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战之无赖英雄-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抗战之无赖英雄》
作者:追寻幸福
当日军美女军官遇到无赖时,她会怎样?
当日军美女军官因爱生恨后,又当如何?
这是一本全新风格的抗战小说,演义着另类抗战英雄的传奇故事,主人翁的所作所为绝对会带给您眼前一亮的感觉!孤儿于铁锁,聪明机敏,干练圆滑。对敌心狠手辣、怪招频出;驭下公义仁德、张弛有度。做事不拘一格,任性而不妄为。在他的抗战生涯中,数美投怀、左右逢源。堪称是抗日战场上的韦小宝。书中叙写的是山西长治西火镇的抗日传奇故事,历史人物部分真实,谨以此纪念那些快被遗忘的抗日英雄们!
自序
我从小就喜欢看武侠小说,尤其是金庸先生的作品。我也一直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像小说中侠客那样可以锄强扶弱的英雄。
每每看到不平之事,想要拔刀相助时,才发现自己是那么的平庸,虽然有颗英雄心,却缺少了一颗英雄胆。所以我只能把这些虚无的幻想,潜藏在内心深处。
随着年龄一天天的长大,知识的慢慢增长,我对国家和民族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抗日战争这段悲惨且屈辱的历史,在我脑海中的印象尤为深刻。我也因此对日本这个从中华民族的血脉中分流出去的国家有了强烈的排斥感。
从此,我不但开始抵制日货,还钟爱起了和抗日有关的影视剧及小说。从这些影视剧和小说当中,我又慢慢的找到了自己儿时崇拜大侠豪情壮志、唤醒了儿时的侠客梦想。
我想,如果我出生在那个年代,我也一定要做一名抗日豪侠,像前辈先烈们那样,为抵御侵略、复我中华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即使牺牲生命,我也无怨无悔!
这样的想法,又何尝不是另一个英雄梦呢?
为了实现梦想,更为了纪念那些为抗日战争做出贡献的无名英雄们,我觉得,我应该写一本自己想写的抗战小说!
有了这个想法之后,我便开始为我要写的小说划定了一个选材范围。
首先,我的作品里的英雄人物必须是真实的,即使他们在抗日战争中只是一些小角色,那也是抗日英雄。这样才有纪念的价值。
其次,我作品里的英雄故事必须有迹可循,哪怕只有那么一点点痕迹。这样才有纪念的意义。
再次,我的作品里的英雄人物的性格,必须集各类英雄人物的性格优点于一身。如郭靖的忠义,杨康的奸诈,乔峰的豪情,韦小宝的圆滑等等等等。这样才符合我写这篇小说的初衷。因为它不光是一片小说,还是我做的一个英雄梦!
黄天不负有心人。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中,我看到了一篇对一个侥幸活下来的西火抗战老兵的采访报道,从这篇报道中,我知道了一些不为人知的英雄人物及英雄故事,他们就是我书中所写的袁长保、徐兵、张五保、袁顺则等人。在此,我要向为我提供素材的抗战老兵和记着们说一声:感谢你们!
英雄人物和事迹虽然有了,但是他们的性格还不符合我英雄梦的要求。于是,我又杜撰出了于铁锁和黄宝莲等人。
慢慢的,小说的构架思路开始清晰,故事主线开始明了。最终我决定以于铁锁和黄宝莲这两个杜撰的人物为主线,慢慢的讲述出真实存在的英雄人物们的传奇故事。
于是故事的内容就这样展开了:于铁锁从小被说书老先生收养。某夜,他在去给爷爷打酒的路上,解救了正在被地主欺负的黄宝莲。他一怒之下,放火烧死了地主全家。在爷爷的带领下,他们一起远赴山西避难。日军占领山西后,爷爷不幸被日军害死,两人为了替爷爷报仇,开始走上抗日救国的道路。
在书写过程中,为了增强本小说的观赏性和娱乐性,我特意为于铁锁安排了多重身份并赋予他聪明机敏、干练圆滑等人格魅力,使他在敌我双方都能够春风得意、左右逢源。可算是抗日战争年代的韦小宝!
本小说中部分人物真实存在、历史可考,战争事实有迹可循。虽有夸张,但不虚飘,不为其他,只为纪念那些快被遗忘的抗日英雄们!
第一章:月夜报仇
1932年腊月二十三,就是传统节日中的祭灶节,也称小年。传说灶王爷原为平民张生,娶妻之后终日花天酒地,败尽家业沦落到上街行乞。一天,他乞讨到了前妻郭丁香家,羞愧难当,一头钻到灶锅底下烧死了。玉帝知道后,认为张生能回心转意,还没坏到底,既然死在了锅底,就把他封为灶王,每年腊月二十三、二十四上天汇报,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老百姓觉得灶王一定要敬重,因为他要上天汇报。于是,人们会准备一些贡品,供奉灶王爷。汉族民间就有了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小年”,祈求来年平安和财运。
天刚黑不久,于铁锁去镇上给爷爷打酒。看他年纪十二三岁的样子,长的眉目清秀,面色有些泛黄,一根根竖起的短发显得精神抖擞,瘦小的身体上穿着一件漏着棉花黑色粗布棉衣,宽大的裤腿膝盖打着补丁,显得有些滑稽,一双穿反的鞋子外侧脚趾处都有一个小洞,想必是他怕大拇指把破洞顶的更大才故意这么穿的吧!对于只有十几岁的他走夜路已经是很平常的事了,因为他的爷爷有晚饭后喝两口的习惯,没酒了就会让他去打,他年纪虽小,胆气却大,倒也不怕黑,腿脚也麻利,走走跑跑的很快就能打回来了。
北方的冬天夜里格外的寒冷,他提着酒葫芦一阵狂跑,希望通过跑步祛除寒冷,当他跑到刘家村附近时,突然听到了一个女人的哭喊和救命声,这可把他吓了一跳,仔细一听好像是一个男人在欺负一个女人,他装作没听见然后接着往前跑,又跑了十几步声音更清晰了些。原来那一男一女就在自己前边。他看见一个男的正骑在一个女人身上扒女人的衣服。这种事他还是第一次碰到,也不知道该不该管。
从小就崇拜古今英雄的他心里开始矛盾起来。如果不管,那个女人肯定会被侮辱的,作为男子汉大丈夫的自己,遇到这样的不平事而不闻不问,会一辈子良心不安的。但如果管的话,他也只是个半大孩子,要对付一个身体强壮的成年人还真有点怕。
在短暂的思想斗争之后,他决定救下这个女人。
说干就干,当机立断。他悄悄的剁在一个玉米杆堆后面,捡起一块石子向那男人扔了过去,那个男人被砸中了左臂。“******哪个****的赶打扰老子的雅兴,快给老子滚出来”,男人压着那个女人,回头骂着。
等了一会见没人吭声,他又继续趴下身去亲那个女人。
于铁锁本想着砸他一下,他起来后,那个女人就可以趁机逃跑了。可是那男人并没有起身,那个女人也没能脱险。
于是于铁锁又捡起一块比窝头还大的石头扔了过去。这下砸中了胖子的后背,那男人被砸的生疼,嘴里哎呦的叫着,慢慢的站了起来。夜色中见他轮廓肥胖,脸盘肥圆,一看就不像是好人。他向四周一看,还是没看到任何人。然后嘴里又骂了两句:“哪个狗娘养的砸老子?给老子滚出来。”
地上的女人趁着这个空档赶紧爬起来就要跑,刚跨出一步就被胖子一回身一把抓住了胳膊。“你个小娘们还想跑,给老子趟回去”说着一拽,往柴堆里一扔。女人瘦弱的身子,被他这么一拽一扔,又倒在了刚才的柴堆里。
胖子看没人出来,刚想再次扑向女人的身上。突然,背后响起了一个男人的声音:“等等,有本大侠在,你休想在欺负那个女人。”
听到声音,胖子转过身来,上下打量着面前这个半大孩子,轻蔑的笑着说:“我当是谁呢,就你这屁大点小孩,就像打扰你大爷的雅兴?赶紧给老子滚远点,不然老子宰了你。”
于铁锁听了胖子的话没有生气,也没有害怕,上下打量着胖子说:“你个死胖子,这年头还有你这么胖的肥猪,真是出奇了,这几年一直大旱,连草根都被挖光了,一条街看过去,个个都瘦的皮包骨头了,谁家的猪食那么富裕?把你吃成这样?”
胖子听了这话,没有在意于铁锁对他的辱骂,倒是因为自己有粮食吃而沾沾自喜。他得意的说:“你知道我是谁吗?就是全县的人饿死了,我家也不会饿着,我大是周大富,是本县有名的大财主,我家的粮食就是老天再大旱5年也吃不完。”(在当地,如果谁排行老大,那么他的儿女就会管他叫大,把他的弟弟们叫二爸、三爸、四爸……)。
于铁锁听完胖子的话,眼睛红了,眼泪慢慢的充满了整个眼眶,再慢慢的涌出来,他没吭声,好像在想什么事情,良久才咬着牙狠狠的问道:“你大是周大富?你是周天良?”
胖子听了一愣,问:“你怎么知道我的名字?”
于铁锁沉思片刻突然转怒为笑,语带巴结的说:“原来真是周大哥呀?今天终于让我见到你了,你不认识我了吗?我是于铁锁呀,前两年我们见过的,我去你家讨饭,你还给了我半个窝头呢,当时多亏了你那半个馒头啊,要不然我早就饿死了。”
周天良想了想,始终不记得自己给谁施舍过馒头,在他印象里只有抢别人馒头的份,哪里还会去施舍别人啊!尤其是叫花子,他见了就打!
在他还没想起来在哪里见过这个于铁锁时,于铁锁又嬉皮笑脸的说:“周大哥,你继续忙你的吧?我给你把风,保证不会有人打搅你了”
周天良听他这么说,色眯眯的回头看了在柴堆一眼缩成一团的女人,也不去想自己是否真的认识这个自称被自己施舍过的半大孩子。冲于铁锁笑着说:“你小子今天有眼福了,老子好好儿的给你表演表演怎么收拾女人。”
说完就转过身去扑在那个女人身上。于铁锁见他没防备自己,于是又恢复了原本已经咬牙切齿的面孔,四处看了看,在路边找到了一块碗口大的石头,悄悄的走过去,搬起石头再悄悄的走到周天良身后,举起石头对准周天良的后脑勺砸了下去。
这么大的石头,砸在人的脑袋上,任凭他是谁,都只有和人世间说再见的份了。周天良也不例外,他被这大石头砸中之后,一声没吭就爬了下去,再也没起来。
于铁锁看到周天良身下的女子在使劲推开周天良的身子,但这周天民是在太胖了,她怎么推也推不动。于铁锁看到这一幕,赶紧过去帮忙。
两人合力搬开周天良之后,于铁锁扶起地上的女人,随口问到:“大姐,你没事吧?”那女人怯生生的回答说:“谢谢你救了我,我没事”。
于铁锁突然听到哪女人黄鹂般的嗓音,心头为之一颤。虽然他年纪尚小,还不太懂得男女之情,但这声音实在是太清脆了,让他忍不住想要多看这位姑娘几眼。
他也不管什么男女有别,就直接把脸凑近了些,盯着那女人的上下打量也一番。
只见这个女子皮肤白皙,柳眉杏眼,精致而高挺的鼻子下面长着一张樱桃小口,分布在一张白净鹅蛋脸上显得格外的清纯。洗的有些发白的花布外衣和黑色的粗布裤子上,虽然多处打着各种颜色的补丁,但这并没有影响女子美丽,反而更容易让人对她起恋爱之心。
女子见于铁锁凑过来,防范的后缩了一小步,看他没再上前才站定。轻轻的问道:“你要干嘛?”
于铁锁毫不避讳说:“我听你的声音很好听,想看看你长啥样,天太黑,看不清楚,就凑近些。你放心,我虽然算不上什么好人,但也绝对不是坏人。”
女子听了他的话稍微放心了些,但还是呆呆的站着也没说话。于铁锁又问:“看你年纪应该和我差不多大吧?你是那个村的?大晚上的怎么会在这里?”
女子说:“我不是本地人,今年15岁了,我和我爸是从陕南逃难过来的,老家活不下去了,我们打算去山西投奔亲戚。一路上我们以乞讨卖唱为生,今晚在这个村子借宿,没想到碰到了这个畜生,他看我长的好看就把我拉出村子欺辱我。哎呀,不好,我被拉出来的时候他的手下还在打我爸呢,我得赶紧回去看看。”
说到这里,她再也顾不上别的什么了,拔腿便拼命的往村里跑去。于铁锁飞快的追上去,拉住她说:“别急,让我先看看他怎么样了。”说着伸手在周天良的鼻子上面一试,手触电般一下子缩了回来,声音有点颤抖的说:“他……他断气了。”
“啊?你杀人了”女子几乎尖叫的惊呼着。于铁锁被她的惊呼吓了一跳,赶紧捂住她的嘴说:“别喊,再喊我们俩谁也活不了。”
稍微冷静下来的于铁锁自言自语的说:“大,儿子今天给您报仇了。”说完匆忙的抱了些柴草盖了周天良的尸体,然后对那女子说:“走吧,我送你回去。”说着拉着那女子的手腕就朝村里走去。
进村没多久就看到一群人围在一起说着什么,两人赶紧跑过去,冲进人群一看,地让一动不动的躺着一个瘦弱的中年人,这人不是别人,正是那女孩的父亲。
那女孩看到自己的父亲躺在地上,一下子扑上去抱起来叫到:“爸,你怎么了?爸,你醒醒啊爸?”旁边的一个老者说:“小姑娘,你别喊了,你爸他已经死了。”说完叹了口气,嘴里小声嘟囔着:“周家这帮没人性的东西,不知道还要害死多少人呢!”
虽然老者的声音很小,但是还是被那女孩和于铁锁听到了。于铁锁咬着牙狠狠的说:“周家这群人渣,我不杀了他们誓不为人。”说完把本要给爷爷买酒的两个铜板,塞在那个老者的手里说:“这位爷爷帮帮忙,帮我们把他埋了吧!”说完趴在那女子的耳朵边小声的说:“咱们快走,不然都得死在这里。”说完也不管她同不同意,拉着她的手就走,女孩被他拖着,边走边回过头来哭着叫着她的爸爸。
走出村子,于铁锁将女孩送过一个十字路口,然后对那个女孩说:“你沿着这条路一直往前走,在前面那个村子的村口等我,我去放一把火,烧死周家那一窝猪狗不如的东西,为咱们的家人报仇。”
说完也不管那女孩是否答应,就直奔周家大院去了。等女孩反应过来时,于铁锁已经消失在夜色中,她嘴里轻轻的说了句:“多加小心”。想到自己的处境,也没有别的去处了,只好边哭边按照于铁锁说的,超前面的村口走去。
于铁锁来到周家大院外围墙最矮的一处。他对这个周家的环境已经再熟悉不过了,因为在此之前,他已经很多次在周家周围转悠了。目的就是为了时常提醒自己,父母之仇,不共戴天。他跟周家的这笔账,迟早要算的。
他很轻松的就爬上了墙头。朝里面一看,此处没有巡夜的家丁,于是悄悄的翻了进去,然后轻车熟路的找到了周家的库房,在里面提了大半桶棉油,绕过家丁们住的偏房,直奔周大富的卧室去了。
到了卧室门口,他见房间里面的灯已经灭了,心存疑惑的自言自语道:“难道这对畜生这么早就睡了?还是确定一下好,免得白费力气。”想到这里,他悄悄的趴在窗户上听了一阵儿,听到屋里面确实有鼾声,这才放心。
接着他在卧房的门窗上都浇上棉油后,还仔细的检查了一遍,确定把能烧的东西都浇上了油,这才掏出火柴,划着一根往门上一扔,看着火苗越来越大,他对着门口吐了一口唾沫,然后爬上墙头,耐心的等待这火势的蔓延,他看着熊熊的大火心仿佛看到了他父母昔日爽朗且慈爱的笑容,他在心里默默的对父母说:“大,妈,儿子替你们报仇了。”
离开周大富家他很快来到了和那女孩约定的村口,那女孩看着远处的火光,问道:“那火真的是你放的?”于铁锁狠狠的点了点头语气略带轻松的说:“当然是我了,我想放这把火很久了。走吧,我先带你去见我爷爷,咱们今晚就得逃走。”
回家的路上,女孩时不时的盯着于铁锁看几眼,眼中有害怕、有疑惑、有钦佩、还有感激。因为这个和自己年龄差不多的男孩,今天晚上不但救了自己的的性命,还替自己报了杀父之仇。这种勇敢和干练,是他所见过的同龄男孩身上所没有的。
于铁锁带着那女子回到家,见到了自己的爷爷后,把刚才发生的事一五一十的向爷爷说了一遍。老爷子听完,打量着那女孩,说:“可怜的姑娘,别怕,以后就跟着我们爷孙俩吧!绝不会再让你受委屈了。”
女孩在这个时候最需要的就是别人的关怀和体贴,她听完老爷子的话后,眼眶里含着眼泪,连忙跪下磕头,并激动的说:“多谢爷爷收留,您以后就是我的亲爷爷了,我会好好孝顺您的。”
“快起来丫头。”老爷子扶起那女孩后,问道:“丫头,你叫什么名字?”
这时站在一旁的于铁锁抢着说:“她叫……”突然他想起来自己还不知道这位女子的名字呢。于是连忙跟着问:“是呀,你叫什么?一直忘了问了。”
那女孩回答说:“我叫黄宝莲。”
于铁锁听了说:“这名字好听,不像我的名字,难听死了,栓狗的铁锁。”
老爷子听了他的话笑着说:“你小子就得一直拴着,要不然你还不得翻了天去?”回过头对宝莲说:“他叫于铁锁,我觉得挺好,呵呵,他这个不安分的臭小子就得有人拴着他。”
说完老爷子顿了顿接着说道:“看样子你们俩年纪差不多,你们俩谁大呀?”
于铁锁抢着说:“我大,我十六,她十五。她以后得管我叫哥。”宝莲听铁锁比她大,就忙开口叫了声哥。
老爷子笑了,说:“臭小子,你又想占人家便宜?才过了一个晚上,你就长了3岁?”黄宝莲听了害羞的底下了头,轻声说:“我看也不像16了。”
被老爷子揭穿了他的谎言后,他也不以为意,笑着说:“老爷子,你就爱揭我老底,反正她这个姐我是叫不出口的,我还是他的救命恩人呢,让恩人叫自己姐,她也不自在呀。”
黄宝莲连忙说:“是是,我听不惯的。”
老爷子笑着说:“好了,别废话了,赶紧去收拾东西,咱们连夜离开这里。”
于铁锁忙问:“爷爷,咱们去哪儿啊?”老爷子说:“过黄河,去山西。”
第二章:回首往事
很快,他们简单的收拾了一些随身的东西,离开了家,踏上了去山西的路。一路上于铁锁想尽办法逗黄宝莲开心,在于铁锁开朗性格的强力感染下,黄宝莲的心情也慢慢的好了起来,两人有说有笑,打打闹闹的,玩的不知道有多开心呢。
虽说已是正月时节,但一到晚上天气还是非常寒冷的。所以每当过了半下午,老爷子就开始寻找借宿的地方了。一般他都会选择在一些乡村农家借宿。农村人好说话,随便给他们几个钱,他们就会非常热情的招待他们了,真是又暖和,又实惠。
晚上睡觉时,他们爷孙三人就挤在一个炕上,同盖一张被子。于铁锁时常会钻在被子底下去挠黄宝莲痒痒。起初黄宝莲还会感觉到不好意思,会害羞,但是时间长了她也慢慢习惯了,总感觉和于铁锁在一起会有无线的乐趣。
有一天晚上,于铁锁和黄宝莲玩闹了一阵后,黄宝莲说:“你整天就爱玩闹,难道你从来都没有为什么事烦恼过吗?”
于铁锁说:“当然烦恼过,我大和我妈死的时候我就很长时间都不开心,后来被爷爷收养之后,我的性格才慢慢的开朗起来。”
黄宝莲又问道:“你爸妈也是被那个地主家害死的吗?”
于铁锁听到这句话后,沉默了好一阵子,当黄宝莲再问他时,他才一五一十的跟黄宝莲讲了自己的身世。
原来于铁锁之前住的那个村子叫黑龙庄,他父母是佃农,一直租种这大地主周大富家的地,27年以前,日子还算过的去。自从1927年以后,陕西大旱,好几年滴雨未下,土地干涸,寸草难生,饿死的农民人不计其数,尸殍遍野,人们为了活命,慌不择食,草根、树皮、黄土、锯末等什么都吃,能想到什么就吃什么。
好在于铁锁的父母精打细算,平日里积攒了一些粮食,再加上草根树皮等掺和着勉强撑了两年。
有一天,于铁锁和他的父母正在吃饭,桌上摆着两碗清汤和半个高粱面的窝头。一家三口谁也舍不得吃那半块仅剩的干粮,推来推去,相互谦让着让对方吃。最终父母俩决定把这半个窝头给铁锁吃,自己只和那碗清汤。
当时铁锁含着眼泪刚把窝头放在嘴边,突然周大富带着家丁踹门而入。
这个周大富是这一带最大的地主,他家的地几个村的佃农都租种不完。家里还养着几十个家丁打手。他为人刻薄狠辣,时常欺辱乡里,佃农们没人不怕他,受他欺负也只能忍气吞声。即使在大旱期间,他从不体恤佃农的死活,租子半两不少的照收,谁家不交就毒打一顿,过一段时间再来。好多佃农们不是饿死就是被打死。
他踹门进来看到于铁锁手里的半个窝头,一把抢了过去,骂道:“两个狗东西,还敢骗老子,不是说没有吃的了吗?这是什么?识相的快把你家里的粮食都拿出来,要不然我把你们一窝狗东西全宰了。”
于铁锁的母亲哭着说:“我求求你了东家,我家就剩这半个窝头了,我两个大人饿死不要紧,我们家铁锁可不能饿死啊,他可是我们家的独苗啊!您就行行好吧!来世做牛做马也要报答您的恩情。”
周大富奸笑着说:嘿嘿,我就喜欢看你们这些贱民求我,不过你们求我也没用,这年头人命不如狗命,我如果免了你们家的租子,那其他人的也就没法收了,万一再旱几年,我这个大地主不也得饿死吗?所以呀,我得活着,你们的死活我可管不了,我只管收我的租子。快说,你们家的粮食藏哪儿了?”
于铁锁的父亲说:“我们家真的没粮食了,你们今天就是把我们家房子拆了,我们也没粮食能交给你们。”
周大富听于铁锁的父亲这么一说,立刻火冒三丈。一回头对身后的家丁说:“大狗,给我打。”
大狗听到周大富的命令后,二话不说就扑了上去,提着木棍对于铁锁一家三口一顿狂打。
于铁锁的父母为了保护儿子,把他抱在身下,任凭那群恶狗如何撕打他们,他们也要将于铁锁护的严严实实。不让他挨到一拳一脚。
这时于铁锁在父母身下拼命的叫喊着:“不要打我大、我妈,不要打我大、我妈……”
家丁们哪里肯理会他。
又打了一阵子后,周大富说:“行了,别打了,万一打死了我找谁收租去?走,去下一家。”
周大富走后,于铁锁见父母久久未将身子从自己的身上移开,他叫了两声,也没见回应,于是他使劲的推开一看,他们分别躺在炕上,一动也不动。
他们死了,是被活活打死的,没有一点气息。
于铁锁看着死在面前的父母哭喊着:“大,妈,你们别死,你们别死……周狗贼,你不的好死,我一定会找你报仇的……”
他的哭喊声没有人回应,周围一片寂静,能听到的只有乌鸦的哀嚎。那年他10岁。
后来于铁锁在邻居的帮助下埋了父母后离开了家,他不知道自己该去哪里,顺着出村的路一直往东,不知道走了多久,突然踉跄的脚步被一块石头绊倒了,他再也没有爬起来。
等醒来的时候他已经躺在一张床上,旁边做坐着一个老爷爷,60多岁的样子,干瘦的外形下隐藏不住他的奕奕神采,看起来是那么的和善慈祥。
说起这位老爷子可是有点来头。他叫杨守义,他的父亲叫杨秀平,是当年天平天国时,天王洪秀全的军师——东王杨秀清的同父异母的亲弟弟。当年杨秀清在天京事变中被杀害,他的家人僚属几乎无一幸免,而杨秀平侥幸活了过来。杨守义老爷子8岁开始跟着父亲习武,后来又拜了一位说书先生为师,他16岁那年父亲去世,不久母亲也跟着去了。此后他跟着师傅东飘西荡,过着游历江湖的日子。
他为人行侠仗义,乐善好施,每到一个地方都会帮助一些贫苦穷人,同时也会得罪一些为富不仁的恶人,所以总是在一个地方呆不长久。
他一生漂泊,未曾成家。这次路过此地时碰巧救了于铁锁一命。在得知于铁锁的身世后,杨守义觉得这孩子可怜,为人又聪明乖巧,嘴巴又甜,他甚是喜欢,于是便决定收养这个孩子。从此以后,于铁锁便和杨守义老爷子生活在了一起。
白天老爷子会带着于铁锁去找一些茶楼饭馆说书赚钱,下午或晚上空闲时,他便传授于铁锁一些家传武艺。于铁锁对练武倒不是很有耐心,但是对说书却非常着迷,而且记性好,老爷子在客店说过的他都能记住,还时常模仿书中的一些英雄人物逗爷爷开心,慢慢的,他的性格变的越来越开朗活泼,整天每个正形。
有一天,他在听完爷爷讲的一段英雄故事后,突然对爷爷说:“爷爷,我听你说了那么多英雄故事,但是我觉得那么多英雄,却没有一个让我觉得很完美的。”
杨老爷子一听他这么说,便来了兴趣,反问道:“怎么不完美了?你说说看?”
于铁锁说:“我举几个例子吧!比如关羽,他为人忠肝义胆,令人敬佩,值得学习,但是他性格又太高傲了,这让我觉得不舒服,我不喜欢瞧不起人的人。再比如水浒里面的林冲,他武艺高强,为人正直,但是太胆小怕事了,性格有些懦弱,我不喜欢。再比如岳飞,他有一颗精忠报国的心,但却是个死脑筋,他只想着报效朝廷,但对大宋的百姓却考虑的不多,明知道奸臣陷害他,还要甘心受死,他死了谁去抗金呀?最后遭罪的还不是老百姓吗?”
杨老爷子听到这里,高兴的说:“哎呦,好小子,说的有点意思。那你认为他们应该怎样才算完美?”
于铁锁笑着说:“我觉得把他们的有点全部集中起来,就完美了。”
老爷子说:“你想得美,人哪能没有缺点呀?如果都一个人都是优点没有缺点,那还是人吗?那不就成神了?”
于铁锁说:“从今天开始,我要把所有英雄人物的优点都总结起来,学习到我身上,这样我就会越来越厉害了,哈哈……”
老爷子听了高兴的说:“好呀,爷爷也希望你长大了能成为一名大英雄。”
从那以后,于铁锁表面上看似没有什么变化,但在他的内心里,已经发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