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乱明(喻心)-第2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除了几家大的商号外,其余中小商家车载斗量,不可胜数。就连陕西境内的部分农民,也试图从中分杯羹,依托着东胜将近十万的民夫及数万将士,做起了小本买卖,从事批发转零售的勾当。
    这一切,直接导致流往河南的饥民越来越少,甚至出现了回流的迹象。
    “财富之门业已打开,陕西富庶,可期也!”
    林纯鸿从荆州来到东胜,沿路看到不绝于路的重载太平车,满心喜悦,对一旁的陈天瑶说道。
    陈天瑶一直呆在泌水,听闻林纯鸿北上后,马上赶往洛阳,与林纯鸿一同来到东胜。她见林纯鸿盛赞陕西商路繁盛,联想到泌水由于交通不便,格局一直不大,心里大为不满,当即气鼓鼓地问道:“从洛阳通往晋城的钢轨路什么时候开始修?路不通,什么事情都难!”
    林纯鸿转头盯着舆图,有一句没一句地答道:“太行山横亘于河南与山西之间,穿越?穿越太行山,太难啊!”
    这话让陈天瑶听得更为生气,用指头狠狠地敲着陕西,怒道:“太行山难以穿越,秦直道上的子午岭和横山就好过了?宁可把钢铁浪费在黄沙中,也不愿意进入山西,气死我了!”
    林纯鸿吃了一惊,对一个明地理的女子,还真不好糊弄。实际上,陈天瑶说得对,钢轨路不进入山西,并不是因为太行山难以穿越,而是因为山西的朝廷势力太过强大,根本插不进去手。
    “你居然学会了看舆图?”林纯鸿故作惊讶,问道。他深谙应付女子之道,知道和女子讲道理根本就是白费力气,与其费尽口舌,还不如将话题引向她感兴趣的地方。
    果然,陈天瑶得意洋洋地说道:“雕虫小技尔,有什么难的?你看,这个数字表示山的高度,这个……”
    陈天瑶诲人不倦,滔滔不绝地展示她的才华,就当林纯鸿从未看过舆图一般。她哪里知道,林纯鸿的心思早已神游,注意力根本就不在舆图上,而在考虑荆州的钢铁大计。
    林纯鸿乘船抵达方城后,便即登上了钢轨车厢,一路风驰电掣,仅仅花了不到三个时辰便即抵达汝州,一路平稳,几无疲累之感。
    钢轨路的修通,直接催生了大规模钢铁工坊。汝州的煤,在炼焦之后,一车车不间断地运往裕州,裕州那里有仅次于大冶的钢铁冶炼基地。
    同时,裕州的钢铁又源源不断地通过钢轨路南下至方城,或者西向至洛阳,极大地缓解了荆州缺铁的窘状。
    正是基于第二个钢铁基地的成型,林纯鸿方有可能规划从西安通往鹿城的钢轨路。
    秦鹿线,战略意义非同一般,不仅可以将触手伸往草原,彻底改变数千年来汉人面临游牧民族威胁的窘境,还能以发达的物流带动陕西乃至草原的工商化。
    关中,历来是汉民族的核心地带,是汉民族经营草原及西域的天然核心,没有关中的富裕文明,何谈整个民族的富裕文明,何谈陆上开拓进取?
    林纯鸿还琢磨着,将钢轨路一直往西慢慢延伸,一旦蒸汽时代来临,可以直接将火车开往遥远的大陆岛核心,从而抢占陆权的制高点。
    想到此处,林纯鸿不由得摇了摇头,暗思道,钢铁还是远远不足啊,洛阳至西安的钢轨路都还没通呢。
    陈天瑶正说得高兴,见林纯鸿摇头,问道:“怎么?山峰的符号就是这么丑,一点美感都没有,难道错了?”
    林纯鸿笑道:“是很丑,直愣愣的一个三角形,丑死了!”
    陈天瑶大怒,用手掐住林纯鸿的大腿肉,斥道:“你到底有没有在听我说话?我刚才哪里提山峰的符号很丑了?我在说,你费尽心机,想剿灭鞑子,朝廷却跟防贼似的,拼命地不让荆州军与鞑子接触!目前除了破落旅顺堡,哪里都用不上力!”
    林纯鸿大奇,陈天瑶居然敏锐地发现了荆州在辽东方向面临的战略困境!
    林纯鸿怔怔地看着陈天瑶,道:“天瑶,你长大了,沁水的苦日子,你还习惯不?我看,沁水就不用再回去了,好好过相夫教子的日子吧!”
    这话,倒让陈天瑶有点不好意思,低着头,红着脸嗫嚅道:“想教子,得有儿子教才行啊!”
    林纯鸿血脉喷张,一把将陈天瑶拦腰抱在怀中,喜道:“这就让你生儿子!”
    ……
    以后几日,西北所有驻军之高层军官,皆受召抵达东胜。众将忙于征战沙场,平日绝难碰到一起,现在聚集在一起,自然兴奋异常,互相呼朋引伴,好不热闹。待众将发现都督府都督周望、参军总管陆世明、后勤总管程舒、军政总管唐文介皆在东胜时,无不惊得目瞪口呆。
    众将悚然,显然,荆州军近日将出台重大举措,这关系到众将之前途,容不得他们轻忽。
    众将里面,唯有一人例外,那便是张凤仪。
    自接到林纯鸿命令始,张凤仪就患得患失,茶饭不思,有心想找借口不去东胜,却又想不到拿得出手的理由。
    不得已,张凤仪硬着头皮南下。一路上,她不停地盘算见到林纯鸿该说什么,手的位置应该如何摆放,是如往常一般大大咧咧,还是安静地呆着一边,尽量不要引起林纯鸿的注意……
    诸如此类乱七八糟的想法,缠得张凤仪喘不过气来,让她烦不胜烦。
    最终,张凤仪把心一横,决定什么也别想,就如盛坤山拜见林纯鸿一样。
    硬了心肠,张凤仪的心情好了不少。可是,当她遥遥望见林纯鸿后,心脏不争气地砰砰乱跳。而且,她还发现,林纯鸿的目光正在人群中搜索她,待四目相对后,林纯鸿居然还微微点了点头,嘴角溢出了笑容!
    这……
    一个指挥数万将士临阵决机的大将,几乎变成了一个小姑娘。
    待轮到张凤仪上前见礼时,她脑中一片空白,只是机械地半跪于地,口称:“末将张凤仪拜见江陵侯……”
    林纯鸿本来就站着,这时只是将右手置于胸前,颔首回了礼,说道:“张将军快快请起,风沙之地,张将军率军征战两月有余,战功显赫,辛苦张将军了。”
    本是一句普通至极的慰问话,听在张凤仪耳中,瞬间让她的眼圈儿红了。这些年,她所忍受的委屈和痛苦,常人几乎难以想象。
    也许,在别人眼中,她是权势滔天、战功赫赫的大将,可是,又有几人知道,她征战沙场,所为的,仅仅只是为了暂时忘却内心的痛苦而已。
    张凤仪好歹还记得自己是下属,正准备说一些场面话,却听到林纯鸿继续说道:“张将军,陈天瑶也在东胜,她让本候转告你,她带了一份贵重的礼物要送与你。”
    张凤仪愣了愣,颔首道:“末将谢过江陵侯及三夫人……”
    ……
    见过林纯鸿后,张凤仪直接前往陈天瑶住处。刚通报完毕,就听见庭院内传来她魂牵梦萦的声音:“娘……娘……”
    只见一个年约十岁的小姑娘,飞一般地向张凤仪扑来。这女孩,不是别人,正是张凤仪的女儿轩儿。
    “轩儿……轩儿……”张凤仪呼唤着,一把抱住女儿,亲了又亲,眼睛里的泪水,终于夺眶而出。

第六百三十六章 神刃军
    陈天瑶乃有心人,与张凤仪同在沁水时,她就琢磨着帮张凤仪见到她的儿女。
    只是,此事牵涉诸多忌讳之事,陈天瑶一直没有想出好办法。
    后来,陈天瑶回到荆州后,与崔玉说起此事,崔玉也有心帮张凤仪。两人商议来商议去,认为此事非得从张凤仪之母霍夫人着手不可。
    陈天瑶从荆州返回沁水后,就一直撺掇着霍夫人将张凤仪一双儿女接到山西来省亲。霍夫人精明异常,哪能不懂陈天瑶的意思?
    作为母亲,霍夫人当然不想看到张凤仪每日郁郁寡欢,思前思后,觉得接一双儿女来山西的可能性不大,单接女儿,成功几率非常高。
    毕竟,张凤仪之子乃马家人,马家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将自家的子孙寄养在别家。马家丢不起这个人。
    至于女儿,则没这么多顾忌。秦良玉看在马、张两家交情的份上,倒也抹不开情面拒绝。
    霍夫人修书一封,称希望接轩儿至山西省亲。秦良玉接到书信后,瞬间就明白了霍夫人的意思。秦良玉乃深明大义之豪杰,并且从心里信任张凤仪,多次断然拒绝马祥麟休妻的打算,这次更无拒绝霍夫人的意思。
    秦良玉派出得力人手护送轩儿至山西。轩儿到沁水后,张凤仪已经率兵出征,所以,一直等到战局明朗,霍夫人才让陈天瑶将轩儿带到东胜城与母亲相见。
    张凤仪虽未见到她的儿子,但能见到女儿,也是意外之喜,心情明显好了起来,人也像年轻了好几岁,就连再次见到林纯鸿后,也能神色如常,不复以前的患得患失。
    第二日一早,陈天瑶前去拜访张凤仪,说了一会闲话后,陈天瑶忽然问道:“凤仪姐,军议之后,你准备将轩儿送回沁水,还是留在身边?”
    张凤仪想都没想,直接回道:“自然是留在身边!”
    “可是,凤仪姐时常出征,如何将轩儿留在身边?”
    张凤仪张大凤眼,直愣愣地瞅着陈天瑶,直瞅得陈天瑶心里发虚。
    陈天瑶略显慌乱地说道:“轩儿这么小,要留她在身边,凤仪姐可以争取将武卫军团从鹿城南撤至朔州!”
    张凤仪笑了,说道:“你胆子倒大,竟然敢干涉军务,小心犯了七出,被江陵侯赶出家门!”
    “这……这……”
    张凤仪不过与陈天瑶开个玩笑,马上说道:“是不是江陵侯让你来问我的?你直接告诉江陵侯,武卫军团就留在鹿城,哪里也不去。我身为荆州军一员,蒙江陵侯信任,忝任军团统帅,不敢以私害公!”
    陈天瑶惊问道:“难道凤仪姐准备让轩儿去鹿城?鹿城苦寒,到处是风沙,轩儿年幼,如何受得了?”
    张凤仪道:“鹿城冬天与沁水差不多,并不见得寒?得寒冷。至于风沙,纯属误传误信,鹿城位于阴山南麓,又得黄河滋润,遍地都是牧草,何来风沙?那里的环境,可比东胜好得太多!”
    “万一……万一凤仪姐要东征西讨呢?”
    张凤仪神秘地笑了笑,道:“如果我所料不差,至少一年之内,武卫军团不会动,一年之后,嘿嘿,到时候再说吧!”
    ……
    陈天瑶狐疑万分,将张凤仪原话转告给林纯鸿,林纯鸿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对陈天瑶说道:“我还以为会失去一员良将呢,万幸,万幸!”
    阴山山脉横亘在广袤的蒙古大草原上,东接冀北山脉,西接贺兰山山脉。几千年来,从匈奴到突厥,从突厥到契丹,再从契丹到蒙古,这里历来就是游牧民族繁衍生息的核心区域。
    辽阔的大草原,一眼望不到边际,
    阴山南麓,水草肥美,人口众多,已经初步具备了修筑城池的条件,三娘子城、鹿城就是明证。
    东胜城、三娘子城及鹿城三城同时筑城,仅仅从陕西、山西招募的民夫就高达二十万,若算上从草原上募集的蒙古人,劳动力高达二十七万!
    二十七万人劳动,起码得有七八万人在外围服务,从事运送粮草、贩卖基本生活用品等杂事。
    真正的日耗万金!
    鹿城的棱堡,目前还处于内城墙夯基的阶段,其进度,不仅远远落后于东胜城,也落后于三娘子城。
    张凤仪的武卫军团统帅部,目前只能栖身于简陋的旧城中,一切因陋就简,暂时将就。
    即便如此,统帅部处处透露出威严、肃杀的气氛。二十三名年轻的军官,挺胸收腹,目不斜视,神色肃然。
    这帮年轻军官中,为首的,居然是窦石温!窦石温下首,便是刘文秀和陈焕!
    诸如李定国、辛思根、陈继兴皆赫然在列。
    最让人惊叹的,队末居然还有一名女军官,名叫沈云英。她年仅十六岁,与陈继兴同年。
    忽然,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有人高喝道:“大帅到!”
    只见张凤仪身着戎装,英姿飒爽,出现在年轻军官的眼前。
    年轻的军官们不约而同地半跪于地,右手置于胸前,高呼道:“末将参见大帅!”
    声音雄壮,气势直冲云霄,张凤仪相当满意,点了点头,回礼道:“诸位请起!”
    哗哗哗,刹那间,众军官们重新站立,钢甲碰撞,发出清脆的撞击声,更增阳刚之气。
    张凤仪扫视着一众军官,目光稍稍在沈云英身上停留片刻,铿锵道:“东胜军议,江陵侯、都督府都督、都督府三大总管皆悉数到场,决定虎啸军团南撤至西安,骠骑军团南撤至榆林、神木、朔州一线。将近五万兵力,尽皆收缩,唯有我武卫军团,奉江陵侯之命,依然留在了草原,防区范围包括东胜、鹿城、三娘子城一线。”
    “世人愚昧,见虎啸、骠骑两军团南撤千里,皆以为江陵侯欲在草原上收缩,这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就拿我武卫军团来说,左勷、郑嘉栋部正式纳入荆州军序列,被编为武卫军团骑步第三军,而且,江陵侯从全军优中选优,把诸位挑选出来组建武卫军团骑步第四军,自此,武卫军团下辖五个军,成为荆州军中最为庞大的军团,这难道是收缩?”
    “更何况,江陵侯决定,龙武军扩充为军团,下辖一重骑兵军及两骑步军。从武卫、龙武两军团的扩编来看,江陵侯对草原的进取之心,比任何人都强!”
    一席话,让一众年轻军官的目光变得热切,满眼都是小星星。这帮军官听闻骠骑、虎啸两军团南撤千里后,的确有荆州方面收缩军力的担心,张凤仪的话,确定无疑地向他们宣示,他们来到草原,有着无限机会去建功立业。
    张凤仪接着说道:“别看虎啸、骠骑两军团离草原远,有这两个百战百胜的军团在陕西,足以震慑宵小,使其不敢轻举妄动。如果说虎啸、骠骑军团是西北的盾,那么武卫军团就是尖刀,一把开拓进取的尖刀!尖刀上,也分刀体和刃,军团第四骑步军就是武卫军团的刃!”
    年轻的军官们大奇,所谓的刃,怎么看都应该是重骑兵军,尚未成型的骑步第四军如何充任?
    仿佛看出了军官们的疑惑,张凤仪微微笑了笑,复又断然道:“荆州军惯例,军团之下,从未有冠名之军,江陵侯、本帅皆对诸位寄予厚望,打破常例,将骑步第四军冠名为神刃军!”
    神刃军!
    年轻的军官们兴奋莫名,这可是打破荆州军历史的事,能作为第一批军官亲手组建神刃军,这是无上的荣耀!只是,神刃军还未组建,一件战功都还没有,为何就直接冠名?
    军官们疑惑不解。
    张凤仪也不管军官们想什么,厉声宣道:“都督府令,窦石温任神刃军指挥使,刘文秀任指挥副使兼后勤总管,陈焕任参军总管!神刃军下辖十个营,第一营指挥使李定国,指挥副使陈继兴,第二营指挥使辛思根,指挥副使程忠和……第十营指挥使沈云英,指挥副使林道坚!”
    “神刃军由武卫军团划拨兵士一千五百名,战马三千匹!”
    军官们的脑子彻底短路,如此少的兵丁,居然称为军?一个军,居然下辖十个营,每个营最多分得一百五十名兵丁?
    这个……仗怎么打?
    张凤仪喝令道:“摆舆图!”
    一副大大的舆图摆在了军官们的面前,这幅舆图,并不是作战用的,而仅仅只是大明北部、西部的示意图。
    张凤仪指着舆图道:“大明东北为满清鞑子所盘踞,大明之北,乃漠北蒙古,即喀尔喀蒙古,再往北,地域极其广阔,数倍于大明,大明之西,则是卫拉特蒙古,再往西,则是哈萨克汗国,还往西,则是俄罗斯沙皇国……据闻,俄罗斯沙皇国扩张成性,远在万里之外,却将势力拓展至大明之北,甚至在东大洋之滨开始筑城,近期更是与布拉特蒙古爆发激烈冲突,布里亚特蒙古不能抵挡,放任俄罗斯人进入了贝加尔湖地区!”
    众军官大惊,当初在武备学堂,甚至在军中,考虑最多的,便是把大明当做逐鹿之地,个别目光长远的,也仅仅只是考虑恢复西域汉唐故土。现在,张凤仪告诉他们,地球有多广阔,汉人的心志就有多高!
    这个冲击有点大,难道拓地万里,仅仅只依靠这一千五百名军士?
    张凤仪目光紧盯着舆图,厉声道:“广袤的土地,逐鹿者岂能少了我们汉人?上述区域,皆是诸位的狩猎之所!”

第六百三十七章 源头活水
    传达了都督府命令,指定了神刃军的活动范围,张凤仪的训话依然在持续:
    “……一千五百名军士,就这么多了!以后武卫军团也不会再拨一名!本帅不管你们采取什么手段,从蒙古人中招募也好,在草原上抓捕奴隶也好,只要诸位有本事,诸位就是把神刃军扩充至十万大军,江陵侯和本帅也喜闻乐见……”
    “不过,诸位记住了,武卫军团除了供应武器外,不会再拨付一颗粮食,所有吃的,诸位得自己解决!本帅不管你们如何在草原上生存,给商队当护卫也好,从蒙古部落中借粮草也罢,诸位自己想办法!”
    张凤仪的“借”字,说得非常重,让一众军官表情非常丰富。
    “至于用什么武器,随诸位自己选,什么合用就用什么,想用手雷,可以!武卫军团敞开供应,不过,诸位记住了,武器得自己想办法来拿,武卫军团不会派一名军士运送武器!”
    “神刃军大体的框架已定,十个营就是十个营,不用再变。至于营以下的编制,随你们发挥,总体上一个原则,就是有利于生存,有利于作战!”
    ……
    “……草原上的蒙古人彪悍,没有绝对的实力,不可轻辱!诸位务必记住,生存乃第一位,没有命,拿什么建功立业?”
    ……
    “都督府会随时关注诸位的动态,一旦觉得条件成熟,会在相应的要地筑城,本帅希望诸位大展神威,即便最后因为筑城,把江陵侯的财政拖垮,本帅也会给诸位拼命请功!”
    一众军官哈哈大笑,旋即,复又踌躇满志,如此宽松的管理、如此广阔的天地,该是一片怎样的发挥空间啊!
    神刃军正式组建,自窦石温以下,其态度可以用狂热来形容。窦石温本就是一名耐不住寂寞的主,再加上时时想着兴风作浪的陈焕,神刃军不充满朝气都不可能。唯有刘文秀精细、沉稳,时时拉住神刃军这头野马的缰绳,不至于让神刃军跑翻了车。
    这显然是林纯鸿对神刃军的有意安排。
    神刃军的军官皆是精挑细选的人杰,在治兵打仗上,皆有一套。不出十日,神刃军就达到了士兵归心、指挥畅通的要求。经张凤仪检阅之后,张凤仪下达了神刃军出击的军令。
    窦石温、刘文秀和陈焕早已合计多日,接到命令后,马上如脱缰的野马一般,率领千余人马一路往北,沿着昆都仑河河谷快速翻过阴山,兵锋直抵固阳。
    战国时代,赵国就在固阳筑城,秦时,固阳隶属于九原郡。到了明朝时,固阳为蒙古茂明安部所据,在此游牧。
    崇祯八年时,茂明安部在首领车根的率领下,归顺皇太极。
    待到张凤仪北据鹿城,车根的脑子显然还?然还未转过弯来,尚未认识到中原对草原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他依然忠于皇太极,只是小心地告诫族人不得跨过阴山,避免与武卫军团发生接触。
    车根知道,鹿城以西,几乎聚集了百万余蒙古人,其中大多数乃失去牧场的鄂尔多斯部及达拉特部。车根想当然地认为,武卫军团在相当长时间内会与诸部大战不休,根本无力跨过阴山。
    于是,当窦石温率领千余轻骑兵突然出现在阴山北麓时,车根压根就来不及集中部落兵力,几大族人聚集点均被各个击破,来不及组织有效的抵抗。
    就连车根,也在猝不及防下,被窦石温生擒活捉,成了阶下之囚。
    接下来数日,窦石温率领神刃军,挟持着车根在阴山以北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四处招降茂明安部牧民。
    对于不愿意投降的小部落,神刃军没有丝毫客气的意思,协同先期投降的蒙古壮丁,抢夺他们的牛羊财货战马,杀光一切胆敢反抗的壮丁,将其余所有人等全部划为奴隶,一队队地押送至固阳。
    第一次出击,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固阳周边,牛羊、牧草一眼望不到边界,足够神刃军吃年余。至于兵丁,窦石温率领一众军团,一口气从投降的部落及奴隶中挑选了八百余名战士,全部打散充实到各营中,神刃军兵力一下扩充至两千余人。
    窦石温倒也沉得住气,接下来的日子,他率领五个营,亲自坐镇固阳,派遣另外的五个营四处扩大活动范围,将整个阴山以北搅得鸡犬不宁,活动范围直抵大戈壁。
    待五个营返回固阳后,窦石温又将坐镇固阳的五个营派出去,始终留一半的兵力作为前沿活动队伍的坚强后盾。
    张凤仪听闻后,对窦石温大加赞赏,一直悬着的心,最终放回肚子。远在江南的林纯鸿得知后,喜不自禁,对着周凤大赞窦石温:“小豆子身上隐隐有狄威之风,再磨砺个几年,军团统帅可胜任!”
    周凤冷哼一声,道:“还在说小豆子!你把陈继兴撺掇到草原,老是躲在江南算什么?陈家婶子每日以泪洗面,老太太说等你回荆州后,将你抽筋扒皮!”
    “我躲在江南?你难道看不出江南现在有多紧要?”
    ……
    不说林纯鸿在江南励精图治,且说窦石温见固阳周边数百里范围内已无油水可捞,在大戈壁滩留下神刃军驻邸于此的石碑后,依然以五营为基,以另外五营为矛,挥兵东向。
    李定国及陈继兴率领第一营,承担的任务最为繁重。无他,能者多劳而已。自各营分兵行动以来,李定国和陈继兴所获最丰厚,兵力扩充最快。现在,两人麾下业已有控弦之士五百多名,战马多达一千六百多匹,兵力足足扩充了五倍有余。
    陈继兴出身于近卫营,进入草原前,从未率兵打过仗,与李定国这个自小吃足了苦头的孩子自然不同。他看见麾下逐步壮大,颇有天下之大,我陈继兴随处可纵横的得意。
    茫茫草原,更是让陈继兴有天高任鸟飞的豪情,他与李定国并辔而行,有一句没一句地说道:“侯爷此招简直太妙了,不到两个月,第一营兵力就从一百多暴增至五百,照这个速度,恐怕最迟到明年,就可以与侯爷口中的俄罗斯人交锋!”
    李定国嗤笑道:“与俄罗斯人交锋?早得很咧!我来问你,这两个月我们都跑了些什么地方,这些地方都距离鹿城有多远?”
    陈继兴才智本属上等,李定国稍一点拨,便即明白,恍然道:“营头的意思是说,我们的活动必须有稳固的后方基地?”
    “可不是?你以为窦指挥每次留下五个营干什么?阴山之北的蒙古,一盘散沙,我们自然如鱼得水。这次我们往东,那里满清鞑子的势力相当强大,蒙古人亦不复一盘散沙,很可能会纠集重兵围剿,真正的苦日子还在后头呢!”
    李定国耐心地教导道。他已经年过二十,这几年不是在武备学堂学习,就是在雄威军团中率兵征战,心性已经磨炼得极为成熟。他当然知道,林纯鸿将陈继兴安排为他的搭档,无非就是希望他悉心指点陈继兴。因此,他倒是诲人不倦,将道理说得极透。
    天空瓦蓝瓦蓝的,李定国也极为享受这段快意的日子,心情非常不错。至于以往的贼寇生涯,就如一场梦一般,回忆起来那么不真实。
    想到陈继兴这个蜜水里泡大的孩子,居然也吃得了苦,心气颇高,李定国不由得刮目相看。李定国心里暗道:看来,不管生活环境如何,小孩子能否成才,关键还在于培养。他又想到陈继兴来草原之前的一段波折,忍不住笑问道:“听闻你在荆州搞大了一个姑娘的肚子,然后才出征,此事可属实?”
    陈继兴大窘,双脸憋得通红,不好意思地回道:“哎……说起来都是泪!我还不是被逼的!老夫人和我娘说什么也不让我离开近卫营,我就寻思着给陈家先留个后,就没人反对了!哪想到,当我把姑娘带到老夫人和我娘面前,她们还是不同意!说什么纳妾可以,出征不可以!最后没办法,我索性不管不顾,就跟着侯爷跑到了东胜。”
    李定国大笑不止,直把陈继兴笑得恨不得钻到地下,口中嗫嚅道:“莫要取笑。我倒想着一直呆在草原,一辈子也别回去。中原闷也闷死了!”
    “做你的美梦吧!最多三年,咱们就得回去!然后换一批人再来!”
    陈继兴大惊,忙问原因。
    李定国道:“侯爷组建神刃军,拓地自然是原因之一,如果我所料不差,侯爷最想要的,恐怕是磨炼我们这帮人!”
    陈继兴到底年龄小,又未有历练,不由得瞠目结舌:“有什么事情能比拓地更为重要?”
    李定国道:“若只为了拓地,江陵侯难道还缺了数千、数万兵力?至于什么粮草、财力什么的,更非难题。江陵侯费这么大的劲组建神刃军,在拓地的同时,又锤炼了一帮能征善战的战将,这笔买卖,绝对值!你再想想现在的你,和两个月之前有什么不同?”
    陈继兴几乎听痴了,嗫嚅道:“难道江陵侯在着力培养未来的统帅?”
    李定国点了点头,道:“这只是其一,你也知道,火药大规模应用,作战模式已经彻底改变,恐怕江陵侯还希望我们摸索未来的作战模式。好好把握机会吧,现在军中的统帅,终究会老去,未来需要我们顶上去。这次我们二十多人接受历练,以后还会更多,大浪淘沙,能留下的,都是金子!”
    “这正好应了一句诗,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第六百三十八章 两家商号(一)
    且说窦石温率领神刃军沿着阴山北麓,一路向东,横扫蒙古诸多小部落,以至于三娘子城以北的蒙古部落闻风色变,大部向三娘子城请降,一部分东迁,向满清鞑子靠拢。
    神刃军从河谷翻越阴山,进入三娘子城。
    三娘子城的内城基本已经成型,以左勷为指挥使、郑嘉栋为指挥副使的第三骑步军刚刚完成招募兵员,正如火如荼地进行训练。
    郑嘉栋知悉神刃军的组建精髓后,大呼过瘾,立马就想辞去指挥副使之职,宁愿至神刃军当一名营指挥使。
    左勷倒是一眼看穿了林纯鸿的打算,喝止了郑嘉栋的盲动:“先做好分内的事,让江陵侯认识到你的能力再说!”
    郑嘉栋虽然放弃了盲动,却心痒难耐,借着神刃军休整的机会,每日与青年才俊们切磋,迅速拉近了与这帮青年才俊的关系。
    神刃军在三娘子城休整半月后,复又挥兵向东,兵锋直指乌兰察布。
    乌兰察布位于大同正北一百五十里处,历来,蒙古人劫掠中原,无不在乌兰察布汇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