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风帆战舰-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着将手中一直挥舞的东西,大力扔向郑家军。
东西砸在一个铁甲军士兵头上,将他砸的头晕目眩。
那东西落在地上翻滚了几圈,一头还冒着火苗。
铁甲军不由地低头看向那物品,一个圆圆的弹体后面结着一根粗粗的麻绳,很有点中国古代流星锤的味道。
只是为什么一头还冒着烟,很像我军使用的手榴弹!
手榴弹?!
还没等铁甲军反应过来时,冒着火苗的马尾手榴弹砰然爆炸。
在巨大的冲击波作用下,上百枚碎片钢珠飞向四面八方。
就算身穿铁甲的士兵在这爆炸的冲击下,也是身中数枚钢珠,惨叫着扑通摔倒在地。
不少甚至是五官出血,直接被震死了。
铁甲军一时不备,密集的阵型就在一片爆炸声中松散了。
清军骑兵趁势冲入,郑家军前军顿时陷入一阵混乱中。
温热的鲜血喷洒在鳌拜的身上,凶残的面孔,更如厉鬼一般的凶恶。
“杀!”
鳌拜大吼一声,手中马刀狠狠斩落。
人借马势,刀借人力。
只听咔嚓一声轻响,当前的一个铁甲军士兵就被人劈断了头颅。
“杀!”
跟随冲进来的清军骑兵也是凶狠,刀刀致命,人马冲杀过去,只留下一地的尸体,不见一个活人。
看着清军骑兵在肆意的屠杀自己的士兵,郑成功双目崩裂,死命吼道:“铁骑镇给我上,一定要将清军给我挡住。上!”
第八十三章 血战(中)
南方想培养一只铁骑不容易。√々々√
一般情况下,郑成功令骑兵出战,都是以骚扰、或者从后追杀逃兵为主。
现在郑家军形势危急,郑成功也顾不上那么多了。
随着郑成功的喝令,令旗晃动,战鼓声响;
郑家军右阵的两千铁甲骑兵、三千风狼骑兵随着鼓声,从慢跑开始发力。
五千郑家骑兵经过热身,撒开步子,勇猛地全力冲向清军中营。
两千铁骑镇骑兵全部举起了长矛,摆好了冲刺的姿态。
铁骑镇成锥形冲锋阵型,如同一个巨大的箭头,以一往无前的气势向清军冲过去。
在箭头的尖锐王起棒怒吼道,“杀!”
看到郑家的骑兵杀过来,清军的骑兵分出一部分前去阻拦。
看到越来越近的敌人,双方的骑兵都尽力握紧手中的兵器,身嘶力竭地怒吼起来。
两千铁甲骑兵力若千钧的冲击,可不是清军那些轻骑兵的棉甲可以抵挡的。
修长的骑矛让郑家铁骑率先将对手刺下马,清军骑兵先头的士兵顿时就像被铁锤重重撞了一下,纷纷摔倒在地。
铁骑兵一开始就狠狠地给了清军一抽子。
敌人被刺下马,木质的骑矛也爆裂了。
郑家铁骑纷纷扔掉骑矛,抽出自己的马刀继续冲向敌人。
一下子,双方高速奔跑的战马都狠狠地撞在一起。
巧匠打造的郑式马刀,轻薄的刀身不减刀的锋利,一刀划过,就是一条生命的终结。
铁骑兵视死忽如归,无视清军的刀剑,以命拼命的方式,从中撞断了清军骑兵对郑家前军的冲击。
郑家铁骑硬生生地撞开了一个缺口,顿时跟随其后的三千风狼骑顺着这个道缺口冲进去。
冲!冲!冲!
郑家骑兵拼命地向前冲。
军令既下,使命必达!
郑家骑兵不去想为什么,不会考虑自己的处境,更加不会考虑逃。
我是骑兵,高傲的骑兵!
在骑上马的那天,国姓爷就说道:骑兵是为进攻而生的,一生的信念就是向前,义无反顾的向前。
用冲击力撞碎一切阻碍,就算是死,也必须死在冲锋的路上。
将后背留给敌人是骑兵的耻辱!
铁骑兵在王起棒的率领下,拼命向前,他们要将清军骑兵从中截断。
风狼骑在姚国泰的率领下,如风一般掠过,收割着被冲散的清兵,坚定地护卫着铁骑镇的侧翼。
鳌拜看到满蒙骑兵竟然有被郑家铁骑杀败的迹象,顿时大怒。
大清铁骑不满万,满万不可敌!
怎能输给汉狗!
鳌拜怒喊道:“随我杀回去,让这些汉狗知道我们满骑的厉害!”
“是!”
满清八旗骑兵齐声喝到。
先头冲进铁甲军的满清八旗骑兵调转马头,向着铁骑镇杀入。
两支骑兵的交锋,已变成真正的短兵相接。
没有任何花哨,这里只有最纯粹、最简单的杀人技巧才能活的更长。
用最少的代价杀死你的敌人,敌人的刺中了你的腹部,你的刀就要割断他的头颅。
没有刀,用你的双手去嘞断敌人的脖子,致死都不能松开你的双手。
满身血污的王起棒,手持一柄郑式马刀围绕清军猛劈猛砍,尖锐的撞击声密集如雨。
此时他身上已经中了无数刀,左臂都被一个鳌拜斩断,仍然死战不退。
面目狰狞、狂吼连连的王起棒,猛看上去便犹如草原上择人而噬的恶狼。
鳌拜奋力格挡着王起棒的连续劈砍,心中已对这个近乎疯狂的敌手由怒而生畏。
仅论身手,鳌拜比王起帮还要厉害。
但那疯狂,鳌拜做不到。
那为求获胜能死战到底的疯狂!
兵器断了,可以再拣;战马倒了,可以徒步;手臂断了,右手仍然紧握马刀。
悍不畏死!
这是鳌拜第一次正面见识到郑家军的彪悍之处。
喊杀声、兵器碰撞声、号角声响彻天际,无论是士兵还是军官都在为郑家军的存亡拼尽最后的力量。
五千骑兵在将近三万清军骑兵面前,力量还是弱了些。
损失了将近四千多人的性命后,清军的骑兵硬生生的承受了郑家骑兵巨大的冲击力。
铁骑兵的冲击力渐渐减弱,速度也慢慢没有冲击力的铁甲骑兵陷入了清军骑兵的包围中,身负重甲的他们根本动弹不得,只能是死于乱刀之下。
为了胜利,也为了荣耀,后续的郑家骑兵没有退缩,依旧不计生死的前仆后继,一次次冲击清军骑兵。
他们用自己的生命为同伴创造出生还的道路,他们用自己的鲜血书写了一场灿烂的辉煌!
这是无比灿烂的一幕,也是无比悲壮的一幕。
隆隆的践踏声,震耳的碰撞声,以及滔天的马嘶厮吼声,汇成了一片响彻天地的死亡乐章。
郑家骑兵自杀性的冲击,生生地铸造了一道血肉防线。
无数的清兵、郑家军士兵的尸体组成了一道悲壮的残骸防线。
清军骑兵面对这道防线,也不得不缓慢进攻,绕了一个大圈。
郑成功趁着郑家骑兵用生命换来的这个宝贵的时间,聚集着因为给清军偷袭而溃败的士兵。
铁甲军重新列队排成了密集的方形步兵阵严阵以待。
清军的骑兵攻势暂缓,后面紧跟跑步前进的清军大军此时也杀到了。
看到眼前的一幕,洪承畴是一片惋惜。
为了今天这一局,洪承畴是愁尽了白头。
洪承畴可不是满人,他统领过明军,也率领过清军。
知道火器的利害之处。
为了能战胜占据火器之利的郑家军。
洪承畴再三思索,将天时地利都考虑进去了。
千里偷袭,利用风向,利用烟雾,再用马尾弹,到时郑家军必然乱成一锅粥,各自逃命。
这时清军在背后追杀,必然能令郑家军灰飞烟灭,郑成功手到擒来。
这一切,洪承畴都计划好了!
只是不同于以往的明军,郑家军士兵的军事素质,出乎洪承畴的意料之外。
他没有想到在这种情况下,郑家军士兵竟然真能不计生死,勇猛的冲向清军。
郑家军骑兵舍身冲击,形成了一道血肉墙壁,抵挡了清军后续部队的冲击,也保证了郑成功中营的安全。
洪成畴完美的计划出现了差错。
马尾是清军从屡次被郑家军杀败后,从逃兵当中了解到这种杀器,仿制了不少。
为了能顺利杀败郑家军,清军骑兵可是将马尾一次性都扔了出去,才将郑家铁甲军炸开了一道缺口。
现在马尾所剩无几。
可如今郑成功已经聚集散兵,重新设下防线。
洪承畴一时犹豫了,是该撤兵还是继续进攻?
为了能迷惑郑成功,这次可是冒着生命危险,一个决断将三府二十七城轻易送给了郑成功。
这次如果不能取胜,下次就再也没有那么好的机会,而且自己都有可能给人弹劾,被愤怒的顺治帝送上邢台。
众多思虑瞬间在洪承畴脑海中闪过,他知道无论如何都要拿下郑成功的头颅。
洪承畴下定决定,全然不顾一路奔跑过来的清军现在正疲惫。
领旗一挥,全军出击。
二十五万清军步兵在鼓声中向着郑家军杀去。
第八十四章 血战(三)
二十多万的清军,满山遍野的杀过来,呼啸的杀喊声直冲云霄。
那如排山倒海的气势吓得郑家军几个文官两腿发软,直接扑倒在地。
王忠孝急纵马跑过来喊道:‘大将军,清军人数众多,还请速速退避,以策万全!”
郑成功心头是一阵悔恨,悔不当初不听姚启圣之言。
如果甘辉的五万大军没有分散,如果自己不分兵的,何惧清军。
可现在不到六万的郑家军,却要面对二十七八万的清军。
以一敌五,能胜吗?
郑成功犹豫不决。
陈永华听到急声劝道:“大将军,不可!如果现在退的话,一定会给清军趁机追杀,到时我军就真的危险了!”
王忠孝忙说道:“清军有二十七万,我军现在有多少,能抵挡地住吗?大将军,快撤吧。再晚就来不及了!”
陈永华若若不敢回答,他也没信心能抵挡的了那么多清兵,只是觉得就这样撤退一定遭受重大损失的。
能退吗?
郑成功自问道。
看着郑家骑兵损伤惨重,清军骑兵还有将近两万多。
不行,这个时候绝对不能撤。
今天一定要杀退清军,不然日后就不再有郑家军了!
郑成功知道现在不是犹豫地时候,咬牙切齿地怒吼道:“是吾不慎,累众位陷此险境,明严之罪。我百死不得赎其罪!然!而今大难在前,众将士如不死战,难逃灭亡之灾!我等家小,也必遭受灾难。为今之计,为死战尔!杀败敌军,即为我等活路!”
郑成功拔出宝剑指着清军,怒吼道:“死战不退!”
一直守卫郑成功的警卫营将士听到齐声回应道:“死战不退!”
数万郑家军卒声同一人,“死战不退!”
气冲凌云的呐喊惊动长空,热血与豪情充溢在整个战场。
纵然你有百万大军,我有视死如归的斗志慨然以对,死生何惧!
“杀!”
惊天动地的鼓角,也掩盖不下郑家军数万士卒的狂暴呐喊声。
火炮率先开火,“嘣嘣~嘣嘣~!”
炮弹发射的巨响中,数百枚的炮弹破空而出,带着无比的威势,以千钧之力猛砸下去,令人望之骇然色变。
火枪兵也不甘示弱,枪弹密集如雨,带着凄厉的砰砰声中,吞噬着一茬又一茬清兵的生命。
郑家军的火器依旧犀利,清军步兵奔跑了一天也疲惫了,但人数上的巨大优势,让清兵坚信自己能取胜,就算在火跑的轰炸下,依然悍不畏死的往前冲。
很快冒着枪弹的清军就杀近了郑家军。
三十多万人马就在安庆城外六十多里的地方展开了厮杀。
已经近身厮杀的双方士卒浑如疯狂一般,狰狞的面孔,嗜血的低吼,赤红的眼眸,似乎恨不得能一口将对方吃掉。
狭路相逢勇者胜!
勇气、斗志并非凭空产生,求生的信念,正是两军士卒斗志的最大来源。
胜则生,败则死!想要保全自己的性命,想要全身而退、回乡与家人团聚,死战求胜是唯一的选择。
在这一刻,勇气已经转化为疯狂!
两军重重地撞在一起,在千里的战场里,十几万的人在为了生死做拼命搏杀,刀枪乱舞,血肉横飞。
清军虽然精锐,但是千里奔袭,已是疲惫之师。
郑家军虽然以逸待劳,但是人数处在绝对劣势。
这个时候,就看那一军能坚持下去,那一军先倒下了。
视死忽如归!
这是铁甲军的军训。
就算百战老兵刚选入铁甲军时,都必须每天大声背诵一百遍的口号。
年复一日,所有的铁甲军士兵都将这句话充斥在脑海中,印刻在心中。
“杀!”
甘辉不在,铁甲军现在是刘国轩率领着,他浑身浴血,长刀高举向天,声嘶力竭地狂吼道,“死战不退,杀!”
刘国轩刀锋所向,就是铁甲军冲杀的地方。
火红的战旗上,两把大刀交叉的图案昭示了它所代表的劲旅身份。
“死战不退!”狂暴地怒吼声中,铁甲军士兵那斩马刀组成的锋利刀林开始了滚轮式地冲击。
“咔啦~~!”伴随让人心寒的声音,数千把大刀整齐无比地先前斩,犹如咆哮猛兽的锐利獠牙,咬碎不自量力的敌人。
第一刀斩下余势尚未消歇,就抡起,第二轮的死亡刀锋又呼啸而下。
战斗在最前线的铁甲军死了,后摆的士兵二话不会上前,大刀斩下,随后又是第二刀……
滚轮一般发起的循环攻击,有如滚滚怒潮,生生不息。任何敢于螳臂当车者,只有被“刀林”碾过的命运。
铁甲军所过的地方刀光剑影闪动,鲜血飞溅,肢体乱飞。斩马刀刀刀致命,铁甲军冲杀过去,只留下一地的碎尸,不见一个活人。
“给鳌拜传令,带骑兵上,将那支敌军击溃!告诉他,不要堕了他满洲第一勇士的称号!”洪承畴眼中厉芒乍现,头也不回地对身后地传令兵命令道。
鳌拜听到洪承畴的命令,勃然大怒道:“如果我没有取胜,不用说,老子自个抹脖子自杀!”
鳌拜回身对着自己的手下怒喊道:“孩儿们,现在洪书生那个小样的,竟然瞧不起我们这些大清勇士,认为我们无法杀败那些汉狗?孩儿们,你们觉得该怎么办?”
“杀”
八旗俊旅齐声喝到。
鳌拜大喝一声,“好!孩儿们,随我杀!”
八旗骑兵在鳌拜的率领下,调转马头,就朝着郑家军,全力冲刺。
骑兵的钢铁洪流,那绝对不是血肉之躯可以阻挡的。
就算他们浑身的铁甲,依然承受不了那巨大的冲击力,时常被奔马撞地五脏六腑移位,甚至不少第一下就直接向阎王报道去了。
在清军将近两万骑兵的连续冲击下,铁甲兵再也保持不了完整的阵型了,陷入清军人海中,各自为战。
。。。
第八十五章 血战(下)
五千铁甲军人数实在太少了,根本无法覆盖那么大的防守面积。
“大山,带虎卫营上,绝对不能让清军冲过来!”郑成功眼中厉芒乍现,头也不回地对身前一直坚守的张大山命令道。
“大将军,虎卫营去了,您的安危谁来保护。”张大山着急地说道。
“只要你们能挡住敌人,我就没有危险!”郑成功淡淡地说道,随即微一摆手,“大山,去吧!”
“诺!”张大山瓮声瓮气地应声领命,躬身行了一礼后,大步如飞而去。
虎卫营的士兵都是从郑家军当中精挑细选的,除了誓死效忠吗,武力也是一等一的。
趁着还有不少铁甲军在前面顶着,虎卫军冲过从旁侧刺杀战马。
刀枪剑戟在寒风中厉啸,残肢断臂在血光中翻飞,鲜血为业已殷红斑斑的大地再添一层红赤色地毯。狂悍的喊杀声震动了天与地。
将近一万的虎卫营杀了过去,立马将溃散的防线重新组织了起来。
防线稳固下来,郑家军中的弓箭手在万礼的喝令下。
“嗾……嗾……嗾……!”箭矢如蝗,无休无止,一拨接着一拨地覆盖向飞弛的清军骑军。
随着距离的不断接近,箭矢力道越来越强。
两军相差两百步左右时,甚至能直接将清军骑兵从马上钉飞,不少战马被两、三支箭同时击中后,庞大的马身也竟然被射得直立起来,而后又重重倒下。
看着在郑家军誓死拼杀,竟然有将清军打退回来的的迹象。
洪承畴也知道现在两军比拼的就是毅力,谁先支撑不下去,谁就输掉这场战争,甚至输掉了南方归属。
洪承畴也不顾自己年老气衰,骑在马背上拼命大喊:“杀过去,杀过去,只要杀了郑成功,我们就赢了!”
“谁能杀了郑成功,官升三级,赏黄金万两!”
“杀啊!郑家军已经没有多少兵马了,杀光他们。”
……
有着奖赏的刺激,再加上清军人数上的优势,郑家军密集的防守镇外围一层层被消薄。
看到清军步步靠近,王忠孝他们着急了。
“如今情势紧张,大将军,一旦你有事,整个战局必将大坏……”王忠孝一激动腾地急拉郑成功的战马,想拉他撤退,边走边劝谏道,“还请大将军以大局为重!”
“大将军,王尚书说的正是!”辜朝荐长身而起,慨然说道,“大将军身负拯救百姓于水火重任,不能被拖滞在这里。请大将军速随骑军撒退,下官等愿率步卒殿后。”
“请大将军以大局为重!”片刻后,其他文官也相继苦苦向郑成功劝说道。
郑成功大怒喊道,“谁再敢言退者,斩!郑家军死生存亡就在此一战,望各将军奋勇向前,死战不退!”
郑成功跳下战马,一脚窜开鼓令兵,发疯私的大力敲响战鼓。
一直是在后军坚守的周全斌年轻气盛,最受不得激,他将头盔一把摔在地上,“死战不退!”
说完就领着自己的部下,朝着满山的清军杀去。
看到大将军亲自擂鼓。
“杀!”郑家军士兵怒吼,带着强烈战意的怒吼声冲天而起。
无数刀枪被高高扬起,而后狠狠地朝前方劈、刺下去。片刻之间,热腾腾的鲜血飞溅而起,染红了大地,染红了双方将士的身体……
郑家军和清军两军的士卒都红了眼睛,舍生忘死地拼命搏杀着。血肉模糊的战场上,无处不是战刀飞舞,长枪厉啸,战马嘶叫。
成千上万兵器以最大力气相互撞击发出的刺耳金铁交鸣声,数万军士鏖战时的怒吼声,浑厚猛烈的战鼓声,激越高昂的牛角号声,受伤痛苦下的哀号声……各种各样的声音交织在北风中。数里、乃至数十里开外都能听闻到这些震撼无限的声音。
连续拼命敲鼓一个小时,郑成功双手已经酸痛到,简直握不住鼓锤了。
双手颤抖着,郑成功不敢停下,他害怕一停下郑家军死战不退的气势就没有了。
每次累的要倒下时,郑成功就咬下自己的舌尖,用激烈的刺痛不让自己晕倒。
鼓声还在继续,有着鼓声的激励,郑家军士兵知道大将军还没有放弃,他们也在坚持着。
这个时候,火炮因为连续发射,已经炸腔了。
没有火炮,火炮兵二话不说,拿起大刀就朝清兵杀去。
在众多将军悍勇的激励下,郑家军士卒个个奋勇死战,缓缓地又将战局反转过来。
冲杀在最前线的铁甲军激战了一个小时,五千铁甲军士兵硬是用自己的大刀一路杀过去,尸体、残肢、血地、残旗、死马,将这里变成了屠宰场。
整整三万多清兵的鲜血沾染了这片土地,浓郁至令人头晕目眩的血腥气息,两个月都没有消散过。
直至最后一个铁甲军士兵被清军三四个士兵用枪捅死,铁甲军没有一个士兵后退过一步,一步都没有!
他们用自己的鲜血捍卫自己的荣耀!
他们用自己的性命执行了自己的承若——死战不退!
铁家军全军覆灭,一直躲在最坚固盾牌后面的火枪兵,这个时候也来不及再装弹从容射击。
火枪兵抽出训练很久,却从来没有在战场上使用的刺刀,装在枪口上。
在赫文兴的率领下,无畏地向清军杀去。
疯狂的搏杀、飞舞的刀枪、呼啸的流矢、狂躁的怒吼,凄惨的哀号……
浓郁的血腥之气冲天而起,遮天蔽日,搏杀了三个时辰,两军的伤亡已经超过6万人。
清军如汪洋大海的怒浪一阵又一阵拍打过来,郑家军就如一块坚石始终坚守。
好几次,清军都杀到郑成功面前了,都是在郑家军的拼死厮杀下,功亏一篑。
厮杀仍在继续,两军都在做苦苦支撑,谁也不愿放弃。放弃,便意味着失败,便意味着死亡!
日已西沉,残阳如血!
暮色愈沉,厮杀依旧。战斗至最关键的时刻,考验的已不仅仅是兵力的众寡、战力的强韧,更考验人的意志力……
两军焦灼着,双方死亡的人数越来越多,但郑家军人数少,局势的天平正慢慢朝着清军这边倾斜。
郑成功心急如焚,但却无能为力。
能战的士兵都上阵了,杀到最后,连文官陈永华、王忠孝等人都要持剑上前与清兵搏杀了。
郑家军上下所有人都在咬着牙坚持到最后一口气。
郑成功现在唯一能做的是咬着牙继续拼命擂鼓,激励士兵坚持下去。
“杀敌!杀敌!……”洪承畴到底是60多岁的老人,连年征战,身体早就不如以前。
现在承受巨大的压力,连续紧绷着神经,大声呼喊三个多小时,洪承畴再也坚持下去了,声音沙哑,两眼天旋地转,晕倒从马背上一头扎在地上。
一众亲卫看到急忙围上来,这个掐人中,那个拿着衣袖大力扇……
看到洪承畴从马背上摔倒,不管是什么原因,意识到这是一个机会的陈永华,死命地喊起来,“洪承畴死了!清军主将被杀了,清军败了,清军败了……“
听到陈永华的喊声,郑家军其他将士不管不顾地跟着喊起来,“清军败了,洪承畴死了!”
听到郑家军爆发的喊声,很多清兵不由的回头一望,果然没有看到清军主帅的洪承畴的身影,他的亲卫此时正围在主帅战马下。
清军惊慌失措,眼前发生的一幕实在太震撼了,充斥在他们脑中的,除了慌乱,还是慌乱,有人甚至开始大声疾呼起来。
战场上的混乱,已经引起了周围军卒的注意,主帅洪承畴阵亡的消息如燎原烈火一般,传遍了全军。
绝处逢生的郑家军士气狂飓,发起疯狂的反击,以寡击众,杀退着清军。
失魂落魄的清军将士,几乎是一瞬间将自己的战斗力从满值降到了零点。
逃,逃走,逃回自己的家;躲离这悍不畏死的家伙,躲得越远越好!
溃逃出城池的清军士卒,很快又引起清军全面溃败!
“不要逃,不准撤!”正带着清军骑兵冲杀的鳌拜挥舞大刀。
砍杀了一个又一个的溃兵,声嘶力竭地狂吼道,“洪老头没有死,那都是敌军的诡计,是敌军的诡计,都不准逃!”
鳌拜又是一刀砍下,可惜溃败的清军中的汉兵根本没有多少愿意听从他的命令,都顾着逃命了。
第八十六章 反省
鳌拜拼命想阻止清兵逃跑,但是他一直担任副将,平时的主要任务也只是监督洪承畴,再加上身为满人,在以汉人为主的绿营军中威望不高。
一连斩杀了数十个绿营兵都没有阻挡住清军的溃败。
反倒是鳌拜率领的满蒙八旗骑兵在一片逃兵的浪潮中显得格外显眼。
郑家军火枪兵退下刺刀,点对点的射杀骑在高头大马的清兵。
砰砰声响,清兵骑兵一边想逼杀绿营军翻身继续作战,但自己却是给郑家军重点照顾。
鳌拜看着自己的手下一个个死去,怒火连天,却是不敢再继续打下去了。
看着溃败的清军,再看着悍不畏死的郑家军,鳌拜狠狠地用刀背拍了下马屁股,大喝道:“走,撤兵!”
说完,调转马头,头也不回的跑了。
看到都统下令撤兵了,满蒙八旗骑兵松了一口气,忙调转马头撤退。
看着清兵败退了,郑成功终于停止了擂鼓,忍不住仰天长啸,唬唬唬……
看着败退的清兵,幸存的郑家军士兵也忍不住大笑,“赢了,我们终于赢了。哈哈……”
不少士兵笑了一会儿,手中的兵器一滑,整个人就这样扑通摔倒在地。
激战了差不多一整天,和数倍的敌人交战,耗尽了他们所有的气力。
大笑过后,不少人都忍不住哭了起来,战场上响起一片低沉的哭鸣声。
郑成功擂鼓了那么久,双只手早就麻痹了,低垂着手,看着战场上,三军用命才艰难取的胜利,不由地深深自责,如果不是自己自傲了,根本不会发生今天这样的局面。
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虽然击退了清军,但郑家军其实是输了。
六万多郑家军,现在能活着的都不知道有没有两万人。
郑家军骑兵只存活一百骑不到,王起棒战死,姚国泰重伤。
铁甲军全军覆灭,刘国轩重伤。
两万刀盾兵伤亡惨重
……
自己还是太小看天下人了,也小看这个时代的人了。
自以为能凭借领先四百年的眼光,就可以纵横古代,吊打古人。
可是自己却从来没有想过,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清军在火器方面吃了这么多亏,怎么可能不长记性,不学习。
现在可不是清末,不是被满清文字狱禁锢的,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时代。
不是那种愚蠢地认为红灯照可以对付火枪大炮的年代。
知道火器犀利,皇太极才会那么重视三顺王,才会在锦州大力发展锻造火炮。
看到郑家军火器凶猛,满清又怎么会无动于衷。
手榴弹这种简单、威力大的火器,满清要像仿制,简直是轻而易举的事。
甚至满清还根据自己的特点,改良出更适合自己的马尾手榴弹。
因为自己的轻视,才会造成今天危机,自己真该好好地反省了。
自己不够是中人之姿,除了多一点知识外,比起那些明朝人根本没有什么厉害的。
要论玩阴的,自己怎么可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