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地中海霸主之路-第2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建立货币信用,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那怕是和黄金挂钩了,大家对持有小货种,依然存在着疑虑。
  列弗的崛起速度已经很快了,当初的竞争对手死的都差不多了,就只剩下的英镑,
  比如:卢布在俄国内战爆发后,自己玩死了自己。
  又比如:德国马克因为战争赔款的关系,搞死了他的信用。
  再比如:美元,随着美国的崩溃成为了历史。
  还有法郎,被法国政府为了解决财政危机给牺牲掉了,从而丧失了成为世界货币的可能性。
  有一句话说的好,“想要建立世界货币体系,必先建立世界霸主体系!”
  现在世界霸主之位,距离保加利亚还有些距离,这个时候让列弗取代英镑成为世界货币,自然也就不容易了。
  斐迪南也没有想过一步登天,他只不过是为了动摇英镑的地位,进而影响到英国的经济,同时给外界释放一个:英国人已经日薄西山了的信号,为未来做准备。
  “那么,就只能想办法让法郎继续贬值了,只要货币贬值大战被挑起来,英国人要么继续跟进,要么让现有的计划付诸流水。”肯尼迪想了想说道
  想要靠货币贬值获得竞争力,那有那么简单,只要大家一起贬值,英国人还能去抢谁的市场?
  保加利亚可以不参加,那是因为崛起的太晚,市场早就被老牌帝国瓜分玩了。作为后起之秀,他们只能靠东南欧,还有本土的市场发展。
  在其他地区的市场上,保加利亚在食品加工,机械设备制造业上面还有些优势,别的产业那就只能卖石油了。
  无论市场怎么变化,食品和石油这两个刚需行业,最多也就是需求量下降,不可能被取缔的。
  就算是各国都采取了关税壁垒,也没有哪个国家在粮食进口,和石油进口上做限制啊?
  有这两个产业支撑着,斐迪南自然可以稳坐钓鱼台了。
  剩下的机械设备制造,在这个时候本来就没有什么市场,大家都在压缩产能,谁还购买机械设备啊?
  竞争力就算是再强,市场上不需要,还不是白搭!
  “暗中推一把,现在法国人的经济也不好过,他们是不会介意再次进行货币贬值的。
  同时,也诱导一下德意两国,让他们也加入贬值大军中,最后看看他们那个能够赢得胜利!”斐迪南冷笑着说道
  他到是希望英国人可以坚持到最后,那么他什么都不用干,英国人就自己玩死了英镑。
  现在的大英帝国,和后世的美国不一样,美国人是一家独大。
  而英国人,这个时期敢挑战他们霸权地位的国家还不少,尤其是保加利亚的快速崛起,双方的综合国力已经非常的接近了。
  双方没有打起来,那是大家的双方的利益冲突不够大,还不足以令两个国家拼命。
  但是竞争却是少不了的,英镑要是不断的贬值,谁还敢大量持有啊?
  没有人持续的货币,还能够成为国际货币?

'602。一百六十五章、不断打破的记录'
  1929年是一个分水岭,伦敦股灾爆发后,全世界都陷入了大萧条,各国政府都在想办法恢复经济。
  保加利亚也不例外,不过影响要小的多,“十年计划”都还没有结束,这个时候国内还不是缺工作岗位的。
  每一次经济危机,都是一次优胜劣汰,劣质企业完蛋,优质企业变得更强。
  斐迪南评判优质企业的标准和专家教授不一样,在他看来绝大多数的企业都可以成为优质企业,也可以成为劣质企业。
  检验的标准很简单,看市值就可以了,比如说:伦敦制药,按照大众的标准,这个年代一家垄断青霉素生产的企业,怎么也是一家优质企业吧?
  在斐迪南眼中,却恰恰相反,伦敦制药的市场竞争力确实无与伦比,企业内部管理体系也非常的健康,甚至是企业利润在经济危机中,依然是一枝独秀。
  可这所有的因素加起来,依然改变不了他是劣质企业的本质,原因非常的简单,伦敦制药的市值太高了!
  在斐迪南看来,如果在市值低于一亿英镑的时候,伦敦制药就是一家优质企业,当市值超过十亿英镑过后,这就是垃圾资产了。
  不管企业有多么的牛逼,有一个本质是改变不了的,市场不是无限的,当市场已经开发的差不多了,这个时候投资还有价值么?
  通常在市场开发的快要完了的时候,企业的估值也到达了巅峰,这个时候,就该上市圈钱了。
  没有人是傻子,不可能送钱给你,如果一家企业在线下已经无法融资了,想要线上融资,那么结果不言而喻。
  不要怀疑财团们判断力,在这方面普通人手中掌握的信息有限,是没有办法和人家比的。捡漏的机会,实在是太小了。
  “小斐迪南,你告诉我,现在让你去抄底的话,你会选择那些产业?
  不要急着回答我,把这些资料带回去慢慢看,这里面的内容准确性不会低于百分之九十,你可以做出初步判断了!”斐迪南微笑着说道
  说完,将一叠资料递给了他,让他筛选,作为新的考验。
  “放心吧,父亲!”小斐迪南自信满满的回答道
  不光是这些事情,实际上很多政治上的问题,小斐迪南都已经开始接手了。在他大婚过后,斐迪南就将手中大半的工作,都交给了他处理。
  如果不是还要准备建立保加利亚帝国,他担心小斐迪南镇不住场子,斐迪南现在就已经退休了,然后就过上游山玩水的逍遥生活。
  幸苦了一辈子,现在也该享受了。在这一点儿上,西方的国王比东方的国王占优势,不需要奋斗到死,想退位了就可以退位。
  没有所谓的夺嫡之争,也不存在父子权利之争,至少现在的保加利亚没有。
  小斐迪南也没有那么大的压力,五个优秀的弟弟都有了各自的工作,大家天各一方,都在做同样一份儿“没有前途”的工作。
  这是真的没有前途,从一开始就到顶了,看不到更进一步的希望。
  想要从国王奋斗成为皇帝,这个可不容易,没看斐迪南努力了这么多年,也不过从大公变成了国王,距离皇帝还有一步之遥。
  小斐迪南想要成为皇帝的话,那么也只能指望他老子斐迪南先继位,然后等着继承就可以了。
  如果,斐迪南没有加冕称帝,那么小斐迪南就更加不要想了,没有人会同意的。
  就比如,1871年普法战争过后,威廉一世想要加冕成为“德国皇帝”,结果遭到了大家的一致反对。
  联邦政府给他的称号是“德意志皇帝”,威廉一世一度以退位进行要挟,拒绝接受这个称号,在他看来这是耻辱。
  最后他还是被人说服了,在内外压力之下,被迫选择了妥协。
  威廉一世在登基之前就曾说过:明天将是我这辈子最不幸的日子,我们将普鲁士王权送入坟墓。而所有这一切都是公爵俾斯麦你的责任。
  实际上,这也是内外压力造成的,为了完成国家的初步统一,俾斯麦宰相选择了妥协,这引起了威廉一世的强烈不满。
  实际上,这并不是俾斯麦一个人的主张,否则威廉一世早就干掉他了,不可能让他一直执政下去。
  德意志皇帝,这是一个荣誉性称号,实际上威廉一世是以联邦政府主席的身份加冕的。
  建立起来的德意志帝国,在法律上等同于共和国,只不过他这个共和国领袖叫“皇帝”,是可以世袭的。
  一战失败后,威廉二世就直接滚蛋了,而其他几个王国则保留了下来,也是这一个原因。
  如果当初威廉一世加冕的是德国皇帝,那么一战过后想要废除皇室,就不是那么容易了,至少在法理上是不被允许的。
  大家也不会同意,因为废掉德国皇帝,也在宣布德国解体,在法理上宣布了各邦国独立,这是在分裂国家。
  在这种背景下,那怕是被废掉了,他们还可以继续找机会复辟,而威廉二世至始至终,都没有想要复辟的举动,不是不想而是做不到。
  在法律上,他就是一个世袭大总统,既然是总统,那就可以换人。
  一个荣誉性的皇帝,一个是实权皇帝,在欧洲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眼下斐迪南的情况就要好的多了,至少国内没有人反对他,无非是国际影响力,能不能被人承认的问题。
  “还有一件事,需要你去做,我希望在今年你能有一个孩子,这有助于稳定民心!”斐迪南慎重的说道
  老实说在这个问题上,他不想插手,这是小斐迪南的私生活,但是现在很不凑巧,正好赶上了。
  有一个孩子,在政治上对小斐迪南是非常加分的,孙子孙女斐迪南都不在乎,只有有就行了。
  现在民间可是非常关心皇室的下一代,大家都希望快点儿看到第三代诞生。就连远在千里之外的鲍里斯大公的妻子怀孕,国内都在搞庆典。
  这就可以看出问题了,要是小斐迪南迟迟没有后代,大家对他这个皇储的评价也会下降。
  没有办法,这也是民众们闲的蛋痛,要找点儿事情做,有一部分人就在为继承人操心了。
  “父亲,这个问题,我尽力而为,能不能成还是要靠上帝决定!”小斐迪南无奈的说道
  遇到这样的事情,他能够怎么办?除了努力造人外,就啥也干不了了!
  “不要太过紧张,当年我不也是这么过来的!甚至比你现在的压力还要大,要知道那个时候的保加利亚王室,才是真正的人丁单薄!
  现在你的任务也很重大,努力一点儿,我对你这方面的要求是超过我就行了,当然能多几个就更好了!”斐迪南鼓励的说道
  在保加利亚多生多育,也是政治正确,这是斐迪南实施了三十年的国策,早就已经深入了人心。
  按照正常情况,每对夫妇生育五六个子女,二十年后差不多就可以人口翻倍,斐迪南都在以身作则。
  现在轮到小斐迪南了,不要想着轻松过关,那是不可能的了。
  受王室的影响,民间的正常生育标准那都是六个起步,现在保加利亚就差立法规定,夫妻双方至少要生育六个孩子了。
  当然,这是斐迪南惹的祸,包括这个六个起步的说法,也是他引导出来的,为了增长人口,他也是无所不用其极了。
  “父亲,这个会不会太多了点儿?”小斐迪南不确定的问道
  “小斐迪南你要向前看,比如英雄母亲瓦伦蒂娜瓦西尔耶娃,人家可是生育了27胎,一共69个孩子。
  当然这是特例,这实在是太辛苦了,我没有这么要求你们!”斐迪南开玩笑的说道
  瓦伦蒂娜瓦西尔耶娃的传说,是俄国移民带过来的,真假斐迪南也不知道,但这并不妨碍他把这当成宣传的典型。
  “父亲,你确定这是真的么?”小斐迪南怀疑的问道
  “哦,这件事情,俄国人在当地的历史资料上有过记载,还有她的后人可以作证,姑且就算是真的吧!
  这只是我给你举个例子而已,内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国内的英雄母亲也不少,要知道现在靠生孩子成为百万富翁的也不少!”斐迪南想了想说道
  “是的,父亲,我还知道如果不是你修改了计划生育法,封锁了上限,现在保加利亚政府早就破产了!”小斐迪南无奈的说道
  天赋秉异的人总是存在的,以保加利亚的人口基数,当中总是会出现表态的,目前为止登记在册的最高纪录是二十八胎。
  要是按照最初的翻倍标准给钱,可以让保加利亚政府直接破产了,好在政府公布的标准非常的聪明,前面都有明确数字,后面直接用省略号了,还备注了解释权。
  按照保加利亚计划生育法的规定,从第三胎开始,享受100列弗的奖励,第四胎翻倍,第五胎再翻倍
  要是按照这个标准计算,2的23次方,得亿万富翁已经诞生了。
  这样的变态虽然不多,不过超过二十胎的人,数量就不小了。
  没有办法人口基数在哪里放着的,那怕是万分之一的几率,这也有好几千了。
  保加利亚没有发放养老金,没有搞高福利,就是因为把钱都砸进了鼓励生育中,每年将近百分之三十的财政收入,都进入了这个大坑中。
  人口的高速增长,也是建立在政府的不断投入中的。要不是为了母亲的安全,医院给强行扎结了,这个记录估计早就被打破了。
  “好了,开一个玩笑而已,不用这么愁眉苦脸的!
  这个问题,顺其自然就好,不要有太大的压力,我和你母亲是不会缺孙子的,所以你不用有太大的压力!”斐迪南又补了一刀
  现在谢尼亚已经不在索非亚了,如果不是没有办法的话,现在斐迪南多半也去了芬兰。
  果然孙子孙女一出来,儿子就要失宠了,当然这只是第一个孙辈的优待,后面如果孙子孙女多了,就不要想这个待遇了。
  这算是风水轮流转了,当年因为孩子的问题,斐迪南也没有少被母亲教训,直到小斐迪南出生,现在轮到他教训儿子了。
  “父亲,我们还是换个话题吧,你看现在国内的人口不断增长,各地区的差距,也在不断的拉大,我们是不是要采取措施了?”小斐迪南灵机一动说道
  “这个问题,你和内阁商议吧,地域性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我只能告诉你,尽力而为就可以了,不要抱有太大的希望!
  地理位置不一样,自然条件不一样,发展潜力当然就不一样,不要想着所有地方都平衡发展,那只是理想状态!”斐迪南随意的回答道
  要不是人口的持续增长,国内的经济发展也不会这么快,这些年来保加利亚的婴幼儿产业,可是增长迅速。
  政府给予的奖励都是现金,这些钱并没有进入银行沉睡,而是被花在了子女的养育之上。
  这无形之中也完成了一次财富的从新分配,通常都是越穷的地方,大家的生育积极性也越高,获得的补贴奖励也就越多。
  要是多生几胎,就可以脱贫致富奔小康了,反正只要年满七岁,往学校一送,父母就算完成了任务。
  保加利亚的教育,完全是封闭式的,义务教育也延长到了八年,除了每个月的几天假期外,别的时候都在住校,这八年的衣食住行学校都会负责安排。
  义务教育结束过后,大约百分之四十的人可以进入中学深造,剩下的通常会进入初级技术院校,学习一些简单的操作知识,然后实习一年,就可以出身社会了找工作了。
  这个年代,十六七岁就出去闯荡是再正常不过的了,要是时间再向前推上百八十年,这个年纪都可以去当雇佣兵了。
  “父亲,现在有很多人都在抨击我们的计划生育法,他们认为这是不人道的,我们这是在把女性变成生育机器。
  国内也有很多专家建议废除这项法律,现在我们的人口数量已经不少了,没有必要继续在这方面浪费大量的财力!”小斐迪南想了想后又说道
  “你怎么看呢?”斐迪南微微一笑说道
  “哦,我认为这是在胡说八道,人口是最宝贵的财富,以保加利亚的国土面积来看,我可以很轻松的养活三四亿人口!
  有这个人口基数,未来保加利亚的综合国力,可以超过整个欧洲大陆!”小斐迪南想了想后说道
  “那就把他们当屁给放掉吧,实际上保加利亚未来想要成为世界霸主,靠的就是生孩子!
  当我们的人口增长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将殖民地变成本土,如果有必要的话,还可以继续向非洲扩张!
  量变也可以引起质变,只不过我们的底子太薄了,否则现在哪里还有英国人的什么事?
  至于人权的问题,这不过是一个笑话,我们又没有强迫妇女生育,况且如果女性生孩子都算是不人道的,那么人类早就灭亡了!
  国际上所有乱七八糟的组织,哪一个是没有幕后支持者?
  要是没有人支持的话,这些组织早就烟消云散了,要知道组织人闹事,也是非常费钱的!”斐迪南无所谓的说道

'603。一百六十六章、推一把——战争边缘'
  有一种获得,可以叫做得寸进尺;有一种失去,可以叫做一退再退。
  这句话很形象的阐述了二战前的欧洲国际关系,长期以来主宰西欧的都是英法德三国。
  一战结束后,德国战败了,受“凡尔赛条约”的限制,瞬间失去了本该在西欧这片土地上的尊严和地位,且背上了巨额的赔款,导致了德国人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的打击,德国将近700万人失业,面临着活活被饿死的危险;600万人只是临时工,过着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的煎熬日子。
  德国政府民众怨声载道,德国政府手足无措,寄希望于国际救助,很遗憾这个时候大家都是自顾不暇。
  “陛下,德国人再次向我们提出了贷款申请,并且承诺所有的贷款资金,全部用来购买粮食!
  看样子德国政府马上就要山穷水尽了,没有办法解决国内的经济危机,这个时候他们不得不以政府的名义发放救济粮,来稳定局势!”外交大臣梅捷夫分析道
  “受经济危机影响,德国人今年上半年进口的粮食总量下跌了近三百万吨,危机已经降临了!
  如果德国政府没有办法获得更多的粮食,那么内乱就会爆发,这次危机不光是中央政府,就连几大王国也不例外!”财政大臣皱着眉头说道
  “嗯,现在德国人已经停止支付战争赔款,难道他们还拿不出购买粮食的钱么?”斐迪南疑惑的问道
  “陛下,德国政府把有限的资用在了救市上,结果资本家得救了,政府赔钱了,经济依然没有好转。
  不光是德国,现在欧洲很多国家的救市行动,都是替资本家们解了套,对经济影响不大。
  可是在现在这种情况下,资本家们又不敢冒然进行投资,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钱都集中到了少数人手中。
  经济流通出现了问题,这个时候各国政府纷纷放弃金本位,加印钞票,说是为了增强商品的国际竞争力。
  实际上是市场上流通的资金太少了,为了让经济再次运转起来,他们不得不印钞票。
  可是这种办法,并没有改变一个事实,那就是钱在不断集中到少数人手中。
  贫富差距继续拉大,经济危机继续蔓延,按照各国的经济政策来看,未来数年内,世界经济都不会好转!”财政大臣肯尼迪解释道
  斐迪南点了点头,果然如此,历史上这次经济危机,持续的时间就长达数年之久,根本就不符合市场规律。
  现在他明白了,完全是各国同时采用货币贬值的办法刺激经济,削弱了经济危机的规模,同时又加速了经济危机的时间。
  本来该快速完成优胜略汰,淘汰大量的落后或者是超前产能,让市场恢复正常化,结果在政府人为给这些企业续命的情况下,经济危机被拖延了数年之久。
  知道根源,斐迪南当然是假装没有看见了,经济危机持续下去,大家的利益都在收损,但损失最惨重的肯定是大英帝国。
  这个时空,和历史上已经不一样了,光靠殖民地已经无法笑话英国人的工业产能。
  在这种背景下,除非让北美三国削减工业产能外,实际上他们能够做的已经不多了。
  从产业技术来看,北美三国的工业产能也落后于英伦三岛,没有能够吸收欧洲精英,美洲大陆的工业实际上还远远落后于欧洲大陆。
  这样的竞争中,北美三国肯定是要吃亏了,这些北美财团们能甘心认输么?
  论起破坏力来,这些美洲资本家们,可比欧洲同行强的不是一星半点儿,他们可是真正的资本无国界信徒。
  为了利益,什么事情他们干不出来?
  不要看他们似乎和英国资本已经交汇在了一起,就认为双方没有矛盾了?
  实际上,只要是利益足够的话,他们不介意直接吞并英国资本,他们这是有前科的。
  在企业生死存亡面前,资本家们想要生存下来,就必须要击垮别的同行,资本家们之间的矛盾肯定会加剧。
  举个例子,你在英国本土和北美三国,各自投资了五家企业,正常情况下这些企业任何一家受损,你都不愿意看到。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为了抢夺市场,这些企业至少要死掉一半,那么你就要做出选择了。
  你的选择并不等于你合伙人的选择,他们不一定同时投资了这些企业,股权分布也不一样。
  如果你的基本盘在英国本土,那么你肯定要选择牺牲北美的产业,但是北美的合伙人肯定不同意,那么大家就只能分道扬镳了。
  那怕是资本真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市场不是无限的,在经济危机中,最后为了活下来,还是要刺刀见红。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你只能够选择利益最大化,当你做出选择过后,矛盾自然也就产生了。
  在北美资本家和英国本土的资本家们爆发冲突过后,伦敦政府会站在那边?这个问题还用想么?
  “现在来自德国的移民,每年还要向国内寄多少钱?”斐迪南关心的问道
  “陛下,德国移民往国内寄的钱,在1923年到达了巅峰高达86亿列弗,然后就开始逐年递减,截止到1929年底,已经锐减到了38亿列弗。
  在取得保加利亚国籍之后,很多人都选择了将家人接过来,所以德国政府的这笔外汇收入,在未来会慢慢消失!”财政大臣肯尼迪回答道
  斐迪南微微一笑,这是必然的,人都是趋于厉害的,长期不求回报的付出,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坚持的。
  从1917年开始,保加利亚开始在德国挖人,刚开始这些确实只是打算外出务工,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所以有钱就往家中寄。
  可是时间长了,他们慢慢的习惯了保加利亚的生活,国内的局势又迟迟不见好转,最初的合同又到期了,这个时候他们再次面临着抉择。
  要么继续留在保加利亚,过着优渥的生活;要么回国,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看不到任何前途,天天在代工厂里面混日子。
  不少人先怀着满腔热血回国寻求发展,结果要不了多久,就被现实给击垮了。
  理想是需要面包支撑的,在保加利亚拿着高薪,搞技术、搞科研,回国之后却只能去代工厂干苦力,拿着都不一样能填饱肚子的薪水,这样的落差,不是谁都能够坚持的。
  为了家人,为了面包,为了自己,他们不得不怀着失望的心情,再次来到保加利亚,这一次通常就会选择全家移民了。
  这种情况,德国政府不知道么?
  显然是不可能的!
  他们比谁都清楚人才流失的危害性,可是知道归知道,面对的巨额的外债,政府已经无力花费大代价挽流这些人了。
  全家都搬走了,还能指望人家继续寄钱么?
  没有这一笔外汇进项,德国政府的日子自然是更加难过了,这个时候连购买粮食都成为了困难。
  “德国人有抵押么?或者说德国人现在还有什么是我们需要的?”斐迪南沉思了片刻功夫后问道
  “陛下,我想除了人力资源之外,这个时候德国没有任何值得我们出手的了,在科学技术创新上面,德国人已经十年没有进步了。
  除了那一批高素质的基础产业工人外,实际上他们现在是什么也没有了,高层次的人才已经被各国瓜分的差不多了!”首相康斯坦丁想了想说道
  “高素质的基础产业工人?这些人我们现在可不缺,那么拒绝德国人的贷款申请吧,他们的债务偿还能力实在是令人担忧!”斐迪南叹了一口气说道
  除非政府替德国人担保,这个时候德国财政都破产了,哪家银行肯贷款给德国人,这分明是肉包子打狗又去回!
  同时,他也知道这个决定,无疑是将德国推向了战争的边缘!
  德国政府没有钱,德国民众没有钱,但是这并不等于德国资本家们也没有钱。
  在危机面前,德国人会做出什么样的决定?
  这个时候,就轮到德国资本家们倒霉了,贪婪无度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在生死存亡面前,民众的战斗力往往是爆棚的。
  不出意外的话,“油”太资本家们又要倒霉了,谁让他们最富有呢?
  欧洲各国总结了历史教训,都禁止“油”太人拥有土地,更加不允许他们进入军政两界。
  那么除了经商和做工外,“油”太人实际上已经没有别的职业可以选择了,而“油”太民族的传统文化就是在培养商人,所以他们成为了世界上最富有的民族。
  所谓无商不奸,“油”太人做了很多放高利贷、垄断行业、囤积货物,炒高物价等一些奸诈的商业行为。
  比如现在德国的粮食供不应求,“油”太人为了利润,宁愿把很多人都买不起的粮食倒入海中,也不愿降价出售。
  为了利益最大化,他们可以眼睁睁的看着德国民众饿死街头,也不愿意伸出援助之手,要知道这个时期,“油”太资本家们手中是不缺外汇的。
  只要他们愿意,完全可以从国外进口更多的粮食进来,进行平价销售,捞取一个好名声,扭转他们在政治上的不利局面。
  显然,他们都是合格的资本家,在追求利益最大化,在名声和利益面前,他们选择了利益,这就是灾难的源头。
  在经济危机中,他们选择了趁火打劫,德国绝大多数银行,都被他们控股了,他们也成为了百分之七八十的德国人的债主,这再次将他们推向了不归路。
  有没有西特乐,德国人都必须要反油,这是利益导致的,普通人为了生存,他们已经站在了对立面。
  相比之下,德国的另一帮资本家,容克贵族们就要聪明的多了,或者说是贵族的身份让他们收敛了行为。
  虽然也在趁火打劫,可是他们的名声就要好的多。大家一起放高利贷,一起囤积居奇,一起谋取暴利,在做这一切的同时,容克贵族们还是拿出了一小部分收入,在收买人心。
  这和他们的传统有关系,容克贵族基本上都会进入军队,成为一名军官,为了不被打黑枪,他们也不可能做得太过分。
  偶尔发发善心,对曾经的战友伸出援助之手,又或者是救助几个可伶虫。
  这些行为虽然微不足道,可是有“油”太人做对比,就一切都不一样了。
  那怕是作秀,做了和没有做造成的影响力是不一样的。当然“油”太人就是想做,也必须要做的更多,才能够获得同样的效果。
  本来经济危机爆发,是他们最好扭转名声的机会,只要在这个时候,“油”太人站出来做一波慈善,就可以消除民众对他们的敌视。
  那么灾难自然也就不存在了,资本家们造的孽,最后真正为此买单的却变成了普通“油”太民众。
  在危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