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第二帝国-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新转为凝聚;见罪魁祸首就坐在一旁,正用无辜的眼神看着自己,威廉又是一声轻哼,而后淡淡道:“算你有心了。由此看来,用不了半年的时间,菲律宾必定再次陷入战乱。”
清英微微一笑,并未出言。
威廉收敛心神,徐徐道:“不要说那数量超过100门大炮,只要那批枪支有一小部分到了土著们的手里,都会对西班牙人在菲律宾上的殖民统治造成前所未有的威胁。此番,这群猴子们为了彻底赶走西班牙人,必然会在其首府马尼拉所属的吕宋岛上同西班牙人展开最激烈的交锋;而这个时候,就是我德意志在那里夺取菲律宾港口的最佳时机。由于土著的暴乱,我德意志此次行动的xìng质就从掳掠白人殖民地变成了协助白人维护殖民地;如此一来,我们所受到的外交压力便会小得多了。”
“不过,这也仅仅只是我们行动的一个借口。英法列强见我德意志如此行动,不可能看不出我们真正的意图。因此,我们也必须要考虑到这些国家的态度,让他们支持、至少是不反对我们对菲律宾的领土诉求。在东南亚这一地域,最为主要的势力是英国;而法国远东舰队驻扎在河内,距离菲律宾同样也只有1天的航程。”清英开口提醒道。历史上,德国之所以眼睁睁的看着美国人用几艘防护巡洋舰就征服了菲律宾,除了自己准备不足以外,英国的反对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尽管在这个位面上,由于自己已经给威廉打了预防针,避免了克鲁格电报事件的存在,但仍旧需要彻底摸清英国的态度。因为如果英国真要上纲上线执意反对的话,凭借其在远东地区的舰队实力,德国是没有任何机会的!
“英国人么……他们现在也有急需染指的地方。几年前,在南非的德兰士瓦现了世界上迄今为止最大的金矿,英国人对德兰士瓦的渴望,绝对不比我们对菲律宾的觊觎少!在这种情况下,我德意志完全可以通过支持他们在南非德兰士瓦的行动,来换取他们默许我们在菲律宾的进军。这种双方互不干涉,各取所需的事情,英国人必定会点头应允。至于法国人……”威廉脸上露出一丝轻蔑的神sè,道,“我们只需稍稍表露出支持他们攻略清国南部的态度,不反对他们把那块地方变成他们的殖民地,这就足够了。如果这群高卢鸡敢不开眼的话,我不介意用3个月的时间攻陷巴黎,让他们再赔给我德意志50亿法郎!”
清英暗自吐槽,现在法国有了俄国这个盟友,虽然其战斗力并不像人们想象中的那么高,但收拾奥匈这种货sè还是没什么问题的。一旦开战,德国必然要分兵东线,怎么可能还像普法战争一样?
威廉悠然道:“我们在菲律宾夺占了一个港口之后,就迅速将其要塞化军事化;而后此为依托,趁着当地土著和西班牙人大打出手的时候,向菲律宾的内陆地区进行扩张。几万条枪算什么,100门大炮算什么?西班牙人镇压不住当地的土著,只能证明他们不配当这片地区的宗主;在一支真正训练有素的顶尖正规军面前,土著再怎么反抗也是无用!”
清英闻言点头,对威廉的这番话表示了极大的赞同。纵观历史便不难看出,菲律宾人从来都是欺软怕硬的顽贼刁寇;对于这种类型的家伙,一切的怀柔安抚都只能起到反效果,只有大炮的轰鸣声,才是和他们唯一的对话方式。
在西班牙人统治时期,由于其陆军水平在欧洲实在上不了台面,菲律宾人在西班牙人的统治下,各种反抗和暴动便是风起云涌。后来美国人来了之后,这群猴子们由于刚刚战胜了西班牙人,自信心爆棚,因此便直接向美国宣战,意图将美国人也赶出这片领土。至于这么做的结果,只要稍微翻翻这段历史就明白了。尽管美国的陆军水平也不怎么样,少爷兵们承平已久、疏于阵仗,但美国的国力显然不是西班牙这战五渣所能比拟的。1年之内,美国就从国内调来了12万大军,各种大炮枪械粮秣弹药更是数不胜数;在这种绝对优势的碾压之下,菲律宾人的反抗登时如鸟兽散。数年之后,菲律宾人被美国打得没了脾气,从此以后便彻底跪伏在了美国爸爸的脚下。德国陆军的素质实力远胜美国,还怕镇压不了这群菲律宾人么?
威廉抬头看了看天sè,才发现外面已经是一片黑幕。他挥了挥手,道:“时间不早了。你先回去,而后叫阿尔弗雷德来,我有事情要对他说明。”
PS:推荐结束之后,收藏增加量登时减到了只有推荐期间的三分之一。。。。作者很伤心。。。大家给点收藏吧
第91章以舰相挟
时光匆匆,转眼间便是数月时间而过。欧洲大地由chūn入夏,艳阳高照,尽管柏林纬度较高,但仍旧是热得有些难受。每当侍者将凝冻的冰块一盆一盆端进房间里的时候,清英总是会特别想念后世的空调;不过这种东西要到1904年才会发明,而且还是用在机器上面的,清英也只能无奈的接受现实。
1896年5月18rì,俄皇尼古拉二世的加冕仪式在莫斯科隆重举行。尽管这个28岁的年轻人在2年前就成为了俄罗斯帝国的最高统治者,但直到大主教将象征着无上皇权的王冠戴在他头上的那一刻,他才真正成为了名正言顺的沙俄皇主。由于莫斯科地处内陆,不像圣彼得堡那样可以直接乘船抵达,陆路往返一趟都需要将近一个月,故而清英并没有去参加这场盛况空间的典礼,而是仍旧呆在了柏林皇宫中。不过他清闲的rì子并没有持续多久,一个月后,一位特殊的人物造访德国,他便是螨清帝国的头号权臣李鸿章。
什么?你说李鸿章为什么会到德国?
1年半前,以俄国主导的三国干涉同盟,强迫rì本放弃了对辽东半岛的占领,这让螨清朝廷上下都视俄国为大救星,就连这位大名鼎鼎的东方俾斯麦也不例外。经过一番对此次战争失败的原因分析之后,螨清决定调整现下实行的国策,从“以夷制夷”转变为“联俄制夷”,意图借俄国之手抵御rì本这个威胁。此时,恰逢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加冕仪式,这位君主指名道姓,邀请螨清重臣李鸿章前来参加这场典礼;在这种情况下,李鸿章自然是屁颠屁颠的就从京师赶了过来。签订了《中俄密约》之后,为了同欧洲国家商议“照磅加税”这一提升关税的法令,他又马不停蹄的朝西方疾奔,前往德意志帝国这个环球外交的第二站。
历史上,即便是螨清向rì本赔款了2。3亿两白银,财力大损,但德国的商界巨头却知道,这位东方俾斯麦手中还是有着大把的军火订单。为了对这只肥羊大杀特杀,德国方面仍旧用了极高的礼仪来接待。不仅其下榻的地方是柏林最豪华的恺撒大酒店,酒店方面还不惜冒着触怒德皇的风险,在李鸿章所住的房间里还破天荒的并排挂上了他和俾斯麦的画像。每天,都有德国国内的工商业巨头登门造访,或是推销军火,或是签订贸易合同;而银行家们也不甘落后,纷纷向李鸿章表示自家的银行资金雄厚,请螨清方面不必有任何顾虑,只管敞开了借贷。
而在这个位面,由于清英所引发的蝴蝶效应,螨清在甲午战争中只赔给了rì本1亿两军费;除此之外,旅顺、大连、威海卫等核心基地也没有受到任何的损害,螨清钱包里的资金要远比历史上来的充裕。在这种情况下,对于金主的到访,德国方面更是表现的尤为热情,威廉本人更是在勃兰登堡门下率众相迎。清英作为帝国皇储,也紧跟在威廉二世的身后。在这个他穿越而来的地界,清英终于见到了此前一直缘悭一面的这位裱糊匠的身影。
李鸿章的面容,与后世留存的照片相比并没有什么区别:颧骨高耸,两颊微陷,皮肤枯黄褶皱,一副风烛残年的衰败体貌。不过他的那双眸子却是炯炯有神,瀚若星海,令人难以逼视。长年把持威重权柄、并在国内外纵横捭阖的独特经历,使得他身上有一股温文尔雅而又不怒自威的气质,令人莫名生出敬畏之情。面对德国zhèngfǔ的欢迎仪式,他对答得体,应付自如,让清英好好领略了一把外交家的真正风采。
看着螨清权臣被众人前呼后拥,宛若到访的外国元首;清英人在后面,心中却没有那些军火商们的好心情。3个月前,威廉不顾自己的反对,强行定下了夺占螨清港口的策略;尽管由于自己的一番话语,让他把贪婪的目光向菲律宾移动了少许,但仍旧没有改变他对螨清下手的决心。透过车窗的一角,自己的便宜老爹正与那位年轻比他大一倍的老者勾肩搭背,谈笑风生,宛若是数十年未见的老友,清英的嘴角不由得勾起了一丝无奈的苦笑。随着年龄的增长,威廉也在朝着实力派演员的目标逐步发展;那亲切的眼神,爽朗的笑容,让人感觉如沐chūn风,换做是一个不知内情的人,只怕都会以为威廉是满含诚意的接待来自远东的贵客。而实际上,威廉其实一点都不想见到这位有着东方俾斯麦名号的老人的脸,他之所以这么做,不过是为了麻痹对手,以及帮国内的军火商们创造订单罢了。
平心而论,如果螨清土地上有某个港口,里面居住的全是螨人的话,清英完全不介意让威廉派兵强占这一地区,将这些螨人全部奴役践踏蹂躏甚至是消灭。但螨清的海岸线原本就全是汉家的土地,螨人在其中所占的份额少得可怜,最后被统治的,仍旧是当地土居的汉人民众。尽管清英穿越到这个时代已经有近3年的时间,自己的身份也不再是穿越前的天朝青年,但要让他接受自己所在的国家重现历史场景,强租胶州湾的话,心中仍旧是如同被压了一块巨石,堵滞难言。
“殿下,你怎么了,为什么你脸上的表情如此凝重?”轿车后座上,和他并排而坐的首相希灵斯菲斯特发现了清英的异常,有些疑惑的开口问道,“清国原本就是我们在军火领域的大客户,和我们往来密切;此番他们的宰相访问帝国,至少也会带来5000万马克的军购订单。加上各种商贸投资和银行贷款,这对于我德意志来说,是一个非常利好的消息啊!”
清英收敛心神,转过头来,脸上已经见不到一丝的愁容。他微微一笑,道:“首相先生,我并没有什么忧虑的心绪。刚才我只是在想,该如何才能从这位清国宰相的口袋里面榨取出更多的钱财。他们虽然在对rì本的战争中失败,支付了3亿多马克的赔款,但这个国家拥有4亿以上的人口,只要他们施行摊派国债的方式,仍旧可以聚敛起难以计数的财富。这笔钱如果不弄到我德意志手中的话,那就实在是太浪费了。”
希灵斯菲斯特颌首道:“殿下所言极是。正是因为这个缘故,陛下才用如此高的规格来接待首相李,把我们几个都给塞入了欢迎的人群。根据帝国前几天接到的密报,这位李在莫斯科参加沙皇加冕仪式的那段时间里,和俄国签订了一个秘密条约,并收到了一笔不小的酬金。尽管条约的具体内容我们尚且无法知晓,但可以肯定的是,俄国人定然是已经在清国这上面割去了一块蛋糕。因此,我们必须要加倍努力,将这位李口袋中的所有金币全部倒出来,决不能给法国人和英国人留下任何一点!”
清英心中明白,希灵斯菲斯特所说的那个秘密条约,应该就是历史上6月3rì在莫斯科所签署的《中俄密约》。该条约共6款,主要内容是在对rì战争期间,中国所有口岸均向俄国兵船开放,并允许华俄道胜银行接造一条由黑龙江、吉林至海参崴的铁路。无论战时平时,俄国均有使用该铁路进行运送兵员、粮食和军械的权力。听完希灵斯菲斯特的讲述,他点了点头,道:“那么首相先生,你可有了什么计划了么?”
“据我所知,清国目前正在他们的dìdū旁边编连一支新式陆军,人数很多,大约有5万左右,对于武器弹药有着巨大的需求。以我德意志的那些军火商的实力,以及那位清国首相的克虏伯情节,这一块军械弹药的市场几乎将不可能再有其他国家势力的参与。而在贷款上,尽管我德意志并不提倡将自己国内的钱拿给外国去做投资,让他们和我德意志本国的实业争抢资金;但为了不便宜法国人,我们还是有必要向他们发放一笔高利贷,用来换取他们对我德意志原料的提供,以及输出对他们的关系。至于海军军售方面,我们也基本不用担心。在那场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蒸汽时代的海上交锋中,我德意志所承建的战舰表现堪称完美;相比之下,英法这两个老牌海军强国所建造的战舰都黯然失sè,远不能与我德意志建造的战舰相比!即便是他们要维持同英法两国间的关系,也仅仅只会是向他们订购一些小杂鱼,真正的主力战舰,还得从我们这边的设计中挑选。”希灵斯菲斯特胸有成竹地说道。
“可是,父亲不是准备要在清国夺取一个港口的么?如果向他们出售军舰,岂不是会增加这次行动的难度么?”清英有些疑惑的问道。
希灵斯菲斯特yīnyīn一笑,道:“就是因为我们要夺取清国的港口,所以才要帮他们建造军舰,而且是要大量建造!由于军舰的建造周期最快都要2年,大型战舰更是达到了3年,因此在这里就有一个时间差。而我们就在这个时间段里,对清国提出港口的租借要求。清国要是敢不把港口租给我们的话,他们在我们船台上建造的那一票战舰,就统统都别想要了!”
感谢美羽学姐最高和书友130718201716475的打赏~~~求收藏啊~~~
第92章合作
李鸿章的到来,在德国国内的政商两界掀起了一场不小的风波。这位万里之外的异国总督对于德国人而言,已经可以称得上是老熟人了。
关于李鸿章的生平事迹,德国国内的那些商人和政治家们其实并不知晓,之所以他在地球的另一端也拥有较高的知名度,除了李鸿章那个“东方俾斯麦”的名号之外,更重要的是他在开展洋务运动、发展北洋陆海军的20年间,一直都是德**火商的大主顾。无论是陆军的枪炮军械,还是海军的铁甲战舰,德国装备都完爆英国同行,成为北洋军中使用最多、技术水平最高的制式武器。来自远东的大量订单,带动了德国国内的工业发展,因此而腰包鼓起的军火商们,则更是对这位金主抱有极佳的好感。
此时,螨清正在天津小站训练一批数万人的新式军队,意yù将其打造成一支足以抗rì敌俄的远东jīng锐,这就需要大量的新式武器装备。而北洋所库存的武器,大多都是在1888年前从德国进购的旧货(螨清在战前有为期6年的军备停滞期),且在朝鲜和辽东战场上损失大半,完全不能满足那支陆军的需求。因此,要想达到这一目标,螨清就必须要重新购置新式枪炮。看到自己的衣食父母有了这一需求,以克虏伯公司为首的军火商们登时如同打了鸡血一般;他们频繁出入李鸿章下榻的凯撒大酒店,竭力向金主推销他们所研发的最先进军火。
军火商们大献殷勤,德国国内的银行家们同样也是不甘为人后。由于螨清向rì本赔偿了1亿两白银,国库空虚,以德意志银行领衔的德国金融巨头们正好趁虚而入。他们怀揣巨额资金,向李鸿章不断挥舞着速来贷款的橄榄枝头。尽管德国zhèngfǔ并不鼓励国内的银行机构向外国发放大宗的贷款,以免影响到国内实业的发展资金,但这一次的情况显然有所不同。
目前,螨清的夙敌rì本又掀起了新一轮的军备竞赛;在这种情况下,遭受了切肤之痛的螨清为了本国的国家安全考虑,只能随之一同将陆海军扩充。因此,螨清在得到了这笔急需的贷款后,必然会将其中的很大一部分用于对德国的军火采购;如此一来,这笔钱就又流入了德国人的口袋中。更何况在当下的这一时期,银行放贷有着5厘以上的巨额年息,依仗着其驴打滚式的收益方式,基本上就是坐在家里数钱数到手抽筋的节奏;而对外国放贷又有着对方的实业作为担保,完全不用担心死贷的存在,这正是这些贪婪的资本家们所梦寐以求的生财之道。如果这一行业不是稳赚不赔的话,法国也就不会因大肆放贷而成为全世界的债主!
除了军火商和银行家之外,前往李鸿章住所登门拜访的,还有自德国首相希灵斯菲斯特以降的政界高官。在这之前,尽管他们已经和李鸿章有了颇多的交流,但那都是在皇宫里所进行的例行客套,真正关于利益方面所进行的博弈,从来都是放在之后。这一次,德国zhèngfǔ的这群官员们,将目光投向了同螨清之间的经贸;他们要从螨清的手中,获取德国发展所必需的原材料。
尽管德国工业强劲,现在几乎已经和世界第二的英国持平,但本土面积狭小,资源缺乏;除了煤炭等寥寥几种资源以外,绝大多数原材料都需要进口。为了让本国经济得到迅猛发展,以取代英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德国需要一个大量而稳定的廉价原材料提供地,而且还要将本国国内所成产出来的产品向外大量倾销。
这两个资本积累的需求,一般都是通过对殖民地的掠夺来实现的;但德国并非老牌的殖mínzhǔ义国家,其海外殖民地只有英法两国的零头,在先天基础上便已经逊了一筹。此时,非洲范围内的殖民地又都被老牌帝国主义列强给瓜分殆尽,几乎找不到任何新的区域;在这种情况下,德国自然而然的就把目光投向了非洲以外的其他地方。中东的奥斯曼、南美的阿根廷……凡是那些并不发达的国家,都留下过德国努力探索过的身影。经过一番比对之后,德国人忽然发现,远东的那个垂垂暮矣的老大帝国,正好可以满足自己在这方面的全部需求!
它的国土面积比整个欧洲还要大,在世界上仅次于拥有万里冻土的俄国,其煤炭、林木、粮食、矿产等初级资源的数量数不胜数;除了石油之外,几乎就是一座蕴含着一切资源的万能宝库。而它的腐朽、它的积弱,都注定了其不能将这些初级资源加工为成品,只能将其廉价出售。而在德国国内的产品外售上,它更是一个绝佳的倾销国。比起印度这颗大英帝国皇冠上最闪亮的明珠,它拥有全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其潜在的商品需求只能用恐怖来形容。如果德国能够牵上螨清这条线,与他们签署有关进出口贸易的协约:从他们那里廉价进口原材料,再将加工后的成品高价卖出,则无疑是一个最理想的结果!
由于有着这3方面的利益诉求,德国早就想同螨清方面勾兑勾兑;此番这位老大帝国的头号权臣李鸿章到德国访问,对于这群人来说简直就是天赐良机,如果不趁现在充实自己的荷包,还更待何时?数rì间,李鸿章所下榻的恺撒大酒店群英毕集,门庭若市;其热闹程度,已经有七八年时间未曾有过这种光景了。
对于德国方面所展露出的足以将人融化的热情,李鸿章在从京师出发的时候就已经预料到了。和其他的列强们一样,德国人也同样是无时无刻不惦记着螨清的财富,现在自己给了他们这个机会,他们自然是如同恶狗扑食一般蜂拥而上。不过,这种情况却是李鸿章心中所乐意看到的,德国人能够因此而获利,而螨清同样可以从中获取自己所最需要的东西!
德**火商所出售的货物,能够帮助螨清重整陆军;而各种贷款和贸易合作,也可以有效缓解因甲午赔款所造成的国库亏空。双方一见钟情,两厢情愿,三更半夜,四下无人……咳咳,应该是如同抱一把干柴给烈火,送一杆大旗给狂风。短短数rì间,双方就签署了近十份合同:其中德国银行发放给螨清的各种贷款超过了1亿马克,而螨清光是在克虏伯军工购买的大炮就有200门之多。
不过,在这一片和气生财的共赢气氛中,仍旧蕴含着不和谐的元素。德皇威廉原本就是个野心勃勃的家伙,一直都瞪着一双牛眼睛注视世界,磨刀霍霍,时刻准备着趁火打劫,谋求德国在海外的扩张行动。甲午一战,已经将螨清的不堪和虚弱彻彻底底的暴露在了世界面前;见rì本迅速战胜螨清,威廉登时决定要加快在远东地区扩张的脚步,尽快将远东的某一地区纳入德国的势力地图。此番李鸿章到访,正好给了他一个绝佳的机会。在威廉的指使下,德国外交大臣马沙尔连续数次造访李鸿章,同他商讨关于两国之间核心利益事务,每次政治详谈都长达数小时之久。马沙尔以“逼迫rì本还辽有功”为由,不仅拒绝了李鸿章提出的向德国入境商品的征收额外关税的“照磅加税”请求,而且还向螨清额外索取德国在华的种种特权,包括开矿山、修铁路、设租界、通贸易、降低出售给德国的原材料价格等等,以增强同列强争霸远东的地位与能力。尽管李鸿章努力抗争,但由于身后没有足够大的拳头作为后盾,因此只能被迫给予德国这位“还辽功臣”以相应的“奖赏”,答应了马沙尔的绝大部分要求。
结束了这段令他不愉快的小插曲后,李鸿章迎来了他所期盼已久的舰艇军购。与历史上不同的是,李鸿章并没有多少向英国人购买战舰的意思;他此次出访,几乎把宝全部压在了德国人的身上。而这一蝴蝶效应,正是清英的乱入所直接引发的。
在北洋舰队成立之初,其绝大多数的战舰吨位就都是由德国所承建。定远、镇远两艘铁甲舰,经远来远2艘甲带巡洋舰,其xìng能都在10年的服役期里和大东沟海战中,经受住了最为严酷的考验;而德国方面卖给北洋的勃兰登堡号,起作用则更是在那场海战中得到了完美的展现。尽管李鸿章不忿于此番马沙尔的强硬态度,但他却不得不承认,德制战舰的确为北洋水师撑起了一片坚实的穹天。
相比于德国战舰在这场蒸汽时代的第一次海上交锋的完美表现,英法两国建造的战舰就实在是有些乏善可陈了。海战中沉没的8艘战舰里,有5艘都是英国建造的,不管英国人再怎么辩解,英制战舰大量沉没就是不争的事实。而像吉野等几艘先进的军舰,本来可以在海战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但由于rì本水兵很多都是临时征召,战斗素养极为低下,让英国这些先进战舰也毫无出彩可言。而法国船则更为坑爹,那3门投入巨资的320毫米加纳炮只能听响不说,桥立号还由于锅炉故障而给北洋送了一块大肉!两相比较之下,李鸿章自然而然的就把目光投向了德国。
嘛,求点收藏吧。。。点击一下加入书架,就是对作者码字最大的鼓励
第93章新北洋水师
历史上的那场甲午战争里,北洋水师在威海卫被rì本聚歼,全军覆没;那么在此之后,中国海军是不是就连毛都没有一根了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在另一个位面中,经过1895年的甲午战争,曾经雄霸亚洲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螨清王朝北方门户洞开,京畿重地直接面临着列强坚船利炮的威胁。为了拱卫首都,螨清zhèngfǔ决定重建北洋水师,于是四处购舰,掀起了螨清朝的第二个购舰热cháo。这一阶段的购舰时间从甲午结束一直持续到民国初年,大约购舰40余艘。这些舰船组成了甲午战争之后的新北洋水师,历史上称为“后北洋水师”。由于甲午战败和庚子国变中总计达到11。7亿两白银的超级巨额赔款,以及慈禧老妖婆为了一己享受、在修复被八国联军毁坏的颐和园中又挪用了400万两白银的海军军费,使得海军军费严重缺乏;在这种情况下,螨清所购入的舰艇,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远远比不上之前那第一支北洋水师,只能作为一支极为有限的地区海上力量而存在。
2艘4300吨的“海天”级、3艘2950吨的“海琛”级、1艘2600吨的“肇和”级、1艘2460吨的“应瑞”级,这7艘在种类上早就过时了的防护巡洋舰,便构成了历史上后甲午时代的螨清海军的主力核心。它们不仅吨位轻小,火力贫弱,防护更是连垂直装甲都没有的渣渣货sè,根本不能起到当年定镇二舰砥柱中流的作用。他们所能干的事情,也只有是对内吓唬一下造反的民众,再欺负一下像古巴、墨西哥这种连海军都没有的货sè(海圻号在1909年对古巴和墨西哥实行了一次成功的炮舰外交,迫使两国zhèngfǔ对国内的排华暴乱道歉);如果让它们去和rì本舰队交锋的话,那么它们在战场上绝对坚持不了5分钟!最为坑爹的是,海天号这艘排水量最大、造价最贵的螨清水师第一“巨舰”,在仅仅服役了5年之后便触礁沉没,简直亏到了姥姥家。
虽然清英对螨清这种非要等自己的皮被抽烂了之后,才知道错了的犯贱行为极端鄙视;但此番李鸿章前来德国购舰,他还是颇为看重的。历史上这7艘巡洋舰中,前5艘主力战舰都是李鸿章在1896年的环球访问中顺路订购:其中2艘海天级购于英国,3艘海琛级购自德国,5条船总耗资115万英镑。而在这个位面,螨清只向rì本赔付了1亿两白银,仅为历史同期的4成有余;其国库财力,较之史实大为充裕,完全有更多的资金来打造一支更强大的舰队。如果此番螨清真能趁着这被rì本人痛揍的三分热度,下血本买几条好船回去,那么在之后即将到来的rì俄战争之中就有了独善其身的本钱和底气!
不过,螨清的购舰行动估计也就仅此一次了。今后2年里,清rì两国的海军实力还能保持大致对等的态势;而在此之后,等到他们那混合着屈辱和不甘的三分热度过去之后,马上就会变回原来行尸走肉的老样子。正所谓“任凭沸水翻滚,我自死猪一头”,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与螨清又有什么相干?
由于螨清政权本身乃是异族蛮夷沐猴而冠,而后又极其狗屎运的窃取了恢复数百年的中原神器;因此对于螨清统治者而言,他们最大的敌人不是外敌,而是在华夏大地上所生活的数万万汉民。螨清的核心利益,不是让这个国家得到腾飞和发展,而是保证他们的统治权力,能够让这群蛮夷杂种能够继续在华夏大地上作威作福下去。
历史上那支在甲午战争的废墟上新建立起来的北洋水师,便是最佳的例证。所谓的同光中兴的煌煌大清,竟然被他们一直蔑视的弹丸倭贼打得一败涂地,二十年苦心经营的水师舰队灰飞烟灭,还勒索走了2。3亿两白银的巨额赔款;热血上头的螨清统治者们怒火奔涌,决定要卧薪尝胆十倍回报,因此才有了于1896年向英德两国购买的那5艘战舰。然而,螨清对于振兴国家的热度也就到此为止了。由于在支付2。3亿两赔款的同时,还要支付这5艘兵舰共计700万两的购舰款,户部登时就叫苦连天,连称这种事情是个人都没法干。而在此时,螨清统治者的复仇热度也渐渐消退下去,他们忽然发现,自己的处境也不像当初想象中的那么不堪!他们不过在甲午年间的那张战争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