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为王(枪手)-第1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贺兰雄霍然起立,“明白了!”

牛栏山大营,现在或许可以称之为牛栏山要塞,如同一个张牙舞爪的怪物,趴伏在牛栏山下,当初兴建牛栏山大营的时候,高远力排众议,毫不客气地否决了孙晓认为大太不好防守的建议,也否决了曹天成的建这样一个要塞要花太多冤枉钱的说法,直接建起了一个可以容纳上万人的大营,经过近一年的加固,现在的牛栏山要塞,比起扶风城,要更加坚固,而且比起扶风城,他的设计更接近于战争的要求。

这座要塞是由高远亲手设计的。

当然,现在,这座庞大的要塞已经成了高远又一个英明神武的决定,不管是曹天成也好,还是孙晓郑晓阳也罢,都为当初高远的决定而佩服不已,到底是将军,想得就是远,否则现在就要抓瞎了。

牛栏山要塞里,现在光是战卒就有超过六千人,而在扶风城的南山兵营里,还将会源源不断地送来新兵。而随着贺兰雄与白羽程两支骑兵队伍的加入,整个要塞已是被填满了。

而在牛栏山要塞的身后,山间茂密的森林之内,还隐藏着一些小秘密,如果谁来攻打牛栏山要塞,注定是要付出惨重的代价的,只可惜,这些设计,只在牛栏山要塞新建的初期,迎来过东胡索克的一些试探性进攻,而在受挫之后,索克的手也缩了回去。

似乎预料到了什么,现在的东胡人开始在榆林大规模增军,数个大部落的驻地也在向榆林靠近。

对于这些,高远并不是太在乎,东胡人打过来也好,还是自己打过去也罢,两家终究是不可能和平相处的。

带着贺兰雄与白羽程的骑兵赶到牛栏山要塞已经是贺兰雄决定加入扶风军半个月之后的事情了,等高远赶到这里的时候,六千步卒的重新整编已经完全结束,孙晓现在做这些事情,已经是驾轻就熟了,多次整编过军队的他,甚至已经总结出了一整套的流程。

高远不在,孙晓作为中军都督,就是牛栏山要塞的第一号人物,当然,在他的一边,曹天赐始终瞪着一双大眼,冷漠地注视着所有人,军法司的板子,几乎没有一天停过,作为新人,孟冲与许原现在终于了解到当初在渔阳的时候,那霸与颜海波那不怀好意的笑声。

曹天赐太可爱了!每每想起这个评语,孟冲便不由有些想笑,这家伙哪有一天可爱了,完完全全就是一个冷面阎王,以至于现在每次见到这个家伙,都会下意识地检查一下自己的军容是否整齐。

但孟冲不得不服曹天赐,打架,自己没地干过他,而在执法之上,这家伙的冷面无情也让他着实领教了一番,更让孟冲无话可说的是,在处罚违纪的事件之上,不管是他们这些后来者,还是扶风老兵,落在曹天赐手中,都是一视同仁,绝不偏袒。

六千步卒,分为左中右三军,每军两千人,每军四个营,合计十二个营中,有两个营却是更特殊一些,他们分别是中军的扶风营与右军的赤马营,分别由孙晓和郑晓阳亲领,两个营的老兵被抽走了不少,调入其它各营担任基层军官,在这一点上,孙晓做得极其彻底,哪怕因此而将扶风营与赤马营的战斗力下降了不止一个档次,他也毫不在意。

军队的战斗力可以很快升起来,而让高远对这支军队拥有绝对的掌控力是不容有丝毫懈怠的。

所以,当高远抵达牛栏山要塞的时候,迎接他的,可以算得上一支崭新的军队了。对于孙晓的努力,高远很满意,当然,对于这个老部下,高远也不必多说什么,冲他点点头,便算是肯定了他的成绩。

要塞里,简朴而庄重的议事厅,第一次迎来了扶风军的所有高层人物。

以高远为首,蒋家权,曹天成,孙晓,郑晓阳,颜海波,那霸,孟冲,许原,贺兰雄,白羽程等人齐聚议事厅,今天,在这里,高远将要宣布的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这件事情,便连扶风县令吴凯,赤马县令郑均,都没有与会。

缓缓地扫视着屋内的众人,高远心里有些激动,两年之前,他还基本上一无所有,而两年之后,他已经有了一个崭新的平台,攀上了他两年前,还根本没有想过的高度。

“步兵呢?”他忽然发现少了一个人,“步兵不是已经到了牛栏山要塞么?”

“将军!”孙晓站了起来,“步兵他到了这里之后,带了两个卫兵和几匹马便出去了,白天基本上都在外面,一般要晚上才回来。”

“步兵身子不利索,你怎么让他还到处乱跑?”高远有些不高兴地看着孙晓。

“将军,步兵他天天在外面练骑马,他,他说即便没有了一条腿,他仍会成为一个出色的骑兵。我也不忍劝他,只能嘱咐卫兵们小心伺候着。”孙晓有些难过地道。

高远沉默下来,半晌,才点点头,“由他去吧!”

第三百二十八章: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收拾起自己的心情,高远的目光转几坐在自己左侧的新任征东军长史蒋家权:“蒋大人,开始吧!”

蒋家权站了起来,向高远欠身为礼,转过身来,看着帐下诸将,这一刻,他的心中是激动的,他终于有了一展报负的舞台。在他的面前,是堪称天下精锐的扶风军,虽然眼下还很稚嫩,但只要善加经营,假以时日,眼下这个还很稚嫩的幼兽必然能成长为一个鲸吞天下的庞然大物,而现在天下的时势也正为扶风军提供了一个机会。

天下行将大乱!这便是蒋家权的看法,大乱之时,兵火必然烧及这片大陆的任何一个地方,这样的局势之下,高远偏居扶风这一隅之地,本来的劣势却成了优势,草原上匈奴的覆灭更是让扶风军去掉了侧翼一个大敌,唯一的一个敌人,就是东胡了。

那么接下来,扶风军的任务就很清晰了,一手打击东胡,这一点,可以借助燕国的力量来完成,第二手就是急速地发展壮大自己的力量,混乱的草原为扶风军提供了壮大的基础。

当各个国家的目光注意到扶风军的时候,他已经成长成了一个不容忽视,不能小觑的强大力量了。

“各位将军!”蒋家权清了清嗓子,声音有些大,话一出口,连他自己也吓了一跳,看着屋内一众将领脸上似笑非笑的神情,他不由老脸一红。真是失态啊,不过这也怪不得自己,能有机会一展心中所学,谁能不激动呢?

“各位将军。”沉下心神,蒋家权再次开口了,“综合各种情报,我们已经可以清晰地看到,东胡已经准确地判断出了我大燕将对他们发起一场倾国之战。所以现在,他们开始调集兵力,积聚粮草,曾经被将军一把火烧掉的榆林,现在又被重建起来了。”

说到这里,屋里的将领们都笑了起来。

“所以,与东胡这一战,任何投机取巧的战法都将失去作用,这将是一场面对面的硬仗。”

郑晓阳大笑着道:“扶风军从来不怕打硬仗,任何挡在扶风军面前的敌人。都将被我们碾碎,胜利只会属于我们。”

郑晓阳的话,在屋子里引起其它将领的共鸣,这几年来,与东胡人作战,扶风军基本上就没有输过,扶风军可以说是踏着东胡人的尸体一步步发展起来的,如果说大燕其它地方的将领谈起东胡,就会恐惧于对方那踏碎一切的铁蹄的时候。扶风军却是不屑一顾。

“郑将军豪气冲天,蒋某佩服之至,”蒋家权微笑着,“郑将军。如果现在有一支东胡军队在你的面前,他们有一万人,你能完全歼灭他,但你自己要损失一到两千人。你会不会打这场战事?”

郑晓阳想也没想,“打,当然要打。差不多十比一的比率,我们大占便宜。”

“很好,我们打赢了这一仗,向前挺进,这一次东胡人有两万铁骑,我们仍然可能战而胜之,代价是付出二到三千人的代价,郑将军打是不打?”

“打!”郑晓阳一张嘴巴,干净利落地吐出一个字,但这个字刚刚出口,脸上颜色就变了,看着蒋家权,眼睛瞪得溜圆,显然已经反应过来了,脸一下憋得通红,“打个屁啊,咱们拢共就只有六七千人,这样打下去,老本都折没了!”

“这就对了!”蒋家权脸色凝重,环视着屋内众将,“比起东胡来,我们的实力太过于弱小,虽然扶风军以前面对东胡战功彪炳,战无不胜,但我们必须要面对一个事实,那就是我们与东胡人作战时,时倾尽全力,而东胡人,却在随意应付。这一进一出之间,就是我们节节胜利的真正原因,而现在,情况不同了。”

蒋家权回首看了一眼主位之上的高远,见他面色平静如常,丝毫没有因为自己的直言不讳而有所愠怒,才接着道:“这一次我们要面对的是东胡的主力,而这一场战事是大燕与东胡的国战,与东胡比起来,我们实在太弱小,如果不顾一切地与东胡硬来,说不定刚刚崛起的扶风军便会烟消云散。而即便我们小心翼翼,也可能会因此损兵折将,实力大减。”

孙晓皱起了眉头,“蒋长史这么一说,是不是代表着我们就不能出战呢?可如果这样的话,只怕大面上也交待不过去,先不说朝廷那头肯定是会严词直斥我们怯懦畏战,而辽西的张郡守恐怕也会不满。”

“毕竟,将军是征东将军啊!”他补充了一句。

“不是不打。”蒋家权笑着摆摆手,“将军与太尉周渊,御史大夫宁则诚之间的恩怨想必大家也很清楚,他们暗算将军没有得手,这一次必然是正大光明地用阳谋,逼迫将军作战,从而削弱我扶风军的实力。所以,我们要在打的基础之上,不但要保存实力,更要暗地里增长实力,否则,我军在与东胡人作战的过程之中伤亡惨重,自顾不遐的话,他日朝廷大军蜂涌而至的时候,或可不费吹灰之力,便将我等一口吞下。”

“蒋长史说得太吓人了!”颜海波揪着下巴之上刚刚长出来的一小撮胡子,“您老看来是胸有成竹了,就直说,我们要怎么办才能不让那两个龟孙儿得逞呗!”

颜海波比高远还要小,今年还没有满二十,这屋内就数他年纪最小,看着他倚小卖小的模样,屋内响起了一阵善意的嘲笑之声。

“在我们进攻东胡的过程之中,我们要拉一个人下水,与我们联手,这样,我们的实力会有所增长。”

“张郡守!”孙晓猜道。

“不错,这就要靠将军去说动张郡守了。”蒋家权转头看向高远。高远微微颔首。

“即便如此,我们在进攻东胡的过程之中,也应当小心翼翼,以慢为主,稳打稳扎,绝不冒进。我们的目的,是等待朝廷主力抵达。而在这之前,东胡人也可能发动先发打击,如果出现这种情况的话,我们守要守得住,退要能退回来,总而言之,仗要打,却也要保存实力。”蒋家权道。

“怎么打,长史已经说了,但您先前所说的,我们在这个过程之中还要不动声色地发展壮大,恕我愚昧,实在想不出什么好法子来。”孟冲冲着蒋家权拱了拱手,“在我看来,后一点,只怕比前一点更难。”

“孟将军忘了现在的草原么?”蒋家权笑看着孟冲,“匈奴败于秦人,已经残破不堪,草原之上,现在仇杀不乱,乱成一团,匈奴人已经完了,现在除了秦人设立了一个山南郡之外,其它的势力都还没有敏锐地发现一点,或者说还没有反应过来,这便是我们的机会,将军,关于这一点,还是由您来说吧!”

蒋家权看了一眼坐在另一侧的贺兰雄,冲他点点头,当着这个匈奴人的面说匈奴人完了,心极细的他还是向贺兰雄表示了自己的歉意。

“蒋长史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匈奴人已经失去了控制局面的能力,而秦人与赵人一战,虽胜,却也伤了元气,设立了一个山南郡,徒有其表,控制力不强,而赵国连着在两个战场之上失利,国内乱成一团,根本无遐顾及,大燕一门心思在想着征服东胡人,也没有将目光投到草原之上,这便是蒋先生所说的机会了。草原之上,有大批失去部族的匈奴人,这些人都是上好的骑兵来源,而原来那些被匈奴部族奴役的奴隶,也是我们可以争取的对象,所以,我决定,在准备与东胡作战的过程之中,派出一支人马,进入草原。”高远站了起来,冲身后的铁泫与丁渭丢了一个眼色,两人马上走到屋子中间,将一幅极大的地图展开来。

高远走到地图前,手指点着一个地方,“积石山,这里是我与长史大人两人选定的地方,我在这里,要建一座新的要塞,就像我们的牛栏山要塞一样,同时,以他为基础,招揽匈奴骑兵,收容各部奴隶,在这里,开荒垦田,设立工坊。”

高远转身,看着麾下众将,“我需要一个经验丰富的人来主持这项大计,谁愿自告奋勇?”

此语一出,帐下大将们却是如驼鸟一般,一个个都将头埋了起来,一听高远的计划,众人就知道,这完全就是一个琐碎活儿,这里绝大部分人,拿刀砍人都是好手,但要去主持这样一项大的工程,却是力有未逮,而且也不愿意。

高远嘴里如是问着,眼光却始终落在一个人的身上,这个人,却是他与蒋家权,曹天成等人商量好了的。

孙晓感到背上火烧火燎的,一听高远说出这话来,他就知道大事不好。所以他的头比谁都埋得深,身子缩在椅子里,恨不得自己会隐身法,让将军看不见自己才好。

饶是如此,他也感觉到高远的眼光始终落在自己的身上,他终于熬不住了,抬起头迎向高远的目光,眼中满是哀怨:“将军,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高远放声大笑,“这牛栏山要塞建得极好,我极满意,孙晓将军,此等大任,非你莫属。”

屋内响起一片如释重负的呼气之声,郑晓阳笑嘻嘻地道:“恭喜孙将军,贺喜孙将军!”一边的颜海波那霸等人无不拼命点头,惹得孙晓怒目而视。

三百二十九章:最合适的人选

孙晓站了起来,走到高远的面前,“将军,牛栏山要塞集全军两县之力,历时近一年,方才完工,此次我去积石山,您需要我用多长时间?”

“此去积石山发展,不同于牛栏山,此地在我们的控制之下,做任何事情都顺风顺水,牛栏山就不一样了,那个地方,现在乱得很,最关键的是,那里有水源,所以,必然有人盘踞于此,即便你站稳了脚跟,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也会面临着持续不断的挑战,而在此期间,我们能给你的支持就有限了,其一,我们还要对东胡作战,其二,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在你那里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前,我不想有外人知道。”高远道。

孙晓的一张脸拉得更长了一些,“将军,您老人家还真看得起我!得,反正这条命也卖于将军了,但您要将这生意做得大,利钱大,总得给我足够的本钱吧!本钱稍厚一些,我胆子也壮,腰杆子也挺得直一些。”

高远大笑,“本钱当然是要给你的,孙晓,你从中军挑一千步卒带去,从现在起,这一千步卒将从中军名册之中消失,至于缺口,我将用新兵来补齐。”

“一千步卒!”孙晓倒吸了一口凉气,直到此时,他才发现,高远下的本钱可真是足够大,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高远对积石山的重视,这可是扶风军现在六分之一的兵力,而且中军内里老兵居多,战多力是稳稳高于左右两军的。

“除了这一千步卒,我还给你三百骑兵,这是我们扶风军中骑兵的三分之一,至于物资,银钱,你要多少。我给多少,天成,只要是孙晓需要的,你哪儿不许打任何折扣。”高远转头看向曹天成。

“明白将军,只要是他要的,我第一时间便给他。”曹天成连连点头。

贺兰雄站了起来,走到孙晓的身边,“高将军,孙将军经营积石山,主要面对的是我匈奴溃兵以及部落。末将愿率三百骑兵前去相助。”

贺兰雄话音刚落,孙晓已是喜不自胜,“这个好,将军,有了贺兰兄弟想助,我想我在积石山立足就容易多了。”

高远笑了笑,摇头道:“贺兰兄弟不能去积石山,我们要与东胡作战,以前我与贺兰兄配合默契。这边更需要他,而且相比于对付东胡,你哪里还是要更容易一些,我给你找了另外一个帮手。”

“不管是谁。恐怕也没有贺兰兄这么合适了!”孙晓遗憾地摇摇头,贺兰雄是匈奴人,在匈奴部族之中也是不有名气,更重要的是。有他这样一个榜样在,自己招募匈奴骑兵可就容易多了。

“谁说没有!”高远哈哈一笑,双掌轻拍。自后堂突然转出一个人来,屋内众人眼前顿时一亮。

“燕子!”贺兰雄失声叫了出来。

“孙晓,我带这三百骑兵随你去积石山,你觉得怎么样?比我哥哥如何?”贺兰燕一身戎装,一手扶弯刀,一手叉腰,站在孙晓面前,柳眉弯弯,凤眼微眯,从内里却是透出一股凌厉的光芒狠狠地盯着孙晓,似乎孙晓要是从嘴里吐出一个不字来,她手里的弯刀就立刻会出鞘一刀斫下来。

贺兰燕的脾气,扶风老兵之中哪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看着贺兰燕,孙晓心中暗暗叫苦,如果贺兰燕跟着去了,这不是带了一个下属去,却是带了一个祖宗,但眼下这模样,明显贺兰燕已经从将军那里将这差事磨了来,自己即便是反对,也得找个时间私下里去与将军讲,眼下却是不能吃眼前亏,惹恼了这女魔头可不是好玩的。

“合适,合适,简直是太合适了。像贺兰教头这样的大美女往积石山上一站,那些匈奴溃兵们保证闻风来投,省事,省事多了!”孙晓皮笑肉不笑地径直退回到了一边坐下。

“羽程,我要借你两员大将,去为燕子保驾护航,你可舍得?”高远的目光转向一边的白羽程。

“将军是想要虎头和横刀吧?行,没问题,将军令我组建斥候营,这两个家伙冲锋陷阵,好勇凶狠那是一把好手,但干斥候却没这份机灵,放在我这儿也是浪费了,将军能看上他们,那是他们的福气。”白羽程耸耸肩,“回去之后,我就让他们两个收拾包袱,去找贺兰教头报到。”

高远双手一合,“那就如此吧!接下来我们来议议,对东胡作战的方略!”

日头过午议事才结束,贺兰雄走出议事厅,不由有些垂头丧气,虽然有心里准备,但真到了这一时刻,他仍然是心里有些难受。

高远不让他去积石山,不仅仅是因为东胡战场之边更需要他,而是担心他去了积石山后会带来一些后患,自己在匈奴部族之中还是小有名气的,此次孙晓去积石山,招募匈奴溃兵加入扶风军,如果是自己,极易将这些人团聚在自己的麾下,从而形成一股新的势力。而燕子就不同了,他终究是女人,心思也简单得很,孙晓等人看似畏惧贺兰燕,那只不过是看在高远的面子上,当真玩起心眼来,自己的妹妹哪里是这些人的对手?

他垂下头,既然自己选择了这条路,那就得认清现实,接受所有的可能。

“哥哥!”胳膊一紧,被一只手给攀住了。“你不大高兴是吧?”

贺兰雄转过头,摇摇头,“谈不上不高兴,也说不上高兴。燕子,高远怎么找上你来做个差使,你也就这么答应了?”

贺兰燕咬着嘴唇,半晌才道:“哥,昨天,高远找到我,跟我说了这个事,他说你肯定是想去的,但他却不能让你去。”

“他还跟你说了什么?”

“他说,你们是兄弟,他想将这份友情一直保持下去,保持到你们头发花白,躺在床榻上不能动弹的那一天,所以,有些事情,现在看似无情,甚至生硬,但从长远来讲,却是必须的。他虽然没有明说,但我懂他的意思。”贺兰燕低声道:“哥哥,我知道你一向有大志,可形式逼人,你,还是放下那份心思吧!”

贺兰雄苦笑,“不放下又如何?也罢,高远虽然没有跟我说明这件事,但跟你说了,也就跟我说了没什么两样,也免得让我们两个尴尬,他这样开门见山,明锣明鼓,我反而好受一些。他说得对,要想我们的友谊保持长久,总得要有人作出牺牲的。只是燕子,积石山之行,并不好做啊!”

“没事儿,我能做好,其实我愿意去积石山,除了他所说的这个原因之外,还有我自己的原因。”贺兰燕抬起头,眼眶里陡然之间蓄满了泪水。

“别说了,我明白,燕子,你让我放下,你也要放下才好。”贺兰雄叹道:“我们兄妹,就是前世欠了他的,这辈子要当牛当马来还债罢了。”

“哥,你当真放下了?”贺兰燕还是有些担心地看着兄长。

“不放下又能怎样?时也势也,如果强自为之,不但自己不得好死,也会边累得你和族人再次陷入苦难之中。”

“其实放下也不见得就是坏事!”贺兰燕却是笑了起来,看起来整个人要轻松了不少,“哥,那条路太难,于我而言,只需要一个好好的兄长,不需要一个英雄的兄长。而对我们的族人而言,他们更需要的是现在的安宁,这一份平静于他们而言,等得太久了。”

兄妹二人相携而去,而在高远自己的书房之中,张晓正在向高远大吐苦水,苦苦哀求高远换一个骑兵将领,好歹也不能让贺兰燕跟去。

“将军,我是带一名骑兵将领过去呢,还是找一个祖奶奶过去呢?贺大小姐,我可实在是管不了的。”孙晓赖在高远的书房之中,翻来覆去的说着这一件事情。

而高远,听而不闻,视而不见。

“孙将军,高将军让贺兰燕跟着你去,这是有着深远考虑的。”蒋家权终于是受不了孙晓这个纠纠大汉在高远面前扮痴耍呆,那模样,只差拉着高远的袖子撒娇了。虽然投入高远麾下不久,但蒋家权已经将高远麾下的这些将领了解得差不多了,孙晓,是高远最为看重的,也最相信的心腹,高远多次离开扶风,留在大本营里替他看家的,无一例外的都是这个孙晓。而这一次,出去替高远经营另一个巢穴,高远毫不例外的又选中了他。

“如果不是贺兰燕去,就必然是贺兰雄去,你需要一个熟悉匈奴情况的帮手,而贺兰雄去的话,很可能带来不可测的后果。贺兰雄本人是有雄心壮志的,如果跟着你去积石山,招募了大批的匈奴骑兵之后,这支匈奴骑兵是姓高呢,还是姓贺兰呢?”蒋家权直截了当地问道。

听着这话,孙晓不由一呆,半晌才道:“可是贺兰燕这个姑奶奶,怎么肯听我的号令?”

“我也跟着你去,有我在,我保证贺兰教头会听你的命令!”门口突然传来一个声音,众人转头,便看见了拄着拐棍的步兵站在门口,也只有他,才能无声无息不经通报便出现在高远的书房门口。

看到他,高远,蒋家权都站了起来。

第三百三十章:孙晓的任务

拄着拐杖的步兵一身尘埃,军服之上多有破损之处,头发也显得极为凌乱,连脸庞之上也有一大块因磨擦而出现的伤痕,但他的脸上,却洋溢着欢快的笑容,他的左腿裤脚用绳子扎着裤口,轻飘飘地随着他的身体移动而抖动着。

步兵的左腿自膝盖之下都被截肢了。

孙晓一个大步跨到他身边,伸手想去扶他,步兵却挡开了孙晓伸过来的手,“我还没到要用人扶才能走路的地步。”

“步兵,我听说你现在天天在练习马术?”看到步兵的模样,高远心里有些痛,但脸上却丝毫没有显露出来,只是指了指身边的一把椅子,“坐吧,看你模样,今天可是累坏了!”

步兵微笑着坐了下来,随手将拐杖扔到一边,“还行,今天摔下马来的次数比前几天少多了,长进很大。”

“不要勉强,就算你不能再上马作战了,你仍然是我的将军,是我的好兄弟!”高远坐在他的对面,“步兵,就跟在我身边吧,帮我参赞军务,制定作战计划。”

步兵摇摇头,“多谢将军的好意,但我自家人知自家事,我不是那快料,我最大的长处,就是带着骑兵们弛骋疆场。”

孙晓走到步兵的身边,“可是你现在这个样子,还怎么能上战场?”

“为什么不能?”步兵陡地睁圆了眼睛,“我只不过是没了一只脚而已,谁说一只脚的人就不能成为一个骑兵,孙晓,你等着瞧吧,我会证明给你看的。将军说过,这世上就没有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只看你愿不愿意付出代价去做而已,为了能做到这一点。我愿意付出任何代价。”

步兵话说到这个地步,孙晓只能闭嘴,退到一边,蒋家权眼中尽是怜惜之间,步兵他以前是见过的,在渔阳之战之中,他一手神准的箭法,在大燕军中曾经引起轰动,可惜现在却废了。

高远沉默片刻,看着眼中满是桀骜不驯之色的步兵。他的脑海之中却募地想起前世一个也曾震惊世界的人物,此人没了两条腿,但却跑得比一般的正常人也快得多。

想到这里,他回到书案边上,提笔在纸上画出了一副图案,然后拿着这副图走到了步兵的身前,“你说得不错,这个世上只有人不敢做的事,而没有做不到的事情。你没有了一只血肉的左脚,那就为自己去打造一支钢铁之脚。”他将手里的图递给了步兵,“步兵,带着这个东西去居里关。那里有最好的工匠,也有最好的精钢,让那些匠师们为你量身打造出一只替代左脚的钢铁之脚。”

孙晓探头瞄了一眼,啧舌道:“将军。这行吗?”

“怎么不行?我就知道曾经有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两只脚都没有了,但就靠着这个东西。他跑得比普通人快得多,步兵,你不需要跑得比一般人快,你只需要能像一个普通人那样骑在马上就可以了。不过,你想要运用自如,必得要付出比一般人大得多的努力,你愿意吗?”

“我当然愿意!”步兵几乎是一把抢过了那张图画,看也没看便塞进了怀里,“我今天就去居里关,让他们马上为我打造。”

高远点点头,“铁泫!”

门口,铁泫应声而入。

“你陪着步兵将军去居里关。”

拐杖敲击地面的清脆响声逐渐远去,蒋家权却是满脸疑惑地看着高远,“高将军,你刚刚这个东西,当真能让步兵将军一如常人?”

“当然!”高远深信不疑。

“可是,我怎么没有听说过将军嘴里那个比常人跑得还快的人,如果真有这样一个人的话,那必然是名闻天下的勇者。”

“是啊!”孙晓连连点头,“将军,我也没有听说过。您在哪里见过?”

高远横了孙晓一眼,他自然不能说这个人是他的前一世里出现的,那个人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叫做刀锋战士。

“有不有并不重要。”他沉声道:“重要的是让步兵深信不疑,只要他努力,他必然会第一个做到这种事情。”

听着高远的话,两人顿时恍然大悟,原来所谓的这个人是高远编撰出来,唯一的目的就是激励步兵而已。

“将军对待下属,当真是仁至义尽,换在其它地方,像步兵这样残废了的将领,日子都过得极不好。”蒋家权叹息道,在渔阳郡,他见多了这样因残废而穷困潦倒的兵将,这些人曾我姜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