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末洋流(小郎)-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说二牛,翠花明明是我先看上的,你怎么跟老子抢起来了,别说五十两,你就是一百两也没用!”

赵二子又骂道:“你们懂个屁。翠花早被我们哨官娶进门了,小心让王哨官听见,扒了你们的皮!”

众人听见心目中的女神,被人娶走,全都失望的‘哦’了一声。开始幻想着下一个对象。

“走了,咱们这次的任务就是在北门转两圈,大家打起精神。”赵二子又大声提醒一遍,就带着十余人的队伍出发了。

黎牛揉了揉眼睛,站在原地使劲的瞪大眼睛看着营寨外面三丈的地方。

赵二子一头撞在黎牛的后背,弹倒在地,起身拍着屁股怒道:“二牛你怎么了?得了癔症,干嘛不走了!”

黎牛摸着脑袋,不确定的回道:“俺刚才看见雪在动,一晃一晃的。”

赵二子趁机报复踢了他一脚,又将他扶起来,训斥:“放屁,雪怎么会动,我看是你眼睛在乱晃,大家接着走,被瞭望台上面的人看见,上官又会说我们偷奸耍滑,克扣我们军饷不说,还给我们家乡的兄弟丢脸。”

“对对,赶紧走!”不少人纷纷附和。

三丈外的白银武睁开眼睛,见巡逻士兵已经离开,向后示意继续向前,慢慢的靠近营寨,五百人快速的架起人墙,在巡逻士兵回来之前,全部翻入营寨内部。

“师长,咱们要不要现在就放火?”

白银武看着左方两百米外的寨门,对几个营长道:“咱们分兵两路,我带领两百人负责打开寨门,剩下的人负责在营寨内放火,注意了,不许恋战,以扰乱敌人军心为主。”

防守寨门的几人见前方几个雪人接近,面面相觑,反应过来的士卒纷纷大喝:“敌军袭营!有敌军袭营!”

“杀”

白银武率领两百人三下五除二将他们杀死,十几个人打开寨门,剩下的人组成一个战阵,抵挡前来支援的湘军。

见湘军不少人拿着火枪。

白银武大喝一声:“杀!”带头像湘军的人群里冲去。

李秀成见湘军营寨火起,大声喊道:“杀”

汉军纷纷跟着大喝,向前冲去。

大军冲进营寨,白银武压力大减。

湘军众人见后方火起,再也支持不住,纷纷溃逃。

湘军溃兵一路向后逃去,冲垮了一座又一座营寨,终于引起了连锁反应,上万人拥挤在一起向中营逃去。。

曾国荃找到还在挑灯夜读的曾国藩,惊慌道:“大哥,短毛趁着夜色攻进前寨,前营二十余座营寨全被短毛攻占,中营也被溃军冲击,现在短毛正攻打中营,大哥,你快想个办法啊!”

曾国荃见自家大哥像是没听见似的继续看书,要是以往在家乡听说这等情景,还会佩服自家哥哥临危不乱,可是身临其境才发觉这简直是在折磨他。

曾国藩也不抬头,小声问道:“前营可有伤亡?”

曾国荃赶紧答道:“溃散的这么快,伤亡应该不大。”

曾国藩终于起身,来到帐外,远远的就听到前面的喊杀声,炮声夹杂着洋枪的声音清晰的传过来,曾国藩细细品味,叹道:“中营也快坚持不住了,命令后营准备接受溃军,等待短毛杀过来,火枪队上前伺候。”

曾国荃不能接受,上前劝道:“短毛一定是跟在溃军后面冲进来,万一伤到自己人,如何向三军交代。”

曾国藩拍着自己弟弟的肩膀,语重心长的教导:“自古以来都是慈不掌兵,能保住更多士卒的性命,能带领他们打胜仗,就是对他们最好的交代。”

曾国荃若有所悟,喃喃自语:“慈不掌兵,慈不掌兵,大哥!我明白了,我这就去寨门口指挥,你就放心看书吧。”

曾国荃刚离开,刘蓉就匆匆的赶过来,对曾国藩道:“涤生,此次短毛攻势不同寻常,不但选择在夜间攻击,似乎还是倾巢而出,这分明是决战的架势,我军应该提前想好退路才是。”

曾国藩在自己知心好友面前也不再掩藏心思,低声自语:“国事艰难,汉军兵锋犀利,非长毛可比,悔不该让李云中攻略江南,朝廷当初就应该尽全力灭了他,如今伪汉大势已成,恐怕又要重复朱洪武驱蒙元的故事了!”

刘蓉大惊失色,他从没有见过曾国藩如此垂心丧气,联想到自己师弟李续宾殉国,不禁悲从心来,暗自垂泪。

彭玉麟风风火火的闯进大帐,就瞧见如此诡异的情景。

见曾国藩、刘蓉一齐用红肿的眼睛看着他,彭玉麟结结巴巴的说道:“启禀大帅,水师营寨被短毛攻占,我水师被逼向梅家洲靠去,卑职特来请示。”

曾国藩暗自叹息,陆师打不过人家,水师也丢了自己营寨,心灰意懒的说道:“传令下去,大军后撤湖口。”

湖口县

曾国藩、胡林翼唉声叹气,相对无言。

一会后,胡林翼打破沉默,试探道:“如今湘军上下对官文都喊打喊杀,也怪这官文也太不够意思,我们湘军没有对不起他的地方,为何见死不救!”

湘军之中最恨官文的就是曾国藩,但它比一般人清楚,协调好与湖广总督官文的关系,是维护湘军长远利益的需要,他曾国藩决不能因为靖港一事,就与官文翻脸。

曾国藩一字一句的说道:“忍!百忍可成金,拒绝支援靖港,绝不是官文一个人的想法,也许官文也没想到会弄巧成拙,以致湘军骨干被短毛一网打尽,这九江是呆不下去了,如果短毛趁势攻入湖北,湘军覆没之期不远喽!”

听曾国藩没有率军找官文算账的想法,胡林翼放下心来,他最担心的就是夹在朝廷与湘军之间左右为难。

胡林翼停顿一会,问道:“曾公,短毛如果不追我们攻入湖北,那他们会攻向哪里!到时如果圣上命我们出兵勤王,恐怕底下兄弟会有意见啊!”

曾国藩一听就明白他的意思,汉军不打湘军,一定是出兵北伐去了,以汉军的力量,很有可能打到北京。

“为人臣子,也只有尽忠报国,再说,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如果大清亡了,我们这些忠臣良将就没出路了。”曾国藩既然把宝压在大清身上,就决不允许大清比自己先亡。

PS:看看新书一个月能不能得到三十票,大家投一票,此书就能前进几十名,现在是排在月票榜500命,希望明天可以前进一下。

第一百六十五章前奏

胡林翼拿出官文的求救书信,对曾国藩道:“没想到风水轮流转,官文还有脸向我们在此求援!当初短毛攻进湖北,官文立马向湘军求救,我们二话不说,派遣精锐人马入鄂阻截短毛,后来克惠被包围在靖港,湘军鞭长莫测,只有哀求官文出兵,谁想到他坐视克惠败亡,大清有这种蛀虫,我们应该怎办呢?”

曾国藩苦笑:“官文现在也后悔了吧!”

官文确实没想到李续宾会败得那么惨,不但把全部身家都配了进去,还搭上自己性命,他同样不明白,为什么短毛放着长沙不打,偏偏看上了他的武昌城。

都兴阿觉得自己的官位并不比官文低,现在大家都知道官文把湘军惹毛了,湘军势大,他立即要与官文划分界限。

收到李续宾兵败靖港镇的消息,都兴阿就偷偷的写一份奏折弹劾官文,说他应该对李续宾之死负全部责任,并请胡林翼回湖北主持大局,按奏折上的说法就是:若有胡林翼督办调遣,李续宾不至于全军覆没。

“总督大人!现在短毛兵临城下,这都是您对李续宾坐视不救的恶果,现在城中将领纷纷回家归隐,言曰:李克惠之今日就是我等明日。您还是快想个办法安抚众将,否则后果不堪设想!”都兴阿阴阳怪气的说道,城中将领全是他的部下,他只是想要挟一下官文,让官文多出点血而已。

官文恼羞成怒,这帮混蛋,当初对拒绝发兵是点头称赞,如今就想把责任推到他一个人的头上,世上哪有那么好的事。狠狠的说道:“放肆!当初是谁拒绝放李续宾入城,有是谁杀了求援信使,这官司打到皇上面前,本官也不怕!”

都兴阿对都统多隆阿使了个眼色。

多隆阿赶紧摆手道:“总督大人,当初我都是奉了您的命令行事。连我家将军都蒙在鼓里,你可不能把责任全都推到我头上,我也是奉命行事而已!”

世上竟有如此无耻小人!官文又惊又怒:“混账!你们……你们这是何意?”官文见底下将领冷眼旁观,态度立马转变,哀求道:“如今城外短毛猖獗,我们再在这里内讧。武昌失陷,我们个个都跑不了,本官立马给各位发三个月军饷,希望你们好自为之。”

众将领这才喜笑颜开,纷纷弯腰道谢。

田家镇,自从上次攻打景德镇失败。鲍超觉得自己给曾国藩、胡林翼丢了脸面,当初是他们二人不顾闲言闲语提拔他当陆师统领,官职从外委把总一路升为总兵,一年之内升了十几级,这大恩还没报竟给恩公丢了脸,鲍超越想越是羞愤。

这次曾国藩派他攻打田家镇,鲍超是存了拼命的心思。

“田家镇到了。大家快准备下船!前方有炮台。”

鲍超带来的五千人马井然有序的在镇外列队,五千人中有两千人装备了洋枪,这次曾国藩可下了血本,为防止鲍超冲动,还把得力幕僚陈世杰配给鲍超。

鲍超将营地立在田家镇三里之外,也不啰嗦,将队伍分成五队,他对五个分统道:“田家镇不用我说,大家也知道此地对我湘军的威胁,一日打不下田家镇。湘军就一日回不到武昌,你们五个队轮流攻打镇外的堡垒,待清除完这些堡垒,我亲自率领你们冲进镇内,杀个痛快。”

“遵命”

钟林看着镇外嗷嗷直叫的湘军。心里暗自捏了把汗,镇内守军三千,人数比对方少了一半,不知能不能坚守到军长回兵。

“杀”湘军全部大喝,埋头往前冲。

“砰砰砰”

双方都装备了大量洋枪,全部站在一起对射,湘军精悍丝毫不逊于汉军,逐步向前。

“轰轰轰”镇内的大炮终于开始发威,一时间湘军冲锋的队伍血肉横飞,自觉的散开,在洋枪队的掩护下继续向镇子冲杀。

钟林见湘军距离镇子只有五十步,大声命道:“第一营出击!”

“杀杀”瞬间从镇内涌出两百步卒,挥舞着大刀与湘军撞在一起,双方毫不含糊,相互奋力厮杀。

钟林自言自语:“这是我见过最凶悍的清军!”顿了顿又大声下令:“命令火炮不必藏着掖着,全力轰击清军火枪队!”

“轰轰轰”

“轰轰轰”

鲍超见洋枪队被大炮炸得四处避炮,气的直跺脚,这样强队可不比其他,光一支洋枪就几十两银子,培训时间也得好几个月,终于不忍心,让洋枪队暂时退了下去。

陈世杰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咦道:“短毛偷袭湖北,必定是轻装上阵,为何镇内会有那么多的大炮,难道是外面的炮台被拆掉了?”

鲍超现在全心全意的攻打田家镇,哪有心思考虑这个问题,闻言头也不回的说道:“先生多虑了,这田家镇内守军不多,顶多再用十天时间,我就有把握攻下田家镇。”

陈世杰暗叹一声,他本来是建议让水师从背面夹击,但又不确定炮台是否真的被拆掉,送他们过来的水师战船只有二十几艘战船,如果炮台上有一半火炮,骤然攻击也会有损伤。

湘军经过两天酣战,终于将镇外的堡垒清除干净,有一千多人失去战斗力,全军能战者不足四千,就是这四千人也让鲍超自信满满。

钟林想着陈玉成的来信,信上让他炸毁所有大炮,带上守军与他在麻城汇合,进军河南,这让他百思不得其解,难道军长已经脱离征西大军?为什么不顺着田家镇返回九江呢?

钟林带领田家镇的守军趁着夜色撤往麻城。

鲍超看着寂静无声的田家镇,暗道:难道短毛用的是空城计?

陈世杰举着望远镜观察一会,来到鲍超面前,指着镇内房屋道:“昨天短毛还在上面插满旗帜,如今怎会消失不见,难道短毛已经撤走了?”

鲍超叫过来一队士卒,命道:“你们进镇内查探一下,回来每人赏银五十两!”

半个时辰后

“大人,镇内空无一人,短毛早就撤走了!”

第一百六十六章北伐

南京,春节的气息还残留在这座繁华的都市,地上不时可以看见一些鞭炮的碎片,一些穿着厚重的儿童尽情的在大街上奔跑嬉戏。

李云中站在宫墙上面看着古色古韵的南京城,每一次都有一种的感动,青石板铺成的马路,大理石建造的宫殿,清澈而流动的河水,厅井式的房屋一栋接着一栋,这些在现代早已消失的风景,都是贫苦大众凭着一双手建造而成。

傅鸾祥拿了一件白色大氅双手呈给李云中,羞涩的说道:“皇上,外面冷。”

李云中接过厚实的披风,将它系在身上,看着傅鸾祥单薄的衣衫,又解下来,披在她的肩上:“你怎么不给自己也拿一件?”见傅鸾祥挣扎,仿佛大氅有毒似得,嘴里说道:“皇上不行的,您是万金之躯,要是着凉了怎么办?”

傅鸾祥的力气哪能反抗的了李云中,一会后,大氅就老实的披在佳人身上,李云中牵着她的手,温柔道:“走,咱们下去吧。”

“恩”傅鸾祥低着头,脸色微红,跟在李云中后面,看着被李云中握着的小手,绯红之色从额头一直蔓延道胸口。

傅鸾祥见李云中向后院走去,急忙提醒道:“皇上,兵部尚书林大基等人求见,已经在上书房等候。”

李云中自笑一声,转头向上书房行去。

“臣等参见皇上!”

“免礼,几位爱卿可有军情禀报。”

林大基将一份战报呈给傅鸾祥,口里解释:“启禀皇上,大喜!靖港大捷!李秀成来报,新一军军长陈玉成。攻打湖北,生擒湘军悍将李续宾,歼灭湘军一万余人,迫使湘军大队人马回援,李秀成趁机猛攻湘军大营。一连前进上百里,破湘军大营八十余座,如今我军已经攻到湖口,九江之围不日可解。”

看着奏折上详细描述的战况,李云中情不自禁的喜道:“好!陈玉成果然是好样的,这李续宾乃是湘军第三号人物。地位仅次于曾国藩、胡林翼,此番必能严重打击湘军士气,既然湘军有意撤往湖北,看来是冲着陈玉成去的,李秀成让陈玉成进入河南返回皖北,你们可想出其他对策?”

张遂谋躬身。回道:“启禀皇上,陈玉成孤军在外,又收留了许多会党、四川残军,虽然人数激增,但是战斗力必然下降,绕道河南恐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如果我军跟在湘军后面趁势攻打湖北。则可形成两面夹击之势,胜算大大提高。”

杨金龙嘲笑道:“恐怕不是两面夹击,而是被各个击破!湘军在湖北经营日久,我军对百姓毫无恩德,湘军以逸待劳,我军长途远征,而且湖北地域广大,地形独特,百姓遭长毛祸害,早已恨之入骨……”

林大基见李云中神色阴沉。训斥道:“放肆!我汉军岂能与太平军相提并论。”

杨金龙陡然醒悟,这汉军就是从长毛中分离出来的,低头喘喘不安,暗道今天怎会如此孟浪,为了湘军也不至于把自己前途都赔进去。

李云中敛平怒火。心里明白这帮书生对北伐幽燕非常急迫,他们迫不急待的想摆脱叛逆贼子的身份,最好的办法就是攻占北京,取得正统地位,如此不但可以名正言顺的抛头露面,还可以将对头定位汉奸叛逆,光明正大的劝降征讨。

杨开林见皇上并无生气,大着胆子谏道:“如今湘军丧胆,退回湖北后必然一蹶不振,只要我军派一部坚守九江,其余兵马可以北伐,满洲皇帝不得人心,北地百姓翘首以盼王师,河南、山东、河北绿营皆不足用,不出三月我军就可兵临北京城下,臣请皇上出兵北伐。”

杨开林心情激荡,情不自禁的哭出声,他是陕西人事士,冒着抄家灭族的危险投靠大汉,虽然身居高位,但无时无刻不为家人亲朋好友担心,就怕清军查探他的底细,屠戮他的家人好友。

杨金龙也出声谏道:“北伐是顺应天势民意之举,功莫大焉,皇上三思。”

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恨不得尽快攻打敌国国都,为何皇上却总是推三阻四,杨金龙与好友百思不得其解,只有尽力进谏。

李云中深吸口气,闭上眼睛想了想,就算北伐军打不到北京,也不至于像历史那样全军覆没,深思良久,开口道:“明天朝议北伐事宜!”

杨金龙等人很快的就将北伐的消息传递开来,读书人士个个弹冠相庆,为自己即将摆脱叛逆的身份庆贺,文士组成的阵营已经是一个庞然大物,桂系也不敢轻易得罪,只能默认事态的发展。

朝会,所有的官员都已经到齐,朝阳殿宽阔的大厅,站满了一百多六品以上的大小官员,一些官员面色苍白,很明显是大病初愈的表情,请假在家的官员也挣扎着病体来到朝阳殿,都不愿错过这决定历史的一刻,如果运气好,能发个言一定就能载入史册,流芳百世。

“臣等参见皇上,愿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洪亮的声音在朝阳殿来回折射,余音渺渺经久不散。

李云中强忍着捂住耳朵的冲动,讪讪笑道:“今天不同寻常,大家的热情很高吗?”

陆建瀛瞥眼看着朝官将李云中的这句话记录在册,脑门上浮现几条黑线,怕皇上再语出惊人,急忙出列道:“启奏皇上,此次乃是过年的第一次大朝会,我等当然兴奋,恭喜皇上,去年我军战无不胜,版图足足扩大了一倍,照此发展,明年就可一统天下。”

“请皇上出兵北伐,一统天下!”满朝文武像是排练好似得,一齐躬身请命。

“准!”李云中也看见一旁奋力急书的朝官,声音立马变得威严起来。

李云中又看向前排的林大基,问道:“兵部可有良策。”

林大基出列,躬身言道:“启禀皇上,兵部与参谋部已拟定出出兵计划,请皇上过目。”

第一百六十七章北伐的影响

傅鸾祥接过奏折,双手呈给李云中。

李云中细细阅读,就是有所准备,还是被这大手笔吓了一跳,简直就是倾国之力北伐!

奏折大意是:汉国兵分三路北伐。

第一路徐州罗大纲所部汇合李得胜由山东攻向河北,一直打到天津、北京。

第二路,李秀成大军径直从安徽攻进河南,途径洛、开封、郑州、保定等城,与罗大纲所部在北京汇合。

第三路,陈玉成所部,由湖北进入河南南阳、洛阳,进入山西,攻打太远、大同,沿着怀来、延庆等县包围北京。

三路大军共计有八个军二十余万人,占了汉国总兵力的三分之二。

李云中本来的意思只是拍派个三五万人攻占河南就算了,没想到兵部、参谋部的大臣竟制定出这样的计划。

他自己都看的热血沸腾,觉得这三路二十万大军北伐万无失败之理。

想了想,李云中还是有所顾虑,对底下蒙上升问道:“如此规模的北伐,恐户部不足以承担后勤吧?”

蒙上升出列答道:“启禀皇上,户部连同商会颁发利润一成五的债券,已经有上万商人预定,计有纹银两千万两,足够北伐大军一年开销。”

我靠!李云中情不自禁的爆了句粗口,这帮商人比当官的还热情啊。

陆建瀛等人满意的点了点头,第一次觉得商人还是爱国的,不但弥补了军费不足,还愿意承担大军后勤,买卖一些军资。

李云中慎重起来。考虑着其中得失,看着下面一双双期盼的目光,终于下定决心:“北伐既是顺应民意之举,那就宜早不宜迟,传令下去。罗大纲第二军、李得胜、刘才的第十军、叶莲的骑兵军加补一万民兵组成第一集团军,罗大纲任总指挥,李得胜任总参谋长,在徐州附近汇合,出兵北伐,攻略山东、河北。

以西征军组成第二集团军。由李秀成任总指挥,赵烈文任参谋长,李春发任副总指挥兼第一军军长,由河南北伐。

以征南将军左宗棠所部组成第三集团军,李世贤任参谋长兼广西提督,黄渤为第五军军军长。进攻湖南。

陈玉成所部整编为第四集团军,率军从河南、山西进兵。

吏部要马上派遣官吏,进驻被我军占领的城池。”

说完,李云中开始患得患失起来,四个集团军共三十万大军,这些都是汉军菁华,如果失败。他就得准备跑路了,不知是上欧洲好,还是美洲好?

听说今天开始出售北伐债券,杨伟一大早就准备动身前往商会,这次无论如何也要买到战争债券,一方面是为了盈利,另一方面是为了面子,自从发行债券以来,‘债券’这两个字就成为商人聊天时的热门话题,如果没买债券就是没有眼光。没有魄力,商人是不会和没有眼光、魄力的人合作经营生意的。

管家急匆匆的跑过来,对正在洗漱的杨伟禀报:“老爷,今天商会前面排了好多人,把对面的马路都给占了。小的来的时候,还看见不少警察前去维持秩序。”

杨伟赶紧用手帕胡乱擦了擦脸面,急声问道:“现在商会还没开门,为何有那么多人排队?就算商会注册的商人全部集中到南京,也不可能把那么宽的马路都给占了,你说清楚点,到底是怎么回事?”

管家苦笑:“商人到是没几个,排队的全是老百姓,他们听说买债券可以赚钱,天不亮就有人开始排队,现在只会越来越多,再过一个时辰,说不定都可以排到皇宫那边去了。”

杨伟揣好银票,坐着马车就往商会赶去。

商会几位会长苦笑的看着面前熙熙攘攘的‘长龙’,一大早赶过来,他就被这情景吓了一大跳,一帮平民百姓揣着几百个大钱,就大言不惭的想买债券,要知道债券最小的面额也是一百两一张。

“李兄你还是快联系官府,我么要是解释债券的事,他们也不信啊!”

“那好,几位兄台稍待片刻,我这就找户部尚书蒙大人商议。”

唐亮骑着马赶到商会门口,将圣旨亮出来,大声喊道:“皇上有旨:商会立即发行小额债券,以供百姓购买。”

“遵旨”

围观的百姓情不自禁发出一阵欢呼声,纷纷加入队伍。

杨伟傻眼了,这要排到什么时候才能轮打他,心里又惊又怕,上次没买到战争债券就让他后悔好久,这一次可不能再错过,想打这里,他一下跳下马车,来到几位副会长面前,谄笑道:“几位爷,请容小的一言。”

几位副会长看着面前的小胖子,面面相觑:“你要说什么?”

杨伟搓了搓手,指着人群道:“这里百姓众多,而且只会越来越多,他们堵住门口,万一闹起事来,我们谁都承担不起,不如将购买债券的人分为三个档次,第一档次的人必须购买一万两以上,第二个档次的人必须购买一百两银子以上,最后的档次一百两以下,专门租借一个场所让这些人购买债券,如此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

几位副会长听得连连点头,对这个木讷的胖子刮目相看。

上海,万宝楼分部

听说这里有出售北伐债券,英国公使布文翰亲自过来查探,打听北伐概况!

他来到出售债券的楼层,对着身穿汉服的男子问道:“先生,你这里的债券是怎么获利的?”

刘细水听着怪腔怪调的话语,抬头一看,原来是个洋人,马上用恭敬的答道:“先生,这里的债券分为三个档次,一种是购买一万两银子以上的份额,另一种是购买一百两银子以上的份额,最后一种是购买一两银子的以上的份额。再低的就没有了。”

文翰看着桌面上的样品,惊道:“竟然有一万两银子的面额,你们不怕商人疑虑吗?这么大面额的债券,如果弄丢了,损失不可估量啊!”

刘细水以为来了个大客户。耐心的解释起来:“先生多虑了,买我们这大额债券,都要建立个人档案,而且我们会拍照作为证据,如果弄丢了,我们还可以补办。如果到期,您有事不能来取,可以提前在上面写一份授权书,当然一万两银子以下是没有这种服务的。”

文翰微笑起来,赞道:“很周到的服务。”

“刘小哥,麻烦您给我二十张一千两的债券。我有急事赶往广州。”一位商人急匆匆的来到柜台,拿出一叠银票,撇见柜台上面贴着刘细水的名字,就以简单的称呼说了来意。

刘细水验明银票真伪,吩咐卫士拿来一叠债券,交给这个商人。

看着商人的背影,文翰终于明白为何中国人那么中意债券了。他们手持的银票与债券没什么两样,银票放的再久也不能升值,债券就不同。

中国人真是太富有了,一万两银子可以在伦敦做一个上等人。

“给我拿五张一千两的债券。”文翰虽然不希望汉国取胜,但他不会因此与银子过不去,平白错过一次发财的机会。

回到租借,文翰将买来的债券收好,同时邀请了法国公使布尔布隆,美国公使麦莲一起商讨汉国北伐的影响。

“我不得不承认,汉国的皇帝陛下把握的时机非常准确。就在2月14日,我收到了国内通知,英国已经在准备面对一场战争,至少在三年内,不会向远东增加一兵一卒。相反还会给远东的军舰下达作战命令。”

布尔布隆却大声宣布:“两位先生,我现在正式宣布:法兰西帝国重新建立,尊敬的总统小拿破仑先生,经过选举成为法兰西的皇帝陛下,法兰西的辉煌时代又要来临了!”

文翰与麦莲被这个消息惊呆了,拿破仑帝国!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名字,十几年前,全欧洲都在他的铁蹄之下颤抖!

文翰结结巴巴的问道:“先生!这个消息是真的吗?拿破仑先生真的称帝了?他可是真正的拿破仑先生侄子,法国人民怎么会选举他为皇帝,难道不怕引起英国的干预吗?”

布尔布隆眯着文翰,讥讽道:“所谓的大英帝国已经不再强盛,你们的经济被犹太人掌控,他们正在讨好陛下,怎么会允许英国干预,再说英国在俄国人的问题上还需要帝国的帮助。”

文翰悻悻的反驳:“拿破仑是个英雄,千疮百孔的法国在他手上可以称霸欧洲,小拿破仑就没有这种能力,关于他的报道我看的多了,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志大才疏。”

听文翰侮辱自己的领袖,布尔布隆愤怒的起来:“我要和你决斗!以上帝的名义决斗!”

美国距离欧洲万里之遥,并且奉行孤立政策,所以麦莲的反应远没有文翰那么激烈,把他们两人拉回来,劝道:“两位先生,请注意您们的身份,你们不是为了"jinv"而争风吃醋,况且我们在讨论远东局势,不是在讨论拿破仑先生的才华。”

文翰趁势找了个台阶下,对着布尔布隆道了个歉:“是我太冲动了,一个国家的元首不是我可以评论的。”

布尔布隆余怒未消,气哼哼的坐下。

麦莲继续说道:“中国形势就要变了,汉国将崛起,清国将没落,我们应该早作打算,我想,是时候与清国断绝关系,彻底站在汉国一方的时候了。”

布尔布隆抢先附和道:“我赞同,广州已经被汉军攻占,我们与清国再也没有交集,而且我再也不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