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地中海霸主之路-第2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德意两国的内部问题,拉姆齐·麦克唐纳首相也是知道的,原本他的计划是牺牲波兰、波罗地海三国、荷兰、瑞士等小国。
牺牲了这几个中立国家的利益,就勉强可以让两国摆脱困境了,然后大家齐心协力和东欧联盟对抗。
计划赶不上变化快,利益是算计到了,唯独忽略了民族感情,现在已经不是中世纪了,民众已经有觉醒。
外面的土地再好,也比不上自己的家乡好,随便英国人怎么许诺,人家就是不买账,还是坚持要会故土。
德意要坚持,法国人难道还能让步不成?法国民众也不答应啊!
这是他们一战的战利品,凭什么放弃?
况且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些地方上,都生活着几百万法兰西民众,谁敢让他们搬家?
“目前这种情况,你们有什么想法?”拉姆齐·麦克唐纳皱着眉头问道
“首相阁下,现在的局势对我们很不利,以德法之间的关系,我们就算是把他们拉进了联盟,也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外交大臣爱德礼说道
“这个问题已经很明显了,爱德礼先生,我们建立这个联盟的目的,不是为了打仗,我们只是为了让欧洲大陆继续保持平衡!
没有人会奢望德国人和法国人精诚团结,那是不可能的,也不是我们想要的!”拉姆齐·麦克唐纳首相回答道
说出去都搞笑,英国人建立一个同盟,居然为了避免战争发生?
估计很多人听到这个消息,都会觉得是天方夜谭!
不过,这确实是事实,在反战主义高涨的英国,避免战争爆发是政治正确,尤其是一场不能确定胜负的战争!
“好吧,首相阁下,就算是如此,那又怎么样?
从实力上来说,目前法国人更强,不过从地理位置上来说,德意两国对我们更重要。
一旦我们和法国联盟,那么德意必然会倒向保加利亚,到时候欧洲大陆就几乎统一了。
现在中立的小国也会倒向保加利亚,而德意两国在保加利亚的支持下,必然会进攻法国,打掉欧洲大陆上最后一个钉子!
到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帮忙还是不帮忙?
帮忙的话,就算是英法西联手,也没有任何胜算。
不帮忙的话,欧洲大陆就再也没有我们的发言权了!
反过来,我们选择了德意两国,那么法国有很大可能加入东欧联盟,同样也有很大的可能选择中立。
傲气的法国人是不会给人做小弟的,而保加利亚现在需要的不是盟友,而是一个听话的小弟!
未来德意两国还是会和法国人打一仗,他们之间的矛盾没有办法缓和,一旦战争爆发,我们还是会被拖下水!
或许这正是保加利亚人想要看到的,如果法国人向他们屈服了,那么我们什么也不用做了,可以直接将欧洲大陆让出去了。
如果法国中立,他们就会利用德意和法国人的矛盾,在背后推动战争爆发,我们也不得不和法国人打一仗。”爱德礼苦笑着说道
自从这个联盟一建立,他们就说走向了战争,那么不建立这个联盟呢?
这个后果更严重,德意还是要和法国pk,西欧会被打成焦土,战后欧洲各国都会倒向保加利亚,世界霸主就此换人。
问题的死结就在德意与法国之间,十几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之争上。这不是殖民地,这是本土之争,双方谁都没有办法让步。
“你们还有不同的意见么?”拉姆齐·麦克唐纳首相期待的问道
“首相阁下,难道我们就不能再拉别的盟友了么?”财政大臣拉菲尔不满的说
“拉斐尔先生,我们还有别的盟友可拉么?欧洲大陆上有点儿实力的国家,一共就这么多。
剩下的葡萄牙、比利时、瑞士、荷兰这样的中立小国,我们就算是花费大代价拉过来,又能有什么用?”拉姆齐·麦克唐纳首相反问道
大英帝国的资源也不是无限的,假如拉拢盟友所花的成本,比和保加利亚妥协还要大的话,他们不如妥协算了。
这种烦恼很快就要过去了,英国的大选又要开始了,拉姆齐·麦克唐纳首相没有连任的底气,所以这个问题可以拖下去。
后面,哪个倒霉蛋是继任者,就让哪个倒霉蛋来背锅好了,反正不让他做出这个拉仇恨的决定就行了。
……
“陛下,西班牙内战爆发了,并且规模还很大!”科尔曼幸灾乐祸的说道
小斐迪南微微一笑,这个时候西班牙内战,英国人的日子更加不好过了。
选盟友也要看靠不靠谱,西班牙人这明显就是在坑队友了,等他们内战打完了,国力也消耗的差不多了。
这次和西班牙人结盟,约翰牛不但捞不到任何好处,还要出钱出力帮忙打内战。
唯一的好处,大概是没有德意两国参合这场内战了,他们现在都是穷鬼,而苏俄就更不用说了,谁知道他们是谁啊?
保加利亚从来都没有干涉他国内政的习惯,这是斐迪南制定的外交战略,就算是要干预,也不能明火执仗的干预。
显然,西班牙不知道保加利亚花费这个大力气,搞迂回战略。
“我们宣布中立好了,看英国人怎么处理吧!
顺便呼吁一下双方克制,尽量用谈判手段解决矛盾,再谴责一下干预西班牙内政的国家,把挑起战争的屎盆子给他们扣在头上!”
小斐迪南直接决定看热闹,同时还不忘给英国人添一下堵。
西班牙内战是左翼民主人士和右翼保守派之间的战争,对保加利亚来说,原因和经过都不重要,打乱英国人的布局才是关键。
“陛下,既然英国人支持左翼势力,我们是不是该支持一下右翼集团,让他们势均力敌,效果会更好!”外交大臣科尔曼提议道
“你是说暗中支持弗朗哥集团?你觉得他们能够取得最终胜利?”小斐迪南疑惑的问道
如果可以扶持一个仇视英国人的西班牙政府,那自然值得保加利亚出手了。
不过从地缘政治上来说,保加利亚对西班牙的影响力没有那么大,想要扶持一个政权出来可不容易。
“陛下,不是还有法国人么?为了他们的国防安全,现在法国人必须要扶植一个亲法的西班牙政权。
原来的左翼联盟已经不可靠了,他们刚刚赢得了国会大选,就和英国人搅和在了一起。
如果法国人不想被四面包围的话,扶持和英国人对着干的弗朗哥集团势在必行,我们只是暗中推动一下。
再出面给弗朗哥集团打打气,稳定一下人心士气,最多再出点儿钱和武器,别的事情都和我们没有关系了!”科尔曼笑眯眯的说道
小斐迪南若有所思的点了点,表示了同意。只要不是保加利亚当出头鸟,那就无所谓了。
成功了固然好,可以削弱英国人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失败了那也是法国人背锅拉仇恨。
和历史上一样,这次西班牙的内战,就是未来战争的一次预演了,只不过换了主角。
现实就是这么残酷,原本联系紧密的英法联盟,在利益的促使下,在十几年前就分道扬镳了,现在又站在了对立面。
而原本是敌人的德意两国,现在却变成了约翰牛新的小弟。
感叹了一下,小斐迪南就收起了思绪。
“英国人和德意两国的结盟谈判,进行到了那一步了?”小斐迪南关心的问道
“两国在大的问题上已经达成了一致,但是小的方面却一直争执不休,刚觉英国人就像是在故意拖延时间,不想签订条约,这很不对劲儿!”科尔曼皱着眉头说道
“大选年到了,发生这种事情再正常不过了,对麦克唐纳首相来说,这种后患严重的条约,能不签就不签。
毕竟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就不会出错!
已经注定了不能连任的内阁,他们自然是不会干这种出力不讨好的事情了!”首相托尔斯基解释道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上一届内阁不一样把治理伦敦雾霾的事情,给拖了下来么?
麦克唐纳上一会替斯坦利温·鲍德温首相顶了缸,在伦敦雾霾的问题上碰得头破血流。
现在风水轮流转,目前民间支持率最高的就是前首相斯坦利温·鲍德温,没有其他理由,就是他搞经济的能力强。
在这就是政治,离任之前不坑一把对手,就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
'619。第十四章、可怕的数据'
巴黎
“总统阁下,保加利亚人有意支持西班牙右翼集团,只不过他们不想直接出手,想和我们合作!”法国外长伊夫托儿斯说道
“哦,保加利亚人给出了什么样的条件?”阿尔贝·勒布伦感兴趣的问道
“一个亲法的西班牙政府,他们不会插手西班牙的内部问题!”伊夫托尔斯不慌不忙的说道
显然,他对这个条件很满意,英国人的态度很明显了,西欧联盟中没有法国的位置,为了打破战略包围,拉拢西班牙就很有必要了。
现在左翼联盟倒向了英国人,法国政府就在犹豫,要不要支持右翼势力,现在多了一个出钱出力的保加利亚,他们还可以减轻一部分负担。
“有这么好的事?保加利亚人不会又搞什么阴谋吧?”阿尔贝·勒布伦难以置信的说道
“总统阁下,这是符合保加利利益的,他们在西班牙的影响力太弱了,单方面支持右翼势力,没有成功的把握,才会和我们联合。
对保加利亚人来说,一个亲英的西班牙政府,也是一个不小的麻烦。相比之下,一个亲法的西班牙政府,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
甚至他们还愿意支持法西结盟,这样一来我们和西欧联盟就势均力敌了,相互牵制之下,英国人就没有实力去和他们争夺世界霸主之位了。
与这相比,出点儿钱和武器,又算得了什么呢?”伊夫托尔斯解释道
“哦,我就知道天上不会掉馅儿饼,还是肉馅儿的!
不过,我喜欢这种合作,英国人既然选择了德国人,就必须要为此付出代价!”阿尔贝·勒布伦狠狠的说道
法国人不想打仗,可是现实却不断的把他们逼向战争边缘,好在他们一战的损失比历史上小得多,民众虽然反对战争,但并不惧怕战争。
法兰西的傲骨依然存在,否则在一战过后,他们依然支撑起了一支世界第二的海军,直到现在实在是撑不住了,才放弃的。
世界第一陆军的名号,他们一直坚持着,即便是现在,他们也拥有五十万常备军,其中本土就有三十多万。
短期内压制住德意两国还没有问题,未来的话,肯定是扩军备战了,领土之争的死结解不开,这一仗就在所难免。
法国人自然知道,必须要有可靠的盟友才行,面对西欧联盟,他们最好的盟友就是西班牙人。
这是地缘政治决定的,和远在天边的保加利亚相比,近在咫尺的西班牙,能够给他们提供的东西更多。
“总统阁下,既然如此的话,那么西班牙人要的物资,我们也可以先给他们了。
后面,会有保加利亚人帮忙分摊的,我们没有必要继续拖下去了。
在这一局较量中,我们暂时处于了下风,左翼实力的突然袭击,西班牙右翼联盟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现在,该我们出手帮他们一把了!”伊夫托儿斯想了想说道
“好吧,不过物资要让他们打欠条,法兰西现在不富裕,我们也不能白给。
想要占便宜的话,就让他们去找保加利亚要,反正那个爆发户有的是钱!”阿尔贝·勒布伦酸溜溜的说道
……
暴发户,是外界给保加利亚的定位,尽管他们也有上千年历史,可是和别的国家比起来,就不值得一提了。
祖上也阔过,这句话只能在三十年说,历史上的保加利亚帝国,最牛逼的时候,都没有统一巴尔干半岛,和现在根本就没法比。
几个五年计划,一个十年计划的完成,就奠定了保加利亚崛起的基础。
“陛下,这是我们南洋橡胶园今年的产能预估,总产量大约在52万吨左右!”侍从兴奋的说道
这些橡胶园,百分之七十都是小斐迪南夫妻的产业,加里曼丹岛现在遍布了橡胶园,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现在总算是到了收获的时候。
可惜,小斐迪南却高兴不起来,天然橡胶还是不够用啊!
尽管供不应求,他可以大赚一笔,可惜现在他已经是皇帝了,对于这点儿钱,已经不放在心上了。
天然橡胶再暴利,刨除开销之后,利润也不过一两百列弗,他获得的利润也不过区区几亿列弗。
而国内市场上的供不应求,最大的买家就是他的老子斐迪南,也就是说他所谓的利润,都是从老子手中获取的。
这部分产业的继承人,不出意外的话就是他自己,赚自己的钱,怎么能提起兴趣呢?
即便是加上非洲地区的橡胶产量,保加利亚的天然橡胶总产量也不足100万吨,而国内市场上的需求量却高达120万吨。
不光是保加利亚缺货,全球各大工业国都缺货,受地理条件的限制,最好的天然橡胶生产地,就在南洋地区。
可惜因为战乱的原因,至今南洋地区的橡胶园都没有恢复到巅峰时期,即便是战后一大帮的资本家扑向了这产业,可橡胶树不是一天长成的。
而全球市场上,对天然橡胶的需求量却与日俱增,保加利亚就是最大的客户,每年要消耗全世界天然橡胶产能的百分之五十三。
如果可以充分供应,这个消耗量还会进一步提高,现在没有办法,只能用人工合成橡胶顶着。
连带着保加利亚的人工合成橡胶产业,也迅速发展,走到了世界的最前沿。
高价进口天然橡胶,低价倾销人工合成橡胶,这是保加利亚特色了。
“知道了,表彰一下负责人,让他们再接再厉,现在国内的天然橡胶缺口还是很大,让他们放开手脚去干吧!”小斐迪南想了想说道
“陛下,从下面传来的信息,他们认为非洲地区开发橡胶园的成本太高了,并且产量也比不上南洋地区,建议重点向南洋地区扩张橡胶园!”侍从解释道
“哦,这的确是一个问题,那么就向南洋地区倾斜吧!”小斐迪南无所谓的说道
南洋地区搞橡胶园还是有优势的,不光是自然条件优越,就连人工成本也要低的多。
非洲地区搞橡胶园,只能从国内或者是欧洲大陆找工人,而南洋地区却有廉价的华工。
保加利亚经营的就是口碑,即便是到了海外,资本家们都非常重视声誉,从来不克扣和拖欠工钱,一贯都是最受欢迎的老板。
想要在南洋地区招人很容易,但是非洲大陆就不一样了,刚开始也试图让当地人进入橡胶园工作,结果人家就把橡胶树当柴火,气的负责人吐血三升。
教化众生,从来都不是保加利亚的理念,斐迪南的主张是尊重各民族独特的生活习惯。
当然,前提条件是这些民族不能是保加利亚人,保加利亚人就只能按照保加利亚的习惯来。
简单的来说,就是非洲部落,就让他们继续以部落的形式存在,殖民地政府不能去改变他们的生活习惯,以减少民族冲突。
好吧,这些都只是大帝的理念,底下执行的人怎么理解,就要靠个人悟性了,总之就是保加利亚控制区的人口在不断减少中。
不能指望殖民者的节操有多高,如果说斐迪南还有点儿恻隐之心的话,那么小斐迪南就是一个标准的欧洲政客了。
很多事情,都是向利益看齐,圣母情节?以斐迪南的教育模式,他的儿子怎么可能是好货呢?
只不过作为聪明人,大家都知道伪君子该怎么包装,没有傻乎乎的去做什么真小人。
从1924开始,到现在保加利亚陆续向美洲各国移民我680万,这些都是从殖民地里面抠出来的。
极大的促进了美洲大陆的繁荣,满足了他们的劳动力需求,推动了他们经济的发展。
简单的说,就是谁和保加利亚的关系不好,就向他们走私人口。不对,这不能算走私!
这都是合法入境的,事先和资本家们达成了协议,向他们提供廉价劳动力,都是有合法的用工合同的。
如果大家关系不错,一个列弗就可以雇佣一万工人,只要管饭就行,饿个半死都没有关系。
正所谓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这么廉价的工人,当然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货了。
比如说南美三宝的战争,保加利亚向他们提供三十万身强力壮的士兵,那怕是英国人和阿根廷的支持,最后玻利维亚还是靠人海战术大获全胜。
很多时候,只要数量上去了,质量也不是那么的重要了,用乌哈迈德将军的说法,那怕是用十个士兵,换敌人一个士兵,最后胜利的还是我们!
就是在种不怕牺牲的精神下,他赢得了一次又一次的战争,获得玻利维亚士兵们的拥戴。
反正死的都是雇佣兵,便宜的要命,死了都不用支付抚恤金,活着的只需要管饭。
保加利亚这样的支持力度,他们自然是不会客气了,战争的模式再次发生了改变。
中美洲各国的混战,同样出现了雇佣兵的身影,这都是由国际上一家臭名昭著的黑皮公司提供服务的。
只要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黑皮公司的身影,价钱不是问题,象征式的收费,他们都是国际义勇兵,谈钱太俗了。
尽管大家都知道,这个奇葩的雇佣兵公司是保加利亚政府的马甲,可这都是小问题不是么?
在这一利好的政策推动下,保加利亚在非洲殖民地,巅峰时期人口的两千多万,锐减到了现在的不足五百万。
制定这项计划,并且组织实施的克里斯上校,因此被晋升到了非洲总督的高位,还获得了伯爵的爵位。
“父亲,非洲改造计划进行的很顺利,我们真的要继续加大投入?”小斐迪南疑惑的问道
“你知道非洲大陆现在有多少人口么?”斐迪南开口问道
“可能有五六千万吧?”小斐迪南不确定的说道
“你估算的太多了,我看最多不会超过三千万!我们殖民地的人口多,不要忘了当初为了中东地区的稳定,就向非洲的大肆进行了移民。
事先我们的估计,出现了很多失误,你应该注意到了,实际人口数量比我们估计的要少很多!”斐迪南微微一笑说道
这不是斐迪南再开玩笑,现在非洲大陆,就没有任何一个后世的国家地区人口突破一千万。
比如说:利比亚地区,保加利亚一直都认为这里可能有七八十万人,甚至有可能达到一百万,可实际上统治了这里几年后,才发现当地总人口不到四十万,外来人口也不过数万。
纳米比亚当地人口,更是只有不到十三万。津巴布韦的当地人口,也仅有八十多万。
赞比亚人口四十多万,乌干达人口刚过一百万,坦桑尼亚人口也不过两百来万。
那怕是后世非洲人口第一的尼日尼亚,保加利亚接管的时候,总人口也不过八百多万。
经过了保加利亚的移民过后,现在非洲大陆的人口就更少了,最后斐迪南就得出了一个吓了自己一跳的结论,非洲大陆的总人口可能不到三千万!
不管信不信,这就是事实!
为此斐迪南还专门搜集了一下情报,从各国政府手中拿到了他们的殖民地人口的数据,当然这个只是估计数据。
莫桑比克人口不足两百万,埃及人口七百多万,后世非洲第二人口大国的刚果,现在总人口七十多万。
不用怀疑,这个数据就算有误差,也不会大不了就是百分之二三十,各国政府也不傻,统治这么多年连治下多少人都搞不清楚。
不佩服都不行,斐迪南发现刚果民众太厉害了,基本上每十一二年人口就增长一倍,这个速度实在是令人汗颜。
“父亲,这个结论太恐怖了,这都足以改变保加利亚的国策了!”小斐迪南目瞪口呆的说道
不要说他了,就连斐迪南刚刚得到这个消息,也被吓得不轻。
如果不是退位后,实在是太闲了,他才不会去关注这些没人重视的数据,那么也不会有这个惊人的发现。
现在保加利亚控制了非洲大陆近乎百分之三十的土地,这上面的原住民居然都不到五百万。尽管是移民政策造成的,这也很可怕了。
“这个结论越可怕,对我们来说就越有利,毕竟这个世界是靠拳头的,英法白白放弃了一手好牌!
无论是美洲,还是非洲,都是天赐之地,那怕是无法开发出来,也可以先变成自己的领土,你说这不是瞎搞么?
我们就算是吃不下整个非洲大陆,不是还有东欧联盟么?盟友的力量干嘛不用呢?
不就是利益交换嘛,有什么大不了的呢?
比如牺牲一下波兰、德国,又或者是让波罗地海三国再次回到西俄,让东俄瓜分英国中亚的势力,这些都可以商量!
再退一步,我们占据大半个非洲大陆,总不是问题吧?”斐迪南反问道
“这又是一次世界大战!”小斐迪南斩钉截铁的说道
“不,这次世界大战已经开始了,英国人已经上当了,他们想要退出已经来不及了!”斐迪南冷笑着说道
英国人建立西欧联盟,就是战争的倒计时,早晚会被德意拖入战争之中。
英国人可不知道保加利亚的战略,在他们看来,如果不尽快拉拢德意两国,那么两国肯定会倒向保加利亚。
保加利亚一直都在拉拢德国,只不过出价不高而已,这被英国人看做是了威胁。
实际上,斐迪南很清楚,保加利亚不可能再拉拢到德国的,在奥匈帝国和德国之间,他们必须要做出选择。
这个选择题很好做,保加利亚需要的是一个听话的小弟,而不是一个可能成为竞争对手的盟友!
这和当初德国人选择奥匈帝国做盟友,而放弃更加强大的俄罗斯帝国是一样的道理。
但是英国人不这么认为,德奥之间的矛盾,更多的只是一口气,而德法之间的矛盾才是领土利益。
德国人最大的敌人一直都是法国人,在这个大前提下,德国是可以暂时放下和奥匈帝国恩怨的。
一旦德国加入东欧联盟,那么欧洲大陆上就没有他们的什么事了,或许保加利亚只要出点儿枪支弹药,法国人就完蛋了。
德队的战斗力他们已经领教过了,法国人都扛不住,他们就更不用说了,上去也是白搭。
那么就只能先下手为强了,把德意先控制住,反正俄奥做大也不符合保加利亚的利益,没有保加利亚当主力,东欧联盟就不会在陆地上挑起战争。
法国人的利益就被牺牲了,战略包围圈形成,只要德意可以打赢法国人,他们在出来调停,西欧联盟就正式建立了。
双方的实力再次达到了平衡,大家的矛盾也没有到你死我活的地步,为了不被人捡便宜,那么爆发战争的可能性无限为零。
这就是斐迪南给英国人设定的路线,目前来看他们做的很不错,很有成功的可能,前提是大英帝国有压服几个盟友的实力。
'620。第十五章、德国人的努力'
在斐迪南的蝴蝶效应下,一战后德国各大邦国脱离了中央政府的控制,仅仅只是保持名义上的统一。
德国有识之士,纷纷希望德意志地区再次统一,无数人为此而奔波努力。十几年过去了,现在终于看到了曙光。
为了摆脱当前的困境,德意志各邦国明白联合才是最好的选择。
与其爆发一场没有意义的内战,不如将这变成一场对外战争,利用战争来转移国内的矛盾。
1937年3月23日,普鲁士王国宣布复辟,威廉二世的长子将成为新的国王,计划在6月5日登基。
所有人都知道,这是德国中央政府做出的重大让步,为了让帝国再次统一,古老的选王制将再次回到了德意志的大地上。
德意志诸侯中,影响力最为重要的奥地利,这回被排除了在外。
当然,就算是不被排除在外,哈布斯堡家族也不会去凑这个热闹,眼下的德意志就是一个火药桶。
所有人都在等保法两国的态度,如果他们不干涉的话,德意志统一就不可避免。
索非亚
小斐迪南紧急召开了御前会议,威廉三世复辟发生的太突然了,保加利亚政府都没有搞清楚这是怎么回事。
通常这种情况,都少不了英国人的手笔,由不得保加利亚不重视。
“现在有两个问题,需要我们做出决定:
第一、我们要不要干预威廉三世的复辟?
第二、面对统一后的德国,我们该怎么办?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就算是阻止了这次威廉三世复辟,也只能拖延德国统一的进程。
德国中央政府已经做出了让步,各邦国的利益得到了保证,现在除了想要摆脱德国的波兰人外,所有人都希望国家统一。
这是大势所趋,即便是各邦国同中央政府还有很深的矛盾,但是随着德国经济的恶化,他们已经别无选择了。
现在的结果很明显,战争已经进入了倒计时,只是德国人的战争方向还不确定!”小斐迪南慎重的说道
“陛下,威廉三世复辟只是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德国的内部矛盾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
想要将各个邦国的力量全部整合起来,德国中央政府还做不到,利益上的冲突不是靠几句爱国口号,就可以解决的!
可以想象,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德国人都要为内部问题而扯皮,想要在国际上有所作为,至少也是十年后的事情了!”外交大臣科尔曼分析道
“科尔曼先生,你漏算了英国人,还有德国人的国内经济情况,他们靠着反油得到的资金,最多支撑到1941年。
在这之前,他们必须要找到国家的出路!
但是现在前方已经没有路了,这个世界已经被瓜分殆尽,他们面临的情况比第一次世界大战前,都要险恶的多。
这回他们连残羹冷炙都没有了,海外的殖民地没有他们的份儿,欧洲大陆的市场又被我们给抢了。
除了借战争转移矛盾外,他们已经没有更好的选择了。
英国人恐怕有希望,德意能够给法国人一个教训,逼法国政府向他们低头,这又是一个发动战争的理由!
威廉三世复辟与否,和我们关系不大,但是德国人可能打破欧洲秩序的问题,我不得不提前做好准备!”国防大臣科博特反对道
“那么你认为,德国人会在什么时候挑起战争呢?最先针对的又是谁,是先对中立国动手,还是直接和法国人开战?”斐迪南关心的问道
“陛下,我认为只要德国完成了统一,那怕只是多了一个名义上的皇帝,他们就会采取行动。
第一个目标,很可能就是新波兰王国,取得了胜利过后,他们或许会继续向波罗地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