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为王(枪手)-第1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连阿固迎新都被杀了!高远心中震憾,阿固迎新是东胡大人物,他的脑袋被挂起来,自然不会被看错,这么说来,东胡的内斗竟然到了这个程度?这倒真是大燕之福。郑新所说也有道理,东胡内斗也不是一次两次,失败者几乎都是被杀得干干净净,像米兰达就是其中好手,他的兄弟,连一个后人都没有留下来,便是其杰作。

“周太尉说,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时机,看这个样子,只怕东胡内斗马上就要分出胜负了,索克现在肯定已经支持不住了,不然不会将朵颜也调回去,我们必须要趁着这个难得的时间段,一鼓作气,拿下辽宁卫,然后进逼和林,否则等索普收拾了索克,重整兵马,东胡便又会拧成一鼓劲,那时不免麻烦多多。”

“太尉的意思是?”

“太尉的意思是要求将军在四月底,一定要拿下榆林。”郑新道。“太尉还说……”

他迟疑了一下,看了一眼高远,将下面的话又吞了回去。

“他还说如果逾期没有拿下榆林,便要将我军法从事,是不是?”高远笑道。

“这是周太尉原话,末将只是转告而已!”郑新有些为难地道。

“好了,我知道了。你回去之后告诉周太尉,四月底,我一定会抵达榆林的。”高远站了起来。

“是,高将军,您不写封回执么?”

“没有必要,你就这样告诉周太尉吧!”高远笑道:“你这一路过来辛苦了,今天就好好地休息一下,明天我让我们的斥候一路护送你出镇远,我们前面的铁岭部狡滑得很,到处都有他们的斥候渗透。”

“多谢高将军厚谊!”郑新抱拳,诚心诚意地道。他这一路来,随从的亲兵死了不少,回去只怕也是一路艰险,如果高远能派出军队护送他一段,那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看着郑新出帐,高远的脸色却是沉了下来,“召所有将领们来大帐议事。”

周渊给他出了一个难题。不击败眼前的铁岭部,自己根本不可能越过他们的防线,抵达榆林,但铁岭部五千铁骑,哪有这么容易被打败的?一个不小心,自己倒是有可能被铁岭部吞了。难不成这个铁岭部是索普的铁杆支持者么,不然怎么这么起劲?对和林的争斗不闻不问,或者是索普已经稳占上风?

第三百五十三章:邀请

从两个仇人手中一共敲来了五十万两银子,六千副铁甲,一千一百副重甲,这让高远在接下来的一整天里都是笑得合不拢嘴,让府第里的所有护卫们也都连带着开心起来,长途跋涉的辛苦劲儿早已被喜悦冲得无影无踪。他们不知详情,还道高远如此高兴,是因为马上就要将媳妇儿娶回家来的缘故。

连敲两笔都大获成功,让高远在高兴的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了,在接下的征伐东胡的战事之中,自己的重要性,否则以宁则诚和周渊两人的性子,岂会如此拿低作小,被自己敲得口吐鲜血还强作欢颜。

现在,高远可以肯定的是,周渊是绝对一门心思想着要将东胡打垮从而来造就自己的不世伟业的,所以,对于自己这么一个多次与东胡作战而且战功累累的家伙,他是不得不用之,杀不了自己,他就得捏着鼻子重用自己,否则,自己小小地捣乱一下,他就得吃不了兜着走。

而宁则诚,高远还有些琢磨不定,此人肯定也是想打垮东胡,但他的目的绝对没有周渊如此单纯,往深里想一层,此人说不定是想在最后一举摘桃子,在成功之日,兴许就是他对周渊的清算之日,当然,高远绝对相信,宁则诚要对付的人中,自己绝对要算是很重要的一个,只是不知道,到了那个时候,自己是第一个还是周渊是第一个。

这只是一个模糊的感觉,高远也不敢肯定。毕竟这个猜测太过于大胆,比起叶天南刚回大燕不久,足跟并没有站得很踏实。自己在他们眼中只是一个小不点,可以随意拿捏的棋子来说,周渊可就是一个庞然大物,这不仅仅是周渊手握大军,而且周氏与宁氏一般无二,在大燕可谓是根深蒂固,关系亦是盘根错节。

敲敲自己的脑袋。高远叹了一口气,果然还是不够用啊。不想这些了,敌人有千方万法。我自有一定之规,只要自己的力量足够强大,便能让对手无可奈何,这一次从两个仇人那里敲来的银子。足以让自己的队伍在武装之上。再上一个台阶。

盔甲啊,这在以前可是扶风军的一个桎梏,打造一副盔甲耗费铁料太多了,一副盔甲所耗的铁料,足够打几十支矛头,十几把马刀,对于本钱小的高远来说,实在是得不偿失。这一次。却是解决了自己的大问题。

现在的高远花钱如流水,两年来积蓄的那点本钱。已经不得不动用了,就在高远出发前往琅琊的时候,已经命令曹天成,起出埋藏在居里关的那些财富,再加上扫荡吕梁山从冯发勇那里抢回来的,一并都送往了积石山。

积石山一无所有,要在一片空白的基础之上,平地建地一座城来,所花的银钱,高远想都不用想,就知道那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

积石山那里,是高远为自己打造的作为立身之本的根基所在,宁可多耗费一些银钱,也是丝毫不能马虎的,这一次,高远可是拿出了自己所有的老本,但想来也还是差得太远,能从仇人那里忽悠来大笔款项而投入到自己的事业之中,这是何等快意之事?等到积石城峻工的那一天,等到自己在哪里树起完全属于自己的旗帜,不知道周渊,宁则诚会作何感想?是不是有一种自己插了一刀的感觉?

想想高远便觉得挺可乐的。

积石城一旦具备了一定的规模,那么在居里关属于自己所有的一切,将会陆续转向哪里,扶风,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会被自己慢慢地掏成一个空壳子。不能将自己的鸡蛋放在别人的蓝子里,这是高远最为朴素的想法。

坐在自己的书房里,盘算着积石城要花多少钱?高兴了一天的高远,眉头便又皱了起来,钱,永远是不嫌多的,建一座城,也永远是不够的。除了这些,不家一个更让高远头疼的问题,那就人口,建起一座城,可还要有人填充进去,那是自己的根基,不是一座军寨,不能除了士兵什么也没有。

自己的兵都是职业兵,不像大燕其它地方,除了少量的常备军之外,大都是半农半兵,放下兵器便成了农民,要打仗的时候再动员起来,这样的士兵,虽然看起来数量多,但打起仗来,多半是乌合之众,胜利之时锐不可挡,一旦失败可就兵败如山倒了,这样的兵制,高远可不感冒。

吸引人丁去积石山附近定居,又是一个巨大的任务。人口越多,积石城的自我造血机能才能更加强大。拿什么去吸引中原的人丁去积石城定居呢?高远挠着脑袋,现在的草原可说是乱象从生,没有一天不打仗的,一般的老百姓只怕是望而却步。

或许,土地是一个能吸引人的好法子。积石山畔有积石湖,有了水源,周边可就都可以很轻松地屯垦成良田,拿土地去只吸引人,只要人肯去哪里,便赠田,赠牲畜,免费给他们起房子,高远摸着下巴,反正那大片的土地也不是自己的,送人也不心疼,而一旦这些土地有了主人,自己就可以明正言顺地向他们收税了,为了长远的打算,前期投入一些本钱那也是应该的。

他提起笔来,将自己的想法,一一写在了信上,让人快马送回扶风,交给长史蒋家权,自己可以想出办法来,但具体如何实施,以及实施的一些细则问题,可就得让他来伤脑筋了。

虽然高远远离了扶风,但每隔两天,总会有扶风的快马一路奔驰而来,将扶风近况向他汇报,而在他这边,每天也有信使奔回,辽西往琅琊的官道之上,他的信使就没有断绝过。

孙晓那边进展很迅速,这是最让高远高兴的事情,短短的时间内,孙晓已经在积石山打开了局面,收服了公孙一族,孙晓展现出来的手腕让高远更是叹为观止,这家伙,总算是可以托以大任了。

积石城已经打好了地基,开始建筑城墙了,孙晓收容草原之上流亡奴隶以及招募那些拖家带口的匈奴小部落或溃兵的工作开展得极为顺利,对于匈奴人,高远还是抱有一定戒心的,强行规定孙晓在积石城招募这些匈奴兵时,一定要有家眷随行,至于那些孤家寡人,要小心再小心。

积石城将成为一个多民族的融合地,但是,中原人必须要占大头。

放下笔,吹干纸上的墨迹,小心地将封口封好,正想叫铁泫进来,房门却被敲响了,铁泫出现在门外,“将军,叶府的叶真过来了。”

“叶真?这个时候他过来干什么?”高远讶然问道。

“不知道,他说有重要的事情要面见将军!”拉开门,铁泫走了进来。

高远点点头,将手里的信交给铁泫,“马上安排人手,送回扶风,交给蒋大人。”

“是!”

“让叶真过来吧!”将书桌之上草草收拾了一下,高远接着道。

“知道了!”

铁泫疾步离去,高远摩挲着下巴,叶真这个时候跑过来做什么?叶真在叶底之中,地位不低,叶重入仕,成为燕王姬平的禁卫统领之后,叶真便是叶府第一家将了,这么晚过来,肯定是奉了老丈人叶天南的命令了。

“见过姑爷!”叶真大步走书房,向高远抱拳一揖。

“这么晚过来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么?”高远淡淡地点点头。

“是的,姑爷,家主请您过去一趟,从蓟城来了一位重要人物,想要见姑爷,可以他的身份,却又不能公开来拜访姑爷,所以,只能请姑爷移步,最好是不要让旁人知晓姑爷曾私下里与他见过面。”叶真低声道。

高远一听之下,便皱起了眉头,“是什么人,搞得这么神秘?”

虽然知道屋子里除了他们两个,再无旁人,叶真仍是四下里张望了一眼,这才小声地道:“姑爷,来的是大燕的内史淳于燕以及天河郡的郡主姬无归。”

“淳于燕,姬无归?”高远顿时张大了嘴巴,淳于燕他是知道的,也见过几面,那是一个舌灿莲花,能将死人说活的主儿,而姬无归是王族,天河郡亦是王族自己的领地,是大燕最大,也最富有的领地,蓟城,也包括在天河郡之内。姬无归能成为天河郡的郡主,自然是深得燕王信任的人物。

“他们怎么过来了?”

“明面上的借口,自然是为了恭贺家主嫁女,不过他们与姑爷素无交情,私下会面如果为某些人探知,不免多生事端,所以他们想私下见姑爷一面。”叶真道。

他们要见自己,而且还不能声张。高远在心里想着这事内里的含义,他们要与自己见面,当是受了燕王的授意,否则没有必要见自己,看来现在的燕王姬平也很有点意思啊!自己的岳夫叶天南,应当算得上是彻头彻尾的王党,与姬平一起在国外流浪了十年,关系应当很不错的,但这淳于燕,就真可靠么?

“姑爷!”叶真叫了一声。

“你稍等一下,我更衣之后,咱们便去吧!”高远站了起来,道。

第四百一十六章:盲战(上)

本应是晨曦初露的时刻,但天地之间却仍是灰蒙蒙的一片,薄薄的轻烟飞舞来去,像轻纱,像烟岚,像云彩;挂在树上,漫在山上,藏在草间林中。一会儿像奔涌的海潮,一会儿像白鸥在翻飞。霞烟阵阵,浮去飘来,一切的一切,变得朦朦胧胧的了。

“起雾了!”孙晓喃喃地道,脸上却是露出了一丝喜色。

“起雾了!”高远仰望天空,“老天助我啊!”

昨儿个半夜,郑晓阳与孟冲已经率领左右两军先行离去,这营寨虽然还是昨天一般大小,但是人却少了三分之二。

起雾了,高远不能不喜。加然起雾对交战双方来说都不利,但相对于高远来说,却是占了便宜的,这阵雾,骑兵所受的影响,肯定比步兵要大,至少,他们的速度会受到相当大的影响。

“让雾来得再猛烈些吧!”高远仰天长笑,一振马缰,“我们走!”

既然起雾,原本准备的好些惑敌手段倒是省却了,二千中军人马,带着上百辆大车,开始在雾中向花儿营方向推进,这些大车之上,装载的是中军一千重步兵的凯甲,这些重步兵,也是高远对抗骑兵的砝码。先前与阿伦岱多次交手,这支秘密武器,可是一直没有拿出来现眼呢,到时候,定然能给阿伦岱一个小小的惊喜。

相比于高远的喜出望外,阿伦岱现在却是烦恼了起来,他是这个地方的土著,对气候天理极其熟悉,昨天,便知道会起雾,但以为也就是晚间,到了白天,太阳一出。必然是晴空万里,岂料今天居然阴云密布,那本应昨晚就出现在的大雾,竟然迟到了现在,看着那游走在天地间的薄薄雾蔼,心中着实恼火,看这样子,过些时候,这大雾必然会遮天蔽日。

所有的骑兵不得不下马步行,牵着战马。自己在前头为战马趟路,要是一不小心折了马蹄,那一身本身便去了一半。

“报!”有急促的马蹄声传来。

“禀将军,敌军已经拔营,正在移动。队伍拖了近两里长。”即便是早上这样还十分阴冷的天气,这名骑兵也是满头大汗,显然是长途急奔而来。

“他们往哪个方向而去?”阿伦岱急切地问道。

“回将军,看他们所去的方向,应该是花儿营一带。”哨骑回道。

阿伦岱先是一楞。接着便是满心欢喜,不由放声大笑起来,“高远啊高远,你可真会选对方。竟然选了花儿营作为你的最后葬身之后,妙,妙极。也罢,就让他去花儿营吧。我们在哪里,痛歼对手。”

花儿营周边,全都是蜿蜒起伏的丘岭。中间有一块约四五里大小的盆地,平素倒有数个村子聚集在哪里,只是战事一起,这些百姓早已逃得无影无踪,如果高远的征东军进了这个盆地,骑兵四面封死,自上俯冲而下,正好极大地发挥了骑兵的冲击力,而且这地方,最易封锁,到时候,对方想对围都不可能。

阿伦岱一下子觉得天地都广阔了起来,当真是运气来了,门板都挡不住了,高远不熟悉这里的地形地貌,一头钻进花儿营,倒是省了自己好大的力气。

“出发,去花儿营!”他意气风发地道。

随着时间一点点推移,大雾愈来愈浓,远处的群山早已掩没不见,眼前尽是一片灰蒙蒙飘缈不定的雾气,目光所及,不过身前数尺之地。这给双方队伍的推进都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征东军士兵的队伍排得更紧密了一些,一个跟着一个,向着花儿营方向推进。

而在距离他们不远处,阿伦岱的四千骑兵手牵着战马,也在深一脚浅一脚地向着花儿营方向挺进。

“老天爷保佑,等我们抵达花儿营的时候,这该死的雾便散了吧!”阿伦岱在心中祈祷着。

中午时分,征东军终于率先抵达了花儿营。

“将军,我们到了!”孙晓将头盔抱在怀里,头发上湿漉漉的,甲胄之上,一滴滴水珠缓缓滑下,在黝黑的铁甲之上拉出一道道残痕。他扭了扭身子,“这该死的大雾,当真是让人不舒服。”此时他内里的衣衫都湿润润的,穿在身上,极端地不舒服。

“聚拢士兵,先行休息一会儿吧,我估摸着,阿伦岱应当快来了。”高远眺望着远方,虽然什么也看不到,但他却似乎看到了千军万马正奔腾而来。

“这么大的雾,要是呆会儿不散的话,可就是盲打了。”孙晓有些担心。

“放心,我们是盲打,对方也比我们好不到哪里去,你应当感谢老天爷,对方的骑兵比我们所受的影响更大。”

一声令下,征东军开始聚集,一千名重步兵开始着甲,一辆辆大车被排到了一起,拉车的牲畜被集中到了中央。一些士兵正忙碌着开始将大车连接到一处。

看着面前的大车随着一声声的卡卡之声被接连到了一起,大车两边原先垂下的挡板被掀了起来,卡好机簧之后,高远的嘴角就不由得露出了微笑,他真得感谢他的岳父叶天南,那一万匠人的到来,的确给了他极大的帮助。像这种大车,原本就是大燕重步兵配套使用的,这些大车都是特制的,平素用来给重步兵拖重甲,战时,车的两旁的挡板被拉起来,一辆辆大车便会构成一道简易的城墙。只可惜在出征之前,他只来得及打造了这百多辆大车,想将自己的队伍周围全都围起来不够,他只能将他现在的阵形构筑成了一个三角形,每一边都用了数十辆车构成障碍,中间都露出了十数米宽的通道。

但这已经够了。阿伦岱恐怕万万想不到,在这里迎接他的会是固若金汤的防守。

远处有隐隐闷雷之声传来,高远霍地站了起来。近处,有急骤的马蹄声,横刀的大嗓门响了起来,“准备战斗,准备战斗!”

阿伦岱来了!

两千坐在地上的中军士兵轰然起立,战车之上。床弩被技了起来,喀喀的绞弦之声响成一片,重装步兵开始列阵,十人一排,手持陌刀,堵住了那些车阵的缺口,矛兵涌到战车之后,长长的矛伸探了出去,构成了一片枪林,在他们的后方。弩兵们手持已经上好弦的臂张弩,弩箭斜斜向上。

“孙晓,你负责驻守左边。许原,你负责驻守右方。中间,交给我来。”高远戴好头盔,手提陌刀,大步向前。

“遵命!”孙晓与许原知道到了最关键的时刻,两人也不废话,最中间肯定会遭受最大的冲击。但高远无论是指挥能力还是个人武力,都远超二人,此时不是客气的时候,要知道。他们将要迎接的是两倍于他们的骑兵的冲击。

密密麻麻的骑兵出现在了花儿营四周的丘岭之上,雾比先前薄了一些,但所视之距,仍然不过数丈之远。看不清盆地之中,征东军的布阵,但阵阵战鼓和军号这。却清晰地传了过来。阿伦岱嘴角露出了一丝笑容,也许,对手现在正在慌乱吧。

他从怀里摸出了一支闪闪发亮的牛角号,这是一只犀牛角打制的,多年的摩裟,让这柄角号的外表已是光可鉴人。将牛角号放到嘴边,鼓起腮帮子,用力吹了起来。

嘹亮的号声响起,骑兵们纷纷拔出了弯刀,开始整顿队形。

角号之声陡变,激昂的杀伐之声自号中隐隐透出,除了阿伦岱身边的两千骑兵,四周的另外两千骑兵一声呐喊,策马向下冲了过去,那军鼓声声传来的方向,便是敌人的所在。

盆地军阵当中,高远持刀而方,却是双目微闭,静静地听着自由远而近的马蹄之声,第一次攻击,便是近一半的力量,阿伦岱当真是志在必得啊。他的嘴角微微露出一丝晒笑。

“床弩!”他陡地大喝一声。根据马蹄之声来判断骑兵的距离,本来就是他们这些长期在边关成长起来的将领的长项,便是军队之中的老兵,也可以轻易做到这一点。

床弩凄厉的怪叫之声响起。这声音是如此的密集,竟然在数千骑兵的冲击之中也可以清晰的清楚。

山丘之顶,阿伦岱心中一跳,征东军中装备有床弩这种重武器并不出奇,但怎么有这么多,听这啸叫之声,只怕有上百台床弩在呼啸。

阿伦岱自然不知道,这是来自琅琊匠人到了高远麾下之后,给他的第一个项献,那些大车之上,都装着床弩,不过这些床弩的底座之上,都装有一个可以旋转的底座,平素这床弩顺放在车中,空出来的地方便堆放重步兵的盔甲,而作战之时,重步兵着甲,便空出了大征的地方,床弩便可以旋转过来,成为隐藏在挡板之后的利器。

燕国能够以一国之力,便能挡住东胡不能踏足中原,并不是没有道理的,除了坚固的城墙,他的重步兵亦是骑兵的克星之一。

骑兵遇到大批重步兵列阵而立的时候,并不是冲阵,而是利用他们的机动能力,环伺左右,寻找战机,慢慢地拖垮对手再击而破之。双方多次交战,都是知根知底,到得最后,燕国的重步兵已经不主动出击,而是依城而战,东胡骑兵再厉害,也无法击溃对手,最后的结果,多半是偃旗息鼓。

空气之中啸叫之声响起,那声音每一个东胡兵都极其熟悉,但他们唯一能做的只能是俯低身子,尽量让自己的体积看起来小一些,并在心底祈祷这些床弩所射击的并不是自己这一块地方。

战场足够宽,东胡骑兵的距离拉得比较大,这也是在浓雾之中冲击的时候,避免彼此互相冲撞,床弩呼啸而过,浓雾之中,响起了惨叫之声,也不知有多少人在这一击之中没了性命。

“箭!”一名东胡将领厉声喝叫着。床弩射速极慢,这一声啸叫过后,起码得十数个呼吸之中,床弩才能再次发射,这便是他们反击的时候。

刚刚还俯在马上的东胡骑兵们纷纷挺身而起,弯弓搭弦,一支支利箭破空而出,穿过浓雾,射向征东军所在的方向。

几乎在同时,阵列之中的高远,也是重重地吐出一个字。

“弩!”

弩字刚刚落地,比刚才床弩密集十倍的臂张弩弩箭便横扫而出,空气之中看不见万箭齐飞的场景,但是却能听到惨叫之声此起彼伏,冲在前方的东胡人被割麦子一般倒下,而阵列之中,征东军士兵也有不少人栽倒在地。

第四百一十七章:盲战(下)

双方都只能猜到对方的大概位置,但并不妨碍这种覆盖式的远程打击,东胡骑兵善于骑射,每一个士兵的射术都极其精良,而征东军士兵中,除了像步兵这样逆天的家伙,其中擅射的并不多,但他们手中的弩箭,追求的却是力量与速度,再加上覆盖式的射击,亦足以对对手造成极大的打击。

哪怕是这种盲射,第一轮下来,双方都是各有损伤。只不过现在的征东军士兵人人披甲,东胡士卒的弓箭终究比不得征东军手中的弩机力道强劲,挨一枚征东军的弩箭,存活下来的希望极小,而挨上一支羽箭,只要不是运气不好正中咽喉面门等要害,伤害却是不大。所谓十射不如一捅,便是这个道理,战场之上,有的将领身上被射得刺猬似的,甲胄之上尽挂着羽产,却仍然生龙活虎,但你要是捅他一枪,他一定会死翘翘。

挨了羽箭的士兵迅速退到后方,拔箭,裹伤,然后迅速拾起自己的大刀长矛,再次列队,重伤的和不幸死掉的都拖到阵列中央。

这种打法,却是征东军大占便宜。

第二轮对射之后,东胡骑兵便已经杀到了眼前,浓雾之中,影影幢幢,一匹匹战马裹着浓雾,如同魔神,嘶吼着冲了上来。

最前面的东胡骑兵,以为自己第一眼看到的会是对手明晃晃的枪林,但出乎他的意料之外,出现在他眼前的,居然是高约两米的一道城墙,这让他有些怀疑自己的眼睛是不是花了,这里,怎么会出现城墙?

抱着必死的信心冲上来,撞进对方的枪林之中,用自己的生命为同伴撕扯开一条通道。但现在,居然是一道城墙?战马向前狂奔,就算他拼命勒马,也无法遏止住战马的去势,刚刚最后一段路程的冲刺,他跑得太快了,对方的呐喊之声就在耳边,他以为对手近在眼前。

但当对手真正出现在他眼前的时候,却是这样一个场面。

轰隆一声巨响,连人带马撞在大车之上。厚实的铁板发出难听之极的声音,赫然向内凹陷,整个大车一阵摇晃,似乎随时都有可能散架,架在上面的那台床弩轰然倒塌,倾覆在大车之中。如果不是这辆大车与旁边的锁在一起,而他的几个支架又深深的扎在泥土之中,这一撞,就铁定让他翻了。

战马筋断骨裂。马上的骑士被高高抛起,人在空中,却是七窍流血,人早就被震昏了过去。几支长矛探了出来,哧哧有声,落下来的他被几支长矛洞穿,哼也没哼一声。已是死得彻底,长矛一抖,将他摔出了阵外。

几乎在同一时间。一声接着一声的巨响这连接响起,整个车城都在抖动。

空中羽箭嗖嗖之声不绝,而车城之中,臂张弩的啸叫之声,亦在鸣响,不过此时,他们已经将射程向后延伸,打击纵深处的东胡骑兵。

猛烈的撞击之声不绝于耳,车城摇摇晃晃,终于,一辆大车再也支持不住这种猛烈的撞击,哗啦一声散了架,那匹撞开大车的骑兵自己还在空中飞舞,他的战马,却已是冲了进来,十数支长矛探出,一支捅进马腹,但那战马自身体重便过千斤,加上那奔驰之力,力道何其庞大,长矛深入马腹之际,已是矛断,人飞,正当面的几个士兵倒飞而出,重重地摔在地上,口中鲜血狂喷,动也不动,也不知是死是活。

破碎车城一方的许原,脸色微变,猛地高举陌刀,怒喝一声,“杀!”大步冲了出去,在他身后,三百重装步兵挺起陌刀,随他冲了出去。

三百重步兵,组成一个方阵,陌刀飞舞,许原每一声杀,便是一次劈砍,整齐而有序,瞬息之间,冲到阵前的东胡骑兵人仰马翻。东胡骑兵,谁都没有想到这一时刻,内里居然有如此凌厉的反击,浓雾之中,并不能判断对手反击的人倒底有多少,但那起落之间,人肉横飞,却是让人心惊之极。攻势不由稍缓。车城之内,缓过劲来的步兵当即将破碎的马车拆掉,扔开,然后将其余的大车再一次构连在一起,车城依旧,只是缩小了一些。

轰隆之声不停传来,孙晓那边也出了同样的问题,但解决的方法却都是一样。高远挡住了正面的冲击,在许原孙晓那里大车破碎之际,他这里,却是连破三辆。提起身边的陌刀,高远冲了出去。

丘岭之上,阿伦岱默默地注视着雾气翻滚的战场,虽然什么都看不到,但是只需听声音,便能判断出战事的激烈。

一名士兵自下而上奔来,在阿伦岱身前,说了几句什么,阿伦岱的神色略变了,高远的步兵之中,居然拥有重装步兵。这是他没有想到的。燕国的重装步兵,只是装备在燕国的常备军中,而且并不多,一般都随着主帅行动,是燕国的杀手锏之一。高远号称征东将军,是燕国常备军编制,但整个东胡高层都知道,此人与大燕主帅不和,蓟城大火更是东胡人的谈资,这样一支杂牌军,怎么会装备着重装步兵?这可是需要大笔的银子的。偏居扶风的高远从哪里来的这些银钱,装备?他自然不知,这些东西,大都是高远敲诈而来。

用力地握了握拳头,心中略略有些后悔,这一次出来,还是大意了,并没有带上一些重武器,对付燕国的这些重装骑兵,东胡人不是没有办法,像链锤这种东西便是破击对手重步兵的好武器。弓箭一般无法穿透这些重步兵的盔甲,但十数斤的链锤借助马力挥舞起来,然后猛掷出去,挨上者,即便身着重甲,也会非死即伤,可惜却没有带出来。

对方有重步兵,自己的伤亡便要大幅度增加了,还有那车城,这时候阿伦岱才明白过来,为什么高远要带上这此大车了,东胡与大燕数十年没有开战,这些大燕军队常用的武器装备。在阿伦岱这些新生代将领之中,早已没有了什么记忆,与辽东张守约交手多年,这个穷鬼却是装备不起这些东西的。

“加大攻击,撕破对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