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地中海霸主之路-第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从这方面来说,占领了西西里岛对协约国的影响重大。更重要的是斐迪南只要在西西里岛布置几百架飞机,随时都可以将地中海一分为二!
显然,斐迪南低估了凡尔登防线在英法眼中的重要性。
由于德国人的突然爆发,进攻凡尔登的部队增加到了62个师,又有意大利人牵制了法国人的兵力,现在凡尔登防线的协约国守军兵力已经大大的不足了。
至于英法组建了殖民地炮灰部队,战斗力实在是不能令人放心。
甚至还出现过德国军队一个团打垮了一个印度军的记录,自那之后法国人就再也不敢把重要防线交给殖民地部队防守了。
于是他们把注意打到了保加利亚身上。随着罗马尼亚和黑山王国的完蛋,巴尔干半岛的战势已经逐渐稳定了下来。
保加利亚和奥匈帝国的战争,现在也变成了大眼瞪小眼。双方都在依托山脉构筑防线,明显的是谁进攻谁吃亏,战争的强度自然就不高了。
这也是斐迪南故意为之的,不然现在奥匈帝国差不多就要玩玩了。同时对上两个列强,奥匈可不是德国,还没有那么彪悍!
在种背景下,斐迪南自然是要启动小亚细亚战略了。对于抢地盘斐迪南一贯都是很积极的,当然保加利亚军方更加积极!
……
侍女清脆的声音响起:“陛下,英国大使温斯顿侯爵和法国大使克雷托先生联袂来访。”
“知道了,带他们到会客室等着,我一会儿就到。”斐迪南淡定的说
英法大使来访的目的他是心知肚明的,难道他们说服不了外交部,还想说服他不成?算了,见了面不就知道了,想那么多干嘛!
……
斐迪南一贯不喜欢拐弯抹角,直接开口问道:“两位今天前来所谓何事?”
英国大使温斯顿侯爵回答道:“陛下,现在凡尔登防线告急,出于协约国的共同利益,我们希望贵国向法国派出五十万援兵。”
斐迪南微微一笑说:“按照我们之前的约定,保加利亚已经超额完成了任务。
我们同时牵制住了奥匈帝国和意大利人,还解决了罗马尼亚和黑山王国,现在正在准备登陆奥斯曼帝国!
在盟友的立场上,我们已经做的足够多了。如果让我们承担更多的责任,那么是不是也该分配到相应的利益呢?”
温斯顿侯爵爽朗的说:“陛下,请放心我们带着诚意来的!如果贵国肯出兵法国,我们将支持贵国在近东地区的行动,包括吞并统一巴尔干半岛和吞并小亚细亚半岛!”
斐迪南面不改色的摇了摇头,英法想得也太好了吧,开一张空头支票,就想忽悠保加利亚出兵?
巴尔干半岛要保加利亚自己出兵去统一,小亚细亚半岛也需要保加利亚出兵去取,他们的承认可不值钱!
世界大战后的英法,可就没有了战前的威风,只要保加利亚将这些地方拿到了手中,难道还会因为英法不承认就吐出来不成?
“陛下,如果保加利亚可以向法国派出援兵,我们可以减免部分贷款。”法国大使克雷托又补充道
斐迪南依旧摇了摇头,战后法郎就要大贬值,连现在十分之一的币值都保不住,他还在乎缩水后的那点儿贷款么?
斐迪南严肃的说:“很抱歉两位我没有那么多时间和你们讨价坏价,如果你们需要慢慢试探的话,可以去保加利亚外交部。
如果想要继续谈的话,就直接亮明底牌吧,我不喜欢拐弯抹角!
我想现在凡尔登前线,战况也很紧急吧,你们这么低的办事效率,难道就不怕前线出现变故么?
又或者是你们认为那些殖民地部队,就可以挡住德国人的进攻,根本就不需要援兵!”
显然他的话很没有礼貌,不过他是国王地位在哪儿摆着,就算是教训了他们几句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反正这里欧洲大陆,人们都习惯了国王高高在上的样子,斐迪南现在的表现也是十分正常的。
当然了,如果是离开了欧洲在其他地方,又是另一种情况了。英法大使对于亚洲非洲的国王,他们可没有放在眼里过。
气氛虽然略显尴尬,不过他们很快就恢复了过来,谁家的国王没有几分脾气呢?
“陛下,如果保加利亚可以马上出兵法国的话,在战后利益分配上,贵国可以在现在的基础上多拿一份!”克雷托干脆利落的说
说这话的时候,他的心情显然不怎么好,必然有人多拿就有人少拿了。显然这部分利益,多半是要从他们那一份中扣除来的,谁叫现在法国军队兵力不足呢?
斐迪南高兴的说:“好,既然如此,那么就好商量了!
放心,我的胃口不大,不会让贵国的利益受损的!
以罗马为界,半个亚平宁半岛加上西西里岛和萨丁岛如何?贵国可以瓜分另外半个亚平宁半岛,我们完全可以各取所需!”
“不行!”温斯特侯爵反对道
显然斐迪南的提议,对法国来说还是有很强的诱惑力的,意大利的工业精华都在北边,按照斐迪南提议的瓜分方式,法国人无疑是大占便宜的。
但是对英国人来说,就完全无法忍受了,真要是让法国人吞并了意大利的工业精华,欧洲大陆到底谁说了算?
当然现在大家还是盟友,在德国人这个大敌还存在的前提下,大家还不会为了战后的利益分配闹翻的,不过钉子斐迪南已经埋下了。
可能意识到自己失言了,温斯特侯爵解释道:“现在战争还在继续,这么早就谈对意大利的分配,还为时过早,不如战后再行讨论。”
斐迪南点了点头,说:“不错,现在谈对意大利的处理问题确实太早了,那么后面在处理吧!
不过战后对奥斯曼帝国的处置就交给我们和俄国人如何,具体如何分配,你们就插手如何?”
温斯顿侯爵想了想说:“可以,但是大英帝国的利益必须要得到保证!”
斐迪南点了点头,十分淡定的说:“当然,英法两国现在的势力范围,将由你们自行处置!”
克雷托也点了点头,反正他们对奥斯曼帝国也没有什么兴趣。
奥斯曼帝国早就被瓜分的差不多了,现在最有价值的地区,无疑是小亚细亚半岛和高加索的部分地区,这些都已经是保加利亚和俄罗斯的囊中之物了。
剩下的地区,就只剩下沙子了!在这个年代阿拉伯地区,石油还没有被发现,根本就不值钱。
斐迪南圈定的势力范围,也就多了也门、伊拉克、沙特阿拉伯、阿曼,其他地区早就被英国人划到了自己的碗里。
像科威特、伊朗、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都是英国人的势力范围,大家的利益冲突并不大。
至于保加利亚和俄国人的利益分配,他们才不关心呢?对英国人来说,只要有利益分配,就会发生矛盾,未来的保俄联盟还有可能这么和谐么?
有保加利亚当缓冲,大英帝国国也不需要在近东地区直接和俄国人发生冲突,新的国际秩序仍然会在大英帝国的掌控中!
斐迪南又补充了一条要求:“对了,两位如果保加利亚出兵法国,必然会造成国内的兵力不足,我希望大英帝国可以给我们提供50个印度师,用到小亚细亚半岛的战场上。
虽然他们的战斗力不怎么样,但是用来打打杂,维护一下秩序还是可行的!”
看到温斯特侯爵在犹豫,斐迪南微笑着说:“贵国的印度殖民地上,人口都超过了三亿,我们只需要区区几十万人力而已,这不是问题吧?
放心,我不需要贵国提供军官,只是需要贵国提供一批翻译就可以了,剩下的问题我们会自己搞定的!”
“没问题!”听到了不需要军官,温斯特侯爵就爽快的答应了。
反正印度最不缺的就是人,至于斐迪南会用这些印度人来干什么,他就懒得管了,反正阿三又值钱!
'345。七十七章、东线风云起'
实际上对于和英法达成的协议,斐迪南并没有放在心上,利益分配最终还是要靠拳头说话的。
只要保加利亚将这些地方实际占了下来,这些地方自然就是保加利亚的地盘了。反之,保加利亚要是没有实力占据这些地盘,那么英法也不会介意重新瓜分一次。
真正令斐迪南满意的是,英法之间的矛盾比他预想之中还要大得多,这就意味着战后保加利亚的外交环境会好得多。
毕竟,法国人想要在欧洲大陆上扩张,英国人却又不希望法国人做大,在这方面双方有天然的矛盾无法调和。
但是对斐迪南来说无所谓啊,法国人如果够牛逼,他们爱怎么扩张就怎么扩张,反正对于西欧和中欧地区他又没有想法。
至于一统欧洲,连拿破仑都没有做到的事情,斐迪南可不相信现在的高卢鸡可以做到,大陆平衡还是留给英国人自己玩吧!
斐迪南还不知道,在他的蝴蝶效应下,英法都有效仿保加利亚的意图。
可惜孤悬海外的英国人,在这方面注定是天然的劣势,现在想要重回欧洲大陆已经是不可能的了,他们最多将爱尔兰人送走,估计这个都很难做到!
而法国人就不一样了,按某些激进主义者的想法,已经打算把德国人直接打包出去,法国直接吞并中欧。
对于这些人的想法,斐迪南只能说他们实在是太天真。如果德国人被打个半身不遂,他们的构想还有一丝实现的可能;如果和历史上一样,德国人的军事实力尚存,就投降了。
法国人要是敢动,约翰牛又在背后支持一波,战争马上就会爆发,高卢鸡他们能够顶得住么?
当然了,如果高卢鸡够聪明的话,跑去欺负意大利人,这个问题似乎不大,武力上他们有绝对的优势。
反正这些都和斐迪南没关系,一个国家的强大永远都是在自身,而不是寄希望于对手的衰落,当然美国人是一个例外!
只要一想,未来保加利亚国土上大量的沙漠,斐迪南就头疼不已,难道还要制定一个百年大计——植树造林为本?
算了,这个问题还是未来再头疼吧,反正这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
……
欧洲大陆还是硝烟弥漫,条件谈成之后,就派出了33个步兵师,两个炮兵师增援法国。
毫无疑问,这些都是之前招募的雇佣兵军团。当然了,斐迪南还是很有节操的,这些部队都是世界大战爆发前就招募的,又先后和奥匈帝国、罗马尼亚、黑山王国pk过,拥有丰富的战斗经验。
战斗力在那儿摆着,也不怕英法说什么。反正对英法来说,守住凡尔登防线才是关键,援军只要有战斗力就行了,至于保加利亚人和毛熊的区别,这个真心不重要!
减少了五十万大军,自然又要再招募五十万了,好在之前预备的炮灰够多,可以很快补上这个数字。
在斐迪南出兵增援法国的时候,东线也发生了变故,俄国人发起了冬季攻势。
由于斐迪南的蝴蝶效应,在战争初起俄国人将目标放在了奥匈帝国身上,没有盲目去进攻东普鲁士,自然也就没有初起的大败了。
现在见法国人快要顶不住了,作为“欧洲宪兵”毛熊自然也该发力了,从俄国传来的情报,斐迪南知道负责指挥此次战斗的俄国西南方面军指挥官布鲁西洛夫上将。
他还有一个惊人的身份——闪电战创始人,历史上也是布鲁西洛夫指挥俄国军队取得了勃鲁西洛夫攻势的胜利。
只不过历史上勃鲁西洛夫攻势发生的时间是夏季,现在爆发的时间是冬季。
不过德奥两国的冬天,对毛熊来说都是小菜一碟,和他们国内的相比,这都可以算是春天般的温暖了,当然前提是俄国人心中有春天这个概念!
不过毛熊到底就是毛熊,他们在东线共有三个方面军,分别是西南方面军、西方面军、北方面军,这次是同时向德奥两国发起了攻击。
充分的让全世界见识到了什么是人海战术,整个东线战场,四百八十多万俄国军队,同时展开了攻击。
看得斐迪南都是两眼发晕,有点儿军事常识的不待这么玩儿!他都想问候一下俄国制定战略的参谋部,是不是脑子进水了,这么多军队要是同时发动进攻考虑过后勤么?
俄国人的烂事他管不着,不过他还是下令密切关注战局,万一俄国人搞个大新闻来个全线突破,那么保加利亚就要再捅奥匈一刀,抢夺战利品!
当然,他认为俄国人打个大败仗的可能性更大!现在声势是搞大了,德国人的援兵也过来了,麻烦也来了,实力上的差距,光靠布鲁西洛夫一个名将也不顶用啊!
不管怎么说,俄国人的声势是造出来了,至于战果会怎么样这个就没有人知道了。
当然,对法国人来说,俄国人这次干的就十分不错,起码德国人不得不抽调兵力增援东线。
否则,光凭他们那三四十万守军和奥匈帝国的三百多万军队,对上近五百万灰色牲口怎么看都不靠谱!
……
收到了德国人抽调兵力增援东线情报的时候,斐迪南就开始为俄国人默哀了,不作死就不会死啊!
反正德国军队增援东线后,肯定是要拿出战绩的,保加利亚的巴尔干防线虽然比不上凡尔登那么牛逼,但是架不住他们的厚实啊!
按照斐迪南的想法,基本上就是几个山头就是一道防线,虽然不是那么牢靠,但是拖延时间却是最佳的选择。
除了有限的几个地方必须要重点防御外,其它的地方,基本上都是一系列的小防线堆起来的大防线。
这一点奥匈军队已经领教过了,好不容易发动突袭攻破了阵地,后面保加利亚军队马上就反应了过来,再次夺回了阵地。
想要长驱直入,那就只能一路打过去了,打了几次之后,奥匈帝国就放弃了和保加利亚决战的计划了。
显然,德国人想要的是速战速决,和保加利亚来一场阵地消耗战,是非常不合算的,即取得不了想要的战果,又解决不了东线的危局。
那么东欧平原就是最佳的突破口了,也只有在平原地区,德国军队才有可能快速的取得胜利。况且德国人也必须要解决了俄国军队的主力,他们的东线才会安全。
……
圣彼得堡,冬宫中尼古拉二世还在神采飞扬的指点江山。
世界大战爆发快一年了,到现在为止俄国军队还没有拿出让人眼前一亮的战绩,这一点令他非常的不满。
由于斐迪南的蝴蝶效应,随着保加利亚的崛起,奥匈帝国同时面临着两个强大的对手,他们自然不会傻乎乎的去主动出击了。
结果就是奥匈帝国当起了驼鸟,老老实实的玩起了阵地战,毛熊一时半会儿也没能奈何得了他们,自然也就没有拿的出手的战绩了。
然而法国人抗住了德国人的攻击,虽然处于下风,但还是和德国人打得还是互有胜负;英国人也锁住了德国人的海军,陆军还在支援法国人;就连保加利亚这个曾经的小弟也混得风生水起,先是干翻了意大利海军,接着几乎又统一了巴尔干半岛,现在还在准备进攻奥斯曼帝国。
这对心高气傲的尼古拉二世来说,还是难以忍受的,总不能拿他们在高加索地区打败奥斯曼人当成功绩炫耀吧?
他还丢不起那人,现在也该轮到俄国爆发了,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准备,俄国军队终于凑齐了武器弹药,可以爆发啦!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战后的利益分配,现在俄罗斯帝国拿不出让人信服的战绩,到时候凭什么瓜分最美味的蛋糕?
要知道“日俄战争”后,俄罗斯帝国在欧洲的地位就大幅度的下降了,很多人都认为“欧洲宪兵”已经老了!
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谁都知道老了就可以退役了!
而世界大战爆发后,俄国军队的表现也只能是非常的一般,在同行的忖托下,也可以用糟糕来形容了。
名不符实!
这对沙皇政府来说,无疑是灾难性的,一旦欧洲各国都认为俄罗斯帝国的实力“名不符实”,那么不但是建立“斯拉夫帝国”不要想了,就连战后的利益分配,也不会有他们多少话语权!
可以说列强都是很现实的,世界大战爆发前,保加利亚在列强中的话语权还是垫底的。
但是随着世界大战的爆发,保加利亚表现出来的实力,已经获得外界的认可,在协约国中的影响力也就大大增加了,反之俄国人的影响力正在衰退。
“陛下,我们最佳的进攻时机已经错过了。现在德国人的援兵正在增援东线,我们的缓解法国人军事压力的战略目的已经实现了,没有必要继续进行这场大战了!”总参谋长小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罗曼诺夫提议道
按照他的想法,既然德国人都被调动了,法国人的危机也已经暂时解除了,那么再打这场战争就没有必要了。
当然这仅仅只是从军事来说的,但是在政治上就完全不一样了!
军事上让德国人在东西两线不停的调动,疲于奔命最终拖垮德国人,是上佳之策!
不过在政治上,现在俄罗斯帝国需要一场胜利,并且是一场令世界惊叹的胜利!
首相微笑着反驳道“总参谋长先生,如果单纯在军事上来说,你的意见没有问题。
但是在政治上,现在俄罗斯帝国不得不战,这关系到了我们在协约国中的地位,也关系到了未来的利益分配。
如果这次我们停止了攻击,转而就地防守,俄罗斯帝国积累下来的百年威名就毁于一旦了!”
陆军大臣阿列克谢·安德烈耶维奇·波利瓦诺夫冷笑着说“首相先生,威名都是打出来的,现在就发动全面进攻我们根本就没有十足的把握获得胜利!
如果前线打了败仗,造成的后果还会更加严重。与其如此,不如我们降低战争规模,增加获得胜利的把握更加可靠!
我认为没有必要三个方面同时发动进攻,其中两个方面军进行佯攻,一个方面军主攻就可以了,就算有什么变故,也在我们的掌握之中!
还有我们必须要考虑到后勤,前线部队都只有一个半月的作战物资储备,一旦超过这个时间,就需要我们后方进行运输。
而我们国内的物资储备也是十分有限的,要同时支撑近五百万大军的战斗,这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
况且就算政府有办法凑齐这批物资,但是以我们糟糕的交通条件,也无法完成这项庞大的运输任务!”
和历史上同期相比,这个时空俄国人的日子要好过的多,由于保加利亚的存在,他们的外界交通线并没有被完全切断。
同时,现在也还没有和德国人进行pk,他们的军队损失也没有历史上损失的那么惨重。
起码历史上,几个俄国士兵才有一条步枪的情况还没有出现。尽管还是五花八门的装备,到底还是做到了人手一支步枪,武器弹药也还是勉强可以供应。
这就给了沙皇政府一种错觉,自我感觉良好,他们认为只要俄罗斯帝国一发力,就可以干掉东线的德奥两国联军。
只要打赢了这一仗,那么这场战争也就要结束了,作为最大的功臣,俄罗斯帝国自然有资格获得最大的蛋糕了。
当然,也不排除有人收了英法的钱。毕竟为了推动俄国这次攻击,英法两国也是花了大代价的,攻关费自然也是少不了的。
外交大臣突然开口说“陛下,英法两国已经承诺,只要我们发起这场攻击,他们愿意承担所有的开销。
至于陆军大臣担心的物资不足问题,协约国也可以提供。我们已经和保加利亚达成了协议,他们会协调运力,保证我们的物资供应!”
原本已经动摇的尼古拉二世,再次动心了,如果英法可以承担全部开销,并且负责战略物资供应,那么打这场战争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在他看来,只要解决了这些问题,战争失败的可能性已经降到了最低了。大不了就拿人命和同盟国耗,反正俄国最不缺的就是灰色牲口。
尼古拉二世不放心的问道“英法的承诺能够兑现么?要支撑五百万军队作战的物资可不是少数,他们怎么能够保障运输?”
外交大臣淡定的说“陛下请放心,我们已经和保加利亚协商过了,如果英法的物资短期内供应不上,他们可以垫付一部分。”
好吧,斐迪南都还不知道,自己在什么时候,都已经同意替英法垫付战略物资了。
不过欺上瞒下的事情,在沙皇政府已经不要太多了,现在他们主要的目的是忽悠尼古拉二世向德奥两国发动全面进攻。一些旁枝末节,英法是会负责搞定的!
尼古拉二世满意的点了点头,问道“如果英法可以做到承诺上的内容,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发起进攻了?”
陆军大臣阿列克谢·安德烈耶维奇·波利瓦诺夫想了想说“陛下,我还是建议压缩战争规模……”
尼古拉二世不满的说“够了,你说的困难都已经解决了,难道我们还不可以发动全面进攻么?
要知道尽快结束这场战争,拿到我们想要的战利品,才是当务之急!
难道你不知道,这场战争已经给俄罗斯帝国带来了多大的损失么?
我们的国际商业贸易,几乎全部都停止了。如果战争继续持续下去,我们国内的经济就快要崩盘了!”
显然,尼古拉二世也不是白痴,还是知道一些国内情况的。现在的俄罗斯帝国民众日子可不怎么好过,受战争影响大家的生活水平都大幅度的降低了!
……
。
'346。七十八章、希腊人的野望'
“陛下,我们陆军已经准备好了,随时可以登陆小亚细亚半岛!”陆军大臣波波夫严肃的说
“陛下,我们海军也做好了准备,随时都可以掩护陆军登陆!”海军大臣彼得罗夫补充道
斐迪南知道军方早就按耐不住了,如果不是自己强行压制,他们早就动手了。
保加利亚和奥斯曼帝国之间的矛盾,早就无法缓和了,在世界大战中了结恩怨无疑是最好的选择。那么现在就让奥斯曼人再做最后一次贡献吧,斐迪南暗暗的想到。
“嗯,叙利亚可以失守了!”斐迪南淡淡的说
他知道这个命令,可能会让上百万人丧命,但是政治就是这么残酷。
现在叙利亚地区,已经和奥斯曼帝国时期的荒凉不同了,最早到达的希腊人,后面抵达的罗马尼亚人、黑山人,总人口已经高达三百一十八万。
其中希腊移民有一百七十八万人,黑山王国移民四十三万人,剩下的九十七万都是罗马尼亚人。
如果保加利亚想要防守的话,只要把他们武装起来就可以搞定了。显然斐迪南是不会这么干的,这并不符合保加利亚的利益。
当然保加利亚也不可能突然放弃叙利亚,这样容易被人看出破绽来,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从黑山迁移过去的那部分移民中,可有不少曾经是奥斯曼帝国的支持者,如果给他们创造一个机会,当带路党那么守军的失利也是顺理成章的了!
这方面还是情报部门更在行,于是叙利亚的新任守备司令就是情报部门出身的维基克林顿少将,他这次的任务就是在两个月内合情合理的丢掉叙利亚!
好吧,打败仗对任何一个将军来说都是难以接受的,不过对于情报部门的特工来说,这都不算啥。
更奇葩的任务他们都遇到过,没办法谁让他们遇到了斐迪南这个老大呢?后世被互联网洗礼的他,很自然的借用了很多经典的套路。
叙利亚失守后,再发起登陆作战,这是斐迪南深思熟虑后决定的。想要借刀杀人,也得给敌人动刀子的机会吧?
等奥斯曼人动手后,保加利亚再以救世主的身份出现,就算不能消弥和这些移民之间的矛盾,至少也可以顺利的转移一部分仇恨。
……
在让叙利亚失守的同时,保加利亚军队也向意大利人的殖民地伊利特里亚发动了进攻。
哦,在世界大战爆发后,意大利在伊利特里亚殖民地政府就很奇葩的宣布了中立。
看他们够安分,又不是什么战略要地,协约国一时半会儿也就没有去寻他们的晦气,现在他们的好日子结束了。
显然他们都是聪明人,不然也想不到宣布中立这种奇葩的手段!
不过聪明人也有怕死的特性,保加利亚的海军陆战队刚登陆,他们就宣布投降了。
当然了,也不能指望孤悬海外的几千意大利人士兵能有多强的战斗力。
其实强抢伊利特里亚并不是斐迪南的意思,这还是乔治一世主动要求的。约旦实在不是什么好地方,要啥没有啥。
在这种地方当国王,不适合壮志未酬的乔治一世。尽管他已经不年轻了,但他还是想奋斗一把。
伊利特里亚就不一样了,距离苏伊士运河不远海洋贸易便利,又在非洲大陆,远离欧洲列强的核心区域。
旁边的埃塞俄比亚,又被乔治一世当成了肥肉,大有效仿斐迪南干翻奥斯曼帝国的架势,准备吞并埃塞俄比亚建立一个新的帝国。
在斐迪南看来,这是又一个被“大国崛起”忽悠傻了的人。实际上,斐迪南搞出来的“大国崛起”理论,在全世界的传播度还很高,相信他这一套理论的人还真不少。
乔治一世可以说是见证了保加利亚的崛起之路,他的感触还更加深,在病急乱投医之下很自然的就接受了这套理论。
顺便还拿这套理论说服了不少希腊人中的精英分子,现实摆在了眼前,在希腊半岛就算是复国,也注定是个小不点儿,没有丝毫成为强国的机会。
但是非洲大陆就不同了,一旦希腊吞并了埃塞俄比亚,大国之基就有了,复兴希腊的机会就在眼前。
当然,这也就是在欧洲,思想比较开放,人们可以背井离乡,接受人在哪里国家就可以建在哪里的奇葩理论。
然后希腊政府就和保加利亚签订了一份领土交易协议,即用希腊半岛交换伊利特里亚,考虑到两边的开发程度不同,作为补偿保加利亚要负责帮希腊“迁国”。
全世界都被惊呆了,不过考虑到欧洲传统,交易领土的情况也不在少数。只不过最近百年来,已经很少发生这种举国迁移的事情了。
震惊归震惊,但是现在世界大战打的正激烈,大家也没有功夫理会这点儿小事。
反正大家早就对保加利亚吞并希腊半岛有思想准备,现在希腊半岛都没有几个希腊人了,希腊政府做出这样的决定并不奇怪,再不跑就要被完全吞并了。
在普通人看来,这就是保加利亚在瞎折腾,反正都和他们没关系。
但是在政客们看来就完全不一样了,这份条约给保加利亚吞并希腊半岛提供了法理上的依据。这让许多有心在欧洲大陆扩充领土的国家,看到了新的机会。
其中又以德国和法国人的兴趣最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