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为王(枪手)-第1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颜乞左手落到了腰间的弯刀之上,他的右手被高远所废,这些年苦练左手刀,如今也是大成,倒也不输右手,但他刚有所动作,图鲁已是伸手按住了他。
“高将军,如今你也是一方豪强了,这等匹夫之勇,何足道哉?颜乞将军可是千人敌,万人敌!岂能与你作匹夫之争!”
“是么?”高远将话音拖得极长,“今日我只率了一千步卒,一千骑兵,颜乞将军,要不然我们就以两千兵卒为数,先斗上一场,让我见识一下你的千人敌万人敌之术乎?”
高远愈是如此,图鲁便愈是惊疑,对方如此有恃无恐,不定有什么奸计在里头,这个高远滑不溜手,东胡诸部族与他交手,个个都吃了大亏,现在他出言相邀,肯定没安什么好心,怎能让他如愿?颜乞是大将,如果因为莫名其妙的意气之争,而折在这里,不但大折东胡士气,回去之后也没法交差。
“今日是我们送还周太尉的大喜日子,却不是妄动刀兵的时候,高将军,就此别过,来日再决雌雄吧!”丢下一句话,图鲁一挽颜乞的手,转身便走。
“图鲁大人,高远欺人太甚!”颜乞气得发昏,“怎不让我与斗一场?”
图鲁冷冷地道:“颜乞将军,好勇斗狠,岂是大将所为,你已经在他手上吃过一次亏了,还不够么?两国相争,岂能意气用事,你想报仇,异日大可在战场之上找回来,现在我东胡上下一心,而他内外交困,连燕人都恨不得他快点死,你还怕不能报仇,那时捉了他回东胡,岂不是任你鱼肉。退一步海阔天空也。”
“今日之辱,来日必百倍奉还!”颜乞恨恨回头,看了一眼意气风发的高远。
“不过如此耳!”高远马鞭戟指,扬声大笑,在他身后,所有的征东军士兵齐声大笑起来。
第五百五十五章:再见周渊
牛栏山大营足够大,五千归来的燕军独自占据了营地一角,在他们四周,是全副武装看守的征东军士兵,这些刚刚从东胡归来的燕军,情绪极度不平稳,必须加以防范。除了不允许他们擅自离开营地之外,供应这些归来燕军的一应物资却是一应俱全,一样不少。
“想不到你会亲自去接我回来?”周渊看着对面的高远,苦笑着道。回到牛栏山大营,重新洗沐了一翻,周渊有些颓废的精神略略振奋了一些,但内心的尴尬和煎熬却不曾稍减半份,如果有选择,他情愿高远对他的到来不闻不问,置之不理。“原本以为会是淳于燕过来。”
高远笑了笑,“不管怎么说,您曾是燕国太尉,而我是燕国征东将军,不谈这上下属关系,总还有同袍之谊。”
听到前太尉三个字,周渊目光闪动,“你不记恨我?”
“您说呢?”高远呵呵一笑。
周渊点点头,“这才是正理,不过高远,我现在倒更是高看你一眼了,公是公,私是私,你倒分得清楚。”
“这没有什么不好分的,东胡人今天送你归来,打得是我大燕的脸,我自当回击。”
周渊沉默片刻,“我虽然羁于东胡,但却也知道不少关于你的信息,你还自认为大燕之臣?”
“为什么不认!”高远笑了起来:“我亦是燕人。只是我有些奇怪,周太尉,你为什么一直要算计我?不管是在以前蓟城,还是这一次的东伐之战,你为什么一定要置我于死地呢?”
周渊呵呵一笑,“高将军,我的目的一直都是要将叶天南压服,在蓟城。只是为了将他拉下相位,而东胡之战,却是不想叶天南在拥有琅琊郡这样的富裕之地后,还有你这样一位手握军权的将领在外,所以,对付你,只是搂草打兔子,顺带的事情。不过现在看起来,我竟是本末倒置了,叶天南来是最大威胁。你才是。如果时光可以倒流,在渔阳郡的时候,我一定会想个法子直接将你除掉干净,而不是让你一步步坐大。”
他叹了一口气,“现在看起来,对燕国威胁最大的不是东胡,反倒是你了,高远,你也无需掩盖。更不需巧言辩解,有些东西是瞒不了明眼人的,你的目标从来都是颠覆燕王朝,如果说东胡人只不过是一些打家劫舍的强盗。你却是要剖腹剜心的凶手。”
“周太尉落到了如今田地,还在想着这些没用的事情么?”高远冷笑,的确,事情到了今天这一地步。落在周渊这等人眼中,自是无需隐瞒,也隐瞒不了。“周太尉恐怕还不太清楚燕国如今的格局吧?”
“正要请教。”周渊点点头,“我在东胡,他们只会告诉我他们想让我知道的事情,对于如今大燕的政局,我还真是不大清楚。”
“如今周玉担任着燕国太尉,檀锋任御史大夫同时统领燕翎卫,正在竭尽全力协助燕王收回分封给贵族的领地,如今燕国境内,除了渔阳,河间,辽西之外,已尽数被燕王拿了回去,燕国,已经正式开始实行君王集权的郡县制了。您的领地,宁大夫的领地,已经被折分成了十数个直辖县了。”高远幸灾乐祸地道:“周太尉,您可算是一无所有了。”
“可还平静?”周渊问道,“如此大的动作,国内没有反对的声浪?”
“反对?”高远哈哈一笑:“有您的得意弟子周玉的通力协作,掌控着燕仅存的军队,敢反对者,现在已经灰飞烟灭了。现在只剩下我控制的区域和实力强劲的渔阳郡,其它的贵族领地都已不复存在,渔阳郡只怕也支撑不了多久了。”
周渊深吸了一口气,“如果这能使燕国强大起来,我亦无话可说,但愿他们没有做错,不会使燕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你倒是心胸宽广。”高远呵呵一笑,“看来这一次东胡之行,你收获不小,不过宁则诚马上就要被燕王明正典刑了,不知周太尉作何感想?”
周渊霍的抬起头,两眼之中充满了惊讶之色,“宁则诚?明正典刑?杀他?”
“当然!”高远点头道:“已经诏告天下了。”
周渊一下子沉默下来。
“现在您该知道为什么是我来接您,而本应该出现在这里的淳于燕却不见踪影了么?”高远盯着周渊,问道。
“他们也想杀我?”
“更准确的说,他们不想让你活着回到蓟城。”高远道:“你与宁则诚不同,你在军中影响很大,军中门生子弟众多,这一点宁则诚无法比,宁则诚掌控的燕翎卫已经完全被檀锋所控制,但周玉却无法完全控制军队,军队的规模,毕竟不是燕翎卫能比的,所以,你不可能被明正典刑,光明正大的杀死,那就只能用些魃魃伎俩了。如果我料得不错,他们一定会想办法让你死在我辽西境内,这样,给我高远的头上再抹上一点屎尿。”
“这便是你来接我的原因?”
“虽然我也很想你死,但我不想你死在辽西。”高远毫不掩饰自己对周渊的厌恶,“所以我必须亲自来,因为这一次来辽西主持这件事的是李云聪。”
“李云聪?”周渊一惊,反问道。
“不错,此人已经投靠檀锋了,他的本领,想来周太尉也是知道的。此人一到辽西,便刺杀我与另一位征东高级官员,险些儿便让他得手。”高远道。
周渊冷笑起来,“即便我现在落魄了,但也不是几个刺客能近身的?”
“我知道周太尉身边的亲卫都不是泛泛之辈!”高远道:“但如果您的这些亲卫当中,也有不可靠的人呢?”
“这不可能!”周渊矢口否认。
“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事情,你以前可曾想过周玉会在背后插您一刀,反戈一击?”高远不介于在周渊的伤口之上狠狠地洒上一把盐。“所以周太尉,您在辽西境内的安全,由我来全权负责,您的亲卫,都将被排除在之外,等出了辽西境,就没有我什么事了。”
周渊突然觉得浑身泛起一股无力感,默叹一声,今昔不同往日,高远虽然是要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但其行事之间,却是满满地充满恶意。但他却无法拒绝,也根本不可能拒绝。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随你!”心中暗叹,但周渊毕竟是武将,倒也放得开。
“好,希望这段时间,能与周太尉相见甚欢。”高远击掌笑道:“此事撇开一边,周太尉,我见跟随您回来的诸将之中,怎么不见了熊本将军?”
“熊本不愿回国,他要呆在东胡,什么时候最后一批被俘的燕军被释放回国,他就什么时间回来。”周渊有些惆怅,心中却知道,熊本已经与他彻底分道扬镳了,在与东胡的最后一战之中,自己为了让周玉能脱身而回,下令前线不明内情的熊本率本部人马发动了不惜代价的一战,熊本麾下,死伤惨重,十停这中剩不下一二停了。
“看不出来熊本将军倒还是一条汉子,比这些跟着你回来的将领们要有胆色多了。”高远击节叹道:“熊本,还有那个胡彦超,周玉,太尉麾下原本人才济济,可惜这一仗却打成了这般模样,太尉,你在东胡一呆数月,不知可有什么较为特别的事情,能否相告呢?”
周渊目视高远片刻,点点头:“想必接下来,你与东胡便要开战了,看在这一点上,我倒是愿意坦承相告,如果你真能击败东胡,那也算是替我复仇了。”
“不是击败,而是彻底灭亡他们!”高远笑道。
周渊摇摇头,他是不相信高远能做到这一点的。
“我在和林,倒也没受到什么拘束,可以随意走动,东胡政局正在发生剧烈的动荡,索普现在正在做的事情,倒与姬陵差不多,部族势力被急剧削弱,东胡王庭的宫卫军急速澎胀,可以想见,接下来的数年之间,原本分散的部落联盟会变成一个高度统一的中央政权。”周渊道:“如果让东胡形成了这样一种体制,只怕就会成为一个极可怕的敌人。”
他看向高远,突然笑了起来,“所以我是真希望你能与东胡多打上几年,这样,大燕能够有足够的时间来重新壮大自己。高远,你可要多支撑几年。”
高远大笑,“不劳太尉劳神。”
“索普挟此次击败我大燕的威名,再加上阿固等部族实力大伤,做起这事来,几乎便没有什么阻力,这也是我看好他能成功的原因。”
“此人的确雄才大略,不输米兰达!”高远点点头,并不因为对方在自己手下吃过败仗便轻视对手,“此人正在筹谋着整个东胡的大变革,从游牧转向农耕,虽然最后效果如何还不知道,但敢这样做,已经值得敬佩了。”
“对了还有一件事情,你需要注意!”周渊突然道,“东胡境内虽然有丰富的矿藏,但他们冶铁练铁的水平低下,原本不足为虑,但我在和林,看到了齐国的大批工匠,以及为数不少的齐国人,虽然他们极力掩饰,但一眼就可以看出,他们是军人,如果我所料不差,齐国与东胡已经狼狈为奸了。”
高远一下子坐直了身子,这件事情,却是值得他重视的。
第五百五十六章:后手
周渊所提供的这一情报,由不得高远不重视,东胡铁骑虽天下无双,但他们有着致命的弱点,虽然矿藏丰富,但他们缺乏冶炼钢铁的技术,作战武器主要以弯刀,弓箭为主,比起中原各国五花八门,功能各不相同的武器来说,简直不值一提,多年以来,中原各国对待这些夷族也是报着非我族内,其心必异的态度,这些技术是一直对东胡封锁的,而齐国一旦与东胡联起手来,通过齐国,东胡人就能获得他们梦寐以求的这些技术,从而在兵工产业之上,实现一次质的飞跃。联想到东胡大量购进农具,高远似乎看到一个崭新的东胡,正在他的面前缓缓崛起。
齐国的工匠可以提高东胡人的技术水平,齐国的军人出现在东胡,就更加值得提防了。东胡人以骑兵纵横天下,步卒一直可有可无,在东胡的军队体系之中,步卒更多的承担着后勤的任务,极少被派上正面战场作战,而像中原各国,因为骑兵不易组建,更多的则是发展起了步骑协同作战的模式,齐**人出现在东胡,不会有别的事情,肯定是协助东胡人训练他们的步卒,一旦东胡的步卒也形成了强大的战斗力的话,那东胡的军事实力,必然再上一个新台阶。
“齐国?”高远哼了一声,心里已是怒极,齐国插手东胡,这简直就是拿着大棒子在砸自己的脑门儿。
“叶天南时代,依靠着齐国的支持,带着姬陵重返燕国登上燕王宝座,齐国田单满以为可以从燕国得到偌大的好处,谁知道叶天南上位之后,立刻与齐国翻脸,不但先前的承诺都赖掉了,后来更是险些与齐国开战。齐国想嫁公主为燕王后也泡汤,齐国焉能不怒?这一次燕国适逢大变,齐国岂不会乘机来趁火打劫,帮助东胡强大,便可以牵制住燕国的有生力量,然后他们自可以遣军北来,狠狠地咬燕国一口?”周渊缓缓地道:“或许现在齐国正在调兵遣将了,周玉檀锋一个应对不好,便会损兵折将,失地失城。”
齐国或许会趁着燕国现在虚弱不堪发动一次战争。夺取燕国一部分土地,但这并不在高远的考虑范围之内,那是燕国朝廷应该考虑的事情,他需要面对的是东胡现实的威胁。
“他们走得是水路!”高远突然冒出一句。
“当然是水路。”周渊道:“从陆地之上到东胡,要穿过我们燕国,哪怎么可能?从齐国走水路到辽东,顺风的话,一趟不过十几天就好了。”
“齐人对东胡的援助不会在短时间内就终止,而东胡人得到齐国的援助。或许也付出了不菲的代价,如果燕国派军在海上拦截,倒是可以切断他们之间的勾连。”高远看着周渊,道。
“说来容易。但做起来可就难了!”周渊摇头道:“我们大燕历来都视东胡为最大敌人,军事上也以东胡人为主要对手,根本就没有水师,而齐国。却有一支强大的水军,在各国之中,也只有楚国能与之相较。”
高远龇牙笑了笑。这个时代,所谓的水师,也就是船上装着士兵,相互接战,还限于最原始的接弦战,两条船靠帮,然后士兵跳到对方船上厮杀,直到将一方砍光为止,只可惜自己这疙瘩,根本就没有一个出海口,不然倒是可以打造一支真正的水师出来。想到这里,心中不由一动。
有些事情,或许可以早些着手。
“太尉的老家在汾州,这一次回国之后,是继续居于蓟城呢,还是准备回老家去呢?”高远笑问道。
周渊自失的一笑,“如果有可能,我自然是想回汾州去,难不成还留在蓟城,让人看笑话么?不过这也要活着回去才成吧?你刚刚不是说,有人不希望我回去吗?”
“当然,你如果活着回去了,某些人肯定为极为难的,不过在辽西境内,我可以保证太尉的安全,当然,出了辽西,我就无能为力了。”高远道。
“出了辽西,他们也就不会下手了。”周渊沉吟片刻,“或许,我可以表现得聪明一点。”
“太尉真是聪明人,早些表明态度,或者可以安度余生。”高远两掌一合,大笑道。“如果太尉真能安然回汾州养老,将来某个时候,我们或许还会打交道的。”
“高远,这你就想当然了,即便我回到汾州,我也不会支持你的,更不会帮助你。”周渊摇头道。
“我所说的与政治无关,也许只是单纯的一些生意上的事情。”高远笑道。
“生意?”周渊有些莫名其妙,看着高远半晌,突然想起汾州的地理位置,霍地站了起来,“齐国水师?”
高远笑着点了点头,周渊不愧是一头老狐狸,自己才刚刚起了一个头,他马上就明白了其中的意思。汾州临海,海边的人自然要靠海讨生活,船自是少不了的。
“到时候再说吧,这件事情,我想太尉不会排斥的,必竟,这于大燕,也是一件十分有利的事情。齐国想咬燕人一口,也许,我能帮助燕国反咬他们一口。”高远道。
“这,于你又有什么好处?”周渊凝视着高远,问道。
“太尉,您莫非糊涂了么?齐国帮助东胡,自然就是我的敌人,打击齐国水师,便可以削弱东胡从齐国那里得到更多的帮助,这于燕国,于我,是两利的事情,太尉不用想多了。”高远笑着站了起来,“太尉不妨考虑一下,不急着答复,等您能回到汾州之后再说吧。”
周渊默然点头,站了起来,拱手道:“如此便告辞了。”
“太尉早点休息吧,关于您在辽西境内的安全问题,明日曹天赐会向您来禀报我们的全盘计划,希望您能大力支持。”高远微笑着拱手送客。
周渊走不久,孟冲便悄然地出现在高远的面前。
“怎么样?”
“都督,末将派人去接触了那些士兵,不出都督所料,这些人都不愿意就此耻辱的回去,他们想留下来,想都督给他们一个机会。”
“大约多少人?”
“我接触了几个校尉军官,据他们所说,不下五百人。”孟冲道。
“这么多人?”高远略有些惊讶,“人数太多,倒有些不好办。”
“有什么不好办的,都督!”孟冲笑道:“统统报一个暴病身亡,就算他们知道其中有鬼又怎么样?还敢跟我们较真不成?就不怕惹恼了我们,五千人一齐扣下来?更何况他们还要为以后考虑呢?五百人,十分之一罢了,他们不会为了这十分之一的人,便与我们叫板的。”
高远笑着点头:“你说得对,倒是我小心得有些过头了,那领头的几个,你都带来了?”
“带来了,都在屋外候着呢!”
“叫他们进来吧!”高远道:“只要他们有心杀敌,我倒不吝于给他们这个机会。”
孟冲退了出去,片刻之后,便带着三名身着校尉军服的燕军军官走了进来。三人一进屋中,二话不说,当即便跪了下来,大声道:“请将军给小人等一个杀敌的机会。”
高远扫了他们一眼,其中便有白天他看到的那个颇为魁梧的大汉,看那身板,好好地养上几月,绝不会输给虎头的那家伙。
“你们可想清楚了,留下来,不是不可以,但在短时间内,你们可是回不了家了,你们的家人甚至会得到你们已经死亡的消息,什么时候能回去,那可就说不定了。”高远淡淡地道。
“将军,小人等想清楚了,与其这样耻辱的回去让人嘲笑,那还不如死了算了,死在外头,家里人还能抬得起头来,这样回去,家里人只怕连头都抬不起来。小人愿意留在辽西与东胡人战斗,不灭了东胡人,小人誓不还家!”
“小人也是!”
“小人也是!”
另外两个大汉也抬起头来,大声道。
高远哈哈一笑,走了下来,亲手扶起他们三人,“好,既然尔等有如此决心,我便成全你们,让你们留下杀敌。来,起来,先说说你们的名字。”
“小人朱仝。”
“小人杨富贵!”
“小人柳叶飞!”
孟冲在一边道:“都督,这三人,原来都隶属于熊本将军麾下,在征东之战中,属于先锋前军,这支军队损失惨重,像他们三个,原本都是前锋军中校尉军官,但他们所属的部队十不存一,像这一次愿意留下来的,极大一部分,都是这支军队中的人。”
“熊本将军不愿遣返,而愿意留在东胡与剩下的士卒同甘共苦,倒也不失为一个好汉子,一个好军官,这样的人带出来的军官,果然与众不同。”高远点头赞了一句熊本,“听说你们联络了五百余人?”
“是。”朱仝点头道:“除了我们三个的老部下外,其它兄弟部队中也有一些人愿意留下来,合计有五百余人。”
“孟冲,你去安排,将这五百多人都给我留下来。朱仝,这五百人我也不打散,就由你来统率,杨富贵与柳叶飞辅助于你。我也不瞒你们说,我征东军与东胡的战事,一触即发,你们想要复仇,便看你们自己的表现了,只要肯战,有的是仗打。”高远扬声道:“也许,将来你们还有衣锦还乡的一天。”
“多谢高将军!”三人大喜过望,万万没有想到会是这样一个结果,这可比他们预料之中的要好得太多了。
第五百五十七章:回程
数天之后,自蓟城而来的迎接这批自东胡返回士兵和将领的官员才姗姗来迟,这个叫邓公明的官员,以前藉藉无名,看来也是这一次燕国内变之中的受益者。
对于大燕的前太尉周渊,邓公明倒是极为有礼,“太尉,卑职奉命前来迎接太尉归朝,周玉周太尉请我向您致歉,因为齐**队最近动向频频,周玉太尉怀疑他们有进犯大燕的可能,必须要有所应对,是以不能前来亲迎太尉,还请太尉恕罪。”
周渊嘴角微微撇了一下,周玉是周氏本族人,哪怕只不过是一个旁枝末族,但总也是周家人,是以当他表现出在军事之上的才能时,周渊便大力扶持,如果没有周渊的一力力捧,周玉如何能以这个年纪,便在军中坐到了如今的地位,只是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在最关键的时候,却是这位他视为嫡系中的嫡系的远房侄子,狠狠地给了自己一刀。
事到如今,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不管怎么说,他也算是周氏一族,自己这一脉的嫡系一族,这一次恐怕是难逃劫难,但好歹周氏不会因此而没落,没了自己,还有一个周玉,周氏不会像宁氏那样一败涂地,一蹶不振。
这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吧!
“国事为重,我一个败军之将,卸职官员,也不敢劳动堂堂一国太尉前来迎接。”周渊淡淡地道。
邓公明有些惶恐,他刚刚被提拔上来不久,对于这位以前声名赫赫的太尉,骨子里仍然有一种畏惧。
“太尉言重了。太尉羁留东胡,周玉周太尉是日夜忧心啊。”
周渊嘿了一声,却是不置可否。邓公明不敢再与他对面,转而对周渊身旁的孟冲道:“有劳孟将军了,下官请拜见高远高将军。”
孟冲大大咧咧的一挥手。“我家都督早就离开这儿了,都督日理万机,来见周太尉一面就不知累积了多少公文,哪有空在这儿等着你。来人,将兵册交给这位邓大人。”
听了孟冲的话,邓公明又羞又恼,孟冲话里的意思很明白,高远来见周渊,但不会见你,因为你没资格。别看他在周渊面前惶恐。胆怯,但在孟冲面前,却自觉身份要高了不少,怎么说自己如今也是大燕的上大夫之一,你一个微末小将,居然也敢大厥词,一挺腰杯,正想发作,一边的周渊淡淡地插了一句话。“邓大人,这里可是辽西。”
周渊一句话,陡地让邓公明反应过来现在征东军与朝廷的现状,高远根本就不尿蓟城。甚至已经摆明了一种敌对的架式,自己要是不识相,惹恼了这些大头兵,一刀子砍了自己脑袋下来。蓟城的反应多半是再派一个官员来,而不是替自己伸冤报仇。
当下硬生生的吞下这口气,接过燕军的兵册。一看头里的总数,便不由为了颜色,五千燕军的总数,已经被一支粗粗野之极的改成了四千五百之数,那一道狂野地划去原先数目的墨杠,让邓公明几乎气得七窍生烟。
“孟将军,东胡人释放的应当是五千人,为何却少了数百人?”他将兵册举到孟冲的面前,大声质问道。
孟冲抬起眼皮,瞟了一眼,不以为然地道:“怎么啦,死啦!”
“这怎么可能?”邓公明大声咆哮起来,“东胡人释放他们的时候,还是五千人,这才过了几天,就死了几百人?他们是怎么死的?”
孟冲咳漱了一声,啪的一声,一口浓痰直接标到地上,看得邓公明眼角一阵乱跳,“怎么死的?胀死的!”
“你说什么?”邓公明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怎么死的?”
“我说胀死的!”孟冲提高了音量,“邓大人,你是不知道啊,这些士兵一个个都饿得皮包骨头啊,显然是从来没有吃饱过饭,咱家都督一看这样子,就生了恻隐之心,这都是燕人啊,都是咱们的袍泽啊,怎么给饿成了这个样子呢?于是就下令我们杀猪宰羊,肉哪是一盆一盆地往上端啊,白面馍馍那是一筐一筐地往上抬啊,就是想让这些可怜的士兵吃了顿饱饭,可哪里知道,这几百人许是饿得狠了,又吃得太多,就给胀死了!”
孟冲说得是一本正经,邓公明却是气得发疯,翻开兵册,更是眼前一阵阵发黑,里面的名册上,那一个个被划掉的名字,绝大部分都是基层军官,校尉一级的便有数十人,其它哨长,兵曹更是占了大多数,什么被胀死的,明显这些人都是被征东军扣下了。
他喘着粗气看着孟冲,孟冲也一脸无辜地看着他,双手一摊,“邓大人,这事儿,我们是办错了,但也是好心啊,你要是痛惜这些人的死,不妨就去他们的坟前拜祭一翻吧!”
邓公明瞪着孟冲:“这些人都有家人在原藉,不知我能不能将他们的骨灰带回去?”
“当然可以啊!”孟冲一挥手,“来人啊,去将前些天下葬了的那些燕军士兵挖出来,遗体烧了,捡些骨灰让这位邓大人带回去。”
外头传来响亮的应答声,邓公明一下子便懵了,这些人要是真死了已经下葬,因为自己再被挖出来,那可是要被人咒祖宗十八代的。
“够了!”一边的周渊低吼了一声,孟冲是无耻,这位邓公明则是无能,既然心中明白这些人都被高远截留了,难道还能要回来不成,最明智的方法,就是装作不知道,难得糊涂,这样也就保住了自己的颜面,几百人而已,真要惹恼了高远,一股脑儿地全扣下来,你能奈他何?
“走吧!”大袖一拂,向着屋外走去,邓公明脸色发紫,跟在周渊身后,向外急步而行,显然,他也想明白了这其中的关窍,不过明白的晚了一些。
近五千燕军,开始从牛栏山大营向外开拔,与刚释放时不同,在牛栏山在营,高远给他们每人发了一件冬衣,这些东西,原本就是燕军为东征准备的,现在还给他们一些,高远倒也不可惜。至少能收获这些大头兵的感激,这些人回去,不论是还回到兵营当兵,抑或是就此退役回家务农,能帮自己传传仁慈的名声,那也是不错的。
随行的征东军是由贺兰雄麾下将领贺兰捷所率领的一千骑兵,这一千骑兵,既是保护,也是押送,必竟是数千人的队伍,要是中途出了什么乱子,也是极麻烦的。
虽然天气寒冷,道路尽被积雪所掩没,但好在也冻得结实,这些好不容易得返故国的士兵们急于返家,走得倒是不慢,一天下来,竟然走了将近百里,远远的已经可以看见远处扶风的城墙,眼见着已经快要天黑,邓公明便下令全军扎营。
大军不可能被放进扶风城内,但像周渊这样的大人物,自然是不会在城外硬捱苦寒的,早已得到消息的扶风新任县令刘新已经带着县内各级官员,迎了出来,亲请一众高级官员进城内休息。
城内,早已腾空的驿馆内,已经准备好了所有的用品,洗了一个热水澡,用过了丰盛的酒宴,邓公明心满意足地回到了自己的房间,屋里地龙烧得极旺,一走进房间,一股热气便扑面而来,刚刚喝了不少酒的邓公明,顿时觉得浑身都是燥意,脱掉外头的棉袍,坐在桌边,自取了一杯茶水,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