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亲临东周(遥望)-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掩余和烛庸不约而同,逃到了楚国。

楚昭王对于掩余和烛庸的到来表示了热情欢迎,这可是我们和吴国对抗的中坚力量啊!楚昭王将掩余和烛庸安置在舒城,并且派他们练兵准备对抗吴国。

这下子吴王阖闾怒了,你们还敢合伙欺负寡人?

吴王阖闾命令孙武开始逐次征讨这两个国家。

毫无悬念,徐国被攻破,徐子逃跑到了楚国。

钟吾被攻破,国君被俘虏。

甚至舒城也被攻破了,掩余和烛庸被杀。

这真是前所未有的胜利,大快人心!

吴王阖闾准备命令继续前进,打到楚国的郢都去!

可是孙武却说不能继续劳动民众了,于是吴军撤退。

伍子胥非常赞同孙武的做法,楚国虽然和吴国作战很少胜利,但是楚国的实力不容小觑。一个真正的军人,绝对不会小看自己的对手。伍子胥为吴王阖闾讲授了晋悼公的故事,晋悼公为什么能够在实力相当的情况下战胜楚国?那是因为晋悼公将晋军分为三组,分别轮流出战,而楚国每一次都是全国动员。时间久了,楚国自然劳民伤财,不是晋军的对手。这也是我们吴国应该采纳的做法啊!

吴王阖闾觉得这个办法不错,我们可以效仿么!

于是吴军也分为三组,每次一组出击,但是楚军都是全员动员。所以吴军出击一次,楚军动员一次。但是等到吴军第二次出击的时候,楚军已经动员两次了。时间久了,楚军不堪其扰。

第十六章    神奇的湛卢

谁是东周时期最憋屈的国家?

不是屡次被攻打的郑国,而是实力不凡的楚国!

要论实力,从齐桓公称霸的时期,楚国就已经成为足有争霸的诸侯,但是由于楚王的称号是自己封的,所以一直不被中原诸侯承认。

无论楚国多么努力,却总是中原诸侯齐心协力嫌弃的对象。

甚至还要被用过的兵法来折磨,比如这次吴国对晋军兵法的学习。

楚昭王想起来这件事情就头疼不已。

可是这一天,发生了奇怪的事情。

楚昭王在寝宫休息,醒来之后于半睡半醒之间,忽然感觉寒光一闪,好像有什么东西出现在自己枕畔。

楚昭王一下子清醒了,他仔细一看,居然是一把利剑!

楚昭王紧急命令,赶紧找专业人士给寡人看看!

睡觉睡出一把剑来,是挺渗人的。

楚国专业相剑师风胡子奉命入宫,风胡子一见到这把剑却大吃一惊,这可不是平常的剑,这是著名铸剑师欧冶子铸造的“湛卢”!

吴国铸剑的事情的确玄妙,风胡子仔细对楚昭王解释说,欧冶子本来是吴国人,他为越王铸造了五把绝世宝剑。吴王寿梦知道这件事情就派人找到越王,当然不是观赏,吴王寿梦是派人前去索要的。鉴于当时越国的实力根本不能与吴国相提并论,越王将五把宝剑中的三把献给了吴王,其中“鱼肠”被吴王阖闾用来刺杀王僚,“磐郢”被吴王阖闾用来为亡女陪葬,就剩下“湛卢”了。说起来磐郢为什么会被选为陪葬品,其实非常荒唐。

据说吴王阖闾有一个心爱的女儿叫胜玉,有一次家宴结束,吴王就让人把吃剩下的半条鱼赏赐给胜玉。

不料这位胜玉姑娘自小被宠爱惯了,速来是不讲道理的。她看到父亲赏赐自己半条鱼,非常生气,说这不是我爹恶心我吗?我爹都这么欺负我了,我活着干嘛?

这姑娘一时想不开,居然就寻了短见。

吴王阖闾为此悲痛异常,命人在阊门外为胜玉修造了坟墓。

这坟墓的规模有多大?

为了开挖土地,取土修坟,造成的池子,就是太湖。

吴王还是觉得不能表示出自己对女儿的深情,于是将国库内大半的国宝安排给胜玉陪葬。

这其中金珠宝贝不胜其数,而名剑磐郢,就在陪葬之列。

女儿啊,你去了,爹也不活了!

也许是过度悲伤损伤了吴王阖闾的智商,也许是女儿的去世激发出他性格中最阴暗的一面,吴王阖闾还策划了一起阴谋。

可怕的阴谋。

他让人在闹市中表演白鹤起舞,老百姓一时新奇,都前来观看。

跟随白鹤表演的老百姓,不知不觉进入胜玉的坟墓,谁知道机关发动,坟墓关闭,所有的人都成为了胜玉的陪葬!

一个君主,居然用上万名百姓的性命去为自己的女儿陪葬!

其残暴可见一斑!

或许胜玉畸形的性格就来自于父亲阖闾的遗传吧!

总之,上万百姓就这么无辜被害,而吴王阖闾则认为,有这么多人陪葬,胜玉可以不寂寞了!

据说,欧冶子铸造的这五把神剑是五金之精,太阳精华,凡是得到这些神剑的国家,必定国家繁荣。所以风胡子认为,吴王阖闾残忍无道,这才是神剑自动消失的理由。

楚昭王听了这话开心的不得了,原来是这么回事!

楚昭王佩戴着湛卢在郢都招摇过市,还故意让人泄露湛卢的秘密故事。

但是令楚昭王想不到的是,吴王阖闾在找这把湛卢。

开玩笑,你楚昭王都知道湛卢是宝剑了,我阖闾作为神剑湛卢的主人反而不知道吗?

知道湛卢在楚国的消息吴王阖闾盛怒,好你个楚国,居然做起贼来!

吴王阖闾命令孙武、伍子胥和伯嚭率领吴军讨伐楚国,而越王允常由于还没和楚国断绝关系,所以没有发兵相助。经过这次战斗,吴国夺取了楚国的六潜两邑。由于准备不够充分,吴军撤退。

吴王阖闾想想还是觉得生气,凭你们越国还敢违抗我们吴国的命令?他命令孙武讨伐越国,孙武说今年根据天象,恐怕不宜讨伐越国。

这一次吴王阖闾没有听信孙武的话,寡人都让人欺负到头上来了,还有什么好顾虑的?

说打就打!

吴王阖闾率领吴军在槜李大败越军,烧杀劫掠而归。

不过孙武暗中对伍子胥说,别看吴军现在得意非凡,四十年后,越国一定会比吴国强大!

因为这把湛卢,楚国和吴国的矛盾再次激化。

楚昭王也很郁闷,我们什么时候偷你的湛卢了?知道在我们这你们就打吗?忒不讲理了!

您是没偷,可是您知道湛卢是吴国的宝贝也没送回去不是吗?

不管怎么说,楚国也不能硬让吴国打下去两邑。

丢不起这人!

向来只有楚国欺负别国的份儿,什么时候轮到别的国家欺负楚国了?

第二年,楚国令尹囊瓦率领水军攻打吴国。

不幸的是,在囊瓦的英明指挥下,楚军再次大败而归。

甚至连将军芈繁也被俘虏了。

吴军再次击败楚军,但是吴王阖闾却高兴不起来。

什么时候能彻底大败楚军呢?

吴王阖闾找到伍子胥说,打不到郢都,就不算胜利!

这时候伍子胥得多欣慰啊,这都是经过了怎么样的折磨,终于把吴王阖闾培养的比自己还恨楚国了!

但是伍子胥为吴王阖闾分析了目前的情况,虽然楚国多次被吴军击败,但是楚国在诸侯中还没到人人喊打的时候。我们只有到了必胜的阶段,才能一鼓作气,击败楚国。您还是耐心再等等吧,等到诸侯中形势发生变化,我们就抓住机遇,彻底打垮楚国!

伍子胥和孙武日夜操练吴军,不敢有半点懈怠。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在伍子胥热切的期盼下,这一天终于来到了。

唐国和蔡国派使者来到吴国,要求和吴国建立友好关系。

伍子胥听到这个消息非常高兴,唐国和蔡国历来都是楚国的忠实跟班,现在忽然导向吴国,只能说明楚国和诸侯的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这个变化还得从湛卢说起。

原来楚昭王得到湛卢之后觉得这是上天给自己的吉兆,广为宣扬。诸侯一看楚昭王为此激动不已,觉得也不能不捧个场,于是纷纷来楚国朝贺。

蔡昭公将自己最心爱的银貂鼠裘和羊脂白玉佩分别赠送给楚昭王一个,剩下的一个银貂鼠裘和羊脂白玉佩蔡昭公自己留下佩戴。

话说人不可露富,因为露富虽然能够引来别人羡慕之心,但是也能引来别人的觊觎。

蔡昭公送给楚昭王宝贝没错,但是不应该让别人看到自己还留有一半。

这不是让别人惦记吗?

别说,楚国还真有人惦记上了蔡昭公的宝贝,这人正是楚国令尹囊瓦。

囊瓦虽然资质平庸,但是之前除了糊涂还没暴露出贪得无厌的本质,可能也是没有机会。总之见到蔡昭公的宝贝,囊瓦就暴露了贪财的本性,甚至他当面向蔡昭公讨要这宝贝。

蔡昭公惊讶之余,也即刻表示了拒绝。

就算得罪囊瓦,也不能给他。

不但是蔡昭公舍不得,更不能让楚昭王知道自己将相同的宝贝送给了囊瓦,不然不是自己找不痛快吗?

哦,在你心里,寡人和囊瓦一个级别啊?

囊瓦算是碰了一鼻子灰,不过不久他就兴奋起来。

原来唐成公这次来楚国,那是坐着宝马来的。

不是德国出产,是真正唐国宝马,名为“骕骦”。这骕骦马天下难寻,囊瓦一看到骕骦就又惦记上了,这一次他还是当面讨要。

这人真是不但贪得无厌,而且无耻至极。

唐成公干脆利落的拒绝了囊瓦,囊瓦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不但没捞着宝贝,反而丢了面子。

但是囊瓦不甘心,凭什么我楚国令尹就不能得到心爱的东西?

贪官被拒绝之后,往往就开始陷害。

囊瓦和费无极的境界又近了一步。

当然囊瓦明白,自己这个楚国令尹虽然位高权重,但是不能和唐成公、蔡昭公发生正面冲突,不然太难看了。

他暗中对楚昭王说,唐成公和蔡昭公两个人其实和吴国私通,所以这次您千万不能放他们回国。

楚昭王在吴国手里几次被打败受辱,听到“吴国”两个字就心跳加快,也没仔细寻思,人家都私通吴国了,还亲自跑到郢都干嘛?送死?反正楚昭王是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客气的挽留了唐成公和蔡昭公。

那啥,你们远道而来,也不容易,就在郢都好好休息休息吧!

楚昭王命令将唐成公和蔡昭公安置在馆邑,分别派出千人把守。

你们家留客人派一千人看着啊?

你是留客人还是防贼呢?

但是唐成公和蔡昭公这时候已经根本没有发言权了,只能听凭楚昭王摆布。

这一留,就是三年。

三年啊,都赶上去火星了!

唐国世子等唐成公回国,这一等就是三年。知道情况之后,唐世子派出大夫公孙哲前去探望。

公孙哲见了唐成公感叹不已,主公啊,你看是马重要呢还是你人重要呢?干啥不献给令尹囊瓦骕骦,咱们回国呢?

唐成公愤然道,这马我都舍不得献给楚昭王,还献给囊瓦?让囊瓦做梦去吧!

是,囊瓦做梦去了,你当人质,感觉挺好?

第十七章    风吹云散

据说这世上最无耻的人是贪官,因为是“贪”,所以觊觎许多本来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又因为是“官”,所以敢对不正当的请求堂而皇之的公布于世。

费无极是楚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奸臣加贪官,没有之一。

囊瓦同志虽然智商远不及费无极,但是想来除去费无极带给了囊瓦同志无比的信心和勇气,你费无极厉害怎么了?别看你费无极能陷害世子建和伍子胥,遇到我囊瓦还不是乖乖束手就擒?还不是乖乖眼看着家宅被夷为平地?

囊瓦同志将费无极被除掉中人民群众的先锋作用窃为己有,日益骄傲,所以他敢于对唐成公和蔡昭公公然索贿。当然这也和囊瓦后期把持楚国国政有莫大关系。

没想到这蔡昭公和唐成公都是把宝物看的比身家性命还重要的人,当贪官遇到吝啬鬼,居然造成了令人吃惊的僵局。

唐国大夫公孙哲对唐成公进行了深入的心理辅导,可是唐成公的态度也很坚决,宁可死,也绝不能让囊瓦夺走我的宝马驌骦!

公孙哲为了救唐成公回国,不得已走了险招。

他派人暗中灌醉马夫,偷偷的将驌骦盗走献给了囊瓦。

囊瓦见了驌骦眼睛都直了,这宝马,这宝马如今就是我的了?

所谓药到病除,得到了驌骦囊瓦马上找到楚昭王汇报,说唐国地域狭小,谅他们也不能玩儿什么花样,我看不如就放了唐成公吧!留着他也是浪费粮食。

楚昭王对于囊瓦那是言听计从。

不到半日,唐成公获得了自由。

当然驌骦马也没了,唐成公回国之后也没有怪罪公孙哲,反而厚赏了他。

有时候面对选择就像牙疼,明知道不服软不行,但是自己还真就没办法下决心。

蔡昭公一看唐成公都顺利投降回国了,赶紧把自己的宝贝也献给了囊瓦。

囊瓦真是太高兴了,好事成双!

囊瓦找到楚昭王,说那啥,您看这唐成公和蔡昭公是一起留下的,放了一个,留下一个好像也不合适啊!

楚昭王本来对于这二位就是可有可无的,那就也释放了蔡昭公吧!

囊瓦的欲望得到了满足,但是蔡昭公却觉得这是奇耻大辱。

是,谁去送礼反而被勒索未遂还被关押三年呢?

自己作为君侯真是一点脸面都没有了!

蔡昭公离开郢都之后就怒气难扼,他将白璧投入汉水盟誓,如果不能讨伐楚国还到这边来,那就和这白璧一样!

蔡昭公可不是说说就算了,回到蔡国之后他就进行了部署,先派世子元去晋国做人质。

为什么?

请晋国发兵,讨伐楚国!

晋定公也觉得这次机会实在难得,连楚国的铁杆盟友都要讨伐楚国了,还不是机会吗?晋定公对这次战争进行了详细规划,他上报周敬王。

周敬王派出卿士刘卷率领周朝军队配合晋军,这下规模宏大了,有了周天子和晋定公的支持,更多的诸侯发兵参加到这次讨伐楚国的战争中来。

试问楚国尊重过哪个诸侯国?

又有那个诸侯国没被楚国侮辱过?

宋、齐、鲁、卫、陈、郑、许、曹、莒、邾、顿、胡、滕、薛、杞、小邾连同蔡国,一共是十七路诸侯发兵,共同讨伐楚国。

看看楚国这人缘,一说攻打楚国,十七路诸侯发兵,得多招人膈应啊!

这些军队由晋国的士鞅为大将,荀寅为副将,在昭陵之地集合。

讨伐楚国,不代表就都是正义之师。

联军副将荀寅就借机找到蔡昭公,表明自己支持蔡昭公讨伐楚国,愿意为此出力,但是你看你们蔡国是不是应该有所犒劳?听说你们给楚国君臣那可都是送去重宝了。

这话说的忒无耻!

蔡昭公强忍着没发脾气,反问荀寅,我们就是因为受不了楚国对我们的暴虐贪酷才齐心协力要讨伐楚国的。如果能够胜利,那么整个楚国都将是您的战利品!

这话虽然没明说,但是也让荀寅羞愧难当了。

这些齐心协力的军队就等一声号令,谁知忽然天降大雨,作为周敬王特使的刘卷先病倒了。

荀寅赶紧进言,这天降大雨可不是利于作战的天气啊!

再说我们晋国和楚国征战多年,也没胜利过多少。现在好容易和平了,由我们晋国开始挑起战争是不是不好呢?

这明显是没要到好处的嘴脸。

而士鞅也一直在等待。

不是等待战机,是在等待蔡国表示!

虽然士鞅没听说荀寅索贿碰了一鼻子灰的事情,但是看蔡昭公这样儿,是没有什么好处可拿了。

那就犯不上打仗了么!

正好荀寅提出借口,士鞅于是便以天气为由,居然就此撤兵了!

十七路诸侯虽多,但是以晋国为领袖,眼看着晋国就这么走了,剩下的诸侯哪儿还有心思和楚国作战?要打人心不齐,再说,没有晋国,大家也没那个胆儿啊!

一场声势浩大的会战,居然就由于下雨而风吹云散了。

蔡昭公心里怨恨不已,怎么你们这么多人都是冲着贿赂来的?

苍天啊,大地啊,哪位天使大姐告诉我,到底公道何在?

其实此时最危险的就是蔡昭公,明摆着诸侯没有一个能帮忙的,自己又是倡议讨伐楚国的,那岂不是危险?

蔡昭公愤恨之余,在路过沈国的时候攻克了沈国,杀死了沈国的国君。

就因为沈国也没参加这次作战。

这就说不通了,那晋国还带头撤退呢,你怎么不去找晋国的麻烦?

囊瓦正为十七路诸侯围困楚国的事情发怒,蔡昭公的举动深深刺激了囊瓦。好你个蔡昭公,要你点东西你至于吗?还发动十七国诸侯攻打我们楚国?人家不去你还把人家灭了?小样,挺厉害啊!

囊瓦一声令下,楚军围困了蔡国。

蔡国陷入空前的危机之中,大夫公孙姓建议,赶紧想辙吧!眼下晋国是靠不住了,要想对抗楚国,那我们就只能找找吴国了!

蔡昭公觉得公孙姓言之有理,立马约同唐成公前往吴国借兵,这一次,蔡昭公派去公子乾作人质。

这消息令伍子胥激动不已。

为了讨伐楚国,伍子胥等待了太久,准备了太久,如今,这个机会终于来了!

伍子胥建议吴王阖闾,可以答应蔡昭公和唐成公的请求。他们二人能够求助于吴国,说明囊瓦在诸侯中已经激起了公愤。这时候就是吴国讨伐楚国的最佳时机!我们既可以占一个替天行道的好名声,又能得到占据楚国的实际利益。

孙武也表示,诸侯虽然讨伐楚国不成,算是丢了个大人,但是也说明楚国的确激起了诸侯的公愤。眼下出兵,的确是最佳时机。

吴王阖闾兴奋了,他等待这一天,从感情强烈程度而言,实在不次于伍子胥!

吴王阖闾留被离、专毅辅佐世子波留守,拜孙武为大将,伍子胥和伯嚭为副将,弟弟公子夫概为先锋,公子山为后勤保障,发吴兵六万,从水路直抵蔡国!

十七路联军讨伐楚国的时候,囊瓦还没那么多担心。

十七路诸侯,人多势众,但是也人心不一。到底能不能开战还不一样。

可是吴王阖闾出兵,囊瓦真害怕了。

这吴军历来对楚军作战就很少失误,加上恨死了楚国的伍子胥和伯嚭,还能有好吗?

囊瓦根本没和吴军照面,直接突围,等渡过了汉水安营扎寨之后才急忙汇报郢都,军情危急!

吴王阖闾在蔡国和蔡昭公、唐成公见面了,蔡昭公和唐成公哭的鼻涕一把,眼泪一把,哎呀大哥你可不知道,这楚国可是把我们熊死了!他姓熊就能这么熊人吗?还好有你来了!就你够意思啊!

蔡昭公和唐成公表示愿意全力协助吴王阖闾的军队进行这次战斗。

临出发的时候,孙武命令将战舰留在淮水,从陆路登陆进军。

伍子胥不解,我们吴军可都是水军啊!

孙武说我们吴军是水军不假,我们水军经验丰富不假,可是目前我们是逆水行舟,假如拘泥于水上,将白白赠送楚军准备的时间,所以还是从陆路走更加快捷。

陆军不能作水军,但是水军一定能够作陆军。

春秋时期第一支水军陆战队诞生了!

吴军弃舟蹬岸,从陆路进逼汉阳。

以汉水为界,楚军和吴军隔岸对峙。

吴军一到汉水,囊瓦就觉得生活太没有希望了!吴军要是过了汉水该怎么办?吴军是水军,一定会过汉水的吧?那我该如何应对?

终于,囊瓦得到吴军将船只留在淮水的消息,觉得心里稍微安定了一些。

楚昭王也着急,他召开紧急御前工作会议商议对策,公子申直接说了,囊瓦那根本不是打仗的料。现在当务之急是赶紧让左司马沈尹戍率兵支援,抵抗一时算一时,吴军毕竟是异地作战,他们支持不了多久。我们就撑到他们退军就安全了。

楚昭王命令沈尹戍率领一万五千楚军紧急支援囊瓦。沈尹戍也算是楚国名将,到了营地沈尹戍先问囊瓦,孙武是怎么到的汉水?

囊瓦说,孙武命令吴军将船只留在淮水,吴军弃舟登陆,从豫章到汉阳。

沈尹戍一听不由得笑了,人都说孙武是将才,我看他就是个酱菜吧!用兵水平不过如此!

第十八章     大棒威力

无论敌人多么渺小,出于安全起见,还是不能随意嘲笑他们。骄傲的孙悟空自由自在的在佛祖手心里撒了一泡猴尿,标注了到此一游,可惜最终逃不出五指山的还是自己,最后还搭上了五百年的青春岁月。要不是组织上需要给唐僧找个取经的保镖,恐怕孙悟空还不知道在五指山下得多压几百年。

沈尹戍对孙武的嘲笑来自于孙武对吴军擅长的水战方式的放弃,按照沈尹戍的看法,舍弃了水战,还留下了战舰,万一输了连个逃跑的工具都没有!孙武这人,办事不留后路啊!

焉知不是孙武对吴军有充分胜利的信心呢?

这些囊瓦都不介意,成天住集体宿舍的人凭什么去关注大户型装修呢?

这么吴军堵在汉江,虽然是隔江相望吧,但是囊瓦就想问,想怒吼,有什么办法能让吴军撤退啊?

沈尹戍提出的作战计划离不开船,他请令尹囊瓦分兵五千在沿岸排开营地,重点是要保护好楚军船只。然后自己率领人马先焚毁吴军船只,然后用木石阻断吴军回军之路,这样可以对吴军展开包围,让他们水陆都受到阻碍,就可以瓮中捉鳖了!

囊瓦根本就没是没主意的人,听了沈尹戍的话顿时就兴奋了,唉呀妈呀,要不说你是左司马呢!妙计啊妙计!

沈尹戍和囊瓦分头行事,过了几天,还没有沈尹戍行军的消息,楚军内部忽然骚动起来。

这倒不是军队中有不安定因素,而是沈尹戍的态度极大影响了楚军将领,本来就自视甚高的楚军将领通过沈尹戍对孙武的藐视,都觉得要战胜吴军根本不在话下,所以都飘飘然起来,浑然忘了吴军曾经给过楚军多少次难堪的重创。

所有的将军为了表现自己的骁勇善战都在扇呼囊瓦提前攻打吴军,像什么武城黑、史皇,都认为吴军这一次放弃水战纯属找死,我们就别客气了,赶紧打吧!不赶紧的,万一人家明白过来逃跑了怎么办呢?

甚至史皇还说出大白话,您可不能等,等到左司马将所有的事情安排妥当,您再出兵,那就是功劳都在左司马一边,策划、安排、实战,我们都成了打酱油的了!我们倒好说,您可是楚国堂堂令尹啊,您这面子往哪儿搁?

这话说出来,不由得囊瓦不心动。

谁能眼看着别人天天向上呢?

没等到沈尹戍的消息,囊瓦擅自命令楚军渡过汉水,在小别山摆开阵势,史皇一马当先挑战吴军。

孙武对于楚军的研究早就不是一天了。

面对骄傲的楚军,孙武派出先锋夫概,率领勇士三百人。

对,没错,夫概率领三百勇士,携带吴国先进武器——大棒,直接冲着楚军就过去了!

有一种奇怪的现象,发达国家在面对肉搏的时候处于下风的时候比较多,或许是发达国家对人生命的尊重,或者干脆就是安逸的生活消磨了斗志。

总之夫概率领的这三百人,用大棒子把骄傲的楚军打的满地找牙,史皇招架不住,仓皇逃跑。

囊瓦见了败退回来的楚军气急败坏,你们这些不争气的家伙!史皇,那什么不是你说让我渡江作战吗?如今第一战就败了,让我怎么交待?

让你渡江作战你就渡江作战吗?

请问您出门带脑子了吗?

既然作了令尹,既然作了决定,当然要承担责任。

眼看着史皇都被打败了,自然不是吴军对手,责怪有用么?

败军之将史皇当然不服气,他说那什么,胜败乃兵家常事!咱们左右也渡江了,不如今天晚上偷袭吴军,他们肯定得中招!

由于囊瓦同志本人智商有限,他居然又听从了史皇的建议,那就偷袭吧!

这天夜里,囊瓦挑选精兵,悄无声息的向着吴军营地偷袭。

这一段路不长,楚军个个都很安静,心里都跳得扑通扑通的。

不知道偷袭结果如何?

紧张总是会让时间过得很快,没多久,楚军顺利摸开了吴军大门。

囊瓦命令,先攻大营!

楚军争先恐后的涌入吴军大营,空的!

瞬间的惊讶,短暂的空白,人来了!

静悄悄偷袭的楚军遇到了闹哄哄围堵的吴军,也不算是正规吴军,包围他们的是唐成公和蔡昭公。

原来楚军偷袭,早就在孙武意料之中。骄傲的楚军被大棒击败,当然不会甘心。低智商的囊瓦,能想到有技术含量的反击,也就剩下偷袭了吧!所以孙武早就料想到囊瓦会偷袭吴军,暗中准备多时。

偷袭的一方如果顺利,心理上会有很大的满足感。可是一旦偷袭被发现,那失落惊慌将是对偷袭者致命的打击。

试想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时候,如果看到的是整齐待发的美军空军,恐怕日本的飞机就不敢那么肆无忌惮的扔下炸弹了。

而唐成公和蔡昭公看到囊瓦更是愤恨,好你个奸臣囊瓦,贪污你们楚国的还不够,还要我们的宝贝!居然还将我们困在楚国三年!你要不要脸?

囊瓦这时候是又羞又怒,自然没有什么对抗能力。幸亏武城黑前来接应,才算是没被活捉了俘虏。

一群灰心丧气的楚军走在回程,还没到营地,就看到更多的楚军涌出大营。

囊瓦心想,接应我们吗?不对啊!为什么一个个惊慌失措?

迎面跑的气喘吁吁的楚军叫道,可别回去了!我们的营地已经被伍子胥劫了!

啊!

这才叫偷鸡不成蚀把米!

囊瓦面色惨白,带领残余楚军走在逃命的路上!

这一路好跑,直到了柏举才停住脚。

不多时史皇领着一群残兵也赶到了柏举,囊瓦神色仓皇,这孙武可不是一般人物!这样的人物统帅吴军,咱们还想赢?赶紧撤退吧!

可是史皇还是建议囊瓦拼死一战,孙武虽然厉害,但是作为令尹,您打了败仗就要回军,那郢都怎么办?那不是等着挨骂吗?

的确,自己的身份真不适合逃跑。

自己能撤退,郢都还能一起打包带走吗?

可是留下,那不是给孙武打自己的机会吗?

怎么能打得过呢?

囊瓦左右为难。

这时候又有人报告,援军来了!

这消息挺能振奋人心,原来楚昭王毕竟放心不下,吴国这次兴师动众,不是一般情况。楚昭王派出大将薳射接应囊瓦。

囊瓦又是高兴又是羞愧。

救兵来了自然高兴,可是自己打的是什么仗啊!

没办法,还得老老实实的把情况介绍给薳射,我们是怎么怎么就被孙武拿大棒子削回来了,怎么怎么又被孙武偷袭了。

薳射仔细听着囊瓦的介绍,心中暗叹,我们楚国如何沦落到今日了!向来只有我们欺负人家,怎么今日就无还手招架之力了!惭愧!

是,还能总让你们欺负别人吗?

别的国家都欠你们的?

薳射面色凝重,现在的局势比郢都方面料想的严重的多。

他建议囊瓦还是按兵不动,防守为重,等到沈尹戍来到一起行动。

可是囊瓦见了薳射,觉得自己要不趁机扳回一盘,那回去根本没办法交代,丢不起这人。

他对薳射说,之前我们失败那都是大意了,没必要等到左司马过来。薳射将军你不是来了吗?来了就好啊!你来了我们就可以和吴军对阵了,两军对垒,我相信我们楚军绝对不会被吴军大败的!

薳射都要疯了,就您这智商还要对阵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