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末洋流(小郎)-第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阿拉斯加!”李云中情不自禁的惊呼出来,原来这块地是卖给美国的,没想到大汉可以从中分取一杯羹。

亚历山大笑道:“尊敬的陛下,您已经知道了,不错就是那块土地。”

“真是奇迹,你们俄罗斯竟然会主动放弃国土!”李云中还真搞不懂,俄罗斯一向是嗜土如命,今天为何会如此行事。

亚历山大决定实话实说,他发现面前这位皇帝陛下并不容易糊弄,也许他早就知道其中原因。

“英国已经将舰队开往远东,随时可以攻占阿拉斯加,我决定趁英国还没有主意到这方面,把这块土地卖掉。”

李云中摆了摆手,回道:“大汉可以买吗,我们是敌对的一方。”

亚历山大回道:“我并不想把这块地方卖给美国,美国已经够强大了,俄国不能与两个强国接壤,如果选择,我愿意选择大汉而不是美国。”

李云中明白了他的意思,原来他是怕有一天大汉与灭国夹击俄罗斯。

“朕可以购买俄罗斯要卖的这块地方,但是朕只会出一百万两银子,这已经是最高的价码,当然我们可以谈一些其他的条件。”

亚历山大忙不迭的点头,他来的最主要目的就是购买连珠枪。没办法,欧洲战场太残酷,几十万大军在一起厮杀,取决胜负的往往是一场决定性战役,而这场决定性战役也许只要几千人参加。死伤也只是几千人,如果谁把连珠枪用在这里,谁就占了先机,俄罗斯已经在这方面吃了很多亏,每当英勇的帝国士兵排着整齐的队列往前冲的时候,迎接他们的往往是数不尽的弹雨。

李云中知道俄罗斯是真正的坚持不住了。战争即将结束,而英国、法国肯定不会放任汉国称霸亚洲,他们反而会扶持俄罗斯与日本,只是为了牵制汉国,大汉应该早作准备才是,趁着现在俄罗斯仇视英法。好好的让他们两败俱伤。

李云中沉思一会儿,郑重的说道:“正如你想的那样,大汉与普鲁士王国结盟,俄罗斯帝国一向与普鲁士王国交好,只要俄罗斯不像东方扩张,大汉也可以与俄罗斯交好,英国、法国就变成了我们的敌人。”

亚历山大毫不犹豫的说道:“如您所愿。俄罗斯帝国停止在东方的扩张,希望您的军队尽快从俄罗斯撤出,我们要集中全力与英国、法国决战。”

撤出来?哪有那么容易,李云中笑道:“现在还不行,不过阁下请放心,战后大汉一定将土地如数交还,绝不会占领俄罗斯帝国一寸土地,只要你们不主动挑衅,朕的军队也不会主动出击,你知道。朕的大军之中有很多英法顾问,贸然撤兵,只会让他们疑虑。”

亚历山大阴沉着脸,汉国不撤兵,俄罗斯就要派遣兵力防御。谁知道汉国会不会趁火打劫,他不擅自决定。

李云中当然没安好心,据他所知,俄罗斯境内有很多农奴起义,只要他在西伯利亚扶持几个,自然可以削弱俄罗斯帝国的实力,等到时机成熟,这些政权就是大汉的附庸,广阔的西伯利亚就是大汉的草场,资源随意取用,只是面前这位未来的俄罗斯大帝似乎并不同意。

亚历山大确实不会同意,大汉的强大已经出乎于他们的意料之外,境内有几十万大军驻扎,俄罗斯帝国随时都有覆亡的危险,这比与英国争夺克里米亚霸权更为重要,他宁愿无条件与英法媾和,也不愿看见自己国家领土被霸占。

“尊敬的陛下,您要明白俄罗斯是一个强国,现在只是被英国拖住视线,如果我们与英国媾和,那么欧洲强国会从新入侵远东,包括中国,这样可不是陛下愿意看到的事情,我带着诚意而来,希望陛下慎重考虑。”

洪仁谝慌钥吹耐ψ偶保械朗羌镁褪眨噬掀谟⒐⒎ü⒍砺匏谷銮抗浠鹬腥±酰杂胁簧鳎突崛抢慈缶绞贝蠛喝绾蔚值玻銮矣⒐凹改昊狗⒍硕灾泄恼秸2蛔妓蔷突岱⒍诙危故怯攵砺匏菇缓茫獬蠡嘉喜摺

李云中暗道:只有自己国家强大了,说话才有底气,如果大汉与英国一样强大,现在俄罗斯人恐怕会哀求自己不要出兵,现在反倒来威胁自己,无论如何,克里米亚战争持续一天,就给大汉一天发展的机会,还是不要激怒俄罗斯为上。

“阁下说得对,大汉与英国的矛盾不可调和,现在与他们结盟也是被逼的,只要俄罗斯将侵占中国的土地还回来,朕就命前线大军停止前进。”

亚历山大露出喜色,这正和他的胃口,当即取出一百多年前与康熙签订的《尼布楚条约》副本,划分两国界限。

照着地图从新测量完毕,亚历山大放下了一件心事,想到自己前来远东的主要目的,又故意欲言又止。

李云中暗暗一笑,不就是想买连珠枪吗!这竹杠不敲白不敲。

“皇储阁下还有什么事情?”

亚历山大用中文怪腔怪调的说道:“听闻大汉自行研究出一种新式连珠枪,不知可不可以授权俄罗斯生产,我们会付出一笔黄金,作为补偿。”

这句话亚历山大早已经练习了很多遍,所以说的很顺口,他不远万里前来大汉就是为了取得连珠枪的图纸,最好可以购买一批武装前线大军。

李云中故意为难的说道:“尊使有所不知,连珠枪是大汉与普鲁士王国共同研发,只卖产品,不卖图纸,如果俄罗斯可以按照步枪结构,自己研发,我们也不会干扰。”

亚历山大暗自郁闷,俄罗斯军工部门已经试验多次,生产出来的产品一直不合格,只有一个毛病,子弹老是卡壳,听说英国已经模拟出这种连珠枪,所以他才迫不及待的前来大汉谋得图纸。

“希望陛下准允,据我所知英国、法国都在生产这种形式连珠枪,而英国、法国封锁俄罗斯,这已经不是秘密,再过几个月,就是陛下送给我们图纸,恐怕俄罗斯也挽回不了败局,还有,我国愿意出高价购买连珠枪,希望陛下同意。”

李云中暗笑,故意为难解释起来:“一支连珠枪折合银元一百二十元,一百支就是一万两千,一万支就是一百二十万银元,恐怕贵国消费不起。”

亚历山大明知对方敲竹杠也只有咬牙认了,打赢了克里米亚战争,自然会有数不尽的金银珠宝流进俄罗斯,现在的银钱只是九牛一毛,不过目前俄罗斯财政紧张,要购买连珠枪只能使用历年库存的黄。

亚历山大心中滴血,问道:“能不能先赊账,等到战争结束后再付钱。”

李云中毫不犹豫的拒绝,提高声音:“当然不行,大汉兵工厂是与普鲁士王国合资成立,里面的每一支步枪都有编号,如果赊账,普鲁士王国那里不好交代。”

亚历山大胸中像被掏空了一般,腰微微弯曲,问道:“那使用黄金付款,能不能便宜一些,我打算大批购买连珠枪。”

李云中又惊又喜,黄金谁不喜欢,急忙问道:“你要多少?”

亚历山大竖起两根手指头,回道:“我一次性要两万支。”

乖乖!李云中惊讶极了,看来俄罗斯打算血拼到底了,究竟克里米亚有什么好,不但英国使劲的蛊惑大汉出兵,就连俄罗斯也像是倾国之战,不计血本。

“不瞒阁下,大汉库存只有一万支,两万支连珠枪大大超出了我们的能力之外,除非……”

亚历山大保证道:“陛下放心,黄金我已经带到西伯利亚,咱们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绝不会拖欠。”

李云中犹豫,决定实话实说:“大汉当初与普鲁士约定,生产枪支一半要无偿送给普鲁士,如今全部积压在广州,等待普鲁士王国取货,那里倒是有一万多支步枪,恐怕普鲁士王国那里不好说话!”

亚历山大长吁口气,回道:“陛下放心,我国历来与普鲁士交好,这方面有我来解决,只要陛下一月之内将步枪交给我们,交货地点就设在新疆与我国交界的地方。”

李云中默算片刻,两万支步枪就是两百四十万银元,这和黄金大约是二十万两黄金,这可是一笔大买卖,大汉可以获得纯利润十五万两黄金,再加上阿拉斯加这块金地,发达了!发达了!不对!不对!他们打得是这个主意!

“购买阿拉斯加这块地方,朕只能出一百万两银子,不能再多。”

亚历山大笑道:“陛下不用担心,美国已经出价两百万美金,如果陛下不能超过这个价格,那么我们只能将阿拉斯加卖给美国。”

PS:求支持新书

第二百八十一章处死咸丰

李云中暗骂:王八蛋,原来打着这个主意,奇怪他们怎么知道朕一定对阿拉斯加感兴趣,难道有内奸?一个消息就损失了百万两白银啊!

“阁下稍待片刻,价钱咱们可以好好的商量,美国佬如果得到阿拉斯加,触角就会伸到亚洲,不但俄罗斯会受影响,大汉也不免受到美国欺辱,不如这样,朕再加五十万两,怎么样?”

亚历山大心中的底线就是两万支洋枪的价格,哪能轻易答应。

“陛下,如果您可以出价两百五十万两,阿拉斯加就属于大汉,那里虽然天气多变,彻夜寒冷,但是那里盛产黄金,只要陛下多经营几年,一定可以捞回成本。”

李云中最烦讨价还价,前几次与英国、普鲁士王国等强国交易,那是没办法,大汉没有这方面的人才,只有自己硬着头皮亲自上场,现在俄罗斯明显处于弱势,自己那还有耐心与他啰嗦。

“如果俄罗斯不答应,那就算了,朕就当你没有来过,来人,送客!”

亚历山大即惊且慌,急忙上前两步,辩道:“陛下,这两笔交易是分开的,我们收到了美国人的钱,就有钱购买贵国的枪支,这样两笔交易都可以顺利完成,这岂不是两全其美。”

李云中暗道:你不告诉我阿拉斯加的事情就是两全其美,我知道了当然要我自己两全其美了!

李云中厉声回道:“不行!两笔交易必须放在一起,美国佬也最多出一百五十万两银子,你不用搞这个法子,用美国佬来骗大汉,用大汉来骗美国佬。”

亚历山大一咬牙。答应道:“好!就一百五十万两!我代表俄罗斯答应你,不过大汉国必须与俄罗斯签订互不侵犯的条约。”

李云中想也不想的就答应,条约不就是用来撕毁的吗。

三日之后,亚历山大满意的看着手中条约,此次来到不虚此行。不但买到了连珠枪,还为俄罗斯帝国解决了数十万大军威胁。

“殿下,不好了!殿下,不好了!”

亚历山大刚准备吩咐仆人收拾行装,准备返回莫斯科,就听见有人大呼小叫。赶紧收好手中条约,一脚踹开房门,怒道:“什么事!你们想死吗!”

仆人结结巴巴的回道:“不好了,殿下!陛下自杀了!国内传来消息,就在殿下离开莫斯科半月之后,就服毒自杀了。现在俄罗斯大乱,莫斯科由缅什科夫亲王主持大局,他正派人请殿下火速回莫斯科登基!”

亚历山大乍听噩耗,不敢置信的后退两步,他的父皇尼古拉身体一向健壮,况且向来是厚待军人,万万没有叛变的道理。说是服毒自尽那十有八九是真的。

亚历山大是尼古拉一世的长子,1818年出生。由于他的两位伯父,亚历山大一世和康斯坦丁大公都没有子嗣,宫廷上下很早就意识到亚历山大有可能是未来皇储,是俄罗斯帝国的继承人。故而整个俄罗斯宫廷,包括父亲尼古拉在内,都对未来皇储的教育给予极大的重视,他在十九岁完成了所有的学业。他学过诸多科目,包括数学、物理、地理、历史、东正教神学、政治经济学、法学和外语,掌握了四门外语——英语。德语,法语和波兰语。可以说,同此前所有的俄罗斯帝王相比,亚历山大接受的教育是最好的。

亚历山大有这个自信,自己不到莫斯科。绝不会有人拥戴别人登基,不过克里米亚战事正酣,任何一个消息都有可能引起连锁反应,况且是沙皇驾崩的大事。

“马上返回莫斯科,彼得罗夫你留下来接受大汉国的连珠枪,一定要把这些连珠枪运到前线,交给米哈依尔。戈尔恰科夫亲王。”

彼得罗夫郑重的回道:“遵命!”

李云中得知尼古拉一世自杀的时候,亚历山大早已经离开北京,这让他暗自可惜,如果把亚历山大扣下来,一定可以得到更多的利益。

南书房内,慜淑见皇上批阅奏章,小声提醒道:“启禀皇上,参谋部张大人求见!”

李云中放下朱笔,回道:“让他进来吧!”

“皇上!大喜啊!皇上,大喜!”

张遂谋一进来,就连胜大呼,仿佛遇到天大的喜事一般。

李云中见他喜形于色,也受到影响,难得的开了个玩笑:“怎么,看你喜形于色的样子,难道张四哥生了儿子!”

张遂谋喜道:“启禀皇上,李春发率领大军攻占辽阳,咸丰小儿逃亡长春,在半路被我军截获,俘虏一国之君,这不是天大的喜事?就连前明朱元璋也没有的功绩!”

李云中倒是不在意,自从大汉攻占北京,他就没有把满清放在心上,咸丰小儿是生是死,他更不关心,轻描淡写的回道:“就这件事?”

张遂谋一滞,心里不明白皇上为何不高兴,难道李春发立此大功,让皇上猜忌?不过李春发与我交好,不能不救,嘴里不知该说些什么,讷讷的回道:“启禀皇上,咸丰也许……也许是假的,李春发不辨真假,真是该死。”

李云中见他前言不搭后语,驴头不对马嘴,怒斥道:“什么真的假的,如果是假的,李春发敢报上来吗,你这参谋长是怎么当的!”

张遂谋后悔极了,暗骂自己糊涂,如果知道皇上对此事不高兴,让兵部尚书前来禀报就是了,以为可以讨个彩头,没想到却触了霉头!

李云中问道:“还有什么事?”

张遂谋小声道:“启禀皇上,李将军还请示怎么处置咸丰皇帝,他毕竟曾是一国之君,是杀是留,还要皇上来决定。”

要是几年前,李云中心一软,说不定就放过了他,现在李云中可没有这种打算,看了慜淑一眼,轻轻的命道:“既然不降,就杀了吧!”

张遂谋放下心来,皇上既然打算杀咸丰,李春发的功劳就变小了,变小了就没有功高震主之虑,李春发这条小命是保住了,由衷赞道:

“皇上英明,咸丰小儿作恶多端,倒行逆施,不知杀了我们多少人马,皇上处死咸丰,真是大快人心!微臣佩服。”

李云中现在越来越猜不透这帮大臣心里在想什么,像陆建瀛、叶名琛等人往往前来奏事之前,都想个三四天,自己的怎样应对都在他们意料之内,而张遂谋等人就没那么聪明了,往往被李云中一骂就心慌意乱,胡思乱想,叫李云中也无可奈何。

“没事你就下去吧!”

张遂谋如逢大赦,立即躬身而退。

李云中见殿内无人,对慜淑问道:“你有没有见过咸丰?他是什么样的人?”

慜淑极其别扭,想了一会回道:“见过三次,不过听说皇上……咸丰很好色,经常选秀女,而且……”

李云中接着问道:“而且什么?”

慜淑小声道:“而且经常与一些寡妇纠缠不清,阿玛劝过很多次,可是皇上一意孤行,就连朝中大臣的话都不放在心上。”

李云中玩味道:“那他是个昏君喽?”

说咸丰是个昏君,李云中是绝对不信的,太平天国攻势这么猛烈,而满清却无兵可用,全靠咸丰施政得当,才保住了大清江山。

果然,慜淑反驳道:“咸丰也很勤政爱民,关心百姓疾苦,例如河南发生旱灾,当地官员私吞救济钱粮,咸丰下令严查,斩了好几个大官,哀叹百姓艰难,又一再缩减宫中用度,用来赈灾。”

PS:请大家支持新书,链接本书页面有很多

第二百八十二章俾斯麦的心思

李云中朝慜淑摆了摆手,叹道:“不提他了,天无二日,民无二主,这咸丰与朕只能活一个,朕就是想放他,也不行了。”

慜淑黯然的低下头,这才反应过来,大清是失败的一方,自顾成王败寇,失败者都是没有好下场的。

李云中扬了扬下巴,笑道:“朕看会奏章,你先下去吧。”

慜淑心情复杂,低头而出。

哎!怎么又是大旱,前几月是河北、山东,今日又是河南,这老天也太不给面子了吧,要是能人工降雨就好了。

李云中将折子做了记号,这种国家大事一定是要和宰辅商量的,内阁部门这几日有的忙了,大旱之后必有大灾!

下一本,嗯?台湾发生叛乱!李云中大怒,现在都快统一天下,竟然还有人反叛,李云中当即写下:‘出兵平叛’四个字!

日本又派了使者前来学习!我靠!这帮牲口还真任性,一波还没走,又派来一波,干脆把日本搬来得了。

李云中随意写了个‘知道了’三个字。

现在大汉可是日本眼中真正的天朝上国!不但顺利实行了变法,还出兵攻打俄罗斯,这俄罗斯在日本眼中就是个庞然大物,荷兰、西班牙还强三上三分,汉军可以攻打俄罗斯,岂不是可以与英国、法国对等!日本有志之士纷纷想办法前来中国,有的人是真心想要学习,有的是心怀不轨学到手之后再回来对付你,甚至有的人纯粹是搞破坏,伙同汉国黑帮,刺探中国情报。

所以。奔着宁可杀错没有放过的原则,李云中对这些日本人都是敬而远之,每次日本带队大臣求见,他也都是找各种理由拒绝。

半个时辰之后,李云中面前的奏折不见减少。反而越来越多。

“启禀皇上,普鲁士特使俾斯麦求见!”

李云中出了口气,把奏折放到一边,摆正姿势,说道:“宣!”

批阅奏折真不是皇帝干的活!当皇帝怎么比当董事长还累,没道理!

俾斯麦满脸怒色的走进来。忍了一会,行礼道:“尊敬的陛下,外臣俾斯麦拜见!”

李云中笑道:“免礼!不知尊使有什么事禀报?”

普鲁士王国可是大汉真正的盟友,不是英国、法国、俄罗斯等国可以比拟的,两国没有利益冲突,反而有共同的追求。在世界强国之林中占据一席之地!

俾斯麦强硬道:“尊敬的陛下,听说你把即将运往普鲁士王国的步枪截走了!我需要一个解释!”

李云中见殿内宫女太监都露出害怕之色,对他们挥了挥手,让他们全都下去。

“尊使误会了,这些步枪朕有大用!”

俾斯麦颇为恼怒,强忍着怒气,硬邦邦的回道:“不行。连珠枪不是普通的步枪,他已经是一种威慑,欧洲各国都见识到了它的威力,千方百计的仿制,我们普鲁士王国一定要领先!”

李云中拍了拍额头,对面前这位倔强的中年人还真没有办法,回想起当初下人禀报的趣事,暗自苦笑。

原来当初俾斯麦初到大汉,而普鲁士领事馆还没有建造完毕,只能居住在一间政府办公楼之中。俾斯麦主张在自己办公室安装一个电铃,负责人不允,强调事情很难办,俾斯麦也没说什么,半小时后。办公楼就传出几声枪响,枪响过后,整个办公大楼都乱了起来,直到警察赶过来才控制局势,弄清楚情况后,负责人哭笑不得,当即质问俾斯麦。

谁知俾斯麦轻巧的回道:“既然你不装电铃,我只能用这种办法通知你,虽然动静有点大!”

李云中直到俾斯麦眼中揉不得沙子,安抚道:“尊使不用激动,你听朕慢慢道来。”

俾斯麦不服气的直视李云中,强调道:“无论是什么理由,陛下都应该先承认错误!”

承认错误?李云中一愣,他记不清有多久没人敢这么和他说话了,如果他不是穿越众,眼前的俾斯麦差不多已经人头落地了!

“朕问你,普鲁士统一德国最大的障碍是哪一国家!奥地利还是法国?”

俾斯麦不假思索的回道:“当然是法国!奥地利王国虽然强盛,但是普鲁士王国有信心击败他,可是法国是个陆军强国,又与英国交好,法国控制着德国西部几个联邦,干预德国内政,用你们中国的话来说就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普鲁士要完成统一大业,一定要击败法国!”

李云中听他啰嗦一大堆,也不见俾斯麦说错一句话,不由赞叹此人的语言天赋,只用了几年就能学会汉语,这不是一般人能办到的事,比如那个洋教官杰克,来了五六年,还经常用错词语。

“先生请冷静!既然法国是普鲁士的大敌,那么朕就做对了!”

俾斯麦冷静下来,问道:“请陛下说明白点。”

李云中支着下巴,回道:“法国正在和俄罗斯帝国交战,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也就是说俄罗斯帝国暂时是我们的朋友。”

“朋友?”俾斯麦嘲弄道:“开始时我是这么想的,可是陛下却派兵进攻自己的朋友,还是在英国的威胁之下,陛下,我说的对吗?”

李云中讪笑道:“这纯粹是私人恩怨,不过现在解决了,俄罗斯帝国王储亚历山大亲自来访,澄清了双方发生的误会,现在大汉与俄罗斯帝国是朋友,所以朕才决定将步枪支援给俄罗斯,就是希望俄罗斯拖住法国精力,这样普鲁士王国不就有时间谋划那西部几个联邦?”

俾斯麦还当真起来,认真考虑了会,缓缓摇头道:“首先我要谢谢陛下的好意,这样说来,这批步枪确实更适合运往俄罗斯前线,可是普鲁士王国却不能轻举妄动,现在欧洲局势微妙,任意一个举动都有可能引发大战,我们陛下是不会冒险徳”

见俾斯麦一副可惜模样,李云中叹道:“那真是可惜了,这么好的机会白白错过,恐怕还要再等几十年才才能再次遇到。”

俾斯麦反而安慰起李云中:“多谢陛下,只要能削弱法国实力,就是对普鲁士王国最好的交代,我想陛下也赞成这么做。”

就是脸皮再厚,李云中也感觉有点不好意思,保证道:“尊使请放心,大汉现有五间大型兵工厂,每月可生产连珠枪几千支,不出十年,就可运十万支步枪支援普鲁士王国陆军,有了这批步枪,普鲁士对外战争胜算最少提高三成。”

俾斯麦摸了摸大胡子,欣然道:“多谢陛下美意,我代表普鲁士王国向您致敬。”

李云中谦逊的笑了笑,端起茶杯,意思是:事谈完了,你可以走了。

俾斯麦还不了解中国这些潜规则,犹豫了会继续问道:“不知陛下今后对外关系是如何?”

李云中假装懵然,将端茶碗的动作做的扩张一些,这些都是大汉机密,岂能轻易告诉你,你还是快走吧。

俾斯麦还以为面前这位年轻的陛下听不懂,又重复似的解释:“陛下是打算与英国、美国交好,还是与俄罗斯交好。”

李云中暗道可惜,如果殿内有个太监一定会阻止俾斯麦,并将他请下去,如今只能装傻了。

“尊使有什么建议?”

俾斯麦到是当仁不让,回道:“美国奉行独立政策,目前没有扩张的意思,所以美国对汉国没有威胁,汉国应该与美国维持友好关系,可是英国不一样,英国号称日不落帝国,他在全世界都有殖民地,包括中国香港,我想他们的野心还不止于此,陛下应当保持戒心,法兰西帝国也是一样,请陛下三思。”

李云中琢磨出点味道,这俾斯麦似乎并不是单纯的分析局势,似乎还有什么重要的目的,朕倒是想看看他绕了那么弯子,是想说什么?

“你说的不错,对比美国,英国、法国的威胁更大一些,我们应当把他们分开对待,你接着所。”

俾斯麦大受鼓舞,继续说道:“俄罗斯地处北段,他的主要利益在欧洲,陛下既然与俄罗斯冰释前嫌,那么就不应当重复交恶,我们普鲁士王国同样如此。”

李云中有点明白了,试探道:“你的意思是汉国、俄罗斯、美国、普鲁士王国四国结成联盟,共同对付以英国、法国主导的势力。”

俾斯麦兴奋道:“我就是这个意思,汉国有这个能力,也有这个义务,只要四国结盟,无论是在世界哪一个地方,都可以占据绝对上风。”

李云中有点心动,仔细想了一下,摇头道:“俄罗斯帝国还可以争取一下,不过美国那是不可能的。”

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全都站在英国、法国一边,这一定有必然性,英国是他的母国,法国是美国的恩人,根据他的经验,美国最多在战争中保持中立。

俾斯麦笑道:“就是三国结盟也不惧英国、法国,如果陛下同意,俄罗斯帝国那边由再下联系。”

俄罗斯帝国打完克里米亚战争也就废了,还要几十年才可以恢复元气,不过有了他,还可以让英国忌惮一二。

李云中点头答应。

PS:大家支持下新书,新书是娱乐明星分类

第二百八十三章成都光复

北宋真宗咸平年间将地处今四川盆地一带的川峡路分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合称为“川峡四路”,简称“四川路”,四川由此得名。

宋末至清初,四川地区在空前的战乱下,人口锐减,经济调敝。于是,朝廷在明初与清初两次推行大规模的移民运动,历称“湖广填四川”。两次移民运动使人口缺乏的四川获得大批劳动力,社会经济得到迅速恢复。

明洪武四年,明朝发兵将四川地区并入明朝版图。明末张献忠农民起义军入川,在四川建立“大西”政权,以成都为西京,清初的30多年间,四川一直处于战乱之中,直至康熙二十年才进入稳定时期。康熙二十四年湖广填四川。川北以陕西为主,川东以湖广为主,四川盆地西部以广东人为主,陕南以两湖为主。

1855年6月,汉军兵分三路攻入四川,第二路由曾国藩率领由云南北部入川,兵锋直指重庆,第二路由赵雅丽率领河南、山东民兵从陕西南部入川,一路上势如破竹,不但逼近成都,成都守将韦俊数次请洪秀全派兵支援,反而被洪秀全免职。第三路由曾水源、林启容率领江西、安徽守军由贵州入川,不到一个月就兵临重庆。

这几年洪秀全穷奢极欲,不但征发百姓修建王宫,还每年一次都选拔美女,禁止全川百姓婚育,百姓稍有反抗就被平灭全族,不但百姓深恨之,就连不少将士也是敢怒不敢言,天府之国竟然被洪秀全一人享受。自从汉军出兵的消息传开之后,四川百姓空前活跃,除了部分大城市有重兵驻守,其他小城乡镇都有百姓起事,配合汉军攻城。

成都。这座石达开曾经驻守的城市,成立不少兵士还是石达开旧部,听闻洪秀全逼走石达开,全都义愤填膺,以致后来的守将韦俊根本指挥不动他们,平时还相安无事。可是听闻汉军攻来,一打败仗,大家就相互埋怨,继而争吵,毫不将中军主将韦俊放在眼中,洪秀全听到这个消息。趁机将韦俊免职,派了亲信卢贤拔镇守。

汉军就驻扎在城外二十里的地方,卢贤拔进驻第一件事就是找韦俊详谈。

卢贤拔着急的问道:“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我听到有人主张投降?这种事你也不管管,到底是谁?你说出来,我去处理。”

韦俊无官一身轻,况且他的哥哥韦昌辉也没有得罪过当年的汉王,所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