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第二帝国-第1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的战役即将来临。

在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奥斯曼正式宣布航道对协约国船只永久性封闭。渔船拉起了反潜拦阻网,两艘1903年下水的“阿卜杜勒”级旧式防护巡洋舰,正不辞辛劳地往来于港口和海峡外,向海中投下一颗又一颗圆滚滚的水雷。部署这种漂浮在海浪中若隐若现的廉价武器,无疑是弱势海军拱卫自家港口航道不受侵犯的最佳策略;即便是当前水下防御体系最好的德美两国主力舰,在水雷面前也都是闻之而色变。再加上射程足够、且被钢筋混凝土所严密保护的大口径岸炮,这在飞机技术方兴未艾的一战时期,几乎就是无解的存在!

得知奥斯曼帝国参战之后。远在柏林的清英为之舒了一口气。俄国一如历史上一般被困在了世界岛上,德国在东线战场上的胜局已然彻底鼎定。虽然对于德国而言。奥斯曼帝国最有用的价值便在于那条最宽处仅有4。5公里的狭小水道,但对于这个国家的陆地战争,清英认为还是有必要予以改进和提携。

历史上的恩维尔心比天高,在向协约国宣战之后三面出击:北部进攻高加索,西面进攻希腊塞尔维亚,西南方进攻埃及,意图一举恢复奥斯曼帝国极盛时期的疆域。然而这个帝国却毕竟是积病已久,其经济、工业和科技都只处在三流或准二流的水平,显然不足以支撑起恩维尔的野心。四处分兵的最终结果,便是他们在各处都没有取得什么战果,其在南高加索山区甚至被俄国军队击败,险些就要让家底薄弱的奥斯曼帝国承受不住。

有鉴于此,清英决定让土耳其人把他们的主攻目标选在西南方的埃及。俄国人精锐的高加索山地部队他们很难打过,但英国殖民地的那些杂牌陆军,却是完全可以考虑。从圣城耶路撒冷出发的土耳其陆军,能够直接威胁到苏伊士运河,而这是英国连通本土和远东殖民地的最重要的一条航路!

让清英感到惊喜的是,就在土耳其向协约国宣战之后没多久,从罗马尼亚首都布达佩斯也传来了有利于同盟国的消息。

从战争爆发之日起,德国就竭力鼓动这个位于奥匈东南部的小强国家参战,然而出于对俄国的忧惧和战争前景的不明确,罗马尼亚一直都没有正面回应柏林的邀请。而现在,他们已经决定要浑水摸鱼了。

虽然罗马尼亚在历史上是加入了协约国一方,但这并不代表这个国家与德奥之间,就有着什么类似于德法之间的那种化不开的夙怨。居住在特兰西瓦尼亚的罗马尼亚人受到匈牙利王国歧视和压迫的民族争端,在民族杂乱混居、政权密集林立的巴尔干地区简直就是家常便饭。实际上,战前罗马尼亚的政治立场是偏向与德国的,而究其原因,便是他们对俄国的恐惧。

翻开东南欧的地图便可发现,罗马尼亚北临俄国,西接奥匈,南面与保加利亚接壤,东边则是深入内陆的澡盆黑海。俄国对伊斯坦布尔早就是垂涎三尺,历代沙皇无不以鲸吞此地为第一要任;而一旦俄国启动夺取这座千年古都的计划,毗邻黑海的罗马尼亚便是俄国人的必经之路!以斯拉夫人那贪婪残暴的特性,罗马尼亚人实在难以想象他们踏上自家国土的情景。

退一万步说,即便是这帮茹毛饮血的灰色牲口突然转了性,瞬间化身在路途中秋毫无犯的绅士天使,罗马尼亚从自身利益出发,也不能接受俄国攻下伊斯坦布尔之后的情形。如果沙皇在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建立起他的统治,罗马尼亚的对外贸易通道就随时都有被俄国人切断的危险;长此以往,罗马尼亚则必然会由于这一原因,而沦为俄国的附庸。相比于俄国,罗马尼亚显然更愿意维持现状,将黑海门户的钥匙继续放在软弱的土耳其人手中。

除此之外,罗马尼亚的国君卡罗尔一世本人,也是一个坚定的亲德派此君本身就是纯正的霍亨索伦家族中人,只因其拥有一系列错综复杂的姻亲关系,才以炮兵中尉的身份,被莫名其妙地推上了罗马尼亚王国的王位。这一现象在欧洲其实并不少见,当年希腊便曾迎奉了一位丹麦王子来当自家的国王,是为乔治一世。在这种情况下,卡罗尔一世又怎么可能不心属自己的祖国?

因此,即便是罗马尼亚和奥匈之间有着些许的罅隙,但对于德国而言,其政治立场却是完全没有问题。历史上罗马尼亚之所以会在战争爆发的两年之后倒向协约,除了在位48年的老国王卡罗尔一世于1914年10月驾崩之外,俄军在勃鲁希洛夫攻势中的辉煌胜利则是最主要的诱因。

而在当前,情况却完全不同于历史同期的情形。来自霍亨索伦的老国王尚在,德国在东西两线都获得了重大胜利;奥匈那灾难性的加利西亚战役并没有出现,同盟国在战略上迄今未尝败绩。在德国节节胜利的刺激下,罗马尼亚想要在战争中捞一票的心思也越来越明显。而奥斯曼帝国的对协约国宣战,则更是极大地鼓舞了布达佩斯的那些政客:若非有足够的获胜把握,积弱多年的土耳其人怎么敢如此果断地加入到战争中来?

在这种心态的驱使下,老国王卡罗尔一世登时就以霍亨索伦家族中人的身份,向威廉写了一封书信,犹抱琵琶半遮面地表露了想要与德国结盟的意愿。当然了,卡罗尔一世仍然是给出了狮子大开口的结盟前提,即要求德国对奥匈施压,令后者在战争结束后将特兰西瓦尼亚地区割给罗马尼亚。此地是奥匈帝国境内工业颇为发达的地区,仅次于波西米亚和西里西亚。如果罗马尼亚得到此地,在民族、经济、人口等领域都将得到极大的裨益。

接到这封信件之后,德国政府大为惊喜。虽然罗马尼亚提出的条件苛刻,但这仅仅只是一种漫天要价的博弈手段。重要的是,这一信件已经表明了罗马尼亚那隐隐有倒向同盟国的态度立场,这才是其中的关键所在!

对于德国而言,罗马尼亚无疑是一个宝贵的油库和粮仓。这个国度在1912年的原油产量高达140万吨,占到了欧洲全部石油产量的60%以上(不包括巴库油田);一旦能得到这个国度的加盟,事先已经有不俗原油储备的德国,便基本上再不用为石油不足的问题而担忧。而罗马尼亚同样也是欧洲著名的粮食出口大国,每年40%的粮食都用于出口,这也能极大程度缓解德国国内因兵员大量征召而出现的粮食减产的问题了!

ps:感谢书友海茵茨和zhouyu1976的打赏~~~

第391章调整部署

时间的列车隆隆驶入6月中下旬,这场世纪战争的“第一回合阶段”也随之暂告终结。法国在猛攻中生存下来,德国粉碎了俄国的入侵;奥匈以比俄国多出五成的战损在加利西亚与对手杀得天昏地暗,奥斯曼帝国加入了同盟国的阵营。

在此之前,由于这场战争被普遍认为是短时间内就会完结,因此各交战国最训练有素的军队,都全部投入到了这第一阶段的战争中去,就连动员速度最慢的俄国也不例外。用于履行协约、向德国东普鲁士发起进攻的西北集团军群当中,不仅莱宁坎普、萨姆索诺夫两位集团军司令是俄国军界中所公认的优秀将领,俄国第一、二集团军中的各个师旅,也都是俄国陆军当中的精英。

然而,这支俄军当中的能战之军,却是在种种内外因素的联合作用下(参考前文中关于俄国兵败坦能堡的原因剖析),遭到了近乎全军覆没的打击。大量久经训练、颇具战斗素养的俄国官兵,不是葬身于德军的机枪火炮之下,就是颓然走进了德军的战俘营。虽然俄国有1。732亿人口,理论上足够动员出2700万人的恐怖兵力,但这些训练有素的老兵,却绝对不是在短时间内就能够弥补的!

相比于灰色牲口们的损失,俄国更难以弥补的,却是他们的武器装备。

拜那位坚信“刺刀胜过大炮,旗杆矛完虐机枪”的陆军大臣苏克霍利姆所赐,俄国陆军从1907年起。就根本没有好好经营他们的军械工厂和武器储备。再加上俄国军队中那像是“密如蛛网的鼹鼠穴道”的大肆贪污。其产能情况更是恶化到了触目惊心的境地。每年杜马所下拨的军费。究竟有几成能最终落到实处只有天知道。被任命为俄军总司令的尼古拉大公在首次接见后勤部门人员的时候,对他们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先生们,不许盗窃。”

俄国所制造的陆军兵器,虽然在技术性能上并不怎么落后于克虏伯、斯柯达、施奈德、维克斯这些顶尖军火巨头的同类型产品,但他们最大的问题便是不成规模、不成体系,以致于生产的速度远远赶不上前线战争的消耗。那么一点从生产线上下来的军火分摊到无数的灰色牲口当中,根本就是杯水车薪。历史上,俄国在一战期间一共生产了1。17万门火炮和2。8万挺机枪。而德国对应的生产数量则是6。4万门和28万挺,分别是俄国的5。5倍和10倍。尽管俄国提前一年退出了战争,但这个数据也实在是少得太过分了!

和平时期,130余万俄国常备军还保有最基本的武器配备,然而一旦爆发战争,其装备严重不足的情况登时就暴露无遗。数以百万计的后备役人员被征召入伍,而俄国军火仓库中的现有储备,却根本不足以武装这些人员。很多新组建的部队都是三个人合用一条步枪,没有步枪的人只能以工兵铲或是猎刀作为武器。他们纷纷寄希望于拥有枪支的袍泽战死之后,自己好拾获那支宝贵的步枪遗产这即便是在没有完成工业化进程的非列强国度的军队当中。也完全是不可想象的一件事情。至于大炮,在新组建的俄军部队当中更是凤毛麟角。大量拥有这些装备的俄国军队。早已在先前的战斗中将其损失殆尽了。进攻东普鲁士的两个俄国集团军,在5月15日前一共有超过1200门大炮,占到了俄国陆军所拥有的全部火炮数量的五分之一。而当他们于6月14日撤回本土的时候,这个数量只剩下了不到200之数,其中有将近800门都被德军所缴获!

因此,在接下来的第二回合战斗中,德军完全有理由要重点照顾俄国这个外强中干的纸老虎。而在坦能堡和马祖里湖两场战役中大获全胜的兴鲁,也屡屡向统帅部陈述俄国军队的低下战斗力,并希望能将全部的主力都调往东线,以最快速度迫使俄国退出战争。迄今为止,第八集团军的战果堪称辉煌,弗朗索瓦军团下属的一个营已经抓获了人数超过一个师的俄军俘虏。兴鲁二人完全有理由继承老毛奇曾经的遗志,以击败俄国为自己的第一要务。

不过,皇帝威廉和首相霍尔维格却是决心已定。德军将继续在巴黎发动攻势,用占领敌国首都的胜利,来彻底获取墙头草意大利和罗马尼亚的“芳心”。在这种情况下,经过一番思量之后的小毛奇,做出了他的抉择。

首先,由冯?马维茨将军所统领的骑兵军不再在法国战场上服役,而是全员开赴东普鲁士战场,划归兴登堡的麾下指挥。战争爆发之际,这支拥有3个骑兵师的独立军团伴随德军右翼集群作战(史实如此),对溃败的法比军队起到了很好的扫荡作用。然而,随着西线交锋从运动战转为阵地战,这些骑兵在机枪铁丝网面前完全失去了他们的作用,此刻已然是鸡肋一般的存在。而在广袤的东线战场上,骑兵却仍旧可以在没有堑壕的战场上纵情驰骋,实施侵略如火的包抄进攻。凭借其高机动性,骑兵在历史上的东线战争中无疑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其次,小毛奇也给了兴登堡以正规力量作为支援。一个现役军,一个后备军,再加上一个因战争动员刚刚组建起来的新军,这些部队为刚刚经历两场大战的德国东线力量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根据德国统帅部的命令,这三个军团,连同5月26日从西线撤出调往东线的两个军(后备警卫军和第11军)一道,组成一个新的第九集团军,由在此前两场战役中表现卓越的骑兵上将马肯森出任指挥官。兴登堡则被任命为德国东线部队的总司令,同时兼领第八集团军的指挥权。对于马肯森的晋升,即便是最桀骜不驯的弗朗索瓦也没有什么反对意见。虽然他们此前同为军长,弗朗索瓦第1军的战绩还要远高于马肯森的第17军,但后者的实际能力却并不前者有丝毫的逊色;而其资历、军衔,和对上级命令的严肃服从,却无疑是性情冲动的弗朗索瓦所远不能及的。

除了这些之外,服役于法国战场的其他骑兵也被大量抽调出来。当前,每一个正规的德国军团当中,都有2个旅共20个连的骑兵部队:虽然清英已经将其中的一部分力量转型成了战车坦克,但由于时间、经费等原因的限制,没有转型的骑兵仍旧占到了八成以上。随着小毛奇的一声令下,除了进行侦查任务所必需的骑兵阵容得到保留之外,其余多出的有马部队,全部用火车连人带马运往东线。当前,德军仍然在西线保持着32个军的强大力量,而光是从他们中抽调的骑兵,便已然超过了六万之数。这些部队再经过整合编组,最终成为了一支令人望而生畏的骑兵集群。

如此一来,德军在东线战场上的兵力将得到极大的膨胀:9个步兵军、1个骑兵军、再加上加8个师左右的独立骑兵部队,总兵力超过50万人。莫约11万人的德国骑兵部队,即便是在那无穷无尽的俄国哥萨克面前,也是一支极具威力的存在。与基本上纯靠马刀长矛近距离作战的俄国骑兵不同,在清英干预下的德国骑兵,对步枪的使用同样十分娴熟,这无疑使得他们能在与俄国同行的交锋中,占据极大的先手。严格来说,德国骑兵实际上是一群骑马的步兵;一旦与俄国骑兵遭遇,列队排枪的德国士兵,将用子弹好好教育这些灰色牲口们如何做人。

在向东线调兵遣将的同时,德军在西线的部署也是紧锣密鼓的开始进行。在进攻凡尔登中大发神威的十几门列车炮被拔出了固定螺栓,沿着被德国工程兵抢通的铁路线一路西行,隆隆驶向巴黎前线。其余的列车重炮,以及德军当中所拥有的斯柯达305毫米自走攻城炮,也都在军队的严密护卫下,朝巴黎方向集结。大量的重炮营、连脱离了自己的军师直属,前往巴黎方向集结待命。运送炮弹的火车从德国本土滚滚而来,一列接着一列;从高空俯瞰望去,宛若一条条龙蛇在千里平原上蜿蜒前行,壮观无及。

毗邻前线的战地机场中,纤细若蜂的飞机正一艘接一艘地从天空中降落,将机库停得满满当当。平整开阔的后方基地里,肥硕粗壮的巨型空艇在地面上星罗棋布,狰狞的鲨鱼嘴涂装喷涂在艇艏,让每一个德军地勤人员都充满了自豪之情。大量不畏枪弹的坦克被集中起来,其中竟出现了一辆辆没有炮塔、但管子却明显粗长了一个级别的另类产品;无数身着灰色军服的士兵如浪潮般涌动,让空气中弥漫出了一股大战即将来临的紧张气息。

第392章存在舰队

月华如水,星辉洒落,将柏林城中的那一座座高耸林立的建筑照得如镀纱衣。雄伟肃穆的帝国大厦昂然矗立在市中心,顶部的那个巨大的鹰徽直欲展翅高飞。在它周围,上百名荷枪实弹的近卫军正严密地把守着,也唯有在这里,一片歌舞升平的柏林才流露出了一丝战争的氛围。

一辆绣着霍亨索伦家族徽标的汽车穿越重重哨卡,最终缓缓停在了正门面前。一名身材颀长的青年从中走了出来,正是清英。面对四周卫兵的齐齐行礼,他微微点头回应,自己则是脚下不停,径直前往目标房间而去。

走廊开阔,壁画精美。尽管这幢建筑是德国军政要员的核心办公场所,帝国大厦的内部却仍旧如同殿宇宫阙一般,充满了精雕细琢的艺术氛围。过不多时,清英便拾阶而上,来到了一扇紫红色的檀木大门跟前。清脆的敲门声倏然响起,在静谧的夜色里显得格外清晰。当听到一个沉厚的请进音节后,清英便再不迟疑,抬手推开了房间的大门。书柜铺展,吊灯高悬。宽敞明亮的房间里,一名年逾六旬的老者正坐在书桌后方;那两把标志性的中分胡须,已经再不复当年的黑亮,大量斑白之色夹杂其间,为他的整张脸颜增添了几分岁月流逝的苍凉。

似是没有想到清英竟然会在此时出现,坐在书桌后方的提尔皮茨明显吃了一惊,等到清英很是自来熟的在他旁边坐下之后。才慌忙呼叫侍从给端上一杯冰镇的饮品。等到清英驱散了身上的燥热之后,提尔皮茨有些不解地问道:“殿下,您今天怎么突然到我这间海军国务秘书的办公室来了?”

“我刚刚从城郊的皇家拖拉机厂回来,想到元帅还在这里,于是就过来看看。”清英放下了手中已经空空如也的水杯,直面凝视提尔皮茨那张已经苍老了很多的脸颜,道,“我听人说,元帅你这段时间过得很不好,可是真的么?”

听到清英的问询。提尔皮茨的嘴角勾起一丝满是苦涩的笑意。道:“多谢殿下挂怀。我今年已经六十有四,又荣膺了当前帝国独一无二的元帅军衔,从个人地位上而言,已经再没有谁能比我过的更好了。只是。我倾注五十年心血所要达成的目标。却在即将实现的最后关头被死死压了下来。这实在是令我难以接受的局面。殿下你刚刚在陆地战场上取得了令人惊叹的胜利,不知道还能不能体会?”

清英闻言点了点头。自己和他共事已有整整20年,对提尔皮茨早已是再了解不过;他之所以会如此幽怨懊丧。完全是由于当前德国政府所制定的“避战保船”的海军策略的原因。

在这一位面,尽管德国海军的阵容已经较英国大舰队有了极大幅度的接近,尽管赫尔戈兰湾海战是以德国的胜利而宣告终结,尽管海军国务秘书提尔皮茨、公海舰队司令英格诺尔等人都竭力主张舰队出海,与英国人决一死战,但德国政府却始终没有对这些请战要求做出积极回应。战争爆发之际,德皇威廉作出谕示:“我命令公海舰队现时采取守势”,将这支花费重金所打造的全世界最锐利的海上长剑,用重锁尘封在了后方坚固的堡垒中。

威廉之所以会这么做,与他那有别于常人的奇异思维脱不了关系。

或许是因为皇家海军在之前三任国王的庆典上,所展现出的那浩荡堂皇的磅礴阵势,给威廉留下了太过深刻的印象;在他的潜意识里,英国海军始终是这个星球上最强大、最不可战胜的卓绝力量。因此,正因为德国海军在主力舰阵容上、在训练有素的官兵数量上都有所增长,正因为德国海军的技术人员改进了海军的射击技术、炮弹穿甲能力、锅炉输出功率以及一系列的子系统性能,所以德国海军已是一笔珍贵的财富而不容轻易丧失。德国历史上并没有德雷克或是纳尔逊一类的海军将领,所以即便是当前英德海军实力极为接近,他也很难相信德国海军能真正击败英国海军。他不忍想象他的“心肝宝贝”像海因里希亲王号那样被炮火打得火海熊熊,血迹斑斑,或终于像约克号那样受到重创,沉没海底。

除此之外,或许是更重要的一点,那便是威廉不想在他的英国亲戚面前“把事情做绝”。英德两国并无法德之间那种不共戴天的夺土之恨,德皇的母系亲族、德国王公贵胄的英籍夫人以及古老的条顿人的血脉关系,都足以让德国政界高层对英国产生一种亲属感。在此之前,来自陆军的许诺使得威廉幻想战争将在7月份之前结束,而一支保存完好的公海舰队,则无疑将是德国对英谈判的一个极重的筹码。随着时间的推移,速胜的希望逐渐黯淡,使德国舰队安然度过战争,以供和平谈判桌上讨价还价之用的愿望也就愈发巩固。

历史上,德国海军便是如当前一样深居简出,长年龟缩在水雷和岸炮防御下的军港,而这么做的弊端在另一个位面中便已经显露无疑了。伴随着赫尔戈兰湾海战和多格尔沙洲海战的两场失利,和坚决奉行“存在舰队”理论的海军参谋长波尔上将执掌公海舰队,这些令人望而生畏的巨舰连象征性的出海巡航也都免了。英国不费吹灰之力,就将他们最为忌惮的对手封锁在北海这个池塘中;杰里科所统率的大舰队像一条尽职尽责的看门狗,永远在斯卡帕弗洛港湾内盯着他的对手。协约国完全掌控了大海,悬挂着圣乔治旗和红白蓝三色旗的商船恣意往来于三大洋,向英法源源不断地输送着战争给养。英法在获得输血的同时,也通过经济手段将美国这个开挂国家绑上了他们的战车,立于了绝对不败之地。可以说正是由于德国海上战略的拙劣,才最终导致了他们的彻底失败!

实际上,在一战方甫爆发之际,德国海军是很有机会的。因为截止到1912年,德国开工的主力舰数量就已经达到了英国的七成;只是从1913年开始,才由于陆军的加紧备战、而在海军军备竞赛上被英国远远甩开了。而在1914年10月,英国大舰队的实力正好下降到了最低谷。大胆号战列舰触雷沉没,猎户座号战列舰正在维修蒸汽轮机故障;征服者号、铁公爵号、阿贾克斯号正在接受改装,刚从土耳其人手中黑来的2艘主力舰没有完成训练,刚刚竣工的虎号、本鲍号和印度皇帝号也需要时间来调试机械。再算上当时离开本土前去追捕施佩舰队的3艘战巡,英德海军可出动的主力舰数量是22比18!

就算是由于保密的因素,德国人不知道猎户座等4舰正在回厂返修,但26比18这个不到3比2的比例,也足以能让他们有主动出击的底气。然而遗憾的是,这个千载难逢的大好机会,就被一心一意避战保船的德国海军给白白浪费掉了。等到舍尔提调公海舰队的1916年,虽然德国可供驱驰的主力舰增加到了22艘,但英国人手中的同类型舰艇却增加到了整整40艘,其中5艘女王级更是装备了8门15英寸巨炮!即便是好斗如舍尔,此刻也是没有了任何与之正面血拼的想法;如果他在日德兰海战中知道英国人是倾巢而出的话,早就撤退闪人了。

虽然这一位面的情况较历史有了极大程度的改变,但德国海军所应当采取的策略,同样是在战争初期对英国实施先发制人的打击。一旦迁延日久,不仅被封锁的德国会出现物资缺乏的情况,美国也会因为他们那与英法变得一损俱损的经济联系、而被绑上协约国的战车。而在战时经济的情况下,以陆战为主的德国,在造船速度上显然远不及英国;时间拖得越久,情况对德国海军而言就越是不利!

当清英整理词句,将提尔皮茨的心中症结娓娓道出之后,这位一手将德国海军推向世界第二宝座大洋舰队之父,脸上满是欣慰、感慨、失落和痛苦之色。他长长叹了口气,道:“在帝国决定于摩洛哥问题上发动战争的那一天起,我就建议公海舰队应该立即出击。‘风险舰队’的核心精义,就是要让敌人承受不可承受的打击,在对痛苦的恐惧中孕育和平。而我们尊敬的皇帝陛下,却将这些战舰当成了他的私人珍藏品,就是舍不得让它们去和英国人血拼。波尔、米勒这两个全身加起来都没有我一根小指头强的白痴,竟也对陛下的这一行为大加支持。这种形式的‘存在舰队’,只会让英国人尝不到战争的痛苦和风险,助长那些战争贩子们继续与我们为敌的信心,对我德意志完全是百害而无一益!”

ps:感谢书友yinyu1990和zhouyu1976的打赏~~~

第二章到,大家给点订阅聊以鼓励吧。。。。。

第393章暂时的蛰伏

“如果帝国海军在决战中被皇家海军所重创甚至是毁灭,以陆军为支柱的德意志,并不会因此而遭到动摇国本的打击。而如果我们能与英国海军拼成两败俱伤,甚至将其重创的话,则是英国这个严重依赖海洋的国家所无法承受的重击!即便是造船工业强如不列颠,也不可能像拿破仑时代一样在短时间内重建一支以无畏舰为核心的舰队;而失去了舰队的他们,也将无法保证海上运输线的安全。”幽静的房间里,响起了清英那略带磁性的平静声音。

提尔皮茨喟然叹道:“正是如此。陛下他只看到了公海舰队的打造没有让英国人保持中立,就对‘风险舰队’理论的有效性产生了怀疑;却不知道正是由于帝国海军的不作为,才使得‘风险’一词失去了意义,才让伦敦那些战争贩子们敢于将战争继续下去!如果我们能主动进击,与英国人展开血战,整体局势绝对将是另外一番情形。然而可惜的是,陛下、首相、以及其他的军政大员们都不主张将舰队投入决战中去,我一个人也是无力改变了。”

清英心中了然。与英国的体制不同,提尔皮茨这位海军国务秘书,既不是海军大臣丘吉尔那种由政府派来、并对海军进行绝对管理的人物,也不像英国第一海务大臣那样,能直接统筹海军的作战计划。提尔皮茨的主要工作,是在国会中与那些反对拨款的国会议员们作斗争;至于制定作战计划,就和他一点关系也没有。他只是一个有着重要影响力的海军作战计划的咨询者而已。

“殿下。您是能完整理解我的风险舰队理论的人。完全可以说服陛下取消避战保船的不智国策。”提尔皮茨似是发现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眼中的神色也变得期盼而渴切起来,“如果英国能因此而退出战争,则无疑是再好不过的结局了!”

面对提尔皮茨那张满是期待之色的脸,清英却是微微摇了摇头,道:“元帅阁下,请原谅我现在不能接受您的要求。实际上,从当前到未来的三个月时间里。都不是公海舰队与皇家海军进行最终决战的最佳时机。”

提尔皮茨愕然道:“殿下,这却又是什么缘故?”

“从国家战略上而言,帝国海军的确是应该立即出击,争取通过对英国海军的重创来改变战局。但从战术角度来看,现在却并非是舰队决战的最佳时候。”

清英微微一顿,而后说道:“半个月前爆发的赫尔戈兰湾海战,给予了我们以宝贵的经验教训。以海因里希亲王命名的装甲巡洋舰的炮座被英国战巡击穿,险些引发弹药库殉爆;为了避免类似事件再度发生,当前除了潜艇和鱼雷艇之外,公海舰队中的所有战舰都在对防爆门和提弹系统进行整体改动。因此。我们必须等到这些改造全部完成之后,才有继续出海战斗的底气。”对于这一点。清英心中其实也满是懊悔之情。自己为德国海军的实力提升做出了广泛而深远的努力,到头来却居然忘了这一最重要的改进。

事实上,一战德国战舰的抗沉设计,并非从一开始就滴水不漏。在1915年初所爆发的多格尔沙洲海战中,“赛德利茨”号战巡就险些因炮塔被毁而被引爆弹药库,全靠一名水兵的舍身相救才幸免于难。根据这一经验,返航后的德国舰队全面改进了提弹系统和防爆门设计,这才造就了日德兰海战中德国战巡的不沉威名。如果不是德国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