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地中海霸主之路-第1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收复的失地,需不需要留守?
  这还用问么?
  牛皮都已经吹出去了,要是再丢了,军事上或许是无所谓,政治上还怎么办?
  既然是一个政客担任了指挥官,那么为了政治正确,就必须要全面防守,巩固胜利果实!
  日本人都没有发力,丘吉尔先生就受不了了。不过没关系,他可以叫人!
  现在既然伦敦政府都认为日本政府在支持这场叛乱,当然不可能拒绝丘吉尔先生的求援了。
  不要看丘吉尔的军事能力不咋地,但是他的政治斗争天赋是满分啊!
  拿着他录音下来的激情演讲,找人送到国会。成功的挑起了大家的情绪,说服了国会议员同意增兵,并且不是一万两万的增兵,而是一次性增兵二十万!
  人少了真的不行,隔壁的荷兰不是在调集二十万平叛大军过后,就一直压着叛军打么?
  大英帝国也可以学习他们的成功经验啊!
  除了这些主力部队外,殖民地部队也是少不了的,再增加十个印度殖民师,和一个加拿大师,以及北美三国也凑出了一个加强师。
  吃一堑长一智,丘吉尔先生总结了自己失败的原因,就是兵力太少了。所以这次他拼命的向国内要援军,向大英联邦的自治政府要援兵。
  如果等援兵全部抵达的话,丘吉尔先生的手中最后就会拥有二十个印度师、一个北美加强师、一个加拿大师、一个新西兰师、两个澳大利亚师、十三个英国陆军主力师和他亲自扩编十五个东南亚殖民师。
  最后一共是五十三个师,甚至这次的国内援兵中还有三个坦克师,也不知道丘吉尔先生是否知道,现在的英军装备的坦克还不能进行丛林作战!
  不管怎么样,共计五十三个师,总兵力都接近八十万了,这显然不是为了镇压殖民地叛乱的!
  为了尽可能的说服国会增兵,他当然要适当的夸大其词了,比如说:捏造日本政府可能会袭击东南亚的谣言,给国会施压舆论压力。
  又比如说:假如英日战争突然爆发了,英国政府又该怎么应对?
  总之,在他的忽悠还有舆论造势之下,成功的引起了国会的重视,为了提前防备日本人的偷袭,就先增兵了东南亚。
  只要援兵来了,最后要怎么用,就不需要请示国内了。作为当地的最高指挥官,丘吉尔先生当然要全权指挥了,平叛自然是少不了的!
  至于和日本人会不会爆发战争,丘吉尔先生是半点儿也不担心,就算打起来了不是也有皇家海军么,难道敌人可以游泳过来?
  ……

'528。九十九章、儿女债'
  圣彼得堡
  尼古拉二世最近的心情很不错,英国人倒霉了他就高兴了。
  先是波斯战争、阿富汗战争,现在又是东南亚出现了大规模叛乱,大英帝国最近真的很忙,忙得连支持俄国乱党的力度都小了几分。
  俄国统一战争胜利在望,这个时候他妹妹也回来了,一家团聚总是值得高兴的。
  当然回来就回来吧,这都是小问题,反正现在做飞机很方便,从索非亚到圣彼得堡也可以朝发夕至,关键是她还带着保加利亚的皇储小斐迪南!
  这里面的政治含义就不一样了,在尼古拉二世看来,这是保俄两国王室再次联姻的机会。
  大家的身份正好匹配,相互间的关系也非常的好,如果可以通过联姻继续巩固保俄联盟,显然是符合两国利益的。
  尼古拉二世可是有四个女儿,如果说19世纪的欧洲岳父,被黑山王国的尼古拉一世和丹麦王国的克里斯蒂安九世共同占据了,那么20世纪的欧洲岳父就轮到尼古拉二世了。
  女儿多也是一笔巨大的政治财富,长女奥丽加女大公嫁入了丹麦王室,次女塔季扬娜女大公嫁入挪威王室,三女玛丽亚女大公嫁入了巴伐利亚王室,最后的小女儿安娜斯塔西亚女大公,尼古拉二世盯上了小斐迪南。
  ……
  “谢尼亚你这次环游欧洲,为什么只带了小斐迪南,还有几个小家伙呢?”尼古拉二世疑惑的问
  “他们还有功课要做,估计过上一两年他们毕业了,才有机会出来走走!”谢尼亚脸色微红的说
  当然,功课只是借口,总不能告诉他,真实的原因是斐迪南胆子小,怕妻儿老小一起出访,被人给一窝端了,保加利亚王室就完蛋了。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每次出国访问,保加利亚王室都不能集体行动,至少也要留下一个王子看家。
  这是斐迪南刚刚制定的奇葩家规之一,或者说是被害妄想症。
  似乎是觉察到了谢尼亚在撒谎,尼古拉二世没有继续追问。
  “你这次是带着小斐迪南出来相亲的吧,你看小斐迪南和安娜斯塔西亚是不是很谈得来?”尼古拉二世微笑着说
  对于这次联姻,尼古拉二世是非常有把握的,这是符合双方利益的,只要当事人不强烈反对,这次联姻就成了!
  经过尼古拉二世的观察发现,他们表兄妹现在可是很谈得来,没有道理会反对。
  爱情?这对皇室成员来说,实在是太遥远了,怎么看小斐迪南都不是为了爱情放弃一切的人。
  “他们不合适!”谢尼亚尴尬的说
  “为什么?”尼古拉二世有些生气的问道
  “科学家研究表明,近亲结婚会影响到下一代的健康!”谢尼亚解释道
  这个说法是在20世纪初才流传开的,不过只要不是直系亲属该联姻的还是继续联姻,都已经持续了几千年的传统,不是这么容易改变的。
  “这个说法不成立,影响只是有一定的几率,连千分之一都不到的几率,你不会认为我们这么倒霉,就正好碰上了吧?
  况且保持血脉的高贵,还可以让下一代变得的更加优秀,为了这冒一点儿风险,也是非常值得的!”尼古拉二世质问道
  看到愤怒的尼古拉二世,谢尼亚决定实话实说。
  “所有人都退下,方圆百米之内禁止任何人进入!”谢尼亚命令道
  看到谢尼亚这么慎重,尼古拉二世知道下面的内容,恐怕非同寻常,于是点了点头。
  “尼古拉你知道阿列克谢的病是怎么来的么?”谢尼亚问道
  “先天携带的,和这有关系么?”尼古拉二世纳闷的问道
  “有!”谢尼亚肯定的说
  “难道你是说近亲联姻,会患上血友病?”尼古拉二世震惊的说
  “不是!”
  “当初知道阿克列谢患病后,我和斐迪南曾向保加利亚皇家科学院咨询过,尼古拉你应该是知道的。
  他们虽然没有找到治愈的办法,但还是开出了一份调养的食谱,制定了一套锻炼计划!”谢尼亚说道
  “没错,我代表小阿克列谢…谢谢你们了,效果还是很不错的!”尼古拉二世说道
  “因为血友病一直都在皇室中流传,我们也很担心,斐迪南还专门在皇家科学院开设了这个课题。
  这么多年过去了,虽然没有研发出治疗血友病的特效药,但是成果还是有的,其中就包括血友病的起源、传播途径!”谢尼亚认真的说
  “什么?”尼古拉二世大吃一惊的说
  “最要发现的血友病,目前已知的是维多利亚女王,从她开始欧洲皇室就被血友病困扰了!
  有人猜测可能和天外陨石有关系,并且被感染的或许不只有维多利亚女王一人,只不过平民被感染了,就直接死掉了,才没有传播开来!
  从维多利亚女王开始,她的儿子中就有被传染的,也有没被传染的,而她女儿都没有出现任何问题,甚至欧洲皇室中的所有公主都不曾发病!
  在这些公主们嫁人后,她们的后代中也频繁发病,并且受罪的一样都是王子,而没有公主!
  所以科学家们得除了结论,血友病的传播不是百分之百的,同时病毒只会在男子身上爆发,而女性则是病毒携带者!”谢尼亚解释道
  “这怎么可能?”尼古拉二世难以置信道
  “现在英国王室、俄国王室、西班牙王室、普鲁士王室,都深受血友病所害,尼古拉你可以派人去搜集资料!
  所有很抱歉,为了保加利亚王室的未来,我不可能拿小斐迪南的婚事进行冒险!”谢尼亚严肃的说
  尼古拉二世果断的结束了这个话题,如果谢尼亚说得是真的,那么保俄联姻就不用考虑了。
  那怕是这里面蕴含的政治利益再大,斐迪南也是不可能答应的!
  结束这次秘密的谈话,尼古拉二世的心情很沉重,他怀疑英国人是知道这个秘密的,否则为什么正好坑的都是大英帝国的敌人?
  无论是俄罗斯帝国,还是曾经的德意志帝国,以及美西战争前的西班牙王国,都曾经是大英帝国最大的敌人!
  现在三国王室恰好就被阴了,这里面难道就没有问题么?这未免也太蹊跷了吧?
  保加利亚王室可以发现这个秘密,真的就是巧合么?要知道保加利亚王室和英国王室,都是出自哥达王朝!
  他们可能会坑外人一把,却绝对不会连自己人一起折腾,因为这一个操作不好,就会让一个家族灭绝!
  欧洲因为是一夫一妻制,每一个家族成员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再加上王室成员又大都晚婚,加上医学的不发达,婴儿夭折率居高不下,王室子女数量就更少了。
  欧洲绝大部分古老的贵族最后灭亡,都是因为绝嗣造成的,最后替他人做了嫁衣。
  猜测归猜测,现在尼古拉二世是绝对不敢揭开盖子的,甚至连半点儿风声都不敢流漏出去,他还有一个女儿要出嫁呢,一旦传播了出去就完蛋了!
  尼古拉二世甚至在考虑要不要继续和英国王室联姻算了,你坑过来,我也要报复回去!
  ……
  尼古拉二世的想法,谢尼亚是不会知道,就算知道了她也不会有什么想法,反正是不可能成功的,英国王室中现在没有适龄王子。
  王子可以等公主长大,公主却无法等王子长大,大家还要传宗接代呢?
  她现在还在为小斐迪南的婚事头疼,想要找一个满意的媳妇可不容易,尤其还是未来的保加利亚王后,就更加不能马虎了。
  令她更头疼的是,后面还有五个小家伙,都需要她操心,想到这里谢尼亚就感到不平衡了。
  谢尼亚发现自己被斐迪南套路了,都是做父母的,凭什么这些责任全部都丢给了她操心?
  远在索非亚的斐迪南突然打了一个喷嚏,似乎感觉有什么不好的事情要发生。想了想,没有想出个名堂来,随及他就抛之了脑后。
  ……

'529。一百章、升级'
  “陛下,阿富汗战场发生了变化,英国人这次恐怕要倒霉了!”总参谋长克里斯托夫幸灾乐祸的说
  “你是说英国人要输了?没有这么快吧,他们好歹也有三十万军队,阿富汗人也就是一群民兵,根本就没有怎么训练。
  就算是从我们这里走私了一部分武器弹药,一样弥补不了他们武器装备落后的事实!”斐迪南摇了摇头说
  “陛下,现在战场上的局势对英国人非常的不利,阿富汗地区的地形又非常的复杂,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英国人已经连续损兵折将,伤亡人数已经突破了十万,同时还丢掉了大量的物资。
  幸好他们这次派过去的基本上都是炮灰,否则这场战争还能不能打下去,都是一个问题!”克里斯托夫解释道
  斐迪南点了点头,貌似以英国殖民地部队的战斗力,在特殊的环境里,还真打不赢这些民兵!
  人家可是面对后世美苏入侵,都能够抵抗好几年的战斗民族,对付这个时期的阿三,他们还真的不怂。
  “伦敦政府有什么反应?”斐迪南关心的问道
  “陛下,英国内部已经出现了反战的声音,有议员认为战争经费开销太大,想要削减战争经费!”外交大臣梅捷夫回答道
  “反战是早晚的事情,现在英国国内是温和派占上风,可以说如果不是我们推手,估计阿富汗战争他们都不会发动!
  现在又爆发了东南亚殖民地叛乱,今年英国人的战争支出,估计会比他们的财政收入都高,并且这种情况至少还要持续到明年!
  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坚定英国人继续进行战争的决心?”斐迪南问道
  “陛下,阿富汗战场我们可以给英国人施加压力,让他们认为一旦放弃阿富汗,我们就会吞并阿富汗地区,让他们不敢轻言放弃!”外交大臣梅捷夫提议道
  “这个可以有,不过要把握好这个度,不要玩蹦了,我可不想真的出兵阿富汗!”斐迪南说道
  “陛下,或许可以在舆论上面下功夫,只要调动了民间的战争热情,那么伦敦政府就会一直把战争进行下去!”契科夫提议道
  “想法不错,有具体计划么?要知道现在英国国内的反战思潮,可是占据了主流,想要让他们支持战争,恐怕不是那么容易!”斐迪南想了想说
  “陛下,如果光我们发力的话,确实很难扭转英国民间舆论,这项工作交给英国主战派去做,或许就没有那么难了!
  我们让情报人员,可以拍摄一些特殊的照片,让英国媒体曝光出来,激发英国民众同仇敌忾的心里!”契科夫想了想说
  “可以试一试,其实如果只是照片的话,你们可以去皇家电影公司,让他们制造出你们想要的内容!
  把照片拍的模糊一点儿,然后再捅给伦敦的媒体,记住这千万不能和我们扯上关系!”斐迪南想了想说
  这个年代玩假照片,只要图片拍模糊一点儿,还真的很难鉴别真伪,以媒体的节操,就算是有所怀疑,但是为了制造话题,他们也会自己去炒作。
  只要把火点起来,后面就让英国主战派去冲锋陷阵好了。可惜丘吉尔先生现在不在伦敦,否则就不用担心舆论问题了。
  不过让丘吉尔先生在东南亚指挥平叛大军,给大英帝国带来的麻烦还会更大。
  毕竟这个时空,没有爆发达达尼尔战役,又就不存在那场史诗级的大败,丘吉尔先生的军事指挥才能还没有完全暴露,这个时期作为殖民大臣,他完全可以指挥这场平叛战争。
  这也是英国人的体制造成的,军队的最高层是由文官担任的,军官在这个国家的发言权很低。
  前线这些将军们,即便是知道命令有问题,他们也必须要先执行命令,就算向陆军部申饬的也没有用。
  文武之争,在任何一个国家都存在的。在大英帝国皇家海军还有些发言权,而陆军就是后娘养的,这是从他们绞死查理一世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的!
  ……
  在斐迪南算计大英帝国的时候,东南亚的局势又发生了新的变化,在日本军方的暗中支持下,大量的日军退役官兵进入东南亚各国。
  他们以军事教官的身份出现在了叛军中,债多了不压身,既然英国人说他们在支持东南亚叛乱,动了他们的奶酪,那么他们就真的支持了。
  除此之外,还有完全由日本侨民组成的军队,他们的数量不多,但是战斗力却非常的强悍,在同等兵力之下,英队还真吼不住。
  不过这些细微变化,丘吉尔先生完全没有注意到,看着一天天增加的援兵,他正在盘算什么时候开始大反攻。
  这还不算完,日本海军已经制定了落日计划,即:通过扶植当地的起义军,从陆地上偷袭英国人在南洋地区的军港新加坡,然后夺取英国人在港口中的军舰。
  这份神话般的计划,估计也就日本人能够制定出来,大概每个日本士兵都是超人,不然这份计划估计是很难完成了。
  这还不算什么,陆军部的落日计划才更加的厉害,他们打算让潜入东南亚地区的日本官兵,利用起义军推翻英国人的统治,建立独立的国家,然后将这些国家变成日本的殖民地。
  这份新版的殖民计划,不光是南洋地区,缅甸、老挝、越南、孟加拉、印度、巴基斯坦等地区,也在他们的计划范围之内。
  要完成这份跨时代的计划,不给日本士兵配上高达,是不可能完成任务的,顺便还要附赠一个心灵控制仪,否则掌握不了起义军。
  这份中二计划,不光已经制定了出来,同时也在进行实施了,不少东南亚地区的日本官兵们,就是这份计划的忠实拥护者。
  不管能不能成功,至少英国人麻烦已经开始了,日本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力可不小,尤其是在日俄战争之后,日本政府就以亚洲解放者自居,虽然也见他们解放了谁!
  如果丘吉尔先生认真统计一下的话,就会发现整个南洋地区又增加了上千日本退役官兵,如果将日本侨民中的退役官兵加在一起的话,这个人数可能都过万了。
  当然这是分散开了的,混杂在了人口过亿的东南亚土著中,真的是一点儿浪花都没有,但是完成的后果却是恐怖的。
  92年月2日,即苏门答腊岛沦陷后,荷兰在婆罗洲地区的领土也全部沦陷,荷兰人的平叛计划以失败告终。
  本来荷兰人是压着叛军在打,正常情况下,只要打赢这一仗,再花上几个月时间,就可以肃清婆罗洲的叛军了。
  可惜这次荷兰人追得太猛了一点儿,就把战线拉的太深了一点儿,最后时刻,隔壁英国殖民地的叛军突然流窜了过来,从侧翼捅了荷兰人一刀,遭到了夹击的荷兰军队惨败。
  此役荷兰王国七个步兵师,共计十一万平叛大军,最后成功撤回到爪哇岛时剩下的还不到三万人。
  这一仗直接打醒了荷兰王国,让他们明白大英帝国还是那个坑队友的大英帝国,居然敢和丘吉尔先生一起出兵平叛,这不是找死么?
  一战损失了八万大军,加上前前后后平定叛乱的军队损失,荷兰王国为了已经为了印尼殖民地搭上十五军队,这对这个人口不足六百万的国家来说,这已经是伤筋动骨了。
  所以除了固守已经消灭了叛乱分子的爪哇岛外,荷兰王国决定暂时先放弃婆罗洲和苏门答腊岛等地区,同时也不忘向伦敦政府提出抗议。
  趁机黑掉荷兰人的那部分婆罗洲,这根本就不在丘吉尔先生的计划范围之内,大英帝国富有四海,根本就不在乎那点地盘。
  但是事情已经发生了,荷兰人也在欧洲制造舆论攻势,伦敦政府的压力很大,被迫对外承诺平定叛乱后,不会侵占荷兰人的婆罗洲,才告一段落。
  不过内阁对惹了祸的丘吉尔先生,就更加的不满了,如果是坑对手也就罢了,但是荷兰王国是大英帝国在欧洲的小弟啊?
  你丫的连自己的小弟都坑,还用这么低劣的手段,还有人敢跟着你混么?
  可以说受此影响,大英帝国的国际声誉掉了一节,所有的国家和他们合作的时候,都情不自禁的防着他们。
  当然丘吉尔先生是冤枉的,作为一个政治强人,他是不可能犯这种错误的,荷兰王国在国际上替大英帝国摇旗呐喊,这个作用可不是大半个婆罗洲可以比的。
  不过作为一个军事小白,出现了这种错误,就是非常正常的了,他的军队部署根本就没有考虑过,马来西亚地区的叛军会和印尼叛军联合。
  他也忘了人家就生活在一个岛上,相互之间也是有所联系的,加上日本人从中穿针引线,就促成了这次军事合作。
  几支义军联合干翻荷兰人过后,马上又杀回了马来西亚,还没有反应过来的英队,直接被打蒙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最高指挥官丘吉尔先生太忙了,他要处理荷兰人丢掉婆罗洲印尼部分带来的政治后果,所以不小心就忽略了婆罗洲另一边的马来西亚地区。
  没有他的命令,下面的人是无法调动军队的,所以婆罗洲马来西亚部分的兵力,依然是一个澳大利亚师、一个新西兰师和四个印度师。
  当叛军打过来的时候,他们才发现也就晚了,这里是南洋地区,不是英国本土,在短时间之内丘吉尔先生想要增兵也不容易。
  如果是几个团,他一两天都可以送上去,可惜现在需要的援军是数以万计的,人员物资都需要时间调配。
  不过丘吉尔先生还是把援军派了出去,大概在他的印象中以叛军的火力,要固守待援是非常轻松的问题。
  可惜已经击败了荷兰人的叛军,现在已经是脱胎换骨了,无论是武器装备,还是士兵的战斗力,都发生了质的改变。
  加上日本教官们的身先士卒激励士气,丘吉尔先生还没有反应过来,几个印度师就先后被击溃了,就剩下新西兰师和澳大利亚师在抵抗。
  也就是丘吉尔先生能够接受的了这个结果,换了任何一个正常的军队指挥官,都知道这是非常低级的军事错误。
  就算固守待援,也要集中兵力固守啊,你丫的下令原地固守待援,知不知道前线的兵力分布情况?
  所以作为炮灰中的炮灰,印度师一贯充分在前、享乐在后,自然成为了最早的牺牲品了。
  而后方的新西兰师和澳大利亚师,利用他们的争取的那丁点儿时间,修筑了简单的防御攻势,抵抗住了叛军的进攻。
  这也就罢了,神经大条的丘吉尔先生居然没有更改之前的增援计划,在他看来叛军就是一群乌合之众,只要不深入丛林,在野战中英国士兵可以以一敌三。
  岛上的叛军,似乎也在配合他的行动,直接把援军放了上来,没有采取任何行动。
  在第一轮没有攻破英军防线后,就撤了回去,等着英国人反击。
  毫无疑问,这些看起来毫无章法的部署,都是符合起义军实际情况的。
  沿海地区,都是英舰活动的范围,起义军即没有空军,又没有岸炮,跑过去除了挨炸之外,还能干什么?
  等着敌人上门不好么?为什么要去送死?
  打不赢也没有关系,可以钻山沟啊,只要英国人敢追进来,就不用考虑出去的问题了。
  婆罗洲一役,打出了起义军的威风,鼓舞了各地被英国人压制的起义军,用事实证明了白人军队也是可以被他们击败的。
  同时,也激发了日本人的野心,他们猛然间发现原来欧洲国家居然如此虚弱,荷兰军队居然打不赢一群乌合之众的土著军队,英队的战斗力也是如此的垃圾!
  既然如此,他们无力守护这广袤的殖民地,就应该由强大的大日本帝国来继承。
  这些军官们的报告,传递到了东京,原本已经按耐不住的野心家们,现在就更加控制不住了。
  这里有黄金、有铜矿、有橡胶、有石油……大日本帝国所需要的资源,在这里几乎都可以找到,而这里的主人,确实已经没落到,连土著都打不赢的欧洲人!
  为日本帝国夺取南洋,已经成为了日本中二青年们新的梦想!
  在这种背景下,东南亚地区各式各样的小规模起义,不断的爆发,正准备发动大反攻的英队,不得不先巩固后方,免得让叛军有机可乘。
  这场东南亚殖民起义,已经从单纯的民族独立运动,逐渐转变为英日两国的政治博弈。
  斐迪南的目的达到了,短期内大英帝国是不可能从东南亚抽身了,除非皇家海军直接行动击败日本海军,打掉日本军方对南洋地区的野望。
  英国人或许可以容忍东南亚地区独立建国,这些小国是无法威胁大英帝国世界霸权的;但是他们绝对不能够容忍日本人抢夺他们的殖民地,这是大英帝国的底线!
  ……

'530。九十三章、倒霉的荷兰人'
  棉兰
  是苏门答腊的首府,也是印尼第三大城市,人口约有60余万。濒临马六甲海峡,是印尼对外贸易的西大门,地理位置十分的重要。
  现在这座繁华的港口城市,已经没有往日的富丽堂皇,只剩下了一片断壁残痕,大火还在继续燃烧,隐约还可以听见哭泣声。
  1926年6月6日,因为不满荷兰人的剥削,棉兰工人举行了总罢工,遭到了荷兰殖民政府的残酷镇压。
  愤怒的棉兰工人在革命党的领导下奋起反抗,没想到荷兰人比他们想象中的还要虚弱,他们居然成功了夺取了这座城市,无产阶级革命的火种在东南亚点燃!
  “陛下,这次是城门失火殃及了池鱼,三天前棉兰爆发了工人起义,现在起义军已经扩散到了整个苏门答腊岛!”契科夫苦笑着说
  没错,这把火的火源是从保加利亚传递出去的,本来是为了坑英国人的,结果荷兰人先中招了。
  来自荷兰殖民地的留学生,在保加利亚接触到了新思想后,也带回了殖民地,进而传播了开来。
  当然光这肯定还是不够的,保加利亚的情报部门,还专门给他们进行了造反培训,讲师就是维克多基斯这位专业造反二十年的专家,一度混成了总统的成功人士成为了革命的导师。
  经过了简单的培训过后,他们有几分革命组织的样子后,才让他们回国发展组织。
  为了免除责任,这些活动都是以学术研讨会的形式进行的。
  维克多基斯在奥斯曼帝国折腾了那么多年,还一度建立了一个联合王国,在全世界革命党人中都有不低的地位。
  自然也吸收了一帮粉丝了,然后利用这个机会,趁机就将这些乱七八糟的思想,全部打包传递了出去。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未来世界上的革命导师中必有他的一席之地,按照维克多基斯的理论。
  每个国家或者是地区所处的环境都不一样,只有最适合当地的思想,才是最好的思想,革命无分高下,任何一种能够完成国家独立,带领国家走向繁荣富强的政治思想,都是最好的思想!
  他主张兼容并包,结合实际情况,从中选出最适合当地的革命思想,作为指导思想然后完成国家民族独立。
  按照他的理论基础,选择任何一种革命思想都可以,建立任何一种体制也没有问题,最关键的是合适!
  然后在情报部门的配合下,这套忽悠理论就震撼出炉了,还出版了一本维克多基斯的奋斗,世界革命舞台上又增加了一本理论。
  这里面有大量的经典案例,结合了实际情况的起义分析,还有革命组织的构架,可以说是有志于造反之士的必读之物。
  本来是为了坑英国人的,结果传播了出去,这次印尼大起义,就是当地革命党的一次尝试,没想到直接就成功了。
  荷兰人确实已经堕落了,在起义爆发后他们没有在第一时间扑灭,等他们慢吞吞反应过来后,革命已经蔓延了开来。
  在起义成功后,革命党立即组建了革命军,初步组建了革命体系,然后就撒丫子跑路了。
  在原地等荷兰人来剿灭,他们才没有那么傻呢?由于事发突然,革命党在印尼的力量还很薄弱,他们果断的选择了战略转进。
  不要误会,他们去农村发展!
  而是在荷兰人没有反应过来前,就快速进攻周边的小城市,将战火蔓延到了整个苏门答腊。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蔓延到整个印尼也是时间早晚的事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