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权倾大宋-第1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第四九二章 誓将报主静边尘8
秦敏见状,呵呵笑道“我家兄弟可是大才,只可惜决算韬略时似乎有点狂妄,却让诸公不满意,才被落了等次,这不成了同进士。 ”
“在下也听说过,听说改之兄的策论,被枢密院列为机密不外传,能有这等机遇,也是人生一大快事。”张惊讶地看着张过道,他是一脸的艳羡。
秦敏却眼皮子一跳,疑惑地打量张两眼。
张过老脸一红,他正在尴尬之际,哪里听出人家话的蹊跷,摆手笑道“都是用山长的学术,我写的太激进了,才被诸公呵斥,不了台面的,不说也罢。”
张哪敢怠慢,他可是知道王秀大名在外,那可是未尝有一败的柱国大臣,对秦敏和张过心生艳羡,不由地道“恕在下托大,老弟现在何处供职”
张过脸色不太自然,道“自集英殿唱名,一直没有授官赴任,追随先生南下参加武举。”
张吸了口凉气,传言王门子弟先武双全,果真不假,人家算没有拿武进士,也有更好地出身,他这个不入流的巡军押班,强了千万倍啊想着自己的心思,不由地有点灰心。
“集英殿唱名、金明池赐宴,何等风光老弟有此恩宠,不过是区区武进士,何必放在心。”张举杯虚抬,苦笑道“来,我虽然干的是粗人行当,可也读过几天书,认得几个大字,今日有缘遇到二位进士,是咱们必须一醉方休。”
“不想节级也是读过书,假以时日,与我家几位兄长皆为当世儒将。”张过没想那么多,只是客套一句。不过,军武官大字不识的很多,区区押班读过几本书,的确不多啊凭这点能让他另眼相看,双目的笑意又和善了几分。
张是再笨,也知道儒将的涵义,武举龙飞黄甲贴出,传言李长昇、封元、景波、邱云这些以入伍的才子,那才是士大夫从戎,可以被称为儒将。他一个读了几本书,实在没办法生活投了军的人,平时可以在粗人自诩,但在眼前几位面前,可是相当的惭愧啊
不过,张过称他为儒将,感到也挺好的,心下自然十分高兴,连声道“可不敢当,在下只是小小巡军押班,岂能与诸位进士相提并论。如今,武进士尽数北,不知二位为何尚未启程”
秦敏撇撇嘴,目光转向张过,暗道你这厮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改之正为此事烦躁,你倒是点到他的痛处。
张过灿灿地笑了,道“这个,朝廷另有任用,等候差遣。”
“原来如此”张何等精明人,立即看出了张过的尴尬,立即转变话题,道“在下前些年,与江浙路银行宗大人有一面之缘,相谈甚得,去年宗大人名列龙飞榜,不知现在何处”
“哦,原来节级是我家大兄的故人”秦敏听张一说,顿感亲近许多,温声笑道“大兄龙飞榜题名,为先生留在府处理机宜字,今日也在行在。”
“如此,当选一吉日,登门拜会宗大人,可惜时过境迁,宗大人飞黄腾达。”张暗自感叹宗良等人际遇,竟然得到王秀的收留,博了个进士出身。如今虽还是做个吏士,但那是在宰相身边处理政务,意义非一般官吏可以。
“看老兄身材伟壮,又读过书,不在科场搏个功名,它日执掌捧日天武,为何屈于偏役师旅”秦敏冷不防问了一句,倒像是张的老熟人一般。
张面色微变,随即干笑两声道“际遇不同,力所不能及啊我那也叫读书认识两个大字。不瞒二位说,在下也曾经跟随王相公南征北战。”
秦敏双眼一亮,却是来了兴趣,温声道“老兄难道是出身七十八将”
“正是,说起来在下还是大人的原从,自徐州跟随相公征讨方腊,孟州和开封都曾经血战过,隶属封太尉。天子南幸前,七十八将抽调数百人南下,补充进了江宁府左右巡军使司,我跟着被选进来了,听说虏人又在北方闹事,倒是有意北博个功名,只是无奈不可擅动,只能在此管管那些泼皮无赖,打发无聊时日。”张有点无可奈何地道。
原来,他正是天驷监大战时两名弓弩手之一,也算是跟随王秀南征北战。天子南幸必定设行在江宁府,为了让江宁府尽快有京城的功能,几百名七十八将吏士南下,补充进了巡军序列,也算是用自己人压住阵脚。
他本来并不想南下,但军令如山不得不带了浑家来了,眼看着混日子可真难受,想想人家成蛟还在军,前两天还在一起吃酒,说是虏人可能要南侵,七十八将肯定要北,他知道自己是没多少机会,心下一片黯淡。
张过收敛了笑容,正色道“原来节级是山长旧部,我们真是有缘。如今,朝廷正当用人之际,节级有报国之心,它日不难如愿以偿。”
张心下一动,能攀王门子弟,或许真有点盼头,他真诚地点了点头,道“诚如吉言”说罢,又对那名歌女说道“翠儿,来段小曲,唱王相公的病起舒怀吧”
“何必呢”秦敏大手一挥,笑地道“节级既然是先生旧部,应该投书回到军,何必在酒楼做小女儿状”
“老弟以为我不想嘛当年随蔡大人南下的,哪个不想再回七十八将,可惜巡军司不妨,七十八将也经过扩充,各队兵员满额,几次都被驳回来。”张无奈地叹息。
“是有这回事,我听四哥说了,几百名身经百战的老兵走了,可惜了你们这批老兵。”秦敏点了点头,再不怀疑张的话。
“我们这批人有的只是一点伤病,被安置到了江宁府,实在想不明白。”张还是有股子怨气发布出来。
“这是朝廷的恩赐,你们跟随先生南征北战,是想陆续让你们谋份好差事,别整天提着脑袋拼杀了。”张过想到了王秀的用意,七十八将前段时间也安置一批老兵,都是进入衙门吃公饭,也算是王秀对他们的怜惜。
“我要战场。”张重重拍了下桌面,端起大杯一饮而尽。
。。。
第四九三章 誓将报主静边尘9
第四九三章 誓将报主静边尘9
此时,王秀府邸书房内。
宗良侍立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左右度步的王秀,在府邸众人,他是唯一能自由出入书房的人,哪怕是钟离睿也不行,这是特权,他丞相长史的关键所在。
今天,王秀一回来,急匆匆地把他叫到书房,却什么也没有说,独自一人度步沉思,让他感到奈闷。他是了解先生的,一旦出现此类情况,肯定是有某种决断了。
“知道嘛我提出的海兵大小学校,成立枢密院机速司,改组银行,进行禁军整编,兵部职方司职事转变,重新抬升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设立刑部反间诸事都顺利通过,李伯纪也是默许。”说着,王秀几乎要笑了出来,完全不是刚才的那股子沉闷。
宗良总算松了口气,他亦是感到欣喜,刚才见王秀沉默不语,还以为发生哪门子大事,没想到竟是好事,笑道“恭喜先生了。”
王秀从容坐下,望着一脸恭敬的宗良,淡淡地道“说说看,喜从何来”
宗良料到王秀有问,平时时常考问他,他沉声道“形明于目,意会在心,妙不可言事,先生非要说反而无趣。”
“好个形明于目,意会在心。”王秀痛快地大笑,有些事说透了反而没有意思,看在眼领会在心,才能妙味不穷。
“先生,大战当前,万事当以御敌为重,除大小学校和本兵外,其余事宜当稍缓。”宗良对金军南下忧心忡忡,别看女真族只有十万骑,但金马如雷可不是浪得虚名,朝廷南迁虚弱时,能否挡住这记重拳还是未知数,不能不谨慎再谨慎,他有责任提醒王秀。
王秀瞥了眼宗良,淡淡地道“有些事,要看到深层次才行,不能以小疾误了大患。”
宗良一怔,他不能理解王秀所意图,何事能重于女真人的南侵人家要打过大江怎么办竟然不把生死攸关大事当做头等要务,真不知道所指大患为何事,他稍加沉吟,低声道“还请先生明示。”
王秀古怪地看着宗良,大笑道“你不是不能领悟,而是不敢相信。”
宗良脸面微红,默不作声,他绝不会知道王秀分析后世金军南征史料,对陕西、沿河、沿淮做了大量的针对性部署。换句话说是以空间换取时间,用层层设防和相互交替支援,最大消耗金军整体战斗力,粉碎女真贵族的野心,来争取喘息的时间,达到以战促和的阶段性目的。
当然,王秀利用对金作战的有利时机,进行军事必要的变革,那和平时期容易得多,一些政治、经济的改良,也能悄悄小步进行,不为士人所关注,为日后的大规模变革打下基石。应该说,女真人的大规模南下,某种程度是机遇,如后世东瀛人和光头打了八年,你来我往好不热闹,最终却成全了别人一样。
宗良还是摇了摇头,低声道“虏人南侵,是朝廷的头等大事,此干系天下存亡大事,真不敢想象先生还有何等要事”
“机速司先在燕山和河北、河东各路,设立刺探据点已经开始,以你之见七哥主持哪一路最好”王秀没有在意宗良的不解,反倒是漫不经心问了句。
遽然间,宗良似乎适应王秀跳跃性思维,闪烁着炙热的目光,脱口道“七哥入机速司,原来先生早有打算。”
王秀笑看惊讶地宗良,玩味地道“要论机敏,你们九人属七哥,我看好他了。”
“怪不得先生让七哥匿名赐进士,原来是让他隐姓埋名。”宗良一声感叹,间谍可不是好做的,提着脑袋哦。
“为了家国天下,有些时候必须要做出牺牲。不过,是珠玉总会有闪光的一天,做大事者要有耐心,总会有烈日当头的一天。”王秀眉头一扬,似乎有所指。
宗良眼前一亮,目光变得炙热非常,他品味出王秀的意思,不能不心。
“这才是好男儿。”张过抚掌赞叹,目光变的温和许多。人和人之间不会有绝对的公平,绝对没有,像他看张的目光,是没有鄙夷不假,但觉没有半点平等,而是在某种程度的居高临下。
秦敏瞥了眼张过,淡淡地道“七十八将出身,那个不是好男儿,这还用你说,我在南熏门不是没见过。”
张过嘴角抽抽,若有所思地看了眼秦敏,却没有说话,七十八将他的确没有发言权。
“七十八将每战,只有向前冲沙战死的豪杰,没有苟且偷生的贼汉,从不抛弃自己的袍泽,哪怕是战死也要抢回骸骨,老弟是秦。我记起来了,军传言是老弟首登南熏门。”张是相当的自豪,当他听到南熏门,忽然想起来了。
“节级总算看出来了。”张过呵呵地笑了。
“原来真是秦慎之,久仰大名今日才得见尊荣,实在是太失礼了。”张急忙站起来作揖。
“老兄不用客气,我在曾在七十八将,说起来你我还是生死袍泽,今个当一醉方休。”秦敏起身扶起张,爽快地朗声大笑。
“当年,我可是看着老弟登城,那震天价的欢呼,哦,王相公登战车,亲自擂鼓助威,想想实在是令人回味。哎,看我这眼力神,难怪让我来这破巡军司。”张重新坐下,不断地摇头苦笑。
“哦,当年山长亲自阵,倒是没有人说过。”张过转首看着秦敏,一脸的疑问。
秦敏耸耸肩,摇头道“先生每战必身先士卒,城下擂鼓助威小事,有什么可说的。”
“是啊当年跟随相公南征北战,那真是气壮山河,不要说方腊贼子的数万蝼蚁,说女真猪样,还不是被相公打的落花流水,脸面斡离不也仓皇而逃。”张是亲自参加过几次大战役,想起来那个血气沸腾啊恨不得立即跟随王秀回去杀虏人。“看来我出来的是太晚了”张过摇头苦笑,自己真的很多精彩。秦敏白了眼张过,目光转向张,沉声道“难道节级不想再回去”
。。。
第四九四章 誓将报主静边尘10
第四九四章 誓将报主静边尘10
“回去,回哪去”张愣住了,他没有回过神来。
“回到七十八将,殿前司的第七十八将。”秦敏目光如炬,紧紧盯着张。
张过也眉头一挑,难得给秦敏个敬佩眼光,这位老兄平素难得办事,今个真是破戒了。
“我还能回去”张不是不相信,而是不敢相信。
“你只要回答是与不是。”秦敏眉头微蹙,紧紧盯着张在看。
“愿意,我当然愿意。”张岂能不知是天大的机会,急忙表明态度,生怕天下掉下的馅饼没了。
“那好,快的话三天内,你可以回到七十八将。”秦敏说的干脆利索。
张过有点犹豫了,迟疑地道“太快了。”他哪里说太快了,分明提醒秦敏不要把话说满了。如今,七十八将可是行在最有战斗力的部队,号称羽林千牛,是相当受朝野关注的。
张似乎也明白了,目光多了一份惶恐,生怕秦敏说过头,自己的好事打水漂了。
“改之,你要记住,最难办的事再某种环境,却不费任何力气。”秦敏淡淡地道。
“哦,战时还是老兵可靠,别人也无话可说。”张过既然能天马行空,那也是一等一的人才,举一而反三。
“我料不错的话,四哥绝对会来者不拒。”秦敏切牙一笑,那副模样是吃定了封元。
“三位官人,奴家为三位官人唱曲出塞,不知意下如何”
“好啊小娘子快来。”张心情大好。
“出塞曲差强人意啊”秦敏轻轻一叹,心思早不在江宁了。
大建炎二年冬,吴乞买借口南朝边臣鼓动河北河东生民造反为由,再次调动马步军,准备南下惩戒。
此时,金军内部在战略仍未有达成共识,都元帅府大帅们,都想在自己的战略方向争取重兵,为自己增添战功,争辩有愈演愈烈之势。
吴乞买和斜也无法调和将帅的矛盾,只能采取和稀泥的策略,采用两线同时作战的方略,东、西路金军各有六万骑,配属各族马步军南下,约定哪个方向有进展,把战略重点偏向哪一方,以调和内部矛盾,也刺激将帅的凶悍。
你可以想象,为了把自己的战略方向作为重点,谁不拼命的打仗,打下那些未曾占领过的军州,那是人口财富啊
粘罕、兀室、耶律余睹为首的西路军,拥有由本族人组成的九个忒母,配属契丹、渤海、汉儿五个忒母,正兵约十万人。讹里朵、挞懒、兀术为首的东路军,有本族人组成的六个忒母,配属番汉军七个忒母,正兵达八万人。
也是说,按照女真人的军事制度,抛开正规的后勤转运部队,两路的阿里喜都达到二十万,可以说是重兵压境。
大宋也做好迎战准备,根据王秀规划的战略,宗泽在沿河地区做好了完善的守御准备,范致虚、唐重也奉命行事,由范致虚总六路调度,唐重主持河西军务,王庶督军防备党项趁火打劫,曲端率马步军八万余驻扎陕州。
因河府半数在金军手,范致虚和唐重联名奏,请再增募乡军十万,得到募兵六万的许可。
征募兵马可不是闹着玩的,不要说朝廷是否担忧权柄太重,光是粮草和养兵费用不是易事,十万大军日费千金,还仅仅平时的是吃喝拉撒,一旦打仗万金不止啊那些甲仗的修补,马匹的更换等等,还需要宰杀大量耕牛,不是残破的经济能支撑的。
之所以准许陕西再募兵六万,也是由蜀川支援粮草和牛马,要不然还真不好支撑扩军。
朝廷下诏诸将进退,悉听宣抚司帅令,取消宣抚副使、判官、都统制以下奏权力,凡违节制者,按律治罪。这改变了诸将进退自行的权力,原本大家并没有严格的下节制,人人都有单独奏权力,老子凭什么服你节制。这下可好了,战时取消单独奏权力,宣抚司有拿下将校的绝对权力,你敢抗命看看我的刀有多锋利。
没想到的是,无论是两府还是边地重臣,没有人去反对,大家很默契地接受王秀建议,只有几个谏官吆喝两嗓子,却没有人去理会。
大家混到这份,没有人是傻子,一切以实际权衡,固然武将权力增加,但官节制力加强,避免武官不听号令,擅自进退的尴尬,要说朝廷制度,不是还有战时的说法嘛又不是说平时不让大家说话。
不过,李纲对诸将进退自如感受最深,引为生平大耻,他出人意料地坚决支持王秀。
尽管,王伦不断努力避免战争,但战争还是爆发了。
娄室率两个忒母驻扎河府北岸蒲津,意图寻找宋军薄弱点渡河攻入关。河府宋军已经奉命全部退到南部,李彦仙负责的沿河河西防守,又有曲端的大军在侧虎视眈眈,娄室不敢轻举妄动,留下一部监视宋军,自己率数千骑秘密北韩城待机。
粘罕亲自率七个女真忒母并其他兵马,十余万马步军渡河进攻洛阳;大将兀室率部攻入滑、卫二州,前锋斜卯阿里率军渡河,越过滑州直扑开封城。
因河北动荡,讹里朵留在河北,对各地义军进行清剿,挞懒负责率军对京东进行抄掠,兀术指挥两万大军向开封杀去。他们意图非常明显,计划先合力攻占开封,再分军一路西进,一路南下,看局势发展再做定夺。
面对金军的迅猛攻势,宗泽做为京畿、京西、京东五路的宣抚使,传令各处守臣务必坚守,决不许妄自出战,并派岳飞、李景良、闫立、郭俊民增援郑州、河南府,以抵抗金军西路军主力,张捻、王宣二将率军增援滑州张所。王渊受命以都统制摄京东二路防务,节制韩世忠,高平等对抗金军。在确定金军南侵后,朝廷任命王秀以尚书左丞,知翰林学士学士院权领江北事务处置使,节制江北诸军州马步军,奉旨北督战。实际,朝廷已经把大江北部交给他,让他节制两大宣抚司,可以说大宋的社稷托付在他手。
。。。
第四九五章 誓将报主静边尘11
金军攻势甚为猛烈,粘罕还是从孟州河阳强渡大河,趁宋军慌乱之际,一举攻占洛阳,几乎可以说的,宋军边地守军几乎一触即溃。閱讀最新章節
金军骑兵表现出了极高的战斗素养,刚拿下洛阳城,马不停蹄立即东进直扑郑州,守军尚未不知洛阳失守的消息,在郑州地面与金军发生遭遇战。
宋军仓促应战结果可想而知,在金军拐子马十余次的往复冲击后,宋军军阵大溃,闫立阵亡,郭俊民被迫投降,李景良弃军而逃,战死四千余人,京西各地震动。
只有岳飞结阵和金军死战,利用地形以神臂弓两翼压阵向郑州撤退,收容败军安全退入管城,他已经拥有万余人。
京东方面,挞懒与兀术皆是骁勇善战之辈。
挞懒集主力进击济南府,权知济南府事,京东东路马步军副都总管高平,与京东东路都监关胜协作,凭借历城高濠深,依托城池组织防御,关胜率军数次袭金军,竟然把挞懒死死托在城下,无法对周边军州进行抄掠。
兀术率军破郓州,一路逆河西进,企图从侧翼威胁开封,但遭到韩世忠坚决抵抗,进军速度慢了下来,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惨重代价,让他非常地恼怒。
金军骁将斜卯阿里自大狂妄,轻兵冒进,在滑州被张所、王彦吸引到临河镇,他们在张捻、王宣配合下,以两万余优势兵力设伏,把金军前锋打的一败涂地,遗尸二千余具,数百人被俘。三面夹攻开封的计划破产,结果是非常严重的,此战导致粘罕策划的东、西路会师开封,再以金军东路军为屏障,西路军入陕计划,蒙了一层阴影。
时,王秀携江北事务处置司一干官吏,抵达了淮南西路的寿春府,七十八将经过重新整编,拥有七部将一万两千马步军,是行辕的绝对主力。
“先生,这是最新官塘。”宗良呈送一封官塘,似乎有点焦虑不安,这段时间前方的官塘几乎没有好消息。
“你先看看,给我说行了。”王秀很疲惫地摆了摆手。
宗良打开官塘,细细看了遍,沉声道“形势不错,挞懒受阻济南,兀术部进展也不大,张太尉在临河镇大败斜卯阿里,斩首数千级。先生,虏人进攻开封已经失败。”
王秀露出难得的笑容,微微颔首,并不作声。
坐在一旁的钟离睿看了眼王秀,淡淡地道“相公,是在担心京西局势”他取得功名并没有外放,任秘书省校书郎,王秀有意抬举于他,让他担任处置司幕僚。
宗良稍加沉吟,道“昨日官塘报,唐大人谨守河西,令娄室徘徊不能进。今斜卯阿里战败,兀术受阻,虏人东西大军不能呼应,粘罕已经无力西进,不用多虑了”
钟离睿似笑非笑地看着宗良,嘴角间闪过一抹的冷笑,却没有出言反驳。
“你有什么想法”王秀看着钟离睿,这厮明显有话没说。
钟离睿自从依附王秀,还没有展现才能的机会,初次跟随王秀北,可以说是一个机会,当下清了清嗓子道“从局势看,金军意图已是昭然若揭,东西两路三面夹击,企图会师开封,从两翼对大宋腹地实施包抄,西路深入川陕达到牵制西军。东路在西路的支援下直下江淮,威逼行在,他们一旦得逞,行朝将危在旦夕。”
“尽管,他们的目的暂时受挫,但其主力未受重创,京东、京畿虽然连番报捷,却未曾真正的击退虏人主力。目前,战局仍不容乐观,粘罕、娄室随时能对延鄜路、永兴军路进犯,我们仍有被击败的可能。”
说到这里,他瞥了眼王秀,见王秀眉头紧锁,又道“宗宣抚存有妇人之仁,开战前要掘开大河,能阻止金军借道京西入陕西,仅凭娄室,断不敢面对陕西六路数十万大军。大河入淮对京东抗战也非常有利。。”
王秀面色如常,心里却惊涛骇浪,掘开大河,京东西路、京西北路、淮南西路会面临滔滔的大河泥沙,是毁灭性的扫荡会有多少人葬身大水,还有多少人背井离乡,更重要的是繁华的两淮经济将被彻底重创,再也无法恢复。他绝不认为自己的判断危言耸听,历史杜充决河,让堪称富庶天下的两淮,遭受到彻底打击,大河改道生灵涂炭,最终发生公然大规模人吃人的惨剧,宋末再次遭到蒙古人摧残,明清时代还没有恢复元气。
但是,不能不承认,决河的确是抵抗金军马军的好办法,不仅缓解陕西压力,更能让金军无法驰骋原,对于争取时间的大宋,绝对能解燃眉之急。
两败俱伤、非万不得已不能为的计策决河阻挡敌人不是新鲜事,历代兵家都有战役,但那都是局域性河流,算掘开了也无妨大局,黄水大河事关千万生民。
他不是没有想过,甚至想既然金军如期地南下,那自己何不顺着历史的脉络走一遭,把杜充换成他罢了,当然要在实在挡不住的情况下,只能牺牲两淮了。
当面对数十万,甚至数百万人生死,他还是不寒而栗,竭力控制自己心魔,不让自己去想最差的结局。
不由地扫了眼钟离睿,却尽是钟离睿冷酷而决然的目光,他又不得不承认,钟离睿的策略有可行性,不由地暗叹在这群士人的眼,生民真是一群可怜的蝼蚁,平日里口口声声为天下生民,却在关键时刻,可以随时牺牲这些生民,说话时竟然连眉头也不眨。
宗良被吓了一跳,他差点断了口气,瞪着钟离睿惊呼道“决河数十军州百姓怎么办,天理人伦,断不可用之。”
“若有变故,虏人铁骑将横扫东南,百军州生灵涂炭,如之奈何”钟离睿的声音,如同冰一般地生冷。
“那也不能用数十军州百姓为注。”宗良在不敢想像,滚滚河水之下的惨状。
“你有更好办法歼灭虏人”钟离睿冷冷地道。
。。。
第四九六章 誓将报主静边尘12
王秀看到宗良疑虑不安的目光,凝重地道“虏强我弱,决河的确是绝好计策。 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但是,我们各军节制得体,完全可以重创虏人主力,只是代价太大了,非万不得已,决不可把念头打到大河去。”
钟离睿神情自若,嘴角闪过得意地笑,王秀并没有否定他,说明把他的策略做为万全之策,用不用都够了,反正他也明白自己的策略太毒了,简直是杀敌八百自损一千,没点本钱压根赔不起,王秀绝不会轻易动用。
宗良算是松了口气,狠狠地瞪了眼钟离睿,这厮也太毒了,简直不把百万生民当回事,说决河决河,目光一点人性也没有。想到悲天悯人,潇洒冷峻的钟离秋,这厮是钟离先生的亲侄子吗要不是那几分的想象,他几乎肯定钟离家绝对有猫腻。
“大人,现在全面开打,处置司也无法有效节制,只能靠两大宣抚司齐心协力了。”钟离睿淡淡地道。
“他们有守土之责,自然会全力以赴。”宗良没好气地嘀咕了句。
“守土之责,那当年童大王为何弃河东宣抚使本不是守土牧臣。”
正在说着,两员身材魁梧的大将步入大堂,向王秀行礼,双双道“末将苗傅,刘彦正参见相公。”
王秀含笑望着这两人,温声道“二位免礼,请坐。”
他对苗傅和刘正彦的态度复杂,这两位可不是什么善主,可是历史逼迫赵构退位的人物。尽管,历史已经改变,但这两位将门世子,说不定会对他发动政变,这不是没有可能,他们都是军颇有影响的家伙,也是脑袋一根筋的莽夫。
天子南幸时,苗傅和刘正彦奉命便率军来护卫,也算是平添一股子力量。也算他们走了好运,当年王秀斩杀折彦质,他们这帮河东军将帅和王秀分道扬镳,遭到金军的猛烈打击,他们留了个心眼子,直接投奔赵构去了,最终汇入了天子行在护卫兵马,跟随天子入江宁,都成为殿前司大将,驻于江北拱卫行在。
王秀力主暂割两河,来自河北、河东的将帅普遍有不满情绪,这次北特意调他们参战,也是为了那一点点担忧,毕竟是有前科的人,看在身边放心。
不过,他们不满是不满,倒没有策划谋逆的迹象,也算是立功心切,几次要火速北支援,都被王秀压了下来,一路怨言倒是不少。
“不用,末将来问相公,何时兵出开封”苗傅的语气很生硬,带有质问的口气。
钟离睿眉头微蹙,很不满地瞥了眼苗傅,宗良脸色很不好看,厉声道“大胆,你敢把质问。”
“哎,大哥先不忙说。”王秀显得很平静,止住了宗良的发飙。
苗傅似乎觉得态度不对,立即拱手道“相公莫怪,末将一时心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