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远东1628-第2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至今为止,远东军所有部队还都没有获得过集体一等功的称号呢。
  就算是几乎参加了远东几乎所有战役的敢死军部队,最高的也是集体二等功的称号。但是大家却没有任何不满,此战确实惨烈,一个营的官兵几乎打残了,最后能站着的一百多人依然不乱,继续向前向前。
  所以众多的敢死军军将,虽然都是极为羡慕,但却没有丝毫妒忌,只是心里暗叹这支二流准军事部队走了狗屎运。
  这支武装警察部队,也创造了远东军军史的奇迹,一支准军事部队,竟然领先所有最能打的主力部队,率先荣获了集体一等功的称号。
  军委会这一次之所以授奖如此之重,就是为了表彰这支部队的勇气,以此激励全军将士,在遇到极端危险的情况下,依然要发扬远东军顽强的战斗作风,宁可战至最后一人,也要誓死捍卫远东军的荣誉。
  如果其他部队再次遇到这样的情况,要是掉链子了,那可就丢大人了。难道你们连一支二流的准军事部队都特么不如吗。
  接下来的高木等人,犹如活在梦中一样,各种表彰、各种慰问纷纷而至,弄得他们都傻了。而且他们的事迹还上了远东公司和远东军的报纸,并被拍了一部纪录片,在远东公司各地大肆宣扬。
  远东各地的武装警察部队,全都觉得腰杆硬实了不少,执行任务的时候也更加认真了,就算敢死军部队的那帮家伙,再也不像以前那样欺负他们了。高木也一下子成了军委会的战斗英雄,可以说红的发紫啊。
  高木做梦也想不到,一个九州岛的普通农民,竟然有一天能获得如此的荣誉和地位。两枚勋章不用说,尤其是那枚解放勋章,以后就算是退役了,享受的福利待遇都要超出别人一大截。二等功臣称号这个最实在,各种待遇一直可以享受到死的那一天。
  另外,远东公司历来出手大方,对此次参战的官兵的奖励自然很多。他们的事迹穿回公司以后,公司各部门都送来了很多的慰问品和金钱奖励。
  最让高木兴奋的是,所有参战官兵的家人也都受到了优待,他们将被安置在各地的企业,享受远东外籍员工待遇,并享受军属待遇。
  当次帅大人看望他的时候,问他有没有什么要求,高木一激动就说了想和家人团聚,没想到次帅大人马上安排了下去。
  远东军的效率真没得说,当天晚上散布在远东各地的家人,全都找到了,其中包括正在当外籍劳工父亲和哥哥,已经嫁给远东农户的姐姐和妹妹,正搭载着远东军的飞艇向这里赶来。这让即将全家团聚的高木欣喜若狂。
  李明还分别满足了其他参战士兵一个要求,大部分官兵竟然都要求分个女人,李明当场都兑现了承诺,而且所有的烈士,他们的家人也都受到了优待,分别从各个地方抽调了出来,安排到比较好的单位,并享受军烈属的待遇。
  这也是军委会集体讨论的方案,就是要告诉大家,只要你为远东拼命,远东绝对不会辜负你,英雄就要有英雄的待遇。
  军委会的一系列动作,让所有人都为之动容。当这个消息传到敢死军各部队的时候,也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在接下来的扫荡作战中,敢死军部队的官兵全都无比的勇猛,一个个跟疯了似的。
  本来在山区和丛林地区连续战斗了三个月,敢死军部队普遍存在着厌战的情绪,部队官兵的思想极为不稳定。可是当这个事迹传到敢死军以后,大家的士气瞬间高昂起来,求战欲望也变得极为强烈。
  自从远东军发动了队中南半岛的入侵,中南半岛各国人民,与残暴的敢死军部队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反侵略斗争,大批溃散到山区和丛林地区的溃兵也组织了起来,聚集了大批的当地土著,组成一个个武装力量。
  他们用手中简陋的武器,他们与武装到牙齿的敢死军部队,进行英勇壮烈的战斗,谱写了一幕幕可歌可泣的故事。
  但是远东的敢死军部队战斗力太强悍了,而且武器极其先进,还有大批的飞艇部队进行全方位空中支援,让中南半岛各地的武装力量根本无处藏身,轰轰烈烈的反侵略战争,仅仅持续了几个月,就被敢死军部队歼灭了。


第972章 战役结束
  这个时代南洋和中南半岛等地区疟疾等热带病几乎遍地都是,即便是这些地区的当地土著,死亡率也非常高。这也是这个时代南洋和中南半岛人口始终不多的原因之一,在奎宁发明之前,外来人口很难适应东南亚地区的环境。
  远东公司在来这个时代之前,就做了大量的准备,尤其是对各种抗疟疾的药品储备,以及各种设备和提取技术都准备的很充分。
  公司制药厂已经成功的研制成功了喹啉醇类、氨基喹啉类和二氨基嘧啶类等系列的抗疟药,并正在开发青蒿素提取技术。为公司开发中南半岛和南洋地区奠定了基础。
  如果没有公司开发出来的各种抗疟药,这次中南半岛战役根本无法开展,光是热带丛林里各种霍乱、疟疾及痢疾,就能把武士集团军的二十万敢死军武士生生的拖垮。
  在中南半岛战役期间,各地的抵抗也极为激烈。大批的溃兵和百姓纷纷逃进了山区和丛林深处,于当地的土著部落联合起来,共同抵抗远东敢死军部队的进攻。
  他们凭借山区和丛林地区恶劣的环境,并且熟悉当地的地形地势,化整为零与敢死军部队拼命的周旋,把游击战、袭扰战发挥的淋漓尽致。
  尤其是中南半岛北部、西北部地区的山脉众多,岩洞、溶洞密布,而且到处相连,就连当地人都没有摸清楚,大批土著躲在山洞里,神出鬼没的偷袭敢死军部队。
  武士集团军只能以营、连小股部队为单位,在空艇分队的配合下,采取步步推进的策略。而且远东敢死军部队武器精良,单兵的双管猎枪、四十毫米榴弹发射器等武器,在山地丛林等恶劣的环境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空艇部队更是战役胜利的关键,原本战区配属了百余架飞艇,但是进入第二阶段战役以后,面对中南半岛大片的山区和丛林,根本无法满足参战部队的需要。
  战区司令部面对艰难胶着的战场局势,一狠心干脆又从各地调集了一百多艘飞艇支援敢死军部队进行艰苦的扫荡战。整个战区上空汇聚了三百多艘飞艇,也属于远东军历次战役之最。
  空军部还将七个三角翼飞机大队调了过来,共百余架三角翼飞机,十几架无人机,全部增援至中南半岛战区,对参战的二十余万敢死军将士进行全方位的空中支援。
  军委会为了尽快结束中南半岛战役,把什么氯气罐、燃烧弹、烟雾弹、瓦斯弹等各种特殊武器全都用上了。还把各地近千名特种部队、侦察部队,也投入到中南半岛战场。
  好在这个时代中南半岛的人口不多,山区和丛林地区的土著人数就更少了,而且远东军占据了中南半岛最富庶繁华的地区,数万武装警察部队和几个海外师官兵死死的守住了各个通路。
  远东军在这次中南半岛战役,大规模的运用了地雷,在各地布置了大片的雷区,仅因为踩踏地雷致残伤亡的当地土著就不计其数,使得中南半岛各地的抵抗力量根本无法获得补给和支援。
  而且已经杀红眼的敢死军部队,每控制一个地区,就疯狂的开展三光政策,进行野蛮的杀戮,仅仅几个月的时间,就制造了大批的无人区。
  大批乌合之众组成的抵抗力量,面对训练有素、武器精良的敢死军部队,就算是采取偷袭等战术,往往一个连的敢死军部队,就能击溃数倍的土著抵抗力量。
  敢死军部队采取的战术也很凶残,一支支小股部队在空艇部队的协助下,疯狂的在广大的山区和丛林地区大胆穿插,只要发现抵抗军的踪迹就死死的咬住不放,马上呼叫周围的其他穿插部队和空艇部队。
  当地抵抗力量只要被发现,往往都逃不出敢死军的疯狂追击。对方就算躲进了岩洞溶洞,敢死军部队的穿插分队,也一样会进洞追击,然后发挥各种特殊武器在封闭环境的优势,大肆歼灭中南半岛的抵抗力量。
  武士集团军的二十万敢死军部队在中南半岛的扫荡作战,给中南半岛各族人民带来了空前的灾难,甚至可以说是灭顶之灾。
  他们三个多月的时间到底杀了多少土著,根本无法统计,反正中南半岛的山区和丛林地区的大部分地域,战后很多年后依然是一片片的无人地带,阴森可怖,形同鬼域。
  扫荡战期间,死于饥和疟疾等疾病的当地土著,数量就更多了。尤其是老人和孩子死亡率奇高。青壮男子和妇女也大批的投降,但是在第二阶段战役期间,敢死军部队的官兵,除了妇女会收拢起来,剩下的根本不留俘虏。
  经过几个月的苦战,中南半岛战役终于落下了帷幕。主要的战斗都是在山区和丛林地区进行的扫荡战,敢死军部队为此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部队一直在极端的环境中苦战了三个多月,伤亡了数千人,也是敢死军历次战役之最。其中大部分都是非战斗损伤。主要是热季蚊虫叮咬,流行的霍乱、疟疾及痢疾,还有毒虫蛇蟒等意外的伤亡。
  总之,这一仗打得非常艰苦,一帮小鬼子从山里、丛林里出来都快没人样了。但是经过了中南半岛战役的磨练,他们已经完全适应了热带雨林的环境。
  反正第二阶段战役就是赔钱的买卖,缴获什么的寒酸多了,因为交通不便,大部分物资都全部交由敢死军部队消耗掉,为了不让抵抗力量得到补给,剩下的物资干脆一把火烧掉。
  结束了此次战役,近阶段敢死军部队将继续驻守在中南半岛各地区,下一步公司就要开发新几内亚、澳大利亚等地区,部分敢死军部队将作为公司的先遣部队,先期赶往这些地区建立殖民点。
  明年开始,公司将加大对印度、南洋、中南半岛等地区的移民力度,争取在几年之内,向上述地区移民数百万,争取。武士集团军的主力部队和武装警察部队将驻守在这些地区,担任这些地区的守备任务。


第973章 重回河套
  中南半岛战役得胜利结束,远东公司的控制区的面积又增加了近两百万平方公里。
  远东之所以能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就拿下中南半岛,主要的原因,其实还是因为中南半岛这个时代人烟稀少,整个中南半岛的人口全加在一起才几百万。
  半岛的山区和丛林等地区一般都是几乎人迹罕至,绝大部分人口还都集中在一些繁华地区,也就是主要的河流两岸与河口三角洲,因为这些地方水源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属于半岛地区的主要粮食产区。
  远东发动中南半岛第一阶段战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然发动了进攻,仅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占据了半岛各个繁华的河流两岸与河口三角洲,并同时摧毁了各国的上层统治机构。
  武士集团军的二十万敢死军部队,在中南半岛肆意纵横,仅有少部分成建制的部队和半岛百姓逃进山区和丛林地区。
  虽然半岛各地也组织起了很多抵抗力量,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反侵略战争,但是终因人数太少,根本形不成规模,最后纷纷在远东第二阶段战役的扫荡战中被各个击破。
  如果在现代社会,远东的兵力就算是再增加十倍,也根本无法彻底的占据中南半岛。
  而且武士集团军的敢死军部队,武器精良、训练有素,战斗力强悍无比,在中南半岛各种极端环境下进行野战。而且他们杀戮成性,所到之处必然是血流成河,尸横遍野。
  中南半岛战役进行了不到半年,敢死军部队在半岛各地造成了无数次大规模屠杀,敢于反抗和具备反抗意识的半岛土著,几乎被杀光了。
  如今半岛各地的局势非常稳定,远东军的敢死军部队、武装警察部队,以及几个海外师,共三十万人驻守在中南半岛的几个繁华地区。
  随着远东不断从大明接收流民,未来几年,公司每年都将会向中南半岛移民五十万以上,尽最大的努力开发中南半岛的各种资源。
  初春的河套,到处都是一片繁忙的景象,李明从飞艇上跳了下来。就见胡伟和马庆两人正微笑着走了过来,和李明握手拥抱。
  “李明,中南半岛战役打得不错,这几个月辛苦了。”
  听了胡伟的话,李明惭愧地说道:“你们可别这么说,中南半岛战役其实是藤田亲自指挥武士集团军进行的,我和老高基本没做什么。河套工作这么忙,老胡刚来我就做了逃兵,直到今天才回来。”
  胡伟笑着道:“河套根据地的底子打得不错,大家各司其责,我这几个月也是在享受大家以前的工作成果。最艰苦的时期,还不是你带领大家一起熬过来的,惭愧的应该是我。”
  大家边走边聊,一起来到了河套根据地管委会。现在正值初春,河套各方面的工作已经全部展开,管委会的一帮人早就下到河套各地基层去了。
  北上计划和西进计划马上开始了,宋涛目前正带着部队在草原上拉练,为接下来的战争做最后的准备。周林、吕永仁和林菁华等人也在基层农村,正在组织大家做春耕前的准备。
  去年河套根据地又新接收三十万大明的流民,经过几个月的冬训,不久前已经在河套地区进行了安置。目前河套地区各种工作正在有序进行,马上就要开展紧张的春耕生产。
  经过两年多的建设,如今的河套根据地各方面情况都不错,尤其是胡伟来了以后,民委会方面的事情,已经基本不用李明操心了,军事方面有宋涛和马庆负责,所以李明才能甩手离开。
  但是李逸对河套根据地的未来发展,还是非常关心的。毕竟这里是李逸带领大家从无到有建立的,他对这里有着很深的感情,河套根据地管委会的一帮人,也都是李明当年从公司带出来的,这两年大家同甘共苦,从吕梁山根据地开始创业,后来又一起在河套根据地开荒,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
  如今李明再次回到河套,看着河套根据地越来越好,他也非常的感慨。如今李明只担任远东公司西北局主任,河套根据地管委会主任由胡伟接任,西北野战军司令员由宋涛担任。
  军委会为了即将展开的两次大的战役,组建了西北战区司令部,由李逸担任司令员,政委马庆,副司令宋涛,参谋长商明。
  但是两次战役的指挥,都将交由宋涛指挥,马庆、王耀武和高强协助宋涛共同完成今年北方的两场大战。明年李明就将回到沈阳,将和王和、高建国一起主抓公司各方面的管理工作。
  李明身上的担子很重,将是远东未来的领导核心,当然不能常年身在西北。目前远东已经步入快速的发展时期,明年开始,公司的很多工作就将提上日程。
  在这个关键的发展时期,李明当然要承担更多的管理工作,为将来他执掌远东做积极的准备。这两年他在西北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带领大家艰苦创业,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
  原本李明还想在西北再干两年,但是王和、高建国等人却和他进行了长谈,意思非常明确,那就是李明现在就应该站在前台了。
  但是公司很多员工,还是从西北地区的人员配置,看出了一些端倪。以后和李明搭班子的人选,肯定是胡伟,工作狂的能力,公司上下全都清楚。另外,周林、马庆在公司肯定会有一席之地,无论是工作能力,还是工作态度,在公司都算是最好的。
  而宋涛执掌西北军,大家也并不意外,他和李明的关系自不必说。未来军委会将是李明这一届领导集体最有力的支持者,所以宋涛、林华、周成和丁为国等人,必将在军委会占有一席之地。再加上情报部特务头子周比利,以及几位一直支持李明的常委,基本就构成了未来领导集体的雏形。
  其实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些人的年纪普遍年轻,几年以后正值当打之年,能始终如一的执行和延续未来远东公司的各项方阵政策,最大程度的保持公司稳定。


第974章 重回河套(三)
  李明和胡伟、周林上了蒸汽甲板驳船,一路沿着黄河西行,沿途不断的上岸考察河套地区各地的春耕准备工作。
  现在河套各地新安置的流民,已经组建了一个个基层支队,大批的基层领导干部正组织各地的流民进行春耕前的动员,并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开荒,黄河两岸到处都是忙碌的人群。
  新安置的流民冒着初春的微寒,一个个赤着上身依靠耕牛开垦荒地。附近的驻军和根据地各部门的员工、领导干部,以及各地的农户,都赶到了各地的安置点,帮助流民们进行开荒生产。
  整个河套根据地的数十万军民,都投入到开荒生产之中。现在距离春耕还有一个多月,大家要争取在春耕前的这段时间,帮助开垦出足够的荒地,使得接下来的春耕生产能顺利进行。
  目前对河套根据地来说,春耕工作是最重要的工作,关乎着河套根据地明年的粮食储备。宁夏战役期间缴获的粮食,经过两年来的消耗,根据地的战略储备粮食库存已经不多。
  如今河套根据地战略储备粮轻易不敢动用,根据地的数十万人,每年消耗的粮食就是一个天文数字。所以根据地每年的秋粮收获,关系着河套根据地的命脉。
  虽然远东公司的粮食储备极为充足,因为交通不便,运输成本实在太高,除非情况紧急,一般不会选择向公司求援。
  所以每年的春耕生产,也是根据地的重中之重。得益于黄河中游地区充沛的水量,即便是崇祯大旱期间,河套地区也没有受什么影响。
  李明他们在黄河北岸的一处简易码头下了船,和在此等候的林菁华等人亲切握手。林菁华还是那个样子,只是现在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每天起早天黑的工作,精神显得有些萎靡。
  “老林,几个月不见,你可见老啊。工作再忙,平时也该多注意身体,你身体若是垮了,那还干什么工作。”
  林菁华嘿嘿笑道:“主任,你就放心吧,我这身子骨硬实着呢。”
  旁边的胡伟指着林菁华说道:“李明,老林已经把老婆孩子都接过来了,人家以后还想扎根西北呢。”
  李明听了摇头苦笑道:“老林,老婆接过来我支持,孩子最好还是留在沈阳,河套地区的教育水平根本无法和沈阳相比,别耽误了孩子的教育。”
  “两个大的都留下了,家里的两个婆娘和几个小的跟着来了。等孩子大了,以后也会送回沈阳上学。我就没什么文化,当然不能耽误孩子的上学。”
  李明听了林菁华的话,笑着点了点头。
  “河套各地安置点的开荒情况怎么样?不会耽误春耕吧?”
  林菁华摇了摇头道:“这几天,我一直在下面转呢,情况还算不错。主要是我们这里最不缺的就是牛马,农具什么的也很充足。而且我们还动员了部分游牧支队,共十几万牧民过来支援,照现在的速度,春耕前保证能完成开荒的任务。”
  他一边说一边领着李明他们在附近的几个安置点进行实地考察。附近的几个支队的领导,闻讯也都赶过来了,向李明他们一行人汇报了春耕前的准备工作。
  三十余万新安置流民的住房、耕牛、余粮、农具和种子全都分配完毕。新安置的流民工作热情也非常高,分到了土地的他们,心里都在憋着大干一场呢。
  大家看着到处都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场面,心里都非常感慨。一想到当初刚来河套地区的时候,这里还都是一片蛮荒,经过两年的发展,如今黄河两岸已经是阡陌纵横。
  随着每年大量流民的到来,未来河套地区,一定会成为真正的“塞外江南”。
  几天后,李明一行人来到了后套地区,根据地在巴彦淖尔附近新建了一座城镇,名为后套镇。如今规模还很小,只有一个码头和几十间房屋。
  后套镇码头,后套地区的负责人吕永仁,带领后套地区各地的基层领导干部和当地驻军的负责人,热烈的迎接着李明一行。
  后套地区是河套根据地最先开发的地区,如今这里的沿河两岸遍布着一个个村落。这两年根据地组织大家挖渠灌溉,各种农田基础设施非常的完善。
  去年后套地区的秋收情况成果喜人,玉米、土豆和地瓜的亩产量都超出了根据地的预期。大大的增强了河套根据地广大农户的信心。
  种了一辈子地的农户们,做梦也没想到,一年下来,几亩地的收成,竟然相当于以往他们几年的产量。以前大伙起早贪黑的忙活,到头来光是交地主的租子和名目繁多的各种赋税,自己辛辛苦苦收获的粮食就去了一大半,一大家子人将将巴巴的吃个半饱就不错了。
  万一赶上了灾荒,就得卖儿卖女,甚至逃荒饿死在异乡。自从来到了河套,现在他们每年缴纳两成的粮税,再还上一成多的贷款,家家户户依然是余粮满仓,这日子过得是越来越红火了。
  根据地当时承诺给广大农户的事情,如今全都做到了,而且大大的超出了大伙的预期。再好的宣传,也抵不上满仓的余粮,只有让大伙实实在在的过上好日子,踏踏实实的填饱肚子,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才能让广大农户们对远东有归属感。
  河套根据地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在条件如此艰苦的情况下,克服了重重的困难,共安置了四十余万流民,开垦沿河的荒地三百多万亩。
  另外,流民的余粮、越冬的房屋、衣服铺盖、生活用品,还有春耕所需的耕牛、农具和种子,林林总总加在一起,数量之大绝对难以想象。
  如果在辽东地区,这些物资当然不算什么。而在物资极其匮乏的河套地区,为了筹集这些物资,根据地管委会的众人,简直愁白了头发。
  好在河套根据地里也有一个善于经营的人才,通过她的努力,使得根据地在面临极度困难的时刻,最终解决了河套根据地物资缺乏的窘境。


第975章 走私
  李明等人在后套镇考察期间,也见到了负责河套根据地商务工作的梁玉洁。此时的梁玉洁每天穿着一套俄式迷彩服,虽然还是那么英姿飒爽,但是早已没有了当年那股子盛气凌人的劲头。
  她在河套已经工作了一年左右,各个部门对她普遍反映不错。当年和李明一行人来到大明,就一直在远东公司驻河南的远东中原情报站工作。
  因为梁玉洁当年在马尼拉的成绩斐然,所以李明就让她负责主持远东商团的工作。梁玉洁在河南呆了近两年,对远东商团大刀阔斧的进行整改,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远东商团原本也存在了很多问题,主要集中在效率低下、账目混乱、人员配置不合理,个别的部门还存在一些比较严重的贪腐问题。
  其实根源还在制度上,远东情报部最初只是把远东商团当作在大明各地的情报机构,对商业性的考量比较少,等远东情报部在各地陆续建立了情报战以后,远东商团就处于非常尴尬的地位,时间一长积累的问题就多了起来。
  梁玉洁大力整合了远东商团的资源,利用情报部的优势和远东公司的各种紧俏商品,迅速的在大明各地建立起了一个完善的市场体系。每个地区都根据情报部的需要配置了各个代理商,又在这个基础上建立了大批的分销商和经销商,既满足了情报部的要求,又使得远东商团的利润有了极大的提高。
  有能力的人,道哪里都能发光发热。梁玉洁主持远东商团的一年多来,远东商团的规模扩大了近一倍,营销额足足翻了几番。而且为情报部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促进。
  情报部周比利等三大巨头都对她的工作,给予了很大的肯定,甚至还有把她留在情报部的想法。但是这样的经济人才,公司怎么可能放在情报部,而且梁玉洁也希望去河套地区工作,这才打消了几个大特务头子的想法。
  梁玉洁在主持远东商行的这段期间,就对山陕地区的商业情况比较关注。并利用远东商团和山陕地区的商人进行了广泛的接触。
  其实这个时代边关的商人,背后站着的都是各地的官僚士绅、大明王侯和边军的军头,如果没有这些人的支持,你想在边关做生意,小打小闹还成,一旦做大了,非得让这帮家伙生吞活剥了不可。
  情报部主要也是和大明商团背后的势力打交道,这也给了梁玉洁和他们接触的机会。李明当年扫了山西的八大汉奸晋商,后来又破了宁夏镇,对陕西三边和山西各镇的影响很大,如今山陕各地的大商户在张家口和杀虎口的旱码头,一直处于停滞的状态。
  这几年远东逐步控制了辽东和漠南草原地区,大明九边的私通北虏的商路,也受到了很大影响。以往他们依靠与辽东的东虏和草原蒙古部落走私交易,每年可以获取大笔的利润。
  情报部利用各种手段,千方百计的与山陕地区的商户进行了接触,又通过他们接触到了他们身后的关系。在山陕地区建立了完善的情报系统网,远东商团也在这两个地区扎下根。
  梁玉洁来到河套地区以后,也利用情报部在山陕地区的情报网和远东商团的关系,与山陕两省的商人重开走私边贸。因为有远东商团强大的资源可以利用,山陕两地的商人出关与河套根据地交易,直接由远东商团和山陕商人在大明境内进行交易。
  当然,为了保证山陕商人走私交易的利润,远东商团会通过其他方面的优惠进行弥补,保证山陕商人的利益。而且山陕商人还可以通过与河套根据地进行贸易时,带回来草原上的皮货、牛马等传统商品。
  经过梁玉洁近一年的经营,原本完全停滞的边贸走私,又开始活跃了起来。边关上下从文官军头,到大明王侯都组织起商队出关与河套根据地进行交易。
  以往商团出边,商品都是随意性的带,但现在基本都是远东商团直接在关内就已经和众多商家议定好了商品的种类和价码。商品的品种包括各种布匹棉花、食盐茶饼、生活用品、服装鞋帽等等,都是目前河套根据地急需的商品。
  虽然出关的各个商队带来的各种商品价格不菲,但是成本也要比从辽东千里迢迢的送过来要低得多,而且物资补充的非常快。根据地想要什么物资,一个电报远东商团马上安排山陕各地的商团组织货源出关。
  如果不是隔着个大明九边,远东商团完全可以自己采购商品。但是想把河套根据地所需的大批物资运出九边,那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
  整个大明九边的走私贸易,其实就是一条庞大的利益链来维系,远东商团根本无力操作此事,只能借助山陕两地的商人,通过他们各自的商团出关贸易。
  山陕商人的商团马队出关以后,只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