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乱明(喻心)-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二人促膝长谈,越谈越投机,林纯鸿正好缺韬略之士,立即拜陆世明为参军司主事,带领参军拟定作战计划,查漏补缺。
    陆世明遭遇家门惨变,又在贼窝呆了几年,对任何礼教看得甚淡,更何况,陆世明早无对朝廷的认同,对朝廷政局的看法更为客观,甚对林纯鸿的胃口。这ri,两人正在议论朝政,属下报称张兆已抵达大营,等待接见。
    林纯鸿大喜,对陆世明说道:“走,和我一起去迎接咱邦泰的水上大将!”
    陆世明早就听闻张兆之事,笑道:“他是水匪,我是陆寇,两人倒也半斤八两!”
    林纯鸿哈哈大笑。
    待试炮结束,已经接近戌时,帐中只剩下林纯鸿、张兆和陆世明三人。
    张兆说着一些无关痛痒的话,不时的瞟陆世明几眼。陆世明心知肚明,知道张兆有机密之事需要向林纯鸿汇报,便起身告辞。
    林纯鸿笑道:“陆主事别走,一起帮我斟酌,张兆,你说吧,陆主事事无巨细,均可与闻,否则如何拟定作战计划?”
    张兆向陆世明赔了声不是,向林纯鸿汇报江上劫掠事宜。
    目前李蒙申的舰队已经扩充到八只船,活动范围甚至已经抵达松江府。由于徽商独霸江南的货物转运权,劫掠对徽商的打击非常大。但徽商非常敏锐,他们马上发现蜈蚣船从不劫掠三桅帆船,掀起了一股购买三桅帆船的狂chao,秦邦定手头的订单都已经排到了三年以后。
    现在部分徽商已经开始怀疑劫掠的蜈蚣船就来自于百里洲,派出不少细作前往百里洲查探,被安防局抓了不少。但纸毕竟保不住火,长此以往,迟早会被外人觉察。阁幕属对这个问题专门进行过讨论,朱之瑜力主立即停止劫掠,但遭到了其他人的坚决反对。现在李蒙申一个月上缴的银两就达五万两,大伙食髓知味,舍不得这利润。
    况且,劫掠还有练兵的意图,周望对钱不关心,但对任何干扰军队强大的事情都坚决反对。
    陆世明听了,忍不住说道:“让李蒙申对三桅帆船一视同仁,劫掠几艘,不就得了?”
    张兆心里暗自寻思,这陆世明果然是个旱鸭子,不知道水上作战的事情,当下解释道:“三桅帆船船高体坚,所带水手达到三百余人,而我们的蜈蚣船虽然有炮,但炮小,对三桅帆船也无计可施,况且登弦作战一则登入甚难,再则登入之后,人手不够,还不一定打得过。”
    陆世明心知张兆误解,也不以为忤,笑道:“劫掠别人的船不成,劫掠自己总可以吧?”
    林纯鸿和张兆大喜,均觉得这个法子好。尤其是张兆,对陆世明更为敬重,毕竟在贼窝了呆了几年,各种yin谋诡计用起来一点负担都没有,甚对他的胃口。哪像朱之瑜,见不惯任何不义之举。
    林纯鸿当即拍板令邦泰商号转运部与李蒙申联合唱一出戏。

第九十章 白杆女将
    内臣谢文举携带着朱由检的圣谕抵达左良玉军中。
    左良玉恭恭敬敬的将谢文举迎至中军帐中,摆香案迎圣谕,但圣谕的内容让他失落不已。朱由检升了左良玉和林纯鸿的品级,分别为从二品都指挥使司指挥同知和正四品卫指挥使司指挥佥事,以表彰二人在辽州之战和吾儿峪之战中的功绩。同时朱由检还盛赞林纯鸿阵斩满天星,并调林纯鸿至顺德府协同邓玘围堵紫金梁王自用。
    升品级对左良玉和林纯鸿来说可有可无,除了穿的官服不同,每年可以多拿到几十两银子。但是,调林纯鸿至顺德府,意味着左良玉失去了对林纯鸿的节制之权,从此以后,林纯鸿可谓duli成军,除了听从兵部及巡抚的命令外,完全可以不理会其他武将。
    左良玉不明白自己为何偷鸡不成蚀把米,便拐弯抹角的询问谢文举:“听闻皇上对林游击的能力颇为欣赏,尤其关注对军中的板甲和钢弩,朝廷对两大利器有何计划?”
    谢文举不明白林纯鸿和左良玉的龌龊事,眉飞se舞的回道:“荆州知府高斗枢献上板甲和钢弩制造之法后,皇上亲自观看演示,对板甲和钢弩甚为满意,并令工部立即进行仿制。”
    左良玉恍然大悟,原来林纯鸿早就料到了这两件利器物议纷扰,抢先一步借高斗枢之手敬献给皇上。左良玉心里失落不已,勉勉强强挤出一丝笑容,说道:“愿工部早ri造出两大利器,分发至军中,末将对阵贼寇时,也多一份胜算!”
    谢文举笑眯眯的道:“正是这个理。皇上看着将军呢,还望将军能多打胜仗,早ri剿灭贼寇。咱家也少吃点苦头,皇上也高兴。”
    左良玉对谢文举暗骂不已,nainai的,口口声声不离皇上,难道老子不知道你是皇上派来监督的?狗ri的死太监!
    ……
    不说左良玉与谢文举互相探底,却说林纯鸿接到进军顺德府的命令后,立即令盛坤山先期前往永年,查探消息,自己率步营和炮营一ri二三十里,往永年进军。
    林纯鸿的大军刚抵达界河,离永年还有十多里,就迎来了参将马凤仪。
    听闻参将马凤仪来访,暗自寻思,自己仅仅一游击而已,不至于有这么大的面子让马凤仪亲自前来迎接啊?再说自己和白杆兵还有点不愉快的往事,难道马凤仪来兴师问罪?
    狐疑不定的林纯鸿见到马凤仪后,大吃一惊,nainai的,这参将怎么像个娘们?马凤仪脸se虽经风霜,但不脱粉嫩的底se,一双眼睛虽然决绝,但隐隐透出一丝灵动之se,尤其是他的动作怎么看都偏于yin柔……
    林纯鸿不由得哀叹,大明战将无人,居然找了个伪娘来冲锋陷阵!
    看着林纯鸿目不转睛的盯着自己,马凤仪微微一笑,露出两个甜甜的酒窝,双手取下头盔,一头秀发如同瀑布一般飘散下来。
    当意识到站在自己面前的参将是女人后,林纯鸿用欣赏女人的眼光重新审视,发现马凤仪虽然年过三十,但风韵犹存,尤其是甲胄在身,更增添了英武之气,处处露出与大明女xing不同的气质。
    林纯鸿躬身道:“今ri目睹马参将风采,快慰平生,参将巾帼不让须眉,着实让末将汗颜!”
    马凤仪眨了眨眼睛,说道:“我姓张,不要马参将马参将的乱叫,我的丈夫才应该称为马参将!”
    马凤仪的声音甜,如同和煦的chun风拂过一般,又如邻家的大姐姐训导弟弟一般。林纯鸿嘿嘿笑道:“张参将说的是,末将倒是无礼了!”
    说完,又行了一礼,将张凤仪迎入军帐。
    张凤仪一路不停的东张西望,见荆州军营法度森严、兵甲jing锐,忍不住说道:“嗯,不错啊,看来上次杨梦选在夷陵吃了大亏,也不算冤枉。”
    林纯鸿大窘,寻思道,这张凤仪也太直爽了吧,直接将不可告人之事摆在桌面上,还让下面的话怎么说?
    当下,他苦笑道:“杨游击中了水匪之计,末将不才,当时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方才救出白杆将士,倒让张参将见笑了!”
    张凤仪这才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连忙捂住嘴巴,一颦一笑犹如一个害羞的小姑娘一般,惹得林纯鸿哈哈大笑。张凤仪松开手,也嘿嘿的笑起来。
    张凤仪道:“你不错的,平ri一些将领见我是妇人,不是拒之门外就是冷眼相对,着实让人气闷,像林游击这般处之泰然的甚为少见。”
    林纯鸿道:“张参将虽为巾帼,但为朝廷厮杀疆场,劳苦功高,末将佩服还来不及,哪能有别的心思?”
    张凤仪双手理了理鬓角,甚为得意,笑道:“也不知道你是不是哄我开心,好啦,不说这个啦!我手头有一千两百多个俘虏,也不想要那金银之物,想换一千石粮食,你看怎么样?”
    林纯鸿大惊道:“俘虏换粮食?张参将不会是消遣末将吧?”
    张凤仪撅起嘴巴,满脸的不高兴,嗔道:“我说吧,你是哄我开心,别人一个俘虏能换二两银子,我只换一石粮食都不能,还不是见我是妇人,不愿意与我打交道!”
    林纯鸿惊疑不定,问道:“张参将在哪里听说一个俘虏可以换二两银子的?”
    “都快传遍整个顺德府啦,大家都这么说!”
    ……
    林纯鸿对这个谣言愤怒不已,他向来认为,任何谣言背后都有不可告人的目的!况且这个谣言有鼻子有眼睛,直接给林纯鸿扣上贩卖人口的帽子,如果没有有心人推动,绝无可能传开。
    林纯鸿立即令程舒查探此事,左良玉这个幕后黑手浮出了水面。
    居然是左良玉!这就是明末的枭雄?难怪清兵轻易入关,这帮枭雄的气度也太差劲了!
    众将士气郁于胸,胸脯不停的起伏,面对战场上刀枪,他们不惧怕,但对这种暗地里递刀子的事情,真还有点不习惯。
    窦石温痛骂了半天,忽然嘿嘿的笑起来,惹得众将纷纷侧目,直担心窦石温是不是气疯了。
    窦石温道:“我怎么感觉二两银子收一个俘虏是一笔划算的买卖?扔到马连去,只给饭食,工钱也不用发,我们不赚大了?”
    众将呸的一声,纷纷说道:“如此一来,岂不是坐实了谣言?”
    小豆子的话逗乐了林纯鸿,他暗自寻思:要说收俘虏的确是一本万利的生意,马连和火烧坪缺人,顾绣兴的棉业部也缺人,自己的弓兵队伍尤其缺少jing熟的骑士……况且清江沿岸的土司急需大量的汉人,以加快汉化的进程。如果将俘虏扔到矿山干五年,去掉抢掠的习xing,干什么都可以。但是,为了得到人口,背上贩卖人口的罪名就有点得不偿失了!
    陆世明见林纯鸿沉吟不语,说道:“所谓俘虏,实质乃流民,按说安置流民是朝廷的责任,我们帮朝廷安置流民,一则应该赚取名声,二则应该获取实利,满足这两点,方可行事!”
    林纯鸿抚掌大笑道:“陆主事的话可谓一针见血!这事怎么运作,还需细细商议,现在头痛的是张参将赖在我们营中不走啦,非要换粮草,如之奈何?”
    陆世明暗自好笑,不就看见张凤仪乃女将,方狠不下心来?来人如果是罗岱,早就被轰出去了!这主公还真有点怜花惜玉的心思。
    周世亮在白杆兵手里吃过亏,愤愤道:“管她是谁,轰出去完事,白杆兵缺粮,关我们屁事?”
    众将皆默然,林纯鸿扫视着众人,希望有人发表不同意见。林纯鸿倾向于帮助白杆兵,仰慕秦良玉是原因之一,更关键的是,他想趁机交联川东的土司,拓展邦泰的战略纵深。但如果轻率应了张凤仪的请求,给手下的众将造成倾力相助为红颜的印象就不好了。
    陆世明心里了然,在心里默了默自己想的法子,说道:“交联土司是我们一贯的方略,这次张参将倒送了个机会给我们,我们不能白送给她粮食,也不能担上贩卖人口的口实,不如我们先借给她一千石粮食,然后令她自己将俘虏运送到马连。”
    林纯义跟随林纯鸿最早,对林纯鸿的心思也知道个七七八八,当下兴奋道:“陆主事的法子好,这就叫一石三鸟,呵呵,让石柱土司欠了我们一个人情,得到了人口,还省了押送的麻烦!”
    林纯鸿大喜,当即拍板:“就这么干了,令程舒与张参将做好交接。哈哈,康定博不知道会喜成什么样呢……”
    张凤仪顺利得到一千石粮食,了结了多ri来的烦恼,欣喜不已,忍不住将自己手头的白蜡枪送与林纯鸿,说道:“这杆枪跟随我征战多年,上面沾满了鞑子和贼寇的鲜血,现在送与你!”
    林纯鸿接过白杆,紧握在手中,用力抖了抖,将枪头抖成一个枪花,顺势往旁边的大树刺去,枪头的一半没入大树,枪杆却弯成弓形。林纯鸿用力挑了挑,枪头从树里脱出,直往旁边的武器架扎去。
    林纯鸿虽然习惯于用大刀,但对枪法的要诀还是知道的,当下大喜道:“这白杆枪果然神出鬼没,让敌人防不胜防!谢谢张参将!”
    张凤仪见林纯鸿喜欢这杆枪,心里高兴,眨了眨眼睛,说道:“纯鸿小弟还这么见外?口口声声张参将?如果你不嫌弃,以后就叫我凤仪姐吧!”
    林纯鸿更不迟疑,行礼道:“小弟见过凤仪姐,还望凤仪姐对小弟多多照顾!”
    张凤仪抿嘴笑了笑,道:“好,我就认了你这个弟弟。”随后,又指着白杆枪对林纯鸿说道:“这杆枪在北方与长枪差别不大,如果到了山地,用途就大了!你看看,枪尾有一铁环,枪头有一挂钩,需要翻山越岭时,将枪杆首尾相连,就可以爬山。当年,跟着秦柱国平定安邦彦时,就靠着这枪翻山越岭!”
    林纯鸿大喜,寻思道,白杆兵善于山地作战,不如让张凤仪派出一队人马去训练新募之兵。以后顺势组建几个山地营,也不失为一条妙计。
    于是,林纯鸿躬身道:“纯鸿谢过凤仪姐的大礼!不过有件事情还要麻烦凤仪姐。”
    张凤仪扬了扬头,说道:“你有话就说,这么客气干什么?”
    “我在枝江还有一些人马,想要凤仪姐派几个人帮我练练兵,不知凤仪姐能否成全?”
    张凤仪顾盼神飞,说道:“这个没问题,我记住了。好啦,我也该走了,紫金梁说不准又在进攻了,我得马上回去看看!”
    说完,带着随从驱马而去。林纯鸿望着张凤仪远去的背影,心里纳闷不已,这张凤仪神se之间哪里像一员战将啊?直爽、羞涩、隐隐约约还有点天真,还是两个孩子的妈妈……
    “呸……呸……”林纯鸿将这些乱七八糟的心思赶开,又想到,石柱土司人口不过二十万,壮丁最多七八万,却战将如云、兵丁jing锐,在辽东、京师、河南到处都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哎,这秦柱国真可谓谋国无暇谋身,真不知道这些年秦良玉是如何坚持下来的?他们很可能非常缺乏军资,老百姓的ri子估计也好不到哪里去,自己是不是可以从这里入手做点事情呢?
    “陆主事……陆主事……,立即令郭铭彦派得力人手至石柱土司打探,看那里有什么商机!”
    ……

第九十一章 编户齐民
    送走张凤仪后,林纯鸿又把目光投向了荆州和夷陵,那里是老巢,即使再忙,也得分神盯着。
    邦泰中书府下辖两个地方机构,一个是枝江部,一个是土司部,部治所分别在百里洲和隔河岩。邦泰都督府的长史司也下辖两个地方机构,一个是枝江所,一个是土司所,分别主管枝江和土司地区的弓兵招募、管理、整训及绥靖地方事宜。
    土司部治所就位于隔河岩货栈旁边,而都督府的土司所则在其对面,三套机构比邻而居,各施其职,职责还算清晰。然而,仅仅从人流上来看,三套机构不可同ri而语,货栈人烟阜盛,摩肩擦踵,每ri有处理不完的事务。而土司部和土司所门可罗雀,整ri静悄悄的,直让人怀疑这里是否有人。
    这里不仅有人,而且还有不甘寂寞的人!
    如果有人刻意观察,就会发现,一大清早,彭新就冒着寒风跨入了土司所。
    土司所理事李辉忠见彭新清晨来访,暗自吃惊,忙瘸着左腿张罗着倒茶。当年剿灭吴敢时,李辉忠的左腿受了伤,无法继续上阵,被安排到土司所担任理事。
    彭新用茶杯盖拨着茶叶,吹散水汽,泯了一口,不停的打量着土司所简陋的环境,李辉忠笑道:“万事草创,倒让彭总管见笑了!”
    “哪里哪里,我那边你又不是没去过,除了比你多几个人,也不成样子。”彭新继续摆弄手头的容美绿茶,笑道。
    “上次在白崖洞招募弓兵的事情,我还没感谢彭总管咧,没有这几个弓兵打底,我这里起步太难啦!”
    “都是给主公办事,有什么好谢的?我现在啊,有个想法,如果能顺利实施,以后你想招多少弓兵都没问题!”彭新抬起头,眼睛露出jing光。
    在土司地区,没什么好忌讳的,彭新等人都简单的称呼林纯鸿为主公。
    李辉忠眼睛一亮,热切的眼神投向彭新,期待着下文。
    “编户齐民!”彭新几乎是咬着牙说出了四字,可见他的决心有多大!
    李辉忠大惊,说道:“到隔河岩之前,主公一直反复强调,凡事不可cao之过急,编户齐民是不是太急了?”
    彭新笑着摇了摇头,道:“我也不瞒着你,目前土司部的收入主要来源于三大货栈和矿区周边的准入费,货栈和矿区的钱到不了我这里,直接被财务司拿走。这点钱能做什么事情?看看枝江部,那收入可比我这里高多了,我在这里想做点事情,没有钱能干什么?”
    李辉忠点头道:“的确,如果能编户齐民,税收确实高不少。”
    彭新道:“除了没钱,我这里连管的民都没有,都被一个个土司瓜分。主公北上之前,曾言道,枝江是个特例,以后要碰到这样的机会几乎不可能。而现在朝廷对土司可谓不管不顾,如果能编户齐民,清江沿岸名誉上是土司,实质上被我们牢牢的掌握在手中,这样的根基才是我们需要的。大明的土司千千万万,如果清江走出了这一步,可谓开天辟地之功劳!”
    功劳二字深深的刺激了李辉忠,但随即又摇了摇头,道:“比如思南土司的杨成万,骄奢yin*yu,手中的壮丁更是上万,怎么可能白白的丢弃手中的权力?”
    彭新冷笑道:“不放弃也得放弃,挡了主公的道,就得灰飞烟灭!”
    李辉忠连忙挥手道:“彭总管,此事万万不可,主公北上剿匪,正需要一个安定的根基,我担心这样一闹,清江附近永无宁ri!”
    彭新站起身来,说道:“李理事放心,我不会打无把握之仗。我有个计划,正需要你配合,你也帮我琢磨琢磨,看有什么问题。”
    彭新伸出右手,竖起三根手指,说道:“咱们两人还不够,得拉上程启丹,三位一体、缺一不可……”
    一席话,让李辉忠浑身热血沸腾,大声道:“干他娘的,老子们就这样干!”
    ……
    彭新、程启丹、李辉忠联名上书,提出开始编户齐民,方法归结为“以货物流通迫之、以jing锐重兵胁之、以得力人手统之”。此月正好朱之瑜轮值,事关重大,连忙召集其他五人(张兆北上),讨论相关事宜。
    朱之瑜展开彭新三人的上书,眉头皱成一个川字,他个人认为,现在编户齐民的时机尚未成熟,别说容美土司的田楚产,就连思南土司的杨成万可能都很难对付。眼见五人到齐,朱之瑜开口道:“彭新三人的行文诸位都已经看了,大家有什么意见?”
    张道涵拍了拍桌子上抄录的行文,笑道:“这彭新倒出息了,考虑问题还算周全,林将军北上前也交待过了,时机成熟,逐步实施编户齐民,扩大我们的管辖范围,所以,我原则上同意这个方案,只是要问问周都督,现在留下的兵都是新募的,进驻清江,管不管用?”
    见张道涵同意,朱之瑜看向周望,眼神中不乏期待之se,他非常希望周望能反对这个方案。周望用毛笔在行文上划了划,将容美土司抹掉,笑道:“如果能去除容美土司,我没有意见!”
    张道涵点了点头,说道:“的确,容美土司丁口超过五万,我们目前确实没这个实力动田楚产。”
    李承宗乃监察府副府令,年龄已大,不大管事,由于他属于元老,对邦泰贡献甚大,甚得大家敬重。李承宗絮絮叨叨的说道:“我也老了,一些事情也看不明白了,大家的意见,我也同意。最近,我也到清江转了好几圈,发现彭间啊、杨成万啊家里富得流油,就拿杨成万来说,光是奴仆就有二百多号人,我还亲眼看到他将一个婢女鞭打致死。思南土司里的人早就对杨成万不满了,甚至有人都偷偷的迁移到百里洲。这样的土皇帝,早就该解决了。我老啦,越来越看不惯这些事,想当初,林将军是怎么对待老白姓的,那时啊……”
    朱之瑜见李承宗又要追忆历史,连忙打断,说道:“李副府令说得对,我们编户齐民,也算为当地的土民做了一件善事!”
    众人纷纷点头,他们早知道这帮土司穷奢极yu,肆意欺压土民,从解民于倒悬的角度出发,此事也该做了。
    郭铭彦道:“目前小土司星罗棋布,不下二十个,我们何不先将这些小土司编户齐民,他们势力小,无论如何也翻不起什么风浪!思南可以先放一放。”
    周望反驳道:“思南虽然略大点,但丁口也有限,更无铁制盔甲,有什么好担心的?要是他们敢造反,弓兵一到,我敢打包票,杨成万定然自缚投降。”
    李崇德、张道涵和朱之瑜互相对视一眼,心里泛出同样的念头:难怪林将军出征前,反复交待三人,说治理地方,讲究和风细雨,而军队向来求战心切,喜欢快刀斩乱麻,这样虽然爽快,但后患无穷。
    朱之瑜皱眉道:“清江沿岸山林密布,咱们对那里又不熟,恐怕应付起来并不轻松!”
    周望冷笑道:“说起打仗,这里谁也没有我熟悉,我说没问题,就肯定没问题!”
    朱之瑜张口结舌,对周望笃定的言论无法反驳,只好将求助的眼光投向李崇德和张道涵。
    张道涵目不斜视,仿佛没有看到朱之瑜的眼se,自个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
    李崇德看了看张道涵,大声道:“周都督请听在下一言,目前李辉忠在土司地区管理弓兵,据我所知,目前的弓兵基本上来源于小土司,那思南一个弓兵也未派。如果我们先将小土司编户齐民,不出半年,李辉忠的弓兵规模定然相当可观,不会比思南的丁口少。再加上枝江的新编营,纵然杨成万不服,我们兵力比他多,jing锐程度胜过他,岂不是效果更好?”
    周望听了李崇德的话,放在心里磨了磨,觉得这个法子也不错,虽然麻烦,但更为稳妥。说道:“李府令的话我同意,就把思南先放放。”
    朱之瑜大喜,说道:“看来大家都同意从小土司入手,这点没有问题了。下一个问题就是彭新三人提出的采购配额问题,他们三人认为给接受编户齐民的土司大部分配额,而不接受的可以不采购,或者减少采购量。”
    大家都认为这个办法好,对彭新、程启丹和李辉忠不由得高看一眼,只是对分配权归属于邦泰商号还是土司部时,郭铭彦和张道涵发生了严重分歧。
    对于郭铭彦和张道涵分歧的本质,众人了然于胸。的确,这涉及到权力的扩大和缩小,任谁都不会轻易让步。
    郭铭彦脸红脖子粗:“林将军始终坚持官府不应干涉商人经营的理念,如果分配权归土司部,就干涉了邦泰商号的duli经营权。与将军的思路不符!”
    郭铭彦拿着林纯鸿压张道涵,张道涵并不退缩,大声道:“咱们都知道,林将军设立土司部就相当于设立了一个县,编户齐民本就应该归衙门管,和商号有何关系?”
    郭铭彦道:“现在的问题是采购,不是编户齐民,衙门难道还管商号的采购事宜?这个事情应该这么看,是衙门有求于商号,而不是商号有求于衙门!”
    ……
    火星四溅,两人谁也说不服谁,只好将此问题留待林纯鸿决断。
    快马飞奔,连接着北方和湖广。涉及到重大战略,六人经过讨论,形成了详细的方案,由飞骑传送至林纯鸿处,由林纯鸿决断。
    不出五天,林纯鸿的批示就抵达枝江:编户齐民方案甚好,照此办理,采购配额分配权归商号,不过需经过阁幕属的审批。
    飞骑同时也将战报源源不断的送回百里洲。
    “辽州大捷,阵斩满天星!吾儿峪大捷,驱逐曹cao罗汝才!”
    消息如同旋风一般,传遍了整个枝江和清江沿岸,连容美土司也不放过。邦泰陷入了欢乐的海洋,锣鼓声和爆竹声连绵不绝。
    “令枝江部和土司部组织盛大庆典活动!”
    中书府的命令不仅被滕余浩和彭新忠实执行,还想出各种花样,力争扩大邦泰的影响力。两人都是好来事的主,尤其是彭新,不知道在哪里找到了一帮说书先生,凭着想象,到处巡回说书,且听内容:
    “且见林将军手持大刀,大喝一声‘纳命来!’,手起刀落,往那满天星头上砍去!那满天星乃地狗星转世,身负异秉,颈部刀枪不入。只听见哐当一声,将军的刀面上火花四溅,却奈何不了满天星丝毫。将军大怒,暗地里寻思,这满天星乃地狗星转世,狗脖子甚为有力,但腰部非常柔软,难道满天星的弱处在腰部?将军更不迟疑,举起大刀,往满天星腰部砍去,只听见噗的一声,满天星鲜血四溅,被将军腰斩为两截,将军哈哈大笑,抹了抹脸上的鲜血,大声道:‘果然是地狗星转世,连血都是腥臭的……’”
    如果让林纯鸿听了此段,定然不知说书先生说的是谁,还会纳闷:难道大明也流行玄幻话本?
    大明老百姓的娱乐甚少,每次说书时人山人海,说书先生的铜盆里叮当声不绝于耳,每次都满载而归。这直接导致荆州和清江说书甚为流行,很多酸丁无以谋生,刻苦训练舌头,加入到说书的行列。甚至有些说书先生为了迎合老百姓,说一些yin*秽段子,这是后话,暂且不表。
    与捷报一起传回的还有林纯鸿的命令,这让阁幕属忙碌不堪。
    林纯鸿令资金和人员往商号钢铁部倾斜,加快板甲、钢弩的锻造。同时令钢铁部加紧寻找人手,铸造she程在百步与千步之间的铁炮。
    令都督府加快弓兵的招募和训练,迅速将弓兵补充至北方。
    ……
    补充弓兵好办,周望只需要将正在受训的弓兵择优选一部分即可。板甲和钢弩也不是问题,锻造工坊的新厂房正在扩大,产量问题好解决。
    卡咽喉的事情就是铁产量不足和没有人手铸炮!
    而这两件事情都落在了邦泰商号的大总管郭铭彦身上,而后,压力又被转嫁到钢铁部总管康定博和技术总监秦武超身上。

第九十二章 开始铸炮
    钢铁部就位于百里洲燕子湖边。燕子湖乃人工湖,当初建设炼铁炉时,为了防止洪水,都建设在高台上,高台的泥土便来自周边,于是燕子湖横空出现,成了百里洲一景。这一景并不优美,甚至可以说很脏,到处都是黑黑的,一下雨,黑水流入湖中,连燕子湖都成了黑se。
    清江铁矿石的终点便在此处,每ri,几万斤的铁矿石被融化,成为生铁和jing钢,运往八亩滩的锻造工坊。同时运出来的还有炉渣,炉渣是修路的好材料,添上生石灰和沙子,就成了优秀的三合土。
    在燕子湖边,还有一个试验场,里面全是一些器械和材料,康定博和秦武超正在里面东瞅瞅西看看。
    康定博和秦武超可谓绝配,一个是炼铁的高手,一个是用铁的行家里手,两人的共同语言甚多,交往密切。
    康定博佝偻着腰,细小的眼睛一直盯着秦武超的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