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地中海霸主之路-第1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要说称霸了,就连压服保加利亚建立斯拉夫帝国都做不到,奥匈帝国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匈牙利和奥地利实力相近成为了两元帝国,然后就在内耗中消耗了大量的国力,这肯定不是尼古拉二世想要的。
陆军大臣想了想说:“陛下,想办法止损吧!现在立即将前线的部队全部后撤,我们再后方重新构建防线。
虽然我们现在没有能力独自击败德国人,但是只要协约国获得了最终胜利,我们一样赢了!
现在我们的当务之急不是追究为什么会失败,而是再次构建防线,挡住德奥联军的兵锋!”
或许是发泄够了,尼古拉二世冷静了下来,没有理会陆军大臣,反而将目光投向了总参谋长,问道:“参谋部有什么计划?”
总参谋长现在的额头上已经流出了冷汗,只要有点儿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俄军错过了最佳的撤退时间。
如果在同盟国反攻之前,就撤回原来的防线上,德国人也没有那么容易取得胜利。
可惜为了所谓的政治,俄军选择了在原地构筑防线,阻挡德奥联军的进攻,放弃了之前已修建好的要塞战壕,最终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现在想要在之前已经构筑好的防线上防守显然是不可能的,原防线这会儿很多地段都已经沦陷了!
陆军大臣提议的全军后撤再次建立防线,已经成为了俄国人最佳的选择。
参谋长声音有些颤抖的说:“陛下,参谋部计划将国内刚刚动员的两百万军队派上去,在中俄罗斯高地重新建立防线,不过这还需要时间。
因此,参谋部计划让前线部队,交替掩护撤退,节节抵抗拖延时间。并且放弃罗马尼亚北部地区,将防务移交给保加利亚人!
等当冬天到来了后,我们再发动反攻收复失地,那个时候相信英法也准备好了,保加利亚也该解决了奥斯曼帝国,当时候三线齐攻,德国人就是有三头六臂也忙不过来!”
不得不说毛熊就是霸气,参谋部制定战略,就敢直接放弃上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欧洲也就独此一家了。
尼古拉二世脸色现在非常的难堪,他不得不承认参谋部的计划可行性非常的高,同盟国中真正有实力的也就是德国人一家。
奥匈和意大利在这次世界大战中的表现都不怎么样,四国协约中任何一家都要比他们强。
现在相当于德国人一家在单挑英国人08个法国06个俄国,在欧洲大陆上还占据了上风,不得不令人佩服!
但是德国人的弱点也很明显,两线作战造成了兵力分散,首位不能相顾,在两线都无法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同时,协约国在海军上拥有绝对的优势,封锁了他们的海外物资运输通道,现在除了荷兰、瑞典、瑞士、丹麦、挪威五国还可以继续贸易外,德国人其它的国际贸易通道都被切断了。
一旦发生了持久战,没有足够的战略物资,德国人是肯定撑不下去的!
但是军事上最正确的选择,并不等于在政治上也是正确的,很可能还是灾难性的!
显然,放弃大量的领土,即便只是短时间的,带来的负面影响都有可能会动摇沙皇政府的统治基础。
尼古拉二世此时也变得由于了起来,他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不甘心的问到:“就没有别的办法了么?”
参谋长想了想说:“除非英法现在马上在西线进行全面反攻,逼迫德国人从东线抽调军队,还有一丝机会!”
……
在俄国人准备战略性撤退的时候,远在柏林的德国人现在也在犹豫,是不是要一次性将俄国人打垮。
不要看他们在前线取得了辉煌的战果,但是德奥联军的损失也不小,短短的一个月时间伤亡人数就高达近六十万,并且还在以每天两到三万人的数量增加!
照这样下去,等他们干掉了俄国人,德奥联军也会损失惨重。想要在后面的战争中,再干掉法国人赢得这场战争就难以实现了!
于是德国参谋长法金汉向威廉二世建议,趁着俄国人现在元气大伤对他们进行政治拉拢,诱使俄国人退出这场战争。
历史总是惊人的巧合,历史上在俄军东线战败后,德国人就就抛出了橄榄枝,企图让俄国人退出战争,双方还进行了秘密接触,可惜走漏了风声,被英法给搅和了。
这个时空,同盟国的形势比历史上更加严峻,有人主张诱使俄国人退出战争,自然也不是什么令人意外的消息。
威廉二世慎重的问:“俄国人有可能退出战争么?”
这件事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一旦俄国人退出战争,德奥联军就可以投入到西线战场,打英法一个突然袭击。
西线突然增加了两三百万军队,英法是肯定挡不住的,一旦防线崩溃法国人就完蛋了,这基本上都可以宣布同盟国赢得了这场战争。
宰相特奥巴登·冯·贝特曼·霍尔维格想了想说:“不管能不能成功,都值得我们一试!
甚至我们可以默认俄国人吞并罗马尼亚,或者是诱使他们进攻阿富汗地区,威胁英国人的印度!”
现在德俄矛盾并不严重,双方完全是可以妥协的,付出一些代价让俄国人退出战争,并不会损害到德国人的核心利益。
威廉二世想了想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就开口说:“那好,先派人去和俄国人谈谈,条件好商量。
只要俄国人可以退出协约国,我们就支持他们获得印度,就算他们还想要继续在远东扩张,我们也可以默认!
甚至如果他们还想获得君士坦丁堡,进入地中海的话也可以接受,只不过需要他们自己动手去取!”
众人脸色一变,威廉二世这次开出来的条件实在是太优厚了,如果在世界大战爆发之前就提出来的话,还真的有很大的可能性让俄国人加上同盟国。
容克贵族出身的陆军大臣反对道:“陛下,许给俄国人这么多的利益,这场战争我们不白打了么?我们拼死拼活的战斗,反而让俄国人拿走了最大的蛋糕,这实在是……”
威廉二世打断道:“那也要看俄国人又没有这么好的胃口!这次战争,我们的战略目标是干掉法国人,然后和英国人和谈结束战争!
一旦俄国人入侵印度,就让英国人自己去头脑吧!最好能够让他们为印度打一仗,相互消耗一下实力。”
……
德国人的如意算盘能够打响么?这个问题还需要时间来验证,单纯从利益的角度出发,现在俄国人退出战争保存实力或许更加合算。
前提条件是毛熊没有称霸欧洲大陆的野心,否则德俄之间就没有了缓和的可能。
德俄一开始接触,斐迪南就收到了消息,作为旁观者,他静静的看着这一切的发生,仿佛什么都不知道。
他清楚俄国人现在就算是要退出战争,也必须要拉上保加利亚一起退出,否则战后他们拿什么对抗更加强大的德国人!
历史上英法说服俄国人最关键的一条理由就是——德国人太强大了,一旦让他们整合了欧洲大陆,俄罗斯帝国就只能够以二流国度存在下去了!
最终斐迪南还是决定给德国人捅一刀,将情报透露给英法,让他们去搅和好了。
反正论起外交手段来,自从卑斯麦宰相之后,德国人的外交就开始不在线了,现在有约翰牛在他们根本就不可能成功!
……
斐迪南关心的问:“参谋长我们的军队准备好了么?什么时候可以登陆意大利?”
总参谋长伊米亚…迪米特耶夫胸有成竹的说:“陛下,军队早就准备好了,只需要你一声令下,我们随时都可以发起进攻!”
斐迪南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那好,命令瓦力科特中将尽快发起登陆作战,具体时间地点让他自己选择!”
斐迪南有自知之明,他知道由于先知先觉的因素,自己的战略水平可能有90分,但实际军事指挥能力可能只有50分,所以他从来不插手前线部队的指挥问题。
尤其是这样的登陆作战,要实际考虑的问题就更多了,包括天气、海上的风浪、敌人的兵力部署变化等等都有可能会影响登陆的成功与否,就更加不能插手了。
“是!”总参谋长铿锵有力的回答道。
短暂的军事会议结束后,斐迪南悬着的心又放了下来。想必等意大利人退出战争后,俄国人中的主战派也一定会受到欢欣鼓舞吧!
毕竟这是一场政治仗,只要登陆成功,协约国联军将战火烧到了罗马,摇摆不定的意大利政府多半就要屈服了。
至于意大利人会不会拼死抵抗,这个无关紧要。反正这次协约国的登陆大军中保加利亚只有五个步兵师参与,其余的十六个步兵师都是英法的殖民地炮灰部队。
炮灰部队是可以随便消耗的,这已经是大家的共识了。毕竟对约翰牛来说,就算是损失一百万殖民地部队,造成的影响也比不上损失一万本土部队。
……
盛夏的七月,斐迪南正躲在树下乘凉,现在他是无比的怀念有空调的日子。哪里像现在,老式的电风扇呼啦啦的响个不停,不停的刺激着他的耳朵。
首相康斯坦丁突然来到王宫中,给他带来了一个好消息,或者说是俄国人的好消息更加合适!
“陛下,达达尼尔海峡我们已经清理出来了,现在可以恢复通航了,博斯普鲁斯海峡预计再过两个月时间,也可以清理出来恢复正常通航!”
斐迪南一下子从太师椅上站了起来,说:“好!马上给圣彼得堡发电报,告诉他们这个好消息!”
世界大战爆发后,奥斯曼帝国知道自己海军不给力,干脆利落的堵塞了达达尼尔海峡和博斯普鲁斯海峡,用暴力的方式切断了俄国人的海路运输。
没有了这条海路,英法提供的物资就只能经过保加利国内的铁路进行转运了,显然这会耽搁大量的时间。
原本走海路只需要两三天时间就可以完成的运输任务,要通过铁路转运,没有十天半个月是不可能完成的!
这还要考虑到铁路的运力问题,很多时候物资到了,也不得不排队等火车。
现在好了,达达尼尔海峡通航了,物资可以直接抵达君士坦丁堡,再转运过去,至少节省了大半的时间,还不需要排队等火车!
显然这对俄国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这意味着他们后面获得的获得的物资援助,可以大大的增加了!
'368。一百章、意大利攻略'
1916年7月16日,协约国同时在奇维塔韦基亚、利多…迪奥斯蒂亚、拉蒂纳三座港口发起了登陆作战,掀开了亚平宁半岛战役的序幕。
7月25日,协约国联军指挥部内,瓦力科特中将正在召开军事会议。登陆作战虽然已经开始了,但是前线的战事有些出乎众人的预料,意大利人的准备比他们预想中要充分的多。
想想也正常,毕竟涉及到了首都的安全,再怎么重视也不为过!再加上意大利人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失去制海权之后,他们的沿海就再也没有安全可言了。
参加这次战役的协约国的军队包括:
保加利亚:5个步兵师(每个步兵师约有17万人)、2个重炮旅(每个重炮旅约有3800人,拥有各类大炮108门)、5个轰炸大队(每个大队拥有36架轰炸机)和6个战斗机大队(每个战斗机大队拥有飞机48架),总兵力约10万人;
英国人:2个加拿大师(每个师约有15万人)、2个澳大利亚师(每个师约有147万人)、1个新西兰师(约有136万人)、10个印度师(每个师约有153万人)、4个重炮团,总兵力约23万人;
法国人:5个非洲师(每个师约有14万人)、1个重炮团,总兵力约有72万人。
表面上来看,协约国拥有25个步兵师共计四十万大军,兵强马壮似乎真有可能将意大利一分为二,可以随便选择登陆点!
可实际上真正有战斗力的,还是只有保加利亚的那五个主力师,其他的英法殖民地部队无论是武器装备还是作战意志,都差之甚远!
在瓦力科特中将看来,这五个保加利亚主力师都可以横扫这二十个殖民地师,这并不是夸张的说法!
这里面许多士兵都是刚刚入伍不久的,仅仅只是经过了几个月的短期训练,就被送上了战场!
真正愿意为英法卖命的,估计还不到五分之一,甚至更少!大部分人都是迫于生计不得不参军,或者是直接被殖民地政府强征入伍的,那来什么士气?
……
登陆作战开始后,瓦力科特中将自然舍不得让主力部队去趟雷,冲锋在前的毫无疑问都是英国人的印度师、和法国人的非洲师,就连英国人的五个自治领白人师,都在后面待着,算是白人的优待了。
本来按照协约国最初的计划,登陆意大利都是佯攻,主要战略目的就是逼迫意大利人从前线抽调兵力回援罗马,给西线的英法联军创造作战机会。
毕竟意大利人能够成为列强中的一员,也是靠自身实力的,英法根本就没有想过,光靠这支偏师就能够打败意大利人。
这太不现实了,如果把殖民地部队都换成他们的主力部队,或许还有那么一丝实现的可能性。
如果只是要达到这个战略目的话还真的不是太难,现在意大利人其实已经快要坚持不下去了,如果继续打下去,他们就不得不考虑从前线抽调部队了。
协约国损失的是炮灰部队,无论是英国人还是法国人都不在乎他们的死活,反正不值钱。
但是意大利人不行啊,死的都是自己的国民。更关键的是现在的战损比还特别的坑22:1,平均下来要用22名意大利士兵的伤亡才能够换一名炮灰的完蛋,这个生意对协约国来说是非常合算的。
没办法,谁叫意大利人现在同时丧失了制空权和制海权呢?天上有飞机轰炸,海上还有军舰轰炸,他们的伤亡不大才怪!
不过现在不一样了,斐迪南下令让瓦力科特中将尽快完成登陆作战,兵临罗马甚至是占领罗马,逼迫意大利人退出这场战争,这个难度系数就成几何倍数的增长了!
瓦力科特中将慎重其事的说:“诸位将军,今天叫大家过来,是因为随着战场上形式的变化,我们不得不改变之前制定的作战计划。
大家可以看看,这些都是我们最近收集到的情报,意大利人正在进行全国动员,按照他们的人口基数来计算,初略估计意大利人还可以再动员出两百二十多万军队来。
并且德国人最近还向意大利人提供了一批武器装备,下个月就会达到意大利人手中,到时候至少又会有数十万意大利人被武装起来,而我们的任务就失败了!
不但无法逼迫意大利人从西线撤军,还让他们有能力继续向西线增兵,我想大家都不希望看到这样的结果吧”
众人仔细的翻阅了情报,毫无疑问这些情报都是真的,只不过删减了一部分无关紧要的内容,比如:意大利人的战略物资已经跟不上消耗了,意大利民众已经开始抵制参军等等。
因此,众人是越看脸色越难看,尤其是法国人!意大利军队的战斗力是不怎么样,但是就算是再怎么废物,突然增加上百万意大利军队还是可以改变战局的!
詹姆斯少将率先开口问道:“司令官阁下说的不错,敌人的实力正在增强,我们必须要修改作战计划,不能让意大利人完成军事动员!
但是现在我们该怎么做呢?就凭我们现在手中的兵力,想要击败意大利人几乎是不可能的?”
世界大战刚刚爆发,大家都认为这只是一场普通的战争,最多一年半载就可以结束,准备的都不是很充分。
在战争初起就完成了工业动员的国家,只有德国和保加利亚。
当战争进入了1916年后,法国人也开始进行了工业动员,接着是奥匈帝国我、大英帝国,最后才是俄罗斯帝国和意大利王国。
至于其他的参战国,工业都可以忽略不计自然谈不上工业动员了。当然比利时是个例外,战争初起就完蛋了,没有机会进行工业动员。
在战争爆发前,谁也没有想到进行工业动员后,会让战争持续下去,因为双方能够投入到战争中的人力、物力都大大增加了,想要分出胜负所需要的时间也变得更加长了!
打仗需要士兵,士兵需要武器需要粮食,生产武器和粮食需要工人和农民,而工人和农民都被征入军队去打仗了。
当空前庞大的人力资源被直接投入战场的同时,在后方,为战争所进行的生产所需要的人力也同样增加到空前程度。
以往战争那种只需要军人和部分工匠积极参与,而多数人民只是旁观者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了,大部分人都直接或间接地为战争服务。
现在意大利人的工业动员还没有完成,他们的综合国力还没有来得及全面爆发出来,一旦让他们完成了动员,法国人的灾难就要降临了!
作为一名法国少将,詹姆斯自然要避免这一切发生,只要能够达成这个目的,就算现在这支联军全军覆没,他都不在乎!
好吧,瓦力科特知道自己找的理由不够充分,只要冷静下来思考就会发现,意大利人几乎已经不可能完成全面动员了。
意大利人的粮仓在南部和西西里岛,现在西西里岛已经沦陷了,南部也没有少被协约国的海军光顾。
至少现在协约国登陆部队的粮食补给,就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意大利人无私贡献的!
为了缓解粮食危机,意大利国内已经开始了大开荒运动,以往看不上的边角地,现在也被开发了出来。
这种背景下,想要继续动员,怎么可能呢?现在同盟国可拿不出这么多粮食,来支援他们!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对詹姆斯少将来说,他已经不能够冷静下来分析了,那怕只有一丝可能性,他都不能冒险!
毕竟谁也不能保证意大利人会不会来一次破釜沉舟,在不顾一切的赌一把,只要攻破了法国人的防线,他们的粮食问题也就解决了!
既然法国人这么配合,瓦力科特中将自然不会再节外生枝的解释了。只见他胸有成竹的说:“很简单,继续佯攻其它两路,集结部队强攻奇维塔韦基亚!
现在意大利人在奇维塔韦基亚港的军队共有五个师,总兵力还不到七万人,只要我们全力进攻,他们根本就挡不住!
而利多…迪奥斯蒂亚由于距离罗马最近,现在意大利人在那里部署了十个师,总兵力约为十三万人,
拉蒂纳和奇维塔韦基亚差不多,意大利人也部署了五个师的兵力,如果从这里登陆的话也可以,但是不利于我们后续作战。
意大利人在罗马还有十五个师的部队,虽然大部分都是乌合之众,我们仍然没有把握在意大利援兵赶来之前击败他们。
因此,除了进攻罗马之外,我们还有一个选择——切断意大利人的南北大动脉!
我们占领奇维塔韦基亚后,我们可以选择向南进攻罗马,也可以选择向东北方向进攻去扒铁路,在意大利主力部队赶到前,我们至少可以炸毁上百公里铁路!
这样一来,在未来的数个月内,意大利人南北之间的交通就只能靠马匹运输了,他们西线的部队要是不撤退,恐怕就要饿肚子了!”
瓦力科特还是没有说出,现在干掉了意大利人,这还关系到了话语权之争。
进攻意大利的主导权英法可以不争,但是打败意大利人,让他们投降的军事主导权,他们肯定会跳出来争夺的,毕竟这关系到了战后的利益分配,也关系到了未来地中海海域的话语权分配问题。
一旦在保加利亚的主导下打败了意大利人,那么未来协约国在意大利王国的利益分配上,保加利亚就占据了优势。
这对英法来说,绝对不是他们想要的,或许法国现在为了本土的安全,没有能力从国内抽调大量的兵力,可以选择不争,但是约翰牛肯定会跳出来的。
毕竟现在英国人还没有全力爆发,他们还留有余力,从国内再动员二三十万军队出来,根本就不是什么问题!
既然大家都盯上了意大利王国,那么瓦力科特中将选择隐瞒目的就顺理成章了。
反正现在谁也不认为,区区十万保加利亚军队和三十万殖民地部队就可以让意大利人投降,只要瓦力科特造成了既定的事实,英法也不可能不认账。
尽管不知道瓦力科特葫芦里卖得什么药,但是凭借军人的直觉温斯顿少将就觉得不对劲,保加利亚人什么时候变得到这么大公无私了?
温斯顿少将质疑道:“司令官阁下,我们的兵力恐怕有些不足吧?一旦意大利人反应了过来,我们恐怕没有能力抵挡他们的反攻?”
瓦力科特微微一笑说:“温斯顿将军你多虑了!不要忘了我们的任务只是为了牵制住意大利人,逼迫他们从前线抽调军队回援国内!
反正只要登陆成功了,大家首要的任务就是搞破坏,这里又不是我们的本土,有什么好担心的?
我坚信破坏远比建设更容易,只需要短短的几天时间,我们就可以给意大利人的造成严重的打击!
除非我们侥幸攻克了罗马,否则我不认为有坚守必要,意大利人想要收复失地,就让给他们好了!
大不了后面逮着他们的沿海城市继续进攻,一样可以达到我们的战略目的!”
……
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瓦力科特总算是勉强说服了众人,同意了他的计划。只要第一步成功了,后面就好办了!
瓦力科特相信只要让他们看到了攻克罗马的希望,那怕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后面他们都会配合自己的!
独吞打败意大利人的功劳,相信没有几个人能够抵御诱惑,这足够大家集体升官了,就算有个别例外也改变不了大局!
分配到了殖民地部队的英法军官,在国内都是混得不怎么样的,现在有机会立下大功翻身,谁要是敢搞破坏,就是和他们作对!
毕竟很多东西都是不能够拿到台面上来说的,这些都是潜规则了!甚至大部分中下层官兵,根本就不知道有这么会回事!
……
'369。一百零一章、截胡?'
9年8月日,协约国英法保三国联军成功登陆奇维塔韦基亚,原意大利守军七万余人连同从罗马赶来的援兵八万余人被联军击溃,意大利举国震动!
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急忙召开紧急军事会议,奇维塔韦基亚的失守意味着罗马已经不安全了。
协约国军队可以源源不断的从奇维塔韦基亚登陆,向南可以进攻罗马,向东北可以切断意大利的南北交通线,意大利王国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了。
毫无疑问,会议一开始就发生了激烈的争吵。主和派率先开始发难,指责主战派蓄意挑起战争;主战派也不甘示弱,尼玛这是敌人把我们拉入战争中的,这怎么能够怪我们呢?
实际上现在无论是主战派还是主和派都不希望战争继续下去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意大利王国已经打不下去了!
但是却不知道该怎么结束战争,现在协约国和同盟国旗鼓相当,同盟国在西线还略占上风,在东线更是有绝对的优势,貌似赢面更大。
可惜唯独地中海战场上,近东地区几个同盟国的小弟灭国的灭国,还没有灭国的也快了,地中海就剩下意大利人独木难支!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协约国还真有可能将意大利王国一分为二。如果战争持续下去,同盟国能不能获得胜利还不知道,反正意大利王国是不可能胜利了!
……
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冷笑着说:“敌人已经到了我们的眼皮底下,你们还要吵到什么时候?难道要等进入了敌人的战俘营中,你们才能够闭嘴么?”
话音未落,众人都已经安静了下来,脸上还露出了一副面红耳赤羞愧难当的表情,内心深处真实怎么想就没人知道了。
见到众人识趣的表现,维托奥·埃马努埃莱三世似乎很满意,又开口说:“现在该怎么办?军方有什么计划,可以将敌人赶下海去?政府又有什么计划,可以避免局势继续恶化下去?”
听起来似乎有些语病,实则是一语双关,前后似乎蕴含着不同的意思,这正是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现在矛盾的心态。
如果要继续打下去,就先将协约国的部队赶下海吧!否则就要想办法结束战争,毕竟现在意大利王国已经撑不住了。
陆军大臣苦笑着说:“陛下,现在敌人距离罗马已经很近了,即便是我们已经派出了军队沿路阻击,最多一个星期他们还是会兵临罗马城下!
我们的主力部队都在西线和法国人对持,国内的部队大都是临时动员的战斗力有限,恐怕短时间无法和敌人决战!”
陆军大臣说的情况大家都很清楚,甚至实际情况可能要比这还要更严重,协约国登陆奇维塔韦基亚后,意大利守军不到两天时间就崩溃了。
本来按照军部的计划,这十五万军队依托工事防御至少也能够抵挡协约国军队半个月时间,在这期间意大利就有时间从各地抽调兵力增援他们,等到前线的主力部队回国就可以将敌人赶下海!
可惜计划赶不上变化,由于意大利守军崩溃的太快,原来的计划是肯定用不上了,同时也拉低了大家对意大利军队战斗力的信心。
实际上如果是比单兵的战斗力,意大利人还真的不弱。可惜一旦成军这种情况就发生了变化,仿佛意大利人就天生受不了约束,总是喜欢干打破常规的事情。
如果是在古代还无所谓,冷兵器时代反正都是肉搏只要够勇猛,纪律性要求的还不是很高!
但是到了近代,热武器时代的降临,个人在战争中的作用越来越低了,集体配合作战才是王道,显然这种近代战争的模式不适合意大利人!
因此,意大利人常常抵制参军,并不是说他们不爱国,不愿意为了保卫这个国家而战,主要是他们受不了军队的约束!
知道归知道,但是想要改变这种情况就难了,没有数十年的功夫这根本就看不到成效。
听了他的话,维托奥·埃马努埃莱三世非常的不高兴,这无疑是告诉他军方没有把握击败敌人,或者说是军方认为以现有的兵力难以取得胜利。
维托奥·埃马努埃莱三世还是很有心计的,没有流露出来任何表情来,淡淡的说:“继续!”
陆军大臣不得不硬着头皮,又说道:“出于安全上的考虑,军方建议政府做好迁都的准备!”
说完他仿佛整个人都轻松了下来,但是其他人就炸锅了,放弃罗马这怎么可能呢?
不要以为倒阁只是法国人的专利,这方面意大利人也不逞多让,只要政府敢放弃罗马,大家就准备完蛋吧!
政务部长立即反对道:“不行,我们现在绝对不能够迁都,国内的情况大家都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