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清末洋流(小郎)-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九江,林启容一天收到三份红头急件,这让他心里产生了一种急迫感,立即召集第七军大小将领在九江集合。
因为防守湖口有功,程学启被升为十一师师长、叶芸来被升为副军长兼十二师长,原副军长王磊被调到南京任职。
“九江城内有兵马两万,何惧湘军来攻,末将愿意防守九江。”程学启一贯用他的大嗓门喊道。
林启容指着沙盘上的湖口县,担忧起来:“自从我军攻下南昌,湖口变得越发重要,此地扼守洞庭湖与长江接口,此地城小墙薄,如果被湘军攻占,不但可以断我军后路,还可以随时进入洞庭湖攻打南昌,我想湘军一定会全力攻打湖口。”
程学启默然,想起当初惨烈的湖口攻防战,要不是李得胜率领一千援军及时赶到,他也许早就随着湖口沦陷而消亡了。
叶芸来看着湖口,苦笑摇头:“这又什么办法?湖口靠近长江,无险可守,湘军坐着船只就可兵临城下,况且湖口县顶多可以驻守五千兵马,能支撑半月就不错了。”
看着大家躲躲闪闪的眼睛,林启容大声道:“由第十一师派五千人防守湖口!所有水师在湖口城下待敌。”
程学启看向丁汝昌。
丁汝昌起身领命。
“报,启禀将军,探子来报,清军水陆两军八万余人已到鄂州。”
第一百五十章大小乌龟
启容深吸口气,对众人吩咐:“大家各自守住自己领地,援军已经从各地赶来,而且皇上已经派遣大军攻打湖南,湘军老家被抄,必然回援,大家坚持一个月,我军主力就能展开反攻,到时歼灭湘军这个大敌,大家人人有赏,封公封侯指日可待。”
众人之中只有林启容被封为子爵,叶芸来被封为男爵,程学启等人早就眼红不已,如今士气更是高昂,就连丁汝昌也幻想着守住湖口,记功封爵。
三天之后,林启容站在九江城头,果然看见长江里横行着一支清军船队,江边岸上同时开来一支大军,在城外五里之处扎营。
“全军戒备”程学启大声喊道。
曾国藩、胡林翼等人乘上大船上开到江心,用从洋人那里购买的望远镜观察九江城防。
“林启容真乃良将也,九江原也不是什么大城,当初短毛从武昌南下,九江知府嫌城池矮小,弃城逃亡南昌,如今这九江比武昌、长沙也毫不逊色。”曾国藩放下望远镜,眯着眼睛盯着九江,有感而发。
李续宾握紧拳头,面色刚毅,请命:“大帅何必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卑职愿意为前锋攻打九江。”
胡林翼笑道:“让克惠试试也好!”
曾国藩点了点头:“那克惠就领一万人先行攻打九江,雪琴负责将大炮运到岸上,轰打九江作为掩护!”
“遵令”
“军长,湘军攻城了!”程学启看着一队队清兵跑到营外列队,急忙提醒林启容。
看着越来越近的湘军部队,林启容大声喊道:“开炮”
“轰轰轰”
“轰轰轰”
湘军早已针对大炮做过训练,跑到射程之内迅速散开。前排扛着云梯加速冲向城墙,一人倒下,后面就有人快速补上,再也没有转身逃跑的现象发生。
李续宾在五百米外指挥大军,看着先头部队靠近城墙。对着身后主力大军一挥手。
“杀啊”
五千湘军呈散兵队形举刀,发出怒吼冲向城墙,沿着云梯快速的攀登。
程学启额头冒汗,惊道:“没想到才八九个月,湘军就变得如此精悍,怪不得太平军屡屡战败。看来第一道城墙支持不了多久。”
“轰轰轰”
第一道城墙上的汉军一边承受着湘军炮火,一边抵抗湘军的攻城,不到半个时辰,就有湘军攀上城墙,奋力厮杀。
见湘军攻上城墙,彭玉麟对炮兵示意。停止炮击。
“杀”李续宾亲自率领预备队,冲向第一道城墙。
林启容面色难看,瞥见周围将领都有惊惧之色,安慰道:“这只是第一道城墙,大家不必放在心上,让城上的兄弟都退下来吧。”
“军长又令,撤”
曾国藩见李续宾攻占城墙。欣慰而笑:“仲岳先生后继有人,克惠智勇双全,可以独当一面,我这就上书皇上,保举克惠为安徽布政使之职。”
胡林翼见第一道城墙上不时冒起白烟,回想起第一次攻打九江的经验,终于明白过来,骂道:“这短毛真是奸猾,三道城墙高矮不一,相距两百步。我军攻占第一道,不但要承受第一、第二道城墙上的炮火,还得在此狭窄的距离攻打第二道城墙,中间还布满陷阱,伤亡必定惨重。”
看着乡勇不时从墙上跳下来。曾国藩目瞪口呆,反应过来后变得恼羞成怒,对刘蓉道:“命令民夫将城墙炸塌、拆掉。”
“轰轰轰”一声巨响,第一道城墙全部坍塌,李续宾指挥湘军后退,避免炮击。
没有了城墙的阻碍,胡林翼等人清楚地从望远镜中观察第二道城墙的防御工事,汉军在城墙五十米处挖了一道长沟,每隔五百米的地方就建立一座小寨,依托城墙成掎角之势,每座小寨上面都摆放五门大炮组成一个小炮台,旁边还有巨石、弩箭,又有大约五十名手持洋枪的汉军助守。
胡林翼揉了揉与眼睛,仿佛没看清一般,又望了一遍:“这……这……这如何是好!胡某戎马十余年,还没看过如此怪异的城墙,城墙前面有炮台二十余座,大炮一百多门,我军强攻,伤亡惨重不说,还徒劳无功,浪费时间。”
有胡林翼在身旁,曾国藩总感觉不自在,指手画脚就罢了,自己不能忽视这些建议才是最烦闷的,此时曾国藩的心里产生了分兵的想法:“胡公明鉴,二十余里外的湖口县易攻难守,如果我军攻占湖口,就可将营地连成一片,就算短毛大军回援,我军也足以抗衡。”
这是送功劳给我啊!涤生真是厚道!胡林翼当仁不让:“曾公在此等候,胡某亲自带兵攻打湖口,断了九江后路。”
“攻”没有胡林翼在一旁啰嗦,曾国藩再无顾忌,三万湘军组成六个方阵,逐一进攻。
“轰轰轰”双方大炮你来我往,战场上血肉横飞。
李续宾见不少接近城墙的士卒都被弓箭射死,对后面李续宜喊道:“准备盾牌,上前掩护!”
“砰砰砰”攻向城寨的湘军承受着洋枪队的怒火,一排排白烟消散,带走了湘军一条条人命。
“盾牌在前,火枪队在后,前进!”李续宜亲自带领两千人呈圆形慢慢靠近城墙。
“散”进入大炮射程,李续宜大喊一声,一个大圆,分散为二十个小圆,机动性大大增强,向着城寨上的炮台攻去。
曾国藩对左右赞道:“西庵颇有其兄风采,我湘军有多了一个能独自领兵作战的大将!”
刘蓉对这个小师弟也很看好,见曾国藩有提拔李续宜的意思,连忙附和:“西庵与克惠一门双雄,早晚为我湘军之支柱。”
程学启见事态危急,请命道:“末将愿领兵出城杀散这帮‘小乌龟’。”
林启容点头:“你带三千人从侧门出击,我带兵在外接应,湘军主力据此五里,足以杀散这帮盾牌军,你留一千人上炮台支援,其余人马带回城内。”
“遵令”
程学启事先安排每个连抽一半人手上炮台支援,看着缓缓打开的城门,举刀大喊:“冲啊!”
李续宜急忙大喊:“结阵,结阵……”匆忙之间,只聚集了七八百人,剩下的都被出城作战的汉军淹没。
“杀”程学启看着‘小乌龟’又变成‘大乌龟’,颇有无从下手的感觉,对着一边就杀个过去。
李续宜居中指挥,有条不紊的发布命令。
“放枪”
“砰砰砰”
“长枪准备,刺,转”
程学启一个驴打滚避过长枪,可惜其与汉军就没那么好运,纷纷撞在长枪之上,被甩了出去,倒地毙命。
林启容握紧拳头,对叶芸来吩咐:“调集二十门大炮对准这个圆阵轰击三轮,务必将他们轰出一个缺口。”
“轰轰轰”
“轰轰轰”
“轰轰轰”
曾国藩看着圆阵人仰马翻,对身旁刘蓉道:“快挥旗命令让‘霆’字营出击,将西庵接下来。”
李续宜翻开身上的尸体,举着长刀:“大家不要慌,结阵!”
程学启冲进圆阵杀了过瘾,后来见圆阵又从新运转起来,无便宜可占才带领军队回城!
林启容见程学启指挥有方,赞道:“方忠真乃将才。”
叶芸来小声道:“末将总感觉程师长身上少了点‘忠心’的味道,每天都把升官发财挂在嘴上,任人唯亲,第十一师上下都是他的亲朋好友,一旦他有所反复,我军就有全军覆没之虞,军长还是早作打算。”
林启容摆了摆手,他与叶芸来自从广西起兵时,就是好兄弟,也明白他没有什么坏心思,摆手道:“贤弟多虑了,如果大汉式微,方忠有所疑虑我还相信,可是大汉如日中天,只待击败湘军,就能北伐,一统江山,以方忠的个性就是战死也不会投降,以后这种话不要再说,以免误会。”
叶芸来叹息,拱手道:“是末将多虑了。”
程学启身上的鲜血还没洗净,风风火火的赶上城墙,对林启容道:“末将前来交令!”
“好!方忠威武,本将已经计你一功!”林启容上前扶起程学启,。
程学启感叹道:“城下清军不同寻常,士卒不但拼死效力,军官也视死如归,真乃我军劲敌,怪不得皇上先行西征!”
叶芸来笑道:“程师长可有良策,此番敌军没想到我军会主动出击,这才吃了亏,如果敌军有了防备,就怕出城作战有去无回啊!”
程学启低头思考,微微摇头:“末将也无办法,只能不停的用大炮轰击。”
叶芸来看着城下暂且退去的湘军,叹道:“湘军攻城一天,我军已经报废十门大炮,如此下去,半月以后,我军恐怕……”
程学启想起了喝茶时听说书先生讲的朱元璋打天下的事迹,笑道:“不如收集城中火油,将火油装在酒坛中,这个方法末将年轻的时候试过,威力大得很,烧起来就是一大片,湘军这些‘小乌龟’一坛一个,把他们烤的焦熟。”
林启容拍掌而笑:“此计甚妙”
李续宾见李续宜平安回来,急忙上前查看。
“大哥,你不用担心,大丈夫就应该马革裹尸,以报效国家。”李续宜的脸上浮现出一股刚毅之色。
李续宜拍着弟弟的肩膀,欣慰道:“好样的!不愧是我李家子弟。”
第一百五十一章喜得闺女
南京军事会议
林大基指着地图上的九江城,通报战局:“启禀皇上,湘军攻打九江已经有半个多月,他们完全切断了九江对外的联系,我军集中在南昌的三万援兵只攻到瑞昌附近,前线将领纷纷反应湘军洋枪数目众多,请求洋枪队支援。”
杨开林从小在湖南长大,对湖南周围地形最是了解,谏道:“湖南乃是内陆省份,想要接收洋枪只能从广东、长江这两处地方,请皇上下令严查,必能切断湘军洋枪来源!”
李秀成闻言,笑了起来:“杨大人有所不知,我江苏省长江督查司已经对过往船只严格搜查,但是这帮奸商总有办法夹带,上个月竟然有人将洋枪放在水中,系在船底,要不是有人举报,谁能看出来?还是另想他法为上。”
李云中见李秀成胸有成竹的样子,问道:“你有什么方法,尽管道来!”
李秀成起身行礼:“启禀皇上,要想断绝湘军洋枪来源,必须根除源头,微臣已经在上海等地张贴告示,不准交易军火等物资,违者没收,短短半月就有三家洋行被查处,没收洋枪一千两百多支。”
“有效果吗?”李云中貌似平静的问。
李秀成面色微红,低头道:“颇有成效。”
李云中也不点破,深吸口气:“湘军装备洋枪,对我军危害甚大,必须从几个方面下手,第一,凡是在大汉经商的商人都要在商会注册,如果犯法,就要严密监视其合作伙伴;
第二。对湖南籍的商人要重点监控,这帮人对湘军的事业最是上心;
第三,洋人贪鄙,宣布下去,对违法交易举报的人。不论是谁,都享有交易份额的三成作为奖励。
此战对我大喊至关重要,这期间一定要严防死守,决不允许有丝毫怠慢。”
李秀成欲言又止,终于鼓起勇气言道:“微臣怀疑洋人军舰也为湘军运送军火,他们无视我军要他们停船接受检查的命令。径直向西驶去,回来的时候船上又装满丝绸、瓷器。”
欧洲火药味越来越重,大汉又有一万五千洋枪队,还怕什么样人!李云中正色下令:“以后所有洋人军舰、货船都要接受检查,违者当做通敌,可令炮台开炮将他们击沉。”
张遂谋见洋枪的事告一段落。起身道:“今天是十一月十一日,广东左宗棠、江西曾水源已经出兵,参谋部已经调集五万大军,驻扎在孝陵卫,随时可以支援九江,与湘军决战。”
“微臣有一计可以全歼湘军!”李秀成灵机一动,开口惊人。
李云中道:“什么计策?”
李秀成来到地图面前。指着九江,言道:“如果湘军攻克九江,肯定会出兵攻打安庆,我军从江西出精兵攻打武汉、九江,如此就可将湘军人马包围在安庆城下,没有钱粮补充,湘军坚持不了三个月!”
作为参谋副长,杨开林反驳道:“此计太险,九江至安庆无险可守,湘军要是绕过安庆。三日就可兵临南京城下,到时军心震荡,我大汉如何向百姓交代?再说我军也不是非要打歼灭战,只要将湘军击溃,使其二年之内恢复不了元气就可。”
杨开林虽然没有加入湘军。却对湘军有种微妙的感情,他是湖南湘乡人,而湘军骨干大部都是他的老乡,因为同是读书人,平时低头不见抬头见,遇到节日什么的,还会聚在一起吟诗作对,交情很深,如今虽然各为其主,兵戎相见,他认为于公于私都应该保全他们的性命,为大汉效力。
兵部侍郎杨金龙赞道:“杨参谋说的不错,九江怎能轻言放弃,微臣请皇上出兵!”
李云中微微点头,想到第一期军校学生都已经毕业,可以建立新军样版了:“现在我命令:洋枪队改编为新一军,陈玉成为新一军军长,下辖三师,谭绍光、黄金文、白银武为师长。”
见所有人起身立正,李云中顿了顿,有接着说道:“任命李秀成为征西大将军,赵烈文兼任参谋长,率领新一军,第一军第一师、第八军、第九军以及水军共七万人支援九江!节制安徽、江西所有兵马。”
李秀成惊喜交集,相比江苏都督,他还是更愿意到前线打仗,乍听闻如此命令,激动地语无伦次:“微臣……必以死相报,谢皇上!”
……
“下雪了!”
李云中一大早就被外面嘻嘻哈哈的声音吵醒,听说下雪了,李云中一下做起身体,想起苏三娘就是这几天待产,急忙穿好衣服,简单的洗漱了下。
傅善祥乌黑亮丽的头发上沾满一层白雪,雪白的披风在阳光的照耀下灼灼生辉,长长睫毛上还残留着湿气。
“你看你身上这么多雪,小心着凉了!”李云中将傅善祥拥进怀里,为她清理身上的积雪,当然少不了上下其手,揩了不少油。
比较传统的傅善祥还是受不了,左右看看,娇声道:“皇上,昨晚上还没摸够啊!”
李云中霎时间将其他的事抛到九霄云外,淫声道:“一辈子也摸不够!”
“噗嗤”傅善祥一声娇笑,躲开了李云中的魔爪,提醒道:“皇上,皇后娘娘还在等着你呢!太医不是说孩子就在这两天生吗,你可不要错过了!”
“生了!生了!夫君,皇后姐姐生了!”许月香风风火火的跑进院子,扶着院门弯着腰,嘴里喘着粗气,断断续续的喊道。
李云中急忙上前扶起月香,问道:“什么!三娘真的生了!”
“恩”许月香连连点头。
“太好了,男孩还是女孩?”李云中瞪着眼睛,看着许月香的一举一动。
“女孩”
李云中迫不及待的冲向永安宫。
“哇哇哇哇”还在房门外的李云中就听到婴儿的啼哭声,迫不及待的推开房门。
“参见皇上”
“免礼”李云中慢慢走向产婆,小心的将孩子接过来,踱步到苏三娘身旁坐下。
看着苏三娘苍白的脸庞,李云中心疼不已:“你看,这就是我们的孩子,三娘,我还清楚地记得咱们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当时我就发誓,我一定要娶你为妻,生儿育女,没想到现在真的梦想成真,上天真是待我不薄!”
“噗嗤……”苏三娘莞尔:“你还有脸提,当时我还以为你是一个英雄人物,这才出兵相救,没先到你第一次就见到人家,就盯着人家看了好久,我当时还纳闷,这个乳臭未干的娃娃怎么会干起那么大一番事业,有那么多的兄弟甘愿为他效死,在百姓当中更是一呼万应。”
李云中想起当时被押往浔洲处斩,感叹道:“当时我还后悔就这样白白的死了,骤然得救,又遇到三娘你这种国色天香的女子,当然会痴迷,可惜你那时对我爱理不理的。”
“我是一个未亡人,而且还是一名盗贼头领,怎么配得上你,要不是你对我说了那么多羞人的言语,我才不会从了你呢!”苏三娘想起当时长沙销魂一夜,脸色绯红。
李云中‘嘿嘿’笑道:“那叫先下手为强,我可知道军中不止我一人对你有意思,万一被别人捷足先登,我上哪哭去!你看孩子都哭了呢!”
苏三娘露出疲惫的笑容,勉强道:“可惜是一个女儿,不能为夫君传宗接代!”
李云中将孩子放在床边,婴儿一下子停止了啼哭,还对着苏三娘眨眼,可爱的样子一下子就把李云中逗笑:“没关系,女孩也很好啊,你看她多可爱!我一直期望有一个女儿,俗话说得好:女儿是父亲的贴身小棉袄,这孩子长大了一定会孝顺,她是我们的第一个孩子,就叫缘语怎么样,象征着我们因为缘才聚在一起,一生当中有说不完的话语。”
产婆走过来,小心谏道:“皇上,孩子还是给老身带一会吧!”
李云中拍着额头,连声道:“对对,你有经验,我差点忘记了,小心!”李云中将孩子放在产婆怀里。
“皇上,皇后娘娘需要休息。”产婆接过孩子,皱着眉头再次提醒。
李云中恋恋不舍,没想到不但抱不到孩子,连老婆都不让陪,看来自己留在这里,三娘是睡不着的,李云中留了两个宫女和产婆在内伺候,将其他人都叫了出来。
洪宣娇、傅善祥、许月香,就连傅鸾祥都在外边,见李云中出来,齐声问道:“皇上,皇后娘娘怎么样了?”
李云中笑道:“母子平安,你们等会给宫里的侍卫、宫女、杂役发几个红包,愿老天保佑!”
洪宣娇上前拉着李云中的衣袖,娇声问道:“皇上给孩子起名字了吗?”
“早就想好了!”李云中将日思夜想的名字如实说了出来:“缘语!你们看这个名字怎么样?”
“李缘语!怎么有点像男孩的名字!”许月香娇憨的问道。
傅善祥娇笑:“那时孩子还没生下来,皇上当然不知道是男是女,起了这个名字也不足为奇。”
“嘘”李云中小声提醒:“三娘要休息,咱们还是换个地方聊吧。”
PS:我每天刷新n此页面,就希望成绩好点,,
第一百五十二章相互劝降
湖南南部的一条小道上,行走着两百多汉军。
“大帅,前面就是金乡镇,要我说,何必理那王錱,这小子一肚子坏水,肯定是害怕大帅征发,这才使了缓兵之计,约见大帅!”李玄在前面开路,看着弯弯曲曲的河流,对王錱生出一肚子怨气。
这王錱真不是好歹,汉军刚至临武县,他就埋伏在路旁偷袭,幸亏前营机警,这才让他无功而返,没想到第二天王錱就恬不知耻的派人前来劝降,你来我往,平白耽误了三天时间,一计不成,又施一计,竟然学着古人鲁肃,相约在江中会面。
左宗棠微微一笑,解释道:”我之所以对璞山忍让,是因为他比较务实,对待大清并不向曾国藩那样死忠,当初我与璞山结交,就知道他善于应变,常常对大清现状表示不满,如果能将璞山劝降,那么李克惠,刘霞仙(刘蓉),李西庵这些同门师兄弟就必然有所动摇,湘军从内部分裂,就大大减轻士卒伤亡。”
李玄深吸口气,叹道:“就怕王璞山不识好人心,辜负了大帅一番美意,以末将愚见,还是趁机将他擒住,慢慢诱降为上!”
虽然领兵打仗,左宗棠变得狡猾许多,但还不至于做出如此下作的事情,摇头拒绝:“两军交战还不斩来使,如果贸然扣押璞山,璞山刚烈,恐怕再无一丝诱降的可能,还是到金乡镇聊聊的好。”
两百多护卫围着左宗棠、李玄二人,慢慢接近金乡镇。
金乡镇外面有一条河流穿过,水面只有三十几米宽,
“大帅,坐在船上的那人不就是璞山吗!”李玄指着孤身一人坐在船上垂钓的蓑笠翁惊道。
见左宗棠走向岸边的小船。李玄指着黄麒英、王隐林道:“大帅带他们两个吧,以防有诈,末将在前方守候,如果王錱敢有所异动,末将就拦住他的去路。”
左宗棠也不好拒绝李玄的一番好意。只有带着黄麒英、王隐林二人上船。
“季高兄,没想到湘乡一别,竟在此相见,早知如此,当初就不应该同意你去劝降短毛!”王錱有太多的话语想问左宗棠,奈何见到真人。却变成了兴师问罪。
左宗棠跳上王錱的小船,示意黄麒英在外等候,来到王錱面前,有感而发:“造化弄人,没想到你我二人竟有兵戎相见的一天,遥想当初醉酒当歌。真是让人怀念。”
听着左宗棠肺腑之言,王錱差点落泪,使劲的咳嗽几声,吐出一口血痰,赶紧往口中吃一粒药丸,脸色反而变得红润起来。
左宗棠大惊失色,扶着王錱问道:“璞山你这是……这是肺痨。你为何患上如此之顽疾,不在家修养,跑到这深山恶水,你不想活了吗!”
王錱苦笑:“自从领兵作战,这个毛病就落下了,有时也挺害怕的吗,不过前些日子恩师殉国,我反而看开了些,人生一世草生一秋,不就应该活的轰轰烈烈吗。季高兄,你是我最好的朋友,不要再我面前露出小女儿之态,平白让我看轻!”
左宗棠仰头,将泪水逼回眼眶。听说罗泽南亡故,再也忍不住,颤声问道:“仲岳先生他真的……真的……”
他与罗泽南是知交,正巧的是罗泽南与他都是满腹学问,却都迟迟考不上功名,两人经常在一起互相安慰,借酒消愁,渐渐地就成了知交。
王錱神色微苦,涩声回道:“攻打武昌的时候死的,季高,这个问题憋在我心中好久了,不问个明白,我死不瞑目!”
左宗棠扶着王錱坐下,叹道:“我知道,你是问我为何要辅佐大汉!当初在湘乡的时候,我们几人一起许诺,参军报国,剿灭反贼,中兴大清。”
“不错,昔日誓言犹如在耳,你怎就背叛了?”王錱大声的‘咳嗽’,眼神犀利。
‘唉’,左宗棠叹了口气:“是因为我想通了以前一直困扰我的问题,也是一直困扰仲岳兄的问题,可惜仲岳兄亡故,否则应当与我大醉三场。”
“什么问题?”王錱步步紧逼,仿佛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左宗棠正色的回道:“中原百姓都是汉人,大汉国是天下正统理所当然,鞑子始终是从关外而来,窃据中华两百余年,昔日洪武皇帝驱除蒙元,今日汉王驱除满清,都是顺应天势、民心之举,璞山兄满腹才华,他日北伐成功,还我河山,丞相一职非你莫属。”
王錱捂着胸口,强忍不适,同样回道:“我很感激季高你手下留情,但是天下正统万万不能有半点差错,真命天子如今正在北京,乃是正统皇家血脉,天下皆知,万不能乱讲,季高即以救济天下为己任,这军机大臣一职非君莫属。”
左宗棠扶着王錱,劝道:“王兄请息怒,我们当前大事,就是解决我们两人之间的隔阂,现在你陈兵于桂阳,我两万大军已攻占灵武,也许明天就要兵戎相见,打个你死我活,今天何不和和气气的在一起谈谈呢?”
“说的也对,汉、清之争,死的人已经够多了,也不差我们两个,此番季高带兵入湖南,你究竟打的是什么主意?如果只是牵制湘军,现在你成功了,我带领一万精锐在此,如果你要攻占湖南,那只有对不起了,我王錱虽然一介残躯,但是保卫家乡的事我还担当得起。”
左宗棠已经隐约猜到了好友的心思,璞山他自知时日无多,也就没想过改换门庭,看来得想个法子才行。
“璞山,年轻的时候,你的思想最为激进,当时我还担心你会走进歧路,没想到事情竟然截然相反,我知道你不是那种迂腐之辈,中国大势你也瞧的很清楚,汉国带甲四十余万,加上民兵、警察等超过百万,个个都能舞的大刀,使得长枪,随时都能征召上阵杀敌,不出三年就能统一天下,你为何螳臂当车,你不为自己想想,你也要为仲岳的家人、弟子这些无辜之人着想,他们将来顶着叛逆之名,如何过得下去,再说,皇上最恨的就是汉人帮助满清打仗,湘军骨干皇上知之甚详,到时就算我想帮你们,也无能为力。”
提到别的王錱可以不在乎,可是罗泽南是他的恩师,他今天的一切都是罗泽南教导而来的,如果恩师的后人因此而遭受折磨,九泉之下,他还有什么脸目去见恩师。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难成,究竟谁是大统,也不是我们一时之间能讲明白的,季高你投了汉国,我们湘军人尽皆知,但是从来没有为难过你的族人,当初曾涤生勒索陶恍,还不知道你已经做了汉国的大官,现在王德榜、杨开林、杨金龙、王开化……他们的亲戚家人也过得好好的,你为何不能?算了,世间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如果伪汉真要为难他们,就算我投降,又怎能阻止的了呢?”
左宗棠一见有门,笑道:“璞山说错了,汉王对待敌人残酷,但是对待自己的子民算得上是一位仁君,你不必担心。”
王錱指着北面提议道:“如今汉军与湘军决战于九江,我们在此约定,如果汉军胜,我投降于汉,帮你攻略湖南,如果湘军胜,你要反正,献福建、广东两省。”
见天色已晚,左宗棠起身告辞:“好,就这么说定了,皇上命我攻打湖南,忠义不能两全,我就抗命一次,希望璞山你能信守承诺,否则我也只有以死谢罪。”
王錱感动的拍着左宗棠的胸膛,激动的说道:“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告辞。”
李玄见王錱像个老翁似得独自离去,见到他连个招呼都不打,郁闷道:“这璞山搞什么鬼?神神秘秘的。”
左宗棠得意一笑:“流天啊,你虽然在湖南长大,还是不懂得湖南人的蛮劲,你率第十一军悄悄的返回广东,与李世贤二人分兵攻打广西,李世贤是广西人,你要配合他,多听听他的意见,皇上的家乡、房屋不能有一丝损耗,明白了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