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风帆战舰-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郑成功刚重生领军那会儿,也是经历过这些。现在轮到他独自领军,从新兵走来的他当然知道这些新兵此刻的心态,更加清楚这样的后果。

    现在看到新兵的心态变化。

    郑成功当即下马,在部队当中来回地巡视,一边巡视一边满嘴污言骂着,甚至一些还习惯地一巴掌抽过去。

    “你们这帮小样的,抖嗦个什么!怕个鸟,老子半年前弃笔从戎,就敢在战场上拿着刀去跟敌人拼杀了,现在还不是照样活蹦乱跳。”

    “握紧你们的刀,等下进攻的时候,跟着大部队玩前冲就行,知道了吗?”

    ……

    看到一直恶魔般训练着自己的大将军,用习惯性的手法教训着自己。

    让这些傍徨、害怕的新兵找到了主心骨,他们慢慢地静下来,不再害怕了。

    看到新兵差不多缓过来,当下郑成功没有再犹豫,一声令下。

    战鼓声隆隆地响起!

    攻城!

    郑成功亲眼看过这个时代用火炮攻城后,终于明白为什么明清时候,有了火炮还要用人命堆上去的蚁俯攻城法了。

    这个时代的炮弹几乎都是实心弹,三磅六磅的火炮,一炮打过去,只能打城墙一个凹洞。

    面对厚厚的城墙,没有百来发炮弹,根本不能将一个城墙砸开。

    而且这个年代的冶金技术很落后,制造的火炮没办法承受连续的发射。

    连续开十几发就可能炸炝了。

    而且这火炮的操作,让郑成功看的很是蛋疼。

    这个时代的火炮是退式前装滑膛火炮,发射一次以后,必须灌水入炮膛,熄灭火星,用绑着干布的木棒伸入炮膛去擦干,再填入火药,助燃物,塞进去炮弹,然后再点放。

    一个流程下来,就算最熟练的炮手也就是两分种才能发射一次。

    而且每发射完一次,炮架在火药的后座力下都会严重偏离原有射击位置。

    需要操炮手双手去推拉,将其复位后再装填,再次设定方向角和仰角的步骤,最后再发射。

    看完后,郑成功对整套火炮发射流程的评价是,威力可以,但相当烦琐,攻城池还好点。

    虽然三磅六磅的火炮重达1-2千公斤,但只要有足够的蓄力还是可以拉到战场来轰城池的。

    但想将它们拉去野战就操蛋了,炮体笨重,无法迅速转移阵地不说。

    操作一座火炮需要三四个人通力合作,然后花上两三分钟发射一枚炮弹。

    实心弹一条直线,加上落地后的弹射,说多了也就干掉十几个人。

    两三分钟内,普通的马能跑两千五百米左右。

    火炮发射了一两次,骑兵就冲到你面前了,如果没有安排强力的防守,那等于买一送一,即送给对手一座火炮还添上几名操炮手。

    郑成功在心中盘算着,如果想要完全克制骑兵的话,就需要一种射程不需要太远,但威力一定要够强,发射速度也要够快的火炮。

    这样才能形成饱和攻击,才能对骑兵产生毁灭性的杀伤力。

    只是看过仿西夷大炮的操作后,郑成功怀疑这个时代到底能不能制造那样的火炮。

 第六章 海澄战役(三)

    郑成功尝试了用火炮轰城门,但知道有敌人来,海澄总兵赫文兴早早就叫人用横石堵上了城门。

    一看撬不开城门,郑成功只好让火炮压制清军的弓箭手,命令甘辉率领着八百名士卒试探性攻城。

    前锋士卒在甘辉带领下个个将盾牌举到头顶前,然后以散兵形式快步向城墙冲。

    百来名士兵扛着数十座新制造的云梯紧跟其后。

    城墙上,清军的海登总兵赫文兴看到郑家军已经进入攻坚射程,手一挥,“放箭。”

    “张弓……放!”弓箭营的几个军令官用拉长的声调喊道。

    在军官的喝斥下,清军弯弓搭箭,一支支锋利的箭镞从墙头上射下。

    清军令官手臂挥下,鼓声响起,号令发出,弓箭射出,如此节奏,短时间内,已经射出五六轮箭雨了!

    利箭顿时如暴雨般带着死亡的尖啸声从天空急促而下,借着高空坠落的强大惯性,锋利的箭头轻易的射穿了盾牌。

    冲在前头的郑家军顿时如下饺子般纷纷倒在地上,前进的速度也因此慢了几分。

    不时的就有郑家军士兵被射中,发出凄厉的惨叫声倒在血泊中垂死挣扎。

    当中有几个新兵因为受不了这血腥的场景,转身就逃。

    那几个新兵刚跑回来,就被宪兵当场斩杀了。

    宪兵拎着首级,在阵前大声喝道,“临阵退缩者,斩!”

    刚斩下的首级血淋淋往下滴,面对着这血的教训,郑家军的士兵才对军法无情有了深刻印象。

    艰难地冲过箭雨,郑家军的士兵跑到了城墙下,那些云梯刚被竖起来。

    就有着士官领着士兵攀登上去。

    还没跑到一半,城墙上已经有石头重重砸下,幸运地脑袋开花,当场死亡。

    不幸地却是断了手脚,在城墙下发出临死前的哀嚎,让人听着毛骨悚然。

    还有得就快要爬到城墙了,被清军用竹管、铁枪将云梯推开。

    云梯上的士兵们惨叫着,就从高高处摔在地面成肉饼了。

    看着眼前这一幕,郑成功脸上依旧冷漠,可内心却是揪心的痛。

    这些人可是自己看着他们参军,陪着他们一起训练的士兵啊!

    现在却是因为自己的命令,就将他们派到战场,踏上了死亡的道路。

    他们都是因我而死的!

    看着一个个熟悉的面孔倒下,郑成功死死地咬着嘴唇,左手拉着的马绳因为太过用力,已经勒出了数道血痕。郑成功强忍着没有下令鸣金退兵,因为

    慈不掌兵!

    战场上从来不需要仁慈,虚假的仁慈只会让军队的伤亡更加惨重。

    战场上一些士兵的牺牲是为了让更多的士兵活下来,是为了能获得最终的胜利。

    而能让更多的人活下来,就只有一个办法,打败敌人,获得胜利。

    郑成功强迫自己抬头看着战场,他是主帅,他需要冷静的去观察局势,找出敌人的破绽来。

    攻了几次,大致了解了海登城的守城部署,郑成功下令鸣金退兵。

    郑家军听到退兵的鸣金声,前锋扶着轻伤者顿时如潮水般退下来。那些没有退下来的,也就再也不能回来了。

    战后清点,郑家军损伤惨重,八百名士兵,一个时辰,损伤了差不多两百来人。

    听着数字,郑成功就是一阵心痛。

    如果能偷袭的话,郑成功一定不会选择攻城。

    自故以来攻城是最辛苦也是死亡人数最多的。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只是既然海登已经有准备,那想必也向外派出了求援。

    郑成功是要抢在满清援军到来前攻克海澄,这样才有可能占领海澄。

    现在郑成功缺的是时间。

    如何来摆脱这种局面呢?郑成功头疼的想着。

    从城墙守军人数上可估算的出,现在海登城内大概有四五千清军,清军将领也是个善守的。

    看来征南大将军多罗贝勒博洛回京时,不仅将大部分清军都带走了,同时也带走了大量的火器。

    城墙上明显没有火炮的踪迹,城墙上的火统也稀少。

    不过也是,满清八旗当中火统最多的是三顺王孔有德的部队,现在三顺王还在攻略湖广。

    满清八旗重视火炮,但对火统却是很不屑,他们更加相信弓骑。

    海登没有火炮多少也算个好消息,只是那些个弓箭手却是个麻烦,带给郑家军伤亡最大的也是他们。

    探出了这些信息,郑成功驻军扎营,摆出一副长期围攻海登的准备。

    但当天夜里,郑成功就派出一千名士兵,在余宽带领尝试半夜偷袭攻城。

    海登总兵赫文兴却是一名良将,就算白天轻松守住,夜晚任然没有放松,亲自带兵巡逻。正好也遇到余宽的攻城,他沉着应对。面对黑夜看不清城下情况,他下令将收集而来的油倒下,然后一把就将城下的郑家军烧伤惨痛。

    余宽无功而返。

    夜袭不成功,郑成功采用了林习山的计策,展开疲劳战术。

    将士兵分成三队,隔几个时辰就派兵去装出攻城模样骚扰海登守卫。

    海登总兵赫文兴被戏耍两次后,就不再上当了,他将守城士兵也分作三队,一队留在城墙上看守,另外两队就睡在内城墙下面,无赫文兴的命令只顾睡觉,不用理会。

    郑成功隔天看到城墙上的守卫精神依然饱满,就知道疲劳战术没哟偶效果。

    那天晚上,郑成功就变骚扰为真的强攻,除一千多士兵看守营寨,剩下的四千多士兵全部投入进攻。

    海登一时间是被郑家军攻的措手不及,差点就被郑家军攻占了城墙。

    但在海登后两队登上城墙,支援下,郑家军最终还被赶下了城墙,攻城再次失败了。

    在三番四次攻城失败中度过了两天,虽然郑成功一直避免强攻海登,但士兵的伤亡依然上千了。

 第七章 海澄战役(四)

    在三番四次攻城失败中度过了两天,虽然郑成功一直避免强攻海登,但士兵的伤亡依然上千了。

    看到自己伤亡惨重,郑联却还在享乐,郑成功怒气冲天的派了郑泰询问郑彩,两军到底还要不要同盟了。

    郑彩听到忙派了曾德安抚郑成功,同时施压郑联前来应战。

    在郑彩的强压下,郑联今天才带着那五千兵马来助阵。

    只是“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果然是至理名言。

    之前捣乱了自己的偷袭计划不说,当天下午,两军联合攻城,本来说好郑成功负责南门和东门,郑联负责西门,围三厥一。

    可是郑成功刚集中全军的弓箭手、火统兵上前压制城墙上的清军,好让步兵能比较轻松攻城时,那边郑联就被溃败了。

    郑联自持两军有一万多兵马兵马,清军不敢出城应战。

    于是没有先行派遣精兵压镇,而是直接就一窝蜂的将五千兵马派去攻城。

    清将赫文兴看到这种情景,立马下令放下吊桥,亲自领着五百骑兵自北门出,绕过杀入郑联军中,见人便杀。

    郑联的攻城队伍那想到赫文兴敢率兵出城进攻,登时乱作一团,四散逃开。

    清将赫文兴可不是郑联那个白痴。

    擒贼先擒王!清将赫文兴没有理会那些个士卒,领着骑兵冲人群,直杀向郑联。

    郑联在上千名亲兵的保护下,却是害怕地自个先逃了,这下群龙无首的郑联军顿时溃坝。

    只是溃败也没什么,但好死不死地郑联没有领败军退守营寨,而是慌乱中跑到郑成功的中军来了,更糟糕的是尾随其后的正是满清将领赫文兴率领的五百骑兵。

    郑联一马当先地冲向郑成功的中军,除非郑成功想跟郑彩死拼过,不然他又不能一刀就将郑联砍了。

    幸好郑成功当机立断派出了虎贲营前去纠缠清军骑兵,放郑联入中军后,让虎卫营死守在军前,至于郑联那些个败兵,郑成功喝令他们绕过中军跑,不听令者,斩!

    连斩了百来名不听令者,才让郑联的败兵不敢再冲中军了。

    可就这样,郑成功的中军也给搅和一团,清军趁机杀伤了郑成功百来人,当中虎卫营就伤亡了一百多人。

    后来赫文兴见郑成功稳住了阵型,再无机可趁,才率骑兵退回城内了。

    出了这种事,郑成功哪还敢再让郑联的兵帮忙,全打发他们去砍树制造攻城器械了。

    三天过去了,海登还稳稳地掌握在清军手中。

    郑成功苦思良策时,早已经四下散出去的探子带来了一个令郑成功更加头疼的消息。

    从漳州来的清军援军还有两天就快到了。

    该死的郑联,耽误军机不说,差点冲散我中军,坏我大事我都没跟他计较了。

    如果看到那个操蛋,郑成功就想直接给他一拳。

    郑彩、郑联那边不做幻想了,还有两天清军援军就到了。

    郑成功寻思道,看来不强攻是不行了。

    海登城内外,鼓声如雷,人声如沸。

    今日,郑成功已经决定不留后手,除了些探子,全军攻城。

    是成功还是失败就看今天了。

    全军的弓箭手、火统就站在城墙不远的地方冒着箭雨拼命地压制清军,可站在高高的城墙上清军弓箭手、火炮占据优势,郑家军的弓箭手、火统兵死伤惨重。

    弓箭手们的牺牲换来了步兵没有大伤亡就顺利冲到城墙下,架起云梯。

    城墙下密密麻麻的郑家军士兵正在蚁附登城,后面是一班班的士兵准备随时补充,城墙上大石、滚油、金汁等如雨直下。不时就有郑家军士兵惨叫从城上、从云梯跌死,转眼就给后面的士兵淹没。

    咚咚咚,数十名虎背熊腰的壮士推着一辆巨大的冲车正在撞击着城门,撞车没撞击一下。

    “轰!”擂木像巨大的铁锤撞击在城门处,发出震耳欲聋的一下巨响,城门连带着城墙都在摇晃。

    城门两旁,两三辆冲车已经给守城的清军用油火烧毁的正被郑家军推倒在一旁。

    郑家军、清军正在来回争斗城墙的控制权,人人眼睛血红,脑中似是只有一个简单的目的,就是以任何手段把来进犯的敌人堵住和杀死。

    墙头上伏尸处处,将城墙染得一片血红,殷红的鲜血不住添加在变得焦黑的血迹上,眼前所见有如人间地狱。

    但谁都没空闲去理会这地狱,郑成功不断增加兵力。如果在伤亡惨重下,还不能攻克海登,那这次自己就是亏大了。

    郑成功也顾不得事后郑联会作何反应。

    郑成功强行夺过郑联军的控制权,令他们对其他城门假作佯攻,以分散清军的兵力。

    郑家军潮水般的攻势,让满清守将赫文兴疲惫不堪,郑家军几次攻上城头,都是靠着他带领亲兵赶去堵抢眼,才堪堪守住海登的。

    海登城门破坏的厉害,塌陷的缺口,满清却无法抢修,能战的清军已经全部在城墙上跟郑家军厮杀着。

    只差一点,就可以攻下海登。

    郑成功看到城门的有倒塌的迹象,于是大声喊到:“城门快破了,先入城者升一级,赏银千两!”

    听到郑成功的封赏,郑家军们无不拼命向前。

    “哄”的一声,城门在冲车的连续撞击下,终于被轰开了一个缺口。

    那些正卖力想攻入场内的士卒一看城门被打开了一个缺口,顿时蜂拥而入,踏着尸体奋力向内杀去。

    看到这一幕,郑成功一直绷着的心松弛了,总算可以拿下海登了。

 第八章 海澄战役(五)

    正当郑成功想着入城时,城门处却风云突变。

    海登总兵赫文兴在城门倒塌之时,派出了他最后一张底牌,五百骑兵。

    在最辛苦的时候赫文兴都没有派他们上城墙作战的五百骑兵,此时蓄积了马力从远处奔驰过来。强大的冲击力顿时就像一辆开足了马力的推土机般将城门的郑家军强行撞出了城外。

    夺回了城门,海登总兵赫文兴紧接朝着自己的亲兵喊道:“快,趁现在将所有的柴火、油都倒进城门。”

    一个亲兵提醒赫文兴,说“将军,城门还有我们的骑兵?”

    海登总兵赫文兴瞪着那些亲兵,吼道:“没听清命令吗,去啊!”

    现在都什么时候,还顾虑那些干什么。

    无数的柴、油被赫文兴的亲兵以及之前强行征调来的青壮倾倒在城门,然后一把将整个城门烧的通红。

    在油的助威下,火势蔓延,一些还没有冲出城门的清军骑兵瞬时被火龙卷进,熟了。

    可有更多拥挤在城门及附近的郑家军死在了这场大火中。

    清军、郑家军惨叫声此起彼伏,此时,烈火下的海登城,活像一个修罗地狱。

    “报……”

    这时,一个郑家军的骑兵探子从远方飞奔而来。

    探子跑近后,一下马,单膝跪地喊道:“报大将军,清军援军今日急促行军,还有半天即可到达海登。”

    半天即可到达海登!听到这个消息,郑成功如五雷轰顶般颓唐了。

    郑成功仰头望着海登城,强攻了一天,此时已经是晚霞满天云。

    城门外,清军骑兵看没有退路,拼命地往外突围。

    城墙上,海登总兵赫文兴一边重新集结士气大振的清军杀退郑家军,一边组织着青壮趁着火势的阻拦,想用沙石重木将城门口堵死。

    自己拼到最后,还是难逃一败么?

    不,绝对不行。我郑成功可是要名垂青史的民族英雄,怎么能在这里就失败!

    郑成功急举起宝剑,怒吼道:“我郑家军只有战死没有逃跑的胆小鬼,杀!”

    说完,郑成功一把抢过亲卫举着“招封大将军”帅旗,举着,骑着马冲向那个缺口。

    甘辉、陈辉等领将看到眼睛都澄了出来,这个大将军简直是疯了,哪有主将亲自冲锋的。

    只是现在郑成功都冲出去了,想拉都拉不住。

    甘辉、陈辉等将急忙跟着郑成功虎卫、虎贲两营冲击城门缺口了。

    他们边冲边喊:“郑家军只有战死的没有逃跑,杀!”

    看到大将军扛着帅旗亲自冲杀,郑家军的士卒停下脚步。

    大将军都亲自冲杀,自己这些小兵有什么好怕的。

    原本因为撤退锐减的士气。看到大将军如此英勇,原本有些低落的士气顿时高涨起来,

    郑家军齐声吼道:“郑家军只有战死的没有逃跑的,杀!”

    城内清军士卒看到郑家军退了,正以为安全了,准备收拾砂石填补缺口。

    海澄城毕竟不能跟泉州、南京那些大城比,城门小。再加上前几天守城,滚油、柴火都消耗的差不多饿了,现在火势不大。

    郑成功暴喝一声,跃马越过火墙,冲进了城内。

    那些清兵看到顿时惊恐万分,纷纷躲闪。

    郑成功此时也顾不了很多,就如同猛虎一般,横冲直撞,杀散着这些清兵。

    紧随的郑家军看到郑成功杀进城内了,也硬生生地冲进火墙,杀入了城内。

    越来越多的郑家军杀入城内,郑成功大声喝到“赫文兴,你已败了,还不投降,更待何时?”

    赫文兴没有理会郑成功,厉声说道,“跟本将军将反贼赶出去!”

    赫文兴领着亲兵杀过来。

    见到赫文兴不肯投降,郑成功忙策马迎上去。

    郑成功的坐骑狮子骢,是花千金买下的千里马。

    片刻间,郑成功就冲上去,抡起宝剑,一招力劈华山砍向赫文兴。

    赫文兴连续守城三四天,早已疲惫不堪,郑成功这借马势的力劈华山,重重的砍在他的枪杆上。

    赫文兴顿时承受不住,身体一倒,狠狠地摔在硬地上。

    赫文兴感到自己全身的骨头几乎都要被撞散架了,眼前金星乱飘,晕头转向。

    郑成功喝到,“将他给我绑了!”

    “是,大将军!”

    后面跟上的虎卫营的士兵忙将赫文兴四花八门的捆绑住。

    看到对方主将被擒拿住,郑成功举起宝剑,大声喊道,“你们主将被擒了,赶快投降!”

    随着郑成功的喊话,郑家军的士卒也不断喊话。

    “你们主将被擒了,赶快投降!”

    “跪地投降者免死!”

    看到海澄总兵赫文兴被绑,帅旗掉落,海澄的士卒顿时失去了斗志。

    有限的几个反抗被郑家军无情的砍死后,那些清军士卒更是胆寒饿了,被人喊话投降时,这些人立马就选择了投降。

    看到一幕,郑成功松了一口气,终于将海澄城拿下了。

    甘辉、洪旭看到清军投降了,忙围过来对郑成功亲自冲阵的做法表示了大大不满。

    对于这些劝说,郑成功虚心的接受,表示以后都不会了。

    但郑成功心里却是不以为然,现在势单力薄,有时候不亲自冲锋鼓舞士气怎么行。

    刘备在没有凑够五虎将时,不也是经常亲自上阵吗?

    想不用自己亲自冲阵这么辛苦,也只能是发展起来,手下能臣猛将多,才有可能!

    郑成功走入海澄城,观看着城内的情况。

    海澄在明代时期是对外贸易的著名港口、闽南一大都会,素有“小苏杭”之美誉。“市镇繁华甲一方,港口千帆竞相发”是其生动的历史写照。

    明初漳州平原的粮食与经济作物生产进入黄金时代,以纺织业为代表的手工业迅速发展,造船业和航运业相当发达。九龙江上游的南靖、平和等县和九龙江北溪上游的漳平、华安以及汀州府地生长的大量亚热带雨林,为九龙江下游修舶造船提供廉价的材料。早在宋代,月港与福州、兴化、泉州并称福建四大造船地,到了明初成为著名的“福船”制造地。

    看着城内林立的商铺店面,郑成功点了点头。

    不错,不枉费我下死力攻下海澄城。

    走着走着,突然听到一阵喧哗、打砸声。

    郑成功顿时沉下脸来,严厉地说:“我三番五令地告诫将士,不许扰民,打砸抢夺。那个部将竟敢违令的。军法官去看是是哪个部队的,竟然顶风作案的,给我严惩,以儆效尤!”

    随同的军法官顿时抱拳回应道,“诺!”

    不一会儿,那个军法官就跑回来,在郑成功耳边轻声说道,“大将军,不是我们的将士干的。定远伯郑联的部队进城后,在抢夺百姓的钱财。大将军,你看要不要抓起来!”

    郑成功听到冷着脸,说:“走,回县府!”

    这次海澄之战,虽然是郑成功和郑彩两兄弟联手攻打,但这是出于利益上的考虑。

    再加上当初郑成功用刀子架着郑联,强制地夺走了他的军队指挥权的事,更是让郑联恨郑成功入骨。

    不过就算两人如此的讨厌对方,在清军的压迫下,也只得压下火气,不敢火拼,以免给清军个个击破的机会。

    事后进城时,郑联重新掌控了军队,立马让全部士兵保护着自己,抢先攻占府库,抢夺库银。

    眼不见为净,郑成功也没心情理会郑联。

    听到库银被抢夺完后,郑成功立马派人告示郑联,东西拿到手了,就早点滚蛋!

    郑联也不想跟郑成功见面,将库藏抢的干干净净,顺带将海澄的百姓抢夺一番,士卒的腰腹都充饱了,就上船回厦门了。

    看着干净的可以饿死老鼠的府库,郑成功苦着脸。

    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一切都要靠自己才行!

    “郑彩、郑联两兄弟,你们给老子等着。总有一天,老子要连本带息讨回来。”郑成功狠狠的说道。

    清军援军看到海澄被攻克了,郑家军又严阵以待,知道是没办法再夺回来,退回去了。(喜欢的话,给下票、收藏下、支持一下!)

 第九章 赫文兴

    打下了海澄,郑成功的干劲更加充足了。

    连着几日,郑成功都在府衙内批阅着一堆的公文,郑成功的旁边路振国等人,也不停的给郑成功讲解着、叙说着政事。

    现在手下根本就没有几个能独当一面的,也没有特别优秀的政治或者军事上的人才。

    很多事情,郑成功都要一肩挑。

    郑成功发觉攻下海澄以后,每天一睁眼,那就是忙。

    忙的郑成功都不知道自己在忙什么了。

    只是觉得这事太多了,什么都得管,粮草、整编、训练等,什么都不能放下,一天当两天用,都嫌不够。

    不过,就算这样,郑成功心里还是痛快地。

    忙碌总比闲的发慌好,忙证明自己正在发展中,这心里也踏实。

    不像之前那般总觉得心里没底。

    这有这样勤奋苦干,郑成功才觉得能尽快完成自己的梦想。

    只有打倒了满清,自己再不用担心性命安危!才能实现重振中华的梦想!

    从海澄战役可以看出,对抗清军,郑家军最大的问题是骑兵。

    在机关枪没有出现前,骑兵一直是各国常备的兵种。

    就算到二战时期,骑兵仍然作为陆军的重要兵种建制之一。

    在这个连步枪都没有,只有火统的时代,骑兵更是无可匹敌的战争利器。

    正面冲阵、迂回牵制、千里偷袭等这些都是骑兵的拿手好戏。

    重步兵在正面能对抗骑兵,但骑兵一旦跑起来后,只能在背后吃灰尘了。

    这个时代真正能压制骑兵也只有骑兵。

    华夏适合用来当军马的主要是河西走廊的河曲马与蒙古的三河马、新疆的伊犁马;

    至于云南的滇马耐力是好,负重登高也很厉害,作为山区畜力算是良马,但滇马腿短,跑不快,作为战马它就不适合了;

    河西走廊的河曲马挽力强,能持久耐劳,对高寒多变的气候环境有强的适应能力,对一般疾病抵抗力强,能当挽马也可以当军马用。

    蒙古的三河马外貌清秀,体质结实,动作灵敏,奔跑速度快、耐力好,能粗养,最适合当轻骑兵用;

    当年蒙古能纵横欧亚大陆,就是依靠三河马的耐力好,用放风筝战术和千里奔袭战术建立元朝;

    新疆的伊犁马外貌俊秀,体格魁伟,抗病力强,耐粗放,适应性强,不易受惊,冲击速度快。适合作军马,因为个头高大,步伐较大,适合作重装骑兵使用。

    满清席卷了北方,军马的三处来源蒙古、河西走廊、新疆都被满清牢牢控制住。

    没有骑兵的话,那只能靠重步兵在前面顶,弓弩手和火器手在后面射击了。

    可这个时代的火药根本就不行,没有ntn之类的,威力并不足于逆转步兵对抗骑兵的劣势。

    尤其号称是战争之王的重炮来说,更是不入流。

    如果要想发展,必然要跟清军抢夺那些军事、经济重镇。

    攻城时就只能拿人命去填。

    这对人少粮少的郑家军来说,根本就是不可能实行的。

    现阶段来说,郑家军最主要的任务是想尽办法多搜集重火炮,最好是要能找到能铸造火炮的工匠改良下。

    这个时代的火炮在郑成功看来还是太过笨重,威力也差了点。

    郑成功希望能找到工匠来改良一下,好提高郑家军的整体战斗力。

    在纸上写上火器、骑兵等几个大字,郑成功放下笔,背靠在椅子上,伸了个懒腰。

    这时,一名虎卫营士兵急奔到厅外,跪地禀报道:“参见大将军!”

    郑成功微一抬手,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