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地中海霸主之路-第1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总不能学习路易十六那个蠢货吧?为了支持美国独立,花光了国库中的每一个法郎,最后被人送上断头台!
  要不要让德国人,再来挑战一次世界?不过看了看地图,很快斐迪南又放弃了这个诱人的打算,这个时候德国人,恐怕也不敢挑战世界!
  被法国和奥匈帝国夹在了中间,后面还有保加利亚和大英帝国,国内乱七八糟的问题一大堆,他们想要搞事情,先打一场内战,摆平国内吧!
  就算能够再次完成统一,他们的实力也不足啊?没有奥地利,没有了捷克地区,德国人的实力比起历史上至少削弱了三层,而敌人却比历史上还要强大,这种必死的棋局,他们为什么要下啊?
  除非被人逼上了绝路,估计法国人现在也没有把德国人逼死的打算,惹急了德国人和法国人再来一次pk,胜负还不知道呢?
  “陛下,意大利的经济情况非常的不好,意大利政府在近期的恐怕要宣布破产了!”外交大臣梅捷夫慎重的说
  意大利政府破产,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早在1921年,意大利人就放出了风声,要求各国减免意大利的债务,否则他们就宣布破产。
  只不过英法非常硬气的宣布,只要意大利政府破产,协约国就军管意大利,用刺刀督促他们还债,才打消了他们赖账的心思。
  “消息已经确定了么?”斐迪南邹着眉头问道
  “八九不离十了,意大利人已经第三次向我们提出了破产申请,这次他们应该是认真的,从我们收集的情报来看,他们国内的经济非常的糟糕,失业人员遍地都是。
  再加上巨额的债务,已经超过了他们的承受能力,如果不赖账的话,意大利民众就要饿肚子了!”梅捷夫解释道
  “这么说,现在意大利已经是一个烂摊子,他们已经丧失了偿还债务的能力了?”斐迪南问道
  “从我们收集的情报分析,是这样的!”梅捷夫回答道
  斐迪南左右徘徊了起来,他还在犹豫,要不要利用意大利坑一把英法呢?
  半响过后,斐迪南才开口说:“假如我们拉着英法军管意大利,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众人心中一惊,被斐迪南这个异想天开的想法给惊呆了。现在意大利政府是真的没钱还债了,就算是军管了意大利,也榨不出油来啊?
  要意大利人还债,首先必须要让他们有还债的能力!
  英法会怎么做?
  帮助意大利恢复经济?
  还是直接压榨剥削意大利民众,能榨多少油来算多少?
  “陛下,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康斯坦丁疑惑的问道
  这分明就是损人不利己,不管怎么样对付意大利人,保加利亚又获得不了半毛钱的利益,又必要参与么?
  “很简单,意大利现在的人工工资,是不是要比英法低得多?
  只要我们划定几个经济区出来,英法的资本家们有没有可能转移部分产业进行意大利?
  只要他们搬一些产业进入了意大利,那么意大利政府是不是可以收税了,靠着这些税收不就可以还债了么?
  至于我们的利益,英国人的工业实在是太强了一点,我们要让英国资本家学会寻找廉价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
  最好是让他们将本土的工业全部转移出去,那就更好了!”斐迪南解释道
  将本土的工业全部转移出去,这有可能么?站在国家层面上,这肯定是不符合国家利益的,但这是符合资本家利益的!
  降低了生产成本,就能够获取更大的利益,以英国本土目前的人工成本,很多实体工业其实已经没有多少利润了。
  如果将工厂转移了出去,这个利润马上就可以恢复过来,资本家们没有道理不干!
  造成的后果,这关他们什么事?
  当英国本土没有了工业支撑后,一旦经济危机爆发,造成的社会危机就无法挽回了。
  想要从外部击垮大英帝国真的很难,但是从内部下手呢?
  一个内部问题严重的大英联邦,还有那么可怕么?
  一旦英国本土出现了问题,他们还能够压制的住殖民地么?北美三王国还会安安分分的当小弟么?
  一旦英国衰落,到时候对他们落井下石的人就多了,而保加利亚至始至终都隐藏在了幕后,最多最后时刻补上一刀!
  “陛下,这个成功率恐怕不高吧!以英国人的实力,估计没有人敢站出来挑战他们,只要给了他们时间,要不了多久,他们依然会摆脱困境!”康斯坦丁苦笑着说
  “我说过要一次性击垮他们么?后面的事情与我们有关系么?现在我们的任务只是给他们挖坑,多挖一些坑给他们,再看着他们跳下去!
  最后能不能把他们埋了,还要看他们自己。
  如果英联邦团结一致,那么我们就继续削弱他们好了,坚持不动摇的在前进的道路上,继续给英国人挖坑。
  大英帝国已经老了,老了就没有了力气,早晚有一天他们会陷进去,再也爬不起来的!
  如果英联邦无法团结一致,那么我们就再帮帮忙,让他们自己分裂吧,起码门口的苏伊士运河我们要拿回来!”斐迪南狠狠的说
  众人松了一口气,只要不是保加利亚赤膊子上阵,亲自和他大英帝国正面pk就行,补刀什么的,他们最擅长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人不就被保加利亚补了最后的一刀么?就连奥匈帝国不也是先被俄国人打得半死,保加利亚最后才跳出来抢人头的么?
  ……

'508。七十二章、合作共赢(二合一)'
  1923年,是伦敦条约正式执行的一年,按照条约规定,这一年全世界都爆发了一股裁军潮,保加利亚也不例外,海军直接被砍掉了六层的吨位。
  海军上下都在动荡不安,就连已经退休的海军元帅彼得罗夫,都被惊动了,不过没有任何用处。
  条约已经签订了,该裁军的还是要裁,海军部能够决定的仅仅只是保留那些军舰,裁撤多少部队。
  海军不同于陆军,只要人手一支步枪就可以保持编制,没有了足够的军舰,人员规模肯定要大幅度的压缩。
  不裁减编制都不行,因为1923年的国防预算中,海军的军费已经被砍掉了五层,成为了保加利亚陆海空三军中,军费最低的军种。
  这一年军费开支,成功的被压制在了财政预算的百分之二十三点七,陆海空三军的军费分配比例也变成了6:2:3。
  没办法,谁叫现在是海军假日呢?全世界各国都在裁军,保加利亚自然也要跟着裁军了。
  军费所占财政收入的比例大幅度的下降,但是总的军费总量并没下降。随着财政收入的增加,军费所占的支出比例自然就下降了。
  1918年,保加利亚的财政收入是52亿列弗;但是到了1923年,财政部给出的预算却是92亿列弗,平均下来年财政增速12%。
  这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一方面是保加利亚最近几年的经济发展速度很快,另一方面是政府出售了大量的国有企业,摆脱了拖后腿的包袱。
  除了涉及到国际民生的国有企业外,其它不能够赢利,或者是利润不高的产业,都被政府陆续给处理掉了。
  光这一项,每年都要少亏损几个亿,并且随着这些企业的国营转私营,还带来了大量的税收,促进了财政收入的上涨。
  国企改制,还会继续进行深化,斐迪南已经决定废掉国企的免税特权,除非是免税的行业,否则国有企业也必须要正常向政府缴纳税收。
  对于这些搞垮企业的官员,廉政公署都必须要全面排查一遍,没有问题也就罢了,收拾铺盖卷回家就行了。
  一旦发生问题自然是严惩不贷,那怕是前任、前前任,不管身居何职都别想跑掉。
  考虑到资金来源的复杂性,对于蛀虫,廉政公署从来都懒得区分合法所得和非法所得的区别,主要是没有办法区分,只要有违法所得,自然是全部没收了。
  斐迪南甚至听说过,有倒霉蛋刚刚进入了政府工作,贪污了几百列弗,直接被没收了全部家产的。
  当然到了现在,也没有当年那么狠了,除了造反、叛国外,其他的罪名,政府已经不搞株连了。
  家属的财产,只能能够证明是其合法所得,就不会被一股脑给没收了,比起前些年要好了很多。
  好吧,斐迪南承认,那是当年政府太穷了,为了解决财政危机,大家没办法才搞出来的。
  现在日子好过了,大家也开始注意吃相了,只是当事人的财产全额没收,亲属接受了当事人的财物要加倍偿还。
  政府打击贪腐的决心,依然不容动摇!
  国际上最大的新闻,无疑是意大利政府直接宣布破产了,德国人也以马克贬值为由,要求暂缓支付1924年的现金赔款。
  不得不说德国人这次选了一个好时候,意大利政府非常光棍的宣布破产,令协约国陷入了十分尴尬的境地。
  英国人所谓的军管意大利,也不过是拿来吓人的,最终目的只是为了让意大利人老老实实的支付战争赔款。
  法国人到是对军管意大利有非常浓厚的兴趣,但是约翰牛不答应啊?
  这个时候军管意大利,不是让法国吞并意大利么?
  斐迪南也非常的配合的表示出了兴趣,在法国出兵之后,保加利亚也应英国财团的要求出兵了。
  表面上看没毛病,按照保加利亚和英国财团的协议,保加利亚必须要保证赔款的支付,所以采取军事行动是必然的。
  约翰牛一看势头不对,马上就派兵加入了进来,由于他们担心保法两国直接瓜分了意大利,他们要求三国部队必须要混杂联合行动。
  这一无礼要求立即遭到了两国的联手的反对,令大英帝国非常的没有面子,偏偏在地中海保法两国联手的力量,比英国人要强大那么一丢丢,让约翰牛非常的难受。
  这个时候,德国人提出延期支付赔款,英国人立即同意了,这次说什么,约翰牛也不能让法国人军管德国了!
  当伦敦政府还在为这些问题头疼的时候,斐迪南派人已经和英国财团接洽了,双方就意大利的问题进行了谈判。
  1923年8月12日,保加利亚驻伦敦大使威廉斯诺夫和英国财团代表道格拉斯,就意大利赔款问题进行了密谈。
  “威廉斯诺夫先生,按照我们的协议,现在意大利政府已经赖账了,贵国需要为此承担责任!”道格拉斯豪不客气的说
  “道格拉斯先生,我们不是已经采取了行动么?现在保加利亚军队已经军管了意大利南部,不就是为了解决赔款的问题么?”威廉斯诺夫微笑着说
  “可是,这并不能够解决问题,以意大利人现在的经济情况,仅靠意大利南部的税收情况,根本就不可能偿还这笔赔款!”道格拉斯反驳道
  “不,道格拉斯先生你的计算有误!意大利南部地区拥有一千四百多万人口,这其中至少拥有八百万劳动人口,如果他们都替你们打工,怎么可能支付不起赔款呢?”威廉斯诺夫反问道
  “这不可能,我们根本就不需要这么多劳动力,威廉斯诺夫先生这个玩笑并不好笑!”道格拉斯有些生气的说
  “不要激动,道格拉斯先生。你可以这样看待问题,现在意大利国内的经济已经完蛋了,人工成本已经跌到了谷底,只要给他们一碗饭吃,他们就可以给你们卖命!
  在意大利你们又不用担心那些讨厌的工会,也不用担心罢工,如果你心情高兴,还可以开着坦克去巡视工厂!
  以你们的实力,想要赚钱会很难么?把这么多廉价的劳动力都利用起来,又不用承担繁重的税收,这个利益还不够还债么?”威廉斯诺夫淡定的说
  道格拉斯陷入了沉思之中,显然保加利亚人的提议令他动心了,实体经济不是不赚钱,只是大英帝国日益高涨的人工成本和税收成本,企业的利润低到了令人寒心的地步。
  如果将财团的工厂从伦敦搬到了意大利,这些问题都不存在了,人工成本只需要支付五分之一,甚至还可以更低。
  可以肆无忌惮的让工人加班,可以随便镇压罢工,比起在伦敦来说,条件不知道要好了多少倍。
  原材料也不是问题,反正大英帝国的原材料大都是从国外进口,到了意大利还是一样,甚至路程还要近些,正好抵消将货物运回伦敦的运费。
  “威廉斯诺夫先生的意思是,我们可以所有的企业都可以免税?”道格拉斯关心的问道
  如果还可以不缴纳一分税,那么这个利润就更加可观了,现在大英帝国对实体产业的水平已经太高了,比关税都要高得多。
  “当然不是,我的意思是可以实施包税制,我们将各个城市的税收直接承包给你们,所有的税率、税种都由你们自行设定。
  你们可以组建属于自己武装,维护当地的治安,正常情况下,我们不会干预你们的任何行动。
  我相信你们经营能力肯定在政府之上,增加出来的税收就是你们的利润,我们只收驻军的开销就可以了。”威廉斯诺夫诺夫解释道
  道格拉斯心中一喜,如果有这么多利好的消息,那么就算意大利政府无法支付战争赔款,这些利润也足够弥补损失了。
  “威廉斯诺夫先生,我相信贵国政府的诚意,不过这个问题,已经超出了我的权限范围,我们必须要研究一下才能够回答你!”道格拉斯面不改色的回答道
  “那好吧,你们有三天考虑时间,如果不行的话,我们就只能和别人合作了!”威廉斯诺夫淡定的说
  ……
  拒绝?资本家怎么可能拒绝利润呢?
  斐迪南给出的条件,是保加利亚的经济学家们经过了严密的计算,利益最大化的一种方案。
  那怕不进行任何投资,光控制这些城市,每年获得的受益都是一个天文数字,如果进行巧取豪夺,将这些产业都变成自己的话,那么这个利益就更加庞大了。
  大到斐迪南都动心了,如果不是顾及影响力,他都要自己去干了。现在将这么大的利益,全部丢给了英国人,不怕他们不动心!
  至于未来意大利人是不是要造反,考虑那么多干嘛?先将钱赚了再说,只要控制个三五年时间,财团就可以收回意大利欠下的战争赔款了。
  只不过到时候,他们舍不舍得放弃每年到手的利益,就很难说了!
  不过那个时候,就轮到英国人自己头疼了,想必以大英帝国的雄厚实力,镇压一个意大利还是绰绰有余吧!
  时间匆匆而过,三天过后,保加利亚政府和英国财团,就意大利赔款问题,正式达成了协议。
  按照协议规定,英国人在意大利所有的收益,都只是正常的商业往来,和贷款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意大利政府所欠的战争赔款依然是一分都不能少的,延期支付的款项,全部都要缴纳滞纳金,而保加利亚则收取一部分承包税,算是双方在进行分赃了。
  当然,英国财团也就不再追究保加利亚担保责任了,毕竟钱都已经到手了,还有什么好说的!
  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到了1928年,大英帝国本土的出口额,较之1923年降低了一点八亿英镑,而进口贸易贸易额,则增加了三点八亿英镑。
  要不是这些交易都是用英镑进行的,光这个贸易逆差,都足以令大英帝国崩溃。
  而意大利王国,也被成为了工业强国,当然这个强国没有给意大利民众带来一毛钱的好处,全部都是承重的灾难。
  ……
  天坑挖下去了,斐迪南的心情好了很多,伦敦政府还不知道,未来意大利这个泥潭他们已经陷进去了。
  当财团们把工厂一个个建立在了意大利,大笔的产业被转移了过来,到时候伦敦政府就算是想要放弃意大利,这些既得利益者也不答应啊!
  而意大利这样已经完成民族觉醒的国家好统治么?短期内是不会有什么问题,世界大战的硝烟才刚刚过去。
  又被饥饿修理了一遍,现在只要给他们一碗饭吃,他们都可以给你卖命。
  不过时间是可以淡忘这一切的,过上个三五年的太平日子,反对殖民反压迫,将再次成为这个国家的主流,到时候就够英国人受得了。
  “陛下,远东出大事了!9月1日11点58分,日本东京发生了大地震,我们在东京地区的大使馆都坍塌了一半,所幸没有人员伤亡,现在东京已经陷入了混乱之中!
  根据大使馆传来的消息,这次大地震波及到的范围很大,日本人这次倒了大霉!”梅捷夫幸灾乐祸的说
  保加利亚政府对日本人不感冒,不是什么新闻了。
  这都是俄国人的功劳,世界大战结束前,俄罗斯帝国在保加利亚影响一直都很大。
  日俄战争的时候,保加利亚支持俄罗斯帝国,跟着发了一笔战争财,同日本的关系自然就不怎么样了。
  只不过长期以来,都没有太大的利益冲突,两国的外交关系也还过得去,还没有变成敌人。
  好吧,这只是斐迪南自己认为的!
  外界虽然也认为两国关系不好,是俄国人的功劳,只不过他们都认为是枕边风的功劳,谁让他这个国王展示出去对日本人的厌恶呢?
  上行下效,就算是有人对日本有好感,也不敢表现出来啊?都不用斐迪南了,光政府内部的亲俄派也将他们打压下去了。
  现在亲俄派的声势虽然下降了很多,但是对俄国有好感的人依然不少,这种情况是双方文化上的天然认同感,谁都不能够左右。
  反正也是相对的,俄国人对保加利亚有好感的人,也不在少数,旁的不说,俄国人只要是移民,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会选择保加利亚。
  在这种背景下,保加利亚民众对日本政府不感冒,这个确实是俄国人的功劳,俄国移民把对日本的仇恨也带了过来。
  熟知这一切的斐迪南,因为自身的感情,自然没有去引导舆论了。
  由于地缘政治的关系,双方没有太大的利益冲突,也没有什么共同利益的存在,交往自然不多了,关系也就很一般了。
  “嗯,知道了!以保加利亚政府的名义,向日本政府发一封真挚的慰问电报,同时让日本政府保护好我们的外交人员和侨民!
  另外在索非亚,组织一支医疗志愿救护队,代表保加利亚政府去救灾!”斐迪南笑眯眯的说
  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现在的心情很不错。
  “是,陛下!”梅捷夫回答道
  以这个年代的交通速度,等保加利亚的医疗救护队组建起来,在从索非亚出发慢吞吞的赶过去,抵达日本的时候,估计连收尸都赶不上了。
  至于效率,怎么可能有效率呢?医疗志愿救护队,这个年头有几个医护人员,愿意做志愿者去日本救灾啊?
  上头这么明显的敷衍态度,官僚们怎么可能快呢?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次很多欧洲国家都会这么干,没办法欧洲人民都忙着应付经济危机呢,谁有心情管日本人的事情啊!
  ……
  推书:《求道于万界》

'509。七十三章、德国赖账了'
  意大利非常顺利的被军管了,可惜协约国想要的战争赔款,依然可望而不可及,并且由于联军的进入,意大利的经济进一步恶化。
  失业率高达百分之五十的意大利王国,民众们已经穷的叮当响了,不要看支付战争赔款了,他们一个个还指望着协约国联军发救济粮呢?
  南意大利地区还好,当地的工业落后,农业人口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需要救济的人还不是太多。
  在和英国财团达成了协议后,斐迪南就下令驻军发放了一批救济粮,随及开始了以工代赈,如:平整土地、修建厂房……
  北部的法国人就悲剧了,几百万人指着法国军队吃饭呢?
  搞得他们进退维谷,发放救济粮吧,国会议员那一关过不了,不发放救济粮,意大利马上就要乱了。
  意大利一乱,战争赔款也就告吹了,法国政府愁啊!
  反应了慢了一步的英国人,现在开始看笑话了。由于兵力的关系,他们只是控制了罗马,相对而言他们的压力是最小的。
  从意大利撤军?想想就行了,如果无功而返,怎么向国内交代呢?又不是谁都和保加利亚一样,将债权给卖掉了!
  保加利亚和英国财团合作的事情,没有保密,很快大家都知道了,只不过还出于观望阶段。
  进入1924年,最早的一批工厂投产后,在利益的刺激下,参与的英国财团纷纷加大了投入。
  很快法国人也开始学样了,世界上第一次工业大迁徙爆发了,意大利仿佛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工业园,沿海遍地是工厂。
  伦敦政府突然意识到吃亏了,属于大英帝国的那一份儿,他们还没有拿到呢?
  保加利亚和法国东西两边占领了意大利,大英帝国光一个罗马怎么够呢?
  谈判,必须要谈判!属于大英帝国的那一份儿必须要拿回来,尤其是法国人的控制区!
  保加利亚占领的南意大利,是和英国财团合伙开发的,这个他们还可以接受,但是法国人控制了意大利最精华的北部,全部被法国财团吃到了肚子里,这就不能忍了。
  意大利问题的谈判还没有开起,德国又出问题了。
  本该在1923年底支付的战争赔款,德国人申请延期支付,在英国人的支持下获得了协约国的同意。
  当时大家都被意大利问题给牵制住了,不希望德国再出现问题,法国人也做出了让步,同意了德国人延迟一个季度付款。
  现在时间快要到了,结果德国政府再次要求延期,同时还向协约国提出了减免部分战争赔款的要求。
  魏玛政府这次是真的没有办法了,国内的经济恢复最好的几大王国,都只是认缴了自己当初划分的那一部分,剩下的大头都落在了中央政府。
  而中央政府控制区域,魏玛政府一面在搞自由政治改革,比如建立议会制度,开放普选,只要年满20岁都可以参与选举。
  一面又在提高社会福利,比如:八小时工作制、周末双休制、赋予政府人员工会权利、地区社保福利和中央社保福利双轨制同步运行,全面免费教育、免费医疗……
  表面上看来,这些政策都是好的,可惜除了选举权外,其他的都是空中楼阁,民众们看得见摸不着。
  比如:八小时工作制,没错全国都是八小时工作制,只不过每天要无偿再加班四小时,周末还要继续加班,资本家们的理由是:为了偿还战争赔款,所以每个人每周都要无偿加班至少40个小时。
  没有毛病,德国一半的工业品都冲抵给协约国还债了,所以这个班必须要免费加,不加班就滚蛋,敢闹事就要进监狱。
  又比如:社保福利,因为财政匮乏,所以这些福利基金都是长年出现欠费状态,很多人名义上有很高的退休金,可惜是按贬值过后的马克发放的。
  贬值了四千多倍马克,和原来的金马克是一样的么?所以这些所谓的退休金,除了自欺欺人外,没有任何作用。
  免费教育,德国人还是做得不错的,基本上都落实了。
  免费医疗,就完全是在糊弄人了。
  所谓的免费医疗,仅仅只是在魏玛政府建立的公立医院中才有效,而这样的公立医院,整个德国只有两所,全部医护人员加起来,还不足一百。
  这样的规模,德国民众能够找到这两所医院么?
  就算是找到了,你去排队,然后医生告诉你,在你的前面还有超过七位数的人在排队,等一百年后再来吧!
  不要看这些项目都是空壳子,实际上这些项目都是吞金兽,德国政府每年一半财政,就这么被官僚阶级吞噬掉了。
  法国人指责德国政府故意赖账,也不是没有依据的。既然有钱搞社会福利,为什么没钱还债呢?
  ……
  “告诉德国人,如果他们可以说服英国财团的话,我们没有任何意见,现在和他们又债权关系的只是英国财团,保加利亚政府只是例行催款!”斐迪南冷冷的说
  德国人或许是看保加利亚好说话,居然想要保加利亚政府放弃德国的战争赔款,这怎么可能呢?
  债权都卖掉了,难道保加利亚政府替德国人掏钱还债不成?
  就算是没有卖掉债权,斐迪南也不可能免除他们的债务啊,这些都是钱,难道为了所谓的德保友好,就放弃了?貌似德保关系还没有这么重要吧!
  “是,陛下!”梅捷夫回答道
  或许是被德国人的态度给气到了,斐迪南又补充了一句:“这次巴黎会议上,我们就负责看戏好了,如果英国人支持德国人的提议,就让他们负责搞定国内的财团吧!”
  搞定国内的财团?伦敦政府如果有那么强的能耐,他们也不会为财政问题发愁了。
  资本家们可不好惹,谁敢动他们的奶酪,他们就要请谁吃地瓜!
  伦敦的政治家们,还没有那么大公无私,为了德国人的利益,就将自己的小命给搭上。
  ……

'510。八十二章、未雨绸缪'
  1925年,全世界的货币都发生了大规模贬值,保加利亚的列弗也不例外,只不过因为政府坚守住了黄金本位,才没有出现一泻千里。
  如果以黄金为基数来看,列弗的币值并没有发生变化,但是斐迪南知道这都是用来忽悠人的,列弗实际上早就在贬值了。
  通货膨胀在持续,从1914年到现在,保加利亚的物价总体水平上涨了百分之二十四,货币的购买力在不断下降,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这十年间全世界的黄金总量增长了近乎百分之五十,在供求关系的作用下,全世界的货币发行总量又岂止是增长了百分之五十?
  至少保加利亚的货币供给量,就是1914年的三倍多,虽然黄金储备在账面上也增长三倍,但这只是稳住了国际汇率。
  国内该通货膨胀的还是要膨胀,从经济学上来说,就是贷款的人都赚到了,存款的利息勉强跑赢了膨胀。
  这一切都在保加利亚经济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给掩盖了起来。
  民众可以不知道,但是斐迪南不可以也不知道,这些问题都是要解决的,否则一直持续下去,保加利亚的经济早晚会出问题。
  “肯尼迪先生,对于国内通货膨胀的问题,你怎么看?”斐迪南问道
  “陛下,这个问题很复杂,现在全世界都在发生通货膨胀,最主要的起因还是从法国人放弃金本位开始的。
  从那以后,法郎的币值就一泻千里,因为货币贬值的因素,法国商品的出口竞争力大增。
  受法国商品的冲击,现在全世界各国的物价都受到了冲击,通货膨胀迅速蔓延到了全世界!
  幸好法国人的工业产能不怎么样,否则现在全世界的通货膨胀还会更加的严重,作为世界经济体系中的一员,我们也难以独善其身!”财政大臣肯尼迪解释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