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权倾大宋-第4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是当然,这些宿将心愿是光复蓟北,却不知山长志向远大。”张过狠狠地排畸海水,道:“要把兵力用在高丽,可以用高丽兵作为支撑,外岛为依托,组成数万大军北上,完全可以对虏人腹地致命一击,为何制帅看不到。”

    “实在不行,在燕山断不可丢面子。”李长昇也是无力回天,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

    “也不是不能打。”张过自言自语来了句。

    “哦,改之有良策,快快说来听听。”李长昇溺水之人,抓住救命稻草一般,目光热切地注视这张过。

    “还是呈报都参妥当。”张过摇了摇头道。

    “不用,你我两大都统制合议,可以直接呈报制帅。”李长昇也是没有办法。

    “这只是备选的方案,我们的策划并不一定失败。”张过若有所思地道。

    “哦,你的意思是?”李长昇也不是傻瓜,联想到高丽使团的来回,似乎眼前一亮。

    “不好说,做好两手准备,登陆地点的改变,会造成地位的不同,我们绝不打下手,至少要举足轻重。”张过撇撇嘴不置可否地道。

    

 第一三七二章 景波的蔑视

    就在侍卫水军高层矛盾迭出时,浚州说的战事达到**,高升碍不住众将请求,当然也看到了机会,派出四千骑两路出击,奔袭宋军后方。请大家搜索看最全!更新最快的

    一路截杀转运队伍,一路奔袭黎阳,宋军是技术型军队,第十一行营对辎重更加依靠,他的眼光挺毒辣的,下手正好是打蛇打七寸,真成功了的话,十一行营也就完了。

    不过,高升也算是孤注一掷,他没有云骑军的任何消息,景波就像失踪一样,完全找不到踪迹,却不会傻到认为云骑军没有出动。

    为将者,为将者不通天文、不识地理、不知奇门、不晓阴阳、不观阵图、不掌兵势如庸才耳。

    没有消息不代表人家没出动,有消息却不代表是真的,战场的判断力就在于瞬间的时机把握。

    他时刻关注军情,总感觉一条毒蛇躲在黑暗中,随时给他致命一击,却又顾不了许多了。

    挽救战局有很多种方式,却没有一种是轻松的,换句话说是失败和成功一线之差,双方都没有大的失误,那就看谁的毅力坚韧,还有气运的亲眯了。

    要是他在云骑军出现前,能够击败封元的话,这场战役他赢定了,就算邱云杀到他的面前,也无伤大雅,大不了退一退让让,他们也拿自己没办法。

    换成他在进攻的时候,那可就是大祸临头,上万马军袭击的后果绝对不能想象,他将一败涂地。

    封元也是焦虑万分,仼人关正在酣战,横冲、羽林二军承受金军压力,双方血战到了极点,哪里能分兵再战。

    “太尉,眼看仼人关就要拿下,断不可分兵回援。”虞允文也是焦虑万分,战事逐渐推到**,就算金军分兵南下,把后方地砸烂了也要坚持下去,决不能分兵增援。

    宋军只要拿下仼人关,就能彻底连成一片,四个车兵旅镇就能发挥最大战力,在步骑兵的配合下,实施两翼反击战术,就算数万金军又能怎样?不过是土鸡瓦狗,那些退入后方的人,在惨败的结局下,除了投降没有别的办法。

    要是分兵南下,只能放弃攻打仼人关,甚至要放弃部分步军,代价实在太大了,他无法承受损失。

    因为,大宋禁军打的不是防御战,而是进攻战,十一行营是主力,决不能因为区区进攻,丧失了进攻能力,影响到王秀的全盘计划。

    封元沉吟良久,阵阵的擂鼓呐喊声,漫天箭矢“嗖嗖”地破空声不容他多想,决然道:“那就继续抵抗,传令让老九给我加把劲,不要磨磨蹭蹭,该杀的给我杀。

    “太尉,我们后方尚有完整旅镇,不用太过担心。”虞允文胸有成竹地道,横冲军并未全军投入,整整一个旅镇在后方,如果应对得当的话,他应该能遏制金军进攻。

    况且,浚州背靠整个后方,有王秀坐镇调度,还有完整的宁朔军,完全不用考虑后方被袭击。

    “希望如此,我却不能去关城,还请彬甫走一趟。”封元的兵力也是捉襟见肘,车兵防御兼顾不假,却不能发挥最强战力,让他相当的憋屈。

    “这是应该的。”虞允文答应的相当干脆,关键时刻的他也是杀伐决断。

    仼人关的战斗仍在继续,邱云是孤注一掷,直接袭杀守将,算是他幸运还是守将愚蠢,占据主场的优势,竟然和邱云硬生生拼命,结果被邱云一刀砍下脑袋。

    这下子可算是热闹了,主将战死城头,虽说一时半会无甚影响,却让一旁的金军吏士大惊失色,面对一尊杀神,他们惊惶地四散逃命,竟然让邱云率死士冲下城头。

    眼看胜利就在眼前,只要驱散守军斩落关防,城外的大军就能蜂拥而入,整个战局遽然变化。

    邱云抱着决死的心思,一路冲杀到城门,却没想到自己没有战死,甚至连受伤也不曾有,只能说是长生天的庇佑。

    “太尉,虏人太多关防落锁,无法攻破。”

    邱云突然发现自己托大,跟随的十名吏士,只剩下三人,虽说冲下了城头,对方却又二十余名守卫,就算是杀散了关防守卫,凭借三人也无法开关,怎么办?

    浚州战事从黎阳到仼人山,无论是谁胜谁败,战事起起伏伏,看在景波眼中都是寻常,再平淡不过了,他甚至都懒得去看,两个车军要扛不住,那才是最大的笑话。

    战事开始,他就看准了战机,没有任何人的建议,完全是军主乾纲独断,他的军司他说了算。

    直接组织六千骑,外加两千步骑兵,在三百辆轻型辎重车的支持下,快速向北方挺近。

    八千骑从苍山西麓出击,一天时间就进入相州牟山,完全是山丘地带,太行山脉的东麓,女真人也不相信有人敢山地纵马,他真正地做到了。

    一天一夜的行进,抵达目的地时仅有六千余人,相当于损失两成人马,却依然是成功了,汇聚了有力的拳头。当然,这种损失并非真正是损失,而是有些人或队伍没有跟上,稀稀拉拉落在后方,战时还是有可能赶上的。

    就是这样,还是引起了他的不满,大声怒斥各部将校,平素里怎么抓的训练,要诸将将功折罪。

    此时,云骑军一部辎重旅镇,还有千余马军和步骑兵,奉命向东增援十一行营。

    高升最宠爱的大将,猛安石庆的两千众,正要南下袭击宋军辎重转运道路,却意外和这支部队碰撞,双方谁也没有想到,短暂的惊愕立即交战,旋即杀成一团不可开交。

    双方都是远距离交战,不断组织包抄对方,宋军却以辎重车为屏障,组织马军和步骑兵不断出兵,打的石庆好不恼怒,却又无可奈何,好在发现云骑军一部。

    关键时刻,高升投入主力尚有三千骑没用,还有雷霆一击的力量,当军情传来更不敢轻动,派出探马四处寻找云骑军主力。

    此时,景波抵达了牟山,正快速向汤阴进兵,仼人山方向近十万人舍生忘死的酣战,孰是孰非谁胜谁负,一切都在迷雾中。

    本书来自//。》

 第一三七三章 高升惨败

    ??

    这是一场十万人级别大战,在双方统帅眼中却不关注,对于兀术来说,不过是两万精兵的试探进攻,对王秀来说,也不过是十一行营的战前热身,实际规模并不算大。请大家搜索看最全!更新最快的

    各位看官,既然景波的云骑军出现,向东袭击汤阴,向南阻挠金军南下,战局基本上也就定型了,就看高升反应是否及时,聪明的话赶紧抽调主力回援,战局还有些许转机。

    高升终于等来云骑军的消息,那是一股风卷残云的奔雷,他不得不以最后的预备队,驰援汤阴县城,却没有抽调主力。

    实在没有办法啊!各部都投入战场,宋军车兵战斗力强悍,金军一旦退却,必然会追杀上去。

    不过,汤阴县城是他的进攻阵地,囤积大量的粮草,当他知道是已经是烽火连连,再不去救援恐怕被焚烧殆尽,他的大军也不用打了,自动投降算了,三千骑火速回援,双方在汤阴县城西展开决战。

    景波在何等人物,拥有相对的优势岂能不利用?那是一场马军的对战,高升竭尽全力,以三千骑对战六千,他进行了英勇无比的战斗,尽到了自己的努力。

    当然,他开始遇到的宋军并不多,却仍然被宋军的马军和步骑兵打的抬不起头,这是一场很不公平的战斗,却没有人去指责,大家都全神贯注投入战斗,只有高升暗暗叫苦,自己把马军投入的太早了。

    此时,邱云杀散了守门的金军吏士,两名卫士拼尽自己的生命,死死扛住蜂拥而的金军。他一个人挥刀斩关,用自己的勇力落了锁,凭借一人之力顶开了城门。

    连声的暴喝怒吼,额头青筋迸起,这要多大的力量?他也不知道,只知道要是不尽快顶开门,这场战役就悬了,他也可能活不下去。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依旧是惨烈的厮杀,三千人驻防的关城,哪怕是关防大开,也需要惨烈的争夺战。

    每个坚固的要塞,不仅有城墙一道防御线,城内可以分成防御阵地,一旦城墙失守,守军立即根据各部将校指挥,撤到指定的防区坚守。

    虞允文抵达仼人关城,宋军开始从东门进入,他长长松了口气,不用自己动刀子催命了,急忙大喊道:“邱副都参何在。。。。。”

    可惜,回应他的是发狂的呐喊,还有撕心裂肺的惨叫,宋军在不断层次猛攻,各队有节奏地突击,金军节节防御,没有人留心其它事。

    “给我找,我要见到邱副都参,活要见人死要见尸。”虞允文的暴虐,随着残酷的杀戮迸发,他抓住了一名将校怒吼道:“还不给我去找。”

    他身穿从七品的文官服饰,自然不会有人自找没趣,巴结还来不及。

    随着仼人关的被攻克,哪怕是破了城门,也是值得利用的。封元自然会抓住机会,竭力抽调一个步骑兵营,去增援展开的城内作战,把部队进行收缩,不断地汇集调整兵力,开始对金军进行大规模反击。

    高升的部队正在作战,随着汇集不断传来的军情,脸色变化太快,怎么回事?原来传来云骑军的消息,人家压根就没有增援封元,而是去打汤阴县城,跟他打的部队不过是侧翼掩护,让他差点蹦了起来。

    汤阴县城作为前进阵地,囤积了大量的粮草,要真被云骑军一把火烧了,这仗也别打了。

    只剩下三千骑的机动部队,他希望汤阴县城的守军,能够拖延云骑军主力,好让自己有充分时间增援。

    仗打到这份上,基本上是乱了套路,三个战场各打各的,就看谁能支撑到最后时刻,看谁有能力破灭对方的支撑点。

    高升亲自率军回援汤阴,三千骑没有足够力量挽救战局,但他的战术决断也很正确,至少还有点希望。

    可惜,景波对战场战术的运用,简直到了狡诈如狐的地步,他大张旗鼓地奔袭汤阴的确是真的,却留了一手,把部分马军和车兵留下设伏,等到高升的部队到来,才开始了真正的战斗,进攻汤阴的部队,恰恰拖延了金军增援。

    高升防备了景波设伏,却没想到对方敢用三千余人设伏,这是一场势均力敌的战斗,任何人都有取胜的机会。

    景波的战术也非常独特,以少量车兵为突击,马军两翼展开,先把金军给冲乱了,马军实施两翼包抄,期间有七百步骑兵下马作战,实现了小规模的联合作战。

    随着战斗的深入,高升率军进行了英勇的战斗,却先是队形被冲散,遭到马队的来回冲杀,刚刚组织好了残余部队,又被步骑兵近身缠住,真是憋屈到了极点。

    不得已只等下令分散撤退,他这杀出一条血路北上,也不敢进入汤阴县城,只能从小路仓皇逃离,还差点被追兵拿获,简直狼狈到了极点,平生未尝如此不堪。

    他也知道完蛋了,整个战局没救了,各部只能自求多福,能撤出来就看运气了。

    景波并没有追杀这些散乱马军,只要对方想逃,马军是很不容易消灭的。他放过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只让部分兵马追杀,给对方残兵逃生希望,集结主力进攻汤阴。

    仼人关,邱云以一人之力斩落关防,一边和对方搏斗,一边缓缓掀开城门。

    随着城门的晃动,外面的吏士猛烈撞击,随之就是蜂拥而入,金军再也无法阻拦,只能步步后退,进行城内的防御。

    战役打到这个时候,迷雾逐渐散开,宋军夺取了仼人关,又焚烧汤阴粮草大寨,金军败局定下来,再也没有翻盘的可能,那些精锐部队倒是干脆,他们也不再和宋军交战,立即掉头就走,把汉军部队彻底抛弃。

    封元岂能不抓住战机,横冲、羽林两军展开纵深包抄,杀的金军哭爹叫娘,这是一场单方面的歼灭战,随着金军精锐部队退出战场,那些汉军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要么在坚决抵抗中被消灭,要么就赶紧投降。

    

 第一三七四章 王秀的不耐烦

    ??

    数万人的部队兵溃,景象相当的壮观,就算宋军四下出击,也无法完全拉起包围圈,仍然有很多金军跑了。

    就是无法构建延绵不断的包围圈,那也俘获了两三万人,可以说是大获全胜,甚至比冀氏之战还要彻底,高升带来的汉军,只要投入战场的,几乎没有跑掉的。

    不过,那些汉军也算是有眼色,打顺风战比金军还要奋勇,烧杀抢掠有过而无不及,打败了也挺光棍,能跑的撒脚丫子就跑,跑不掉的老老实实投降,甚至有的直接战场举事,拦着女真契丹部队暴打。

    有两支阿里喜全部被俘,就是因为汉军的反戈一击,他们被汉军截断和主力联系,实在没办法只能归顺。

    封元却高兴不起来,被虞允文看在眼中,问道:“今日大获全胜,太尉为何长吁短叹?”

    “车军歼敌无算,却无法构成强有力的包围,就算溃败虏人,也无法毕尽全功,我们缺少大量的步骑兵。”封元发现大规模实战车兵弊端,感觉是有点可惜,却着眼未来战争,不免有所思。

    可惜,西北实施限制性的开发,大宋马军尚且没有组成十万人的马军集团,就别说步骑兵了。

    步骑兵也归侍卫马军司管辖,为此和侍卫步军司扯皮,而且最大规模为营,都在军司编制内,优良战马配备并不多,六成都是骡马,好些的是来自西南的矮马,凉州马少而又少。

    所以,编制军规模的步骑兵,简直不可能被通过,也被大帅们认为浪费。

    按照他的设想,十一行营最理想编制应该是,两个车军、一个马军外加一个步骑兵军。

    “请王相公调两个军的步军过来,岂不是解决难题?”虞允文也是俊杰,自然举一反三。

    “呵呵,不过是说说而已,有两大行营支援,就算是跑他们又能跑到哪去。”封元摇了摇头,就那么点的资源,他要是想整的话,恐怕北侍军几位大佬还不把他吞了,别再多想了,把现有资源充分利用就行。

    车兵和马军、步骑兵配合,胜在快速灵活,要是真配属大量步军,反倒是失去快速突破的意义。只要有一支庞大的步军部队,跟随在他后面前进就足够了,相信王秀能看出来,压根就不劳他操心。

    浚州的这场战役,十余万人的作战仅打了三天,金军失败的太快,让人实在是不敢相信,这可是十万人啊!你好歹也能撑上一阵子,简直太没面子了,哪有当年女真不过万,过万不可敌的风范。

    没想到汤阴火起,仼人关失守,直接造成大军的崩溃,任谁也不能相信,就是邱云也咂舌道:“换成是我,也能结阵抵抗几天,绝不会造成这等损失,高五叔江郎才尽了。”

    无论谁去说,金军是失败了,失去了进攻阵地,也没有了粮草,就算高升汇集了万余精锐,还有三万余汉军,也是无能为力,随着粮草辎重的失陷,光是军中的口粮就要人命,就别谈继续进攻了。

    官塘很快传到了开封,王秀并没有太过担心,他正和热辣公济谈论张通古,人家赖在开封不走,老热也看不下去,被纠缠的实在没办法,只能来找王秀。

    “要是张通古知道,恐怕会直接闯进来。”热辣公济得知前方大捷,惊讶地瞪着王秀。

    “总归会知道的,他只要敢闯,我就拿下他的人头。”王秀不以为意,对于这种死硬分子,他绝不会吝惜杀手。再说,他早就看张通古不顺眼。

    一旁在座禀报政务的陈东,嘴角却猛烈抽缩,不想王秀想到动手,再怎么说人家也是使臣,杀了对朝廷名声不好,你想想也就算了,何必要说出来。

    “还是要回了他?”热辣公济也是冷汗直冒,王修德杀气太重了。

    “让他要么滚蛋,要么南下找秦会之和李伯记,他们才是宰相,我只是使相而已,管不了南北的盟好,只负责打仗。”王秀撇撇嘴不屑地道。

    陈东肚子里腹诽不已,王秀真是坐着说话不嫌腰疼,你是使相不假,却依旧大权在握,掌握整个大宋行朝的权柄,南北战和离了你能行?鬼才相信鬼话。

    热辣公济撇撇嘴,低声道:“也不能太为难别人,毕竟都是北方使臣,担待一二也就是了。”

    “区区下邦使臣,还想见上国使相,简直不知天高地厚。”王秀鄙夷地笑了,完全没有当时南北盟好,双方地位相同的意思,那是吃定了对方。

    这话,陈东听着舒坦,他眼中的女真人不过是小部族,也就是侥幸而已,才打败了强大的契丹,趁着大宋奸臣当道,才取得了河北河东和燕山。

    当今,大宋行朝威仪万邦,王秀的拿捏看着非常舒坦,也就符合道:“王相公说的是正理,要说让他南下也不用了,不如赶出去算了,免得老大人们心烦,官家还要治国,哪有功夫听他呱噪。”

    热辣公济感激地看了眼陈东,话说的端地贴心,他真要被张通古逼疯了,有碍于邦交礼仪不能发火,真让这厮滚蛋,他一百二十个赞成,就是对方南下不也得他陪着,闹心啊!

    王秀却摇摇头,玩味地道:“赶人,岂不是失了风度,万万不可啊!”

    陈东和热辣公济面面相觑,真是哭笑不得,耍无赖的也是你,要风度的也是你,真不知心里想些什么,这还是堂堂的大宋宰相嘛!

    “先不要理会这厮,你们看虏人兵败浚州,汤阴的粮草也被烧了,他们被打的元气大伤,我们的机会也到了。”王秀目双眼闪烁精光地道。

    “哦,是要出动大军北上?”陈东有些不敢相信,王秀自北上频频出动偏师,不断对金军进行试探,看来到了摸清虚实,消耗金军有生力量底线,下面就是王师北上了。

    他作为坚决主战的大臣,本就有些等不及了,听到王秀的话岂能不兴奋,立即像打了鸡血,瞪大眼睛盯着王秀,就等下句话了。

    

 第一三七五章 王秀的绝对强势

    ??

    “谁说要大举北上?”王秀看了眼陈东,态度相当的玩味,自从他来到开封,陈东对他的态度相当殷勤,也是看在他眼中的,并非是投效他,而是为了收复故土,保持政务上的相对配合,提供北伐大军一切便利。请大家搜索看最全!更新最快的

    “哦,下官愚鲁,还请大人明示。”陈东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只是目光淡了许多。

    “布局尚未彻底完成,虏人还没有东征,我们岂能开打,也要给兀术个面子不是。”王秀玩味地道。

    陈东并非决策层的人物,对北伐大策并不了解,不知金军向高丽汇集消息,不免犯了嘀咕。

    “呵呵,还需要打打他,别让他们消停了。”

    王秀正在说话,却见更戍官匆匆进来,还没等他问话就道:“王相公,虏人使臣张通古来了,正在外面嚷嚷要见相公。”

    热辣公济脸色很不好看,目光转向王秀,尴尬地道:“竟然如此莽撞,失了体面,我出去应付。”

    “哎,大人稍待片刻,自有我来知会,既然来了,那就看看。王秀缓缓站起身,目光逐渐萧杀,冷冷地道:“他还真认为我不敢杀人?”

    张通古如愿以偿见到王秀,那真是大喜过望,全然没有矜持态度,口口声称希望大宋天子体恤苍生,更望南北重归于好,大金愿意免除部分岁币。

    王秀静静地听着张通古说完,才慢悠悠地道:“岁赐本就是天子顾念苍生,怜惜女真生活不易,才给予的赏赐,岂能让你等说免就免,如此,置大宋天子颜面于何地?”

    陈东嘴角猛抽,你还能再无耻点吗?明明是耻辱说成恩赐,黑的说成了白的,人家不要还不行,真是蛮不讲理。不过,王修德话听着高兴,就要这么霸道,为了这句话足足等了二十年,真心不容易啊!

    热辣攻击将近七旬之人,本已经气血衰退,万事不能激起其关注,王秀肆意羞辱张通古,让他想起了曾经的嵬名家。

    那是瞬间一带而过的记忆,就被当今天下局势锁定,感觉王秀实在是无赖行为,难怪当时让他南下,真是在耍他啊!自己的确太老实了。

    张通古简直不能忍受,双目瞪着王秀,沉声道:“王相公,南北邦交二十年,且不说岁币几何,只要说战火泛起,生民涂炭,难道王相公忍心看到?”

    “当年,我大金郎主也是顾念苍生不易,才没有执意南下,让生民得以休息,你竟然会破坏南北生息,难道不怕天谴?”

    要是在两年前的邦交,王秀必然会淡然处之,最终化解于无形,那是没有准备充足。

    今天,大宋行朝强势出击,南北双方死战势在必行,想要客气点也不错,就算是相互辱骂又能怎样?

    “天谴?要天谴也是女真郎主,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你想怎样?”王秀冷冷地看着张通古,话语逐渐平和。

    张通古多机灵的人物,眼看王秀语气缓和,认为定有机会,立即顺势道:“南北划河而分,让生民安居乐业,相公和诸位太尉做甘泉之饮,岂不是很好?”

    没有半点实质性东西,热辣公济、陈东双双轻蹙眉头,有感张通古按照套路来,恐怕会弄巧成拙。

    “划辽河,岂不是更好?”王秀漫不经心地道。

    “王相公,玩笑了。”张通古脸色聚变,辽河划界?也亏了王秀能说得出来,相当于咸平府以南,辽阳府以西的打的大片地区,全部给了大宋行朝,远远超过燕山府路,几乎等于塞外四郡的半数,不要说让他不敢同意,就是合剌也会直接拒绝,王秀简直是漫天要价。

    当然,他也明白这是托词,人家就不想跟你玩。

    “怎么,贵使难道有意见?”王秀眉头一条,波澜不惊。

    张通古脸涨的通红,虽说心中忌惮王秀,却依然鼓足勇气,决然道:“南北自有界河,王相公公然用辽河,难道欺我大金没有勇士?”

    王秀玩味地看着张通古,笑而不语,热辣公济看着场景,想到了曾经他所处的尴尬,何曾的相似啊!

    陈东听着解气,幸灾乐祸地看着张通古,心中对王秀的怨气消散不少,大家在家国大义上,还是有共同点的,现在看着这厮还挺顺眼。

    “大金郎主诚心诚意,要修南北百年盟好,却不想王相公毫无诚意,真是让天下士人耻笑。”张通古有些气急败坏。

    “那也是悖逆的贰臣士人。”王秀淡淡地笑了。

    “你。。。。。”张通古脸色如血,被气的差点背过气。

    “我的拳头大,所以我说了算,呵呵。”王秀嘿嘿地笑了,简直有些无赖作态,说话也相当的直率,简直毫无掩饰,那就是赤裸裸地丛林法则。

    陈东翻个白眼,脸上有些热,作为大宋行朝的使相,王秀实在是有些丢了士人脸面,只是再想想也是,邦交无外乎征伐,拳头大才有资格说话,当年朝廷窘鄙何尝不是力量不大。

    热辣公济曾经是夏的御史大夫,身处胡风强盛的西北,对论实力也能看下去,当年要不是大宋行朝拳头大,他也不会心急火燎出使,更不会成为大宋的臣子,一切都是拳头硬,其他的都是遮羞布。

    张通古被王秀雷的不轻,想当年他初次进入开封,不也是这种心态,竟然被王秀拿过来用,心下百感交集啊!忍不住胸中怒火,厉声道:“难道王相公能扫平白山黑水,荡平广阔草原不成?”

    “我百万大军在手,你说能不能?”王秀不屑地笑了,那眼神简直能刮一层鄙夷。

    张通古全身发颤,恨不得一拳打死这厮,他感觉自己来见王秀,明显的就是错误,既然不外乎占据大义名分,他也如愿见到王秀,是该离去的时候了,立即冷冷地道:“既然王相公不识天时,不知大义,那在下就告辞了。”

    话说,张通古转身要走,连陈东还没反应过来,热辣公济正要开口挽留,王秀却厉声道:“我让你走了吗?”

    

 第一三七六章 杀张通古

    ??

    “哦,难道王相公还要强留不成?”张通古瞪着王秀道,腰板挺得笔直,一副视死如归的模样。

    “呵呵,还要向贵使讨要一样东西,不知可不可以?”王秀笑眯眯地道。

    “我一使臣,能有何物。”张通古迷惑不解地道。

    “借你的头颅祭我大旗,鲜血伴我战鼓,不知张大人可否割舍?”王秀的声音发冷,却依旧伴随着笑声。

    陈东、热辣公济瞪大了眼睛,简直不敢相信,王秀会真要杀张通古,转瞬间推翻设想,认为是在讹诈。大宋行朝是礼仪之邦,岂能做那种违反道德的事情。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张通古被吓了一跳,王秀不是第一次说杀他,上次在行在也是杀气腾腾,不能被对方所压倒,想也没想就直接反驳。

    “两国,先秦时代诸侯并立,天子之下称国是无不可,而今却是天下共主,以我大宋天子为尊,我为朝你为国,谈何两国?”王秀不温不火地道。

    这话说出口,陈东倒也没有反应,认为王秀是抬高价码,让张通古知难而退,不要再磨叽了,热辣公济却不那么样认为,他可是痛定思痛,下功夫研究过王秀,天时地利人和占尽优势,杀个区区使臣而已,可不认为是说笑。

    再说,人家引用史书典故,在士人的认识中,大宋行朝正是天下中心,万国之上的朝,女真人不过是一时侥幸欺主的部落,也可以说是方国,本身就不是对等关系。

    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