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权倾大宋-第3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能怎么办,大王已经负罪自裁,死人,就不要追究了,朝廷应该大度些。”王秀平静地道。
“哦,他倒是想得明白。”朱琏并不吃惊,藩王自然有藩王的自尊,像赵构这种享有名望的藩王,绝不可能走上刑部大堂,更不可能遭受刀笔吏羞辱,最终只能做出自杀的决断。
“只是,还有两位郡公。。。。。”
王秀心下叹息,女人真心不能得罪,报复起来真是彻底,现在就要对赵构子女下手,就算要动性子也太急了。
不过,他也早有了打算,低声道:“杀戮不可过重,否则会引发群臣惊慌,我的意思是二位郡公年幼,并没有犯上作乱,那就养在宫中成年,给藩国就藩,至于郡主更好办了,娘子自然明白。”
“还让他们就藩?”朱琏很不满意,既然到了这个地步,还能让这支赵家血脉留下?
女人狠下心来,甚至比男人还疯狂,王秀吸了口凉气,如果按照朱琏的意思办,恐怕就算几十年乃至百年后,王家真正浮出水面,那也是青史上的一个污点,借故把人家太宗血脉斩尽杀绝,有赵家善待柴家先例,他不愿承担骂名。
就算王家真正浮出水面,也要善待赵家人,他稍加思量,正色道:“不行,绝不可以斩尽杀绝,让他们就藩就是办法,海外有十五军州,为朝廷外海直属土地,眼看灭交趾李家在即,待稳定南海局势,蒲端、三嶼、摩逸诸国也要提上日程,我们再开拓土地作为方国。”
他想到了另一时空后世的菲律宾,这片群岛也应该占据过来,让南海彻底成为内湖。当然,并非是现在才考虑这片土地,实在是南海征伐战略的缘由,通往爪哇、三佛齐可以通过占城、交趾建立陆桥联系,这片群岛显得边缘,只能在稳固陆桥和十五军州后,才能进行考虑。
朱琏既然进入状态,也是思虑敏捷,瞬间就明白王秀的意思,睁大眼睛道:“官人的意思是。。。。。。”
“不错,不仅几位郡公给予高规格就藩,今后连我王家子弟,也要开拓土地就藩,生生息息永不停止。”
王秀目光闪烁,总算把自己的打算说出来,这是开枝散叶的大局,并非专门针对赵家子嗣。
作为海外殖民,随着海外国土不断增多,那些未知之地的开发,必然会让更多的人去开拓,长此以往的话,割据势力在所难免,既然便宜了别人还不如留给自己。
诚然,海外并非乐土,充满了未知的威胁,越是离行朝远越是危险,王家子嗣就算陆续分封,不知有多少能坚持下来,不过都不是王秀能考虑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给了你机会,你没本事怨不着别人,大人不可能永远呵护你。
赵构两个儿子的分封,也是基于这种考虑,给了你别人得不到的,自魏晋以来宗室艳羡的就藩,现在可以完全实施,你将得到大量的土地,前期还能得到朝廷海外驻军保护,至于能不能撑下去,那就是自家本事,你还有什么可说的。
朱琏沉吟片刻,正色道:“官人,给他们方国倒是不错,自家子弟岂能去海外,那里可是诡异莫测。”
“娘子你想多了,现在看是不毛之地,今后可都是富庶的地区,我心中有数。”王秀自然知道哪里盛产什么矿产,哪里的土地肥沃,好东西当然留给自家人,又道:“我们不可能左右后代,他们一代又一代的人,要是被圈禁在家国,恐怕就要沦为一帮膏粱,一旦有事将被一网打尽。”
1448。第1448章 王秀的态度
“如果,能够成年封国,全部为千乘之君,能够挺过来的不断开花落叶,我家必然能长盛不衰。”
朱琏点了点头,又道:“官人熟读史书,岂能不知先秦,周天子分封,最终也是天下一统。”
“呵呵,那是几百年乃至上千年后的事了,就算有不肖子孙国破家亡又能怎样?总还有坚持下来的,朝廷大军开拓到哪里,就分封到哪里,哪怕是中央帝国土崩瓦解,总还有子嗣方国可以谋划复国。当然这些都不是我们能关心的了。。。。。。”
王秀说的相当振奋,实际他早就有了打算,甚至在开始征伐南海时就有,那一套方国支撑中国理论,其实就是为了分封做理论基础,既然注定有了分裂,那就让皇室子弟开枝散叶,时雍去南州那是特例,他不可能让下一代子嗣去那么远的土地,只能从南海慢慢地来。
再说,就算时雍能够在南州立足,没有几代人的努力,也不可能占据太多的土地,朝廷的势力迟早要衍射到那里,至于怎样去相处,就是子孙们的事情了。
和平相处共同谋利,还是相互攻伐,都是生存的方式。
“娘子放心,光是南海的土地,就能分封百年不止,这些都是靠近朝廷本土所在,虢国郡公也能得到最好的地方。”
他已经想好了,赵旻应该称呼王旻,也是他的孙子,既然赵炅成为了大宋天子,也不能对赵旻厚此薄彼,应该待其成年,给予靠近大宋行朝边缘的土地,从交趾划出北方,或是直接给予琉求,作为大宋朝廷的屏障。
当然,作为赵家的藩王,在没有真相大白前,该给的好处还是要给的,这是为天下人做了表率,天子的嫡亲弟弟都要封国,你还要说个鸟?
就算真相大白时,王家已经站稳脚跟,赵家不过几个藩国,是真正臣服还是反抗,就不是他能考虑的。反正,在藩国设计时就考虑了,赵家藩国分散设立,处于朝廷的威慑下,关键性的据点和山川,自然是朝廷占据,一旦有事能很快镇压。
朱琏轻轻叹了口气,王秀早就为子孙后代谋求出路,目光不可谓不长远,低声道:“官人,你看着办就是。”
“待败了虏人,这件事就得提上日程。”王秀点了点头,又道:“现在,需要提前进行分封商议,让朝廷形成公议。”
“官人,不会是十二娘。。。。。”朱琏也是兰心蕙质,闻音而知雅意,立即想到别处。
“哎,只能这样了,我会安排一切,在我北上前交代沈识之、钟离他们,会务必保住十二娘。”王秀说出了自己的打算,那是等同流放赵柔嘉。
朱琏一阵沉默,慢慢地道:“此事,官人决定了?”
王秀从袖中取出一张便签,递到了朱琏身前,说道:“外面有太多的事情,我不能久留,既然十二娘不愿见我,那就由你来给她说。”
“难道官人真不去见见?”朱琏对赵柔嘉态度很头疼,却又希望他们父女相认。
“等她冷静下来再说,至于驸马那边,也不急于一时,风头过了再说。”王秀稍加犹豫,终究是摇了摇头,有些事不能太勉强。
“十二娘素来养尊处优,恐怕很难让她去,还有两个孩子。”朱琏又有些担忧,赵柔嘉肯定不愿去外海。
“那就去死好了。”王秀声音遽然冷峻,仿佛在谈论某个生人的生死,冷冷地道:“她最后的机会,自己再不去争取,恐怕还会造成更大的危机,哪怕是至亲也不能留。”
朱琏尤为震惊,王秀在瞬间爆发出的杀机,实在让她为之沉迷,那理智到极点的头脑和心智,这才是真正开创王霸大业的男人。
她纵然无法去接受,却能够理解王秀的杀机,赵柔嘉一而再再而三的行为,已经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能够留下一条命,算是作为至亲最大的牺牲,王秀依然有着慈父的关怀。
如果,不能接受最后的安抚,那就说明其心不死,留着也是个不稳定的祸患,为了其他的子嗣,为了王家的延续,更为了千秋大业,唯有赐死而已。
任谁也不能责备,那些温情脉脉的亲情,放在家国天下角度,真是相当的可笑。诚然,家国天下需要亲情宗亲维系,那却是对百姓而言,为政者当放眼天下,外儒内法杂王霸之道,该放弃的绝不会犹豫。
她心中悲戚,却不认为王秀错了,只能低声道:“官人放心,我会让十二娘接受的。”
“由不得她了!”王秀深深地看着朱琏,上前握着她的手,温声道:“快了,等我回来。”
“官人放心北上,官家这里有我。”朱琏顺势依偎在王秀怀中,享受着难得的温馨。
世事难料,当两府退入都事堂商讨处置,王秀忽然回来,对赵柔嘉的处置提出异议。
李纲、李光等人的本意,既然赵柔嘉作为大长公主,成为谋逆的首领,朝廷绝不能姑息,应该给予严厉处置,至于选择怎样的死法,那就有天子决断,左右难逃一死。
王秀却出乎意料地提出,根据杨沂中、万俟卨、李琮等人供词,赵柔嘉也是受到赵构鼓惑,似乎有几分被蒙蔽嫌疑。
再说,她对赵炅也是百般维护,要是沦为和赵构同样罪名,似乎有些太过份了,朝廷不能放过逆贼,却也不能胡乱杀人,导致官民惊慌。
当然,他非常隐晦地提出刘豫、李正民等人,这些人虽说有被蒙蔽,也有的妄图侥幸,并没有实质性参与谋逆,却依然等同参与了谋逆。
李纲、李光、秦桧等人松了口气,王秀再次提出就说明,有放大家一条生路的意思,只是不明白为何袒护赵柔嘉,这位大长公主历来和其作对,任谁都知道的事情,实在让人感到诧异不解。
至于王秀刚刚觐见太皇太后,是否是太皇太后的哀求?大家有这方面的怀疑,却很少有人去探求。
1449。第1449章 放逐
了解王秀的人都知道,他是只要你别践踏规则,不要越过底线,大家再怎么斗都没关系,要是无视游戏规则,跨越了底线,那就要承受雷霆之怒,赵多福、张启元就是例子,赵柔嘉显然玩过火,超越了大家的潜规则。
“文实,大长公主参与谋反,这是朝野皆知的。”李光已经明白王秀意思,提出李正民意在赵柔嘉,他不能不谨慎,先把其心思摸清楚再说。
“有些事不能一概而论,大长公主过错是非不可宽恕,却要有别于大王的狼子野心,皇室人才凋零啊!”王秀说的有些怨天尤人,勾起了人们对靖康年间的遐思,却也算是透出别样味道,要真的处置了,恐怕对皇室不吝一场灾难,你们作为铁杆的保皇者,难道就没有些许顾忌?
秦桧眼珠子转动,竭力算计王秀心思,他不敢肯定别的,却明白王秀不让赵柔嘉死,才谨慎地道:“文实宽厚,只是何以服朝野?”
“到了我等这个地步,一切作为全在家国天下,何必在意他人是非?”王秀说的很坦白,也非常的霸道。
无论怎么说,李纲对王秀的态度很赞同,能够让赵柔嘉活下来,肯定是要缩小处置范围,无形中让他们得到宽厚长者的名声,也能保下一批忠贞的倔头。更何况,为了不消弱皇室,留下一个能够随时启用的引子,对于制衡王秀还是不错的,念头闪动间已经开始倾向王秀。
“不过,有些事情还是不能退让,参加叛乱的三衙卫士,必须受到严惩,皇城司军也要全部解散。。。。。”
王秀语气一变,话语充满了杀机,让人感觉有几分滑稽,班直侍卫本就绝对要忠诚天子,赵谌发动宫变自然跟随。
换句话说,人家那些班直侍卫压根没有错,甚至是忠于职守,没有半点可指责的地方,不跟着天子难道跟你啊!
可惜赵谌失败了,这些忠诚的班直侍卫,最终沦落成听从赵构谋划,挟持太上要擒杀太皇太后和官家,政治需要而已,大家也只是觉得他们冤屈,却在作出选择后无人说话。
谁让你站错了队,两府重臣旨在维护的人,几乎都保下来了,这些班直甚至皇城司军,都是旁枝末节,没有必要和王秀争意气,让本来达成的共识又起波澜。
再说,这些班直和皇城司军攻撼的新天子,那就绝不能留在身边。
当然,处置班直和皇城司军又是机会,李纲和李光默契地看了对方眼,顿时明白对方打算,不需要重塑班直,建立对天子绝对忠诚的皇室卫队。
“我晚上就要乘船北上,一直到楚州在登陆,朝廷事还要拜托各位。”王秀打算乘船休息几天,再以快马回开封,不然他的体力根本吃不消,至于行在的事务,他已经交代完毕,该怎样做沈默、蔡易、钟离睿等人明白,只要别触动底线,他也就随便众人操纵。
李纲面对有点不讲理的王秀,那是阵阵地牙疼,却又不能有任何意义,否则他明白李正民等人,绝逃不过刀斧,只能默认下其画下的圈圈。
其实,他还真不知道,自己决定重建忠于新天子的班直,正好顺了王秀的意思,你越是忠于天子,人家就越高兴。
钟离睿作为王秀最倚重的人,自然跟随出去单独谈了片刻,对王秀的意图心领神会。
同样,他也纠结王秀对赵柔嘉的态度,却明智地不去过问,忠实执行意图。
就在王秀走后的慈寿殿,赵柔嘉出来,垂首站在朱琏身侧,青君倒是在一旁照应。
“看看你爹爹留下的条子,定然是昨天之前写的。”朱琏把便条递给赵柔嘉,神色并不好看。
赵柔嘉拆开来看时,纸上寥寥数句,让她两行清泪涌出,却见上面写道:为一己之私,置家国天下不顾,该杀。缘为大王图谋,官家、主主深受其害,平乱不宜牵连慎重,可请主主游历海外几载,待天下一统风平浪静后,再回归中土。”
“此时,想必你爹爹正在都事堂,想要你命的大有人在,恐怕又是一番龙争虎斗。”朱琏深深地叹息道,既然危机解除了,她回归了理性,心中倒是埋怨起了赵柔嘉。
“娘亲,孩儿。。。。。。”赵柔嘉说不下去了,从开篇体会到杀气腾腾,她能看出来王秀的愤怒,还有那深深地死亡。
把她放逐到海外军州几年,待事情随时间而淡去,再回转故里,也是保住小命的唯一办法。否则,就算居于深宫,也无法逃脱士人讨伐,强大舆论压力她也曾利用过,绝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看来王秀是真心挽救她。
但是,她非常不甘心,让她去化外烟瘴地,离开自己的孩子,别离繁华的江宁,真的不如杀了她。
“海外军州而已,你爹爹对你宽容,已经仁至义尽了!”朱琏轻轻叹息,嘴角挂上苦涩的笑,有些意思必须说出来。
赵柔嘉岂能听不出其中味道,宽容针对于儿女,仁至义尽却代表另层意思,背后就是斧钺加身,朱琏让她珍惜最后的机会,绝不再是从前小打小闹。
海外军州,虽然有人说是全新的世界,有着不同于中国的风情物产,军州治城也很繁华,绝不下内地军州治城,甚至多了许多的海外风情,却不被主流士大夫完全认可。
她并没有见过,甚至连杭州也没有去过,哪怕你说的跟天上人间一样,也不愿意去冒险,更何况时常传来疫病消息,听说初次去的人,活过来的不过三四成。
“给你一天时间考虑,驸马待会要接你回去,好好看看孩子。”朱琏也不忍心逼迫,眼看女儿并不情愿,索性多给赵柔嘉几天,让她为了孩子活下去。
“娘亲。。。。。”
赵柔嘉还想说什么,朱琏却摆摆手,道:“好了,等你想好了再说,青君,为公主引路。”
“主主。”青君给赵柔嘉个眼色,示意她赶紧出去,不要在和朱琏说了。
1450。第1450章 那一巴掌啊!
非常时期,赵柔嘉既然有生的苛求,自然学的乖巧许多,要是放到平时,她岂能不达目的一走了之,如今是形势差人强啊!只能幽怨地叹息,跟在青君身侧离去。
朱琏看着女儿的背影,忽然生出些许伤悲,自己真是太宠她了,以至于走上了绝路,就算王秀给了她生机,却依然犹豫不决,并非为了生死,而是不愿离开行在。
想想,似乎自己真的很失败,是该改改慈母心态了!
赵柔嘉随青君出了大殿,刚刚到殿阁门厅,就看到范离站在门口,正在和张泉说话。
“官人早来了,看来居功甚伟,正式意气风发啊!”赵柔嘉看范离的笑容,猛然明白些许事情,心头怒火腾地窜了上来,却化作极其诱人的媚笑。
范离打了个冷战,赵柔嘉妩媚地笑,简直就是蛇蝎笑容,
脑袋一下子就大了,再听压抑着怒火之言,立时呆在当处,脸色变的尤为尴尬,身子也不住地打晃。
张泉也立即闭嘴,一副老神常在的模样,神仙打架啊!他可不想参合进去,受了池鱼之灾。赵柔嘉再倒霉也是公主,太皇太后宠爱的人物,又是王相公的嫡亲女儿,没看到两口子正为其开脱罪责,自己不过是皇室奴臣,怎敢冒头?
青君却矜持地站在一旁,玩味地看着这对夫妻,以她的身份完全可以说话,却没有那样做。
“哦,娘娘就在里面,官人先进去请安,我在这里等你。”
赵柔嘉依然笑着,声音很温柔,目光却如刀子地锐利,如果目光能杀人,估计范家二哥不知要死多少回。
范离似乎心虚,不敢正视那犀利的目光,偶尔一睹又惊鸿般地躲开,张泉有点看不下去了,心中暗骂这厮废物,范相公好歹也是睿智之士,当朝的两府执政,怎么生出了没出息的儿子。
不过,他也不能任由赵柔嘉张狂,以免在慈寿宫发生点意外,被外朝有心人抓住把柄,不想出头也不行了,只得硬着头皮上去,尖声道:“娘娘请驸马迎接主主,还请主主回去,不要让娘娘为难。”
范离松了口气,有张泉给他说话,想必赵柔嘉不敢过份,却冷不防脸上“啪”地一声,重重地挨了一个巴掌,谁也没有反应过来,连张泉和几名侍卫也惊的目瞪口呆。
“你。。。。。”范离被打的晕头转向,浑然不知如何是好。
“窝囊废。”赵柔嘉的声音飘出,在众人复杂的目光中翩然而去。
众人面面相觑,惊讶地看着这对夫妻,尤其范离那窝囊样,都感到非常好笑,不过是没有人敢笑出来罢了,好在刚出来的青君比较厚道,轻声道:“驸马还不快去。”
范离却充耳未闻,捂着脸站在那里,脸色很是无辜,只是眼角深处闪过一抹阴冷。
事,传到了朱琏那里,她也是无可奈何,女儿太骄纵了,难怪驸马在外面养了女人,放到你家里有个悍妇,你也会在外面寻求安慰,尤其是还不能制服的妇人。
做男人难,做公主的男人更难啊!
“娘娘,说句中听的话,主主再任性下去,恐怕连官人也救不了她。”青君和朱琏随意许多,毫不客气地指出弊端。
张泉听的牙疼不已,换成他可不敢说这话,要惹的朱琏震怒,还能有他的好?也只有青君没辙没拦的,那张小嘴真是厉害。
朱琏却沉吟良久,道:“官人早就说过,只是我并未曾上心,现在想想悔之晚矣!该如何是好?”
“还能怎样?只能按照官人意思办,刻不容缓。”青君是见了赵柔嘉的骄纵,今个打了驸马,明天还不知闹哪门子蛾子,深深地担忧可别再出乱子了。
“官人并不急。”朱琏是关心则乱,完全是慌了神。
“娘娘好糊涂,官人是掌握大势的人,哪里顾得上旁枝末节,要真是被哪个不长眼的上奏,恐怕到时不得不委曲求全。”青君见朱琏犯迷糊,不由地急了。
要知道朝廷事最诡异莫测,旦夕可以改变任何事,让人防不胜防,又无可奈何,时间拖得越久不处置,万一有哪个愣头青敲响登闻鼓,引发臣民的极大关注,到时候你就是想周全也不能了,赵柔嘉的事情不小,就怕有人较真纠缠,
如果,快刀斩乱麻处置,远远地发配了,就算有人呱噪也无妨,处置了和未处置,完全两个概念。
“你说的不错,待两府提议立即办。”朱琏真是有些慌了,有些没有注意。
“娘娘,应该请官家诏谕。”张泉见朱琏同意,立即不失时机地献上好处,不能让美事都让青君占了。
“嗯,有道理,立即请官家过来。”朱琏恍然大悟,几乎是机械地被牵着走。
“你还不赶紧去。”青君瞪了眼张泉,这个多嘴的家伙,明显是在献好处。
“好,奴臣立即就去,娘娘稍后。”张泉不敢直视青君,拽着屁股一路小跑而去。
“青君,官人晚上就要走,我准备些物事,你亲自送去。”朱琏还不放心,毕竟看到的人太多了,恐怕不久就要传出去。“娘娘放心,我一定送到。”青君明白朱琏意思,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
且不说宫中那摊子事,王秀要办的事情很多,他来到机速司召见曲端和王渊、欧阳澈、简雍、周文,并没有任何的客套,开门见山地道:“诸位做得很好,能够完胜逆贼,你们功不可没,北方大事未了,今夜我要乘船北上,官家登基不久,一切事宜还要仰仗各位。”
这些人可不同于两府,都是真正掌握实权的人物,行在的安危全在手上。
王渊和王秀走的最近,也是当先响应的大将之一,自然抢先道:“王相公放心,有我等在自然无虑。”
“知道诸位高义,却还要尽心辅助官家。”王秀点了点头,目光落到曲端脸上,温声道:“奈何杨太尉从贼,枢参还需要曲太尉执掌,各路大军就要仰仗太尉了。”
1451。第1451章 论功行赏
“本就是份内事,王相公客气,在下定然不负官家所望。”曲端有些小激动,杨沂中站错队伍被拿下,暂时没有任命枢密都参军,也不好说花落谁家,王秀的话却给他定心丸,这是某种程度上的许诺,别人的话或许不成,王秀的话却有着权威性,他这个层次,基本可以看清楚了。
按照都校职事增补来说,最有希望就任枢密都参军的不是他,而是殿帅王渊,让他实在有几分忐忑不安的焦虑。
那么多年的副帅让他憋屈,向来不是担任都总管就是都指挥,要强的性子哪里容得了副职。正值朝廷南征北战,他却看着别人建功立业,又要受到杨沂中的制约,几乎憋屈到了极点有点过,心下很不舒畅倒是真的。
就在王秀秘密来访,他知道机会来了,毫不迟疑地表示拥护太子,希望能博取上位,抓住最后的机会。不能不说,那么多年的行在生活,把他菱角磨平很多,心思也深沉不少,考虑政治上的问题,圆滑的太多了。
尽管,他把身家全部压上去,却也有许多担忧,王渊是横在路上的拦路虎,所以才第一时间响应,速度仅次于刘健,也算是第一批从龙旧臣。
当然,他比刘健更有优势,首先控制枢密都参军司,号令车兵、辎重兵、弩兵等都监司不动,亲自去天武军营寨,斩杀拒绝奉命想要两不相帮的副都指挥和都参军,率领天武军进城平乱,一切都希望王秀能认同。
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总算是得到王秀的话,终于能赶得上大战,让他放下不少心。
王渊却淡然一笑,他又何尝不知曲端心思,这厮是急不可耐了,此时要是争权夺利,绝对会像疯狗一样咬人。
说不眼红枢密都参军,那绝对是扯淡,只是衡量利弊放弃了,好歹他是殿前司都指挥,也是和枢密都参军并肩的存在,区别在于殿前司是内军首领,枢密都参军是两府的最高军事咨询,也是协助最高阶层进行管军的职务。
没有必要为了虚名得罪人,尤其是气量狭隘的曲端。
“殿前司为拱卫京畿,掌控三衙,地位枢要,此次逆贼叛乱多有将校参与,太尉要严加甄别,尤其是三衙卫士,各军将校,定要********,选拔忠贞护卫官家。”王秀的语气充满了杀机,他对文官阶层宽容,并不代表能容忍武人。
在充满变数的斗争中,往往取决定作用的还是武人,枪杆子里出政权,这可是至理名言,他绝不会放过军中的异己,你可错杀绝不留后患。
王渊心下惊骇,王秀真的要对殿前司开刀了,看来这支内军定然要被其掌控,他来不及多想,立即道:“定不负相公所托,末将必然秉承两府决断,绝不放过逆贼。”
“行在刚刚平定,民心还要安抚,江宁府职责重大,还望谨慎从事。”王秀的目光又落在欧阳澈身上,充满了殷切的期望。
欧阳澈微微躬身,沉声道:“大人放心,下官定然会全力以赴,决不让江宁再起波澜。”
笑话,在他任上起了刺杀天子,两次宫廷兵变,换做别人早就引咎请郡了,也就是王秀的极力维护,让他依然稳坐钓鱼台,要是再出点问题,也别让人家说了,自己先挂印算了。
“好。”王秀点了点头,并没有跟欧阳澈多说,他是很相信对方能力的,目光又落在周文脸上,继续道:“缉捕司职责重大,我准备向两府建议,权试尚书侍郎兼差,还望好为之。”
周文目光有几分呆滞,尚书侍郎兼差,真是什么概念?缉捕司属于刑部管辖,虽有郎中称呼却不在四司之列,充其量等同郎中,现在竟然兼差侍郎。
尚书侍郎是什么概念啊!那可是妥妥的正三品大臣,在参知政事正二品,六部尚书从二品的时代,三品已经是顶层的大臣,整个朝廷能有几人?
当然,他绝不可能正任尚书侍郎,权试尚书侍郎试以低级资历浅者充任,最多就是正四品权侍郎,那也是沾了边,比郎中要高上许多,也进入了高等文官的行列,只要搭好台子,定然能上去唱出戏。
“地方有江宁府,朝廷有缉捕司,才能相互查遗补缺,杜绝某些人的不轨之心。”
“谨遵山长教训。”周文自然明白,王秀是给他机会,大好的事情岂能错过。
“明白就好。”王秀早就打算提升缉捕司规格,作为国家最高警察机构,怎能让规格太低,哪怕处于刑部之下,也应该是侍郎级别才行。
“子塞,你做的不错,官家还惦记着你。”他向简雍笑了笑。
简雍知道王秀逐个吩咐,到了他时竟然赞誉,还有天子能记着他,实在出乎意料,急忙道:“职责所在,山长过誉。”
“不用客气了,知道你不甘心留在衙门,对幕职也不在乎,给你一个旅镇怎样?”王秀大方的很。
简雍咽了口唾液,哪里想到王秀竟然他回到禁军,一时间不知怎样回答,整个人愣了。
“怎么,不愿去旅镇?”王秀笑咪咪地看着简雍,语气充满了玩笑。
“山长,子塞是乐在其中。”周文不失时机地来了句。
简雍这才醒悟过来,猛地瞪了眼周文,急忙道:“山长美意,自然是求之不得。”
这种猴急的态度,赢得别人一阵轻笑,谁不知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