内早已民怨沸腾,赵大人早就想结束这场战事难道不对吗?现在。我们给您这样一个机会。”

赵杞恶狠狠地瞅着贺天举好一会儿,才道:“高远想要什么?”

“恰恰相反,这一次,我家都督什么都不要,只需要赵大人您撤出代郡就够了,结事对代郡的战事,对你,我两家都有好处。”贺天举道。

“代郡战事持续近两年,耗费国资无数。如此撤走,我如何向大赵国民上下交待?”赵杞想到这一点,脑袋便又隐隐作痛。

“理由我们当然已经给您找好了。驻扎全城的周长寿意图染指我大燕渔阳之地,现在被我数路大军包围。走投无路,他麾下可还有两万余精锐的赵军,您撤出代郡,换回这两万投降的赵军战俘如何?”贺天举道。

赵杞眉毛一掀。“据我所知,周长寿此人,是绝不会投降的。你所说的两万赵军战俘。不知从何而来?”

贺天举双掌一拍,“赵大人果然深悉周长寿此人性子,我大军数路围困周长寿部,如果想要全歼该部,早就动手了,但我家都督顾念着与赵大人的交情,心中有所不忍,所以愿意拿这个来与您交换代郡的和平。周长寿想死战,但他下头的将官,必然不肯陪他一起送死,赵大人你定然是有法子解决这个问题的,只要解决了周长寿,那这两万赵军必然便会愿意投降了,他们投降之后,我们便用这两万赵军战俘与您交换撤出代郡一事,我想这样一来,赵大人您于上于下,可都说得过去了是吧?至少在军中,你会获得不少的拥护,因为您放弃了唾手可得的代郡郡城而愿意换回被俘的士兵,这样的好名声,可不是年年都有的!”

赵杞听到这里,已是砰然心动。代郡这场战事,发展到现在,早已经是打不下去了,在征东军的支持之下,代郡甚至都没有动用在山南郡的冯发勇部,便与自己打了一个相持不下,而赵国,又不可能派出太多的部队投入到代郡中来,河东与魏国方向,秦军的压力与日俱增,这个时候,拿代郡来交换落入征东军圈套的两万战兵,的确可以缓解各方面的压力,至少在军方,他们不会来责怪自己了,而有了军方的支持,其它人的一些狂吠,又何足道哉?

“我军撤出代郡,你们是不是就要正式吞并代郡了,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仍然无法交待啊,这失土之责,我可背不起。”赵杞开始讨价还价。

贺天举大笑:“赵大人您大可放心,代郡,虽然是我征东府必拿下的一块地盘,但也不会选在这个时候,所以您尽管放下这层担心。”

“我军可以结束对代郡的战事,但已经占领的地方,不会退还给代郡。”

“赵军必须退出南漳,至于鹤锋与监利,赵大人尽管可以留在手中。”贺天举微笑道:“南漳是西陵城的门户,赵大人只有退出了南漳,方才显出诚意来,我们双方也才能放心地交易。”贺天举在这个问题之上当然不会让步,鹤锋,监利已经几乎打成了一片白地,百姓十不存一,早一点晚一点拿回来,并无碍大局,但南漳必须收回,也只有收回了南漳,征东军才能放心地将步兵所统率的骑兵抽调到东胡战场。接下来,高远将要竭尽全力解决掉东胡,将整个辽东完整地拿到手中,也只有做到了这一点之后,他方才能放心地回过来的,将自己的重心,重新移回中原。

贺天举带着满意的心情,悄然离开了南漳,代郡历时两年的战争,终于可以结束了。这两年来,征东府从各个方面,全方位地对代郡展开渗透,到如今,军。民两个系统之内,属于征江府的官员,已经几乎掌控了全权,当赵军退出代郡的时候,便也代表着代郡正式从赵国之内分离出来了。

谋取代郡,征东府从策划到实施,再到最后收取果实,足足经历了五年之久,如今终于功德圆满,怎能不让他心花怒放?

渔阳。被围困于双水村一带的周长寿部,已经山穷水尽,军中粮草将竭,周长寿发起的数起突围行动,均一一失败,如今他尽是想一战而不可得,在他的周围,燕军将营垒修得铁桶一般,打得尽是要将他活活困死的节奏。

整个赵军军营中。一片悲云惨雾。这两天来,军中已经开始杀骡马等牲畜充饥,而突出重围,看起来根本毫无希望。

周长寿已经决定孤独一掷了。召集了所有将领,决定在第二天向孔德部发出最后一击,吃柿子捡软的捏,最后一战。挑上孔德部,总比对上战斗力更强劲的征东军要好得多,哪怕是多杀死几个燕军。也算是值得了。

赵军拿出了最后的粮草,杀掉了所有能吃掉的骡马,饱饱地吃了一顿之后,倒头便睡,周长寿定下的出击时间,在黎明时分,睡上一觉之后,正好精神饱满地向着敌人发起决死的冲击。

周长寿是这么想的,但并不是每一个将领都是这么想的。

夜半时分,赵广全副武装地出现在周长寿的大帐之外,在他的身后,还跟着数名黑衣人。

“赵将军,周将军已经睡下了。”大帐之外,周长寿的亲卫迎了上来。

“睡下了么?睡下了好!”赵广的脸上露出了诡异的笑容,不等那名亲卫察觉有异,一名黑衣人已是闪电般地逼了上来,一手揽住亲卫的脖子,另一只手中握着的短刀,已经深深地嵌入到了他的胸膛之中,亲卫睁在眼睛,不可思议地看着赵广。

赵广脸色没有丝毫的变化,看也没有看倒下去的亲卫一眼,径自一挑帘子,便进入到了大帐之中。

灯中烛火昏暗,周长寿全身着甲,倒在床上正呼呼大睡,看他模样,倒是安详之极。赵广一努嘴,身后数名黑衣人猛扑上去,将周长寿按倒在床榻之上,周长寿也是大将,武功过人,但奈何这些袭击他的人都是来自虎豹骑的高手,几人合力,哪里有他挣扎的余地,三下五除二,已是被牢牢地捆了起来。

“赵广,你敢害我?”圆睁双目,周长寿看着面前的赵广,怒吼道。

“周将军,是你害了我们这数万大军!”赵广也瞪视着他,“明天的攻击,只会是送羊如虎口,你要活活葬送这数万儿郎么?”

“不战死,当战俘么?那有什么两样?”周长寿吼道。

“不一样!”赵广摇了摇头,从怀中取出了赵杞的手令,“赵大人已经与高远达成协议,他以从代郡撤兵为条件,从高远手中换取我们回去。”

周长寿一愕,盯着赵广,道:“你竟然投靠了赵杞,赵广,你别忘了,你也是太尉的嫡系将领,赵杞不会让你好过的。”

赵广悠悠叹道:“哪总也比现在就死了要强。还得搭上这数万儿郎。”

一名黑衣人拔出刀,走到赵广面前,双手将刀呈给了他,“赵将军,请吧,大人有令,周长寿需要您亲自处决!”

赵广接过刀来,走到周长寿的面前,“对不起了,周将军!”在周长寿的嘶骂声中,长刀一送,径直插入了对方的胸膛。

半个时辰过后,赵广的部队完全控制了中军,旋即聚将鼓起,从各营赶到中军大帐的赵军将领们,看到的赫然是高坐大帐正中的赵广,以及放在大案之上周长寿的人头,还有赵杞的手令。

渔阳近两万赵军,于次日投降征东军。

十天之后,代郡之战正式结束,赵军退出代郡。

又五日之后,被解除了武装的近两万赵军,经过全城等地,被遣返回赵国。

双水村头的大树之下,摆了一张小小的方桌,桌上放置着几个简单的菜肴,对桌而坐的,赫然是燕军大将孔德与征东军的首脑高远。

“高都督,我敬你一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连赵人亦玩弄于鼓掌之上,佩服之至。”孔德举起了酒杯。

“孔将军英勇善战,我亦是久闻大名。”高远举杯回应。

“说到善战这两字,在别人面前,我或许还可自诩一番,但在都督面前,就不献丑了。”孔德摇头道:“如今中原诸事已定,都督便要赶赴东胡了么?”

“自当平灭此等蛮夷,复我中华在辽东之声威!”高远微笑道:“其实就在我们饮酒这刻,收复辽东的战役已经打响了。”

孔德将杯中之酒一饮而尽,挺身站起,“既如此,我便祝都督早日得胜。时候不早,我也该告辞了。”

“不送,他日终有再见面之时!”高远端起酒杯,遥遥向他一举。

孔德点点头,翻身上马,蹄声得得,已是远去。

“倒也是一个有趣的人!”随手扔了酒杯,高远站起身来,看着孔德远去的背影,不由微笑起来。

第七百七十六章:日出东方(1)

阿伦岱从来都不认为东胡人应该龟缩在城中防守,哪怕敌人的实力要比他强。征东军气势汹汹而来,先锋骑兵便多达万五,阿伦岱没有丝毫的犹豫,当即便率领麾下一万骑兵出静远迎战。

阿伦岱这一辈子打过两次败仗,两次都是败在高远手下,第一次是高远轻骑千里突袭榆林,他在追击的过程之中遭到了高远的埋伏,又被白羽程横插一杠子,最后仅以身脱,第二次则是在燕国远征东胡的过程之中,在花营,一场浓雾之中,他再次大败于高远之手,数千骑兵横尸沙场,他的铁岭部骑兵几乎被打残,最后还是索普将同样被打残的克勒三部并入铁岭,这才让其恢复了元气。

这两仗让阿伦岱刻骨铭心,每当思及此处,脸上的伤疤便隐隐作痛,这一次,征东军再次前来,骑兵将领居然换成了一个女人。

阿伦岱怎么会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