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第二帝国-第2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由阿列克谢沙皇掌控的武装力量总人数达到了30万,其中包括一支拥有600架飞机的航空队和400辆坦克的装甲集群,战斗力远胜于苏维埃俄国那支遭受镇压浩劫的残破陆军。如果他们在这个时候向北发起攻势,不仅能像尖刀劈开黄油一般击溃苏维埃俄国的军队,那些在过去两年中饱受肃反运动摧残的俄罗斯民众,也会热烈欢迎南部王师将他们从暴政之下解救而出的回归。”埃克曼最后总结说道。
“小阿廖沙竟然也聚集起了如此可观的家底了。”清英微微一笑,话语中颇有些喜悦和感慨的说道。作为德国在东方扶持起来的核心代理,顿河共和国在阿列克谢称帝加冕、并改国号为俄罗斯帝国之后得到了德国的大量援助;桥梁、道路、工厂被接连建立,其军队也在德国元素的荡涤下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值得一提的是,投入其中的大量资本也正是霍亨索伦家族的基底。通过少年时期的调教、女儿出嫁、和最重要的经济途径,清英已经完全将阿列克谢统御下的这个国度掌握在了自己手中,并拥有了如臂驱使般的便利。
相比由敌视德国的苏俄占据俄国腹心,由清英所控制的白俄南方势力取而代之显然是更有利的局面。如果阿列克谢能够一统全俄,那么德国的影响力就将直接覆盖整个欧洲;俄国那庞大的人力资源也将为德国所用,这些血液里流淌着野兽般力量的战斗民族无疑是德国在对美战争当中的最佳炮灰。至于德国需要在战端开启后支援南方白俄的两线作战局面,清英则没有丝毫的顾虑。当前苏联的实力,与另一个位面中那头红色巨熊完全有着天壤之别:这是一座真正由朽木搭建起来的脆弱房屋,根本经不起一头公牛的咆哮撞击!
“在明天召开的对美作战会议中,将东方问题也提出讨论吧。如果国务秘书们不予以反对,那么就让舒伯特先生给予阿廖沙肯定的答复。”想到这些年来威廉始终镂刻于心的夙愿,清英终是开口说道。
ps:感谢rainbowyking、潇湘夜雨异乡客、topdown、mmzmm、念着道请等书友的月票支持,和金螃蟹、袁yh1234567、zhouyu1976的打赏~~~~
最近订阅量十分悲催,作者更新缺乏动力啊。。。
第722章后勤中坚
次日清晨的作战会议上,国务秘书和总参谋部高级将领几乎都认可了南方白军即将对苏维埃俄国展开的进攻。对于那个意识形态和自己尖锐对立、且鞭笞苛刑和搜捕屠杀较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有过之而无不及的红色帝国,德**政高层都抱有强烈的厌憎,总参谋部甚至还制定了一个旨在将其彻底消灭的“巴巴罗萨”计划。现在有俄国人代替自己进行这场战争,德国决策层成员自然是欣然应允。接到柏林回复的德国驻南俄大使舒伯特,当即向阿列克谢通报了德国的态度;第一批军援物资随即装上了列车,在嘶鸣的汽笛声中穿越整个西里西亚和乌克兰平原,向东方的伏尔加河疾驰而去。
不过,12月初的俄国正值风雪肆虐的隆冬,对大兵团作战有着诸多的掣肘,根据“俄罗斯帝国武装部队最高司令”邓尼金的计划,开战日期至少要等到气温稍有回升的来年2月。在这一堪称童话般的“王子复仇记”开始之前,清英所关注的便只有当前正在进行的美洲战事了。
经过柏林政府的一番敲打,意大利、奥匈、奥斯曼三国的态度都骤然恭顺了下来:四国代表在德国南部城市慕尼黑重申了同盟国之间的各项协定,并声明绝不在未征求盟国意见的情况下与美国单独媾和。奥匈和意大利都承诺将在来年削减消费品生产指数至90以下,并将军火生产总量提升至开战前的2倍。意大利暂时不用派出陆军部队参加对美战争,但所有的舰队、航空兵、和登记在册的商船都需要纳入德国海军的指挥之下。奥匈和奥斯曼帝国则是全军参与。作为德国战争机器上的一部分而与美军搏斗。由于意大利的商船规模远较奥匈为大。这一看似对意大利格外优待的条件也没有受到后者的反对。奥匈陆军司令岑克尔甚至在私下里表示了应当让意大利陆军永远待在本土及殖民地的态度,因为这帮根本不会打仗的人到了美洲前线,除了浪费宝贵的补给之外再没有任何的用处。
“意大利和奥匈帝国的商船队伍加入之后,由德意志所控制的商船总规模达到了2800万吨;而随着我们与英国新政府之间合作的不断加深,他们剩余的1500万吨商船也将有很大一部分可以为德意志所用。而波多黎各岛上的圣胡安基地也在德意志工兵的努力下得到了修复和扩建,目前已经成为了一个货物月吞吐量达到80万吨的关键港口。从布雷斯特出发前往美洲的运输船只,其单程路途从最初的4300海里缩短到不足3500海里,我们向美洲的力量投送又迈进了一大步。”
在一张由数十幅宽大的低比例地图拼凑而成的巨型世界地图跟前。一袭上将军装的雷德尔手持细长的木杆,不断在其上向清英指点移划说道:“然而,由于整条航线向北移动了超过700海里,商船遭受美国潜艇的攻击也变得骤然频繁了起来。在过去三周的时间里,有11艘商船在往返大洋的过程中被美国潜艇击沉,总吨位达到6万吨,而一个月前的同期损失数字还不到它的50%!随着圣胡安港口的不断扩大,我们的大西洋航线也势必会更加繁忙,这必然会让美国潜艇拥有更多的攻击机会,甚至是引来对方水面舰队的袭击。因此。我们必须要提前做好准备,保障大西洋运输线的畅通;唯有如此。这场对美战争才会有胜利的可能。”
听得雷德尔的话语,清英的眼眸中不禁浮现出了一丝赞誉的神色。经过近十年的共事,清英早已经为雷德尔的学识和眼光深感钦佩;眼前之人不仅是一名精明强干的组织官僚,更是一位深具全局意识的统帅级人物。无论是何种形式的战争,后勤保障永远都是最为重要的;即便是再过坚硬锋利的龙骑枪尖,在后继乏力的情况下也不可能穿透对方层层垒叠起来的土石防护!
“在百慕大海战结束之后,元气大损的美国大西洋舰队再无力在正面作战中将我们赶出加勒比海;因此,他们只能选择退而求其次,通过袭击帝国运输船的方式来削弱我们在美洲地区的力量。”清英不紧不慢的开口,心中却是涌现出了难言的怪诞感觉。在另一个时空里,对正面挑战英国海权缺乏信心的德国海军,选择了破交战略作为迫使英国屈服的策略;超过1100条海狼从蓝水出击,谱写出了一曲雄浑跌宕的激昂乐曲。而在当前,情况却是出现了完全的颠倒:位于加勒比海地区的德军,完全可以被看成是一座所有物资都需要万里之外的本土输送的海外孤岛,而美国则扮演起了历史上德国的角色,掐断对方的后勤航运成为了决定战争胜败的重中之重!
“根据我们目前拟定的计划,海军应当建造更多的反潜护卫舰,以加强对潜艇偷袭的抵御。更多的潜艇也应当被生产出来,用于加强在美国东海岸的侦察力量,让美国海军的大型舰艇因水下威胁的加剧而减少出航频率。如此一来,美国潜艇对运输船队的威胁就能得到减轻,而其大型战舰的活动也将受到制约,从而使得运输船队的危险系数大为降低。毕竟只要美国海军的大型战舰不参与破交,那么我们只需要用重巡洋舰就能保障船队的水面安全。”雷德尔简洁明了的说道。
“这两项策略的确是巩固我们大西洋航线的有效应对。不过将军,或许还有一种武器我们不应该将其忽略。”清英转过头来,对雷德尔那张儒雅刚正的脸微微一笑道,“既然航空母舰能够凭借超远距离的视野和打击半径取代战列舰成为海战的核心,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将它的这些优点用于船队的护航呢?”
雷德尔闻言大为惊愕。航母的巨大战力固然在历场海战中得到了完美的证明,但也正是由于这一缘故,使得这些核心力量在任何时刻都必须被集中起来使用,否则便是巨大的战力浪费。当前德国海军的3。5万吨兴登堡级重型航母虽然实现了批量建造,但相较于美国同类型舰队航母的数量,也还远没有多到能够抽出身来为商船护航的地步。再者,航母又怎么能够攻击潜艇?将这些国之重器投入护航当中,不仅成本巨大,而且增加了被对方潜艇偷袭重创的可能性,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是一笔极不划算的买卖!
然而片刻之后,雷德尔心中的震惊不解就尽数消散而去,重新恢复了之前的平静。眼前这位君皇在海军战略上的造诣极为深厚,甚至于在整个德国都无可比拟;他既然提出了这一点,必然就会有他所独到的考虑和见解。
“我们可以建造一种专用于护航的低端航母。它的任务仅仅是伴随运输船队,因此可以直接用商船的标准进行建造:整艘舰艇不需要有任何的装甲,火力仅能进行简单的对空自卫,而速度只要高于商船就算完成了使命!在搭载30架飞机的情况下,这种航母的标准排水量预计能控制在8200吨之内,建造周期也不会超过10个月,您可以将这种船只视为能够起降战机的武装商船。”
清英整理思绪,将自己基于后世的经验向雷德尔简单道出:“只要我们的运输船队中配备了这种舰艇,那么任何水面袭击舰都将在数百公里开外变得无所遁形;船队不仅可以改变航向避敌锋芒,更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派出轰炸机和鱼雷机实施攻击。至于反潜,经过改装之后的飞机也完全能够胜任。它们可以用机载雷达或是投放声纳浮标的方式,来发现水面航行和潜入水下的潜艇的方位,而后再用挂载的小型炸弹和深水炸弹予以攻击。由于飞机的侦察范围极广,这会使得美国潜艇在距离运输船队很远的地方就被迫下潜,其对商船的威胁程度有了几何倍数的降低。这是传统的反潜驱逐舰所无论如何都无法比拟的巨大优势。”
“能够起降飞机的武装商船?”雷德尔思绪飞涌,脑中纷乱的战斗元素渐渐变得有序而清晰。机载雷达已经在数月之前便投入现役,最初的目标是让一部分双发战机具有夜战能力;现在只需稍加改装,便可让这种雷达成为搜寻海面巡航的潜艇的利器。只要能用炸弹将潜艇逼入水中,飞机的意义就得到了体现:即便是在今天,潜艇的绝大多数时间也都是在水面度过,其在水下依靠电动机实现的机动性和续航距离,与在水面使用柴油机的情况根本不可同日而语。至于向海面投放被动声纳、继而投掷深水炸弹的战术,也完全拥有可观的可行性。
“海军会仔细考虑陛下您的这一建议。相信它会成为巩固德意志大西洋航线的核心。”雷德尔礼貌地说道。
ps:感谢书友潇湘夜雨异乡客、大大醉猫、快乐的加肥猫、龙城将军天天、心灵深处的呼吸的月票支持,和金螃蟹、zhouyu1976的打赏~~~
第723章登陆进攻
晴空湛蓝,晨辉耀目,宽阔纵横的码头上,六艘满载货物的运输船已经在四艘驱逐舰的陪同下缓缓靠了过来。黑白红三色铁十字军旗在船头猎猎招展,向世界骄傲地彰显着它们所属的阵营;当沉重的铁锚轰然落入水中之后,甲板上的德国海员都忍不住爆发出了一阵胜利的欢呼。
这里是多米尼加东南部的拉罗马纳港,也是德国实现夺取整个海地岛目标的最主要前沿基地。一个多月前,德国伞兵部队在这里突施空降,击溃了措手不及的美国守军;早已准备在后方的运输船只随即快速跟进,并用其卸载的士兵和物资,将这座港口及周边区域打造成了德国深入美国后花园的重要楔钉。随着美国大西洋舰队的出击折戟,德军向拉罗马纳港运送物资和兵员的速度骤然加剧,平均每隔一天,就会有一艘商船携带大量建材、补给、和士兵卸载登岸。时至今日,这座前沿基地已经在后续部队源源不断的支援下扩大了数倍,大量登陆的德军士兵,成为了美国对这座岛屿持续控制的最大威胁。
为了将这一威胁扼杀在襁褓之内,美**方也曾做出了艰苦的努力。他们的地面部队穿过海地岛东部的山岭丛林,对德军控制下的滨海区域发起了猛烈的攻击;部署在岛屿北方和西部的航空兵更是每天出动,他们或是为前线进攻的陆军提供空中支援,或是对德国人控制的后方港口实施大规模轰炸,阻碍德军利用港口获得后方的持续补充。然而。德**方也迅速做出了针锋相对的策略、十几个88毫米高射炮连被集中部署在港口附近。连同上百具对空探照灯一道组成了白昼和夜间的强大对空火力;经过伪装的雷达站和机场也被建立起来。性能优越的fw…190火舌鸟战斗机成为了来袭的美军机群最不愿意面对的强敌。
在德军卓有成效的应对之下,美军战机的损失率直线上升,最近一次出动的24架b…17轰炸机中竟有7架被击落,战损率接近三分之一。尽管德军战斗机的损耗也因为空战的加剧而不断上扬,但造价低廉的单发战斗机无论是在部署数量还是人员损失上,都要远多于精密复杂且成员众多的四发重轰,进行这种单纯的主场防御战自是大占便宜。经过一个多月的角逐,美军的陆基航空力量终于因损失过大。而不得不在白天灰溜溜的离开了拉罗马纳港的上空,对港口的轰炸改在夜间进行。这虽然在相当程度上提升了安全性,但轰炸精度也就随之大幅降低了。进入12月之后,德军已经牢牢掌握了白昼时分的港口制空权,夜间反而是商船和港口设施容易受到攻击的时段。不过随着装备了机载雷达的bf…110夜间战斗机的服役,这一局面也有望在来年得到好转。
“各部立即登岸,同时全力卸下运输船中装运的补给枪炮!”当中一艘体型宽阔的运输船上,德军少将师长迪特尔正大声对他的部队下达命令道。根据德**方制定的新一轮作战计划,由总参谋部直属的两个山地师将作为进攻的主力,对海地岛实施完全的攻取。而他所指挥的这支第3山地步兵师便是其中的绝对核心。除了在即将到来的崇山密林中担任主力的山地部队之外,德军还有两个装备了突击炮的步兵旅也将投入进攻;他们的任务是沿着相对平坦的岛屿南部向西推进。攻取圣多明戈和圣克里斯托瓦尔,从而让山地部队的侧翼得到巩固。
在各级军官的督促声中,早就准备停当的德军山地步兵通过船只两侧的舷梯鱼贯登陆:陌生的热带植被夹杂着独特的巨叶林木,让这些跨洋而来的德军士兵啧啧称奇,大开眼界。不过,他们却是没有丝毫的空闲时间,来对这片异域土地的风景品头论足了。宽大结实的木板被搭在了货舱门口,一个个装满了弹药、食物、辎重、药品等物资的木箱,随即在船舱内士兵的推动中快速滑向地面;而码头上的山地士兵则在登录标记之后,用事先准备好的推车将这些物资运往预先指定好的各个区域,并进行相应的伪装。由于美国轰炸机几乎每晚都会来港口光顾,因此整个卸装过程必须在黑夜到来之前全部完成。鸟瞰望去,整个港口及附近都是一片密密麻麻的忙碌人影,大量物资在码头上堆积成一座座小丘,而后又被快速分运而去,最终在星光闪烁之际被彻底转运殆尽。完成卸载的运输船则与护航的驱逐舰连夜撤离,多待在这里一刻都会有被炸弹击沉之虞。
深夜时分,刺耳的防空警报声便毫无例外的在拉罗马纳港上空拉响了。上百具大功率探照灯绽放出璀璨夺目的金黄色光柱,瞬间刺破了漆黑如墨的夜空;远远望去,仿佛无数亮金色的巨龙冲天夭矫,交缠怒舞。即便是在万米以上的高空,探照灯所发出的亮光仍旧是清晰可见,这使得来袭的轰炸机在这些光柱的搜索下变得无可逃避,只能寄希望于对方的探照灯光柱不会掠及高速飞行中的自己。然而,由于美国轰炸机必须要飞到德国港口上空投下炸弹,这便使得他们必须冒险闯过德国探照灯的光柱封锁。一架美军轰炸机也被地面四下转动的探照灯光柱锁定,数十门大口径高射炮随即朝空中猛烈射击;经过持续的集火,那架美国重型轰炸机也终于在滚滚浓烟中朝地面坠去,成为了一颗装载了十名成员的人肉神风。炸弹怒爆,高炮震吼,其间混杂着尖锐的防空警报声,和炸弹爆炸后激起的火焰肆虐声,让身处其中的众人都恍若处在地狱之中。
三十分钟之后,所有的美军轰炸机终于在扔下炸弹之后开始返航。解除了防空警报的德军士兵随即投入到了灭火抢修中去,到处都是一片水龙腾空的忙碌情形。虽然绝大多数的炸弹都在高空盲掷当中宣告失的,但由于美军b…17的载弹量极为可观,实施饱和攻击的它们仍有数枚炸弹落在了码头附近。一条木质栈桥被击中,德军工程队在扑灭烈火之后连夜展开了抢修;根据后方基地发来的电报,两天后还会有一支运兵船队抵达此处,港口的各种设施必须实现正常的运作。
如此循环往复,两个山地师和两个步兵旅的兵力在十天之内便登陆完毕。由于运输船一次便可装载多达数千吨的物资,这些军队的后勤补给也得到了充足的保证。唯一在卸货过程中遇到了些许麻烦的便是那30多辆突击炮,德军士兵先在码头上组装起了一架30吨级的大型起重臂,才将这些战斗全重达到25吨的家伙顺利移到了岸上。虽然它们采用的是已经停止生产了的iii号坦克的底盘,但其凭借着与iv号坦克不相上下的火力和防御,仍是有资格活跃在战场的第一线。
12月17日,蓄势已久的德军终于向当面的美军发动了攻击。此前一直处于防御态势的德国空军,也以前所未有的主动姿态凌厉出击,bf…109和fw…190从空中呼啸掠过的矫健身影,让每一名看到它的德军地面官兵都振奋不已。经过近两个月的积蓄实力,德军的战斗机阵容也达到了两个大队之多,其数量足可在陆军头上形成一道严密的空中保护伞的同时、再派遣一部分战机携带对地火箭弹和炸弹实施战术支援。双方战机激烈对碰,发动机和重机枪的嘶鸣声响彻云空;地面炮声隆隆,爆炸叠起,无数在山林间栖息的鸟类被惊得冲天飞散,久久盘旋。
在这场以陆地为主的战斗中,德军无疑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一支战力强劲的军队根本不是半年时间就能训练而出的,即便是素质提升快如英国陆军,从布尔战争的一败涂地到欧战时期的砥柱精锐,也至少花费了5年的时间。相比于海军和航空兵那还可称得上是良好的素质,长年安处没有任何威胁的北美大陆、且已有四十年未逢战火硝烟的美国陆军,其战斗力和德军精锐根本不可同日而语。一旦失去了空中和火力优势,这些牛仔们强撑出来的那副张牙舞爪的姿态,登时就像被放了气的皮球一样泄了个干干净净,露出了其色厉内荏的脆弱本质!
3天之后,从南部向西推进的德军就攻占了多米尼加的又一重要港口圣多明戈。由莫德尔上校指挥的第9步兵旅抓获了1500名俘虏,他们都是在初期抵抗失利之后,就在一片悲观绝望的氛围中高举双手向德军投降了。德军山地步兵也进展顺利,历史上曾以不到6千军力、在纳尔维克周边的山林中挡住了2。2万名英法精锐长达一个月猛击的他们,在这些美国人面前更是有着绝对自信的资本。尽管遇到了地形陌生、道路恶劣等诸多困难,他们仍是顺利击败了当面美军的脆弱防御,并向前大幅推进。照此情形发展下去,不出一月时间,7。8万平方公里的海地岛就将落入德军之手。
ps:感谢马鸣风萧潇、神奇杰克、pt猫、清歌妙舞木兰舟等书友的月票支持,和金螃蟹、zhouyu1976的打赏~~~
第724章固守之议
“我们绝不能放弃海地岛。一旦这座大型岛屿落入德国人之手,他们就有大半个身躯都迈进了加勒比海地区,兵锋直指仅有一条海峡之隔的古巴,而我军在这里修筑的滩头反登陆工事和纵深防御体系,都还远没有达到令人放心的地步。必须注意到的是,海地岛的地形虽是山岭崎岖,但临近的古巴却几乎都是一片平原,极其适合装甲力量的发挥。如果我们在海地岛都无法挡住德国步兵的进攻,那么又如何能在古巴抵御对方的装甲集群?”临时召开的战争会议上,美国陆军总参谋长马歇尔满脸凝肃地对与会众人说道。
地图铺展的宽阔长桌前,一众美军高级将领的神色黯淡而悲观:岁末的寒风从窗外挤入,让他们的心中又多了几分对未来战况的无力感。为了抵御德军在海地岛的扩张,自家已经将军中的能战之兵派去那片荒蛮之地凭险据守了;然而经过一番真正的激战之后才发现,那几支自己感觉很棒的军队根本经不起战争的真正考验。在占据兵力和空中优势的情况下,他们表现得尚且差强人意,一旦形势稍显倾颓,这些部队的败退就宛若雪崩一般不可逆转!
“我们现在所能采取的策略,只有进一步往海地岛上增兵,如此方能重新将战线稳定下来,为古巴地区的防御争取时间。更多的重炮、坦克、和作战飞机也应该快速进驻岛屿,以便增加士兵所能得到的重武器支援数量。”见四周同僚都是一番如丧考妣的神情,只是怔怔看着桌上的地图默然不语。马歇尔嘴角抽搐。终是在等待良久之后自己再度开口说道。“同时,我们还要对德国人的后勤补给线实施猛烈的打击,让他们因物资匮乏而停下进攻的步伐;现在他们的每一发子弹和每一个零备件,都要从4500英里以外的欧洲运出,只要我们能猛击沉他们几艘运输船,德国人在海地岛上的行动自然就会因此停止了。”
“马歇尔将军,海军只怕很难有能力实现您的这一策略。”头顶光秃的新任美国大西洋舰队司令约翰逊终于出言开口,结束了马歇尔在会场上唱独角戏的尴尬场面。“经过不幸的百慕大海战之后,大西洋舰队能出动的战舰数量已然锐减;在德国潜艇活动猖獗的当前,海军便不可能冒着被潜艇偷袭和制导炸弹精确攻击的巨大风险、再派遣宝贵的大型舰艇出海迎敌。当前,停泊在古巴关塔那摩基地的舰队只有重巡洋舰以下级别的舰艇,总计不过1个巡洋舰分队和3个驱逐舰分队,而以圣胡安港和委内瑞拉各港口为基地驻扎的德国舰队,其吨位至少三倍于我军,这使得我方舰队的活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约翰逊神情凝重,话语中蕴含着掩饰不住的忧虑之意:“随着德国空军在海地岛上的渐转强势,来往于关塔那摩和太子港之间的运输航线更是变得相当危险;为了避免遭到对方来自海上和空中的双重打击。目前我们为海地岛上的陆军运送补给的船只已经从可以装载大量货物的慢速商船变成了快速驱逐舰,货运吨位比起商船几乎少了一个数量级!因此。如果继续向海地岛上大规模增兵的话,海军将很难保证对这些部队的运输补给。至于袭击对方的后方补给线,我们的潜艇部队从上个月初就已经全力出击了。而从他们这一个月来击沉对方17艘货轮、自损也达7艘之多的成绩来看,想要让它们仅凭一己之力、就能对拥有完善护航体制的德国运输队造成决定性的毁伤,同样是难以实现的念想。”
“我们不是不缺少驱逐舰么?只要每天都有3艘以上的驱逐舰能满载补给在太子港卸货,就应该能支撑起两三个军的日常消耗了吧?”马歇尔出言反驳道。虽然他是陆军出身,但并不代表他在海军领域的认知就是一片空白:为了能消除德**力在加勒比海地区的威胁,他在之前的数周当中已经研习了大量有关陆海协同作战的案例了。如果一切顺利,3艘驱逐舰足可携带超过700吨的各种物资,其运输总量不会比一艘小型商船来得少。看着对方那张仍欲抗争的脸,马歇尔缓缓道:“约翰逊将军,海军必须为了合众国的利益作出一定的牺牲,几艘军舰和一座极具战略意义的岛屿孰重孰轻,想必不需要我再来向您解释一遍吧?”
听得对方的最后一句话语,约翰逊忍不住勃然色变。之前德军对波多黎各的占领和对多米尼加的登陆,正是因为守岛陆军的无能,所对美国整个两洋战略酿成的最为严峻的后果:而为了给陆军白痴犯的事擦屁股埋单,整体阵容居于绝对劣势的大西洋舰队被迫出击,并在对方狂雷闪电般的打击下付出了4艘航母和2艘新式战列舰沉没的惨重代价。现在,又是由于这帮陆军的无能,要拉着海军一道陷入险境:德国人的飞机、战舰、和潜艇,哪一个又是吃素的软脚虾?真要和对方爆发战斗,阵容居于绝对劣势的自己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将大受其害!
“马歇尔将军,您这么做是要把舰队在重建期间所积累起来的力量,又投入到一场严酷的消耗战当中!我不会允许您为了一场冒险,而将伤重未愈的舰队再拖入到满是锋刃的阱坑之内的!”约翰逊毫不留情的大声指控,其愤怒严峻的面容和中气十足的声音,与会议开场之时的忧虑沉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面对骤然激动起来的舰队司令,马歇尔仍是从容不迫地开口道:“约翰逊将军,固守海地岛也是总统先生的意愿。我们必须在这座岛上再坚持半年,才能获得充足的巩固古巴防御的时间。除此之外,这也为海军的恢复实力争取了时间。如果海地岛骤然失守,德军必将大举进犯古巴,甚至是危及本土;到那时海军只能以更加残破的阵容参战,其形势比现在用驱逐舰冒险运输补给不知严峻了多少倍!现在的这些消耗,终归是没有新补充的战舰来得更多,这与几个月前海军坐视德国人在圭亚那扩充势力的蛰伏战略在本质上完全相同,只是需要预付一些费用罢了。”
约翰逊闻言沉默了下去。如果情况真如马歇尔所言,海军在古巴以东的海域冒险倒也并无不可;然而他最担心的,还是陆军无法实现预期当中的坚守时间,让家底本就捉襟见肘的大西洋舰队再遭重击。由于对方又扯出了总统这张虎皮,约翰逊也只能勉强接受下来,他神色复杂的看着眼前的马歇尔,道:“总参谋长阁下,希望陆军在这场行动中能达成您的期望。”
经过多方讨论之后,美**方确定了向海地岛大规模增兵的计划。动员完成的陆军部队乘火车抵达佛罗里达州最南端的迈阿密,而后转乘驱逐舰航行近650海里抵达海地岛西部的太子港,整个旅程在一天之内即可完成。诸如火炮之类的重装备则由轻巡洋舰运输,固定在战舰甲板上陆军火炮也算是难得一见的景象。根据美军的计划,他们将再向岛上投放4个师的力量,使得在海地岛上战斗的美军总人数达到8个师9万人。此外,大量的战斗机和轰炸机中队也蜂拥进驻太子港基地,美军已经摆出了要与德军在这座荒僻岛屿上死战到底的态势。
美国人的这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