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远东1628-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放了下来。
  他还从远东集团公司领到了一个月的薪水,以及全套的生活用品,对于远东集团公司人性化的关怀,何长达也非常的感激,这也坚定了他要在远东集团公司努力工作的念头。
  来到了旁边的一栋二层小楼,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房间,远东集团公司为他们签约的员工暂时安排了住处,都是两人一间的屋子,因为这里距离市区有十几公里,往返一次很麻烦,所以大家都选择住进了公司安排的住所。
  屋子还有一名室友,何长达进屋的时候那个人正躺在床上看电视呢。看到了有人进屋,连忙从床上站起来,帮着何长达把行礼接过来摆好,握住何长达的手,热情地说道:“你好,我叫周林,是你未来的室友。”
  周林三十几岁,长得很帅气,为人很热情,也很健谈。何长达和周林相互寒暄了一番,就和他聊了起来。周林也是昨天才刚刚签约,在这里已经住了一宿。
  双方聊了一下午,何长达也了解了周林的情况,周林今年35岁,至今还是单身一人,父母早故,在某省的农业大学毕业后,就被分配到当地的省农业研究院工作。
  后来因为不愿意窝在单位看一辈子报纸,就毅然辞去公职,和几个朋友一起开了个农场,几年的时间,周林为了这个农场付出了无数的心血,可是由于经营不善,到头来农场还是转让了。
  对于这个农场,周林还是非常有感情的,可是他一个技术宅,只知道一心扑在农场里,对于经营什么的一窍不通,甚至农场赚没赚到钱他都不知道。直到现在周林都不知道农场是因为什么原因干不下去的。
  几年下来,他也根本没分到什么钱,倒是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农场里家禽家畜、果树鱼塘应有尽有。但他也断了再次创业的念头,他自认没那个本事,还是安心找个地方打工吧。
  所以他就来到了远东集团公司应聘,对于十年长约,而且去海外工作,对于周林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他一个人无牵无挂的,到哪里都是一样。
  只是让何长达奇怪的是,远东集团公司主要经营什么业务啊,自己和周林这两个行业简直就是风牛马不相及。


第13章 谈话
  到了晚饭的时间,周林看了下表,笑着道:“老何,我们该去吃饭了,这个远东集团公司别的还不知道,但是待遇真是没的说,来这里你就什么都不用管了,连伙食都我们准备好了,而且伙食标准还不错。”
  两人一起来到了旁边的食堂,发现里面已经聚满了人,何长达站在长长的人流后面,排队等着点餐,不时的还跟身后的周林聊上几句。
  “老何,今天可比昨天人又多了不少,看来公司的规模可不小啊。”
  何长达点了点头没有说话,而是看了眼前边的食堂餐台,上面摆着十几个不锈钢的食盆,大家都是依次排队领取不锈钢的餐盘,以自助餐的形式选择自己喜欢的食物,十几个菜式显得很丰盛,主食也是米饭、馒头任选。
  而且还贴心的在一旁放了几种洗好切好的时令水果,以及啤酒白酒,甚至还有自助咖啡和鲜榨果汁。何长林也不禁感叹,这种水平的伙食,还真是没的说。
  他们俩打了饭就找了一张桌子坐了下来,此时桌上已经有了几个人,大家都是客气的彼此点头打了下招呼,大家吃着吃着就聊了起来。
  何长达发现他们这些招聘的人员,职业混乱的令人发指,桌上的人涉及几个完全不同的行业,包括采矿、电力、海运、机械、化工等等。就连没心没肺的周林都看出不对了,而且同桌的人都有着和他们一样的困惑。
  大家各怀心事的吃了饭,就各自的回到了自己的屋子。一进屋周林就连忙和何长达聊了起来。
  “老何,你说我们公司到底是做什么业务的啊?我怎么就看不明白呢。”
  何长达想了下道:“我也看不出来,但是你放心吧,公司的实力肯定不一般,没准是让我们开发非洲呢。”
  就在这些被招聘的员工一个个困惑不解的时候,远东集团公司主楼的几间办公室的灯光却是彻夜通明,李明他们几个公司常务董事正在连夜开会。
  “这些天我们已经陆续找了一些员工,和他们开诚布公的谈了,结果是非常喜人,虽然他们看了我们为他们提供的视频资料后,什么样的表现都有,但是最后都能接受这个事实。大部分人甚至很兴奋,对未来充满了信心。而且现在他们已经真正的进入了角色之中,尤其是工业组的那帮技术宅已经熬了两个通宵,怎么劝都停不下来啊。”
  王和的话说完,大家都是非常的振奋,郭松也笑着道:“其它几个组的人虽然没聚在一起闹哄,可是他们也没闲着,天天都在查询各种资料,也在做大量的工作。我已经叫医疗组的人为他们制定了一份营养套餐,而且正在为他们安排身体的全面检查。”
  乔海鹏也兴奋地说道:“现在海运组的人,这几天已经在港区的几个船坞里实地考察呢,机帆船的设计工作已经展开了,他们的工作热情很高,正在为机帆船的型号争论呢,我也不懂只是提出了一些要求就随他们去了。”
  高建国看到大家的情绪都很兴奋,就严肃地说道:“我们工作开展的很顺利,但是下一步我们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不能被眼前的一点成果冲昏了头脑。首先是内卫的保密工作一定要做好,这可是要命的事情。”
  石明峰点了点头道:“这一点大家放心,我们在网上已经把他们的对外交流方式,时刻保持着监控状态,并没有发现什么异常。我们的人员还是太少,现在大家都是身兼数职,可还是有大量的工作忙不过来,我们决策层的力量,现在看还是太单薄了,应该考虑再一次扩大队伍来充实我们的力量了。”
  李明拿出了一摞文件分发给众人,然后对大家说道:“明峰同志说的充实决策层的问题,我觉得还是应该再等等,现在我们下一步的工作,已经有了大致的方向,所以大家还是再辛苦几天,等到我们争取的员工陆续到位再说吧。”
  大家听了李明的话,都觉得有道理,现在签约的员工,只争取了不到四分之一的人,现在充实管理层确实太早了,但是他们也真是累坏了,每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
  辛苦对大家来说真不算什么,主要是工作干不过来,眼看着如山如海的工作,他们恨不得多长出几只手几颗脑袋来,帮着他们把堆积的工作干完。
  王和苦笑着摇了摇头,笑着道:“那我们只能继续熬吧。这是我们明天准备争取的名单,现在我们把明天谈话的名单分配一下,大家还是尽量争取,不必强求。对于摇摆不定的员工也要给予充分的理解,毕竟面临这样的大事,换谁都可能会犹豫。”
  第二天一大早,何长达和周林吃完早饭,就被一个工作人员领着来到了远东集团公司主楼的一间会议室,这里已经有了几个人等在这里,大家眼神相互的交流一番,但他们彼此都是满脸的疑惑。
  这时,有人陆续的被叫了出去,大家都一头雾水的等待着。周林先一步被人叫了出去,他临出屋的时候,给了何长达一个无所谓的眼神,然后就随着那名工作人员出去了。
  今天的几名工作人员和以往的不同,一个个身材粗壮,眼神锐利,言行举止也都是雷厉风行,给人一股压迫感,这也加剧了他们心里的疑惑,不知道接下来等待着他们的究竟是什么。
  不一会儿,何长达也被叫了出去,他长出了一口气,跟着那个粗壮的工作人员走出了会议室,刚一出来,迎面就碰到了周林从那间屋子里走出来。
  何长达尝试着用眼神和他交流,可是此时的周林满脸都是激动的表情,甚至全身都在颤抖,看到迎面走来的何长达,周林兴奋的一把握住他的手,并没有说什么,只是使劲的摇了摇。
  从对方的眼里,何长达竟然感觉到一丝疯狂的意味,他们身后两名粗壮的工作人员,并没有催促他们,他们握了好一会儿才彼此分开。
  何长达心事重重的走进了那间屋子,屋里的人正是昨天招聘时那个温和的中年人,看到何长达走进了屋子,就笑着走过来握住他的手,热情地说道:“在我们公司呆了一天觉得怎么样,如果有什么感到不习惯的,尽管和我们说,公司现在初创,虽然比较混乱,但是对我们自己员工的生活,还是始终放在第一位的。”
  对方的热情,何长达虽然感激,但此时此刻他还是觉得心里没底儿,今天这一切太诡异了,让他不知道如何是好。
  “我知道今天你们都很迷惑,但是在今天的谈话前,我想让你看一部视频,看完了我们再谈,我可以保证,今天你看到的一切都是真实的,我们也没必要制作一部虚假的视频来骗大家,好了,现在就让我们来看视频吧。”
  接下来的时间,何长达都是在迷迷糊糊的状态中度过的,他也真正的理解了周林眼里的那一丝疯狂意味着什么,能不疯狂吗,这特么都穿越了,还有比这更疯狂的事情吗。
  “我能跟你讲的已经都说了,你不必有什么顾虑,不是说你和我们公司签约了,就一定要和我们到另一个时空的明朝,你们可以自己选择去或者不去,放心,我们不会因为你们知道了这件事,就会对你们灭口,这个绝对不会,呵呵……只是我们会给你们两个选择。第一,那就是你选择和我们一起去明朝创建新世界,这个不用说什么了,至于你儿子,你完全可以把他一起带着,到了那边以后,我想他一定会有自己的用武之地,虽然前期会比较艰苦,但是只要我们在那边站住脚,肯定会比在现代社会有更好的发展前途。”
  听了对方的话,何长达激动的心情也平复了一些。去!必须去啊!为什么不去,我特么都混成这个逼样了,如果再放弃了这个机会,以后还指不定怎么后悔呢。
  至于儿子,就算是骗,也要把那个小子骗过去,现代社会真伤不起啊,以后儿子就业、买房、娶妻、生子,随便拿出一项来,就能要自己命了,他就是卖血卖肾也供不起啊。
  想到这里,何长达郑重的站了起来,激动地说道:“我选择和公司一起去明朝开创事业,我相信以我的能力,一定会为我们公司做出贡献的,我也一定会做通儿子的工作,让他加入到我们的公司。”
  对面的那人兴奋的站了起来,走过来一把握住了何长达的双手,笑着说道:“何长达同志,欢迎你加入远东集团公司董事会,我叫王和,远东集团公司董事会常务董事,凡是加入到我们事业的同志,都将自动成为远东集团公司董事,今后你儿子如果加入到我们公司,也会成为董事会的一员。”
  何长达听到这个消息,也非常的兴奋,选择了与远东集团公司一起到明朝创业,居然成了远东集团公司的董事,那以后就是为了自己的事业而奋斗啊。
  何长达怀着激动的心情,被工作人员领到了主楼后面的一个偏僻的院子,这里也站着两名粗壮的保安,非常仔细的确认了何长达的身份以后,才让他进了这座院子。


第14章 复训
  何长达刚一进院子,就从里面迎面走出来一个年轻人,他热情的接过何长达的行礼,然后笑着道:“我叫李明,是公司董事会的常务董事,欢迎你能加入到我们的这个大家庭,你的资料我看过了,我们就需要你这样的具备丰富实践工作经验的机械专家。”
  听了李明的话,何长达连忙谦虚的道:“我哪是什么专家,我就是一工人,只是喜欢鼓捣个机器什么的,现在人家专家都已经能弄数控机床了,我们这些老家伙早就落伍了。”
  李明笑着道:“我们到了那边,初期工作比较艰苦,数控自动化什么的,为了节约资源肯定不能长时间使用,主要的工作还得靠那些简单的机械来完成,那就得全靠你这样的人才。”
  两人有说有笑的来到了一座小楼的前面,李明把何长达领到了上了二楼的一间屋子里,这里的条件就好多了,而且还是刚刚装修好的,一人一间不说,还有独立的洗手间,以及各种家具,还配了一台IBM的主流笔记本电脑,光是这台电脑就得一万五打底。
  “我们的工作也是刚刚开展,如果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出来,我们一定第一时间为大家解决,你们是我们急需的人才,到了那边,我们这个大家庭可全靠你们这些人呢。”
  何长达看到这样的条件,还能有什么可说的,一个劲儿的感谢公司,拍着胸脯保证不辜负公司的重托。
  “你先休息吧,明天我领着你去和大家认识一下,现在他们的干劲儿都很高,天天我们拦都拦不住啊,每天都工作到后半夜。对了,过几天我们的医疗组还组织一次对大家身体的全面体检,有什么老毛病的,尽量在这边治一下。”
  何长达哪还有心思休息啊,心早就长草了,紧着让李明领着他去和大家见一见,李明劝了劝,看到何长达执意要去,就领着他下了楼,来到了不远处的一片仓库之中,这里被分成了一个个隔间。
  每个隔间的门上都钉着个显眼的标牌,上面写着机械组、农业组、电力组,化工组等等十几个名称,每个隔间里都隐约的传来了一阵阵剧烈的争论声。
  李明把何长达领进了机械组的隔间,何长达一进屋就看到十几个人,坐在一个大工作台的周围,蓬头垢面,双眼通红的在那里刚刚争论完,一个戴着眼镜的瘦弱中年人正在做总结发言。
  “我还是觉得我们不要太讲求什么节能环保方面的问题,那个时代的苏俄滨海边疆州,有着丰富的煤炭资源,老王你说的那个什么节能蒸汽机的方案,我看还是不予考虑了,先进有什么用,我们去了那边资源有限,关键是要让它平稳有效的运转起来。所以我看就采用那个最稳定的方案,再辅以我们现代先进的工艺和材料来搞。但我们也要把工作尽量做细做好,尤其是一些易损件,尽量要在现代社会多准备一些。如果有条件,最好把蒸汽机、锅炉等大件机械,先加工成标准构件,尽量做到模块化,到了那边直接组装上就能使用。”
  这个隔间就是仓库简单隔开的,面积很大,收拾的也很干净,对面的墙上挂着一个抽拉式的玻璃黑板,上面写满了各种数据和几个方程式,旁边还有一块白布幕屏,一台投影机正连接着电脑向白布幕屏投射着各种影像。
  屋子里还摆着饮水机、自助咖啡机,旁边的一个柜子里放着各种茶叶干果和几条各种牌子的香烟,一个透明开门的冰柜里还装着各种冰镇饮料,靠墙的地方还把放着几台开着的电脑。这里的空气非常恶劣,乌烟瘴气的,而且满地都是烟头。
  这时一个人正好看到了李明,他激动地喊道:“小李,你来的正好,你说的机械加工方面的专家什么时候到啊,我们这些人已经设计了几个方案,可我们尽在这里纸上谈兵了,涉及到实际操作方面,只有机械加工方面的人来了。我们这些方案才能知道是否具备实际操作的可行性。”
  其他人也都冲着李明喊了起来,李明苦笑着向大家摆了摆手,刚想把身旁的何长达介绍给大家,可何长达已经走了上去。
  “把那些方案拿给我看看吧。”
  大家听了何长达的话,都愣了一下,但还是马上把散放在桌上的一张张图纸收集在一起拿给了何长达,并帮着何长达介绍着各种方案的名称、编号、数量、材料、比例、单位等数据信息。
  何长达和他们交流了一番,就大致的了解了情况,他笑着道:“这些方案可是真够简化的。”
  那个瘦弱的中年人苦笑着道:“没办法啊,我们倒是想上全自动化,可条件不允许啊,到了那边我们可没有那么多资源来侍候这些精贵的玩意儿,我们现在的目标就是在尽可能保证工作效率的情况下,把设计方案尽量简化,宁可落后一点,也要保证每一个方案,具有成熟的使用经验和稳定的工作状态。尽量做到大部分部件在那边用简单机械就能生产加工。”
  何长达笑了笑,然后说道:“这些方案里的各种构件除了少数需要上数控,其他的甚至在一些小加工厂就能完成,当然,不用数控也可以,但是精度就要差了,而且加工速度也要慢一些。”
  旁边的一个人不放心的问了句:“你可看准了,你这么大致的估算可不行,我们可是要实际数据的。”
  何长达笑着道:“这也是你们前期的设计工作做得好,把可能遇到的问题都考虑了进去,而且也做到了足够简化,我开了将近二十年的机械厂,比这复杂得多的东西,我看一遍图纸就能估摸得差不多,像你们这些方案,我绝对敢下这个结论。当然,这只是加工和组装,至于这些方案的实际运转数据,就需要我们加工出样品,组装以后在试验中不断的收集了,这个就是你们的工作了,但是材料和工艺方面问题,我也可以从实际操作的角度来给大家提供一些这方面的帮助。”
  大家听了何长达的话,都非常的振奋,那个瘦弱的中年人紧紧的握住了何长达的手,笑着道:“我是机械组的组长刘贺,欢迎你啊,对了,我们这几个方案的材料问题,还真有几个需要你帮着参谋参谋的。”
  刘贺说着就把何长达拉到了一边,一帮人也跟着围了过去,自始至终他们就没有人搭理李明,看着一帮机械达人疯狂的工作状态,李明苦笑着摇了摇头,转身走出了这里。
  李明出了这里就来到了旁边的一院子外面,一个巨大的铁门的边上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保卫部三个大字。门口站着一位身穿保安服装的粗壮男子,他看到李明,就和李明笑着点了下头,转身就把铁门打开了。
  李明走进了院子,就看到正有一百多身穿保安服装的人,分成几个三排队列站在那里,高建国正站在队列的前面,满脸严肃的对大家说着什么。今天是由高建国组织公司保卫部复训的日子,所有报道的军转干部和退役士官,都要接受为期一个月的复训。
  队列里的人看到李明从外面进来,很多人都歪过头扫了一眼从外面走来的李明,可这时高建国的大嗓门喊了起来。
  “宋涛,出列!”
  宋涛缩了下脖子,以标准的队列动作,乖乖的走出了队列。高建国走到宋涛的面前,冲着宋涛的耳朵大声地喊道:“你在队列里东张西望的看什么呢,大声告诉我,你是新兵吗?”
  听到高建国大声的质问,宋涛苦着脸大声地喊道:“不是!”
  “你也是老兵了,队列纪律你都忘了吗,五十个俯卧撑,现在就做。”
  宋涛心里大骂,老高你特么真行,刚才又不是我一个人转头,你这是杀熟啊。但他也知道今天这个场合,不收拾他收拾谁啊。他屁都没敢放一个,撅起屁股趴在地上就呼哧呼哧的做了起来,五十个俯卧撑对宋涛来说小意思。等他做完了迅速的站了起来,大声喊报告。
  高建国冷冷的看了一眼宋涛,大声地喊道:“入列!”
  等宋涛归队以后,高建国还骂了句:“吊兵……”
  李明跑过去,然后立定站住,大声报告道:“报告,学员李明请求归队。”
  “你怎么才来,还有没有时间观念,让我们大家都等你一个人吗,五十个俯卧撑,现在就做!”
  李明一听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连解释都没解释,得……今天我们哥俩就当烈士,成全你老高杀鸡儆猴吧,他也老老实实的做了五十个俯卧撑。
  此时队列里的气氛马上就不一样了,原本还不怎么当回事的人,也都紧张了起来,一个个目不斜视,好像又回到了曾经的军营。只有宋涛带着满脸诡异的笑容,尤其是看着李明也跟着躺枪,心里就别提多平衡了。
  李明跑步进入了最外面的一个队列的后排,跟着大家听完了高建国的复训前的动员讲话,然后就在高建国的带领下,进行了今天的复训。


第15章 符拉迪沃斯托克
  队列里的人都是最近来报到的军转干部和退役士官,年量最大的38岁,近一半都是高建国找来的,这里在干部在部队转业前军衔最高的是正营职,还有很多副营正连等军衔的军队转业干部。他们自从来到这里,高建国就计划着要组织大家复训。这次复训主要是简单的队列、体能等简单的训练。
  对于军队作风,高建国抓的很严。他们这帮人的条件就和那些技术人员差多了,吃穿住行都是部队那一套。一个屋子四个人,还要执行严格的内务制度,每天6点出操,叠方块被子,轮流到公司各处站岗执勤。
  而且还设立了纠察班,虽然发现了违反纪律的人只是提出口头纠正,但是这些人可不是新兵,都是在部队带过兵的人,要么就是士官出身,平均年龄都有三十多岁了,如果被纠察抓住说教一番,说实话真丢不起那个人。
  这些人大都是出身基层的野战部队,对于这一套早就习惯了,少数海军人员虽然有些不适应,但怎么也是当了很多年兵的人,两三天之后就逐步跟上了大家的节奏。
  现在高建国天天领着他们复训,复训的目的就是为了清除他们身上沾染的地方习气,他们以后是要掌握一支武装力量的人,作为部队的主官,没有个好的表率,那手下的这一批兵就废了。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每个部队的主官对他手下的兵影响很大,正所谓上行下效,部队的主官要是松松垮垮的,那他手下的兵也一定是水裆尿裤,一打就散。
  很多没有当过兵的人对于我军叠方块被子不理解,不理解可以,但是没事在论坛上胡说八道就不对了。
  凭着一点肤浅的军事知识就否定我军几十年的传统,这是不负责任的。那绝对不单纯是面子工程,队列,内务整理是为了强调纪律,培养军人服从命令的习惯,是军人养成的重要组成部分。
  几年如一日的养成,才能完成一个普通老百姓到合格军人的蜕变。就算是一个在纪律最烂的后勤部队当过兵的人,回到地方也会和其他人有着明显的区别,这种状态能持续几个月,甚至有些人一辈子都还保持着部队的作风。
  很多人可能看不起许三多,但是带过兵的干部都知道,那绝对是一个好兵,一旦部队执行残酷的阻击战任务,面对几倍十几倍敌人的围攻,只有那样的兵才能战斗到最后一人。
  打仗可是要死人的,如果一发152榴弹在你身边爆炸,瞬间就会让你粉身碎骨,最后连尸体都找不全,光给你钱你会干吗?
  做到这一点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部队严格的纪律和长时间的军人养成,以及完善的政治思想教育。你就是一块破铜烂铁,进了部队这个大熔炉里捶打几年,也会把你炼成一块好钢。
  尤其是在明末那种冷兵器为主,火器为辅的年代,明军为什么一触即溃,就是大部分明军已经没有了兵的样子,就算蓟镇的老兵,自从戚继光那一批老将离开了以后,也都变了样子,这才成就了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
  所以高建国力排众议,制定了这个严格复训计划,着重培养军事作风,这些人可是他们未来武装力量的骨干,他们的军事素质和军人作风,直接会影响到他们手下的部队。
  我军历史上那些打过无数次硬仗狠仗的部队,就算是到了今天,那些有着优秀历史传统的部队,拉上战场也一样英勇顽强,凶悍无比,一上战场就疯,不杀的血流成河决不下火线。
  这就是底蕴,是靠无数生命和鲜血铸造的铁血军魂,这股铁血军魂和部队的荣誉感,会影响这支部队很长的时间,这对一支部队真的很重要。
  除了每天上午的复训,下午的时候,高建国还组织大家开会研究对未来部队的建军规划,涉及的领域方方面面。
  晚上还要以班为单位开班务会进行讨论,每个人都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议,把班里讨论的结果以文件的形式整理出来,在第二天的会议上,站上讲台为大家详细讲解,阐明自己的观点,供大家研究讨论。
  大家的工作热情都很高,虽然每天规定十点熄灯,可很多班组都会在熄灯以后,拿着手电继续进行热烈的讨论。而且很多时候,军事会议的场面非常火爆,大家提出的很多观点,甚至能演变成一场正反两方的大辩论。这个过程一直到他们出发进入虫洞的前一天。
  高建国还按照每个人在部队从事的专业,重新调配了人员,组成了参谋组、政宣组、技术组、军教组、海军组、后勤组,甚至还有一个空军组。
  公司来了几个曾在空军服役的人员,他们强烈的要求组建一支小型的空军部队,经过了公司的几个常务董事的研究,最终同意了他们的请求,并且已经纳入了公司的计划。
  各个小组天天都疯了似的投入到自己所擅长的工作当中。
  参谋组制作了大量的沙盘,对他们未来几年内所要面临军事斗争,也做了详尽的应对方案,并且已经做好了很多完善的战略战役计划。
  政宣组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公司需要招募的大量明末土著加入他们的武装,所以部队的思想教育工作也是重中之重,力求把政治思想教育放在军队建设的战略高度。他们制定了完善的政治思想教育计划,以确保这些明末土著,与公司保持思想的一致性,稳定他们的思想状况,让他们知道为什么参军,为什么打仗。
  截止到出发前,加入公司保卫部的人数达到了442人,其中转业干部266人,退役士官176人。陆军人数283人,海军153人,空军6人。
  随着公司各部门人员的陆续到位,远东集团公司的工作逐渐也走上了正轨。现在李明手里那些古董的拍卖工作,已经交给了一个由专业的经济人才组成的团队接手了。李明也从这个繁琐的工作中解脱了出来,经过几个常务董事开会研究,李明和乔海鹏带着一部分人先期去符拉迪沃斯托克进行考察,并组建符拉迪沃斯托克分公司。
  远东集团公司工作暂时交由王和、郭松负责,高建国负责公司保卫部,现在公司各部门的框架已经搭建了起来,下一步工作也正在如火如荼的展开。
  这次和李明乔海鹏他们同行的还有宋涛,他通过家族的关系,联系了一个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做贸易公司的京城家族子弟,名叫冯元达,说白了其实就是个国际倒爷,但这个人在当地混得风生水起。
  据说这家伙和俄罗斯太平洋舰队一些高层的子弟相交莫逆,这次也是想通过这一层关系,来接触到俄罗斯军方的势力,争取在符拉迪沃斯托克附近找个天然良港,作为他们踏足海参崴的前进基地。
  随行人员中还有些专业的技术专家和十几名退役的特战士官,他们会组成先期探险队,在海参崴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