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权倾大宋-第1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这话等于没说,当时没有拿到刺客,事后肯定要严加缉拿,赵谌却点头道“宰相说的是,目无朝廷的狂妄之徒,必须速速查办,却不知如何下手”
赵谌的话实在有失水准,连大致范围也想不到,让两府重臣大跌眼镜,刺杀蔡易是显而易见,幕后主事人并不难圈定范围,他们可以肯定是那些心怀怨恨的裁撤将帅,这群人不敢对王秀怎样,也不敢公开诋毁天子,蔡易作为实际操作人之一,又是蔡京的孙子,显然是很好地下手目标。
胡安国觉得有必要提醒天子,他道“陛下,蔡大人素来温雅,绝少有仇家,因主持枢密院裁撤禁军名籍,惹了一些将帅怒气,他们自然把火洒在蔡大人身。”
很明白了,简直是告诉他针对方向,赵谌再不明白,那简直是头猪了,他脸色赫然,幸亏离的远大家看不到,怒气冲冲地道“这些亡命之徒好大胆子,立即让兵部查办。”
唐格稍加犹豫,朗声道“近来,被罢黜的禁军将帅怨言极大,他们屡屡闹事,还需要善加安抚才是。”
各地兵马要被裁撤二十万,会有多少将校回归民间尽管有大笔的遣散费用,甚至一些将校进入厢军,但也不是某些人能接受的,自然引起很多人的不满。
也是,这些人在天下大乱,谋取了不低的阶官,拿着优厚的俸禄享受,哪想到会被裁撤,夺人饭碗自然遭人嫉恨。
当年,是连蔡京这种位高权重的老臣,也要拿出高出寻常禁军五倍的钱粮,来供养东京四辅的兵马,可见那群骄兵悍将。不要说武人身份贱,那只是人们思想的,反映到社会地位,一旦拿到真格真的较量,武人的力量还是强大的,多了他们的饭锅子,他们能让你好过
“陛下,刺杀直学士是裁撤禁军造成的,都虞侯司当密切关注军动态,尤其放在两大宣抚司。”
许翰出班建议,众人纷纷颔首称是。
新军制首先针对行在驻泊兵马,有殿前司六军,皇城司军还有三衙直属驻泊兵马,行在周边包括淮南东、西路沿淮南部和两浙路、江西东路东北部,共有禁军十五万,面对裁撤的反对声音最小。
也难怪,按照内外诸军相互制衡制度,各地禁军高于行在兵马两倍,还需要不算补充,有点失去平衡了。所以,殿前司六军,皇城司军很少裁撤,被剪下来的也是实在不堪一用的,大多编入各县衙门。
再说,殿前司军半数是王秀的勤王大军,基本都是精锐,新兵传承光辉战史,自然是刻苦训练成为精锐,哪轮到裁撤。
侍卫马步军的直属部队,也基本是各地禁军选拔精锐吏士,既然外军必须保持庞大规模,内军只能以质取胜,侍卫水军自然不用说。
“许大人的意思是,问题出在五路宣抚司”唐格看了眼许翰徐徐问道。
许翰淡淡一笑,朗声道“殿前司和皇城司将帅,几乎没有筛减,算有高职低,人家也犯不着干丢脑袋的事。陕西六路禁军十余万人,需要防备党项又要警戒河东,兵力是相当的紧张,曲端手段又非常强势,裁撤兵员都进了散员备用,看来只有北面五路禁军,可能性最大。”
唐格意味深长地一笑,许翰也不是好东西,竟然不忘给曲端点眼药。也是,这厮和唐重、王庶关系不错,两位不太能压住曲端,不借机打压曲端反倒是不正常。
许翰指出刺杀蔡易嫌疑最大的,应该是京东、京西、京畿五路宣抚司,众人几乎一致认可。
说白了,为了应对女真人不断地挑衅,五路的将帅都有很大的权力,甚至是宗泽诏安的盗匪。
当年,宗泽以人格魅力制约诸将,辅助杀伐镇压不屑,倒是没有发生大的乱子,再加时局趋于稳定,很多盗匪出身将士不愿从军,五路兵马才散去大半,剩下的都是热衷权势,也有一定地位的人,他们很多人还带有匪气,自然很不甘心被裁撤。
再说,五路宣抚司兵马本是混乱,近三十万将士有河北、河东、京东、京西的兵马,相互是很不服气的。新军制实施以来,重点针对的是五路宣抚司,北方面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司成立,预设十二个军都指挥司,总兵力十六万人,仅裁撤将士达十万人,绝对得罪一大批人,里面还能没有几个愣头青显然是不可能的。
谭世绩和蔡易关系平常,但作为枢密院的长官,蔡易被刺绝对是他的耻辱,生生打他的脸皮,强硬地道“刺杀朝廷大臣,简直是胆大妄为,无论是大帅还是亡命匪徒,此案必须一查到底,绝不能股息迁,定要绝五代之祸根。”
武人刺杀大臣直接触及了官的底线,两府和尚书六部重臣表现出空前的一致,并以朝堂少有地直白,毫不委婉、客气地要求严办,避免武人触犯人的逆鳞。
赵谌稍加沉吟,沉声道“卿家所言甚是,此事绝不能姑息,无论是谁必将严惩不殆。”
秦桧态度颇有意味,并没有任何的愤怒,反而道“陛下,兹事体大,须得禀明太后。”
赵谌一怔,眼闪过一抹不悦,但还是开口道“也好,刺杀大臣是军国重事,断不能草率。”
。。。
第617章 权知杭州军州事59
蔡易在府邸门前被刺,算没有被杀死,那也是大宋开国头一遭,南京江宁府的各种小报竞相传报,甚至有传言禁军哗变,一时间谣言四起、人心惶惶。
小报却推波助澜,吸引人的眼球,从狠狠地赚了一笔,某些人笑的合不拢嘴。他们可不管你是非曲折,也不管你天下大乱,只要有钱挣,他们甚至敢对宰相造谣,这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蔡大人没死,怎的连一点消息也没有这也太怪了。”
“还没死听说这刺客箭法极准,那可是神臂弓啊蔡大人被贯胸而过,又没有身披软甲,岂能抗得住,算当时没事,恐怕也支撑不了几天。”
“胡说,你从哪听说蔡大人被贯胸而过,谁也没有亲眼看到,只是传言吴相公箭后,被家人抬进府,你没看到,这几日几位御药在蔡府进进出出。”
“这么说蔡大人真没有当场毙命,刺客倒底是何方神圣,怎生与蔡大人有如此仇恨”
“糊涂,难倒你看不出来这其的玄机”
“话说这次禁军裁撤,那么多人被裁了下来,难保没有心怀怨恨的亡命之徒,看来蔡大人也不容易,谭相公也要小心了,不要被人刺杀了。”
“这些亡命之徒,岂是易于之辈,端了他们的饭碗,岂能不与你拼命。”
“你说这刺客倒是谁指派而来。”
“天晓得、天晓得,枢密院和兵部得罪人多了,恐怕此时不知多少人暗自拍手称快。”
“朝廷必然是极为震动,恐怕会对禁军开刀了”
“这是自然,不过若是蔡大人不能理事,朝局势恐怕又要变动。”
“王相公三年任期快满了,恐怕是要回朝了吧”
“八成是这样,那帮无法无天的贼军汉,也只有王相公能弹压,他回来主持大局,还能让人安心。”
“李相公也不差,以忠义论,咱还是看好李相公。”
“沿京畿五路岂能少了李相公坐镇,太没见识了。”
“好了,好了,两位相公迟早要回朝的,咱们还是静待朝廷如何处置。”
朝野有点古怪,大家都拭目以待,等候朝廷调查的结果。
蔡易的遇刺,王秀极为震怒,他知道一切都是冲他来的,蔡易不过是了无妄之灾,好在没有出了人命。他愤怒下绝不能姑息迁,立即奏要求朝廷严厉查办,他在军实力雄厚,所用的将校大多是有能力的人,案子委托他们秘密调查,决定无论是谁,一经查实立即杀鸡儆猴。
在官塘抵达杭州的第二天,七名急脚子火速北,分别奔赴王德、封元、吴革等人军。
刺杀案过了近月,朱琏几次派御药探视蔡易,对外表达绝不姑息的态度,她召见孙傅、唐格、秦桧和谭世绩,开口道“案子继续办理,秋防在即,枢密院新军编制不可无人,诸位是怎样看的”
孙傅与唐格面面相嘘,兵部都虞侯司和刑部圈定范围不假,但是牵扯将帅太多,又不能强行调查,怕引起惊惧不安将帅们的异动,从而引发军的不稳定,以至于投鼠忌器,不能确定倒底是谁。
但是,秦桧可不认为朱琏的召见,单单为了刺杀案,想要催促只需严令尚书兵部,严令刑部速速办案,压根不需要召见两府执政。
孙傅、唐格眼珠子一转,也明白的差不多了。
“眼看秋防在即,枢密院主持机速司和新军规划的直学士,断不可缺人。”谭世绩不问那一套,蔡易在家休养,影响到枢密院正常运行,也该换人了。
唐格心领神会,蔡易是王秀的干将,能把这厮拿下总归好,消减王秀对枢密院兵要的影响力。不过,为了照顾当年蔡家的照拂,也不能做得太绝,需要对蔡易妥善安置,不能冷了人心,又让王秀抓住口实。
他稍加沉吟,当下道“直学士地位显要,断不能久缺,还是选派得力大臣充任,以免误了大事。但是,蔡大人也是殚精竭虑,又为家国收了伤害,不能不善加体味。”
秦桧一阵牙疼,分明是落井下石,撬王秀的墙角,又卖给蔡易个好,绝对老滑头的手段,真是太不地道了不过,朱琏的态度是至关重要的,还能挽回局面,他立即道“可以从枢密院升任,调李宣抚回朝。”
朱琏一怔,连孙傅、唐格和谭世绩也吃了一惊,秦桧是王秀主要的干将,应该举荐王秀的人执掌机速司和新军,怎么语焉不详下又提李纲,似乎不太符合逻辑。
秦桧这厮要干什么众人心亮出大大地问好。
“太后,李大人主持五路近三载,军颇有威望,朝廷既然力行新军制,又得弹压将帅,只能让李大人回朝担负大任,才能彰显朝廷罢黜亢员的决心,震慑那些亡命小人。”秦桧解释为何启用李纲,说的是坦坦荡荡,让人无可辩驳。
看是老成持重之言,但真是一箭双雕啊孙傅、唐格等人都无法全然对抗王秀,李纲是唯一能正面抗衡王秀的重臣,这是士林公认的事实。
是因李纲受命于危难,有着出色的表现,在军也有一批拥护者,再加康王成立大元帅府,他又鼎力相助,坚决主战的态度,让他的声望绝不王秀低,绝非在场大臣可。
这次的事件,预示着王秀即将回归朝廷,任谁都毫不怀疑,那朝廷必须有制衡王秀的人。
既然王秀快要回到朝廷,李纲也应该趁机回来,大家都意识到了,却无人说出来,没想到被秦桧隐晦地说出,令人遐想万般。
不过,王秀知杭州,主持各项改良试点,已经初见成效,既然改良要继续下去,他肯定要入书门下;李纲执掌宣抚司,虽然金军并未骚扰,但也是居功丰伟,赏罚分明,惩办不力,震慑诸军,担负枢密使恰如其分。
不能不说。两人同时外放,有能同时回来,的确是绝佳的搭档。当然,这种搭档是建立在权力制衡的,而不是体现在合作,但秦桧能有那么好的心思
。。。
第618章 权知杭州军州事60
不能不说,秦桧说的又很公允,让人找不出道道,连谭世绩也没有反对,李纲回朝的方向早注定,他想阻拦也不可能,反正他要么出枢密院进入尚书六部,要么继续留任,枢密院不是没有过两正一副,正副使历来都是轮流掌印,并不是正使统辖副使,大宋朝廷没这个规定。 敬请记住我们的址:匕匕小說:Ыqi。
孙傅目光复杂,他感觉不到秦桧有恶意,犹豫地道“李大人回朝,何人担任宣抚使”
唐格不言不语,他多少察觉秦桧的用意,在大义凛然下的龌龊。是想,李纲联合张叔夜让枢密院做大,压迫他和孙傅,但此一时彼一时,张叔夜的病故,张李体系的瓦解,枢密院顷刻间沦为王秀掌物,是他绝不允许的,竭力支持李纲重回枢密院,是当前最佳选择。
但是,李纲回到枢密院岂能沦为他的枪头,必然会抓住枢密院权柄,来全力制衡都事堂。如此,行了三团政治力量,他必然委曲求全,向李刚靠拢,秦桧作为王秀的盟友,得到的利益将会更大。
“沿河五路关系重大,兼护北侍军都司,非重臣不能担当重任。”朱琏态度很暧昧,她也倾向李纲回朝,但宣抚司人选不能草率,那些刺头可不是一般人能玩的动。
新军制实行第二年,南侍军司形同虚设,部分执掌由侍卫水军司承担,殿前司也承担了部分职责。
西、北两大侍军司也是设副都指挥使,都指挥由宣抚司宣抚副使担任,这也是必须要走的过程,朝廷不可能给武官一下放权,算朱琏那么信任王秀,也不能全部任由他。
“宣抚司副使,龙图阁侍制张所颇有谋略,军威望也高,可以担当方面大任,臣认为宣抚判官张大人才智过人,有张侍制辅佐,五路可保无恙。”
秦桧继续来了句,语不惊人不罢休,让孙傅一阵切牙,这厮是怎么了,难道和王秀起了间隙
唐格也是一脸的玩味,秦会之这厮可真是卑鄙无耻,玩起了利益最大化游戏。把五路宣抚司给了张启元,那绝对是培养王秀的对头,然张启元积累雄厚的政治资本。
不过,他在体味秦桧心思时,态度颇为玩味,想必王秀知道了,脸色会很精彩吧
朱琏认真考虑片刻,犹豫地道“张所交通河北义士,是不可多得之人才,诸位卿家看杭州由哪位接任才好”她把正副使臣暂时放下,先去解决杭州的问题。
秦桧撇撇嘴,朱琏依旧对王秀恩宠有加,完全超出他的想象,他的脸色有些不好看,目光变的稍有游离,双目闪过一丝不甘。
孙傅、唐格心情复杂,不能否认王秀推动改良的正确性,短短两年多,整个杭州发展迅速,带动两浙路的发展,方腊叛乱的痕迹正被磨平。
王秀这厮以稳健、低调地手段,改良的阻力几乎微乎其微,但他们不敢肯定,全国范围内实施的反应,还是那点为了天子的执念,让他们不能拒绝王秀。
正各有心思时,张泉尖声喊道“官家驾到。”
却见赵谌快步进来,见孙傅、唐格、秦桧等人都在,眼睑闪过一道精光,走到朱琏前轻声道“娘娘。”
“臣告退。”既然赵谌来了,他们也知道该退下了。
待众人退下,朱琏微笑看着赵谌,温和地道“官家有事”
“蔡卿家事过了旬月,外面谣言四起,不少谏官书新军制乱将帅之心,还请暂缓行之。”赵谌心情很不爽快。
“官家怎样看”朱琏淡淡地道,她很希望儿子拿个真确主意。
“才开始没多久,造成将帅行刺杀直学士,不如缓缓再说。”赵谌有点犹豫,他真的拿不定主意。
朱琏看了眼儿子,眸子里闪过一抹失望,但自己的儿子,大宋的天子,又不得不耐心去教导,淡淡地道“自古改制哪有一帆风顺,无论是禁军组编,还是相公在杭州的施政,莫不是为了官家的天下。那些迂腐人死抱前人章,不过是卖弄自己,侥幸声誉,可曾见两府和那些重要职事官议论”
赵谌想了半天,摇了摇头,道“总归是清流议论,娘娘不要计较才是。”
朱琏再次失望,自己说了那么多,怎么儿子是不开窍难怪王秀曾忧虑赵谌没有大才,甚至连守成之主也难以做到,她还埋怨过王秀,认为王秀对自己的儿子认识不够,要求的实在太高了,却失望地发现,儿子亲政后的表现很差,连她都很失望,何况才富八斗的王秀。
“查应该查下去,决不能轻易放过,风气一旦形成,对后世的危害极大。”
“罢黜将帅太多,一时间千头万绪无法分出真凶,又怕牵连过多,最终不好收拾。”赵谌也有自己的担忧,北方没有大战,但年年小规模冲突不断,一旦有了乱子会迎娶大麻烦,天下是他的,他不可能不认真点。
“是不能这样查下去,应当想想别的法子。”朱琏也认真思考过,能不引起将帅恐慌最好。
“娘娘认为当如何”
“哀家已经归政,非军国重事,不便干预外朝。”朱琏淡淡地回绝,已经奉还了大政,她也不想让那些谏官说话,落下皇太后干涉政务的恶名。
“娘娘,召见诸位卿家何事”赵谌倒底是少年心性,肚子里压不住事情,说白了是城府不够。
朱琏黛眉微蹙,淡淡地道“蔡易在家,枢密院机速司和新军改良不能无人主持,他们是曾经的辅政,来拿个主意。”她用曾经的辅政,很明确告诉赵谌,不是我要干政,而是涉及改良事务,属于军国大事。最重要的是提醒赵谌,但曾经的辅政个个都是重臣,辅政制度是取消了,但这些人的影响力是无以伦的,你应该尊重这些老臣的意见。
赵谌脸色很不好看,并没有再说话,他却对这些重臣很乏味,一个个表面道貌岸然,实际是为了权柄斗来斗去,他从小目睹两府的争斗,对这些重臣颇为不屑。
。。。
第619章 权知杭州军州事61
朱琏当作没有看到,一个小屁孩而已,意气用事的孩子气,要是当真那浅薄了,她继续道“相公牧守杭州任期快满了,哀家和几位卿家也是为王相公事,多事之秋,下面总有人不安分,还需要劳累诸公。 xinЫqi ”
赵谌眉头微蹙,他有点不愿意王秀回朝,原来是太后垂帘,他心里还能平衡,现在已经亲政了,哪里还想让王秀指手画脚,有些生硬地道“朝野士人纷纷指责玉泉山书院不习孔孟教化,专学巧淫技,两浙路民风本趋利,到任不讲教化,却力捧工商,有违圣人之道,王秀。。”
“住口,相公名讳也是你能叫的。”朱琏脸色一变,出口呵斥赵谌,但她立即意识到失言,急忙改口道“相公是兴栋梁,官家的大恩人,断不能随意称呼。”
赵谌惊讶朱琏的激动,但他非常不满朱琏维护王秀,也来不及想的太深,辩解道“娘娘,王哦,他是勤王救驾不假,但也那是作为大臣的本分,他率领大军不勤王,要干什么我听说他曾经观兵陈州不前。”
朱琏瞪着赵谌,目光出地愤怒,厉声道“是哪个在官家面前谗言难道官家听风是风,看雨成雨”
“怎么是谗言,都是事实。”赵谌见朱琏愤怒,有点心虚了,不由地压低了嗓门。
“你好糊涂。”朱琏恨铁不成钢,她明白了三五分,定然是那些不甘寂寞的小人,在赵谌耳边嚼舌头,不由地怒道“官家听好了,相公是观兵陈州不假,但当年事你又能知道多少可知相公仗剑护卫太登基,那一夜是有多凶险如果没有相公,恐怕太进不了福宁殿大门。你又可知相公连战连捷,以数千人大胜牟驼岗,连斡离不也差点被拿下,若非他们拿你九叔为人质,恐怕虏人早被打败了,但相公却被小人构陷冷落不堪。”
“当年,相公知孟州,眼看大势无可挽回,折彦质在大河犹豫不决,李回也胆小如鼠,大河下形同虚设。相公这才果断斩杀折彦质,辛苦收集了十万溃兵。所谓观兵陈州,不过是要整编残兵败将,官家是一国之君,岂能不知败兵需要编练,才能投入战事至于说他有异心,试问天下掌兵大臣,除了相公哪个来勤王救驾”
“你是当时十岁了,也应该看到战事正酣,相公亲自率军杀透重围而来,斩杀了那些乱臣贼子,保下我母子平安。”
“官家给我记住了,天下是赵家的不假,但天下又是天下人的,天下有德者居之。下数千年来,天下换了多少天子,王公将相宁有种乎,难道你的书白读了没有相公,不知几人称王、几人称帝”
“相公恭忠体国,玉泉山书院讲杂学又有何妨天下缺的不是空谈的书生,而是经邦治国的人才,相公创办书院正是为国培养有用人才,而不是那些穷措大。”
“力捧工商又怎的没有工商,南米不能北运,器械不能打造,户部、太府何以增两浙路钱一千六百万贯让自诩书生的措大能出制造精良机械嘛可以织出能为朝廷换来滚滚财富的布帛吗他们有能耐阻止虏人南下吗”
“百无一用是书生,平日里高谈阔论,自以为是,知道对他人指指点点,看谁都是低他们一头,指责非孔孟学术是旁门左道,真是可笑到了极点。你也见识过黄药,那才是军国利器,听说座钟也快研制成功,阴天下雨也能报时辰,难道都是巧淫技弩箭增程八十步,官家可知其的好处”
“半部论语治天下,总是没错的。”赵谌见朱琏疾言厉色,弱弱地回了句,他在母亲的狂轰乱炸下,实在没有脾气。
“圣人说的是道理,圣人也是人,夫子说以德报怨、何以报德难道官家不明白其道理。所谓天子,外儒内法杂王霸之道,当博百家之长用于治国、足食、富民,读书看正不要看批注,儒安抚万民,法治理事务,杂百家经略四方,这才是合格的天子。”
“那些所谓的君子,表面抨击相公,实际哪个不从牟利,你看看那些海船行当,哪个没有世家的参合算没有去做也是没本事,眼红了。”
朱琏是生气了,她非常看不起那些道貌岸然的士人,表里一套背后一套,吃着别人给的肉,还要骂着别人。
赵谌仍然不服,但也不敢再惹朱琏动怒,多年的集威可不是闹着玩的。诚然,他又不得不承认王秀功绩有目共睹,算对王秀趋利评击最甚的儒者,也不得不承认新政改良有可取之处。
今年,两浙路的税赋增幅,连陈东也惊叹不已,历经方腊之乱和天下大乱,残破的两浙路再次崛起,户部司和太府寺认定,两浙路保持现有发展速度,只需要五年,天下将无一路可。
一些士人没有说出来,也不愿说的,王秀的新政并没有触及他们的根本利益,反而给了他们一条传家的新路子,钱农桑挣得快,反过来可以让他们买到更多的良田美宅。
“好了,不说那些烦心事,新军制正在按部班,相公的改良试行进行的不错,官家可曾筹划过将来”
“朝局稳固,各位卿家各安其位,一起按部班。”
朱琏暗自叹息,王秀和李纲的回朝,必然引起政治格局改变,她对王秀极尽放心,对李纲抱有一定成见,却不妨碍朝廷的制衡制度,赵谌竟然没有考虑过,不得不提醒道“枢密院,官家如何处置”
赵谌稍加斟酌,道“有枢谭世绩与朱胜主持,应该够了。”
“枢府事关军国稳定,断不能大意。”朱琏的意思很明白,要采取两正一副体系,可惜儿子竟然看不透。
“娘娘放心,孩儿明白。”
“好了,我也不愿多说,二姐要及笄了,明岁殿试,官家也要多留心。”朱琏感觉很累,恨不得让王秀立即回来。
。。。
第620章 权知杭州军州事62
“伯野兄,秦会之是怎样打算的”唐格陪孙傅回到都堂,一肚子心思,秦桧这厮简直是滑头,分明是利用他们夫人矛盾,来博取最大的政治利益,端不为人子。xin
若非不面对即将到来的王秀,他必然会谋划一番,把这厮的执政给拿下去。
“哦,他不过是小人,不要理会他。”孙傅很不屑地道。
原本,他是非常看好秦桧的,能在虏人威逼下坦坦荡荡,但自从进入两府,整个人变了。你要和王秀盟好那玩真的,利用王秀和他们的矛盾,从取利,简直是无耻小人行径,是要遭到士林唾弃的。
“看来他有自己打算,或许是件好事,得好好合计。”唐格若所思地道,他的确鄙夷秦桧不假,但也从看出了机会。
孙傅莞尔一笑,唐格又给了他提醒,作为老谋深算的人物,又岂能落在人后,他捻须道“秦会之以退为近,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唐格摇了摇头,却认为孙傅理解错了,呵呵笑道“伯野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
孙傅一怔,他在沉吟了片刻,立即转过来弯子,恍然道“他要摆脱王实”
“也是,也不是。”唐格淡淡地道。
孙傅也是久经官场,有些事不需要知道的太透,唐格给他的信息足够了,自言自语道“这么说,秦会之认为自己根基牢固了,想要修国史,他的野心可不小啊”
修国史可不是去清闲衙门,大宋的宰相不一定是一位,但首相必须要加修国史,可不是一般人能胜任的。
“秦会之也算肯,王实强势回归势不可免,也只有李伯记能制衡他,既然无法阻挠王实入书门下,李伯记入枢府成为当务之急。”唐格说的允,谁没有妄图首相的心思,别说秦桧了,他也有心染指首相。
孙傅很尴尬,他和唐格两人,一个是尚书左仆射兼书侍郎,修国史,一个是尚书右仆射兼门下侍郎,竟然无法对抗王秀。算在当年,面对张叔夜和李纲组成的枢密院,也是只有招架之力,让一直凌驾枢府的都堂处处被压制,书门下官吏怨声载道,让人情何以堪啊
“这几年来,秦会之是春风得意,暗自培养人才,他意在尚书右仆射啊伯野兄,你我也该笑看风景了。”唐格眯着眼漫不经心地道。
“哦。”孙傅亦是没有回过神来,惊讶地看着唐格。
“王实回朝,你我还能安于其位否难怪秦会之不甘心。”唐格哈哈地长笑,带有几分无奈的寂落。
孙傅顿时明白,他无可奈何地一笑,显得非常寂落。
“李伯记还不足全然制衡王实,我意要张启元回朝。”唐格笑的像只狐狸,既然无法阻止也不能阻止,他必须要做好万全准备。
玄武湖,丰乐楼
经过两年的的打造,丰乐楼已经建成,五楼相并,层层攀高,成为玄武湖南岸一大景观,达官贵人争相来吃酒,已经成为身份的象征。原本的小丰乐楼也没有浪费,成为了丰乐五楼之一的东楼,还连带着大片临湖庭院。
“让会之兄破费了”范宗尹醉眼迷离,半笑不笑地看着秦桧,话说的别样意味。
在告辞孙傅、唐格和谭世绩,秦桧约范宗尹、钟离睿、何为来吃酒。
他作为王秀的主要助力,也是两府的执政大臣,细君自然另眼相看,哪次都有顶级的雅间,他的确有自己的心思。
“觉民兄说的太见外,秦相公请一场酒不容易,你还刮噪不停,大煞良辰美景。”钟离睿笑嘻嘻插科打诨,但他却盘算秦桧目地,这些日子他是关注很多,心里自然别有想法,顺便唱个红脸,总不能冷了场子。
何为冷眼旁观,他地位最低也很低调,但多年的历练,绝不是别人看的那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