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乱明(喻心)-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卢象升摇了摇头,道:“当年黔国公也用过此招,三排轮she,对骑兵的伤害是提高了,但并无把握对抗骑兵。”
林纯鸿道:“总督大人请明鉴,是培养一个骑兵容易,还是培养一个火枪兵容易?”
卢象升大悟,原来林纯鸿打着拼消耗的主意!
林纯鸿继续说道:“一个火枪兵,最多训练三月,便可以上战场,战场上,只要能击杀一名骑兵,就赚翻了!”
卢象升突然意识到,林纯鸿的目标根本就不在于贼寇,而是女真人或者蒙古人!之所以拿火枪对阵贼寇,无非就是想摸索经验罢了!
卢象升道:“好算计,想那女真人最多两百多万人口,而我大明亿万人,就是耗也耗死了!”
林纯鸿叹了口气,道:“是这个理,但怕就怕在虏寇配合,朝廷就为难了!”
“你说的是贼寇和女真人勾结?这恐怕是杞人忧天,贼寇在大明腹心之地,女真人偏居辽东,何来勾结之说?”
“贼寇鼠目寸光,不谈也罢。女真酋首皇太极可是个厉害角se,虽偏居辽东,却对大明局势了如指掌。总督大人明鉴,崇祯六年底,贼寇被合围在黄河北岸,眼见就要被剿灭,女真人却宣布攻打大同,圣上不得已,调曹总兵赴大同镇守,致使贼寇突破黄河,愈发不可收拾。要说皇太极不是故意为之,说什么属下也不会相信。属下敢打包票,一旦贼寇即将被灭,皇太极定然挥兵南下!”
卢象升忽然觉得心悸不已,对手眼光如此长远,而朝堂却懵然不知。要不是林纯鸿一番分析,自己也蒙在鼓里!大明的战略态势实在太险恶了,如之奈何?
林纯鸿突然起身,向卢象升拜道:“总督大人乃国之柱石,还请大人为国而惜身,万不可意气用事,置身家xing命于不顾!”
卢象升莫名其妙,不知林纯鸿为何突出此言,随口答道:“国之柱石?诚为可笑也。本督不过为朝廷、为圣上尽一份心而已。”
林纯鸿又拜道:“以后,荆州军剿灭贼寇之时,还望总督大人上下协调,在彻底剿灭贼寇之前,万不可使荆州军舍弃贼寇,北上对阵女真人!”
顿了顿,林纯鸿冷笑道:“正所谓攘外必先安内,待解决贼寇后,荆州军数万将士将与女真人不死不休!”
卢象升彻底愣住了,这几ri走马观花,他深深地体会到林纯鸿的爱民之心、忧国之怀。这样的人会为了一己之利,置这块土地和文明于万劫不复?
卢象升觉得自己很有必要重新认识眼前的这个年轻人……
第二百四十九章 未雨绸缪
卢象升又在荆州呆了一ri,直到与林纯鸿敲定了荆州军出兵规模、方向及大致时间后,方才心满意足地离开了荆州,往武昌而去。
林纯鸿送走卢象升后,终于松了口气,立即前往枝江。
返回枝江的途中,林纯鸿立于船头,望着两岸旖旎的风光,不停地深思着……
顺利稳住了卢象升,这对邦泰来说,可谓意义重大。
除卢象升外,大明的牛人很多,林纯鸿皆不在意。但秦良玉和卢象升手握重兵,盘踞在邦泰东西,容不得林纯鸿有半点马虎大意。现在,卢象升明确表态,只要林纯鸿不走极端,他们不会以邦泰为敌,这对林纯鸿来说,当然求之不得。
林纯鸿自然不会走极端,当年曹cao三分天下有其二,挟天子以令诸侯,朝中几乎全是他的人,尚且不敢跨出最后一步,林纯鸿还没有蠢到那一地步。
最为现实的选择就是,背靠着大明这棵大树乘凉,闷声发大财。
然而,高调返回荆州,与闷声发大财的战略并不相符,但林纯鸿又不得不如此,毕竟,左良玉覆灭乃是第一步,东林党人的后续招数更为yin毒。林纯鸿偏居广东,怎么看都有点群龙无首的味道。
林纯鸿信心满满,准备同时打好两场战争:对东林党人、对贼寇。
论政治,东林党人经营多年,与复社立场相近,掌握着士林舆论,党人遍布大明各地,更是掌握了为数众多的地方政权,而荆州集团时ri尚短,也从未将jing力放在这方面,可谓完败;论经济,东林党人背后站着徽商、江南豪绅,甚至连郑芝龙也有可能卷入其中,荆州集团在这点上优势并不明显;论军事,东林党人并未直接掌兵,而荆州集团手握重兵,如臂使手,可谓完胜。
不管怎么看,东林党人乃劲敌,绝不能疏忽大意。
对贼寇反而简单。这些年来,贼寇势力越来越庞大,战斗力越来越强,甚至有主动进攻官军的迹象,曹文诏殒命,可谓明证之一。林纯鸿越来越无法容忍贼寇横行,邦泰集团也急于将势力范围拓展至北方,广东急缺大量廉价的劳动力,多方面因素,促使林纯鸿决定对贼寇下狠手。
……
枝江离荆州并不远,半天时间,就到了枝江,林纯鸿见过儿子,又拜见了长辈,与周凤温存一ri,在郭铭彦的陪同下,带着五个工匠来到了百里洲。
这五名工匠均是广东佛山人,其铁器制作技艺之jing湛,可谓独步大明。当初,林纯鸿至佛山考察时,被佛山铁业的盛况惊得目瞪口呆。这里的铁作所星罗棋布,几乎全为私营,从业人员超过五万,乃大明当之无愧的铁作中心,代表着大明钢铁业的最高水平。
林纯鸿费尽心机,方才将五名最为优秀的工匠纳入麾下,并令五人仿制火枪。当ri,林纯鸿在卢象升面前展示的火枪,便是五人手工打造。
百里洲演武场内,秦武超自从见到火枪后,眼珠子就从未离开过火枪,恨不得从林纯鸿手中抢过火枪,一看究竟。
林纯鸿将火枪装上弹药,稍稍瞄准后,便扣动了扳机,只听见一声枪响后,林纯鸿立即被笼罩在烟幕中。一侍卫跑到靶标前,找寻良久,方才大喊道:“脱靶!”
林纯鸿笑了笑,毫不介意,将火枪递与秦武超,说道:“有效she程一百二十步,熟练的火枪手,一分钟可she出四发。至于jing准度,嘿……不谈也罢。”
秦武超接过火枪,稍稍观看一番,便将刺刀从枪口卸下,随后,手脚不停,瞬间将火枪拆成了一堆零件,拿起每个零件端详,口里念念有词,只不过谁也听不见他在说什么。
好不容易待秦武超走出痴迷状态,林纯鸿手指五名工匠介绍道:“火枪乃他们手工打造,他们手艺jing湛,熟悉各种铁制器械打造,你们以后好好亲热亲热。”
秦武超与五名工匠互相通了姓名,寒暄已毕,且听林纯鸿吩咐道:“现在第一步就是琢磨如何用机床加工零件,大规模生产与手工生产不同,一些零件需要重新设计。制出样品后,我会派出jing锐兵丁来测试,往哪个方向改,你们要充分考虑他们的意见!”
郭铭彦和秦武超不停地点头,林纯鸿问道:“三个月时间能不能定型?”
秦武超犹豫道:“这得看兵丁提出什么要求……”
林纯鸿哈哈大笑:“他们的要求当然是一枪打过去,千军万马无不扑倒在地……你放心吧,只要战术指标不比这杆枪低,就可以了。不过……”
林纯鸿顿了顿,断然道:“一旦定型,月产量必须达到一千杆!”
郭铭彦大吃一惊,道:“军门,钢弩制作比火枪容易得多,月产量最高也只有一千二百具。火枪要月产一千杆,钢铁来源、钱粮都不是问题,关键是需要大规模招募工匠,现在工匠各处紧缺,短时间内如何能满足要求?”
秦武超也说道:“这个任务我不敢接……”
林纯鸿从零件中拿出枪筒,道:“最难者,莫过于枪筒,若在百里洲仅仅制作枪筒,产量达到一千,问题大不大?至于其他零件,不如到佛山订货,运到百里洲组装。”
秦武超道:“荆州的铁作所多如牛毛,也不需要到佛山订货。要月产千杆枪筒,除非停了钢弩制作!”
“停一半,如何?”
秦武超咬了咬牙,道:“行。这枪筒长达三尺,目前我们还没有适合的钻孔机床,我们还要花时间生产钻孔机床。”
“嗯,这是个问题。不过,无论如何,定型三个月,月产量必须达到一千杆!”
交待火枪制作任务后,林纯鸿又马不停蹄地赶往宜都武备学堂,除了林纯义留守襄阳外,都督府、一众将领均奉命在那里等他。
众人大多一年时间未见林纯鸿,再加上早已知晓今ri主要商讨扩军备战一事,众人无不激动。一番寒暄后,林纯鸿放言道:“剿灭左贼,辛苦诸位了,无论是弓兵,还是荆州军,表现可圈可点,不错。”
“周都督回师及时,应对果决,张副督坐镇襄阳,弓兵组织得法,战略选择适当,林将军临阵决机,大败左贼,窦石温、徐允果断撤兵,拖延敌军,都不错,邦泰有了诸位,可谓安如泰山!”
窦石温和徐允听闻之后,脸se通红,头低得比胸还低。
林纯鸿看在眼里,笑了笑,接着说道:
“现在仅虎啸、天武二军完成了扩军,其余天策、神卫、雄威、龙卫、骁卫五营均需要在三个月内扩充为军编制,骠骑营受限于马匹,暂时先别动。”
周望心里狂喜,七个军,兵力总数达到五万,加上龙虎军六千多,海上两大舰队五万多,长江水师一万多,总兵力已经超过十二万!十二万装备jing良的百战之师,天下之大,几乎无人能敌!
众将与周望的反应差不多,都为荆州军的一步步扩大而兴奋异常。
哪想到,林纯鸿接着说道:“近期,霹雳营也要扩充为军,另外新组建神机军!不过,不再装备长枪和钢弩,刀盾手也不用配备,全部装备火枪和弗朗机火炮!”
凌肃兴奋不已,旋即想到一个问题,马上问道:“火枪都没有,如何装备?”
林纯鸿笑道:“架子先搭起来,兵先练着,火枪恐怕一时半会还装备不了,得等三四个月后,才能接收第一批火枪。至于神机军……”
林纯鸿手指刘梦雄,道:“刘将军就多费点心思,把神机军建起来!”
刘梦雄此次跟随周望北上河南,奋勇作战,立下了赫赫战功。听闻林纯鸿将神机营交给他,忍不住大喜,大声吼道:“属下接令!”
林纯鸿说道:“两军新创,主战武器又与以往不同,所以,无论在编制上,还是在战术上,都要进行摸索。不过,火器是未来战争的发展方向,荆州军迟早要全部装备火器,你们两个责任重大,负责为荆州军的换装淌出一条路!明白了吗?”
凌肃、刘梦雄大吼道:“明白了!”
田楚云满脸失望之se,林纯鸿见了,笑着对田楚云道:“田将军莫急,后勤司总管一职,事情繁杂、责任重大,田将军大才,定能将事情办好。以后,全军十多万将士的补给,就靠田将军了!”
田楚云兴奋不已,虽不能领一师战阵争锋,但被林纯鸿视为心腹,也算意外之喜,当即行礼道:“军门放心,军中短一斗粮食,唯我是问!”
林纯鸿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即对众人说道:“过完年后,我将亲自率领虎啸军、天武军及骠骑营前往河南,其余诸军完成扩编后,除了神卫军留守荆州、天策军坐镇襄阳外,都要陆续前往剿匪第一线,这一次,咱们誓灭北方贼寇!”
众将无不兴奋,目露热切之光,这是一次大战,大战后,谁会升为将军?
第一百五十章 重返桐柏
会后,林纯鸿令徐允和窦石温留下。
徐允和窦石温紧张不已,腰板挺得僵硬,脸上的肌肉也不停地跳动,待听闻林纯鸿的脚步声响起,两人同时半跪在地,齐声道:“罪臣(将)见过军门,请军门责罚!”
林纯鸿一愣,笑骂道:“搞什么鬼!都起来,何罪之有?”
窦石温膝行向前,头伏得更低,低声嗫嚅道:“三哥一再吩咐,要守好桐柏,豆子丢了桐柏,对不起三哥!三哥,你要是将豆子打一顿,狠狠地骂一顿,豆子心里还好受点。”
林纯鸿将两人扶起来,道:“什么打啊,骂啊的,军政司判定你们有功,我就认为你们有功!”
窦石温道:“丢了桐柏,还有功,羞杀我了!”
林纯鸿正se道:“又来胡说八道了!桐柏骤然遇袭,除了撤兵一途外,别无选择。撤兵途中,你的表现不错,五百打一万!亏你想得出来,哈哈……樊逸周,是么?我记住了。在桐柏、唐县和新野的几次狙击打得也不错,为周都督和张都督争取了不少时间。”
窦石温挠了挠脑袋,讪笑不已。
林纯鸿笑道:“功就是功,谁也抹杀不了,你能听徐总管的建议,果断撤退,我感到十分欣慰!对了,告诉你,东黄庄夜袭被列为了经典战例,这几天你好好准备一下,还得在武备学堂给学员讲课!”
“嘿嘿,三哥放心吧,不就是讲课么,还能难倒我?以后我可是要玩火枪的,吓死那帮新兵蛋*子!”
林纯鸿上前踢了窦石温一脚,骂道:“兔崽子!我可告诉你,神机军副指挥不好干!你要和刘将军好好配合,积极摸索战法!刘将军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跟着多学点!要是带不好神机营,小心我剥了你的皮!”
“滚吧!好好准备上课!”
窦石温行礼之后,一把跳出厅门,瞬间消失了踪影,让林纯鸿与徐允哭笑不得。
林纯鸿对徐允道:“幸亏徐总管阻止他进兵,否则剿灭左贼不会这么快!”
徐允抱拳道:“军门之言,属下绝不敢当,窦指挥临阵指挥堪称一流,属下哪敢居功?”
林纯鸿毫不吝啬赞美之辞:“三年之内,能募集十万矿工,徐总管的能力,我心知肚明!坚壁清野,组织五六万矿工顺利撤退,非有大才,绝无可能完成,徐总管就不要谦虚了。”
徐允的老脸涨得通红,不停地表态:“属下敢不尽心竭力?”
林纯鸿从案台上拿起一叠文稿,翻了几页,道:“矿区的管理条文,我都一一看过了。这里有个问题,好像处处都是以罚为主。这个不妥,组织一大群人干活,最好的办法莫过于以奖励为主。”
徐允颇不服气,争辩道:“以前在徐堡,对家丁以罚为主,整个徐堡令行禁止,也没出什么乱子。”
“家丁乃奴仆,除了依附徐总管,别无出路,处罚当然能见效果。这个与军队相同,军队讲究一个荣誉感,管理也是以处罚为主。矿工就不同了,他们是ziyou民,并不依附我们啊!”
徐允低头思索不已,显然,他的老想法根深蒂固,一时难以改变。
林纯鸿知道,徐允的长处并不在组织工程建设,而在于政略。现在,林纯鸿有意将桐柏县纳入邦泰体系,徐允的长处才算有了用武之地。
“近期,我打算将桐柏归入襄阳部,桐柏一县,还需要徐总管多费点心思。”
徐允惊愕不已,拜道:“还请军门收回成命,徐允管理矿区,已经力不从心,哪里还有jing力管理桐柏一县?”
林纯鸿笑道:“矿区就交给王两全吧,徐总管主管民政。不过,徐总管一定要吸取矿工叛乱投敌的教训。对于矿工,不要担心多费了钱粮。就是一月十个大圆,又有何妨?”
徐允大惊:“十个大圆,岂不是亏死了?”
林纯鸿解释道:“单纯从矿区看,的确亏死了。但是,徐总管想想,矿工手里有了钱,首先就要各种生活必需品,还要建房子,还要娶媳妇,还要寻欢作乐……我们就在桐柏卖他们各种生活用品,卖他们砖瓦,开设赌场等娱乐场所,这样,钱不是又回到我们手里了么?而且,徐总管还可以从货物流通中抽取税收,这岂不是大赚特赚的好事?”
“当然,十个大圆有点言过其实,我打个比方而已。”
林纯鸿的话似乎给徐允打开了一扇门,徐允不停地苦思,但就是抓不住头绪。
林纯鸿笑道:“行知书堂里就有关于消费、生产之类的书籍,徐总管多下点功夫吧。总之,不要怕多给了老百姓钱,老百姓有了钱,咱们手头就不缺钱。”
“还有,桐柏矿工多为流民,大多都未成家,徐总管要是给每个矿工找一个媳妇,安家在桐柏,还怕矿工会生出反心?徐总管到了桐柏后,第一要务就是帮矿工找媳妇,此事最为紧要,不能拖!至于已经南下五六万矿工,不适合再返回桐柏,现在广东急缺劳力,不难安置。徐总管干脆从零开始,重新招募矿工吧。”
徐允哀叹不已,娘啊,哪有当县令还cao心老百姓找媳妇的?这下算是被军门算计了,堂堂一县之总管,居然当起了媒婆,还不笑掉别人的大牙?看来,管理民政殊非易事,还得下功夫读书啊!
看着徐允如丧考妣,林纯鸿暗笑不已,什么叫地方官?这就叫地方官,娘的,要是不为百姓做点事情,还不如跳入茅厕淹死。
安排桐柏重建一事后,林纯鸿又返回了荆州,召集阁幕使、财政司等众,讨论邦泰的财政大计,毕竟,大肆扩军无论如何也绕不过钱粮问题。
要说,这几年邦泰财政状况还不错,收入处于稳步增长之中。但架不住摊子铺得太大,银子如流水般流出,每月赤字高达五万多两银子。郑天成早就对赤字状态不满,此时逮到了机会,反复强调道:“自七年八月以来,每月都亏空,现在邦泰已亏空一百零三万两。再这样下去,邦泰就算完了,入不敷出嘛!”
林纯鸿毫不在意,轻描淡写地说道:“月入一百三十多万两,赤字率才不到百分之四,有什么好担心的!广东沿海,海商富可敌国,还怕找不到人借钱?”
一说到海洋,郑天成就气不打一处来,“自今年初以来,邦泰在广东总计投入九百二十三万两,收益呢?一两银子都没见到!”
林纯鸿瞪了郑天成一眼,道:“鸡才半大小,就想着下蛋,太心急啦!”
朱之瑜丝毫不照顾林纯鸿的情面,道:“郑总管说的是实情,好歹得想办法结束赤字状态,借钱虽不是大事,但对邦泰的声誉影响不小。”
林纯鸿扫视在座高管,却发现高管们纷纷点头不已。林纯鸿心里叹了口气,看来赤字运行理念太过于超前,不太适合强制推行。
“好吧,最近荆州军要扩军,支出大幅度上涨,诸位想想,如何应对?”
张道涵道:“粮食司成立以来,在各县都建了大量的常平仓,储粮高达一千五百多石,足够两百多万人吃三年。储粮管理每年投入资金高达三十多万两银子,我看,我们也不必储存这么多粮食,卖掉一半,扩军问题迎刃而解!”
林纯鸿点头不已:“张府令所言甚是,我看,储粮有个五百石就足够了。不过,这些粮食怎么卖,卖到哪里,还得考虑考虑,嘿……”
林纯鸿的脸上忽然出现冷笑,“郑天成,好好拟个方案,明年开chun时,江南青黄不接,正是咱们出手之时!这次务必彻底击垮江南粮商,彻底掌握江南粮食市场。”
朱之瑜顺着林纯鸿的话接道:“一旦掌握江南粮食市场,掐死东林党就如掐死一只蚂蚁一般!”朱之瑜原本对东林党说不上欣赏,也说不上厌恶。但自左良玉一事后,朱之瑜彻底地恨上了不顾生民死活、朝廷窘境的东林党,直接将东林党视为了邦泰的敌对势力。
林纯鸿拍手赞道:“正是这个理!这次就是要把东林党在江南的地方势力连根拔起!”
紧接着,朱之瑜提出一策,让林纯鸿眼前一亮。
朱之瑜道:“目前工程院、行知书堂积压了大量的专利技术,邦泰商号或嫌其技术落后、或认为难以上规模,不得不放弃,殊为可惜。不如将这些专利公开出售,倒不失为挣钱的好办法!”
林纯鸿大喜,急问道:“大概有多少?估摸着能赚多少银子?”
朱之瑜回道:“大约有一千三百多项,至于能售卖多少银子,属下殊难意料。”
林纯鸿大手一挥,道:“无论能售卖多少银子,财政司除了抽税以外,不取一文,所得银子全部归工程院和行知书堂!”
朱之瑜喜不自禁,几乎连话都说不清楚:“军门……军门圣明!”
林纯鸿大笑道:“圣明可不敢当!注意了,那帮搞技术、搞格物的,万不可亏待,该重奖的就重奖,有什么好的待遇,也不要吝啬,这些人都是宝!”
众人羡慕不已,尤其是郑天成,用开玩笑的口气说道:“军门,咱们也该涨工钱啦!”
林纯鸿头痛不已,自邦泰成立以来,管理层几乎未涨工钱,这违背了高*薪养*廉的初衷。
“好,好,涨!连雇工也一起涨,涨两成!郑总管,拿个方案出来吧,顺便把钱粮的来源也做到方案里!”
郑天成目瞪口呆,这球,最终还是踢到了他的脚下……
第二百五十一章 朝廷乱象
荆州军在不到一个月内,干净利落地砍下了左良玉的头颅,让一帮尚未从俘虏的冲击波中醒来的朝臣彻底苏醒。
自林纯鸿强行实施土地赎买之策后,这帮朝臣对其恨之入骨,逮到机会就痛骂,借此发泄内心的愤怒。哪想到,痛骂了好几年,林纯鸿不仅没有被骂死,反而越活越jing神,行动越来越嚣张,不仅令属下砍下了朝廷总兵的脑袋,近期更是公然返回荆州,完全不把朝廷权威放在眼里。
这帮朝臣彻底愤怒了,一片喊打喊杀之声:
“臣都察院江西道御史冯元稹跪奏:为感激天恩,舍身图报,乞赐圣断,早诛jian险巧佞专权贼臣,以清朝政。臣观广东总兵林纯鸿,盗权窃柄,误国殃民,其天下第一之大贼!其为祸,甚于李自成、高迎祥之流……”
“且林纯鸿之罪恶贯盈,神人共愤。截荆州、夷陵之地起运以自肥,致使朝廷财计艰难,入不敷出;擅诛总兵左良玉、参将陆睿山,致使官兵士气低落,屡战屡败……”
……
诸如此类奏章,如雪花一般飞往通政司,其内言辞激烈,就好像一旦诛杀林纯鸿,大明所有问题迎刃而解一般。
东林党残余势力更是火上浇油,纷纷上奏章请诛林纯鸿,直言现在不诛林纯鸿,荆湖不复为朝廷所有,假以时ri,京师必然直面林纯鸿的兵锋……
朱由检当然想拿林纯鸿的人头来维护朝廷的权威,但问题是,朱由检怎么看,都觉得自己手中的大刀不够锋利,而且,就是这把不够锋利的大刀,还被贼寇和女真人拉得死死的,根本就砍不下去。
当初,左良玉势如破竹,七ri内进入襄阳,朱由检还对左良玉充满信心,期待着左良玉将林纯鸿的荆州老巢一鼓荡平;后来,林纯鸿将海上抓获的俘虏送到京师,彻底让朱由检清醒过来,知道即使荡平了荆州,也无济于事,朱由检气急败坏地令左良玉退兵。
哪想到,命令还未出京师,就传来了左良玉襄阳城下大败的消息,没过几天,左良玉阵亡的消息也传到了京师,朱由检彻底陷入焦虑之中,左良玉并不是一个庸才,手下之兵也算得上大明jing锐,却如土鸡瓦狗一般,根本不堪一击,难道林纯鸿已经强大到可以挑战朝廷的地步?
朱由检还未从恐惧中恢复,又传来了林纯鸿悍然返回荆州的消息。
这下,朱由检彻底害怕了,林纯鸿会不会挥兵北上,与贼寇连为一体,共同对付大明?
就在朱由检几yu疯狂的时候,卢象升的奏章适时抵达京师,好歹让朱由检松了口气。卢象升表示,林纯鸿尚存忠义之心,此次返回荆州,就是为了北上剿匪,准备来年开chun后,率万余荆州军前往河南,亲自对阵贼寇。
朱由检虽然放下了心,却后怕不已,觉得再不采取有力措施制服林纯鸿,林纯鸿迟早会成为朝廷心腹之患。
朱由检苦思良策而不得,问遍朝堂重臣,同样不得要领。朱由检失望万分,恐惧的念头情不自禁地在心头萦绕:难道大明二百多年的国祚,将要在自己手中结束?
恰恰在朱由检最为恐惧、彷徨的时候,钱谦益的一份折子映入朱由检的眼帘,让他心头一亮,内心重新燃起希望之火。
钱谦益在折子中大表忠心,极言放纵林纯鸿之祸患,并声称自己找到了对付林纯鸿的办法:掐断林纯鸿的钱粮来源渠道。
钱谦益不厌其烦地列举详实数据,声称只要禁止使用邦泰的信誉票据,林纯鸿的收入将减少三成;同时,如果将林纯鸿在扬州的货栈和码头捣毁,林纯鸿的收入将减少二成……总之,就是彻底断绝林纯鸿货物和资金的流通渠道,林纯鸿收入大幅度下降,所谓的荆州军立即将土崩瓦解,不复存在。
朱由检大为心动,将折子翻来覆去读了一遍又一遍,起复钱谦益的心思也逐渐活泛起来……
然而,朱由检的兴奋劲头还未过,早就窥伺在旁的温体仁立即指使党羽上了一份折子,声称昔ri东林党人极力推荐三将,邓玘纵兵劫掠,最终死于军中哗变;左良玉擅自兴兵攻打襄阳,惹出了滔天大祸,最终身首异处;林纯鸿骄横跋扈,将朝廷命令置若罔闻。由此证明东林党人尽出坏招、昏招,实在让人难以放心。并且,东林党人与林纯鸿来往甚密,这次积极为圣上出谋划策,背后有何yin谋,尚不可知。
东林党人结党营私,朱由检本就非常厌恶,读了这份折子后,暂且把起复钱谦益一事丢在了一边。
温体仁后怕不已,朱由检起了起复钱谦益的心思,这可不是好兆头。一旦林纯鸿这个愣头青再惹点事情出来,保不准朱由检就把钱谦益重新召回朝堂。
怎么办?
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将林纯鸿和贼寇一鼓荡平,彻底了却君王天下事。但这可能吗?
至于钱谦益掐断林纯鸿财路之策,温体仁看得出,此策算是掐准了林纯鸿的命门。禁止货物流通倒也罢了,禁止使用信誉票据,这招堪称歹毒无比!
温体仁虽从未接触过票据,但从地方官的奏章中,他一眼就看出,林纯鸿发行的票据很可能就是虚的,手中根本没有对应的金银。也就是说,林纯鸿发行多少票据,就从大明商人中收刮了多少银子!
温体仁曾经也想过发行票据,借此来收刮大量金银,缓解朝廷财政枯竭的窘态。不过,一想起当年臭名昭著的宝钞,温体仁就退缩了。
钱谦益建议禁止使用林纯鸿的票据,此策好是好,但温体仁能按照钱谦益的方略行事么?绝不能!一旦行此策,等于在给钱谦益加分,温体仁无异于自掘坟墓,彻底葬送自己的政治生命。
温体仁深惧,想来想去,觉得要渡过此关,非得与林纯鸿合作、共同对付东林党不可!
温体仁立即将温育仁叫来,吩咐道:“你马上收拾一番,立即秘密南下,帮我给林纯鸿带几句话!”
温育仁大吃一惊,这大哥是不是吃错药了?与林纯鸿斗来斗去好几个回合,形同死敌,如何又想起来带话?还要自己亲自跑一趟?
再说,圣上对林纯鸿的听调不听宣颇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