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远东1628-第3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昨天他正在山东沿海,接到公司情报部的电报,他看了电报的内容,并没有先去宣府,而是向宣府情报站发了一封电报,向他们交代了一些事情。而他则是乘坐一艘飞艇先期赶到了京城。
  早已等候在这里的几个人,连忙迎了上去,纷纷向周卫凡见礼。周卫凡摆了摆手,率先走进了庄子。
  在庄子内院的一间密室内,周卫凡坐在上首,对旁边的一名中年人说道:“卢府的情况打探好了吗?”
  这名中年人正是远东公司驻京城情报站的负责人,他连忙递过来一摞文件,然后恭敬地说道:“大人,所有情报都已经整理完毕。”
  周卫凡接过文件,简单的翻了下,然后满意地说道:“你们安排一下,嗯……准备一些厚礼,明天我要去卢府拜访。”
  宣府镇总督府,卢象升这些天是度日如年。他膝下只有一女,他和夫人都视若珍宝。闺女也到了待嫁的年龄,京城很多大户都有意与卢家结成亲家,其中不乏几家高门大户。
  卢象升倒是不想攀附权贵,只要为女儿找个合适的少年英杰,家世什么的还是次要。愿想着给她许配给一个好人家,两口子也就放心了。
  谁成想会出这样的事情,女儿虽然没有被流贼掠去,但是据几个流贼供述,她很有可能被远东军救下了。
  几个在场的流贼招供的时候,都是满脸惊惧的说看到了两个巨大的飞舟出现在他们的头顶,然后身边的同伴就开始纷纷倒地身亡,他们也是侥幸逃了出来。
  审讯的时候,卢象升也在现场,他亲眼看到几个流贼满脸惊怖的眼神。所以他断定流贼说的飞舟,就是前段时间频繁出现在边镇地区的远东飞舟。
  虽然他总督宣府、大同和蓟州三镇兵马,对边墙外的远东军也算非常了解了。可是这几天,卢象升利用手中的各种资源,通过各种途径,收集了大量远东公司的情报,才算真正的了解了远东军。
  尤其是他通过南方沿海地区几个同年那里,得到的讯息最令他吃惊。原以为远东只是在称雄北方,没想到远东居然控制了整个南洋和东南沿海,将一直盘踞在东南的佛郎机、红夷扫荡一空。更让他赶到震惊的是,远东军居然已经灭了朝鲜和日本。


第1165章 卢象升
  卢象升成长于家乡宜兴,当时的江苏属于南直隶,是出了名的富庶安逸之地。他二十二岁中了进士,三十一岁逐渐成为追剿流寇的先锋。
  他对造反的民军出手极狠。无论是流寇主力,还是胁从的家属,只要落在他手里,通通格杀勿论,被称为“卢阎王”。
  卢象升以善治军而闻名,他练兵、作战和大明其他将领格格不入,尤其喜欢奇袭和野战,颇有点穿越者的赶脚,只是有些生不逢时,最后死得非常悲壮。
  崇祯十年,他曾上了一个奏章《选用奇兵疏》,内容就是想建立一支一千五百人的特殊部队,专门用来劫营和奇袭,这说明他具备了非常先进的战术思想。
  他对待流寇的狠和对待朝廷的忍,形成了卢象升性格的鲜明特色。他是最凶狠果敢的将领,也是大明最恭顺忠诚的大臣!
  历史上,卢象升在崇祯十二年阵亡于巨鹿,其实当时卢象升完全可以不死。他明知自己遭遇的是清军的主力,自己只有几千老弱残兵。可卢象升还是决定以卵击石,与建奴主力进行迎战。
  因为如果他稍有退缩,大学士杨嗣昌、总监军太监高起潜就会给他扣上一顶临阵脱逃的帽子,让他一世英名尽毁。由此可见,他的性格是多么的刚烈。
  虽然远东公司来到了这个时代,历史已经改变,再也没有了女真东虏,卢象升也没有亡于巨鹿,但是面对虎踞辽东和漠南草原的强大远东军,即便他知道大明如今已经风雨飘摇,可他依然抱着以死报国的决心。
  他心里清楚,远东军入主大明是早晚的事情,而大明朝堂党争愈演愈烈。一旦远东军南下,能跟着他拼死抵抗的恐怕也只有他手下的天雄军数千精锐了。大明九边军镇的军头们也都拼命的克扣军饷喝兵血,只要远东军南下,他们势必会望风而降。
  这些天他又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了远东军的海上力量,这也让他在椅子上呆坐了好久。
  这时,卢象升的师爷匆匆走了进来,递给了他一封书信,然后沉声道:“大人,刚才有人来府上送了一封信。”
  卢象升皱着眉头接过了书信,打开借着烛火看了起来,可他刚看眼神就顿时一凝。过了一会,他的脸色才舒缓了过来。
  他放下书信,长出了一口气,然后把书信放在烛火上点燃了,随着书信慢慢的化为灰烬,他的脸色又阴沉了起来。
  旁边的师爷看着卢象升的脸色,小心地问道:“大人,这信……”
  卢象升摇了摇头,欣慰地说道:“韵儿的车队被流贼偷袭,她也身受重伤,幸亏远东军的巨舟赶到,击溃了流贼,并就下了韵儿。如今她伤势已无大碍,正在辽东养伤。”
  师爷眼睛顿时一亮,兴奋地说道:“大人,远东军既然救下了小姐,我们是不是……”
  卢象升听了师爷的话,脸色顿时一变,沉声道:“圣上待我恩重如山,我决心已定,但求以死报国,绝不与敌国行苟且之事。”
  旁边的师爷听了卢象升的话,苦笑着摇了摇头。他还想再劝,可卢象升一摆手道:“送信的人没走吧……”
  师爷点了点头道:“正在外面候着呢。”
  “你去支点银子,赏给送信之人,代我好好的谢谢他……”
  师爷叹了口气,摇了摇头转身离开了卢象升的书房。他出了内院,径直来到了前院,一个年轻人正等在哪里。
  “让先生久候了,我家大人这几天日夜操劳,已经睡下了,先生还是请回吧。”师爷冲那名年轻人一抱拳说道,还从怀里拿出一封银子塞给了对方。
  那名年轻人婉拒了师爷的银子,微笑着说道:“既然如此,那我改日再来叨扰。”
  他说到这里,想了一下道:“还请转告卢大人,我们一定会照顾好你们家小姐,等小姐伤势痊愈以后,我们会把她安全的送回府上。”
  师爷连忙笑着说道:“那我就替我们家大人谢谢先生了。我家大人若是慢待了先生,还请先生见谅。”
  对面的年轻人笑了下道:“卢大人乃忠义刚烈之士,我们远东军对卢大人也是仰慕不已。”
  年轻人说完一抱拳,转身离开了卢府。师爷一路把年轻人送出了府外,他看着那名年轻人的背影,摇了摇头转身回去了。
  第二天午夜时分,一艘飞艇缓缓的降落在宣府镇附近的一个庄子的外面,一条软梯被放了下来。几个人顺着软梯爬了下来。
  这几个人正是周比利和钟大海等人,早已等候在这里的周卫凡连忙迎了上去。
  “部长,辛苦了……”
  周比利和周卫凡握了一下手,然后笑着道:“你们和卢象升接触过了吗?”
  “昨天一名情报员已经去了去了卢府,把一封书信交给了他,可是没见到人就被打发回来了。”
  周比利皱了下眉头,然后转身对身后的钟大海笑道:“你们家大人还真是大明的忠臣啊。”
  钟大海摇了摇头,然后苦笑道:“现在大明九边各个军镇,恐怕就只剩下我家大人一个忠臣了。”
  周比利和周卫凡听了都笑了起来,他们一路进了庄子,来到一间密室坐下。周比利对旁边的钟大海笑着道:“老钟,我也不瞒你,远东军在宣府、大同和蓟州三镇的边墙外屯兵数十万,不日就要南下中原,可现在你家大人却一心想着为大明朝廷陪葬,唉……真是可惜了……”
  钟大海听了,突然跪在周比利的面前,带着哭腔说道:“大人,还请您救救我家大人吧。”
  周比利摇了摇头道:“如果换个人,我真的不想管,你家大人虽然与我们是对手,可他却是我们非常佩服的一个忠义之士。而且你家小姐还救了我们远东军的次帅大人,所以我们远东军不想在战场上与你家大人相见。可是到时候刀兵一起,数十万大军汹涌而过,我们真的无法保证你家大人的安危。”


第1166章 那就了叨扰了
  老钟听了周比利的话,脸色顿时一变。
  他也算是见过大场面了,可这些天他在辽东的所见所闻,让他对远东军有了更深的认识。哪怕戚爷爷转世,在强大的远东军面前也是灰飞烟灭的结果。
  想到这里,他猛地把头向地上磕了下去,“咣咣”的连磕了十几个响头。
  “大人,就算让我老钟去死,只要能救下我家大人,我钟大海的命就是远东的。”
  周比利紧皱着眉头,叹了一口气说道:“你若是想救你家大人,那就得听我们的。”
  钟大海听了顿时犹豫了起来,可是他一想到在辽东看到的一幕幕场景,天上飞的巨大神舟,地上跑的钢铁怪兽,还有远东军强悍的火铳和火炮,一狠心再次把头埋在地上。
  “大人,只要能救下我家大人,我老钟都听您的……”
  周比利笑了下道:“你知道我们远东军的实力,大军攻势一起,就算是铜墙铁壁也挡不住我们远东军的进攻。虽说你家大人知兵善战,可你认为在我们远东军面前有几分胜算。”
  他说完笑了下,接着说道:“我们远东主要是看在你家小姐救下了我们次帅,而且也一支敬佩卢大人的忠义刚烈。这才不忍看着你家大人与大明陪葬。”
  钟大海听了周比利的话,心里也愈发的坚定了起来。他慢慢抬起头,沉声说道:“大人,你说吧……让我老钟做什么……”
  周比利看着满脸凝重的钟大海,微微的笑了下,然后说道:“老钟,你先别急,明天我会找你,一切按我的吩咐去做,就能救下你家大人,你先去休息吧……”
  第二天晌午时分,卢府的后门悄然打开,三个人牵着战马悄然走出了卢府,他们都披着带着斗篷的大氅,让人看不清面目。
  他们一路骑马来到了宣府郊外的一个偏僻的庄子,为首一人勒住战马,摘下了头上的斗篷,对旁边的人沉声说道:“就是这里吗?”
  旁边的钟大海,恭敬地说道:“大人,就是这个庄子。”
  此时庄子里面走出了几个人,为首的一人正是周比利,他一抱拳笑着说道:“前面可是卢大人?”
  卢象升面色阴沉的看了眼对面的周比利,然后翻身下马,同样一拱手道:“卢某冒昧来此,还请见谅。”
  周比利笑着走了上来说道:“卢大人能来这里,就是我们的荣幸,请……”
  他们一路来到了庄子里的一间屋子,分宾主落座,几名俊俏的丫鬟送上了茶水。
  “卢某此次前来,是专程谢谢诸位能救小女于危难,如若不是远东仗义出手,小女这次恐怕就要落入流贼之手了。昨天大海已经跟我说了,即便小女逃过了流贼的追杀,她的伤也是凶多吉少。”
  周比利摆了摆手,笑着道:“卢大人言重了,我们远东军的次帅大人乘坐的飞艇,因遭遇了暴风天气失事深陷险境,幸亏遇到了心地善良的卢小姐才得以获救,我们远东军数十万将士感激不尽。”
  卢象升心中一动,顿时明白了前段时间大批神舟在大明各个边镇出现,应该就是寻找远东的次帅吧。再通过几个流贼的供述和钟大海的回忆,卢象升已经把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的七七八八。
  对于远东军的飞艇,军事素养极为优秀的卢象升,当然能看出其中的玄机。据钟大海说,远东军凭借庞大的飞艇能日行千里,仅一夜的功夫就从怀来飞到了辽东沈阳。
  有如此神器在战场上必会立于不败之地,远东军完全可以利用神舟,使得敌我双方的态势一目了然,可以说这仗双方还没有接阵就已经输了。
  想到这里,卢象升的眉头紧皱了起来,愿想着凭借边镇的数万精锐和远东军拼一拼,可现在看来,远东军一旦南下,大明将毫无胜算。
  他暗自叹了口气,心中不免有些心灰意冷。不管怎样,自己深受皇恩,无论如何也要拼尽全力为大明挡一挡,报答陛下对自己的知遇之恩。
  此时卢象升的心情极为低落,尤其是再一想到昨晚钟大海跟他说的那番话,更是令他心如刀绞。对于自己的这个女儿,卢象升夫妇一直视若珍宝。
  可是没想到现在居然有了轻生的念头,他当然不会去怪罪为女儿治伤的那个什么远东次帅,当时事急从权,人都已经快不行了,还讲什么男女大防。
  而且据钟大海说,如果不是当时处理得当,即便远东拥有日行千里的神舟,自己的女儿也一样熬不过那一夜。
  可是自己的女儿,卢象升当然了解,看着温婉贤淑,确实刚烈的性子和自己一模一样,既然她说了,还真能做得出来。
  想到这里,卢象升叹了口气,然后满脸沉重地说道:“唉……小女性子刚烈,只因……只因……”
  周比利连忙接过话头,笑着道:“卢大人,卢小姐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唉……当时情况紧急,不得已啊……事后我们次帅也是追悔莫及。”
  他说到这里,想了下道:“卢大人,你看这样可好,我们远东飞艇一日即可抵达辽东,你若是去辽东见一见卢小姐,当面劝一劝她,或许能让卢小姐回心转意。你毕竟是他的父亲,你的话她也听得进去。”
  卢象升听了周比利的话,顿时有些不知如何作答。钟大海也劝道:“大人,你若是去了,小姐或许真的会回心转意呢,平日里她最听你的话了。”
  旁边的师爷也跟着劝道:“大人,如今夫人还不知道小姐的事情,一旦小姐有个三长两短,我们该如何向夫人交代啊。还有宜兴老家的老太爷、老夫人,真若是……唉……”
  周比利笑着道:“卢大人尽可以放心,我远东飞艇明日就可将您送回宣府,不会耽误您任何公务。”
  卢象升的心里也在犹豫,他倒不是担心远东会对他怎么样,毕竟人家那样的实力,真的用不着。而且他也确实思女心切,再加上他还真想见识一番远东神舟。
  所以他点了点头道:“也罢……那就了叨扰了……”


第1167章 初到辽东
  卢象升从沉睡中醒了过来,他掀开身上的毛毯,揉了揉惺忪的睡眼,从长椅上站了起来,简单的活动了下酸痛的腰腿。
  此时舷窗外面一片漆黑,吊舱外面的发动机发出剧烈的嗡鸣声。飞艇吊舱里的人除了两名驾驶员,剩下的人都还在沉睡。
  卢象升坐了下来,趴在舷窗的边上看着吊舱两侧的发动机。他自认并不迂腐,不但博览群书,像天工开物、奇器图说等书籍偶尔也翻看过,但是像神舟这样的东西,却连听都没听说过。
  如此的庞然大物,居然能漂浮于天上,在卢象升的眼里,实在是太玄幻了。
  “卢大人,不在睡一会儿了……”
  卢象升转头一看,发现周比利也醒了过来。
  “周先生,冒昧的问一句,这神舟是如何飞上天的,又是如何能日行千里。”
  周比利笑了下道:“卢大人,这是我们远东的三五式飞艇,至于如何漂浮于空中,这个……这个可说来话长了。简单的说吧,就是利用一种比空气还轻的气体,让飞艇漂浮在空中。再利用发动机产生推力,使之具备了日行千里的条件。”
  卢象升听得一头雾水,可是看对方说得极为认真,并不似敷衍。
  周比利看了眼满脸迷茫的卢象升,又接着说道:“这是我们远东的科技人员负责研发的,我也不太懂,只是明白基本的原理。”
  卢象升消化着对方的话,但是却依然无法理解。尤其是对方话里的一些词汇,他更是闻所未闻。
  “卢大人,到了辽东以后,如果大人对这方面感兴趣的话,我可以领着大人在我们那里四处走走,届时大人能看到很多类似飞艇的高科技产品。”
  卢象升一听,顿时来了兴致,反正他临行前已经让师爷进行了妥善的安排,耽搁几日也没什么,他也想好好的了解一下远东公司的情况,毕竟远东军陈兵十余万于边墙之外,不知道哪一天就会越过边墙。
  想到这里,他连忙说道:“那就麻烦周先生了。”
  “一点也不麻烦,只要大人想看,我都会尽量的安排。其实都是我们远东的一些奇淫技巧,不值一提。我们远东虽说和大明一样以农为本,但也鼓励工商,这里匠户的待遇很高,我们现在乘坐的飞艇,就是大批匠户制造组装的。”
  听了周比利的话,卢象升眉头皱了起来。匠户在大明可是属于贱役,连底层的农户都不如。没想到远东居然如此重视工匠,难怪能有如此神奇的飞艇了。
  两人不断的聊着,卢象升发现对面这个远东官员所知甚多,虽然话语平白,倒也算是谈吐不凡,使得两人谈性不减,一路聊到了沈阳。
  飞艇到达沈阳,然后缓缓降落在郊外的机场。负责接待的远东公司办公厅的几名工作人员早已等候在这里。
  周比利引领着卢象升上了一辆吉普车,一路向沈阳开去。这辆吉普车再次引起了卢象升的注意,他坐在车里不断的四下打量着,一心想弄明白这个铁家伙没有人推马拉的,到底是如何快速的奔行。
  可是研究了一路,他也没有想通其中的玄机。这也使得卢象升一直满脸迷茫,感觉自己这辈子的书算是白读了。
  第二天,卢象升早早的醒来,呆呆的坐在床上。
  虽然乘坐了几个小时的飞艇,让他极为疲惫,可是从他登上飞艇开始,这一路的所见所闻却让他夜不能寐。
  那艘巨大的神舟能日行千里,仅几个时辰就从宣府飞到了辽东的沈阳,还有那辆通身皆为钢铁打造的车辆,不用马拖人推即可奔行如飞,实在是令人费解。
  更让他感到叹为观止的还不仅于此,就连他下榻的那座院子,里面的一切都令他无比惊奇。只需轻轻一按,屋内瞬间亮如白昼。微微扭动一下,热水就会从头顶倾斜而下。
  还有他房中的那一面落地镜,站在镜子的前面,看着镜中的自己如此清晰,简直纤毫毕现。卢象升长这么大,还是头一次如此清晰的看清自己。
  当然,他这个堂堂大明兵部左侍郎,都察院右金都御史,总督宣大、山西、蓟州三镇军务的重臣,昨晚初进这个院子的时候,也是颇为窘迫。
  好在钟大海在沈阳呆过几天,对院子里的各种设施多少了解一些,这才让他没有太过难堪。即便如此,卢象升还是从远东公司为他安排的几名侍女眼中,看出了几分嘲讽,分明就是把他当作一个乡下来的乡巴佬。
  卢象升下了床,来到旁边的洗簌间,虽然昨晚钟大海反复教授了很久,可他今天洗漱的时候,面对洁白洗手盘上的各种设施,还是弄得手忙脚乱。等他最后洗漱完,也是一身的大汗。
  他回到卧房,拿起一套藏青色的衣服,仔细的打量了起来,这套衣服的样式颇为奇特,不同于大明青布直身的宽大长衣,而是分为衣裤两件,有些像大明底层穿戴的短衣打扮,但是式样却截然不同。
  上装式样简洁,关闭式八字形领口,装袖,前襟正中五粒明扣,后背整块无缝。下面两个明口袋,左右上下对称,有盖,钉扣,上面两个小衣袋为平贴袋,底角呈圆弧形。下裤有三个口袋,分别是两个侧裤袋和一个带盖的后口袋。
  这套衣服穿在身上显得精练、简便、大方,但是面料、辅料却颇为讲究,做工也非常精细。整体廓形呈垫肩收腰,均衡对称,穿着显得稳重大方,非常的精神。
  除了外装衣裤,还有一套内衣裤、帽子、袜子和一双黑色的皮鞋,鞋面可能经过了特殊的抛光,还打上了鞋油,皮面光洁油亮得几乎像一面镜子。
  昨晚他特意问了一名侍女才知道,这套衣服在远东被称作华汉常服,远东地区平时上至官员,下至普通百姓都身着这身常服。只是根据工作环境,样式、面料会稍有不同。
  远东还有一种在婚礼、祭祀、冠礼和笄礼等正式场合穿的华汉礼服,样式比较传统,结合了汉唐时期服饰的特点,采用交领、右衽,不用扣子,而用绳带系结,男女还要分别配戴冠、巾、帽和头饰,面料大都采用丝绸、毛绒呢料,穿着华贵大气,显得洒脱飘逸。
  除了华汉常服和礼服,远东各地的百姓在节假日等休息、旅游的日子,还会穿着一些非常随意的华汉休闲服。样式多种多样,女服多为裙装,男服也不同于常服那么修身,非常宽松舒适,甚至是短裤式样。
  平时参加各种体育运动的时候,远东各地的百姓一般都穿着各式的华汉运动服,通常按运动项目的特定要求设计制作,还包括从事户外体育活动穿用的服装。
  另外,还有一些根据职业特点、工作环境要求的服装,例如远东军所穿的军服,警察等准军事部队所穿的警服、酒店服务人员所穿的制服、工矿企业工人所穿的工作服等等,样式也是多种多样。
  卢象升换上了这套华汉常服,站在房中那面落地镜子的对面,左右转身看了看。常年身着明服官袍的他,初次穿上这身远东的华汉常服,多少还是显得有些生硬不适。
  他把头发简单的绾成发髻盘在头上,又拿过一顶帽子戴在了头上,这回镜子中的自己越发的显得别扭了。
  卢象升冲着镜子苦笑着摇了摇头,心里暗自腹诽远东不讲礼数,官员士绅居然与农户、匠户穿着同样的衣冠,这成何体统。
  “大人……”
  这时,房外传来钟大海的声音,卢象升应了一声,然后走出了房间。只见屋外的钟大海,也穿着同样的一套华汉常服,看到他出了屋子,连忙过来见礼。
  卢象升冲对方点了下头,然后径直来到了院子里。此时正值秋季,清晨的时候,气温已经有些微寒,院子里种植的树木叶子枯黄,花坛里的各种花卉也纷纷凋谢,分外的萧瑟凄美。
  一名穿着制服的俏丽侍女迎了上来,微笑着说道:“大人,早饭已经准备好了……”
  这名侍女的态度虽然非常恭敬,但是卢象升却从对方身上完全感受不到一丝谦卑,就连微笑都好像是刻意训练出来的,这让他心里有些略微不爽。
  他板着脸点了一下头,然后随着这名侍女离开了院子,来到了旁边的餐厅。餐厅装饰华贵,正中是一张古朴的八仙桌,上面已经摆好了热乎的早餐,几名侍女看到了他,纷纷过来侍候。
  卢象升坐下刚想用餐,发现钟大海站在他身后,就转头说道:“你也坐下吧……”
  钟大海听了连连摇手推拒,直到卢象升反复说了几次,他这才小心的坐了下来。这也让卢象升略微不爽的心情,多少平复了一些。
  早餐很简单,几个爽口的小菜,一碗热气腾腾的小米粥,还有几屉馅料讲究的小笼包子,以及几个剥好的鸡蛋和一杯牛奶。
  这顿早餐的口味倒是不错,尤其是小笼包子,颇有些他宜兴老家那种皮薄透明、卤汁丰富、肥而不腻、汁水浓郁的特点,让他非常满意。


第1168章 忠孝两全
  卢象升刚吃完了早餐,一名俏丽的侍女进来禀报道:“大人,远东董事局的几个常委马上就到了,请您准备一下。”
  听了那名侍女的话,卢象升略微皱了下眉头,但也没有说什么,只是点了下头。然后和钟大海一起来到了前院,等候着远东几个常委的到来。
  过了一会儿,两名侍女引领着几个人走进了院子,为首两人正是高建国和王和,他们看到了卢象升,都热情的走过来和他握手。
  昨晚钟大海已经将远东的基本礼仪和卢象升简单的说了,所以对方几人分别上来和他握手,倒是没觉得唐突。
  “卢大人,我们这一大早的上门,没有打扰你休息吧……”高建国笑着说了一句。
  卢象升对于远东的问候方式已经见怪不怪,所以他也微笑着说道:“卢某此来,给诸位添麻烦了。也感谢远东多日来对小女的照拂,卢某感激不尽。”
  王和也笑着道:“哪里……哪里……如果不是卢小姐出手相救,陷于危境的远东军次帅恐怕就回不到辽东了。”
  大家听了他的话,都笑了起来。他们在那里寒暄了一会儿,王和就走上前,拉着卢象升的手,笑着道:“卢大人现在想必也是思女心切,我们这就去探望卢小姐吧。”
  远东中心医院干诊部,高建国和王和等人正等在危病监护室的外面,卢象升已经走进了女儿的病房。人家父女相见,大家跟着也不方便,就都在楼下等候。
  高建国转身对周比利说道:“老周,我看卢象升应该很难搞啊,你们情报部有没有把握?”
  周比利摇了摇头道:“目前看来,想要轻易说动卢象升,难度比较大。但撮合李明做他的女婿,倒是还有些希望。”
  高建国听了哈哈大笑道:“那也成,先把他女儿骗到手,等我们南下进攻之前,再想办法把他的一家老小都接过来。那时候卢小姐的孩子可能都有了,我就不信卢象升他是铁石心肠。”
  王和也笑着道:“想要争取卢象升,最主要的是让他转变心态,估计威逼利诱恐怕不行,只能以慢慢想办法了。”
  旁边的周比利摇了摇头道:“虽然历史上卢象升是民族英雄,可是他毕竟是读书人,也是大明士绅基层的一员。未来我们远东入主中原,施行的政策对于身处这个阶级的人来说,根本不要指望他们的支持,这和人品无关,是阶级立场的问题。
  在士绅阶级的眼里,残酷剥削底层农民、疯狂的兼并土地、鱼肉乡里等劣性,是天经地义的行为。即便是大明底层的贫苦农民,也觉得这是非常正常的,好像他们生来就应该被欺负被剥削。每当大灾大疫,无数底层的百姓只能逃荒,然后一个个死在异乡。
  中原王朝数千年来,都是帝皇与士绅共治天下,而我们远东公司却要死死的抓住基层单位的领导权,这样一来我们与大明士绅阶层就成了天然的死敌,千万不要对大明的士人抱有幻想。就算是那些忧国忧民的忠臣,他们忠心的也只是帝皇一家而已,与整个中华民族的兴衰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每当中原王朝更迭,只要当权者遵循帝皇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原则,改朝换代对这些士绅根本没什么影响,而且他们还会根据局势选择支持有希望问鼎天下的一家,争取充当从龙之臣。即便是满清蛮夷入主中原,依然有大批的士绅阶层心安理得的投靠,心甘情愿的做满人的奴才。”
  高建国点了点头道:“嗯……现在中原北方各省的士绅阶层和官员,可能心里早就有了改朝换代的心理准备,正在等着我们远东入主中原呢。但是我们对卢象升还是要积极争取,毕竟他是大明士绅阶层的一员,而且节制大明九边的三镇军马,如果他为我们所用,势必会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