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清末洋流(小郎)-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见李云中胸有成竹,赵烈文瞬间顿悟,“这选举的方法能抑制地主阶级的势力,时间长了,老百姓也懂得用此方法维护自己的利益,这样他们就能与地主互相牵制,大汉对地方的管控大大增强,也有助于抑制土地兼并,自古以来多少王朝毁于百姓变成流民造反,如果此法成功,大汉岂不是千秋万代!”
李云中止住还要辩论的左宗棠,示意选举开始计票,众人全都安静下来。
只听主持选举的乡官念道:
“丁老汉一票”
“丁老汉两票”
“刘秀才一票”
“丁老汉三票”
…………
周扒皮见丁老汉的选票领先,对刘老虎抱怨道:“叫你多出点银子,你说够了,你看丁老汉都50几票了!”
刘老汉摸了额头的冷汗,佯装镇定道:“现在还没到最后关头,再看看,肯定有人收钱没办事!这些穷鬼真是太混账了!”
“刘秀才40票”
“王老汉12票”
“刘秀才41票”
……
“丁老汉76票”
“刘秀才74票”
…………
见刘秀才的选票逐渐增多,周扒皮与刘老汉对视一眼,大局已定!都笑呵呵的看着乡官念票。
“刘秀才280票”
“刘秀才281票”
“丁老汉199票”
“丁老汉200票”
…………
…………
“刘秀才1801票”
“丁老汉1200票”
“王老汉600票”
见票箱里再也没有选票,乡官宣布镇长的人选“现在我宣布,刘秀才当选为玉山镇镇长!请刘秀才上来讲话!”
李云中等人看的聚精会神,只有王庆露摇头叹息不语。
第二十章洋人挨打(求收藏)
苏州据上海有大约180余里,一伙洋人在这条道路上来回忙碌,测量地面高度,设计最佳车轨走向。
洋人总设计师威廉指着前方一片坟地问道:“这是什么村子?这片乱坟岗必须迁走,我们施工很快的!”
胡姓翻译如实的将话语翻译出来。
向导观察了下坟地的规模后,为难的看向威廉,“这片坟地实在是太大了,如果强行迁移,必定会招致很多人的反对,你不懂!我们汉人有种乡土情结!对待祖宗比你们对待上帝还虔诚!”
威廉虽然听不懂他说什么,但亵渎上帝他是听懂了,立马指着坟地严肃反驳起来,“上帝是在天上生活,他们是在地下面生活,只是叫他们搬一下家,为什么不愿意?”
向导见洋人似乎打定主意要迁移别人的祖坟,不敢怠慢,立即让人回苏州通知苏州衙门,暗自纳闷:这样人太难伺候了!
刘秀才没想到刚被选上镇长,就面临一件棘手的事情,一伙洋人竟然要平他们的祖坟,这片坟地从四百年前用到今天,不知埋了他们多少先祖!玉山镇上谁也不能容忍这种事情发生。
周扒皮怒了、刘老虎已经准备好了扁担发了下去、刘秀才百忙之中写了一篇讨伐洋人的檄文,两千多怒气冲冲的百姓就这样冲向坟地。
李云中没想到下来巡视选举进程,会遇到这种事情!不由自主的叫上左宗棠、王庆露、赵烈文三人并带上护卫跟了上去,远远的就瞧见十几个洋人被追的四处逃窜。
向导被扁担拍了鼻青眼肿,向四周百姓哀求道:“各位乡亲不管我的事,是洋人们要平了你们祖坟!我也是不同意他们这样做的。”
刘秀才见洋人被包围起来,周围百姓又群情激奋的用扁担狠狠得敲打洋人,刘秀才终究是读过邸报,知道当官的也惧怕洋人,犹豫了会,终于劝阻百姓停手,“乡亲们!给洋人的教训就够了,千万别闹出认命!否则官府追究下来不好办啊!”
威廉见百姓停手,扶着同伴站起来,见不少同胞伤的很严重,愤怒的用英语责问“你们这样是违法的!你们为什么无缘无故的打伤我们,我一定会到领事馆报告这件事,你们一个也跑不掉!你们必须赔偿我们的损失。”
百姓见他叽里咕噜的说了一大通,面面相觑同时摇头,向导赶紧四处张望,喊道:“胡翻译!胡翻译!你在哪里,快出来!洋人的话我们听不懂啊,你快出来!”
向导见胡翻译没有回答,苦笑起来,见四周百姓也好像听不懂洋人在说什么,忽灵机一动,对百姓抱拳道:“诸位乡亲们,洋人刚才说他们错了,不应该挖别人祖坟,他们保证以后一定不会这样做!”
威廉见向导好像在翻译他的话,像是找到知己一样,抓住向导的胳膊,愤怒的指着百姓道:“你必须让他们给我们道歉,赔偿我们的损失,还有这片坟地必须得迁移,否则我就要去领事馆反应这件事!”
向导胡乱翻译,“这件事是我们错了,我会向你们赔偿损失,火车会改道,不再要求你们迁移坟墓。”
刘老虎看出端倪,大声道:“我看洋人不像是认错,你们看他那狰狞的样子,分明是在骂我们哩,大家伙不要相信那狗翻译的话,他一定是想回去找当官的来压我们!”
向导急忙一边摆手,一边使劲摇头,见威廉又愤怒的叽里咕噜大说一通,向导满头大汗,不知该怎么翻译。
李云中见百姓越来越激动,不少人开始主张杀了这几个洋人,心想如果今天不解决这件事,蒙上升能力有限,很快就会向他请示,趁事情还没闹大,提前明明白白的解决也好,想到这里李云中挤上前面道:“大家听我说,我会洋人说的话。”
李云中用英语问威廉“你为什么会在这里?”
威廉放开向导,抓住李云中道:“哦!上帝终于有人可以翻译我的话了,你帮我问他们为什么无缘无故的来打我,你看看我的伙伴们都被打成什么样,我们马上要去医院,你让他们让开道路!”
李云中看向刘秀才,道:“洋人问你们为什么要打他们?这样做是犯法的!”
周围百姓全都嚷嚷起来!
“他要挖我们的祖坟,还不能打他们?我还想杀了他呢?”
“对,杀了他……”
“小伙子,他们为什么要挖我们祖坟?”
…………
刘秀才双手摇摆,示意让百姓冷静,转身看向李云中“你问洋人为什么要挖我们玉山镇居民的祖坟!”
李云中将威廉的手拿开,问他“你为什么要挖他们的祖坟?你不回答清楚,他们是不会让你走的。”
难道他们也像后世某些钉子户一样,只是多要点补偿金?
威廉愤怒起来,“shit!我们这是在确定车轨走向,如果要绕过这片坟地,那就要多建40余里,这会多浪费几十万两银子,不!这不是银子的问题,你要知道,每一班次的火车都要绕那么远,会浪费运输成本!我们要建造一条完美的铁路!这是你们汉王亲自要求的,如果你们今天不给我们一个交代,我会亲自找你们汉王殿下讨一个说法的!”
“洋人说他们在建造……马路,这条马路必须从坟地穿过去,你们看,坟地四周不是山地,就是湖泊,这……不好办啊!”李云中尽量将洋人的话翻译委婉一些
刘秀才道:“平白无故修什么马路!为什么要从坟地通过!我们的祖坟是一定不能动的,你告诉洋人,除非我们镇上的人死绝了,否则是不会让他们挖坟的!”
看来他们并不是讹诈,是玩真的!李云中还真不明白这个时代人的思想为什么那么保守,“你们可以找个道士、和尚什么的做法,将坟墓迁往另一处风水宝地!我想官府会补偿给每户人家一点银子……”
刘秀才见李云中胡说八道,怒吼“祖坟可以随便迁移的吗?万一祖宗怪罪下来!我们承担不起!官府他不讲理,我就去告御状,我就不相信世间还没有王法了!”
李云中无语,你已经在告御状了,劝道:“这条路是……清朝皇帝……对就是他答应洋人建的,汉王不同意,但洋人得罪不起啊!他们船坚炮利,一下就可以把铁甲舰开到南京,你想那时说不定要把你们全交出去,洋人也不肯撤兵!”
刘秀才也想到洋人是不讲道理的,把全部愤怒转向咸丰,“这皇帝是怎么当的,怎么能拿我们的祖坟讨好洋人!怪不得被短毛打的抱头鼠窜!”
赵烈文听他称呼短毛,不悦道:“现在已是大汉的天下,你怎能如此放肆,如果汉王也想清国康乾二帝一样,你就是死罪,还要连累家人亲戚。”
刘秀才也知刚才失言,心虚道:“我这不是习惯吗!以后一定改过来,可是这洋人怎么办?我看出来了,几位都是有大能耐的人,请你们一定要想个办法,我玉山镇全体百姓在此谢过。”说完,还不忘对李云中等人鞠躬。
第二十一章步枪大丰收(求收藏推荐)
李云中也想不出两全其美的办法,两害相权取其轻,“唉,难啊!你们还是准备迁移坟地吧,洋人不是你们能得罪的,只有中国强盛,他们才不敢乱来,现在咱们唯有忍辱负重。”
刘秀才摇头,“无论如何祖坟是不能动的,我不信官府不讲道理!我要告御状!”
王庆露很了解刘秀才的坚持,上前劝道:“此地山河秀丽,本是上好穴葬之地,奈何湖泊常年淤积,硬石更是随处可见,地上蚂蚁成窝成群,你们玉山镇最近这几十年一定是风不调雨不顺,富贵人家多孤儿寡妇、穷苦人家卖儿卖女,长此以往,玉山镇必然会人烟稀少,逐渐沦为人迹罕至之所。”
周扒皮激动地上前抓住王庆露的肩膀,露出悲伤神态“大师你全都说对了!我们家三代单传,可怜我已五十娶了九房姨太太,还没有子女,那个刘老虎比我还惨,生个七个儿女就活下来一个,还整天咳嗽,你一定要救救我们啊!”
“什么!真是祖坟出了问题?”
“我说怎么地里收成年年变少,原来是祖宗怪罪!”
“我刘老虎家财万贯,只有一个得了肺病的儿子,可怜我那六个早夭的孩子啊!呜……”
……
刘老虎等人也下跪哀求,从前他们认为自己多灾多难是老天爷安排的,今天才知道是祖坟出了问题,又惊又哭!
王庆露扶起刘老虎等人,安慰道:“大家快起来,我这是对这方面略懂皮毛,不过我认识七玄道长,他对这方面很是精通,我这就写信让他赶过来,为大家重新挑选一处风水宝地,这样一来,以后玉山镇一定会风调雨顺、兴旺发达!大家都回去吧,这伙洋人凶的狠。”
刘秀才见王庆露言辞恳切,对他抱拳道谢,领着千恩万谢的百姓散去了。
李云中惊奇的看向王庆露没想到他还有这一手,以风水的方法解决铁路穿过祖坟的问题,真是太有才了!看来不能小看这个时代读书人的智商!
威廉看着四周百姓下跪哀求,后来又让开道路,以为是他们承认错误,请求他的原谅!马上变得趾高气昂起来,脑袋朝上,露出了难看的鼻毛,“看在上帝的面上,我就原谅你们,但是你们必须赔偿我的伙伴们治疗的额费用!还有这片坟地必须铲平!”
左宗棠等人虽然听不懂他说什么,见他的傲慢的态度就知道不是什么好言好语,全都气愤起来,向李云中埋怨这帮洋人莽撞多事。
李云中对威廉道:“你们回去吧,今天的事汉王已经知道了,他会给你们补偿,威廉我相信你一定是最快的将铁路建造出来的人。”
威廉高兴道:“是的,你说得对,我还要修建南京到苏州的铁路!我要赚很多很多的钱!伙计,你跟着我干吧,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你替我解决,我会给你一大笔钱!”
李云中笑了笑,推辞了,“我还有更重要的事去做,我劝你以后如果在遇到这种事,不要擅自做主,多听点中国人的意见,要知道,欧罗巴人和中国人的思想还是有很多不同的。”
在回苏州的路上,王庆露叹道:“不知这样骗他们是对是错?洋人真是混账!在中华大地上横行霸道,无所顾忌。”
左宗棠安慰道:“子川不必气愤,洋人虽然国力强盛、船坚炮利,但行事不知收敛,华夏多才俊!只要我大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团结一心,必能将洋人驱逐出去,到时百姓安居乐业,岂不美哉!”
赵烈文也劝道:“是啊!子川兄,如今正是殿下逐鹿中原的关键时候,江西、安徽、浙江、江苏几省不断有贤才慕名来投,如果你不这样做!洋人必定逼迫殿下强行迁坟,到时伤亡是免不了的额,还会让殿下背负一个惧洋的名声!”
自从李云中来到清末,亲眼目睹底层百姓生活惨状、官员不但贪赃枉法还不作为!洋人欺凌同胞,肆意倾销鸦片毒品……造反的心态逐渐改变:从为了享乐敛财转变成富国强民、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见赵烈文等人忧国忧民,感慨道:“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要想不被洋人欺负,只有把国家治理的比洋人更强盛,让他们从心底惧怕我们,我的志向就是让中华处于世界之巅。”
…………
密迪乐骄傲的指着一箱箱武器看着李云中,“殿下,还要多下您借给我的十万两银子,我从欧洲买了几十箱武器,其中有加农炮、榴弹炮、克伦士威克步枪、布朗贝斯式步枪……够你装备一个师的!还有,这是武器清单,请您过目。”
李云中兴奋的一箱箱打开,全部都是摆放整齐的步枪,最令他意外的是大部分都是克伦士威克步枪!惊喜道:“密迪乐,你是怎么搞来这些克伦士威克步枪的!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些全部都是英国陆军正在使用的!”从密迪乐手中结果武器清单,李云中高兴的看起来。
克伦士威克步枪4000支
布朗贝斯式步枪1000支
黑火药1000桶
各式加农炮共80门
各式榴弹炮共80门
枪支维修机2台
军服生产线20台
子弹共200箱,每箱100粒
…………
密迪乐一路上都在想着见到李云中后该怎样吹嘘自己的本事,比如:我有个亲戚在陆军部当副部长,这些武器对他来说是小意思;我娶了一位名门贵媛,这些都是她的家族不到千分之一存货;我参选议员,被选上了,以后你要多少武器我就能卖你多少……这些念头在他的脑海里一瞬间就不翼而飞,鬼使神差的实话实说道:“哦!上帝!殿下您的运气真是太好了,我刚回到伦敦正逢陆军那帮家伙大换装,他们全部重新装备了一种叫米尼的步枪!它真是太疯狂了,能打中500米以外的目标,我花了很大的代价给您带了30支,这顶上300支布朗贝斯的价格了!我建议您大量的采购步枪,陆军换装下来的克伦士威克步枪!陆军大臣正在考虑如何把它卖出去?”
李云中放下清单,惊喜道:“真的!英国有大量的克伦士威克步枪出售!你快帮我把它全买下来!我给你一成佣金!不!不能这样!”
密迪乐刚听说自己有一成佣金,惊喜不已,又听李云中反悔,立马焦急起来,“殿下您不能这样开我玩笑,这一点也不好笑,英国有五十几万只克伦士威克步枪!一成佣金就有两百万两银子!”
李云中见他语无伦次,解释道:“密迪乐先生,你误会我的意思了,你应该知道文翰那家伙是不会让我拥有那么多步枪的,他一定会建议国内将剩余枪支全部运往远东,用这些枪支来维持中国局势的平衡!那样对我来说是最糟糕的消息!我宁愿他们一支枪也不卖给双方。”
密迪乐理解的点了点头,“我当过那家伙的翻译,以他的为人一定会这么做,该死的混蛋!殿下,我们该怎么办才能顺利的买到足够多的枪支。”
李云中思考了会,摇头道:“我也想不到什么好方法。”见密迪乐露出失望神色,补充道:“我有一个笨办法,你要尽快赶回英国,趁陆军部那帮家伙还没有防范意识,尽快的买枪囤积起来,我会给你足够的黄金白银,不知是英国,法国、普鲁士都要走一遍。”
密迪乐问道:“俄罗斯要不要去?”
李云中想起2、3年后俄罗斯在克里米亚战争中被英法揍得满地找牙,摇头道:“俄罗斯就算了。”
第二十二章程学启想招降江忠源
江西湖口
江忠源带领三千楚勇从武昌顺流直下,直奔湖口县,打算从湖口进入番阳湖,从水路进入南昌城。
九江守将林启容也觉得湖口是进攻南昌的先头堡,早就布置军队在此严阵以待,他还用战船封锁长江与番阳湖接口处。
刘长佑见短毛似乎已有防备,对江忠源建议道:“大人此处短毛已有重兵把守,我们乘坐的船只没有装备大炮,如果在江上作战,恐怕我们几千楚勇没有发挥的余地啊!”
一旁站立的分统吴恩泽也劝道:“不错,我们都是旱鸭子,不如弃船登陆,星夜不停的赶往南昌,那样损失还小些!”
江忠源怎么也不明白短毛为何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布置这条防线的!想着想着就入了神,听到他们两人的话语,才明白过来!
江忠源拍打着船上护栏说“你们想想,我们从武昌到湖口一共才用了一天一夜,就算短毛在我们前面到达九江通报军情,他们也没有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布置这条防线。”
刘长佑惊道:“大人是说此地短毛守将一直在封锁番阳湖!他们想干什么?难道想打南昌!可是也没听说最近南昌遭遇战火啊?”
吴恩泽六神无主,很怕他们的动向被短毛预测到,一堆疑问情不自禁的问出来“难道是短毛兵多的没地方放?平白无故的封锁番阳湖做什么?阻止我们支援江西?还是早就料到我们会坐船经过此地。”
江忠源摇了摇头,“我们一直在和长毛作战,对短毛的行事作风并不了解,在这里胡乱猜测也于事无补,既然不能走水路,就上岸行军。”
吴恩泽兴奋的搓手,“我早就听说短毛善战,打的各地绿营八旗溃不成军,向荣十万大军一夕覆没,我偏不相信,短毛能打得过楚勇,如果大人与短毛作战取得大捷,必定可以震动天下,皇上龙颜大悦,还不委以重任!”
众人想起美好前景全都哈哈大笑,不错,他们毫不怀疑可以打胜仗这一点,从他们楚勇成军后,就一直和起义军作战。
刘长佑仿佛预见自己锦绣前程,忍不住自夸起来“我们楚勇最出名的一战就是蓑衣渡大捷,当时长毛攻桂林不克,怒屠全州!大人预言长毛将要渡江入湖南,赛尚阿、向荣等人全然不信,置若罔闻。我们连夜赶往蓑衣渡埋伏,果然长毛天亮就到了,这一仗击毙伪南王冯云山,斩杀万余长毛,大人连升四级,如果此次再将短毛赶出江西,这两江总督的职位铁定是跑不了的。”
江忠源率军在长江南岸登陆,拿出地图,看了起来,一会皱眉道:“我们在九江境内下船,要向南经过九江县、德安县、永修县,才能进入南昌城,可是九江有短毛大将林启容镇守,如果我们留在此地等候老师派出的援军,恐会招致短毛征伐!”
吴恩泽也不想留在此地与短毛相耗,提议道:“我们留在这里得不偿失,不如先行前往南昌城,让援军自行前来汇合。”
“对,我也赞成如此,免得景德镇的短毛先我们一步攻下南昌,那样我们是万死也难赎其咎。”刘长佑似乎永远中意谨慎稳妥的法子。
“报……启禀各位大人,短毛从九江方向我军驻地而来。”
刘长佑问道:“短毛来了多少人?”
“不到两千人马!”斥候早就估算好人数。
江忠源笑道:“这短毛一定是没听过我们楚勇的名号,竟敢用不到两千人来打我们!诸位,你们认为这一仗我们打是不打?”
吴恩泽想也不想道:“打!还要打的漂亮!不能让江西那帮孙子小瞧了我们,大人履新江西巡抚,当然要来个开门红!”
江忠源赞许的看着吴恩泽,“不错,吴分统说的好,不但要打,还要打的漂亮!”
吴恩泽摸着头,憨笑起来,仿佛听到上司的夸奖比打了胜仗还让他高兴。
程学启,字方忠,二十二岁,安徽桐城人。其家世代务农,幼年丧母,由族人程惟栋之母养育成人。年少不爱读书,好谈兵事,不事生产,唯喜任气使侠,汉军攻破桐城时,同把兄弟丁汝昌一起参加了汉军,被编入第七军第十四师,师长林启容见他武艺、兵法样样精通,就破格提拔他当了营长,驻守九江县,程学启到九江后并不安分,四处攻击清军,连南昌巡抚张芾都经常听闻他的大名。
今天中午,程学启听说境内来了一群官兵,他们个个形体短小、面目黝黑,身穿青布衣衫,脚蹬布鞋,完全是健壮的乡下人样子,他一下就来了兴趣,敏锐的感觉到这伙官兵与那些举着花花绿绿的旗帜,身穿绸缎细布,满口油腔滑调,行为举止轻浮的绿营兵不同。很想将这伙土里土气的乡勇收为己用。
丁汝昌了解程学启的想法,不知为什么却有种胆战心惊的感觉,再一次劝道:“方忠,我看我们还是回去九江县守城吧,万一让师长知道我们私自带兵离城,一定会不高兴的。”
程学启满不在乎道:“怕什么!这种事我们干的少了?那一次师长不是口头上批评几句,你还当真了,你想想我们营如果能收复前面那伙乡勇,马上实力大增,说不定可以扩编为团,我就是团长!六品大官啊!兄弟,我们一年前还是乡间惹是生非的混混,如果我带着六品顶戴回乡,那会有多热闹!”
丁汝昌见他自信满满越发担忧起来,私下里派了亲兵赶往府城通知林启容师长,请求支援。
事情办好了,皆大欢喜;办砸了,也好有个接应。
看着意气风发的程学启,丁汝昌暗想:希望方忠不要怪我多事。
江忠源和程学启一个想打,一个想招抚,像是相互吸引一样,往对方方向行来,不到一个时辰,两军相距不到千米,可以清晰的望着对方的影子。
丁汝昌骑马赶到楚勇二百米处,大喊“我家将军请你们领头的出来答话,有重要的事情相商!现在给你们一刻钟时间考虑。”
刘长佑纳闷的看着返回去的丁汝昌,问道:“这短毛搞什么鬼,都要两军相接了,还要商量事情,难道叫我们放他们一马?”
江忠源猜测道:“他们是想临阵投降?看来也是怕了我们!我这就前去看看他们有什么条件。”
他的确有这样的自信,这两年他带领几千楚勇转战千里,大小数百战,在和敌人数相当的情况下打仗,从来就没吃过亏,就对面这一千多人,他们还没放在眼里。
程学启看着面前三十余岁的壮汉,问道:“你就是这伙乡勇的首领?”
江忠源道:“不错!正是本官!”
程学启笑道:“我看你们穷的连像样的衣服都穿不起,何不投靠我们汉军,别的不说,士兵每月四两军饷,当官的另算!这可是我们大汉正规军的军饷,兄弟认为怎么样!”
“哈哈哈……”江忠源心道原来是劝降的,听到敌将开出的条件,忍不住放声大笑起来。
程学启见对面的将领大笑,还以为事情成了,高兴道:“兄弟笑了!就是同意?你放心我程学启绝不会亏待于你,我现在是营长,你就先当我的……副营长,等候师长裁决!”
江忠源调整了下心情,摆出巡抚的架子,和蔼道:“你叫程学启?如果你能劝说九江守将林启容降于我,我就保举你为参将,林启容为副将,你看如何?”
……………………………………
………………
请大家推荐,收藏一下,谢谢
第二十三章两败俱伤(求推荐)
程学启眼珠转了一圈,暗道:这个清妖自称本官,参将、副将张口就来,一定是个大官!现在先稳住他,不能让他逃跑,待与援军汇合就可将他活捉!
“参将!你说的可是真的!这可是正三品大官,我祖坟是冒青烟了!做梦都没想到有这种好事!你等着我这就去劝部下们投降。”
江忠源嘲笑的看着转马回身的程学启,暗想:“在本官面前还敢耍心机,暂且稳住他!再攻其不备,必能生擒此人。”
程学启回到本阵,叮嘱丁汝昌道:“前面有个清妖大官,你派人在南面潜伏,清妖等会打了败仗,一定会朝南昌方向撤,千万别让他逃了!”
丁汝昌笑道:“大人放心,我已经派人通知师长,相信援兵已在路上,这伙清妖一个也逃不掉。”
“禹廷啊!你就是太谨慎了,不过这次你是做对了!”程学启摇头,不知该赏他,还是罚他。
刘长佑、吴恩泽等人见江忠源回来就脸色阴沉,不敢多言,全都站立听候指示。
“你们各自回营,一刻钟后全部出击,定要将前面短毛杀的片甲不留。”江忠源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吩咐道。
“遵令”
……
丁汝昌一直在注视着前方敌军的动向,见他们列队做攻击之势,立即对程学启道:“方忠,不好了,清妖动了,像是来打我们的!”
程学启观望了会,暗道好狡猾的清妖!兵力两倍于我,还耍诈!赶紧吆喝众人向后撤退,用他新创的伏地战术迎敌。
江忠源见前方短毛向北跑去,赶紧让楚勇加速向前冲去。
一阵风刮过,忽然见前方短毛消失不见,不少追杀在前面的楚勇变得迷茫、害怕起来。
伏在地上的程学启耳贴着大地,估算清军的距离。
忽然跳起身喊道:
“立旗”
全体汉军将士忽地从地上一跃而起,竖起几百根早已准备好的战旗,呐喊着向愣在原地的楚勇冲去。
江忠源惊怒不已,没想到今天会在阴沟里翻船!声色俱厉的斥责左右迎敌,带领亲兵首先迎向敌军。
“杀啊”
“杀”
……
两军是一方人少士气旺盛,一方人多却惊吓过度;相互厮杀在一起,一时间竟然不分胜负,渐渐的陷入僵持。
程学启暗暗心急,他与绿营兵交战用伏地战术是百试不爽,屡战屡胜!没想到这伙练勇如此能打,骤然遭袭还能坚持到现在。
清妖那边什么时候出现这么一支神经大条的乡巴佬!看来得暂时撤退,清妖人数占优,如果将我们包围的话,那就有全军覆没之忧啊!
想到这里,程学启渐渐杀往丁汝昌这边,喊道:“禹廷!这样打下去必败无疑!你快带领百十个人到后阵休息片刻!等到我军突围,给我拦住追兵!”
丁汝昌带领招呼预备队退往后阵,准备拒敌。
看着楚勇一个一个的倒下去,江忠源后悔不已,没想到那个憨厚青年如此狡猾,竟然这样轻易的就摆下圈套。
强制是自己冷静下来,江忠源打量战场形势,只见自己这方阵型混乱,不少散兵游勇被挤在外面,呐喊助威!
江忠源气急,对跟在后面的两个亲兄弟道:“江忠义!江忠浚,你们回后阵收集游勇,突袭短毛后阵,一定要将短毛全歼于此地!
“遵令”
……
丁汝昌喘着粗气,拿起水囊喝了几口水,对身边亲兵道:“兄弟们放心,师长的援军马上就到,这伙清妖跑不了。”
一个亲兵接过水囊,指着自己后背说“这伙清妖怎么那么能打!我刚才杀了3个,自己也被砍了一刀,他娘的,我还以为他死了!没想到……”想起当初要跟他同归于尽的敌兵,后怕不已。
“副营长!后面来的不是我们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