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权倾大宋-第2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沈默执掌户部那么多年,变的也发地抠门了,他规划的万国楼,以一座主楼为标志,四面是双层的商铺,本身规模就大,建造费用自然很高,引起了沈默的怨言,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就是让人看着小家子气,一副斤斤计较模样。
其实,他也明白沈默心思,并不是真正的吝啬,沈大少家财亿万,还能心疼那几个破钱?那就是作为财政大臣的态度,无论是该花不该花,必须有细水长流的打算,决不能放任大手大脚,那会助长不良风潮。
费苏眼皮子一颤,似乎对沈默很忌惮,弱弱地道:“沈大人过份计较花费,却不知商会大成,能为朝廷带来多少丰厚的回报。”
虞允文眉头一抖,他是知道杭州万国博览会的,汇集很多中外商贾,每天进出大宗货物,岁贡朝廷的商税达到三百万贯,这还是保守的数字。
开封举办万国博览,形成一定规模的商品集散地,虽说不如杭州,却也是方便地方生民,又给朝廷带来回报,行在设立或许很好,应该属于善政。
王秀不置可否,道:“沈识之也是职责所在,他说他的你做你的,只是要节省财力才是,你认为他会不明白?该怎么做就怎么做。”
“这是自然。”费苏有些不以为然,态度却要做出来。
“哦,下午要在枢密院推演战事,你们也去看看。”王秀不经意地道。
“多谢相公,只是在下。。。。。”虞允文脸色犹豫地道,他本是低等官吏,要参加枢密院的会议,实在是勉为其难,只是作为一名士人,还是有进取野心的,能够提前接触高层,对自己的视野开拓,绝对有相当的好处。
“不要多虑,中书省干办都事,没人会说话。”宗良瞥了眼虞允文淡淡地道,他能体会王秀对这厮的重视,顺便卖个人情。
“这次是指导性推演,并没有太大操作性。”王秀站起身来,笑眯眯地道:“快到响午了,大家歇歇。”
正当王秀和虞允文他们相谈甚欢时,城外湖西一处精舍,院内到处是护卫,或明或暗地巡逻。
秦楚国大长公主赵柔嘉在坐,福宁殿使、入内内侍省都都知李琮,御龙骨朵子直都指挥薛归义,还有躲过大祸的万俟禼坐在下首,各个脸色各异。
“诸位,现在形势很明显,官家并非不能临朝,而是王公谋划拥立幼主,好从容控制朝廷,可惜娘娘被蒙蔽,犹不自知。。。。。”赵柔嘉嗓音入黄莺婉转,却处处充满仇虐。
她越发感到王秀势力庞大,朝野上下士民归心,几乎无法撼动,又有意扶持侄子监国,多日来翻看史册,却见权臣拥立幼主,不断聚集权势,最终取而代之,不由地紧张万分,看来王秀要行曹魏事,难怪多年都没有动静。
经过那么多年的积累,她也汇集了一些力量,无法同王秀相提并论,却受到此番宫城兵变启发。认为,有时候力量无需太大,只要点中要害,必能瓦解王秀的势力,她的先天优势在于皇室,本身就有着变乱后平息能力。
赵谌自然很不甘心,每次都被以官家需要静养,监国颇为贤德,让他养在深宫,赫然成了太上皇,实在是不甘心。
兄妹二人自然是齐心协力,李琮就是他们的联系人,这厮曾是龙德宫旧人,资历不浅,自从张去为去世,邵成章告老,非常不甘心在张泉下面,自然卖出力气博取富贵。
不能不说,有时候宦官也会意气用事,就算得到了高位,还会得陇望蜀,得了许多的钱财留给谁?连他们自己也不知道。当代,很多大宦官都很慷慨,死后的钱财留给家族义庄。
“主主,王相公势大,官家的意思还要谨慎,鼓动那些措大上书归政。”
赵柔嘉黛眉微蹙,显然很不满赵谌的懦弱,随意地道:“官家太仁慈了!”
薛归义偷看赵柔嘉,目光一阵迷离,他不为别的富贵权势谋划,就在于对赵柔嘉倾心,愿意誓死跟随,希望能得到这我美艳长公主的垂青。
万俟禼心思复杂许多,他妄图博取名望,弹劾王秀等人上位,却不想栽了个大跟头,要不是赵柔嘉的营救,恐怕会在都水监任上黯然收场,自然是投靠了赵柔嘉,被许下诺言,只要把王秀拉下马,他就能进入两府位执政,富贵险中求,他是明白其中道理的人。
1194。第1194章 无题
不过,他是老奸巨猾之徒,岂能被几罐迷汤糊弄了,他不相信赵柔嘉能对抗王秀。 。。先不说王秀势力如日中天,就说那份沉稳的气度,后发制人的狠辣,就让人心中发颤,要不是为了两府,不是王秀毁了她的前程,就压根不愿参合。
更可怕的是,王秀和李纲分别是两派主流势力领军人物,他们有着共同的目标和利益,更有着压倒性的优势,绝非赵柔嘉能抗衡的,连天子也会觉得棘手。
“万俟大人的看法?”赵柔嘉见万俟禼不言不语,不由地暗骂声老狐狸。
“等,还需要继续等。”万俟禼的声音很低,他绝不认为能和王秀对抗,最好的办法就是等待,寻找王秀的破绽。
“等?简直是玩笑,可知一旦北伐成功,他的地位再无人可撼动,到那时就是代天子篡位,无人能够有力回天。”赵柔嘉忍不住怒火反驳道。
万俟禼淡然一笑,掩饰内心最真实想法,他并不关心天下是谁的,倒是在乎自己的权势富贵,封公荫子,扬名后世,赵柔嘉说王秀会谋朝篡位,他却有不同看法,或许王秀有能力去篡位,看情形却倾向于做曹操,这点却和赵柔嘉不谋而合,只是他们却不会说出来。
李琮瞥了眼万俟禼,尖着嗓子道:“主主所言极是,自从内外朝分治,王相公就操纵外朝政务,现在到了扶持监国,恐怕官家要成太上,娘娘反倒不闻不问,奴臣百思不得其解”
“大伴慎言。”赵柔嘉不满地瞪了眼李琮,这厮简直就是搅屎棍,她非常不满朱琏和王秀的关系,也能看出点猫腻,却不代表任由奴臣去说家事。
李琮眼皮子一跳,赵柔嘉那瞬间的杀机,让他感觉有点后怕,自己再怎么混也是赵家的奴臣,决不能等同万俟禼,人家可是士大夫,本就有资格议论皇室。
“大长公主,时局稳定,断不能贸然行事,还是要官家起来坐朝,才能有机会扳回一局。”万俟禼也看不上李琮,阉寺就是阉寺,不学无术又目光短浅,竟然在谋划王秀的同时,把朱琏也带进去,简直就是该杀。
薛归义一脸的不耐烦,颇有几分雄壮地道:“长公主有事吩咐,我定然誓死相随。”
万俟禼翻个白眼,暗骂不知深浅的莽夫,区区御龙骨朵子直,就算全部是死士,也不过百余人罢了,能掀起什么大浪,不过是贪图公主美色的无耻之徒,还在这里呱噪,要是放在他身为御史中丞时,连理都不会理对方。
赵柔嘉平静如斯,看不出任何的变化,淡淡地道:“太尉忠心我家,官家必能体察。”
“这是末将本份。”薛归义嘴里说着,目光却落在那绝色倾国的脸蛋上,恨不得就搂入怀中。
赵柔嘉岂能不知薛归义心思,却妩媚地笑了,她需要这厮为她所用,必要的宽容还是要的,让对方欲罢不能是最有利的。
万俟禼真的有点牙疼,很不屑薛归义的丑态,沉声道:“长公主,官家可能上朝?”说着话,目光却转向李琮。
“官家很好。”赵柔嘉淡淡地道。
李琮点了点头,轻声道:“官家身子尚弱,却不像外界传言那种不堪,只是娘娘那里。。。。。”
赵柔嘉看着万俟禼,这厮是败在王秀手中,却还是有能力的,让她颇为倚重,李综的话被她刻意避开。
“还须从长计议!”万俟禼也拿不准主意,觉得还是拖延为好,不要把自己给陷进去了。
薛归义瞪了眼万俟禼,非常不满这厮的犹豫,既然大长公主说了,还那么磨磨唧唧,简直就是酸腐措大,这种人也能做到御史中丞,老天真是瞎了眼。
“也好,待我见过官家再说。”赵柔嘉淡淡地道,算是下了逐客令,薛归义再不舍得走,也不得不起身告退。
待他们相继而去,赵柔嘉自己坐在厅子内,一个身穿蓝袍的中年转过屏风,脸色苍老无须,看是宦官无疑。
其实,枢密院主持的兵棋推演,已经进行了十天,针对北上可能发生的变数,有针对性进行推演,知枢密院事朱胜非、同知院事赵鼎主持,具体的操作还是武将,尽管他们政见不同,却不妨碍齐心协力,毕竟是家国大事,容不得别样心思。
就在去岁,禁军高层进行了大调整,杨沂中任枢密院都参军,曲端任枢密副都参军,王渊任殿前司都指挥,张俊任侍卫马军都指挥,解潜任侍卫步军都指挥,王彦任北侍军都指挥,邵兴任西侍军都指挥。
王彦却因有病在身,由副都指挥岳飞、韩世忠赴行在。
他们对战争的指导分歧很大,争辩尤为激烈,北侍军兵力分配,北侍军和西侍军的作战区域都是重点,殿前司不识时务地插了杠子,殿前司副都指挥高平要划定单独战区,供殿前司大军作战,要求独立性比当年西北战事还高。
也是在去岁,禁军职事官阶又做了小规模调整,从原本的高稍稍下调,枢帅、殿帅皆为从二,使副为正四,侍卫司和侍军司五大帅由正三将为从三,使副为从四。这就是说,高平的官阶接近五大帅,成为军中强劲实权人物,他的话相当有份量。
不过,殿前司单独成立战区,这下子可算捅了马蜂窝,绝对是虎口夺食,岳飞、邵兴大为惊怒,纷纷驳斥高平的狂妄,连曲端、解潜也很不满,要不是杨沂中牵制,恐怕殿前司会承受不住压力。
曲端也就是个性缺陷,才没有正任都参军,地位被王渊超越,被不少将校引以为憾,连封元也为之可惜。
吃了大亏,也让曲端明白许多,行在不是陕西,他也不再是西侍军主帅,江宁汇集天下权贵,能把他玩弄鼓掌中的人比比皆是,性格逐渐沉默下来,虽说仍然是非常清傲,却相比当年低调许多,有主见陷入平庸的势头,要不是高平妄图取巧,他可能会沉默不语。
1195。第1195章 禁军的争权夺利
不能不说,曲端凭借战功,取得了很高的威望,就算在枢密都参军司,作为使副的他,话也要比杨沂中管用。
其实,也挺好明白的事,北伐是何等大事,朝廷准备了那么多年,无论是物质还是钱财,充足的不能再充足,也就是说,这是一场压倒性的战争,两府重臣还有各位大将,没人会看睁睁看着机会丢失。
不过,北侍军和西侍军看不上殿前司,他们早就私下达成默契,两大侍军司共同完成作战,北侍军主西侍军副,早把殿前司排出去,怎能让高平如意。
南侍军正在准备南征,实行的也是灭国之战,乐的冷眼看热闹,又有几分幸灾乐祸,看着几大衙门狗咬狗。
计划很简单,北侍军承担正面的进攻,西侍军分出一部支援河东,然后汇兵乌剌海城,直驱天德军向东,两军会师燕山,再齐头并进各显身手,曲端非常感兴趣,
杨沂中却有点吃味,这厮虽是河东禁军出身,南迁就一直在殿前司,可以说成为殿前司系领袖人物,决不愿看到殿前司受委屈,那是力挺高平,要让殿前司分一杯羹。
王渊也挺为难的,他是殿帅不假,论起跟脚却是北侍军,偏袒谁都不好,作为深韵为官之道的他,保持了中立立场,任由高平闹腾,只是维持不太过份皆可。
下午,王秀携宗良、费苏、虞允文来到枢密院,钟离睿已经到场,他在灵夏路四年,又任陕西路都转运使,去年回朝任枢密直学士,迁朝散大夫,解体了当年张启元的角色,权力却是张启元无法比拟的,实际领衔制定北伐作战指导。
矛盾是尖锐的,氛围是紧张的,场面却一团和气,大将都是有身份地位的人,不是市井贩夫走卒,该维系的脸面还是要有的,总不能青菜萝卜葱闹成一片,那也太折了朝廷脸面不是?王秀心里跟明镜一样。
这群贼厮鸟都不是好东西,笑脸的背后全是功利,相互间是寸步不让,让李纲也颇为恼火,几次气乎乎地打断他们。
他的态度很随意,虞允文却长见识了,惊讶地看着这群大帅讨价还价,算计的比文官还文官,简直是一群老狐狸。
钟离睿脸色平静,不时地来两句,调和各位大帅的矛盾,枢密直学士为从三,是为他的阶低于殿帅、枢帅两位大帅,高于三衙大帅,却又是枢密院掌权人物,意见不容忽视。
高平见王秀不言不语,封元也默不作声,他不敢轻易撩王秀虎须,却看着封元,笑眯眯地道:“封都监是车兵主帅,也要率队参战,你来说说道理,当年西北行营也是单独作战,诺大的河北、河东,竟然无殿前司立足之地。”
王秀看了眼高平,并没有说话,他对这厮小心思明了,不由地心下暗笑。
其实,他对高平并没有恶意,对这厮一贯表现也很满意,最少能做到不惹事,也不结党营私,却是很忠心皇室,这点就够了,别的都是小节,不就是名利心强,想要登上太尉兼差殿帅的武人顶峰嘛!是个有抱负的将校,都会有这种心思。
封元笑了笑,道:“太尉,在下自然服从军令,殿前司能选军出战,自然会组成行营。”
娘地,什么叫能选军出战?这话等于没说,高平瞪了眼封元,脸色不悦地转过脸去,正所谓话不投机半句多,既然人家不温不火表态,他也再无兴趣理会。
今天,并不是决断的日子,大帅们在一起争利益,那些都参军、副都参军,管勾、勾当行军参军们,根据职方司的兵要,一起推演战略战术。
王秀毫不在意,他不想再看这帮人争权夺利,独自来到一所偏殿饮茶,钟离睿却和邵兴、岳飞连襟而来,不由地笑道:“你们不在那高谈阔论,来我这里作甚?”
钟离睿莞尔一笑,看向邵兴、岳飞,脸色尽是玩味。
邵兴态度很恭敬,道:“来走走王相公门路。”
钟离睿嘴角一抽,这话说的挺实在,完全是既恭维又直白,一点也不拖泥带水,看是莽撞无心,却又饱含深意,实际等于将了王秀一军。
岳飞脸色冷峻,目光有几分不情愿,只是在邵兴身侧,轻轻地咳嗦一声。
说实话,王秀对于岳飞很器重,却没有到极端的高度。怎么?他的力挽狂澜,主持大宋行朝的内政外交,屡次料敌先机,挫败金军的南侵,更了解那些被埋没的人才,无论是邵兴还是李彦仙、徐徽言,都改变了原本的宿命,连曲端也活到了今天,这些都是人中豪杰啊!
先不说曲端、王渊了,邵兴、李彦仙哪个不是能节制大军十万,征战天下的主?岳飞是很优秀不假,那仅仅是优秀的大将,完全没有另一时空的风范,那个时代是国策失误、名将凋零,才让后辈有崭露头角机会。
这厮,反倒是依旧心高气傲,野心勃勃,脾气还挺拽,能够成为北侍军副都指挥,还是王秀出自曾经敬仰的私心,说实在的,有曲端、王渊、李彦仙、邵兴等老将仍在,他还真不能算顶级的名将。
“走门路?我竟然上了太尉的当。”钟离睿呵呵地笑了,他还能多说什么?只能打着马虎眼。
“能走钟离学士门路,见到相公一面,也算是庆幸。”邵兴呵呵地笑了,钟离睿真是妙人,缓解了些许尴尬。
王秀见邵兴姿态很低,显然是非常高兴,到了他这个地位,受到尊重是很重要的,那些小算计无关紧要,更无伤大雅,面容上的笑容更浓了,温声道:“太尉客气,你是边军大帅,我没有亲自迎接,就是失礼了,倒是直学士好轻佻。”
钟离睿并不以为意,他在王秀那几乎不可撼动。属于核心中的核心,王秀说他是在拉拢关系。
“沙州那边怎样?”王秀并没有延伸话题,而是转到边境防务上。
钟离睿目光转向邵兴,王秀也非常直白,开头就直入主题,就看邵兴怎样说了。
1196。第1196章 大宋禁军的实力
“无事,西军可抽调番汉马军三万。”邵兴是什么人,他能处理复杂的番汉杂居琐事,自然能听出王秀意思,那里是问边事,在旁敲侧击西侍军参战兵力,枢密院都参军司推演是有,王秀问却意味深长,决不能当简单的客套。
他在稍顿时觉得意犹未尽,又道:“三万吏士东调,其余可汇集六万人北上。”
“王相公,不问北伐却问河西,在下实在不解。”岳飞脸色冷峻,非常不客气地来了句。
邵兴脸色大变,暗骂岳飞孟浪,王相公明问沙州,实际点明西侍军承受力量,这可是决定战场秩序的大事,这厮是不懂还是装不懂?急忙道:“王相公,这。。。。鹏举心直口快。。。。”
钟离睿也是眉头紧蹙,脸色木纳地瞪着岳飞,就像是看着傻瓜。也是,是想岳飞征战河西多年,可以说独当一面,那么浅显的道理还看不明白?他有点不敢相信。
王秀挥了挥手,转首看向岳飞,目光有几分玩味,淡淡地道:“太尉以为如何去问?”
岳飞并没有意识到不妙,不觉得他反问的不妥当,眉头一扬,朗声道:“朝廷在河西击溃虏人,羌蕃莫不咸服,神武军在前,拱辰军殿后,辅助陇右都护兵,三万劲旅,谁敢进犯?”
王秀不置可否,岳飞在河西多年,跟随邵兴是征战杀伐,是成为马军知名将帅不假,却仅仅是其中一位,大宋行朝可为中兴极致,名将如云。
自从实施各部精兵简政,禁军军号没有减少,反倒是增加了几个军号,只是满编的部队下降,北侍军满编军保持五个,西侍军有四个,而驻扎河西的神武、拱辰二军恰恰是满编军,半数汉军半数番军,战斗力极为强悍。
岳飞的话也有道理,河西禁军两万余人,几乎全部是马军,全部经过多年战火锻炼,如果非得给个战斗力评价,那就是不逊于前唐安西都护大军,再加上陇右都护兵马支援,很难有外部势力撼动,西侍军主力完全可以东调。
钟离睿瞥了眼岳飞,淡淡地道:“不问西北边务,怎能说到北方,兵者国事,决不能看一隅。”
邵兴见岳飞脸色不悦,怕这厮再说糊涂话,急忙道:“学士说的是,只有西北稳定,才能抽调大军东进。”
王秀洒脱地笑了,岳飞固然有卓越的军事才华,却是政治上的侏儒,他也没有一般见识,温声道:“太尉说西军出动三万马军,固然是不错,这些马军却要用到刀刃上。”
大宋是精兵简政不假,但那都是某些步军部队,马军和车兵反到加强,连南侍军也编制一个旅镇的马军。
普通步军比较好训练,日常由乡军组织会操,还有各地招箭社,只需要平时保留骨干,战时可以迅速扩军。
马军和车兵却不同步军,那是要是长期训练,又是技术兵种,不是朝夕可以组建。
这些年,他不仅稳步发展马政,还对西北环境制定系列保护政策,规定各马场不能掠夺性开发,甚至封育草场。
由此,全国的战马数量并没有增多,甚至比党项人时期还有减少,一切源以保护西北生态,避免草场退化成荒漠。
这些是他强行推行的政策,早遭到反对时,引用先秦时代的理论,用文王话说就是“山林非时不升斤斧,以成草木之长;川泽非时不入罟,以成鱼鳖之长;不麛不卵,以成鸟兽之长。是以鱼鳖归其渊,鸟兽归其林,孤寡辛苦,咸赖其生。”
律法中直接用周代《伐崇令》:“毋坏屋,毋坟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
他不仅限制掠夺性开发,还制定各军州植树造林法令,当做西北军州和军事并重的政绩,凡是不能改善生态环境的州县,官长一律不得升迁,有恶化林木草场者,会被罢官夺职的,当然还会被罚钱财,大家所不能承受。
虽然,大的效果还没有出来,却真正形成制度,没有人愿意拿前程开玩笑,大片的山区在植树造林,草场也逐步封育,玉泉山、钟山院自然学科受到重视,那些宝贝疙瘩,可都是知州、知县的升官依仗啊!
由此,大宋马军发展受到限制,并没有恢复到汉唐鼎盛的辉煌,西北马场各类马匹四十余万匹。
殿前司编制马军三万,实际有四千,西侍军编制马军六万,实际有四万,北侍军编制马军五万,实际有两万五千,南侍军编制马军万人,实际只有三千,半数部队副马还是骡马,两成有的没有副马,相比收复西北之前,马军的境况大大改善,最少主马不用那些吐蕃马和西南马。
邵兴尴尬地笑了,他说能出动三万马军,的确是想从河西调兵,以陕西其它部队兵马,显然不能满足。
钟离睿眼珠子一转,道:“大人,朝廷养马数十万,战时也能动用,三万锐兵可行。”
王秀并没有在这方面计较,能够调动两万车兵,五万马军参足够了,关键还在战略战略和辎重保障,道:“虏人锐气不如当年,实力仍不能轻蔑,他们也没有闲着,倒是训练出一批精兵,面对对方的反击必可避免,却不一定非得用马军才能克敌制胜,关键在于战场调度,眼睛亮了,退能跑了比什么都管用。”
岳飞认同王秀的话,作为大将非常明白关键所在,战场军情的搜集判断,辎重补给的保障尤为重要,那就是说统一调配的重要性,也是他和邵兴连襟而来的目地。
既然王秀做了肯定,他毫不客气地道:“末将以为北伐乃国朝第一要务,一些将帅竟为了一军私利,一人名声,公然要求割裂整个战场,导致禁军无法取得统一节制,相公勿怪末将放肆,此或许会导致大军北上的受挫。”
王秀听的眉头一挑,钟离睿也是脸色不堪,深深地看了眼岳飞,目光充满了埋怨。
1197。第1197章 战争主导权争端
邵兴听的心惊肉跳,他也非常关心这点,却埋怨岳飞说的直白,直接指向殿前司,岂不知朝廷形势复杂,枢密都参军司和殿前司明争暗斗,万一深陷其中,他们可就麻烦了,这摊子浑水,可不是外军大将能参合的,急忙道:“鹏举,王相公身为天子冢宰,岂能不知?”
王秀知岳飞很不满,北侍军和西侍军也有猫腻,连襟而来是为争取利益,他对此次并不感兴趣。;: 。 有些事情牵扯利益太多,就算是他也不能不通盘考虑,就拿殿前司要划分独立战区,牵扯到李纲、李光等人,不能不谨慎从事。
想了想,含笑道:“知道太尉心胸坦荡,此事干系大策,断不会任人率意,朝廷军法有规定,各大侍军司总战区一切事务,不能统御各部将校,那岂不成了笑话。”
邵兴老于世故,对王秀的话品味再三,总觉得缺了点什么,军法规定是规定,还有便宜行事的道理,你有话没说啊!
但是,此时他又不能提醒,毕竟军规放在那里,有些事做了可以,你要是说出来就不对了。
岳飞认为王秀确定北侍军指导,在他看来河北河东以及燕山的作战,都是归于北侍军,西侍军司通过西京方向协助,殿前司就更不用说了,就算组成行营,也得归北侍军节制,就不要说给他们单独的战区了。
念头豁达,看王秀顺眼许多,朗声道:“北侍军主北上征伐,还应该包括在高丽的偏师,侍卫水军也要统一节制。两大侍军司会师燕山,再两路兵进收复四郡。”
钟离睿也是别有意味,这厮简直痴心妄想,拉拢西侍军协同作战,那也就算了,竟然还想把侍卫水军、殿前司都并入节制,胃口不是一般地大,政治敏锐性不是一般地短。
且不说殿前司非常强势,后面有诸多大佬支撑,连王秀也不得不给几分面子,就拿侍卫水军来说,那可是王秀的绝对亲信,甚至比拱圣军还要嫡系,你想把侍卫水军划归麾下,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就算王秀答应了,相隔茫茫大海作战,你怎么去有效的节制?不过是做出总的战争指导,让侍卫水军自由发挥,实际上还不能把人家怎样,反倒是落了一身的不是。
王秀眉头一挑,嘴角挂着玩味地笑,先不说通讯问题的限制,就是机械化战争时代,那么幅员辽阔的战区,那么多分属不同衙门的兵马,也不是容易的事情,现今要实现简直是笑话,也超出大帅能力范畴。
把整个大宋行朝将帅数落遍,能找出节制三十余万大军,在数千里战线上作战的大帅吗?没有,绝对没有。
邵兴是嘴角抽缩,他是明智的赞同北侍军主导,却从未想到西侍军并入北侍军节制,更没想过侍卫水军。
按照他的设想,西侍军并不是北侍军的附庸,而是主导西京和河东北部的战事,北侍军在河北和河东南部作战。整个战争指导是北侍军兵抵燕山,西侍军出飞狐会师燕山。
至于侍卫水军,人家是支撑高丽侧翼,威逼燕山沿海。
岳飞的口吻隐隐有燕山战事结束前,由北侍军为主导味道,就算自燕山北上也很含糊,这就让他警惕起来,多年的共事让他了解,这厮胃口相当大,难不保把西侍军给吞了。
就算当年灭夏战事,西侍军作为主导,北侍军派兵来参战,也承担对抗金军重任,却依然有相对独立的地位,战功论功行赏并驾齐驱。此次,他的意图也很明显,在西京方向西侍军自成一路。大不了派一两个军加入北侍军,在河东进行支援作战。
“北侍军的战线太长,枢参尚没有最终确定。”钟离睿瞥了眼岳飞淡淡地道。
王秀慢慢颔首,不紧不慢地道:“的确是个问题,需要好生筹划才是。”
岳飞瞪大眼睛看着钟离睿,战线太长是何意,这还叫人话吗?分明是要分割北侍军的战区,就算他竭力拉拢邵兴,也绝不会出让北侍军的利益,朗声道:“学士,战线长是无不可,关键在调动兵马,我北侍军十三军枕戈待旦,足够应付任何危机,西侍军牵制天德军,选三万骑入河东策应最恰当。”
三万骑入河东,整个西侍军才有多少马军,除了必须驻扎各地的马军,能够抽调的也不过三万。王秀不免暗笑,天下哪有那么便宜的事,你把功劳都争过去了,别人岂能让你如愿?就是他大权在握,也无法做到肆意妄为,何况区区北侍军使副,道:“此事,自有枢参。”
岳飞脸色越发不好看,王秀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