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亲临东周(遥望)-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傅瑕心里一下子五味杂陈,但是他居然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
这世上做什么都是越投入越好,但是做叛徒千万不能太投入。因为这会让别人觉得你闹有反骨,是职业谋逆,心理需要叛变的,那就没人能够相信你了。谁能担保你不会接着叛变下去呢?任何领导都不会在自己身边埋伏这样一个钉子的,当然他需要利用的时候除外。
郑厉公命令将傅瑕斩首示众,但是赦免了傅瑕的妻子儿女。人家叛变一回不容易,也不能白叛变,总得有点好处。
傅瑕一死,郑厉公觉得心里舒服多了,自己究竟还是代表正义一方的。不然怎么会杀死傅瑕呢?
郑厉公杀了傅瑕,其余的大臣心里可就打鼓了。郑庄公这三个儿子,今天是你登基,明天是他即位,这可坑苦了这些大臣了。谁能担保自己的态度一定端正,就和当今郑候保持一致了?关键是和当今郑候保持一致,你也活不到今天啊,早就在历次运动中为国捐躯了。
大臣原繁,曾经由于佩服祭足的缘故,赞同迎立子仪,为了避免招惹不必要的麻烦,原繁称病告老还乡。郑厉公心里这个别扭,当时迎立子仪的时候你怎么那么多嘴呢,这时候你想起来告老还乡了,准备回家当老太爷吗?郑厉公派人前往责骂原繁。结果是原繁自尽身亡。那原繁可是郑庄公手下一员武将,想必不会是那么脆弱的文艺老青年。郑厉公派人骂骂咧咧,原繁就自尽了?可见郑厉公派去的这人能力出众,而且说得话肯定也很到位,才能造成这样一个结果。
可见郑厉公其人果然心胸狭窄,睚眦必报,不念国家大义,只有个人恩怨。而且,不用说傅瑕心狠手辣,郑厉公是头一个心狠手辣的。
但是郑厉公心里还是窝火,你以为死了就能解脱了吗?我遭这么多年罪,算谁的?
于是郑厉公开始了一系列的清洗扫荡:
公子阏被杀;
强鉏逃到了叔詹家中,叔詹为之求情,好吧,郑厉公准许。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强鉏被刖足;
共父定叔出奔卫国。看来这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在郑厉公的一系列打击报复之下,居然能够逃到卫国,很成功。
而且三年之后郑厉公忽然良心发现,说不能让共叔无后,又将共父定叔召回郑国。要说这共父还真是胆子大,居然就这么回来了,而且还居然就没事。
所有郑厉公的反对者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除了那个郑厉公最痛恨也最害怕的人——祭足。
由于祭足已经死去,所以反倒安然无恙。
但是仔细想想,以郑厉公的性格,连告老还乡的原繁都得给逼死,难道祭足这样一个敌人就因为死了就可以避免报复吗?
只有一个原因可以解释郑厉公的行为,那就是祭足真正让他佩服,让他无奈,让他痛恨,但是更让他害怕。
这样一个人,造成了郑厉公十七年的流亡生活,但是也让他无计可施。祭足在,郑厉公说出大天去也回不了郑国。
祭足死了,他才能立马回来。而且顺风顺水。对于这样一个人,也许沉默的遗忘,是最好的选择。只有这样,才能令郑厉公的心理创伤稍稍抚平。但是这十七年的噩梦,是永远无法摆脱的人生记忆。
绝对。
第十七章 经济版会盟
郑厉公的雷霆打击让郑国上下迅速安静下来,随着领导的改变,新的大臣班子也进行了调整。许多人由于曾经反对郑厉公被清洗出局,但也有很多人因此获得了新的机会。
这次郑厉公成功的两个关键人物命运却截然不同。傅暇被处死,而叔詹仍然被任命为上卿,并且与堵叔、师叔两位大夫同被郑国人成为“三良”。
傅暇的死,有他暴露内心阴狠的因素,但是也不排除郑厉公为了博取郑国人乃至其他诸侯国家认可作秀的成分存在。郑厉公连傅暇背叛对手子仪都不能忍受,那岂不是证明郑厉公其人光明正大?不过但凡有脑子的人恐怕都会想到,如果真的那么正义,根本不会容许傅暇这样的小人如此行事,根本不能与傅暇合作。
而叔詹之所以能够依然在更换领导的时候保持自己上卿的位置,一方面是因为叔詹的确是能臣,在祭足死后能够被推选为上卿,说明叔詹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郑国社会以及百姓的认可,人气很旺。另外,郑厉公虽然顺利复国,但是要想把握郑国,他需要一个得力助手,当然不是祭足那样独断专行的人。而叔詹,就是唯一合适的人选。最关键的是,叔詹虽然背叛了子仪,成为郑厉公复国的最大助理,按理说这在当时社会的不可饶恕的罪过。不但犯了谋逆的罪过,甚至整个人的道德品质应该也受到根本的质疑。但是叔詹处理的非常低调,这一低调就看出学问来了,你怎么知道叔詹就是谋逆叛乱不是弃暗投明呢?
和傅暇相比,叔詹是非常聪明的。他深知无论有什么理由,弑君谋逆都是不被社会接受的。但是他更知道实力决定一切,所以这一切无可厚非。问题是作为关键人物,必须低调。只有低调才能让所有的质疑与猜测成为石入深水,波澜不惊。
所以无论郑国掀起多大波澜,叔詹依然独立峰头。
再说齐桓公得到郑厉公的请成消息,掐指一算,这被自己人格魅力、阴谋诡计、武力征服的诸侯可不少了。齐桓公准备着手准备诸侯会盟一事。
当老大谁不着急?
这事儿必须抓紧立刻马上办。
管仲见齐桓公如此急切,建议他这次会盟务必简便从事。
按照齐桓公的意思,和鲁国会盟都那么威风八面了,当然被曹沫劫持是另外一档子事,起码咱们祭坛、祭品、用的人那都多带劲呢?我们齐国,花不了的是金银,摆不完的是威风。现在要把一个豪华版的会盟变成经济版?齐桓公还真有点想不通。
管仲也知道齐桓公其人特别好面子,苦口婆心的劝道,“陈侯、蔡侯与邾子,那是从北杏之地的会盟之后就对齐国忠心不二的了。曹伯虽然没有参加北杏之地的会盟,但是参加了讨伐宋国的联军,这四个国家对齐国都没有二话,不必费心走动。只有宋国与卫国还没有和齐国会盟见面。您说的大规模会盟,我看还是等到诸侯心齐之后再说吧!”
这边还没商量结束,已经有人来报,说周嫠王派单篾回复上次宋国,已经到了卫国了。
管仲不由得笑道,“宋国请成这事儿成了!卫国就在道路之中,主公可以亲自去卫国相会,以表示亲近之意。”
于是齐桓公约见宋、卫、郑国诸侯,在鄄地会盟。加上齐桓公和周嫠王派来的单子,一共五位,并没有歃血,简单见个面,都知道这事儿,效果反而很好。其他诸侯都认为齐桓公果然出人意料,形势大好之下,居然能够就这样简单见面?真是一点架子没有。
经过这次经济版会盟,齐桓公知道诸侯人心已齐。于是齐桓公集合宋、鲁、陈、郑、许等诸国在幽地,歃血为盟。
这次会盟,实至名归,彻底承认了齐桓公的盟主位置。
周嫠王三年冬,管仲为齐桓公谋划的霸主计划完成。
登上诸侯盟主位置的齐桓公,还将带来人生更多的高峰,带给整个大周王朝不一样的变化。
历史杰出人物总是带给历史更多的偶然性。
而齐桓公的性格、能力,以及围绕在他身边的大臣集团,决定了,齐桓公这个霸主,注定不是平庸之辈。
遥望荆楚大地,楚文王自从得到了息妫夫人之后,自己觉得生活从此充满乐趣。桃花夫人宠冠后宫,三年之内为楚文王生下两个儿子,大的叫熊囏,小的叫熊恽。
楚文王每天下朝之后最先做的事情,就是奔回后宫,看看桃花夫人是否有什么需求?顺便看看今天她开心吗?她说话了吗?
楚文王自己也觉得奇怪,桃花夫人来到楚宫时日也不短了,可是自己就是看不够她,这世间怎么会有如此美貌的女子呢?
楚文王的这种心态,大概类似于普通人见到超模。
可是有一件事情楚文王始终没有搞明白,就是虽然息妫来到楚国三年,儿子都生了两个了,可是她从来没有和楚王说过话。
这还不是明摆着,烦你。
楚文王纠结了,自己究竟有什么做的不好的地方让桃花夫人如此嫌弃自己呢?
终于有一天,他鼓足了勇气问桃花夫人,“夫人为什么不和我说话呢?”
泪水顺着息妫的脸庞留下来,湿润粉颊,息妫终于长叹一口气,说道,“好女不事二夫。我不能尽忠守节而死,难道还有面目和别人说话吗?”
楚文王当然知道息妫不合自己说话的原因。
说到底,为了得到息妫,是自己亲手逼死了息侯。
但是真从息妫口中听到此话,他还是觉得心里隐隐痛了一下,原来寡人还是比不上息侯那个窝囊废在你心里的位置。
可是自己要和息妫撕破脸吗?
不要,没有了息妫,自己也没办法活下去了。
这是肯定的。
到底楚文王足智多谋,他立刻说道,“这都是蔡侯献舞的罪过啊!寡人一定为夫人报仇!”
献舞的罪过?
献舞只是说息夫人美貌,并没有让你去杀死息侯,抢夺息夫人!
但是楚文王觉得自己必须做一些事情平息息妫的愤怒,这样息妫才会是自己的桃花夫人,永远陪伴着自己。
所以楚文王当下发兵攻打蔡国。
于是楚文王一声号令,楚国大军顷刻便至,顺利攻打到郛地。蔡侯献舞也是咎由自取。如果不是他开始调戏息夫人,怎么会引来息侯带领的楚军?如果不是他在楚文王面前赞美息夫人,怎么会给息侯引来灭国之祸?
害人者,终究将自己陷入困境。
为解蔡国之难,蔡侯献舞不得已肉袒认罪,并且尽出内府宝藏,楚军方才撤退。
所谓偷鸡不成蚀把米,正是如此。
这时候正好郑厉公派使者告诉楚文王自己复国的事情。所谓恶人难缠,不告诉还好,这一告诉还告诉出麻烦了。
楚文王说郑伯突复国两年了才想起来告诉我这事儿,明显没把我放在眼里啊!早干嘛去了?我们楚国离你们新郑就那么远吗?发兵打他!
郑厉公虽然在国内搅和的风生水起,可是面对着楚国大军,他可真是没底气。
那可是楚国啊!
那是连周天子都不认的楚国啊!
于是郑厉公痛痛快快的求饶认错,请成,楚文王这才原谅了他。
但是郑厉公心里又纠结了,和楚文王请成了,自己又和齐桓公请成,自己给自己整了俩老大?
这俩老大还谁都不是好糊弄的。
尤其是楚文王,那根本就是个不讲理。
要坏事。
郑厉公心里一含糊,行动上也乱套了。
周嫠王四年,郑厉公害怕楚文王生气,所以不敢朝见齐桓公。齐桓公因此非常生气,怎么,我帮你复国了,你反而不认识我了?你郑厉公难道和子仪一样白眼狼啊?
齐桓公派使者责怪郑厉公,郑厉公一看真是自己给自己找了个大麻烦,于是赶忙派上卿叔詹出使齐国,解释这件事情。
叔詹是什么人,那是深藏不露。到了齐国,叔詹大大方方拜见齐桓公,没有一点的不好意思,而且直接告诉齐桓公,我们郑国由于楚国的侵略,现在每天都在忙着防守。防不胜防啊!以至于我们主公连朝见您这样一件大事都忘记了。所以求您能帮助我们解围,如果您能够向楚国施加压力,我们主公还敢不早晚在您的朝堂随行侍候吗?
叔詹这话可谓含而不露。
我们郑国没朝见,你们齐国就这么大火气了,那我们郑国被楚军打得抱头鼠窜怎么没见你们加以援手呢?要想当大哥,您就拿出一个当大哥的样子。您要是摆平了楚国,我们郑国没有二话肯定当好这个小弟。
这是要齐国和楚国火并啊!
齐国如果不与楚国火并,那就怪不得我们郑国朝见楚国了。你自己也害怕楚国不是吗?
齐桓公听了这话气不打一出来,你们郑国忘恩负义还有理了?还挑我的错儿?齐桓公将叔詹囚禁起来。不料叔詹果然是个能人,居然从齐国逃跑回到郑国,从此郑国正式背叛齐国,和楚国一伙儿了。
齐桓公没有接受叔詹的建议,也许根本原因不是由于叔詹说话难听,甚至郑国忘恩负义,根本原因还在于,齐桓公考量齐国犯不上和楚国较量。这或许是因为时机不对,或许是因为实力欠缺。
经济版会盟或者豪华版会盟,终究只是个形式。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随着形式转变,利益需要,一切皆有可能。
已经崛起的齐国,与横行霸道的楚国雄立两端,最终必将有所较量。
这是历史必然,不可避免。
第十八章 楚国的敌后武工队
周嫠王在位五年便驾崩辞世,周嫠王之子阆立,是为惠王。
周惠王二年,楚文王又开始躁动起来。
之前接连用兵顺风顺水,甚至连郑国都从齐国的小弟变成自己的小弟,让楚文王对自己的能力以及实力更加自信,甚至有时候他都会想,自己是不是那个转变楚国命运,能够称霸天下的霸主呢?
霸主,这是多么美好的一个词语。看谁不顺眼就可以打谁,大家都得听我的,以后我们楚国就是这天下最好的地方,最中心的地方,看谁还敢说我们是蛮夷?
人在骄傲的时候就容易头脑发热,容易膨胀。
楚文王现在就有些飘飘然。
于是楚文王和巴君一起攻打申国。但是在行军的过程中,楚军居然骚扰到巴军。类似于英美联军攻打伊拉克,结果美军地面部队炮击英国空军的效果。可惜巴君没有英军那么好的修养,因为这事儿居然和楚文王翻脸,攻打那处,还居然就胜利了。
那处的守将闫敖做梦也想不到,楚国的盟军怎么会忽然倒戈攻打自己?事出仓促,来不及反应,也亏得这闫敖一直注意身体锻炼,水性很好,居然就从水路游泳逃遁。
闫敖逃生之后如果隐姓埋名也就能平安终老。可是闫敖觉得这事儿根本不能怪他,是巴君忽然翻脸不认人,追究责任你得问巴君或者惹恼巴君的将领,于是闫敖就回到了楚国都城,面见楚文王。
大约闫敖见了楚文王还想诉点委屈,不料楚文王见了闫敖大怒,都失城弃地了,你还回来干嘛?你还有脸回来?“来人啊,给我推出去斩了!”
楚文王号令响处,闫敖高声呼救,又有谁能救他呢?
闫敖就这样被处死了。
其实楚文王这样惩罚闫敖,确实过分了。闫敖虽然打了败仗,丢了城池,但是的确是楚军先行将巴君惹怒在先,闫敖也是仓促应敌。而且如果真要问罪,为什么之前惹怒巴君的人没有罪过?
刑罚不在于狠毒,而在于公正。只有公正的刑罚,才能让人心服口服,所谓廉生威,公生明。
闫敖死了。
但是事情并没有这样结束。
在楚国还有人为闫敖鸣不平,尤其是闫敖的亲属。谁能看着自己的亲人眼睁睁的被无辜处死呢?或许对手是楚王,但是这明显不公平的处罚让人心生不平。
也许这世间面对强权很少会有人提出抗议,或者将反抗辅助行动。
不过闫敖的家人正在其中。
为了给闫敖一个交代,闫氏宗族联合巴人讨伐楚王,并且自愿作为内应。
楚文王知道巴人来犯的消息怒不可遏,好啊,就算我们楚军得罪了你们巴人,你还打上门来,没完没了呢。楚文王亲自率领大军讨伐巴人,在津地会战。
这场大战直啥的天昏地暗。
楚文王果然不是吃素的,指挥楚军左冲右突,而巴君更是下死命掏出老本抵抗楚军。
双方都不要命的拼杀,就在战争进入胶着状态的时候,数百名身着楚军服装的人混入战场。奇怪的是这些人进入战场根本不与巴军照面,而是在寻找什么人。
闫氏宗族的人,终于在关键时刻动手了。
楚文王怎么能料到自己的军队里有这样一支敌后武工队?此刻他全副精神都在对手身上,一支冷箭,“嗖”的一声穿越人群飞跃而来,那一瞬间楚文王忽然觉得心里好像漏跳了一拍,不详的感觉涌上心头。一转身,那支冷箭正中楚文王面颊!
喧嚣的战场忽然平静了一秒钟,所有的人都看见楚文王在高头大马之上头破血流的跌倒在地。
忽然这个世界又从默声变得声嘶力竭,两方人马都开始忙乱起来。楚军是急着抢救楚文王,抵抗巴军,而巴军则更加奋勇上前,希望能够俘虏楚文王。
攻守易势。
所谓兵败如山倒,楚军顷刻间全面转入集体跑步比赛状态,全力撤退。
后面巴军追赶了一阵也就作罢,毕竟在楚国地盘上,而且楚军从来不是好惹的。除非这次能将楚国灭国,不然肯定会招致楚国疯狂的报复。
巴军收兵回国,而闫氏宗族之人跟随巴君,从此再不为楚人。
黎民百姓虽然不能与一国君侯相提并论,但是匹夫一怒,也可令君侯丧胆。
楚文王这一路上逃难逃得辛苦。
也不知道是哪个兔崽子,这箭法倒是准的可怕。热血顺着楚文王的脸颊流下来,染红了他的战袍。疼,真疼。今天这面子栽大了。
好容易在半夜时分能看见城门了,楚文王亲自前去叩门,一个熟悉的声音在问,“主公得胜了吗?”
是鬻拳!
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怎么忘了是鬻拳在看大门呢!楚文王也顾不得面子了,进城要紧,于是老着脸皮回答道,“打败了!”
里面那个声音忽然严肃起来,训斥道,“自从先王执政,楚军所向披靡,从未打过败仗。巴国知不是一个小国家,现在主公亲自出马居然失败了?这难道不怕别人笑话吗?现在黄不朝见我们楚国,您要是能打败了黄,大概还能自我安慰一番。”
鬻拳闭门不纳。
楚文王站在门外百感交集,鬻拳,你真是我祖宗!
可是难道能怪鬻拳吗?不是自己好端端的放着太平日子不过非要联合巴国攻打申国吗?如今申国没怎么样,自己先被射的血流满面了。
一股羞耻感在楚文王心中油然而生,于是楚文王命令即可讨伐黄国,如果再失败,就不回楚国了。
与黄国一战,楚文王亲自击鼓,士卒争先,奋死拼搏。
黄国也糊涂了,我们是没朝见你们楚国,你们至于拼命吗?你们楚国人,好大的火气!
终于楚文王在踖陵大败黄国。
这天晚上,楚文王夜里梦见息侯怒气冲冲的前来问责,当然是责备楚文王侵占息国土地,霸占息侯夫人的事情。最要命的是,息侯居然在梦里扇楚文王的大嘴巴子,这不是才受伤吗,楚文王箭疮崩裂,血流不止。楚国军队连夜开拔,赶回楚国。可惜天不假年,行至湫地竟而驾崩。
其实从现代观点来看,楚文王的忽然去世跟他的遭遇有关,特别是他的心态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巴国的进攻,闫氏宗族的叛乱,楚军的大败,已经让楚文王从自信跋扈,为所欲为变得怀疑自己,心理受到极大冲击。而鬻拳的话,让他不得不正视这个问题,羞愧难当。攻打黄国,已经是憋着一口气。一旦黄国打下,这口气一撤,楚文王心劲儿一松,身体肯定也松了。基本上从小到大干过不好的事儿也许那晚都在楚文王心中闪过,但是所有的坏事莫过于他对息侯做的。他太亏心了。所以做了这个梦,也是梦由心生。
总之是心理因素引爆受伤箭疮,导致楚文王不治身亡。
楚文王回来了,鬻拳早早在城门口迎接楚文王的灵柩。
楚文王之子熊囏嗣立。
鬻拳说道,“我冒犯主公两次,就算主公不杀我难道我还能苟活于世上吗?”鬻拳叮嘱家人将自己埋葬在绖皇,让后代知道自己是为楚文王守门。
鬻拳自尽而死。
熊囏怜悯鬻拳一片忠心,命令鬻拳的子孙世代为楚国大阍,继承鬻拳的职位。
其实鬻拳虽然忠心可嘉,但是确实欠缺方式方法。要都像这样,领导做的不对就顶着上,那领导听你的行,不听你的呢?不对就整死?太狠了。而且最终并没有达到双赢的结果。所以鬻拳其人,虽然好恶分明,但是没有智慧。
楚文王的死讯传遍天下,可把郑厉公高兴坏了,这下子郑国可去了一个心腹大患。叔詹看着郑厉公足之蹈之的模样,暗自叹息,忍不住进言道,“主公,我们郑国现在依靠齐国与楚国,不是受辱就是危险。这可不是长远之计啊!想当年先君是周朝三朝卿士,冠冕列国,诸侯哪个不服?现在周惠王登基,听说虢国、晋国的诸侯已经前往朝见周惠王,周惠王大为嘉奖,并且赐给他们玉五珏,马三匹。主公不如也前往朝见周天子,假如能够获得周天子的恩宠,就算是大国他们能拿我们怎么办呢?”
玉五珏,马三匹?郑厉公不由得感叹,小家子气的周天子。可是郑厉公对于郑国的形势心知肚明。经过哥儿几个的政权夺位,郑国大臣已经换了几轮,国内老百姓更是每天惶恐不安。在别的国家发展经济军事以及政治的时候,郑国其实是在倒退。要想称霸是门儿都没有了,现在能保住独立主权就不错了。而那几个大国,什么齐国、楚国,每一个好对付的。还是好好的和周惠王搞好关系,虽然周天子没什么实权,但是争取一下声援总是没错。
于是郑厉公同意了叔詹的建议,派大夫师叔朝见周朝。
师叔从周朝回来之后,启奏郑厉公说道,“主公,周朝已经打乱了。”
郑厉公不由得好奇问道,“周惠王刚刚登基,这乱从何来呢?”
第十九章 公子颓的宠物
周朝与诸侯国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有趣的小变化。从开始周天子势力衰微,根本没人理,到现在无论强弱的诸侯国,都需要和周天子搞好关系。倒不是借重周朝势力,而是另有所需。强国希望奉天子以令诸侯,除了周天子自己就是老大,而周天子明显是个摆设。而弱国则希望通过和周天子搞好关系,让自己的日子好过一点。
郑厉公听从了叔詹的建议,派师叔前往周朝朝拜。不料师叔回到郑国,却带来一个令人吃惊的消息:周朝已经大乱了。郑厉公当然很好奇,于是就让师叔说个明白,到底怎么个乱法?
根据师叔的所见所闻,这一切都是王子颓引起的。话说当年周庄王有一个宠妾姚姬,深的周庄王宠爱,又被称作王姚。所谓子凭母贵,这王姚的儿子公子颓也深得周庄王欢心,周庄王还特意命令大夫蔿国做公子颓的师傅。
这公子颓从小就喜欢动物,这应该算是一个优点。可是长大以后,这个优点让人瞠目结舌。
原来公子颓并不喜欢什么老虎、狮子之类的猛兽,更不喜欢仙鹤、孔雀等飞禽,公子颓喜欢的是周朝很常见的一种动物——牛。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想到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这一高贵的品质,还是因为牛的健壮形体,反正公子颓对于牛那是非常之喜欢,而且还做出了许多出格的事情。比如,牛总是吃草的,可是假如做了公子颓的宠物,那牛便可以吃五谷了;牛自己有皮毛,还被人类做成各种牛皮制品,可是公子颓的宠物牛那是身披文绣。这样的宠物牛公子颓有几百头,而且都被公子颓这么亲自喂养。并且外出的时候,公子颓的随从都是乘牛而行,肆无忌惮的践踏农田。
真把宠物牛当成奔驰了。
问题是对宠物这么宠爱,对老百姓可是毫不上心啊。
公子颓的怪癖,虽然暴露了王室成员内心的空虚,对国家的漠不关心,但这还不是最致命的。
更加致命的是,公子颓在私下和大夫蔿国、边伯、子禽、祝跪、詹父等人来往密切。
一个周庄王的宠爱之子,私自与大臣结交,这就很说明问题了。
所以大可以怀疑公子颓对于宠物牛的关注,很有可能是在掩人耳目。国人说起来都可以嗤之以鼻,就是那个喜欢牛的家伙啊!
其实不然。
等到了周嫠王的时候,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周嫠王对于公子颓的所作所为并没有加以制止。或许是由于公子颓的艺术化生活,或许是由于周嫠王没来得及想到对付公子颓的办法便即去世,总之是公子颓安然无恙。
现在周惠王登基,公子颓是周惠王的叔叔,自然更加骄横无礼,而且日益野心膨胀。
周惠王虽然不及公子颓早就织好了大臣联络网,但是事关王位,岂能拱手让人?于是这两边的较量就此展开。
周惠王的办法是削其羽翼。
你不是结交大臣吗?我就收拾了敢和你在一起的大臣,我看你还能仰仗谁!
周惠王上来就裁抑公子颓的党羽,直接夺占子禽、祝跪、詹父拥有的田地。
紧接着周惠王开始在王宫旁边修筑苑囿,蔿国有园圃,边伯有房子,都在王宫附近。周惠王一看,正好,都给我强拆了,正好我看这园子不够大呢。
于是大夫蔿国、边伯的私人财产就此充公。
周惠王此举就暴露了他为人不当之处。
要修理公子颓,大可以采用雷霆一击,也犯不上这样小打小闹的,而且对于削弱公子颓的势力恐怕更起到反作用。何况就道理而言,周惠王这些侵占私产的行为并不被人认可。
经过周惠王的努力,这几位大夫更加紧密的团结在公子颓的身边,铁了心的要谋逆了。
不谋逆不行了,没活路啊!
正巧这时候厨师石速进食不精,周惠王一怒之下便革了他的俸禄,停职不用。石速心里这个火,敢情一顿饭做的不如意这就砸了我的饭碗了?
五大夫正好拉拢石速,一同作乱,奉公子颓为君,攻击周惠王。
在周惠王的不懈努力下,矛盾终于激化到了大战的局面。
幸好周公忌父与召伯廖等大臣率领军士奋死拼战,叛军居然不能取胜。
叛变是多么拉风的一件事情,你厉害是吧,你老大是吧?我还不服你管了!而且我还准备拉你下马,本人亲自当老大!
可是最尴尬的事情就是由于能力有限,叛变不能成功。
所谓成王败寇,既然不能成功,那连属下也便不能做,只能做流寇。
公子颓既然不能取胜,众人便保护着公子颓出奔于苏。
要说苏地,可谓历史悠久。还是在周武王时期,苏忿生为周武王司寇有功,所以周武王将南阳之田赐给苏忿生,并且称之为苏公。等到苏忿生去世之后,后人为狄人所制,而且还就投降了狄人了。那这功臣之后可就成了周朝叛逆了。但是苏地他们倒没有还给周朝。周桓王八年,将苏地赐给周庄王,与和周朝近的土地交换。这苏子可就恨上周天子了。
人总是这样,当你给他东西的时候,他不会觉得特别在意;但是如果你要拿回本属于你的东西,他就反而会恨你。
卫侯朔怨恨周天子曾经帮助黔牟在卫国立国,早有宿怨。于是当公子颓走投无路的时候,苏子带着公子颓投奔了卫国,并且与卫侯朔一同率领军士进攻王城。
一场周天子境内的变乱由此演变为诸侯与周王朝的战争。
由此可见,卫侯朔果然无知者无畏。
人家公子颓变乱失败,跟你有什么关系?还这么拼命,就为这反抗周天子了?
果然当周天子是纸老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