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远东1628-第2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连河以前也没像现在这么想家里的两个臭小子,可是自从来了河套,孩子就都被统一安排到河套根据地的学校里,一个月才能见到一次。虽然孩子在学校里吃得好穿的暖,可赵连河这心还是天天惦记着家里的那两个臭小子。
  两人来到了根据地的学校,这里其实也是一座营地,条件比其他的营地稍好。孩子们住的地方和教室也是成排的木刻楞。根据地孩子们的年龄分成了几个年级,反正学的都是小学的文化知识,由远东宣教部派来的教师进行大班授课。
  远东宣教部这些年不但在宣传工作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为公司的教育事业也做了很多的工作。目前遍布在远东的辽东、外东北、南洋、吕宋等地学校,每年都有大批的少年儿童入校学习各种文化知识。甚至在北方的草原和大明境内的几个根据地,都活跃着远东教育工作者的身影。
  公司对教育事业投入很大,即便在公司最困难的时期,各个部门都在大幅度的削减预算,唯独对教育的投入没有打一点折扣。
  远东对教育事业的态度很坚决,那就是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再苦也不能苦了孩子。教育事业永远也不能成为一项盈利性的行业。
  现在公司宣教部已经在各地区建立了小学初中,以及大量的职工技校、技术学校等完善的院校体系。并培养了数量巨大的教师,涵盖了小学、初中和专业技术学校的所有教职工队伍。
  当然,因为时间太短,远东的师资力量还很薄弱,教学水平更是无从谈起,而且小学、初中制定的文化课的内容也非常简单,每年毕业的学生和现代社会相比差距非常巨大。
  但公司教育工作毕竟有了一个好的开始,起码硬件已经基本具备,剩下的就需要远东这些从事教育事业的员工一代代的不断积淀了。
  此时学校营区的围栏处,已经聚满了孩子的父母。都是准备今天探望孩子的。赵连河两口子也趴在围栏的外面,眼巴巴的盼着自己家的两个小子的身影。
  一阵急促的铃声响起,营地内才涌出了一个个穿着臃肿的棉衣的孩子,欢呼着向围栏跑了过来。赵连河两口子焦急的在人群中寻找着自己两个孩子的身影,直到看着他们家的两个小子了,他们才算是放下了心。
  两个孩子刚一来到了围栏的边上,赵连河家的女人眼泪就止不住了,弄得两个孩子眼睛也红了。一家人席地而坐,两个孩子还从兜里拿出了平时偷藏的吃得递给爹娘,两口子看着两个孩子这么懂事,也都非常欣慰。
  赵连河看着两个孩子,心里不由得感慨。以前这两个臭小子,常年都是一身破褂子,天天身上脸上都是脏兮兮的,还留着鼻涕,跟叫花子似的。
  可现在再一看,都剃着干净利落的短发,穿着厚实的棉服棉鞋,脸上也弄得干干净净。而且在学校呆了几个月,两个孩子懂事多了,还知道偷着藏点吃的留给爹娘吃。
  一家人来到河套以后,吃得穿的什么都好,就是一家人暂时不能在一起,让他有些遗憾。明年就好了,冬训结束后全家就能在一起了。
  河套根据地在组织流民进行冬训期间,对流民的政治思想工作抓的也比较好。因为有马庆这个政工老手牵头,整个冬训期间各种活动不断,深受广大的流民和边军俘虏欢迎。虽然还是老一套,但是对于这个时代的苦逼的流民和边军来说,那巨大的冲击力对他们绝对是震撼的。
  例如河套根据地开展的诉苦大会,就是一场规模宏大的信仰皈依,效果极为有效。在信仰传播的历史中,这类的群众集会一直是非常有效的形式,在当代美国很强势的基督教福音派的传教活动中,这种群情激愤的群众集会仍是主要形式之一。
  远东公司的移民群体,主要以逃荒的流民、失地的农民和辽东被鞑子迫害的辽民为主。还有些是明军的俘虏、军户,在这个时代都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苦逼。他们吃不饱、穿不暖,还时常受人压迫。他们在战乱频繁、民生凋敝的时代里都有着很多痛苦的经历。
  在这样的一个群体里开展诉苦大会,数百万原本黯淡无光的灵魂瞬间就被点燃了,烧起了熊熊大火,远东各地的流民、各部队开展了诉苦大会,马上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气象涣然一新,远东公司的威信也得到了大大提高。


第904章 河套根据地的冬训(三)
  虽然诉苦大会的效果非常好,但是想发动流民诉苦,也要依靠强大的宣传和组织力量。培养积极分子、树立诉苦典型,是打开局面的重要手段之一。典型人物不仅要苦大仇深,而且还要具有较好的表达能力,这样才能生动感人。
  人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盲从性,看见人家怎着他也怎么着,别人敢说他才敢说,别人敢作他才敢作,一人不说都不说。还要有带头哭的人,带头哭的越起劲儿,旁边的人才能深受感染也跟着哭,台上诉苦的也容易感情冲动而跟着大声痛哭。
  只要激发起流民们悲愤的情绪,那基本就不用再管了,整个会场的气氛会越来越热烈。政工人员还要看准时机带领大家喊几句口号,以助流民们情绪的增长,宣泄大家悲愤的情绪,使会场的气氛达到高潮。
  诉苦大会只是营造了苦大仇深的氛围、激发了流民的愤怒与仇恨,但这仅仅是情感的力量,也只是政治思想工作的第一步。紧接着远东的政工干部会引导广大流民,让大家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些苦难,通过追挖苦根和道德归罪,为他们找到一个苦难宣泄的对象,这就是逻辑的力量。
  千百年来,华夏的底层百姓宿命论思想很严重,他们认为士绅阶级对他们的剥削和压迫是合理合法的,往往将对统治阶级的仇恨看不到,而变为简单的内部矛盾。这就需要远东的政工人员做大量的工作,逐步转变他们的思想,改变他们的世界观。
  诉苦大会开展一段时间,就要进行思想教育的下一阶段工作,因为就算再悲惨的经历,总是讲来讲去也会失去了感染力,效果必然会大打折扣。
  所以接下来,远东公司的政工人员,会发动冬训的广大流民开展忆苦思甜运动。什么事情都怕比较,为什么大家以前受了那么多的压迫和苦难,而到了远东就能吃得饱穿得暖了,没有了剥削和压迫。
  这就能进一步让广大的流民有了一个深刻的认识,只有再远东公司的领导下,他们才能过上好日子。通过开展忆苦思甜运动,增加了广大的流民对远东的归属感,把自己真正当作远东的一份子。
  远东公司的政治思想教育,不光是会在冬训期间进行,着也仅仅是刚刚开始而已,是一项耗时场、投入大的艰巨工作。会潜移默化的伴随着整整一代远东移民们成长,铺天盖地般的对他们进行全方位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
  但远东公司的政治思想教育也是一个强大的武器,威力堪比机枪和大炮。目前远东公司治下数百万移民,每时每刻都在接受公司的政治思想教育。
  只要来到远东各个地区,到处都是随处可见的标语、漫画,每个厂矿企业机关部门、各个基层中队、各个部队的营房等场所,全都安装着播音喇叭,每天播放各种丰富多彩的节目、每日的公司新闻和各种先进事迹。
  大批的电影放映小组,常年深入基层的农村、部队和企业厂矿,为远东的广大农民、工人和军队官兵播放各种电影和纪录片,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上述所有的节目内容,都必须经过公司宣教部或是军委会政治部的审核方可播出。
  另外遍布于远东各地的学校、军校、职工技校和专业技术学校的课本内容,也都是由宣教部和军委会政治部联合制定的。让学生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的接受远东公司的政治思想教育。
  主要的内容包括弘扬远东精神,宣扬远东的思想,以及对所有的学生进行民族主义教育,这也是打破这个旧世界秩序的唯一途径。至少在远东公司两千多员工死之前,公司还会不遗余力的进行这方面的努力,为远东公司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当然光凭说教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只有让远东的广大农民、工人和部队官兵,实实在在的过上好日子,这才是远东一直为之不懈努力的奋斗目标。
  至少到目前为止,公司对所有移民承诺的东西全都做到了。很多时候,甚至在公司最艰难的时期,远东公司宁可遭受损失,却依然谨守之前的承诺,尽最大的努力保障公司各地的广大农民、工人和部队官兵的利益。
  这也赢得了远东各地区广大移民的信任,转而对远东公司疯狂支持。这其中包括从后金鞑子那里解救的广大辽民、大明各地的流民、外东北的土著、明军的俘虏和军户和草原上的穷苦牧民等各个群体。甚至连外籍员工和劳工对远东都极为忠诚,包括日本敢死军部队、各国的外籍劳工、各国的外籍员工等群体。
  归根结底还是远东公司改变了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日子过得比以前更好了。比如远东外籍劳工群体中占据大多数的日本外籍劳工,他们每天工作实际几个小时,而且他们都是在采石场、矿山、铁路公路工地、林场、农场牧场等环境复杂恶劣的地区,为远东公司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即便如此,通过公司内卫特勤局派出的特工人员,混入外籍劳工群体中进行不定期的抽查显示,广大日本外籍劳工对目前的生活状态都非常满意。
  面对如此诡异的情况,令远东公司上下都极为不解。经过大家的研究讨论,最后得出的结论也令大家哭笑不得。
  公司各地的广大日本外籍劳工之所以会对目前的生活状态比较满意,最大的原因就是每天能吃上三顿饱饭。虽然外籍劳工的伙食标准极为寒酸,可对于这个时代的日本底层平民来说,日本地广人稀,再加上农业生产水平极为低下,他们原来每天只能吃两顿饱饭,而且还只吃个半饱。
  而且他们一年到头也根本闲不下来,都是起早贪黑的忙碌,对自己未来的生活都是充满了担忧。而他们来到了远东公司以后,虽然在极为恶劣的工作环境里,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
  但是从他们的角度来看,至少对未来没有什么负担,只要每天完成规定的工作量,就能保证一日三餐,对他们来讲,至少比以前的日子要好很多。


第905章 远东的医疗体系(上)
  河套地区的初春,虽然没有辽东、外东北地区寒冷,但是夜晚气温依然处于零下,早晚温差极大,白天到处泥泞不堪,晚上又冻得邦邦硬。若是来一场寒流,气温瞬间急转直下。
  俗话说春捂秋冻,现在河套根据地的人还都穿着棉衣,到了中午弄得一身汗,要多难受就有多难受。这个季节也是感冒多发的时间,这个时代的人,若是遇到头疼脑热的,弄不好都能把好好的一户人家逼得家破人亡。
  因为河套根据地今年冬训的训练量比较大,参与训练的广大流民每天都会流一身大汗,在早晚温差极大的天气里,忽冷忽热的非常容易受风,所以着凉感冒的情况就时有发生。
  大批参加冬训的流民和边军军户,都因为着凉感冒而感到极度的紧张。毕竟在这个时代一个小病可是能要人命的,这也在根据地参训的流民和明军俘虏中造成了一定的恐慌。
  好在公司经过十年的发展,对医疗保障方面的工作非常重视。每个基层支队都建立了一个医疗所,配备一名大夫和几名卫生员,各个大队还额外配一名卫生员,在远东公司各个城镇、企业厂矿和部队还建有正规的卫生所和医院。专门为广大的基层移民提供医疗服务。
  大批医生和卫生员背着药箱和器械设备,深入到各个冬训营地。因为冬训造成着凉感冒的流民和边军提供免费的医疗服务。为他们分发各种中成药制剂,并教授他们各种注意事项,大批着凉感冒的流民和边军,仅服用了一个疗程的中药,就全部康复了。
  这也在广大的流民和边军中造成了强烈的反响,这么多人同时发病,若是在大明,肯定会有很多人因为无钱抓药,而熬不过去死掉。就算熬过去的人,也得在床上躺一阵子。
  可是没想到远东公司居然仅用了不到十天,就控制住了病情,所有因为感冒发病的流民和边军全都痊愈了。着也不得不让所有参加冬训的流民和边军惊叹不已,这个时代除了有钱人家有病能得到治疗,就算中等人家,一场大病倾家荡产的比比皆是。
  公司卫生部在现代社会就做了大量的工作,内部员工有将近百人都是来自现代社会医疗系统的医护人员,其中远东公司总医院和军委会总医院,是远东公司医疗水平最高的医疗机构,汇集了公司所有医疗系统的内部员工。
  而且这两所医院里的设备也全部来自现代社会,诊断类:包括X射线诊断设备、超声诊断设备、功能检查设备、内窥镜检查设备等等。治疗类:包括病房护理设备、手术设备、放射治疗设备、核医学治疗设备、理化设备、激光设备、透析治疗设备、体温冷冻设备、急救设备等等。
  还有大批的辅助医疗设备,包括消毒灭菌设备、制冷设备、中心吸引及供氧系统、空调设备、制药机械设备、血库设备、医用数据处理设备、医用录像摄影设备等。
  另外,两所医院里的医疗器械也都是来自现代社会,包括物理诊断器具、影像类(X光机、CT扫描、磁共振、B超等)、分析仪器、电生理类(如心电图机、脑电图机、肌电图机等)、普通手术器械、光导手术器械、辅助手术器械、放射治疗机械、微波、高压氧等。
  虽然未来公司的医疗系统将以中西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构建,但公司专业的西医医护人员仅有近百人,根本无法满足目前公司医疗方面的需求。而且培养西医方面的人才,是一个长期艰巨的任务,短时期内还得依靠中医维持公司的医疗体系。
  公司从接收第一批各地的移民开始,就将移民中的郎中和其他工匠和手工业者,列为A类移民。并且会被分配到公司卫生部。并且对他们开展培训,并在远东的各个医院、卫生所实习。
  因为郎中的人数相对较少,这几年公司情报部,以及江浙的宋世平、福建的郑芝龙和广东的刘香等人,利用各种手段,从大明弄来了不少的郎中和名医。很多时候医馆的坐堂郎中极其徒弟、家人,都是一夜之间就没了踪影,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大批的郎中名医稀里糊涂的被贼人掠走,一路战战兢兢的坐船到达了辽东。公司卫生部的员工,对这些来自大明的郎中名医表示了欢迎,并领着他们参观了远东卫生部建立的远东医学院。当这些来自大名各地的郎中和名医走进远东医学院的资料馆时,全都被震撼得目瞪口呆。
  公司卫生部在现代社会的时候,就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资金,并利用社会的各种关系,收集归纳整理了大批关于中医方面的资料,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内经、伤寒论、温病学、中国中医学史、中医各家学说。
  还有各种关于现代中医学科的资料,包括中医内科、中医外科、中医妇科、中医儿科、针灸科、中医骨伤科、推拿科、中医眼科、中医耳鼻咽喉科、中西医结合医学、气功科、中医护理等资料。
  古代的各种医学典籍更是应有尽有,包括医经、医论、本草、医方、医案、医话等,例如《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备急千金要方》、《本草纲目》、《名医类案》等等。
  从古至今发展的各个学派的中医理论,包括伤寒学派、河间学派、易水学派、攻邪学派、丹溪学派、温补学派、温病学派、中西汇通学派等等。
  另外,还有现代中医院校各种专业课程的资料,包括医古文、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内经选读、伤寒论选读、金匮要略选读、温病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检体诊断学、实验诊断学、西医内科学、西医外科学等。


第906章 远东的医疗体系(下)
  远东中医院资料馆的这些资料不但包括书籍,还有视频、音频和画册等各种资料,可以说汇集了古代到现代,华夏中医资料之大成。如此丰富的中医学科的资料,即便在现代社会也算是比较齐全的,何况在这个时代了。
  一帮来自大名的郎中和名医从震撼中清醒过来以后,就都纷纷在资料馆坐了下来,兴奋的翻阅着各种中医学的资料。他们一坐就是一天,直到天色渐暗,他们才恋恋不舍的离开了资料馆。
  第二天,正当这些来自大明的郎中和名医想要继续浏览中医资料馆的时候,却被公司卫生部的员工告知,如果想要继续浏览中医资料馆,必须和远东签署一份五年的雇佣合同,才有资格进入远东中医院的资料馆。
  就算有资格进入远东中医院资料馆进行浏览,也是有偿浏览,必须耗费一定的资源才可以任意观看。公司卫生部还为他们提供了一各方案,那就是免试进入远东中医院进行学习,成为远东中医院的学生。
  这样的条件对于这些郎中和名医来说,真的不算什么,反正都被远东掠来了,而且家人都在人家的手里,他们基本没什么选择。其实更重要的是资料馆里的东西,对他们来说简直是太有吸引力了。
  这个时代资讯极为落后,中医学理论传播的非常慢,各种珍贵的医书和中医理论,都是由师徒传承或是家族的传承。到哪里找这样一个丰富的资料库啊。就算是名医也同样如此,都希望进入这个资料馆。
  签署了两份协议以后,他们迫不及待的进入了资料馆,疯狂的翻阅着各种中医资料。很多现代社会归纳整理的资料,对他们来讲可以说是震撼的。
  有了大批来自大明各地郎中和名医的加入,使得远东公司初期的医疗体系得以构建,至少不会因为缺少足够的医生,而造成远东公司内部出现看病难等医疗问题。
  这些大明的郎中和名医,都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可以说都是拿活人练出来的医术。现在又接受了在远东中医院的深造,极大丰富了他们的理论知识,使得他们的医术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远东公司制药研究所和药学院,也建在海参崴教学区,经过几年的努力,目前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为远东医疗系统提供了不少的中西类药科人才。
  公司卫生部还在辽东和外东北建立了大批的现代化中成药种殖基地,包括防风、黄柏、刺五加、满山红、寄生、车前子、人参、鹿茸、板蓝根、北沙参、玄参、丹参、苍术、龙胆草、赤芍、公英、黄芩、五味子、玉竹、大力子、黄芪、山参、田鸡、黄柏、赤芍、知母、车前子、玉竹等等数十种适合北方种植的中药材品种。
  另外,公司每年还耗费巨资从大明南方收购大批的中药材,甚至把整个大明的中药材的价格炒的居高不下。经过公司卫生部采购处的大力采购,和大批现代化中药材种植基地的建立,有力的保证了远东公司中药材的需求。
  远东公司也将在沈阳、海参崴、吕宋等地建立了六家中药厂,根据现代社会的各种资料,利用现代化的生产设备,生产各种诸如丸剂、散剂、煎膏剂、丹剂、片剂、颗粒剂、锭剂、胶剂、硬胶囊剂、软胶囊剂、糖浆剂、合剂、酒剂、酊剂、露剂、注射剂、气雾剂、膏药、栓剂、滴丸、软膏剂、橡胶膏剂、油剂、滴眼剂、搽剂、浸膏剂、流浸膏剂、袋泡剂等丰富的各类中成药。
  除了中成药的生产开发,公司卫生部还在海参崴建立了一个西药制药厂。目前已经可以批量生产部分抗感染类药物,包括青霉素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等等。合成的抗菌药类,包括硝基呋喃类、磺胺类、喹诺酮类等等。
  抗结核病药、抗麻风病药、抗病毒药、抗真菌药、抗寄生虫病药物等几类西药,还在紧张的研发之中,估计明年就能投入生产。
  但是目前神经类药物、精神类药物、抗肿瘤类药物、心血管类药物、呼吸类药物、泌尿系统类药等西药,短时间内还无法生产,只能以中成药暂时替代。
  公司还在沈阳开办了专业的医学院,由远东总医院和军委会总医院的公司内部员工担任教授。入校的学生都是公司各地中学第四届以后毕业的初中毕业生,基础非常好,已经逐渐的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
  经过几年的努力,已经培养了三届毕业生,极大充实了公司的医疗体系。使得公司中西医严重失衡的现象得到了极大的缓解。但是医护学校应届毕业的优秀学生,全部留校继续深造,为公司构建未来西医医疗体系的建设奠定基础。
  当然,目前公司还无法保证西医下到各个基层,而且应届毕业的西医类毕业生的条件也都一般,远东的西医的体系建设更是任重道远,目前远东公司的医疗体系的构建,还要以中医医生和中成药为主。
  为了解决远东各地区广大基层农村缺乏足够医护人员的问题,公司卫生部在各地建立了卫生员技校,培养了大批的基层卫生员。
  基层卫生院一般业务培训的时间在半年以上,掌握必要的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着重学习了人体结构与功能、卫生防疫知识、新医疗法、常用技术和战地救护、常用药品与疾病诊断、外科、内科和专科常见疾病的防治与护理等方面内容。并且可以治疗常见病,为产妇接生,降低基层婴儿死亡率和根除传染疾病。
  经过几年的努力,目前远东的广大农村、企业厂矿和部队等基层单位,基层卫生员已经基本做到全方位覆盖,基层大队和部队的连一级行政单位,都配备了基层卫生员,有力的保障了远东各地区的基层卫生医疗任务。
  未来远东公司医疗体系的构建,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而是一个长期艰巨的任务。也许需要几十年的时间来逐步完善。但至少目前远东的医疗水平,已经大大的领先了这个时代的任何国家和地区。


第907章 西北野战军的新兵选拔
  河套根据地的冬训已经接近尾声,参加冬训的各个支队基本都已经考核完毕。这次的考核成绩创下了远东历次冬训的记录,甚至有些科目超过了火枪民兵连的集训成绩。
  这也在远东公司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大家都不太相信,但是事实证明确实如此。李明和宋涛、马庆等河套根据地的常委,也都是难以置信。
  毕竟只是流民冬训而已,主要的目的是对刚刚加入远东的流民进行扫盲,加强他们的组织纪律性,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可是没想到会弄出这么好的考核成绩,让大家都是苦笑不已。
  主要原因就是所有的流民和边军俘虏,都通过各个渠道得知了消息,那就是冬训结束以后,西北野战军会在流民中招收大批的新兵,招兵的门槛就是以冬训的考核成绩为标准。
  这也使得参加这次冬训的广大流民和宁夏镇的边军和军户,以及被解救的草原汉人奴隶,全都拼了命似的苦练,不光如此,他们还都在训练结束以后偷偷加练。
  再就是李明为了给西北野战军挑些好苗子,将这次冬训的训练量提高了一大截,多种因素加在一起,使得河套根据地的冬训创造了一次奇迹。
  李明他们当然也比较兴奋,马上命令西北野战军各部队的士官干部骨干,纷纷下到各个支队进行选兵,尽快组建西北野战军训练中心。
  公司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原来一些停滞的项目,纷纷加快了速度。这两年公司大规模削减了各个部门的预算,使得各部门原本准备实施的一些项目都纷纷下马。今年春天各部门都在摩拳擦掌,想在董事局委员会的会议上想方设法的增加部门的预算。
  军委会当然也要争取,不光是三个野战军组建速度加快了,海军部几款新式的机帆战舰,以及大批大型机帆运输舰的建造,都想在今年的董事局委员会的会议上多批几艘。
  空军部更急,大飞艇研发中心设计的大型八发飞艇已经结束了全部试飞任务,并设计定型,被命名为39式大型飞艇。空军部已经提交了预算申请,一次性准备订购两个大队。
  远东公司各部门都非常清楚,不久之后的董事局委员会的会议上,一场激烈的撕逼大战已经不可避免。到时候各部门势必会为各自部门的利益,争得头破血流。
  河套根据地管委会倒是不急,因为河套根据地,以及下属的大明境内的各个根据地,这两年都很少占用公司的资源,一直在发扬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着实过了两年苦日子。
  而且组建西北野战军也是公司今年的重中之重,公司既然已经度过了困难时期,发展的速度必然会不如一个快速的阶段。北上和西进计划当然会加快进度,在公司入主中原之前,迅速控制欧亚大陆,是远东军委会未来两年的主要任务。
  所以今年公司对河套根据地的支持肯定会加大力度,远东的其他各个部门也无话可说。河套根据地的份量有多重,大家都很清楚。
  西北野战军各部队派来的干部士官骨干进驻了各个冬训营地,营地里的流民和边军俘虏都非常的兴奋。当然,更多的是紧张,因为狼多肉少,竞争太激烈了。
  赵连河和几个以前边军的老兄弟聚在了一起,席地坐在地上,望着营地中间的那几个新扎起来的帐篷。那里就是西北野战军的招兵地点,目前正有十几个远东军的官兵在那里忙碌。
  “老赵,怎们能被选上吗?老子这次可是拼了老命了,在宁夏镇吃了这么多年的粮,我都没遭过这样的累。”
  “可不是吗,老子也玩命了,你还别说,被他们狠狠的操练了几个月,我这个身子骨还真硬实了不少。现在就算遇到以前那些家丁,老子都敢和他们比划比划。”
  赵连河听着大伙的话,笑着道:“大伙别急,我估摸着差不多,那天教官特意问了我一句,问我会不会骑马,我说我会,教官和我聊了好一会,还让我准备好呢。我就多了个心眼,特意问了问,据教官说,这次招兵会骑马的优先。”
  大家听了顿时激动了,他们可都是宁夏镇的战兵,和屯田的军户不同。草原上的北虏寇边的时候,他们都是要上阵拼命的。西北边军本就不缺战马,宁夏镇的战兵都会骑马,而且很多骑得还不错。赵连河曾经做过夜不收,更是弓马娴熟,在边军也属于能打的了。
  而且这次冬训大家都很卖力气,都豁出去了,差点累吐了血,所以冬训的考核成绩都还说得过去。再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