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远东1628-第3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今赵二噶突然有种进了贼窝的感觉,第一次感觉有些后悔。
  其他流民也都是这样的心情,一个个浑身颤抖的站在那里,脸色也白了,浑身上下呼呼冒着冷汗,后背都湿透了。
  那名贼军的军将冷冷的看了他们一眼,对他们恐惧的样子非常满意。然后沉声说道:“今天我就说这么多,今天好好的睡一觉,明天开始训练。”
  等那名贼军军将离开了,赵二噶和一帮流民的腿一软,纷纷坐在地上。刚才那名贼军的话,依然再他们的耳边萦绕,也让他们变得心绪不宁了起来。
  接下来粮仓里再也没有人说话了,大家躺在自己的铺盖上,默默的想着心事。几个胆小的甚至呜呜的哭了起来。
  傍晚的时候,粮仓的大门再次被推开,十几个贼军抬着几个大木桶走了进来。一帮流民看着木桶里冒尖的米饭,热气腾腾的菜汤里隐约还能闻到一股久违的肉味,眼睛顿时都直了。
  即便是临清州运河码头最繁忙的时候,他们起早贪黑的忙碌一年,赚的那点辛苦钱,也只是能让家人勉强填饱肚子,想吃肉那也只能是想想了。
  “都过来打饭了……”
  一帮流民听了,“腾”的从铺盖上跳起来,冲过去争抢了起来。旁边的几名贼军真不惯毛病,举起步枪用枪托将几个流民砸倒在地。
  “都特么排队,谁若是再枪今天晚饭取消……”
  远东军士官的话音刚落,一帮流民顿时规规矩矩的排起了队,但是眼睛却死死的盯着前面的那几个大木桶。
  终于轮到了赵二噶,他打了满满的一碗米饭和一碗油水十足的肉汤,坐在旁边美美的吃了起来。
  他已经几年没吃的如此过瘾了,清香的白米饭,还有用肉和青菜炖的浓汤,味道太香了。赵二噶的肉汤了竟然还有两个厚厚的肥肉片子,吃得差点把舌头咬下来。
  这个时代底层的苦逼百姓,一辈子也吃不上几次肉,更别说白米饭管够了吃了。反正赵二噶没享受过如此的待遇,所以今天他足足吃了三大碗白米饭,两大碗肉汤,撑得他肚子胀胀的,走路都费劲。
  其他流民也都一个熊样,吃完了饭都躺在自己的铺盖上,美美的回味着刚才的那顿晚饭。
  “四叔,贼军是不是要出征了,我听说明军打仗之前,也都给吃一顿好的。”
  “那这顿饭,岂不是我们的断头饭啊……”
  “放你娘的屁,什么断头饭,几年前在河南,半个发霉的饼子,都能买一条人命了。大伙别怕,我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我还没听过打仗前,给民夫吃这样的饭菜呢。就算大明官军出征前也吃不上这样的饭吧。”
  听了那个四叔的话,粮仓里的流民顿时来了精神,纷纷聚在了四叔的身边,闹闹哄哄的聊了起来。
  赵二噶没有去凑那个热闹,但他听了那个四叔的话,心里也感觉没有那么简单。这样的饭菜,就算是养兵,都够让人卖死命的了,对他们这些民夫,还不至于吧。
  他想了一会儿,也没想出什么来,几天来头一次感觉困,连衣服都没脱,就不知不觉的就睡着了。
  “嘀嘀……嘀嘀……”
  一阵急促的哨音,打破了清晨的宁静。也把熟睡中的赵二噶惊醒了,粮仓里有传来了昨天那个军将的大嗓门。
  “都特么起床了,快点……我就给你们一炷香的时间,都给我到外面去集合。若是有人还没弄利索,老子抽死他。”
  听了他的话,赵二噶连忙从铺盖上爬起来,幸亏昨天他没有脱衣服,第一个冲出了粮仓接下来的十天时间,赵二噶经历了他这辈子最难熬的一段日子。
  每天天不亮就被叫起来,然后就围着这片粮仓一遍遍得炮圈,每天都跑得他精疲力竭。白天更是难熬,几个时辰不干别的,就是排着队走啊走的,要么就是站在太阳底下一战就是两个时辰。
  只要有人敢动弹一下,几个凶神恶煞似的远东军官兵马上就会冲过来,劈头盖脸的就是一顿鞭子。几百个流民都快被抽傻了。
  这些流民的教官来自海外师的兵痞,训练的能力不见得多好,但是整人的手段却是层出不穷。所以仅用了十天的时间,队列水平就已经有模有样了,最重要的是这些人的组织纪律性绝对是进步巨大,起码能做到令行禁止了。
  虽然数百个流民每天都在水深火热中度过,但是他们却都咬着牙坚持了下来。因为在他们看来,和天天三顿饱饭相比,他们经受的所有磨难都是值得的。
  白米饭管够了吃,每天中午还能喝到肉汤,现在他们感觉第二天去死都值了。甚至有人希望这样的磨难能持续下去,即便再苦他们也能忍受。
  出了每天三顿饱饭,没到晚上也是他们最快乐的日子。因为吃完了晚饭,就会有一些贼军给他们上课讲故事。
  这些贼军和白天的那些教官截然不同,一个个和颜悦色,面带笑容。他们可不是那些凶神恶煞的教官,他们会和大家坐在一起聊家常,还为大家讲故事。
  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天时间,但是赵二噶却知道了很多事情,至少明白了他们这些老百姓为什么会一辈辈的受苦受穷。
  他也知道了这支部队的名字叫远东军,是老百姓的队伍,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全天下的老百姓,家家户户都能吃饱饭,过上“三亩地两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好日子。
  不但如此,远东军最终的目标,是让全天下的老百姓都会识字,会算数,也让全天下穷苦百姓家的孩子读得起书。
  虽然十天的时间很短,但是却让几百名参加训练的流民有一种脱胎换骨的感觉,他们突然发现,只有远东军坐了这个天下,他们这些最底层的贫苦百姓才能过上好日子。


第1259章 劳动服务公司
  十天的时间过得很快,结束了基础训练的流民,虽然队列动作依然别别愣愣的,但是起码列队行走的时候,看着也能像那么回事了。
  而且基本能做到队列训练的要求,初步具备了服从意识和组织纪律观念,至少和普通的老百姓相比,不再是一群乌合之众。
  这些天海外营的那些兵痞,可算是下足了功夫,因为时间太短,他们只能想尽一切办法,尽快让这些流民掌握基本的队列要领。
  所以他们变着法的折磨这些受训的流民,稍微犯错就会收到严厉的惩罚,轻则挨一顿鞭子,重则接受各种体罚或是不让吃饭。
  挨一顿鞭子倒是没什么,毕竟都是常年在码头上卖力气的壮汉,身粗肉厚的挺一挺就过去了,可是各种体罚就惨了,一套体罚下来,就算体格再强壮,也得掉一层皮。
  更让流民受不了的就是不让他们吃饭,在他们的眼里,这可是比杀了他们都歹毒的办法。大家宁愿挨鞭子、接受体罚,也绝对不愿意被罚不让吃饭。
  少吃一顿白米饭和肉汤,在这个时代的人眼里,那可是了不得的一件大事。他们甚至会心疼的睡不着觉,感觉吃了一次大亏。
  “嘀嘀……嘀嘀……”
  那令人绝望的哨音再次打破了清晨的宁静,赵二噶“腾”的一下站起身,迅速的穿好衣服,然后和一帮流民疯了似的跑出了粮仓。
  随着带队教官的一声声口令,仅仅几分钟的时间,数百名受训的流民就在外面的操场上,组成了几排整齐的横队。
  教导员王霄和几个政工干部的出现,也让赵二噶他们紧张的心情,稍稍的放松了下来。
  这些天赵二噶每天最希望看到的就是这些政工人员,最害怕见到的就是那些凶神恶煞似的教官,如此鲜明的对比,也让这些流民非常矛盾。
  王霄走到队列的前面,笑着对大家说道:“我今天来,是想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你们的培训结束了……”
  赵二噶听了王霄的话,一直紧张的心情瞬间放松了下来,感觉身体都轻快了不少。其他人也都是一样的想法,突然放松下来,让他们有些不适应,原本标准的队列动作也松散了下来。
  “都特么站好了,还想挨鞭子吗?”
  一名海外营的兵痞教官大声的怒骂了一句,赵二噶他们下意识的挺直了身体,一个个以标准的军姿状态站立,双眼炯炯有神的目视前方。整个队列好像瞬间恢复了精气神,又变得威严整肃了起来。
  王霄看到队列又恢复了原来的状态,就又接着说道:“我很欣慰啊!大家都是好样的,十天培训期间,没有一个人退出,基本达到了教官的要求。”
  赵二噶他们听了心里憋屈极了,麻痹的,那帮混蛋教官天天变着法的折磨大伙,若是没达到训练要求,还不得被他们祸害死啊。至于退出……这个大伙还真没想过,每天三顿白米饭和肉汤,傻逼才退出呢……
  “接下来,我将宣读临清守备区刚刚下发的命令,守备区经过慎重考虑,决定成立临清州劳动服务公司。所有参加培训的人员都会被优先录用,成为我们远东公司的一份子。”
  他说到这里,看了眼大家的表情,然后继续说道:“当然,我们本着自由自愿的原则,至于是否加入临清州劳服公司,这个由你们自己决定。”
  大家心里突然紧张了起来,如果加入了这个什么劳服公司,以后是不是就得跟着远东军打仗啊。虽然经过十天的政治思想教育,让这些参加训练的流民受益匪浅,可是一旦涉及到自身利益,顿时都犹豫了起来。
  赵二噶一狠心,大着胆子喊道:“报告……”
  王霄伸手指着赵二噶,笑着道:“你有什么问题,现在就问吧。”
  “将爷,我们若是加入了劳服公司,是不是就要离开临清州啊。大伙身后都有一大家子人,真的离不开啊……”
  王霄笑了下,然后说道:“这位兄弟问的,可能也是所有人想问的吧。我知道大家心里是怎么想的,担心加入了我们,会跟着我们出去打仗。呵呵……我和大伙说实话吧,如今长江以北都是我们远东的天下,已经没什么仗打了。大伙若是加入了临清州劳动服务公司,是隶属与临清州地方的单位,主要的任务就是在临清州参与各项基础建设,不但不会离开临清州,更不会跟随远东军作战。就算你们想跟着我们,部队还看不上你们呢。”
  听了王霄的这番话,赵二噶他们全都目瞪口呆。听这话的意思,难道大明已经亡了,如今是远东得了天下。
  所以大伙的心思顿时就活了,若是不离开临清州,还不会随军打仗,那加入远东当然不是问题。
  只是大伙心里一直不明白,既然不让大伙替他们卖命,那为什么分他们白米,为什么天天供他们三顿白米饭肉汤。
  这些常年在码头上厮混的力巴,起早贪黑的忙活一年,原本就十分微薄的收入,依然会被码头上的黑恶势力和官府的胥吏层层盘剥,所以他们根本不相信这个世上会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王霄和众多政工干部搬来了桌子,拿出一份份劳动合同,为所有加入劳服公司的流民办理手续。
  加入临清州劳服公司,必须与远东临清守备区签订一份劳动合同,在未来的十年时间内,劳服公司员工都将无条件为劳服公司服务。
  当然,所有劳服公司的员工,也享受公司的各种福利。包括工资奖金、医疗保障、人身安全保险、住房保障和家属子女保障等等。
  赵二噶没有犹豫多长时间,就在劳动合同上按上了手印。因为他心里明镜似的,就冲每天三顿饱饭,把命卖给远东也值得了。
  其实大伙看到了这份劳动合同,心里反而又放心不少。这个时代普通底层百姓,都希望入大户人家为奴,而且还都是心甘情愿。


第1260章 分物资、发福利
  赵二噶和众多流民签了劳动合同,又办理了一些相关的手续,一直忙活到中午才算是完事。如今他们虽然签订了劳动合同,但是按照合同里规定的条款,每名员工要经过一年的试用期。
  试用期这段时间,无论薪饷还是福利都相对较低。他们以后还要进行岗位培训,培训结束以后,必须要通过考核方可转正成为远东公司的正式员工。
  而且一年的时间,也能不断的对临时工进行全方位的考察,剔除一些嘎杂流痞、奸懒馋滑那样的害群之马。
  中午吃完了饭,王霄又将这些刚刚加入劳服公司的员工召集到一起。
  “大家这几天训练很辛苦,而且离家这么多天,你们肯定惦记家人。明天开始放假三天,大伙都回家看看家人。下午守备区会为大家分发一些福利,晚上大家就可以带着东西回家。三天以后所有人必须按时归队,如有逾期不归者,开除出劳服公司。”
  赵二噶听了教导员的话,心里顿时一阵狂喜,他走的时候,家里的瞎眼老娘、老婆孩子都没告诉,这几天他们还指不定多着急呢。
  所以他现在就开始盼着时间过的快一些,早点等到晚上好回家看看。至于福利什么的,赵二噶根本没当回事,其实他也不知道福利是什么。
  “嘀嘀……嘀嘀……”
  一阵阵急促的哨音响起,正在粮库里休息的赵二噶他们,听到了以后都下意识的冲了出去。几个远东军的士官冲他们大喊道:“分物资了……分物资了……”
  赵二噶他们被领到了一个粮库里,每人分到了一个沉重的行军包。里面装着服装鞋帽等各种生活用品。
  包括一身帆布工作服、一双翻毛皮鞋、一双布鞋、一个竹编安全帽、两套内衣内裤、四双袜子、两双手套、一个脸盆、一套牙具、一个马扎凳子等等好大的一堆东西。
  这段时间每天早晚两次越野,再加上白天十个小时的队列训练,赵二噶他们脚上崭新的布鞋早就磨漏了。正好现在分了一双高腰的翻毛皮鞋,大伙就把脚上的布鞋干脆扔掉,纷纷换上了崭新的翻毛皮鞋。
  赵二噶捧着东西回到了粮库,在自己的铺盖上鼓捣了起来。几个凶悍的教官挨个粮库巡视,为大伙演示新发物资的正确摆放方法。
  如今赵二噶他们居住的粮库,每个铺位的内务卫生都非常整洁,物资摆放整齐划一,再也不像以往乱糟糟的样子了。
  大家收拾完各自的物资,就开始坐在一起扯淡聊天,消磨着时间,期盼着夜晚的到来。晚饭结束后,王霄再一次召集大家集合,宣布放假,还强调了假期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以及按期归队的事情。
  数百人排着一列列的队伍,向码头方向前进。赵二噶走在队列里,心情非常的激动,还真有点归心似箭的感觉。
  队伍来到码头这里,临清守备区得知他们今天回家,还为他们准备了一些福利。每人还领到了一袋百十斤的梗米,还有一个装满了咸鱼、干菜和腊肉的竹筐。
  分到福利的流民都傻了,他们刚加入就分了这么多东西,那以后若是转正了,那福利还不得更好。
  赵二噶和一帮同伴扛着一袋梗米,身后背着竹筐,重量已经达到了一百余斤。可是大伙愣是扛着这么沉重的东西,一路回到了棚户区。
  此时赵二噶的家里,可就不是那么好过了。兄弟虽然想尽办法隐瞒了大哥报名参加贼军的事情,可是瞎眼老娘和嫂子,最后还是知道了消息。
  瞎眼老娘看着那袋梗米,喊着赵二噶的小名嚎啕大哭。赵二噶的女人也抱着两个孩子,在那里抹着眼泪。家里弥漫着一片愁云惨雾。
  赵二噶的弟弟也苦逼的跪在那里,一跪就是小半天,任由自己老娘激动的怒骂拍打。现在他也非常后悔,若是大哥真的回不来了,那他这辈子永远也原谅不了自己。
  如今棚户区四处都在议论,各种消息都传得有鼻子有眼,说什么这次报名的人,已经跟着贼军去了北面,正和大明官军打仗呢。
  听了这些没头没脑的消息,赵二噶的家人就更担心了。瞎眼老娘每天吃饭的时候,都要哭一会儿,嘴里念叨着自己儿子死得冤啊,一袋白米就要了大儿的性命。
  赵二噶扛着东西走进棚户区的时候,发现棚户区的流民们看他们的眼光都是充满了惊讶。有的甚至张着大嘴,目瞪口呆的看着他们。
  “诶呦喂……二嘎哥,你这身衣服真精神,这是从哪回来啊……”
  “赵哥,贼军和大明官军打仗了吗?谁打胜了?”
  “二嘎,你他娘的怎么回来了,我听说你跟着贼军去北直隶了……”
  赵二噶听了大伙的话,笑骂道:“放你娘的屁,老子哪也没去,一直在城里来着。别什么贼军贼军的,呵呵……大明已经完了,现在这天下归远东管了。”
  自打进了棚户区,赵二噶就被围了起来。众多流民纷纷向他打听这几天的事情,弄得赵二噶烦不胜烦。
  他现在哪有时间和他们扯淡啊,只想着早点回家看看老娘和孩子。老娘这些天还指不定怎么熬过来的呢,若是真有个三长两短,那他赵二噶这辈子心里就别想安生。
  终于,赵二噶回到了自家的窝棚边。他站在门口喘了会气儿,然后大声吼道:“老二,快出来接一把,你老哥我回来了,哈哈……”
  家里人正愁眉苦脸的坐在那里,等待着能有奇迹的发生。但是他们都没抱什么希望,在贼军做民夫,那活下来的面太少了。战场本来就是刀枪无眼,再加上明军就愿意做的事情,那就是杀良冒功了。
  突然,赵二噶的弟弟脸色一变,“呼”的从地上爬了起来,急火火的冲出了窝棚。两个熊孩子也跑了出去,外面顿时传来一阵欢呼。
  “是不是你家的那个回来了……”瞎眼老娘虽然眼睛不好使,可是耳朵却灵着呢。
  “娘……我……我也去看看……”赵二噶的媳妇也傻了,她刚从地上爬起来,就见自家的男人冲进了窝棚,“噗通”的一声跪在了瞎眼老娘的面前。


第1261章 娘,嘎子回来了
  赵二噶跪在地上,咣咣的给瞎眼老娘磕了几个响头,大声哭嚎道:“娘……嘎子回来了……”
  瞎眼老娘听到儿子的声音,双手胡乱的抓着,好半天才摸到了儿子的脑袋,一把抱在怀里,哭着道:“是嘎子吗……”
  “娘……嘎子不孝……”
  直到这时,瞎眼老娘才确定怀里的人,确实是自己的大儿子。她双手不断的拍打着儿子的脑袋,哭骂道:“你个不孝的东西,你这是不要娘了吗……你不要老婆孩子了吗……我打死你个不孝的东西……呜呜……”
  赵二噶抱着老娘干瘪的身子任由她抽打,直到瞎眼老娘打累了,娘俩才抱头痛哭了起来。赵二噶的两个孩子,也跑了过来抱住爹和奶奶一起哭。
  此时窝棚里哭声一片,赵二噶家的女人也一个劲儿的抹着眼泪,二弟则是站在门口仰着头不让眼泪流下来,可是根本控制不住。
  一家人哭够了,赵二噶才从地上爬起来,拎着门口的竹筐和米袋来到瞎眼老娘的面前,把竹筐里面的东西倒了出来,然后兴奋的对老娘说道:“娘……你摸摸……这是米……这是腊肉……”
  他说到这里,转身对旁边的女人说道:“赶快去生火……今天我们管够的吃白米饭,把腊肉和咸鱼也做了……”
  女人目瞪口呆的看着地上的一堆东西,呆滞了半天,才抹了把眼睛,然后兴奋的点了点头,转身跑到了屋外。
  两个孩子也懵了,他们双眼死死的盯着地上的那一条腊肉,满脸都是难以置信。自他们从老家逃荒出来,已经很久都没有闻到肉味了。
  瞎眼老娘则是满脸的担忧,她双手四处摸索着,一把抓住儿子的手,厉声道:“孩子……这东西哪来的……咱可不能犯法啊……”
  “娘……这都是东家发的,东家说了,只要以后我们好好干,转正了还会给我们分房子呢。您一个人辛辛苦苦的拉扯我们哥俩,就没享过福,以后嘎子一定让你过上好日子。”
  瞎眼老娘还是不放心,急着问道:“你的东家是不是让你跟着他们去打仗啊,那可是去拼命啊,若是你有个三长两短,我可怎么活啊……”
  她说完又哭嚎了起来,家里男人病死之后,她一个人把两个孩子拉扯大,不知道吃了多少苦,好容易两个儿子长大成人了,可她也要我日夜操劳,一双眼睛也熬瞎了。
  再后来又遇到了灾年,好容易逃荒来到临清州有了个落脚的地方,虽然日子苦,可仗着两个儿子能干,一家人还能混口饭吃。
  谁曾想临清州来了贼军,两个儿子没了营生,家里就揭不开锅了。也逼得老大去投了贼军,虽说暂时能换来温饱,可日后朝廷的大军若是来剿,那可如何是好。
  赵二噶看到瞎眼老娘越哭越伤心,苦笑着劝道:“娘……东家说了,如今他们已经占领了大明的半壁江山,就连京城都被东家的大军围住了,皇帝老儿都快被抓住了。”
  瞎眼老娘听了根本不信,疑惑道:“你可别瞎说啊……皇帝是天子……”
  “娘……临清州的数千官军,不到一天就被东家拿下来了,东家厉害着呢,您就放心吧。”
  听到儿子如此说,虽然瞎眼老娘还是将信将疑,但也不再哭了,只是依然还有些坐卧不宁的。
  这时,一股久违的米香从门外弥漫而来,瞎眼老娘的情绪终于稳定了下来。旁边两个熊孩子也不闹了,乖乖的赖在奶奶的怀里,双眼满含期盼的望着屋外。
  一阵爆锅的声音随之响起,那令人迷醉的肉香向屋内蔓延,赵二噶兄弟俩、瞎眼老娘和两个熊孩子,都安静的呆在那里,用一种近乎朝圣的心情,等待着饭菜的到来。
  “我去帮嫂子一把……”赵二噶的兄弟实在熬不住了,兴奋的喊了一句,转身跑出了窝棚。
  “我帮娘盛饭……”
  “额……那我帮娘端菜……”
  两个熊孩子也跳起来,撒欢似的跟在二叔的屁股后面出去了。
  今天赵二噶家除了瞎眼老娘依然忧心忡忡,其他人都就像过年了一样。说来也心酸,仅仅是一顿饭,就把这他们兴奋成了如此模样。
  一家人忙活了半天,饭菜终于弄好了,他们盘坐在地上,每人手里捧着一个破烂的瓷碗,里面装着满满的白米饭。
  他们中间的一块破烂不堪的木板上摆着两个木盆,一个是活着野菜炒的腊肉,一个装着几条蒸好的咸鱼。
  赵二噶的女人过惯了苦日子,哪里舍得大手大脚,一长条腊肉只切了一小块,一大捆咸鱼更是就抽出了几条。
  两个木盆里的菜也只有盆底那么一点儿,可即便是在老家没遭灾的那些年,就算是过节,也没吃过如此“丰盛”的一餐饭。
  瞎眼老娘深吸了一口气,然后语气激动地说道:“吃……吃吧……还等什么呢……”
  早已按耐不住的两个熊孩子,听了奶奶的话,伸手就想去夹那盆腊肉。他们俩早就盯着呢,嘴里的口水都快垂到地上了。
  “啪”的一声,赵二噶的女人伸手打了两个熊孩子一巴掌,怒斥道:“没规矩……奶奶还没吃呢,你们抢个什么……”
  瞎眼老太太一听就不干了,对儿媳妇数落道:“哪有你这样说孩子的,他们才多大,来……大丫、二蛋……奶奶给你们夹肉……”
  她说完双手颤巍巍的拿起筷子,摸索了半天才在儿媳妇的帮助下夹起了一块肉,往两个孩子的碗里面放。
  “奶奶……我们不吃……您先吃……”
  穷人家的孩子到底还是懂事,说什么都要先给奶奶吃。赵二噶看他们让来让去,哈哈大笑道:“娘……就这么几块肉,也别让来让去的,今天咱家就破个例吧,把肉都分了吧……”
  他说完不顾瞎眼老娘的数落,和媳妇的推让,坚持着把肉平均分给了他们。他兄弟一看大哥碗里没肉,就想把自己碗里的几块肉夹给赵二噶。
  “你就吃你的肉吧,这几天我在东家那里培训,天天都能吃到肉……”
  屋里几人听到他的话,全都愣住了。赵二噶看他们不信,就开始显摆得了起来。尤其是说起天天的三顿饱饭,瞎眼老娘和媳妇听了都是难以置信的看着他,这是什么东家啊,太败家了吧。


第1262章 明天都去报名
  赵二噶看着家人满脸惊讶的样子,一边帮着他们夹肉,一边哈哈笑道:“我在东家那里呆了十天,天天三顿白米饭管够了吃,中午还能喝一大碗肉汤,汤里面好几条肥肉片子。”
  瞎眼老娘想把碗里的腊肉夹给两个孙子,可赵二噶死活不让,笑着道:“娘……你就吃吧,以后我在东家那里好好的干活,等转正了就把您接到城里去住,让您好好的享几年清福。”
  听了儿子的话,瞎眼老娘欣慰地笑道:“我不求别的,只要你们平平安安的,我也就能安心的见你爹去了。”
  旁边赵二噶的兄弟拼命往嘴里扒饭,一边还急切地问道:“哥……那我明天也去报名呗,天天都吃肉,这辈子死了都值了。”
  瞎眼老娘一瞪眼,冲家里老二骂道:“你在家老老实实的呆着,你哥从了贼,我就够担心了,难道你们想把娘气死啊。”
  老二看娘生气了,连忙低下头继续扒饭,但是眼神不时瞟向赵二噶,显然被大哥说得动心了,天天三顿白米饭,中午还能吃到肉,这就是神仙过得日子啊。
  此时临清州城外的两个棚户区,已经彻底乱套了。几百个报名加入远东的流民,不但没有被贼军拉去做炮灰,反而扛着百十斤梗米和腊肉咸鱼回来了。
  而且这些人身上穿着崭新的衣服,脚上套着翻毛皮鞋,头上还戴着一顶竹编的帽子,看着就别提多精神了。赵二噶他们也不想带着帽子,但头发被剃得精光,所以才戴着帽子遮掩一下。
  其实原本就有很多人想去报名来着,可是外面谣言传得有鼻有眼的,所以心里都想着看看再说。如今几百个流民回来了,不但屁事没有,他们还四处显摆说,跟着贼军每天三顿饱饭,中午一顿肉汤,这下所有人都不淡定了。
  赵二噶家门外也聚集了十几个汉子,都是跟着哥俩在码头上混得老乡。如今棚户区闹得沸沸扬扬,所以大伙都来到赵二噶家,希望他帮着出出主意。
  “赵哥,跟了贼军天天三顿白米饭是真的吗?”
  “我听人说,中午还能吃到几块肉,我怎么觉着是扯淡。大哥,你跟我们说说呗……”
  “赵哥,我们一直都听你的,如今兄弟们都来了,就想让你帮我们拿个主意。”
  “对……大哥,大伙跟你这么多年,我们就信你,反正不论刀山火海,我们以后也跟定你了。”
  赵二噶看着一帮兄弟,点了点头,沉声说道:“既然大伙让我拿主意,那我就直说好了。我已经跟了东家,连卖身契都签了。至于以后是福是祸,这个我真不知道,可每天三顿白米饭,中午有肉汤喝,这个倒是真的。”
  一帮流民听了赵二噶的话,还没等他继续说呢,就刮躁了起来。
  “大哥,真的是每天三顿白米饭,我的天老爷啊,若是真能那样,我这条贱命卖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