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地中海霸主之路-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相比华国对土地的利用率,保加利亚和欧洲国家一样,相差太远了。如果在东方保加利亚的耕地面积,还可以扩充一倍。
  当然斐迪南并不打算那么干,完全没必要。和江苏省相当的面积,现在才三百多万人口,不足同期江苏人口的十分之一。
  斐迪南计划大力兴修水利,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提高粮食产量,就足够了。(巴尔干地区农业发展落后,同时期的粮食亩产量,不足西欧的三分之二。)
  只要做好这些,取得了占据总人口九层的农民阶级支持,他就立于了不败之地。为此那怕贴上几十万英镑,斐迪南也在所不惜。
  至于教育界,那就更好办了。历史告诉他,只要控制了学校,就控制了舆论。掌握了国家的下一代,就掌握了这个国家的未来。
  当务之急,是建立一座大学。历史上保加利亚第一所大学——索非亚大学,就是1888年建立的。
  同样也是这所大学,造就了保加利亚最早的社会主义——科学社,为掀起无产阶级革命奠定了基础。
  斐迪南的高效率,足以令内阁汗颜。知道国库没钱,他也没有去找斯塔姆内阁。
  1888年1月10日,内阁刚刚明确了分工,斐迪南就以保加利亚大公的身份,发布了第二条法令《发行500万列弗教育债卷》(备注:1列弗=1法郎=02903225克黄金)
  举国震惊,要知道由于内战,1887年保加利亚的财政收入,还不足4000万列弗。
  这一举动,很快受到教育界人士,开明资产阶级的大力支持。尽管利息只是略高于银行存款,期限长达十年,大家还是纷纷慷慨解囊,仅一个月就销售出去了一半。
  精明的斐迪南,当然知道利益最大化,不但高调认购了30万列弗,还公开邀请媒体监督这笔费用的使用,一时间声望大增。
  反正他也不打算克扣教育经费,媒体监督的再严,倒霉的也只是底下的人。要是可以抓几个蛀虫,他也不介意。
  拿到了钱,除了补发了历年拖欠的教师工资。就拨款修建了保加利亚第一所大学——《保加利亚大学》。
  剩余部分的钱都还没动,内阁几次想打注意,都被斐迪南一句专款专用堵了回去。
  穷急了斯塔姆,也跟着斐迪南学样,发行债卷。不过他的胃口可不是斐迪南那么小,《五年计划》所需要的经费,对政府来说可是个天文数字。
  一出手就是5000万列弗的铁路债卷,紧接着又是3000万列弗的工业债卷。
  保加利亚人可没有那么富裕,政府的信誉也没有那么高。对于几百万的教育债卷,他们发扬一下爱国主义精神,咬咬牙也就吃下了。
  对于政府发行的工业债卷、铁路债卷就无能为力了,销售了区区几十万就尴尬了事。
  内阁的烦恼,斐迪南不操心。他还在为大学的首任校长人选犯愁,必须要是德高望重,能令教育界信服。
  保加利亚教育界的人士中,恰恰没有众望所归的人选。和这个国家一样,能力足够留学生大都还很年轻,没有那份资历。老一辈思想保守,缺乏国际视野,跟不上时代的脚步。
  实在找不到人选的斐迪南,将目光投向了教育部。
  “契科夫部长,你们教育部对保加利亚大学校长有什么想法?”斐迪南
  “大公阁下,现在教育界已经吵翻了天,有资格提名的就有三人,但是他们的能力却很难让人信服!”教育部长契科夫头疼的说
  斐迪南清楚,能力不足还是小问题,关键是他们三人都是斯塔姆内阁的反对者。老牌教育家,属于亲俄派,内阁绝对是要阻止他们上台的。
  “那么其他人呢?总要找一个合适的人选,不能这么拖下去,现在学校还是个空壳呢!到时候怎么办,你还是回去慢慢想吧!”斐迪南将压力甩给了契科夫
  这令契科夫很为难,要是从这三人选了,他该怎么向内阁交代?要是选择了其他人,又怎么令教育界信服?
  头疼的契科夫突然眼前一亮,想到了一个合适的人选,要不让国王挂职算了。这个想法一出,就再也打不住了。
  首先,内阁不会反对,可以将反对派压下;其次,教育界也交代的过去,至少以后教育经费不用愁了,这个理由足以令那三个老顽固自己退出。
  在回去的路上,契科夫是越想越美好。要是让斐迪南做了大学校长,那么教育部的存在感,肯定会大大加强,要经费也可以让国王顶着,不用自己去承受内阁的压力。
  不行,这么大的事,不是我一个人能做下的,干脆联系教育界,让他们出头。谁要是反对,就让他负责解决教育经费!
  没有出乎契科夫的预料,放出消息后,教育界争论不休的问题立刻停止了。
  为了大家的利益,或者是为了自己的饭碗,可以按时领到工资,几乎所有的老师都公开表示,支持斐迪南出任校长。
  令斐迪南目瞪口呆,合着自己就是那个众望所归的人。当下认为不可能,自己一个外来户,登基不过半年,什么大事也没干,就可以获得众人的支持。
  哪怕契科夫一再表示,也不能令斐迪南信服,他可不想做了个校长,然后被那帮教育家骂个狗血淋头。
  “卡尔,派人去查查,怎么回事?”斐迪南还是决定要搞清楚状况
  “大公,这其实很简单啊!”卡尔平静的说
  “哦,你说说看?”斐迪南

'19。第十九章、加税'
  “大公,教育家也要吃饭啊!你注意到没有,保加利亚自独立以来,教育经费就一直没有充足过。基本上每届政府都在拖欠经费,前段时间,你又恰好补发了欠薪。”
  斐迪南惊呼:“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啊!合着,他们把注意打到我的头上来了。”
  “不过到是正和我意,本来学校就不易插手,现在做名正言顺的校长,要想干预还不如太简单了。”
  想通了原因的斐迪南,自然不会继续拒绝了。不过斐迪南也知道,他只是个挂名校长,不可能将全部精力用在学校。平常的学校管理工作,还是要交给其他人。
  “卡尔,把契科夫叫回来,告诉他我答应了。”斐迪南笑着说
  “好的,大公阁下!”卡尔说完,就出了门。
  片刻功夫,契科夫就走了进来向斐迪南问好。
  “好了,看在上帝的份儿上,校长的位置我答应做了。不过其他教职员工,就要交给你们教育部了,另外还要做好下半年的招生工作!”斐迪南语重心长的说
  “好的,大公阁下,我们教育部绝对会竭尽全力的,我可以向上帝发誓!”契科夫保证道
  斐迪南满意的点了点头,笑着说:“嗯,说说你们的计划?”
  契科夫略微沉思了一下,说:“大公,你知道保加利亚是第一次建立大学,缺乏相关的经验。我们教育部计划,向奥匈帝国、德意志帝国聘请管理人才,还有部分教师!”
  斐迪南沉思了一下,暗想:“看来自由党人对同盟国印象很好啊!俄国的教育本身不怎么样,忽略掉也正常;英法两国居然也没有提,这可不是什么好现象!”
  心里这么想,斐迪南不是小白,自然不会直接说出来,这在政治上是不可取的。
  “尽快将你们的计划报给我,还有保加利亚大学的院系专业划分,招生人数,一起报给我!”斐迪南看着契科夫说
  “好的,大公阁下!”契科夫铿锵有力的说
  “嗯,去忙吧!”斐迪南看着神采飞扬的契科夫说
  “是”契科夫说完,就离开了王宫。
  另一边,索非亚政府大楼里,现在正吵得沸沸扬扬。斯塔姆…博洛夫无奈的摇了摇脑袋,狠狠的拍了一下桌子。
  说:“看在上帝的份儿上,你们都不在吵了!都是该死的钱闹的,你们就是吵破天,也变不出钱来!”
  见众人安静了下来,斯塔姆继续说:“保加利亚的财政情况,你们都知道,如果我们什么事都不干的话,到是可以做到收支平衡,可是这可能么?”
  “要是不干事,还要我们干什么?你们与其在这里争夺预算,还不如想想看,怎么弄到钱吧!”
  “我们还是考虑一下,向外国银行贷款吧!”工业部长威尔逊提议道
  “不行,银行家们不是慈善家,他们肯定会趁火打劫的,付出的代价怕是很大。再说资金缺口这么大,我们拿什么去抵押?”经济部长迈克尔反对说
  “那么加税吧!”内政部长尤纳斯提议道
  “这绝对不行!国内的经济不景气,资本家们的日子也不好过!”斯塔姆反对道
  他很清楚自由党是资本家支持上台的,现在向他们加税不是自断根基么!
  “总理阁下,我也知道资本家们的日子不好过,我是说可以向农民征税!”尤纳斯解释说
  “这~”众人陷入了沉默,没有人直接反对。
  片刻功夫后,斯塔姆…博洛夫说:“要不我们召开部长级会议,讨论一下!”
  “好!”众人齐声道。
  大家都知道,加税不是个好差事,被人骂是必然的。农民阶级是没有多大影响力,不过封建地主虽然力量薄弱,却也不是软柿子。
  果然是屁股决定脑袋,面对财政危机,和历史上一样,还是将这把刀砍向了农民。
  历史上,保加利亚为了发展工业,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土地兼并加剧,大量农民破产失去土地,被迫进城讨生活。
  妻离子散自然是少不了的,血与泪洒满了保加利亚。虽然大量的劳动力进城,推动了工业的发展;可是新生的工人阶级,却并没有从中受益,每天上高达14~16个小时的班,拿到工资却不足一半。
  也为共产主义发展,提供了基础。后来世界大战的失败,又加剧了国内矛盾,最终引发了无产阶级革命。
  知道前因后果的斐迪南,自然要三思而后行。虽然他迫切的需要发展工业,但是斐迪南还是担心因为自己的蝴蝶效应,引发不良后果,最后决定有限度的干涉一下。
  内阁报上来的加税法案,斐迪南直接否决了。他已经打定了主意,不管怎么样,也不能和历史上一样,搞得大量农民破产。
  “大公阁下,现在政府财政危机,我们不得不出此下策!”斯塔姆博洛夫不满的说
  “我知道!但是看在上帝的份儿上,我也不能答应!你知道嘛,这个法案一通过,就是成千上万个家庭会因此破产,妻离子散,哭声会淹没整个保加利亚!”斐迪南正气凛然的说
  “不,大公阁下。没有你想像的那么糟糕,农民的生活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会苦一些,可是为了保加利亚的发展不得不牺牲他们。再说他们还可以去做工人,不会出现你说的那么糟糕!”斯塔姆愤怒的说
  斐迪南冷笑的说:“是嘛?你不要把我当成傻子,如果按你们制定的新税法,接下来就是土地大量被兼并,大量的农民破产,你不要告诉我保加利亚可以提供这么多就业岗位?”
  “到时候大量农民将失去生计,然后资本家们还可以继续削减工资,肆无忌惮的让工人们加班,对嘛斯塔姆我的总理?”
  “记住了你是保加利亚的总理,不是资产阶级的总理!一个合格的政府,必须要兼顾大多数人的利益,不然我们就要面临层出不穷的敌人。一群快要饿死的人,会用生命向你讨还公道!”

'20。第二十章、导火索'
  斐迪南一脸正气的阻止了,内阁的作死法案。
  开什么玩笑,有一就有二,保加利亚的财政缺口不是几百万,而是上亿列弗。
  要是都被转加到农民头上,斐迪南已经想到了,无数破产农民揭竿而起,掀起革命推翻政府的场面。
  至于为此和内阁闹翻了脸,斐迪南已经顾不得了。两权相害取其轻,与农民起义相比,内阁明显就是个软柿子。
  斐迪南对斯塔姆内阁,还是比较了解的。在政治上手段粗暴,堪称小白,对付他们斐迪南有的是办法。
  出了王宫,经济部长迈克尔担忧的说:“首相阁下,大公已经否决了加税法案,我们怎么办?”
  “怎么办!既然如此,那么我们也没必要和他客气。斐迪南的王位还是我们扶上去的呢,大不了换人!”内政部长尤纳斯愤怒的说
  “什么!”众人脸色齐变
  斯塔姆…博洛夫愤怒的说:“上帝!尤纳斯你个蠢货,给我闭嘴!不要胡说八道,你以为是小孩子过家家,可以随变换人么!你是想要害死我们嘛?”
  知道闯了祸的尤纳斯,脸色苍白,他知道如果今天的事传了出去,自己就完蛋了。上任大公的事刚过去,索非亚可是血流成河,求救的看着众人!
  平常和尤纳斯关系不错的威尔逊出来打了圆场,说:“首相阁下,不用尤纳斯那个白痴计较,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斯塔姆沉默了片刻后,说:“根据保加利亚法律,我们现在还可以召开国民议会,只要议会通过了,大公总不会再跳出来否决吧!”
  众人心中一惊,脸色微变,最后还是点了点头。大家都知道绕开国王,直接利用议会通过法案,相当于已经架空了国王。
  他们这届内阁,再也不可能获得斐迪南的支持了,以后肯定会麻烦不断。
  果然,如斐迪南所料。斯塔姆内阁并没有善罢甘休,在斐迪南否决后,他们直接召开了国民议会。
  打算凭借自由党在国民议会的优势,强行通过加税法案,同时也打击斐迪南的威信。
  1888年4月28日,保加利亚再次召开了国民议会。斯塔姆…博洛夫代表内阁,向国会提交了《加征农业税法案》。
  不过早有所料的斐迪南,自然不会什么也不干。在国会召开前,他和内阁的争议就已经传出去了。
  收到消息的反对党,会让斯塔姆内阁如愿么?斐迪南不知道。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舆论已经站在了自己这边,一旦法案通过,内阁肯定会被骂得狗血淋头。
  知道今天国会肯定要很热闹,斐迪南自然不会出席会议,他躲在后面看戏就好,要是直接跳出来,无疑是自降身份。
  看着吵闹不休的国会,斯塔姆心里没来由的烦躁。能够从一个鞋匠的儿子成为一国首相,自然不是傻子。
  加征农业税,挨骂是肯定的,他事先早有准备。为了保加利亚的工业化,背一点儿骂名,斯塔姆是不在乎的。
  可是看着现在纷乱的国会,他很怀疑,就凭这帮人,能够带领保加利亚复兴么!
  身兼议长的斯塔姆,愤怒的开口说:“肃静,好了费话不用多说,直接开始投票吧!”
  没想到,这一举动却引起了保守党和民主人士的强烈不满。按照正常程序,法案表决前应该先行辩论。
  心情不好斯塔姆,居然直接跳过了这一环节,提交法案澄清后,就直接进行表决,剥夺了他们的发言权。
  愤怒的保守党议员,直接退出了投票,以示抗议。
  没有出乎意料,自由党人占据了国会七层的席位,通过决议自然不是问题。
  现在国会最大的反对派,保守党议员干脆退出了投票,那么应该高票通过吧!
  结果却出人意料,也令保守党议员后悔不已。26票支持,55票弃权,18票反对通过了决议。
  场面令斯塔姆内阁尴尬不已,合着他们就这么不得人心,支持率不到百分之三十。要是保守党不退出,那么自由党控制的国会,今天就要否决他们的提案了。
  可以想象,一场围绕内阁政治斗争,即将展开。
  要是斐迪南在这里,可以很明白的告诉斯塔姆,他完全是想多了。
  保加利亚国会议员大都是留洋学生,年轻气盛的他们最容易被舆论所左右。
  而且很大一部分是封建地主出身,家中肯定不会告诉他们,家中土地是怎么来的,听到加税,第一反应就是自家利益受损了。
  出来反对提案,只是出自本能,并不是真的对内阁不满。
  收到结果的斐迪南知道,斯塔姆内阁要出昏招了,这可能就是警察政府的导火索吧!
  既然阻止不了,斐迪南自然是顺势而为,争取利益最大化了。
  最起码,斐迪南的情报组织,已经开始行动了。已经秘密收购了几家报纸,在为斐迪南摇旗呐喊。
  趁着大家没反应过来,替他刷了一波声望,至少在大部分国民心中,反对横征暴敛的斐迪南,是一个仁慈的国王。
  斐迪南的目光,现在已经出了索非亚,走进了广袤农村。
  早在去年,斐迪南就派人去奥匈帝国娉请农业专家,然后又令农业部做了一份初步调查。
  他的农业发展计划,就是这些专家给制定的,为了保证顺利完成,斐迪南还降低了标准。
  早在千年以前,战国时代,农民们就认识到了可以用肥料来改善土壤。早期的农民们给他们的耕地施堆肥和动物粪肥。
  19世纪的科学家们发现了氮的重要作用。农民们开始购买智利天然沉积物中找到的硝酸钠,施在自已田里。
  然而保加利亚的农业总体上,还是落后于时代,对化肥的使用很不合理,亩产量还不到西欧的三分之二。
  水利工程,更是一塌糊涂,基本上都是靠天吃饭。如果保加利亚不是气候条件优越,地广人稀,估计还要为吃饭头疼。
  斐迪南已经不是中二少年了,没有打算一次就解决问题,他准备先挑融易的下手。
  首先就让农业专家们,编制了化肥的合理使用方法。然后交给了农业部,向下面推广,先拿出了成果,再继续深入。

'21。第二十一章、大学'
  斐迪南的农业改革计划,没有损害地主阶级的利益。因此受到了开明地主的支持,其他人大都是冷眼旁观,向推广农村推广很顺利。
  看到进度斐迪南很满意,只要今年能够拿出成果,明年就可以更进一步了。
  随着对保加利亚了解的加深,在没有取得执政大权前,斐迪南是不打算兴修水利工程了。
  现在保加利亚农民阶级,生活已经很困难了,无力承担水利工程的重担。
  有人会说,可以政府出钱,或者让地主阶级出钱。事实上是不可能做到的,保加利亚财政无法承担。
  而保加利亚地主阶级,在土地大兼并前,还没有大规模采用机械化生产,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富裕。
  和大清国不一样,百八十亩地就是叫地主,良田千亩就是大地主。
  事实上保加利亚,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有几百亩地,都是司空见惯,没有几万亩地,都不好意思称地主。
  地广人稀,这个年代可没有保护生态的说法,只要自己愿意完全可以继续去开垦荒地。
  这也是斯塔姆内阁敢加税的原因,农民就是破产了,也可以跑到山里继续开荒,政府也管不到。
  不被逼上绝路,农民是不会造反的。历史上保加利亚为了发展工业,多次加征农业税,可是农民起义却很少发生。
  了解了保加利亚农业的现状,斐迪南也占时放心了。现在农产品产量,在满足内需的前提下,还在国外出口,短期内对增产的需求并不是很迫切。
  六月份,简陋的保加利亚大学已经竣工了。至于装修,在那个年代,谁还挑剔那么多,水泥地板,墙上挂一层石灰也就够了。
  历史上索非亚大学,也是今年建立的。由赫里斯托·格奥尔基耶夫和埃夫洛基·格奥尔基耶夫,两兄弟的大力捐款而建立的,主楼1934年才完工。
  现在自然没有了,保加利亚的资源是有限的。由于斐迪南的干预,保加利亚政府牵头,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
  短短几个月,就把城东郊区的一座庄园,改建出了一所简易大学,这条件估计和和二、三十年前的乡村小学有得一拼。
  斐迪南不得不把精力投放到学校上,历史的索非亚大学,还有红色摇篮的称号,由不得他不重视。
  虽然不是很了解保加利亚革命的内情,不过有一点斐迪南记住了。索非亚大学毕业生大量失业,为革命传播奠定了基础。
  斐迪南决定釜底抽薪,直接来一招包分配,大家都有了工作,总没有时间去闹革命了吧!
  1888年7月2日,斐迪南召开了学校管理会议,确定首届招生录取人数,院系划分。
  “部长先生,大公真的要来参加会议么?”阿列科…康斯坦丁诺夫惊讶的问(保加利亚著名作家,现任保加利亚大学文学教师)
  其他人也都竖起了耳朵,表示关注。虽然在坐都是教育界名流,但是平常接触的最大的官员,就是教育部的人了。
  对斐迪南这个高配版校长,没什么概念,当时推举他,也不过是为了争取经费。
  “当然了,大公可是很重视教育的。不是还有半个小时才开始么,你耐心等等就好了!”契科夫笑着说
  ……
  客气了几句,斐迪南挥手示意了一下,开口说:“好了,会议开始吧!”
  “好的,大公阁下!那就我们教育部先开始吧!”契科夫心情不错的说
  “本次招生考试,教育部早在三个月前就开始筹备了,准备工作已经就绪,现在主要是确定录取人数,还有各个专业学生数量!”契科夫十分简洁的说完了
  斐迪南很喜欢他这种务实的工作态度,没有长篇大论,没有丝毫官僚主义作风。
  “嗯,下面大家各抒己见吧!”斐迪南满意的点了点头说
  “我们机械系,要两百人!大家都知道,保加利亚正在进行工业化,对这类人才紧缺!”机械系主任艾伦抢先说
  众人都没有说话,显然认可了艾伦的理由,不过又涉及到名额之争,没有发言。斐迪南点了点头,示意随从记录。
  “我们文学系,要三百人。保加利亚被长期奥斯曼帝国奴役,急需要解放思想,还要恢复传统文化,这需要大量的人手,我们还急需优秀的文学作品,丰富民众的精神生活!”阿列克紧随其后说
  接下来历史系……
  物理系……
  化学系……
  建筑系……
  ……
  小小的保加利亚大学,居然有大小三十多个院系,招生人数加起来足足五千多人。
  斐迪南全场都是微笑着倾听,坦率的说,五千多人很多么?在斐迪南看来一点儿都不多,不过那要分什么地方,后世随便一所大学都有几万人。
  不过现在,那根本是不可能的,估计保加利亚首批报考人数,都不一定有五千人。
  斐迪南看向了契科夫,问到:“我的部长先生,你们教育部估计的,保加利亚大学的首批报考人数有多少?”
  “回大公阁下,通过初步调查,预计符合条件的报考总人数,将在4500~5200人之间浮动!”契科夫慎重的说
  斐迪南慎重的说:“嗯!诸位都是保加利亚教育界的精英,现在情况大家都了解了。根据现在的情况,大家都明白,我们不可能满足大家的要求!”
  “那么,为了保加利亚更好的发展,所以很多专业必须要做出牺牲了!”
  众人脸色大变,其实他们也被这个数据吓坏了,维也纳大学才多少人?不足三千吧!要是保加利亚大学,真要一次性招收五千名学生,估计大家都要沦为教育界的笑柄了。
  必须要削减人数,可是哪个专业削减的多,哪个专业削减的少,就是个问题了!
  见众人还在沉思,斐迪南又开口了,说:“大家都清楚,保加利亚建立大学是为了国家发展,所以大学生的质量必须要保障,所以首届录取人数宁缺毋滥,原则上也不会超过五百人!”
  “实际上只会更少,维也纳大学现在的录取人数也不过如此,牛津大学数量更少!国际上知名大学,已经给我们做好了榜样!”

'22。二十二章、招生'
  “大公阁下说得不错,我们保加利亚大学刚刚建立,必须要保证生源质量!事实上学校的师资力量,也制约了招生人数,教育部估计首届学生大概在三到五百人之间!”契科夫又再众人心中补了一刀。
  “这些情况我们都了解,要削减人数我也同意,可是这连原来的十分之一都不到啊!”历史系代表阿科哥郁闷的说
  “不,先生你说错了,不是十分之一。为了节省教育资源,有的专业人数可能变化不大,而更多的专业会被直接取消!”契科夫放了狠话
  “什么?这怎么可以?”众人大惊
  “部长先生,这……”
  斐迪南见事情要遭,挥了挥手说:“先生打断一下,不要为难我们的部长先生了,他也不想这么做,可是没办法,谁叫我们穷呢!这个问题我可以替他回答,给你们一个解释!”
  “现在是保加利亚发展的关键时刻,一切资源都要为工业化倾注。所以保加利亚大学现阶段,都是为工业化服务的!”
  “为了保加利亚,大家必须做出牺牲。你们都是保加利亚的精英,告诉我你们能不能为这个国家做出牺牲?”斐迪南喝问道
  众人参差不齐的说:
  “能!”
  “能!”
  ……
  斐迪南很满意众人的反应,看来大家都是要脸的,至少表面上都是爱国者。
  具体的砍掉哪些专业,斐迪南就没插手了,直接交给了教育部。
  他只对教育部给出了一个原则,理工科专业全部保留,政府出钱免掉学杂费,毕业可以包分配。
  至于文科专业,抱歉一分钱也没有,所有开销都要学校自己解决。财政拨款,包括民间捐款,其他收入,都没有文科专业的份,就业问题国家概不负责。
  事实上就是明确告诉教育部,要砍掉文科院系,不然就要教育自己解决经费。
  原因很简单,历史保加利亚毕业的文科生,大部分都眼高手低,找不到工作。
  这帮失业人员,最后为了报复社会,要么加入了革命党,要么加入了无政府主义。后来苏联输出革命,他们又成了共产主义的接班人。
  斐迪南为了保住自己的位置,自然要提前排场这些隐患了。没有了这帮人参与,苏联想要对保加利亚渗透,几乎不可能完成。
  最终结果没有出乎斐迪南的意料,教育界还是选择了妥协,文科专业大都是选修课,像历史课、语言课很幸运的成为了必修课,不单独招生。
  这个结果,大家都能够接受,好歹保住文科专业,大家都保住了饭碗。
  斐迪南也乐得如此,花几个钱将这帮学者留在了学校,省得给他添乱。
  倒霉的无非是保加利亚大学的学生了,后世大学的自由空间,他们是没有机会体验了。
  密密麻麻的课表,斐迪南都看得头皮发麻,和后世高三学生享受一个待遇,周末那是不存在的,算是世界上最惨的大学生了。
  不提斐迪南的幸灾乐祸,保加利亚大学先生的消息一出,立刻轰动了全国。
  大家都在关注学校的十二个专业,清一色的理工科,令人差异不以。
  媒体天天打嘴仗,不要看那帮人,之前为了争夺权益,为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